初中音乐教学反思优秀10篇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

半学期转眼就过去了,每次走进教室,都能感觉到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我也在想:怎么样才能把每一堂音乐课上好?让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之外也能够找到他们精神与心灵的乐园怎么样才能通过音乐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充满着物欲的时代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

音乐课是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他们热衷于流行歌曲、歌星影星,相反孩子们对教育部门精心编排的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更不用说那些让学生们听起来枯燥乏味的欣赏曲了。我们的教材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地区的学校实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的课堂教学本身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在此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

一、课堂音乐教学重点教什么

音乐课即唱歌课,学生仅仅唱会歌曲,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学生很少。音乐技能课,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学生在课堂相当一部分时间里专学唱歌,长久以来,学生就会感受到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就会注意力集中到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里。

器乐课也单纯的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

在欣赏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要掌握好定位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

的音乐课里,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设计好的环节进行教学,而忽视了课堂突发,临时应变等。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

对以上的反思在后半学期音乐课我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改

正: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有关音乐知识的学习,初三个

别音乐基础好些的学生可报考艺术特长班,为将来深造打基础,

让我校优秀艺术学生代表,给她们表演、做示范,学生反响强烈。

3、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4、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针对本校学生

音乐基础较弱、有音乐特长班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具体做法为: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多参与省市艺术节等活动,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2

新课程革新的推行让教师意识到了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近年来的新课改实验推行下,中学音乐教学收获最多的便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丰富、教学本事的提高,尤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本事和参与本事方面有着质的提高。诚然,就总体而言中学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必须成果,但细化分析中不难发现,当前中学音乐教育正逐渐步入一个“度与量”难以把握的极端,其主要体此刻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和注重音乐学科的综合性方面,在音乐课上加入流行音乐,背诵诗歌、画画、做数学题等都成未音乐课改中的一项重大问题,要如何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来真正做到音乐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和推动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才能避免音乐课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中学音乐存在的教学问题

当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学虽然取得了必须成就,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实现真正的音乐学科综合性?如何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度与量”?新课改的推行是对音乐载体的弱化吗?仅有在不断研究实践中加强对相关问题的实践和总结,才能促使音乐教学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1、过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便是以学生为核心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近年来的呼吁中更是将这种全面发展模式更新为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在声势浩大的教学政策推行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课程教学环节增加学生自我展示的环节,尤其在音乐、体育、艺术等学科更是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能够说,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实践教学实际上是给予了学生更多课堂表现时间,这就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比如学生对于每堂课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感到乏味,过多的个人表演缺乏创造力让学生感到负担,许多学生因为不具备艺术特长而表现平平不知所措。新课改下要求音乐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被教师误解和过度探究,直接导致了实际教学模式的趋同,在过度重视个性发展的同时忽视了音乐的实践性,无法做到对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2、过度强调音乐学科的综合性

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另一个重要思想便是注重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即明确了每个学科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其它学科的教学资料引入到自我所交学科中,比如在数学课中引入地理知识,在语文课中引入音乐等,在度量把握得当的前提下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本事和参与本事有着积极的影响。当前中学音乐教学在对于学科综合性突出方面过度重视学科综合的革新而忽视了突出音乐的特点,其主要体此刻扩大了其它学科资料在音乐课程上的表现,过度引入流行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音乐教学偏离了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本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收获音乐审美本事、音乐思维、音乐技能等相关知识。

3、过度重视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顺应了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是当前被应用到各学科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明确职责分工基础上的互助性学习,其学习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即包括了课前准备、课中学习交流、课后互助评价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误认为是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在音乐教学中将小组学习当成个人才艺展示的基点,没有明确合作学习中的职责和分工,学生无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和本事。

二、应对教学问题的具体策略

1、明确把握音乐教学中的“度与量”

要解决新课改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转变思想、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和本事,在重新认识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来把握好音乐教学中的“度与量”,即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始终围绕突出音乐特色、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本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进行,在引入其他学科资料时要注意适度,避免喧宾夺主。再者,对于流行音乐的引入也要充分研究到流行音乐的质量和数量问题,明确其只是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不应过度引入导致课本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此外,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对小组学习进行引导,经过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模式和评价机制来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并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价值和特点。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材的开放性

音乐教学的实践性需要教师和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但实际能够走出课堂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材的开放性,经过与学生一齐寻找音乐素材、制作音乐微课程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班上开设一节专题课程,经过DV录制的模式记录下学生的才艺展示,将此作为班级活动素材保存,在家长会期间播放该家长观看,既能让家长看到自我孩子独特的一面,又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来,能够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对学生音乐审美本事的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以高雅优美的音乐来滋养和陶冶学生的心灵,在音乐教学中的开展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去学习音乐、去掌握音乐的相关技能,而是需要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不断引导学生去聆听、去感受、去发表提议,才能让学生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完善自我的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等多个心理机制,经过音乐审美教学和审美实践有效结合来增强学生的审美本事及审美情趣。所以在实践教学中经过采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获得更多知识技能,比如在学习古典音乐的美学时将古典音乐与话剧、舞蹈等有机结合起来,再经过欣赏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跨界组合音乐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多变性、灵活性和大众性,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完成自我认知重新构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音乐教学在新课改推行中依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摸索探究、引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经验来丰富自身的教学设计,注重对教学的度量把握,才能让音乐教学的本质得以体现。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3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形成一种标准教学程序:

1、先介绍作者生平;

2、介绍作品时代背景;

3、介绍主题(可先聆听一遍);

4、介绍作品结构(可聆听若干片断);

5、完整的欣赏全曲。于是,一切尽在教师的导听之中。而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有了很多的感触,再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我觉得有几点要重视与把握的,现将其分述如下,与大家共勉:

1.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以利于音乐欣赏

初中学生往往有这样的观念:我们来校的目的是为了升学。因此音乐对他们来说无所谓,认为学音乐仅仅是为了娱乐,这就给上音乐课增加了难度,不认真听讲,更不细心欣赏作品。面对这种局面就要给学生讲学习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美国的(神经学、心理学以及物理学)专家联合研究得知:音乐不但可以让猛兽安静下来,对人类有更多的益处。通常小孩一出生就喜欢音乐,一出生就对音乐有反应。空间推理能力强可提高思考逻辑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在21世纪找到好工作,因为所有行业都会需要能够运用高科技的人。学习音乐可以让思维更清晰让人更容易专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能处理得更好,并可有效疏解各种压力,使人身体要健康。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强盛,需我们每个人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只有较高的素养,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人们才有创造力,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由此可见学习音乐有多么重要。

2.流行音乐与音乐欣赏巧妙结合

把流行音乐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整个音乐文化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艺术的视野,让优秀的流行歌曲走进音乐课堂,为学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乐的桥梁。流行音乐易被人们传唱,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很具体现青春活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热衷于它非常自然。教师无需禁止学生去听去唱,并且在音乐欣赏时可选用一首与欣赏作品内容相关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染力,如:当欣赏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时,可事先播放腾格尔的《天堂》MTV。通过欣赏让学生对草原有初步的认识: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绿绿的草原……再去欣赏《辽阔的草原》,更易理解作品,感受体验其意境。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quot;美quot;的气氛环境中,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观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它的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接受方式,在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比其它姊妹艺术来得更直接、更迅速,且效率更高,又给欣赏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促其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乐艺术的天空。

3.要“听” 中“思”

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这是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静则思,在听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给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如欣赏《光明行》,听前教师出示在黑板上以写好的几个问题如:这个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的速度如何?情绪如何?你听后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有目的的聆听与思考。结果,听一遍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曲子是有二胡独奏的;速度是:快等等。虽然问题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思维想象也因此而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审美功能,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4.是要“听”中“说”

有些乐曲学生没听过,不熟悉,兴趣不大。遇到这种情形,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乐曲形成的过程以及情感特征,尽量缩短学生与乐曲之间的距离,并使他们逐步融入乐曲所表现得意境。也可以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像《百鸟朝凤》,我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全神贯注的欣赏,之后用一个词语或一段话把自己的感受描绘出来。于是各种各样的词语诞生了“争执”“百鸟争鸣”“清晨”。.。.。.

上面仅是粗浅的谈论了音乐欣赏中的教学方法,而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教无定法。问题在于随机创造。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探索,充分看清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就会顺利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音乐欣赏课再也不会是死板的“一言堂”,那将是一个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春天!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 篇4

音乐是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原有的音乐课堂教学,一般就是老师教唱,学生学唱,课堂教学缺乏变化。单调的教唱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分散。为此,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尝试将“玩.乐.看.变.悟”融入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音乐课真正“活”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我在没有任何伴奏乐器的情况下上《唱脸谱》这一节课。歌词按照节奏会读之后,刚一打开录音机听范唱,一个孩子听到音乐后就脱口而出:“开始唱戏了!”随后使劲地在“咚咚咚咚呛”这一句“呛”的字音上用笔在桌上敲了一下。这一举动提醒了我,何不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这样既可以掌握旋律,又可以增添兴趣。于是我提出了:大家认真听音乐,当你听到“呛”字时,就用铅笔敲一下桌。这一来教室沸腾了,又很快静了下来。第一次没有按要求做到,所有的衬词“咚咚咚咚呛”全敲了起来;第二次在教师强调了要求之后,95%的学生能够作到。学生的兴趣极度浓厚,每个学生都特别投入地听着音乐,嘴里唱着歌词,惟恐再漏敲掉一个“呛”字。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再要求“再敲一遍”。

这样,就能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动起来,通过让学生身体、情感、思维等等多方面的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教学之中。我在之后几个班教学期间,尽量运用一些可以让学生都能参与的形式。我的教学思路的设计是通过发现问题的方法来引入教学,在尽情的表演中学生不断的重复歌曲的旋律,让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课后,仔细想想这节课,我觉得非常有收获。它让我在认为最适合自己实验方法之外又发现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身边最普遍、最简单的事物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充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里特征,捕捉他们的兴趣爱好,融于课堂,才能上好一节音乐课。又达到了段炼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有利于学生茁壮成长。

七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主要是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换气其齐唱或合唱《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知道莫扎特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认识变音记号和倚音,学习临时变化音及倚音的唱法。

教学回顾:让同学们欣赏宋祖英《田野的春天》导入。提问: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顺势利导出“春”的主题。接着让同学们说一说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还知道哪些描述春天的文章、诗句或歌曲吗?这节课让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春天的新歌《渴望春天》。 1.作者介绍。2.欣赏聆听童声合唱《渴望春天》。3. 6/8拍强弱规律及指挥。4.跟钢琴哼唱《渴望春天》,引导学生,注意音乐情绪、正确的换气。5.唱歌词。注意:变化音、装饰音的音准;注意音乐的一字多音之处,6.歌曲分析:7.歌曲处理。9.以春为主题进行创编。10.学生展示11.总结。

备课和课件的制作情况:花了很大的精力。我认为教学构思比较科学,教学环节衔接也比较自然,教学内容也比较合理,教学的渗透和拓展也比较深。活动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情况:学生比较拘谨,思维不是很活跃;课堂容量稍大;学生的积极性没能最大限度调动起来。特别是歌词创编展示部分学生表现的漠不关心。

改进措施:修改教案,删减部分内容。教案力求实际,适合学生。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 篇6

《樱花》这节课我首先明确两个目标,一是唱好这首歌,二是明白这首歌曲的风格来源,而这两个目标又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本节课就以探索歌曲风格来源为主线贯穿始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关注两点:

一是关注学生本体。

这节课无论是哪个问题的提出,我首先考虑,这个问题提得有没有价值,学生能不能听明白,学生是否愿意跟着你的问题思路走。平时同学们听到日本歌曲时,大家一“耳”便能听出是哪个国家的,但是怎么听出来的,大家也许都没仔细考虑过,所以本节课我就以这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后面的环节中,通过对歌曲的讲解,通过对比分析的一些手法,引领学生深入歌曲,不但领略到作品不同的风格美,更教会他们学习分析作品的能力。

二是关注音乐本体。

无论是教唱歌曲的过程还是欣赏歌曲的过程,我都引导同学们从音乐要素出发,分析作品的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线、拍号等等对作品产生的影响,分析的同时,也为将来他们自己进行创编奠定基础。本节课我精心挑选了《脚夫调》这首风格迥异的歌曲作为对比,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调式对歌曲风格的影响。

存在问题:上完本节课,最大的感触是在歌曲的声音、情感处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学生没有进行歌唱方法上的指导。拓展部分,在学生创作完毕进行展示过程中没能进行有效的点评。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7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音乐教学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设备的落后,教学模式等种种问题都大大影响了中学音乐教学的提高,素质教育理念难以得到真正的落实贯彻,音乐教学创新也无从体现。可是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学生审美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需要经过不断的创新,进一步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现阶段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以传统教学观念为导向

传统教学观由“教师、教材、课堂”三个方面组成,学生只是知识的机械接收者,而教师作为课堂的核心所在,掌控着课堂的进度,教学的方式方法。可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教学效果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教学活动是单向的静止的,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也很难与教师进行交流。整个课堂似乎成为了教师的“独场秀”,教师按照书本,教学参考向学生教授着教学知识,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作用,将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却很少关注到学生创新精神,审美本事的培养。

2、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

音乐的学习与领悟需要学生用心的参与课堂,用心的去感受教学。可是很多的中学音乐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师时只是机械的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去教学,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述求、实际学习本事与水平。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产生了脱节,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很难获得创新才智、自身潜能的发展。相反地,学生的心理感受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还将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倦怠,心理的疲惫。课堂学生本应当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欢乐成长的重要场所,如果音乐教学不能让学生感到愉悦和幸福,那么这样的音乐课堂无疑是失败的。

3、缺少创新,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

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几乎已经成为在传统的音乐课堂的'常态,教学模式单一且长期没有得到改变,学生在课堂中找不到新意自然也不愿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一上音乐课就打瞌睡,教师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么差也很难将教学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来,久而久之就构成了音乐课堂的恶性循环。所以,音乐课堂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引导。积极融入新的元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创新视域下的音乐教学优化

1、创新教学方法,融入微课教学

新的教学方法的融入不仅仅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将推动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融入中学音乐教学十分必要。微课就是指教师采用视频为主要的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环节开展的全部过程,更为贴切的说,微课是为了适应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而存在的。在微课教学中,教师经过录制教学视频,充分研究学生的的学习情景与学习的欲望,录制10分钟或者更短时间的视频,来帮忙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知识点,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进而让学生在微课的环境中对音乐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更深层次地进行掌握。微课教学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其资料较为专注,就是针对主要的知识点中的难点一点展开或是对某个教学环节进行深入的探讨,学生能够很好的对知识点进行掌握,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当充分研究到这一点,在音乐教学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欣赏《春》这首轻音乐时,教师在播放乐曲时能够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段大自然完美景色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由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与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又比如在学习《喜庆》这一曲目时,教师能够向学生展示乐曲中出现的唢呐、吹打乐器等,并让学生上台来亲自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欢快愉悦的学习氛围。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如何舞龙灯,经过舞龙灯来感受《喜庆》这首歌曲的更深层次的情感。

3、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中指出,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要求教师发现学生的身心规律,不断探索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学生的本事提升。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有自我的独特性与个性,在教学中不能用分数权衡所有的学生,这在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不一样的学生适合不一样的声部,教师能够经过前期试音的形式将学生分为不一样的音部,要注重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差异化教学。而针对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更加注重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从基础知识慢慢进行推进,逐步提升教学资料的难度。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改变与提高。而这样的改变往往是多方面的,新课改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学生更加重视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本事与创新精神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来说,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本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前进发展的源泉所在。所以,作为新时期的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融入创新元素,对课堂进行创新。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 篇8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与学习,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上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学目标。

实施音乐课分班教学,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音乐课的专业,课堂的管理也没有以前难度大。

舞蹈教学中,真实的体会到“愿教、愿学”教学氛围,也为舞蹈特长生提供了自由施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动感中焕发青春的朝气,因为学习压力而麻木的身体逐渐活跃了起来。每次上完课,不管有多累,心情都会非常的舒畅,非常的有成就感。

新开设的口琴课,让原本五音不全的学生不暴漏在音乐方面的缺陷,从而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初中生活中的音乐课丰富多彩,拥有自己对音乐的爱好和特长,对于老师来说能大大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合唱课教会了学生怎样运用嗓音去正确的唱歌,在节奏节拍的把握上更加的准确,懂得了合唱体现的是和谐的团队精神,

用“共性的声音”去表现音乐的美。

但分班上课也给音乐老师在课堂纪律和学生考勤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通过我们几位音乐老师的共同切磋商讨,也制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制度,目前在实行中不断改进完善。我们有信心把我们音乐课的分班上课打造成我们二中的亮点课堂。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9

一,本课教学我把唱歌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歌唱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节奏训练与情感体验结合。所以我鼓励学生先读歌词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歌词,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加以节奏与旋律便能逐步入境悟情。学生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能较好达到教学预设的目标。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要求较好熟练演唱。

二、在器乐教学,尤其是初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对器乐演奏的学习,只有在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逐步对乐器产生兴趣而至熟练、和运用。八孔竖笛在音色的掌握上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吹奏出较好的音色。我试用几种方法后,采用先训练呼吸然后练乐器的方法。教学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吹出圆润的音色。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教学中,我觉得自己全面指导学生的广度还不够充分,对教学效果略有影响。

5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10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积极的课堂环境?根据音乐课程特点和教学特点,依据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纲要》的规定,把课堂教学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是指人力环境,即教师;软环境指所有与音乐教学有关的物质和精神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能称为“积极的课堂环境”呢?平时会和学生、老师聊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积极课堂环境”的几个重要方面有:

1、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2、大量获得知识的机会;

3、学习过程的乐趣;

4、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5、积极的投入与参与;

6、创造性学习。

其实教师和学生的看法是一致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如果想要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就必须认同并尽力满足学生的这种基本情感动机需求,从而形成一种充分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民主、互动、平等、参与与合作的愉悦的音乐文化课。

那如何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呢?在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时,我们必须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在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作为主要参考。从学生认为的积极课堂环境的几个重要方面来看:第一、二点实际上是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上的一些要求,而第三至六点都是围绕教师教学的方法来提出的,那么我们就要从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去思考如何创建积极的音乐课堂环境。

1、适当降低识谱、视唱的难度,删去像音程、和弦这些学生一般难以接受理解,在实际接触中凤毛麟角的内容。在欣赏方面,重在体验,把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放在首要位置。在唱歌曲目的选择上,充分关注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适当加入具有时代气息的歌曲。

2、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课前备课,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选择教学内容,自己设计学习方法。如我教学“采茶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体裁的歌曲,让学生课前去寻找同类体裁的曲子,通过交流听赏、筛选确定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方案。这其中教师只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还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水平,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的沟通。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方法来传授音乐知识。例如,我采用绕口令进行节奏教学。见例:“老爷堂上一面鼓,鼓上一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了鼓,就拿块破布往上补。只见过破布补破裤,哪见过破布补破鼓。”几遍下来,不光绕口令学会了,节奏的难点——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也迎刃而解了。

2、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教师创设一种融听、视、感、触为一体的环境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如《梨园撷英》戏剧欣赏课,课前我在教室黑板上张贴几幅剧照,如《铡美案》、《智取威虎山》里的人物等,在教室里营造出戏剧院的氛围。上课一开始教师播放《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唱段,让学生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剧照,判断人物角色所属的行当。曲毕,学生争先恐后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以至顺利地引导学生直奔主题,深入进行审美的体验。

3、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音乐对于学生来说,首先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将学生在狭小的由音符组成的抽象、枯燥的世界里,束缚在课堂书本里,而应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例如,《国歌》一课中的三连音这一节奏,如果教师结合学生生活中“机关枪”引入,那么一下子,整个教室就活跃起来了。“哒哒哒哒哒哒”的机关枪声从教室的每个角落响起,慢慢地,绝大多数的枪声也都成了“哒哒哒哒哒哒(三连音)……”的节奏了,学生不仅轻而易举地念准了三连音,而且体验到了三连音像密集的炮火,联想到了爱国将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场面。

4、积极评价、鼓励学生。首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要求,然后教师抓住每一个鼓励学生的机会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让一位同学唱首歌,他如果不愿意唱,教师可以引导他,可以先让他从座位上站起来,然后慢慢让他与教师一起唱(这种情况大多数同学都可接受)。只要他比往常稍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教师不断地给学生建立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潜质,并且每时每刻坚去,他还可以做得越来越好。这样就会激发并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