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教学反思范文【9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这里是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9篇历史教学反思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历史教师教学反思 篇1

本节课我打破了原来的教材编排体系,以色彩中东来建构知识体系,利用多媒体课件扩大地理信息来源,将世界的精彩更多地呈现给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节教学比较满意之处:

1、以微课的形式将中东的许多元素展现在学生面前,精美的画

面、饱含深情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

习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本节课设计的两个小组合作问题学生讨论都很激烈,问题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活跃了学生思维。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挖掘上很到位。比如中东战乱不断,我

让学生小组合作谈谈自己对于中东地区和平的设想,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阐述,每个小组的发言都感同身受,令人印象深刻。

4、多媒体在教学中真正起到了辅助作用。中东石油的外运路线图动态出示,直观性较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脑、眼协调运用,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中东和西亚的区别,我在图片上做闪动的效果,起到强调的作用,使学生过目不忘。把中东的范围用数学的形式表示出来,“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中东的范围。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不管多么精心的设计,课后总是存在着一些遗憾,比如时间的安排上有些前紧后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积极改进。

推荐历史老师教学反思(精 篇2

一、注重教学设计的整合

1、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巧妙而又实用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老师把一张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有的利用视频片断,有的利用歌曲作为开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突出重点、难点。每节课的容量都很大,每位老师处理的很恰当,注重了基础知识的的掌握,设计思路清晰,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感,照顾了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在此基础之上突出重难点问题。多数老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先给学生提供一段视频,或者一段历史材料,然后根据材料一层一层设问,引导着学生去探讨、分析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3、注重语言的过渡。教师的课堂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语气亲切自然,教师情绪饱满、热情,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维开阔活跃,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所有老师上课感觉像朋友之间的友好交谈,还有的老师过渡语说得非常好,使环节之间的衔接显得很流畅。

二、自主学 在这次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师都体现到了这一点。学生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比赛课堂上体现

得淋漓尽致。在学生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在巡回点拨、提示、交流。当问题提出后,先把权力交给学生,由学生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由老师通过讲解或补充资料,来帮助解决。

三、高效使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资源延伸课外知识、拓展思维。

在这次历史优质课评选中,许多老师的视频运用很到位。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补充了大量的史料,然后以这些史料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中得出结论,这样使学生在学到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即有效的回扣了课本主题,又大大开扩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四、激励性语言的运用。

通过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上起课来兴趣更浓,劲头更高。恰当地运用好激励语,对一节课的课堂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五、在这两天的听课中优秀课的共同特点。

1、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

3、善于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4、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后盾,素材丰富,课堂充实。

六、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并且在备课时尽量地让我们的历史贴近生活。

2、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先学后教的基础是学生自学新知。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尝试学习,自读自悟,使

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自学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按照“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的课改实验,重视学生的预习工作,将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结合起来,做到不预习不上课,加强教学设计,特别是教学的情景设计。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严密而灵活的施教方式,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活动做及时的评价,特别是后进学生的鼓励,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和认知的兴趣,恰如其分地点拨与学生主动尝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相结合。

3、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方法、教规律,精心钻研教材、精心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板书、精心练习和作业。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进行自学的问题,不要用小组学习代替;小组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代替;自学或小组学习解决不了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教师要讲、导、拨、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又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听课,我收获很多,清楚了如今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明确了教学思路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历史教学反思 篇3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学模式在不断变化,越来越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给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的空间,从而得到锻炼,不仅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每一位新老教师头疼的问题。经过历史教学,我觉得历史教学任重道远。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它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一些事情我无法挖掘。接下来,我将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以下反思,并鼓励大家。

首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这是我的梦想;对任何事情来说,只有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们有了“爱”和“探索”的精神,他们才能享受它并努力学习。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枯燥乏味,因此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我试图使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中坚持更加持久的注意力,结合历史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谈到“罐头刑”时,我说商代周王创造的“罐头刑”是一种酷刑。他首先请人把铜柱放在燃烧着的木炭火上。当铜柱呈红色时,他将“囚犯”的尸体粘在铜柱上。当“囚犯”被卡在铜柱上时,他只听到“喘息声”,即“囚犯”;他的尸体立刻冒出一缕烟,几乎所有的囚犯都被活活烧死了。这样一来,学生们似乎“亲眼看到”和“亲眼听到”,产生了一种在场的感觉,从而加深了他们对商代周王残酷统治的理解。

初中生年轻、活泼,容易分心。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来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巩固明朝君主”的故事时,告诉学生“赤脚”故事的由来,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再比如,当戚继光谈到“中外交流与冲突”和抗日战争时,他向学生们讲述了体育口号“休息一下,立正”的由来和秃头蛋糕的由来,这让学生们听了很感兴趣,因此,他们对学习历史越来越感兴趣。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意识到我不能再像上学时那样教书了。现在应该教的并不是书本上死气沉沉的东西。这些学生可以理解这一点;阅读历史可以明确他们的愿望,学习历史可以向自己学习。”;我现在教他们的是如何分析和理解某种知识,从而从中获得灵感。因此,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的简单理解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积极理解、学习和理解教育的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导论课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能力,设计了《科举制度的建立》教材。首先,老师们接管了一个他们根本不知道的新班级。我们怎样才能选出几个品德好、关心群体、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呢?并引出话题,然后结合本课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古代封建皇帝,如何选拔和调任官员?在短时间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历史课堂的乐趣。

此外,我还使用了著名的“回顾旧,了解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回顾历史的“旧”,了解新。比如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可以先以商鞅的改革为例来分析。商鞅改革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历史事实使学生们认识到,商鞅改革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样,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也正是因为在新形势下制定了一系列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回顾以往的旧知识来理解和深化当前的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这些是我的个人经历。简言之,历史教学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不断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中,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只能把握新课程的主旋律,为每一位学生打开学习历史的大门,指明认识历史的道路,让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施展才华。为了增强历史的魅力,不断向课堂注入“活水”,真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炬”。

历史教师教学反思 篇4

在平时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如何处理好教师的讲述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教师的讲述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之间关系应该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不是就要排斥教师的讲授呢?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历史教师很少“讲”,甚至是一堂课都不开口说几句话,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却似 对这一点我心有存疑,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评价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既要反对“满堂灌”,又要改变当前那种因追逐“时尚”而完全排斥教师讲授的现象。当然老师的讲授新课不等于满堂灌与死记硬背,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并不是取消讲授。

新课改并不是完全摒弃讲授法的合理运用,知识传授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讲授法永远是一种必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中教师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新课改要求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主要应该看教师的角色和讲授内容上的转变,即教师的角色由主角变成引导者,讲授的内容由灌输生硬的结果变成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过程。

所以说在任何一个教师的历史教学中,在任何一节成功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里,老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都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不可能只有其中一方面而毫无另外的一方面的踪影,真正处理好二方面之间的关系,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历史教学反思 篇5

教后记本课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质疑、合作的能力。通过活动的设置,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理解,再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知识,教师则起到了引导、点拨提升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较好。

但学生的参与面还有待于提高,认真倾听的习惯还有待培养,课堂气氛应达到活而不乱的效果。本课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应补充一些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透彻的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应该设计问题展开讨论效果会更好。有时间应配一定量的习题,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应该加强,如果能科学把握课堂时间和节奏,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则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更好的'发挥出来,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多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分小组查找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鉴于以上成功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多学习有关新课改的理论知识,多看有关教学的书籍,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历史教学反思 篇6

新课程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四十分

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我认为: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对历史课堂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进行剖析。

一、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例如,在设计《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把这课出现的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减灶记”,成语“管鲍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围魏救赵”等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上课时学生把自己创作或制作的的动画、漫画、剧本等拿出来交流,形式非常活泼,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实究竟有多少呢?难道只要知道这些故事就可以了吗?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本应在师生的活动中解决的知识却不了了之。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历史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比如:讨论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

另一类诸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历史教学反思 篇7

成功方面:

(1)善于创设探究性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去感悟与反思。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性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贴近历史时空。

(2)抓住主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教学始终围绕主题“中华文化的勃兴”,展开。

(3)体现现代历史教学的新理念: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

(5)坚持教学设计的四个原则:教学设计问题化,问题设计层次化,解决问题民主化,形成知识网络化,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本节课中共设计了10多个探究性问题来实现这些原则、理念和要求。

(6)本节课教学设计不只停留在历史知识的表面,不是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在讲解史实时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在知识的讲解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足:

(1)课件制作还需改进:增加动感和交互性。

(2)还没有最大限度地放权于学生。比如小品表演中应由学生自由发挥。

(3)应课前按排学生收集更多的相关的资料。

历史教学反思 篇8

高中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关于如何上好历史课,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标准不一而足。结合自己将近一年的对于历史新教材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目标明确可行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和教学的重大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自立精神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对应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人格健全”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机渗透做人处世的品德教育;“知识丰富”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知识”目标,有序传授真实可信的历史知识;“自立精神强烈”则需要确定历史教学的“能力”目标,有效培养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则贯穿其中。

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要做到两点:

第一,了解学生情况。即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预测其未来发展状况等,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如必修二专题二的第一课《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在高一新授时,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我们的目标应定位于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和体会民族工业代表人物的创业品质。高三复习时目标就要进一步探讨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第二,分析教学内容。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分析教材必须结合历史课程标准,因为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版本,但课程标准是唯一的,它是教材编写、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考试评价的纲领性文件。只有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我们江苏地区而言,无论选用人民版的还是人教版的教材,都要注意研读课标的前提下,研究、对比两种版本教材的表述方式其教学要求,以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如必修一的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人民版和人教版的内容各有不同表述,但我们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是“概括、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结合今天中国人的思乡情结、祭祖行为体会宗法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影响。”

目标的预设和确定之后,和教学方式一样,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围绕大目标,还要注意随时适当的微调,针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甚至同一个班级内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适当的生成,这样才能促进所有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形式思辨灵活

关于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是这次新课改的重点。我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采取传统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充分准备(备课),依次完成对历史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中间穿插师生谈话与一问一答),再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的因果发展来个小结,注重挖掘教材和历史知识结构教学。课堂教学中我力图循序渐进、完美地分析教材。结果当我把教材分析完毕后,总失望地发现历史所蕴含的乐趣和学生天生的兴趣早已消退得荡然无存。另一方面,课时内容容量大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尽管课堂上尽量压缩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是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课堂教学尚未成功下课铃声已经“革命”的事件常常发生,并且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长时间里我都无法理清课堂教学的头绪,急切地想要改革,可是又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直至后来参加了一次市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活动。我学习这次活动中的公开课经验,完全放弃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彻头彻尾地进行问题教学模式:课堂上基本不讲教材,以创设问题情景为重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事物,在问题设计上以拓展型的问题为主。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是想把课堂完全放手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习得的历史知识毕竟有限,而且是处于亟待梳理中。这样全面放弃传统、完全不搭建知识结构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国情”,学生难以适从,而且就考试的效果来看也不是很好。

艰难的摸索过程让我明白:历史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照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完善新课程下的新模式。

三、关于自身的问题与思考

问题所在:

1、教学知识点的处理还不够顺手,因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很大,哪些知识该补哪些不补,尺度上很难把握。

2、教学深度处理还难于把握,基于新课改刚开始,无前人可鉴,无高考可寻,教学应教到哪一个深度,很难把握。过于理论的话,学生上课兴趣不过,而过于简单的话,又担心知识讲解不到位。

3、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找到一个度。到底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其中很难把握。

4、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不是很到位,尤其教材中容量大、学术性、思辩性强的章节,往往不尽人意,有时过于注重细小知识的分析,造成课时紧迫和教学难度增大,或把握不住主线作蜻蜓点水式处。

我的反思:

1、继续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以新课标指导教学工作,处理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尺度和积极推入新课程改革。

2、继续以调动学生的历史兴趣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个性。

3、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课标为指导,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体,积极稳定地处理历史教学问题。

4、全面推进探究性学习。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充分保证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时间、兴趣和质量。新课程改革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历史教学反思 篇9

康梁两个早年经历与他们的经历与他们的思想有一定关系。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课本中有一结论戊戌变法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该是本书最荒谬的一个结论,没有科学依据,不伦不类,违背归纳法推理原则。

教学需要拿来主义,下面三篇文章对我启发较大。

《戊戌变法》一节中引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一段:“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这个材料是教材上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利用好,甚至有人会用错。

拿到这个材料后,我们要加以辨析:梁启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本书的?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流亡海外。海内外舆论相当大部分是指责康梁等人。在这种情况下,康梁等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且还想争取海内外舆论尤其是海外舆论的支持,以解救光绪皇帝。所以,在戊戌政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梁启超就匆匆写成此书。

这样特定的背景和写作目的,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梁启超的这段话。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当时的形势是“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是想证明变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是正义的。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光绪皇帝“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是想树立光绪皇帝勤政、民主的开明形象。至于变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光绪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仅凭这段材料我们还无法下结论。

那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份材料呢?

首先,我们能从材料中获取如下信息:梁启超认为当时变法的形势一片大好,光绪皇帝勤政、开明。

其次,我们要分析梁启超为什么会这么认为。这是因为:他想树立光绪皇帝的良好形象,他要证明变法的合理性。

再次,我们要分析梁启超的叙述是否是客观的,这就需要我们将这段材料和其他材料作比较。相当多的史料揭示,戊戌变法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教材也是持这种观点,而且还认为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逻辑角度来讲,正因为群众基础薄弱,所以变法才会失败。所以,梁启超的叙述肯定有夸大的地方。这种夸大,如果是无意的,这就表明康梁等人十分幼稚,没有看到变法危机四伏的恶劣形势;如果是故意的,是因为他要证明变法的合理性。实际上,梁启超后来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承认,当时为情势所逼,自己有夸大地方,是故意的。

最后,我们能从这段材料中做出什么结论呢?从方法角度来讲,不要轻信所谓的一手材料,一手材料的可信度同样受作者的立场、期望、动机的影响;从知识角度来讲,这段材料不能用来证明变法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