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 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时间要用在刀口上
“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如教《故都的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提起秋天,大家也许会浮现出一幅硕果满枝的丰收图景,也可能会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凉感慨,那么,郁达夫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怎样的秋天图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学生翻开书,很快地找到了故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并结合自读提示,初步把握了景物特点与心境及时代背景的关系。这样,在兴味盎然中也较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有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 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在讲授《药》时,鉴于鲁迅小说语言的含蓄性,我先让学生自读设疑。学生的问题主要聚焦在“阿义可怜”“乌鸦箭一般飞走了”“华大妈的不足和空虚”等问题上。借着一位同学质疑小说第三部分与前后文的衔接问题,我们一起讨论情节的发展,弄清了双线结构。就“乌鸦”的描写重点阅读第四部分引出对主题的发掘。然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茶馆的对话,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和思想状态,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其效果。最后让学生自己体味环境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四、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课前仔细读了读教材,我们集体备课组也经过了仔细的讨论,因此准备是充分的,但是,事与愿违的时刻总是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今天的课堂,我很失望。
昨天晚自习学生自学了生字词,课堂中先检查了生字词的自学情况。然后我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的表现就不积极,除了几只小手举起来了,其他学生纹丝不动。但是教学任务在几个学生的配合下还算完成的。接着,找出文中描写老人和海鸥关系的一句话,这时出现了两种情况,学生坐在座位动眼不动手,在我的几番催促下他们才勉强拿起了笔,但是我也看出来了,他们只是在画句子而已,画的并不太准确。
今天上的是第一节课,是学生精�
紧接着,我让学生自学课文中的老人对海鸥像亲人的部分,让学生找出让自己感动的片段,然后写下自己的体会。由于我在布置任务前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谈话,此时学生的表现还算积极。
学生自学了大概15分钟,开始交流学习的时候,课堂又出现了沉闷的气氛。这课啊,真够压抑的!我的情绪在几番打击下,也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幸好,没过多长时间就下课了。
课间我调整了情绪然后精神饱满开始上第二堂课。第二堂课的时候,学生依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只是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回答问题的,并不是心甘情愿主动举手。
课后我想是不是我对学生的要求高了,希望我的课堂中学生能踊跃发言。不过换种思维想想,学生既然会谈了,读懂了,老师又有何用呢?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口若悬河只是我的善良愿望,本就不善言辞的农村学生,既然不会说,那就让他们写,我们也不该强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滔滔不绝,毕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当外交家,能够与他人顺利交往就可以了;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当作家,他们能用语言表达日常需要表达的就可以了。读书本就有一种意境。
不可言传,我们教师是不是应该允许这样的意境的存在呢?身为老师,有的时候真觉得悲哀。
新课程背景下,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各式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但无论怎么变,怎么改,基本的几个理念,语文教师是应该具有的:
一、语文课堂要有趣味性;
二、学生要学到“不会的知识”;
三、要以学生为主体。
基于上述观点,对人教版必修二中的《孔雀东南飞》这篇经典的篇目做了如下设计: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给出一些基础的讨论话题,各组同学根据兴趣来选取(或者自己命题),并展开讨论研究。在讨论的基础上,下节课再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全体同学展示讨论研究的成果。
于是,自己根据“积累整合”“阅读鉴赏”中的新课标理念选择列出了如下问题:
一、悲剧产生的原因。
二、刘兰芝有哪些动人之处?
三、你是怎么看待“焦仲卿的性格软弱”这一观点的?
四、本文文学常识归纳分析。
五、本文写作手法分析。
在学生自己的分析提议下,后来又列出两个待研究的问题:
一、文章结尾感情色彩、行文特点之比较分析。
二、同样性格的人如果生活在现在社会,会有怎样的结局?
各组同学开始当堂选取感兴趣的话题并展开讨论。教师此时适当地加以点拨、指导。
下一节课,各组开始将自己的研究讨论成果以幻灯片的形式积极、踊跃地向大家汇报。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组的成果展示。他们的幻灯片比较简单,只有一张,但内容应该是最好也是最充分的。他们系统而又深邃的思维,严谨的论述
第一组的一个同学具体阐释道:故事发生在汉末,当时的家族、门第观念对社会的影响已经是比较大了,这为焦母休兰芝埋下了祸起之根,同时也为后文刘兄逼迫兰芝再嫁做了“门第上”的铺垫;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的一些礼法观念渐行渐深,“长兄为父”等观念的影响也为悲剧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还有人物性格的关系,兰芝的聪明而又刚强的性格,婆婆那让普通人不可理解的性格,焦仲卿勇于反抗但又不敢违背母命的性格,这些人在社会门第观念、儒家文化部分糟粕的影响下,将命运交织在一起,将语言行为交织在一起,最后两个男女主人公纷纷走向了自己的不归路。他们组的第二个同学这时着急地补充道:古人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受此影响的焦母无缘无故的向聪明美丽的兰芝大发脾气,也是大有可能的。这种情况即使是现代社会,也会偶有发生的。天生丽质的。刘兰芝真的是可怜而又无辜;当然焦母看不上兰芝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心理学上所说的“恋子情节”。焦母孤身一人将焦仲卿拉扯大,而美丽、能干、多才的儿媳妇的出现大大影响到了母子之间的关系,深怕失去“子爱”的焦母定会找各种借口来休掉刘兰芝。
此时此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同学们充沛的活力和广阔的想象力,他们开拓自主学习的空间是很大的。前提是只要你敢于放手,敢于给他们机会和空间。
听着他们精彩的发言,我也真的开始佩服孩子们所具有的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了。由此想到,自己包括很多老师可能会有着共同的一个教学弱点,面对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可能会将一些简单的知识归纳交给学生去“做”,去“探讨”,而将一些感觉重要的知识自己来讲。孰不知,这么做是在浪费学生的人力资源,也是在浪费我们每一个人宝贵的时间,更是浪费好的教学理念。学生要学到“不会的知识”的真正含义,不仅包括老师要讲的,当然更包括同学自己研究讨论来的。
另外一组同学的发言也博得了全体同学的喝彩。
他们研究汇报的问题是:你是怎么看待“焦仲卿的性格软弱”这一观点的?
小组在分析完文章相关内容后,总结到:我们的观点是赞同这一观点。事情之所以到了这个地步,与焦仲卿的懦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当初他再坚强一些,勇敢一些,最后也许会和刘兰芝幸福地生活在一块。总之,和谁过一辈子是自己的事,不应该轻言放弃。
最后精彩的一句话赢得了全体同学的欢呼。
当然,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引导和推动。
在他们进行分析的同时,教师适当地抓住主要的一些细节描写进行更深化的推动。比说说讲到兰芝性格时,教师应强调关注的一句话“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即使在最后要走的时候,都不忘叮嘱小姑要好好照顾老人。可见其品行之优,言谈之妥。在谈到刘兰芝与焦仲卿性格异同的时候,在“不同”的方面可强调分析兰芝死前的“掩口啼”,“出门啼”,未告母,十分隐秘,而焦仲卿死前的“明告母”这些细节;“同”的方面(对爱情的执着与坚贞)可关注刘兰芝最后“举身赴清池”的“举”,说明她还对焦有所牵挂,所以才如此之重,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这之后的焦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挂”,爱妻已逝,多活无益,才如此之轻。
一节好课,真的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学生积极地投入。对于一些教学理念也真的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用心的在每一堂课上去总结,去反思,去探索,去创新。
给学生几只自由想象的风筝,他们会给你一片美丽的充满知识的天空。
《孔雀东南飞》成功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相对来说人们对中刘兰芝的评价较高,说她聪敏、善良、刚强,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对焦仲卿却颇多微词,说他懦弱、委曲求全、少刚气,似乎是刘兰芝的“陪衬人”,是为了反衬刘兰芝而存在的。我以为评价一个人物要全面历史的分析,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去苛责古人,也不应仅看他是否始终“坚决”地采取强硬的态度。我认为焦仲卿是一个负责而又忠于爱情的男子汉。
“焦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又在太守府里作吏,虽然职阶卑微,但将来还要凭借靠山飞黄腾达,刘兰芝是不符合焦母的要求的,而焦仲卿却拘谨、懦弱、善良,他爱他的妻子,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时,先是婉启,继是跪告,等到母亲棰床大怒时,他就默无声地退了出来,回到自己房里劝她暂回娘家,将来再去接她,但这只是一种幻想,兰芝被逼将嫁,他声言要自杀,甚至把这个计划告诉母亲,兰芝死后,终于以身殉情,但在厅树下徘徊了一阵,刻画出了这个书生的怯弱。”
按此说法,似乎焦仲卿确是一个怯弱的书生,但我们从以下几点来看。
以往人们对这一点指责最多,认为是向封建势力屈服。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替焦仲卿考虑,他当时只有以下几条路可走:1、焦仲卿马上“报府”,一走了之,留下婆媳二人继续冲突;2、留下兰芝,赶走母亲;3、焦仲卿自杀;4、暂时送走兰芝,缓和矛盾。显然,第一条路不能解决问题。第二条路看似最“坚决”,但在当时是行不通的,不仅焦仲卿不敢,就是读者也不能接受。第三条路在希望没有完全破灭之前,是无谓的牺牲。一边是养育自己多年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结发的妻子,在她们发生矛盾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让兰芝回娘家是唯一的选择。
对于焦母来说这是一个的胜利,她希望刘兰芝从此不再回来;对于刘兰芝来说,是迫不得已的痛苦选择;而对于焦仲卿来说,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他希望婆媳分开一段时间缓和一下矛盾,尽管刘兰芝说“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但焦仲卿知道,只要矛盾缓和下来,母亲不再过分蛮横,刘兰芝还是愿意回来的,这一点在他们分别的誓言中也得到了证实,至于刘兰芝回家后被迫改嫁,那是封建势力进一步压迫的结果,实在不能由焦仲卿来负责任。可见,焦仲卿始终没有屈从母亲而休掉刘兰芝的想法,他让刘兰芝回家是不得已的选择,也是一种斗争策略,而不是向封建势力屈服、投降。
在封建社会,“孝”是压在人们头上的一座大山,汉朝尤其厉害,汉朝选荐官吏实行察举制,而孝是察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能不使得全社会对于孝过分认真。分析焦仲卿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背景。
1。在听了刘兰芝的诉说后,焦仲卿当面对母亲说:“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能够不惧担当不孝的罪名,完全站在妻子的立场上当面指责母亲,这能说不是一种反抗吗?
2。当焦母让他休妻再娶时,他说:“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复娶就意味着焦家要断后,无怪乎焦母要槌床便大怒了。他不复娶既表明了他忠于爱情的坚定决心,又是一种战略上的威慑,希望母亲回心转意。这是除去以自杀外最强有力的威慑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坚决有力的反抗吗?
3。当他与刘兰芝团圆的希望完全破灭以后,“自挂东南枝”,以生命殉爱情,表现了他对封建势力压迫的无比悲愤和以死抗争的巨大勇气,是放射着灿烂光辉的反抗行动。
所以,焦仲卿绝不是没有斗争的勇气和行动,也不是不讲究斗争的策略,但他是不可能取胜的,他和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是当时社会决定的,恐怕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真正体会诗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无需否认,自杀时焦仲卿不像刘兰芝那样毅然决然,他有过犹豫,但这也要做具体分析。客观的说做出以死抗争的决定,焦仲卿需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面对死亡,刘兰芝没有什么留恋和牵挂,但焦仲卿却不同,他还要牵挂着老母的生计。尽管母亲对他和刘兰芝的爱情进行了无情的摧残,逼他走上了死路,但毕竟还是他的母亲,是从小把他抚养成人的寡母!他恨母亲,但他的自杀如果也使母亲陷入绝境,他也不能不顾念以往的母子之情,所以他死后要背上比刘兰芝更坏的名声,按封建道德,他是要“遗臭万年”。这一点他也不会想不到。
尽管焦仲卿知道,他的自杀会使母亲无以为生,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他最后还是以死来表示了对爱情的忠诚和对罪恶社会的反抗,这不是对封建势力更大的控诉,也更值得肯定吗?我们何必再去指责他自杀前这一点点“徘徊”呢?
可见焦仲卿和刘兰芝一样是封建社会里受压迫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典型形象,焦仲卿的性格是软中有硬,为达目的以退求进,但决不做无原则的退让。为了保全爱情,他进行了积极的抗争,当强大的封建势力粉碎了他所有的希望时,他以悲壮的自杀实现了对封建制度控诉和反抗。他和刘兰芝的反抗特点虽有所不同,但都是不屈不挠的,他们是文学形象的灿烂星空中闪耀着不灭光辉的双子星座。
篇一
过去的半年,紧张、忙碌。冒着满面风霜,顶着一天星光,跨过一路泥泞,辛勤耕耘,默默而无闻。这半年,收获了一些成绩,也有几多感慨、些许慰藉。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催马扬鞭自奋蹄,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无论任务多重,困难多大,只要学校布置了的,都尽力去完成,认真做好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认真备课。首先研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每年更新的考试大纲,领会精神,结合实际,落实到工作中去。然后钻研教材,研究教材与课程标准的有机联系,理清教材内部每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主次内容,找好教材在教学中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必修五”时,本人就注意对一些篇目的取舍或必要的整合,进行适量的补充或拓展,进一步优化教材结构体系,使之更切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在教学《史记选读》时,则注意找出教材的好的切入点,设置有提纲挈领性的问题,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全面推进阅读和深入探讨等。
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较详细地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形式不拘,内容广泛,点点滴滴,贯穿在每个细节。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新课标理念去研究教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探究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强调“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选择适用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使之顺应教学发展的新潮流。
积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汇聚教学智慧的最好方式,在活动中积极发言、与同行切磋,有创造地进行二次个体备课。精心编制教案,组织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流程。上课时能多次、及时、有调整地实施教案,容量、质量两相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 坚持写教后记,寻找不足,去补救缺憾。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良师益友是教师重要的角色。本人在工作中能主动关爱学生,言传身教。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勤于跟学生交流且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有一位叫于祥胜的同学,语文成绩一直不好,为此很苦恼,本人得知这一情况后,就主动去询问,帮助他分析原因。他表示很愿意下功夫,但不知功夫用在哪里,如何安排学习,经过与之深入交谈和予以热情鼓励,后来他的语文学习成绩在短期内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提升成绩的信心。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有足够的包容之心,用耐心去劝导,用诚心去感化。经过半年的努力工作,学生们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然而,回顾历程,却又发现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特归纳如下。
1、在执行新课标的过程中,对教材每个部分的具体要求和有实效的教法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
2、“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尚未在教学中一以贯之。
3、课堂教学的构思、环节、组织和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
4、激发学生兴趣和挖掘学习潜力还做得不够。
5、需要更加深入有效地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如此等等,本人愿作深入剖析、诚恳反思;并相信:没有反思的认识是肤浅的认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没有反思的错误是永久的错误,没有反思的教学是故步自封的教学;勤于反思是创造的胚芽,勤于反思会造就出不停上进的车轮!在今后的日子里,本人愿再接再厉、努力作出更新更大的成绩,回报党,回报人民。
篇二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 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时间要用在刀口上
“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如教《故都的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提起秋天,大家也许会浮现出一幅硕果满枝的丰收图景,也可能会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凉感慨,那么,郁达夫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怎样的秋天图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学生翻开书,很快地找到了故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并结合自读提示,初步把握了景物特点与心境及时代背景的关系。这样,在兴味盎然中也较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有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 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在讲授《药》时,鉴于鲁迅小说语言的含蓄性,我先让学生自读设疑。学生的问题主要聚焦在“阿义可怜”“乌鸦箭一般飞走了”“华大妈的不足和空虚”等问题上。借着一位同学质疑小说第三部分与前后文的衔接问题,我们一起讨论情节的发展,弄清了双线结构。就“乌鸦”的描写重点阅读第四部分引出对主题的发掘。然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茶馆的对话,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和思想状态,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其效果。最后让学生自己体味环境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四、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使命。我作为一名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者,深知身上所担负的重任,因而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不断地进行探讨、研究、实践、反思。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实践和反思。
一、贯� 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我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具体问题,我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提示他们回去以后查找相关的资料,这样,学生通过提出疑问、自行释疑,既深入理解了课文,又丰富了课外知识。由此,我就启发学生:文选内容固然重要,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充实、完善,健全中学语文知识结构是课内课外等综合因素建构而成的。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
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学新课文时,我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再让他们通过分组讨论,进行评价,看哪一组同学表演得最为恰切,最符合文章要表现的思想。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了,他们在阐述中融入了许多现代汉语词汇和意识,加进了大量肢体语言,对文本进行了再创造。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形式,既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和情感,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既激起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又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转变思路,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由文章学的思路转向阅读学的思路
教师应注意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只有遵循学生学的思路和阅读学的思路,才能真正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具体教学中,我采取了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学思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谈自己的感受、看法和疑问,然后加以梳理,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让学生就这些方面深入讨论,最后我再作总结。整堂课,学生至始至终都处于一种主动的参与状态,学习效果良好。
五、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
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我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气”。
六、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教学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如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平常的唠叨……从中感受人与人世间的情感,然后想一想自己诚如何理解他们,感受他们。之后,许多学生在周记中谈了学习后的感想及自己对父母亲的感激之情。学生的思想在此受到了洗礼,感情在此得到了释放。
课改过程中,我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在专业上发展和人生的成长。"
核心提示:余秋雨的散文在当代学者文人作品中影响极大,学生喜欢,我也喜欢。在《文化苦旅》里边,我尤其喜欢这篇《道士塔》。当初在教读这篇作品时,我读的慷慨悲愤,学生听的义愤填膺。在品味语言时,学生的发言更是积极踊跃……
余秋雨的散文在当代学者文人作品中影响极大,学生喜欢,我也喜欢。在《文化苦旅》里边,我尤其喜欢这篇《道士塔》。当初在教读这篇作品时,我读的慷慨悲愤,学生听的义愤填膺。在品味语言时,学生的发言更是积极踊跃,很有见地。
这篇散文,文学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俱佳。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和复杂的情感,成了这一课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案中,我增强了朗读的分量。在分析语言时,我着重围绕一个“恨”字设疑,较好地实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在分析探讨时,我不但组织、参与,而且结合文本描写的历史事实和作者情感自然引导,激发同学们的忧患意识和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
实践经验一再证明:要想让学生喜欢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重要,选材更重要。语文课本里面的文本,文学性应该是第一的。文章的文学性不强,文采不佳,不值得玩味,别说学生不爱学,老师也不爱教。看来,喜欢是硬道理;要喜欢,就得有魅力。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告一段落,感觉自己尽心尽力了,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仔细回顾起来,感觉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总结,需要提高。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甚至有些学生漠视语文,表现出了种种的消极心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够,效率不高,确实值得反思。现在我结合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不正确心态和解决方法做一下归结。
一、学生的不当心态
1、漠视心理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作文想写多长就写多长,不问质量与字数,不关心老师给出的分数。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
2、敷衍心理
一些学生学习被动,你让他学点他就学点,你不说,他就不学。你让他背书默写,他磕磕巴巴也能背上来,但一写就出现错别字。这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提问时,有“我已学过了”的回答;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焦虑心理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焦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心理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虽然老师提出要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但其充耳不闻。真正遇到与教材有关的题目时,却做不好。
二、自己的解决办法
1、变更教学的内容
课堂上需注意充分调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实现所有学生的诸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主动把教师“一言堂”夺取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这是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本前提。如果只停留在满足于口头上、认识上的转变观念,不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变革教学行为,课堂上便不会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有鉴于此,我认为,应树立“五不”意识,即: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不暗示;凡是学生能自主探索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不说;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不做。教师应甘愿成为课堂的配角,不与学生抢风头。
2、注重兴趣的培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进行成功教育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俗话也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二阶段的学生更为重要。对于学困生,要鼓励和引导他们,不能让他们自暴自弃,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尝试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自己边教学边总结。
上学期教学工作给我留下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反思如下:
一、教学必须要动脑筋
高二上学期主要教授《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专项。我备课比较认真,注意多方查找资料,注意研究教学方法,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驾驭课堂。除了必须教授的篇目,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我也注意有选择的教给学生。如《春江花月夜》,这是一篇极其优美,艺术性极强的作品,除了查找资料,我自己也反复诵读思索,寻求最好的方法,为了避免学生阅读时不求甚解,我课前布置作业,让他们在本子上写出鉴赏提纲,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学生阅读的深度就更大一些,也便于我课堂上引领学生做较深层次的鉴赏。我注意问题的设置,尽量让它起到带动全篇的作用,对学生可能会不太理解的地方,我尽量注意用恰当的语言,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比如谈到人和景的关系问题,我便举婚纱照为例,西式礼服的一对新人必要配上欧式风情的背景,休闲装的后面就要配上自然风光,这是景和人的协调,如果一对漂亮的新人,后面只有一片纯白的底色就很不好看,这是景对人的烘托。古诗词鉴赏题在设置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有“请作简要分析”这样的要求,学生总是搞不清楚分析和概括的区别,答案很难符合要求。我就告诉他们,如同桌上摆着钢笔,铅笔,格尺,橡皮,圆规等等,要你概括一下,桌上这些东西是什么,我们要回答,是“文具”,这叫概括,反过来,问你具体有哪几样文具,你就要一一指出,这叫分析。学生学会了一些答题的套话,这其实是好事情,是答题规范的前提,但问题是他们随便乱套,针对性很差,那一首诗上来,都说是“热爱祖国”“壮志难酬”……我便告诉他们就如手套要戴在手上,袜子要穿在脚上,如果需要分析的话,就要一项项对准,五个手指头的手套,大拇指的套在大拇指上,小拇指的套在小拇指上等等,这才是准确的分析。有了这些比方,学生就很快弄明白了答题的方法和思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我认识到,一个成熟的教师不应该太多依赖参考资料,对文本要努力做出自己的有个性的解读,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能力来。所以,遇到一篇文章,我自己都要反复读上几遍,自己理解的透彻了,设计出来的问题针对性就特别强,课堂效率也就更高。课外习题多半都有明确答案,但任何专家学者也会有出错的可能,所以对于习题答案我一样要反复考证,理解透彻了再讲授给学生,遇到错误的答案,我会把它纠正过来,不会拿专家的头衔压人强加给学生,我想一个老师不只是要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教给学生一种求知的态度,所以自己怕麻烦是不可取的。书后习题也要有选择的使用,有的题目比较空泛,我们的学生回答较为吃力,我们要动脑筋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或者干脆自己设计。比如,书后习题“请说说杜甫思想转变的过程。”这个问题,固然能够领起全篇,但也很容易使学生望而却步,就不如来个假设,“如果杜甫做个顺风顺水的太平宰相,他会写出怎样的作品?”而“杜甫有没有能力成为一位出色的宰相?”“为杜甫设计一条别样的生活道路能否成为事实”这些问题的讨论倒是学生更感兴趣的,我们一样可以最后把问题引申到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上来。
二、教师要多读书
我们应该能明白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就要切切实实为这一桶水下足功夫,语文教师多读书是必须的。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备课的过程,有了丰富的储备,你的课堂讲授才能真正成为源头活水汩汩流淌,你可以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它决不是一种有意的做作,不是显摆,就像喜马拉雅不须显示它的高峻,浩瀚大海不须显示它的宽广,学生便自然领会到小溪与大海的不同而甘受海洋的吸引。比如讲解杜甫的人生经历,他做过八品的左拾遗,谏官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设为八品。杜甫为什么直言进谏却不被皇帝喜欢,如果就文本谈文本,你会理解为杜甫只是一介迂腐文人,没有做官的才能,匡扶济世只是一厢情愿,这种理解也未尝不可,但应该说不够深透。我读过《唐太宗传》《忽必烈传》,我知道,杜甫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结果与自己有关,更与君主有关,如果他能遇到唐太宗这样的明君,恐怕就会是另一番结局了,所以贤臣必须要遇到明主,就如千里马必须伯乐的慧眼。如果你不了解那些真正的明君是怎样纳谏的事情,你怎会真正理解杜甫的苦衷呢?我们学习《项羽之死》,学生会对项羽的“才华”由衷钦佩。但文章里有的环节让人生疑,如果你止步于文章本身,疑� 但如果你读过《史记》,加上进一步的思考,知道项羽实际上是在心理崩溃的情况下的弃军而逃,司马迁是出于某种目的有意的突出一点,忽略了全面,这样,你会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读书要动脑,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而这些东西不是你课前一下子可以准备出来的,必须靠平时的大量积累。所以,这也是我今后努力要做好的一件事情——多读书。
三、要真正下些苦功夫
1、课堂的确是需要设计的
这一点,我在前面一个环节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再强调一下罢了。我听过两位同学科教师的同一节课,明白了课堂上有无设计的区别,同样的知识点,我们都能讲对,讲明白,这是做好老师工作的基础,但学生是否有兴趣听,学习的效果怎样则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密切相关。同样是提问,一个老师分别向三个同学提问了三个大问答题,学生答得都不太好,其他同学却都把心放到肚子里,像没事人了一样,等待着老师纠正。老师差不多等于把上面一节课重讲了一遍,效率很低。另一位老师,把大问题分解为十几个条理清晰的小问题,提问了十几个同学,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不敢溜号,也同时用较短的时间回顾了一下上节的内容,效率显得高多了。其它环节也都如此,所以我才明白了为什么在大考中后一位老师的教学成绩总要高出前面老师一大块,这事情绝非虚构。
2、重视答题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能偷懒,只教给学生正确的答案,我们必须要教给学生答题的思路,方法,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尤其语文科目,我们只能押题型,而不能准确的押到原题,所以学生把答案背得烂熟也未必有用,明白方法最重要。但有时习题答案并不告诉我们思路和方法,或者编者所写的并不是很切合学生实际,多数时候是需要教授者自己去归纳整理的,有的老师可能习惯于省略这个过程,等着学生自己去摸索,那就忽视了我们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我们的学生绝没有那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那么好的学习方法,这一点必须我们去提供帮助,阅读鉴赏题,表达运用题都是如此。在这一点上,我平时比较注意,今后要做更多的努力。
3、课下辅导跟得上
前面说过,我们的学生学习自觉性不是特别强,所以不要指望我们布置了,他们就能完成得很好。所以,我们的督促检查工作必须到位。对于基础知识积累着一块尤其如此,该听写就听写,该提问得提问,该批改的试卷就得批改,否则学生就不重视。没完成好的就得反复督促,比如课文的背诵,有些老师
四、个人问题较大的方面
1、有些事情不能坚持始终。比如作文训练,一上高中,就要求学生写随笔,记读书笔记,开始每周都查,后� 我们的学生也是人呀,谁不得偷懒就偷懒,所以,我们老师首先不能带头偷懒。
2、对学生不够耐心
理科班的语文教学始终让我头疼。原来做班主任的时候学生较给面子,故而体会不深。后来不做班主任了,才明白了理科学生,尤其是重点班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状貌。常常是你讲得眉飞色舞,他们仍然在理化题集上运笔如飞,于是眉飞色舞就变成了横眉怒目,老师横眉怒目也难受,于是就只好麻木不仁了,学生不看老师,我讲课也就不愿意在看他们,在理科班惹一肚子气,再到文科班找点平衡,不知学生的感受,自己过得很痛苦。比如,布置了课文背诵,理科班学生就是不背,认可罚写也不背,课堂上没有时间死抠这个,于是我说,好吧,这些需要背诵的篇目我告诉你们了,背诵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我没法替代,你们看着办吧。私下里交代课代表找时间考,课代表也有点懒惰,征求了学生的意见,结果仍然变成了自己看着办,结果期末考试这个背诵题考了九分,我们的学生有的只得了一两分。这让我认识到,我们老师的工作有点像车夫,听话的喊“驾喔吁”就可以了,不听话的也不能等着他们自己明白道理,吃一堑也未必就长一智,因为他们是心智并不成熟的孩子。明白的时候往往就来不及了,但我们又不能拿鞭子赶着,我们教育的是学生不是骡马,但在电影《大笑江湖》中有个可笑的镜头很值得玩味,那就是小沈阳骑着驴子,驴头前边吊着一只胡萝卜,驴子就撵着胡萝卜向前走去,何必吆喝呢?这个道理我现在想通了,但落实到行动上,我还没有想清楚,把什么东西变成胡萝卜,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学生前行。于是,思考,思考,再思考……
在即将过去的20xx---20xx学年中,我担任了高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阅读教学上。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他们阅读的好习惯、方法,为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平时的阅读课上,我有意识的加强了学生读书的习惯,或默读或个人自由地放声朗读。每节阅读课我都留给学生默读的时间,此时教室里虽然一片静悄悄,而学生的大脑却处于亢奋状态。默读能让他们真正进入文本、感悟文本、沉浸于文本。过去老师所喜爱的齐� 而默�
这一年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还特别注意留给学生尽量多地读课文的时间,要求自己做到“且慢开讲,且慢启发”,慢慢改掉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味、浸染的过程,不能快节奏,必须让学生保持宁静、平和的心境,这样才能保证对课文的独立阅读及对问题的独立思考。以往的阅读课上,我总是先布置思考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学生读的方向、思考的重点就明确了,教案预设的教学目标也顺利达到了。然而不足的是,教师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先入为主,造成了思维的定势,严重地干扰了学生独立自主地阅读,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这几年的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学生潜心、认真、有效的阅读课文起步,这是对阅读主体----学生的尊重,也是对阅读规律的遵循。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读”,反复的“读”,再从“读”中获得感悟和体会,提高阅读能力。这才是潜心、认真、有效的阅读课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阅读效果。
以上是我在这一学年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在收获之余,也碰到了不少问题。
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中形成的一个怪圈,就是中学师生天天用,天天练语文,可是最缺乏成就感的学科却是语文,没有多少学生敢说自己语文学得好,没有多少语文教师敢说自己的语文教得多好。问题的原因在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一个基础的问题,那就是语言材料的丰富。一个人语言贫乏,必然带来思维的贫乏;而思维的贫乏必然影响学习能力的提高。不论是思维还是语言,都要积累才能丰富;语言能力是由无数点点滴滴细小琐碎的知识汇聚而成。语文的学习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因而如何有效地加强积累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问题。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对此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认为不就是背背名句名篇,积累字词嘛,有什么难的。其实,我这里所说的积累并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名句和词语,真正的语文积累,内容更为丰富,不仅有词语和古诗文名句,还应有学生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情感体验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感兴趣的内容在记忆里“自由出入”时,才能活学活用;只有做到活学活用,才能为阅读、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现阶段我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感受和情感体验方面的积累,让他们找到源头活水,给语文学习带来清泉溪流。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和同仁们不断的交流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