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反思与评价 落花生课堂教学反思【优秀8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

《落花生》教学反思与评价 落花生课堂教学反思 1

《落花生》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我们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议花生”部分内容是课文的重点。我执教时侧重于引导学生对父亲与我的对话内容进行探讨,交流,感悟,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1、父亲笔下的苹果、桃子、石榴是怎样的?花生又是怎样的?启发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类人具备着落花生的这种精神?2、要求学生把重要的段落仔细品�

虽然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在课堂中我存在以下不足:

体会花生的内在可贵之处是课文的重点,但我觉得自己讲的不够,学生体会的不深,个别学生还不太明白。

教学内容有些松散,重点不突出。

课前《论语》的积累、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体会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对比时,填表用时太长,导致最后的小练笔时间不够。

语言太啰嗦,不简练,课堂语言太随意。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多学习,多积累,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进步!

《落花生》教学反思与评价 落花生课堂教学反思 2

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我按照教参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落花生的品质,做人就要像落花生一样,务实有用。

然而学生并不买我的帐,一个平时很有主见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一样意您的说法,做落花生这样的人一点都不好,您平时不也常告诉我们要善于表现自我吗,这样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啊?”此时课堂中出现了不少窃窃私语的声音,很多同学都赞成这位学生的见解。我想既然学生有了自我的独特感悟,作为教师就就应尊重他们的理解,这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的引导。对于此刻的社会,是不是必须要做“落花生”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也有思考过,因此也有了自我的一点预设。于是我把问题抛向学生:你愿意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呢?就这一问题我们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吧!

我原以为这样的一场辩论赛肯定是旗鼓相当的,然而令我吃惊的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愿意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只有极少数的人愿意做“落花生”,这样的场面却是我始料不及的。但是这也更证明了此刻的学生个性鲜明,敢于表达,这也是让我深感欣慰的。于是我让这些“苹果、石榴”们畅所欲言,阐述他们各自的想法,而我则加入到“落花生”队,用实际行为支持他们的选取。

这时的学生不再留意翼翼,他们得到了老师的支持,抛开所有的顾虑,大胆地阐述自我的观点与理由。

正方:“我� ”

反方:“我� ”

反方:“如果每个人都像苹果、石榴那样,高高在上,尔虞我诈,为了展示自我不顾别人的感受,不脚踏实地做事,那么我们的社会不就乱套了吗?你们看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不要求任何的回报,这不就是落花生吗?”

……

课堂上精彩的话语层出不穷,思维的火花不断跳跃其间,我被学生的精彩辩论所折服,没想到五年级的学生居然对社会、对生活会有这么深入的体会与感悟。

在学生激烈争论之后我适时点拨:“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们的社会需要像‘落花生’这样的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人,更需要像‘苹果、石榴’这样不断创新、敢于挑战、勇于展现自我的人。同学们到底愿意做哪种人,等将来你们长大了自我来决定吧!”同学们见自我的意见得到了老师的认同,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落花生》教学反思与评价 落花生课堂教学反思 3

《落花生》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为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既要求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又要求学生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详略的合理安排,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课前,我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知道落花生名字的来历。由于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我注意先把花生的品格(好处),特别是爸爸所指出的“最可贵”的那一点理解到位,然后再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此外,我还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说那段话的本意,在深入学习时,重点应放在理解爸爸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学习落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在讨论外表好看和不好看与有用和没有用的`关系时,我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由于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在充分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讨论: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怎样的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通过联系实际,学生能认识到自己身边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像落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令人羡慕,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许并不引人注目,但他们切切实实在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等等,他们是有用的,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我们学习落花生,不仅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但实际有用的人,而且自己也要甘愿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课文在材料的安排上很有特色。全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课文中却只用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几个词一笔带过,而过花生节,只是一个晚上的事,但在课文中却占了很大的篇幅。那天晚上一家人边吃花生、便议论花生,可文章一字未提用花生做成的食品味道怎样,他们又是怎样吃的,只是在文章最后提了一句“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好处?我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文章的主次,详略有具体的感受,懂得文章主次,详略,是从中心思想的表达需要出发,进行裁减的。

体会恰当安排详略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落花生》教学反思与评价 落花生课堂教学反思 4

1.课文内容上详略得当,直抓重点。《落花生》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我执教时从“课文讲了哪些事入手”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并顺势点明本文突出优点“详略得当”。接下来直奔重点——议花生。把握课文重点,抓紧上课节奏,避免了课堂的拖沓。

2.联系实际,理解文章重点《落花生》一课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体会了这句话的内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围绕这句话进行热烈地讨论。出示许地山的个人事迹,用实例告诉许地山笔名的含义。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举例自己身边的“落花生”一样的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落花生的品质,更希望学生日后能学习落花生的品质。

1.课堂上对学生语言规范不到位。语文不只要求老师使用优美合理的语文语言,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五年级的学生足可以讲话说的规范。但我平时课上强调较少,导致学生语文语言差。

2.课堂各“任务”间过渡语表达不清晰。课堂过渡语使连接课堂的关键。老师明确清晰的进行过渡才能使所有学生了解接下来的课堂节奏,不至于是学生跟不上老师节奏。但我课上的。过渡句使用不好,可也是会有学生走神的关键因素。日后的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3.课外拓展没有发挥实用。

《石灰吟》是学生接触过的“借物喻人”的古诗名篇。我原本的设想是通过《石灰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但是,我没有对《石灰吟》中借哪些物喻那些人进行解释,没有达到目的。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困惑。今天这堂课经历了3次的试讲,改教学设计4次,最终得以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虽然这节课有很多不足,但之前试讲的“没有抓住重点”“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堂节奏拖沓”“教态软绵”这些问题都改正了。经历了之前为了这堂课的磨练,我想到了一句诗“宝剑锋从磨砺出”。希望我可以越练越好,越练越进步。

《落花生》教学反思与评价 落花生课堂教学反思 5

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互相质疑,提出问题:如:“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还有“我是女生做像苹果一样漂亮的人不好吗?”等等,对这样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敢于直言,个性得到发展。

在引导学生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体面的人。”体会这句话的内涵时,我紧紧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

可是对于借物喻人这种写法我指导得不够细,学生写的小练笔比较生硬。

今后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不必用教师参考书上的理解去把学生的思维固定死,只要说的有理,不离主旨,我想教师就应该鼓励。我想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这节课还有一个遗憾,本文是很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我却忽略了作者这一写作方法。今后备课要更加认真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落花生》教学反思与评价 落花生课堂教学反思 6

〈落花生〉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篇幅简短,但内含深刻的哲理。

我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处理只要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把父亲所说的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亲话的含义,从而抓住课文的重点段,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全文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学上让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主要是写哪件事,看看父亲是怎么议论花生的,由此父亲说的这几句话中领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

在理解课文所说明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我安排学生个体进行阅读,思考和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联系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后,我要求学生抓出相应的。部分,让学生进行分段,浪费了很多时间,使得后面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够充分。

2、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的品格,没有说哪三种水果外表好看而没有用处。我在教学中没有引导好,所以后面问学生喜欢当什么的时候,学生都说当花生,有了局限性,后来及时补充了,还是觉得学生理解不好。

3、时间不够,没有很好的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有感情的读课文,深刻理解课文。

《落花生》教学反思与评价 落花生课堂教学反思 7

《落花生》一课讲完了,留给我的反思颇多。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是示例教学。课堂上对课文资料的处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就如《落花生》这篇课文,我认为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资料。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教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类人具备着落花生的这种精神。同时,新课程理念提到的关于教学资料的价值取向问题。我认为《落花生》这篇课文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当然我们在评析时要赋予落花生以一种主体性,或者说它是主体精神的某种体现。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我,而是默默地生长,在地下结果。

炫耀自我是一种自我欲望的满足,而把果子埋在地下,却是十足的贡献。苹果在生长的同时由于其颜色,芳香吸引了羡慕的目光,也就炫耀了自我,在生长和死亡的过程中满足了自我的欲望。但它毕竟还是有果实的。那些只炫耀自我,只满足自我,没有果实,丝毫不贡献的主儿,大概许地山连提也不愿提到它们。也许,落花生的默默奉献并没

有要以此贬低别的什么,甚至由此引起纷争,斗争,它也许只要我们品尝它,而不要我们去拿它跟别的植物比较。所以我们如果把这种奉献扩展到人际关系的斗争,社会的贡献,甚至到增加许多道德,伦理的。资料进去,那就违背了作者的原意。

《落花生》没有要我们把它的哲学当作工具,而只是讲了一种人生的好处,传达一种极高尚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又是那么一种极普遍的植物--花生,那么一块极普通的闲地,普通的父亲母亲,普通的故事所产生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通俗。

课文重点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说的几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种"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种"东西"只会炫耀自我,哗众取宠,而无真才实学,外表好看心灵却不美,对别人,对社会没有好处,甚至有害,那绝不是美的,有价值的东西。

我认为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就应用心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透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落花生》教学反思与评价 落花生课堂教学反思 8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第四组课文《落花生》,这是许地山先生的名作,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课文内容已经是烂熟于心,讲起来自认为是轻车熟路。

我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了一番许地山先生,孩子们还是蛮有兴趣的。按照课前的计划,然后是标记生字词,给孩子们范读课文,自由读,分角色读,随着大家对课文越来越熟悉,课堂也逐渐进入高潮。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把� ”我笑着给大家布置任务。随后,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书上做着标注,有的在静静思考。

“老师,我画的是这一部分‘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谁都喜欢吃。这就是花生的好处。’我觉得这里写出了花生是一种好吃的食品,而且又非常便宜,说明了花生很实用”。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

“很好!”我微笑着点点头,“但是不是更应该从父亲的话里想一想,赞美了花生的怎样品质。”

这时,好多同学开始举手,前边的几个同学把手举得老高,唯恐老师看不到。

“老师,我画的是‘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象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他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他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觉得这里赞美了花生不象苹果那样,爱慕虚荣,默默无闻的好品质。”

“你理解的真好!”我对这个同学竖起了大拇指。

同学们更踊跃了,好多同学“我我我的”叫成一片。

又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老师,我画的是‘你们要象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觉得这里赞美了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但却很实用,不象苹果那样只是外表好看,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

我刚要说好。

正在这时,突然有一个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他们说的不对,苹果、桃子有什么不好?他们既好看,又好吃,我觉得他们比花生要好。我们应该做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的心里也一阵紧张,下意识的从讲桌上摸起了教师用书(我一般是不看教师用书的),我快速翻到《落花生》这一课,书上不也正是这样吗?赞美花生的实用、默默无闻、不是只讲体面的。

这时,又有几个同学嚷:“老师,我也是觉得花生不如苹果和桃子,他们既体面又实用。我最爱吃了!”

“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种事,多少年来都是赞美花生的默默无闻,怎么这里又成了苹果和桃子好呢?怎么办?”我暗暗问自己。

“但是大家说的也对啊,苹果和桃子就是既好看又好吃的食品,这没有什么不对啊!这可怎样引导呢?”

我又想:先象花生那样做一个实用的人,然后再做到既将体面又实用,不是更好吗?

于是,我对大家说:“刚才这些同学说的很好!苹果和桃子是既好看又好吃,但是课文里面并没有光赞美花生而贬低苹果和桃子,我们做人,首先要做花生那样实用不求外表,然后做到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有好处更好!”

课的最后,我让大家把学了本课的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下午刚上班,语文课代表把日记本送到了我的办公室,我翻开一本,上面写道:“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我们应该象花生那样实用而不炫耀自己,但我们更应该象苹果那样既好看又好吃,做一个既讲体面而又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我飞快的用红笔在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优”,接着又翻开了第二本。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