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阿青帮助大家分享的年月日教学反思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感悟到这次教学比较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用创造引发了创造。
一、巧变教材,萌发创造之苗。
原有教材中只提供了几句平常的话语,人为地为学生提供了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这样的问题,其实学生通过读课本就好像明白,但书本合起来,便一无所知,不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我从现实性和趣味性角度出发,创设了一个师生合作学生报年份,教师报闰年、平年的具体情境,把课本上枯燥的几句话嫁接给学生留下悬念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情境,一下子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判断呢?在生活经验和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所给年份上是平年还是闰年,好像一下子找不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已有知识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我们得想个新办法”,就成为每个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格,在这种强烈的。探索欲望驱使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二、巧用教材,催开创造之花。
我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请位同学把自己从表格中及师生刚才所做的游戏中发现的规律说出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说出的规律是:
(1)4年里就有3个平年一个闰年。
(2)每3个连续平年之后就有一个闰年。
(3)一个闰年前面或后面就有3个平年。
(4)20xx年、20xx年、20xx年是闰年,其余都是平年。
(5)闰年年份都是4的倍数。很有创意,但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思维限制过于死板,便会扼杀很有价值的发现,每一种发现的产生都是学生思维智慧的结晶,为学生带来无尽的成功的喜悦体验。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对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那种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囿于狭小的天地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是发展考虑,不是为了教材而教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而用好“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材”创造,应从自身做起,让创造引发创造。
本课时的设计,透过组织学生自主地进行两次探究活动,使观察、比较、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学生在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观察潜力、决定潜力、归纳潜力以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潜力。
1、数学资料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资料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上课时,我直接用上课时间板书年月日时分秒,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都明白是时分秒。这时师要及时提出: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结合实际,出示清明、五一、六一、国庆等图片,一些值得开心、纪念好处的日子,继续引出年月日。给孩子必须的情感教育。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学生透过自主学习得出了结论,明白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否一样等问题,透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之后就带出大月小月的概念,记忆大小月的方法,以及算出了一年的天数。之后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决定推理潜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结合12xue平台,我出了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练习题,进行抢答和随机抽取,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让孩子充分思考,同时体现了课堂的公平性,展示一些课堂统计数据,应对着正确率,如果高的话,我就不耽误时间,个别孩子另外再辅导,如果低的话,说明孩子没掌握好,现场让孩子分享讲解,一向到明白。
4、课堂生成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课堂是多变的,老师都及时跟上引导,能够应对一些问题正确解决。驾驭课堂潜力提高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感觉不足之处:本课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用的知识,完全能够用小课题形式解决,总是有顾虑,没有大胆放开。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能够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潜力。
《年月日》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就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我的课题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针对我的课题,我首先想谈一谈备课时的一些想法和感悟。
《认识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教学这么多新的知识点呢?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呢?怎样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呢?怎样让学生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本课进行了两次教学设计。导入部分:按照教材的设计通过情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植树节、奥运会开幕、儿童节等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并感受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我精心准备了图片和精彩的语言,准备一开课就抓住学生的心,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好基础。通过第一次教学我发现导入的时间过多,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被挤占了。为了将宝贵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自主探究中,我在第二次教学中大胆了舍弃开课的3幅情境导入,只用奥运会开幕的时间导入新课。
通过这个改变使我感悟到有效教学要舍弃花哨的外表,要把时间花在刀刃上,舍得拿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我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二次探究活动是本课的难点内容: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第一次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
①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
②怎样判断19XX年是平年还是闰年?1840年呢?2100年呢?(可以使用计算器)
可是通过教学发现,对于这个难点我过高估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根本无法自己理解年份与4的关系,整个讨论过程流于形式,草草收场,没有实效。
第二次教学时我从新对此进行了改进。过程如下:
师:请同学们大屏幕上的万年历,把1993—2004年中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师:根据2月份的天数查一查1993—2004年这些年中,哪几年是闰年?
师:闰年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准确,真棒!)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断一下,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008后下一个闰年是几几年呢?
师: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
教师出示计算结果:
1993÷4=498……1
1994÷4=498……2
1995÷4=498……3
1996÷4=499
1997÷4=499……1
1998÷4=499……2
1999÷4=499……3
2000÷4=500
2001÷4=500……1
2002÷4=500……2
2003÷4=500……3
2004÷4=501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教师的有效引导,带领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
通过这个改变是我感悟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始终把握有效,比如,第一关采蘑菇,目的是判断平年闰年,我以前的设计是把历史知识和数学知识整合。将***战争,抗日战争、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香港回归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让孩子们判断是平年和闰年。点子很新颖,很容易吸引孩子们和听课老师的注意力,可我第二次教学时还是把他们舍弃了。原因是孩子们被这些新鲜的历史事件吸引了,却没有投入到数学思考中了。所以被我舍弃改成了采蘑菇,将年份放在相应平年闰年篮子里。这样一改,孩子们都在积极思考。
通过这个改变是我感悟数学课着力体现的应该是数学味。
在全校的实验老师评课会上,老师们给我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有些看法还和我的相反,这也让我领略到了不同思想碰撞的魅力。
通过这次上年月日的复习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而且这次课也是作为我们组内的共同研究课,之前,很多老师都在研讨如何才能上好数学的复习课,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作为刚接触数学教学的我来说,更要虚心的学习,向他们请教了。大到一个环节,小到一句导语或者板书都非常重要。
我在分校上课,与组内的同事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讨论,只能利用每周开会的时间与他们交流,他们都非常乐意的帮助我。
由于我们组内研讨出上同课异构的研究课,对于本校的老师来说,都要用到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而唯独我那没有这些,所以就不好统一教案,我们最后商量出每个老师都不用试讲,刚好本校有多余的一个班级,所以就让我用那个班级上,我也在充分的准备教案,板书都修改过好几次,但是临近上课时,我反倒有点不安,因为我对这个班级的学生不太了解。
据说一班的孩子很好,所以我也不用担心了,但是最后因为1班有外教课,所以不能占用,那只能临时调整,上五班的课,跟着教案走下来,再加上临场的发挥,总感觉学生说不到点上,而且他们连基本的闰年什么的都不知道,我才当场给补充的这个知识点,在课上我就有点郁闷了,但是还是继续上下来了,上完后,老师们才说我抽的那些学生都是差生,但是我感觉很纳闷,差生为什么举手啊。他们说他们这个班级就这样,好学生不爱举手发言,偏偏是那些差生喜欢回答,不过这节课这几个差生肯定有收获,因为都跟着你的思路走的。
听到这些,我才恍然大悟,在上课过程中,我看到那几个听课的老师为什么老跟那笑了,可能是因为那几个差生总是举手,我还总是叫那几个举手的人回答问题的原因吧,毕竟用别人的班级就有这样的弊端,我想用同样的教案,上我自己的班级,效果会更好,毕竟他们已经熟悉了我的教法和语言。
在这节课中也得到了几个肯定的地方,最为显著的就是我在讲解一个习题的过程中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方式,把抽象的问题,难懂的问题转化成比较直观的容易的问题了,也能帮助学生理解。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认识年、月、日,并明白他们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掌握决定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幻灯片(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进行自学,之后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为什么会用28天和29天之分呢?让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平年和闰年的`概念,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告诉学生通常4年里有一个闰年。大月和小月的记忆用一个拳头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忙他们记忆,这一资料本来很枯燥,但透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儿歌也是一种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更贴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为儿歌记忆既简单又便于记忆。
教学活动背景:每人对数学的理解都与他自身的经验、知识背景、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有关,由此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不断完善、优化,还能让不同的解题策略为大家所共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活动时间与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不断拓展思路,展现思维的真实碰撞。
案例:
片段一:
师:屏幕上有三个醒目的大字“年、月、日”,当你读出这三个字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都有30天。
生:由年月日,我想到了时分秒,我们应该分秒必争,做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小主人。
生:能不能计算出一年有多少天?有多少小时?有多少分钟?又有多少秒?
生:我每年都要过一个生日,可有的人为什么4年才过一个生日?
……
[反思:探索的基础是发现。发现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索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学生们众说纷纭,无拘无束,这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片段二:
师:请小组中每个同学拿出自己准备的年历卡,仔细观察,看大家有什么新的发现?(注意及时做好记录)
每个小组汇报反馈:
生: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月份有30天,2月份有28天,所以刚才有同学说“每月都有30天”是不正确的。
生:有的年份2月份是29天。
师: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2月份有29天的年份称为闰年,2月份有28天的年份称为平年,平年和闰年有什么区别呢?
生:2月份的天数不同。
生:全年的天数相差1天。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思路。
师:每个月的天数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怎样计算一年的天数呢?
生:把每个月的天数都加起来。
生:因为有7个大月,4个小月和一个2月,所以用“31×7+30×4+28”
可以算出平年有365天。
生:用“31×7+30×4+29”,可以算出闰年有366天。
生:我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因为闰年比平年多一天,所以直接用365+1=366(天)。
生:还可以进行估算,每个月大约有30天,30×12 = 360(天),一年大约有360天。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2000年2月份是29天,所以说2000年是闰年,2003年是平年,那么我们怎样知道其他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生:查看万年历,看2月份有多少天?
生:这样太麻烦了,我想可能会有一个简便的判断方法。
师:你的想≤≥法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点击电脑进入万年历)
生:四年中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
生:1992年、1996年、2000年……都是闰年,那这些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查看电脑桌面上下载的网络材料。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独立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生: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
生:1900年能被4整除,说明1900年是闰年,而通过查万年历,它的二月份有28天,它确实是平年,这岂不是矛盾吗?
生:是不是万年历编错了。
生:用公历年份除以4这种方法来判断一个年份是不是闰年,这种计算方法不准确。
适时点拨,引出公历年份是整百年份的应该除以400这个判断方法。
师: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有的人4年过一个生日吗?
[反思:老师让学生拿出年历卡,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如鱼得水,激情高涨,因为他们从年历卡上发现了许多从未知道的知识。我顺着学生的思路整理板书,当提到平年和闰年有什么区别时,一生说:“二月份的天数不同”,另一生说:“闰年比平年多一天”。能说出二月份的天数不同不足为奇,但能说出平年与闰年全年的天数相差一天,确实是了不起,说明学生的思维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学生思维碰撞最激烈的时候,我适时点拨,引出公历年份是整百年份的应该除以400这个判断方法,既解开了学生的疑惑,又恰倒好处,学生自然接受。一节课,我抛开了自己原来设计的思路,完全跟着学生的思路走,既不把老师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又能在关键的时候拉学生一把,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有机会得到最佳的展示。
学生只有亲手“做数学”,才能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首先,要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兑现教案的过程;第二,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
学生不仅要独立探索,还要有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听、说、交往等各项技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必正襟危坐,而是处于一种“放松的警觉状态”中,这种放松着的思考状态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最便于激发学生灵感和创造欲的状态。]
思路一变天地宽,只要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变了,学生就会变得好学、乐学、会学,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新的生机!
一、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大家能在今年的年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吗?(能)
教学意图:从找自己的生日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抛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揭示课题
年月日和以前学过的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
(三)分组探究
1、课件出示大量不同年份的年历
(1)出示大量的年历,讨论得出只要抽取部分年历来研究分析。
(2)讨论:从10张不同年份的年历,取怎样的5个年份来研究?
2、请组长负责选出5个连续的或者不连续的年份。
3、从这5张年历中,能很快找到有关年月日的规律性知识吗?
4、观察表格,完成这张表格需要做哪些事情呢?老师希望你们每个小组通过分工能快速地完成这张表格。
5、学生分组探索,完成表格。教师巡视引导,及时了解小组研究情况。
6、汇报,交流,统一意见,适时板书:
1年有12个月;
1、3、5、7、8、10、12每月有31天——大月;
4、6、9、11每月有30天——小月;
2月有些年份是28天,有些年份是29天。
7、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从资料回到连续12个年份2月天数与平闰年规律的表格。
提问:根据四年一闰这一规律,请你推断出下一个闰年是哪个年份?
如果随意告诉你一个年份,比如1949年,除了查年历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提问:19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生:闰年)有不同意见吗?从除以4的方法看是闰年,我们来看这年的2月份,唉!只有28天,应该是平年。为什么这个除以4的方法对判断1900年不灵验了呢?再来看一段科学资料。(同时板书: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8、参照板书,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教学意图:“把学生当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时应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者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作用。”教师本着这样的理念,设计了该环节,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概括、判断、归纳等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现、创造,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四)应用练习
1、下面哪一个与众不同?
(1)3月、5月、7月、9月;
(2)2006年2月、2007年2月、2008年2月、2009年2月;
(3)1900年、2000年、2100年、2200年。
2、是真是假?
教学意图: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原则。当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交流等方法掌握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后,教师及时组织具有层次性、综合性、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深化新知,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意图:总结知识,通过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寻找自己在这节课上的闪光点和不足,提高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二、课后反思
“年月日”是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法的选择不能是呈现现成的知识,而要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通过眼看、耳听、手动、脑思去探索新知,学会学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支点,让学生经历抽样观察、分析推理、简单归纳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的过程,在体验小组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及主动质疑的精神。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在教学前,要了解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在教学中,无论是问题的提出、结论的获得,教师要尽可能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表达。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和提高。
第二,在课堂上,要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师生在认知、沟通、互动的交往中缩小了彼此的距离,也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
第三,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学生有能力自己知道的,无需教师再费口舌;学生有能力自己观察、发现的规律,无需教师的提醒和暗示。在该课中,我们突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状态,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对于学生来说,“年、月、日”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从获得“年、月、日”知识的方法中受到的启发确是无穷的。正如有人说:“学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学到的。
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既能独立、又能相互合作获取知识;同时尊重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是这节课力求体现的设计思想。因此,我的设计思路如下:
一、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再创造出来。”因此,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交流中对别人的思考方法或质疑,或欣赏;对自己的思考方法或陈述,或反思。学生在交流中,思维发生着互相碰撞,互相启迪,最终澄清辨明,总结出大、小月,决定平、闰年的方法等。让他们品尝到探索带来的成功喜悦。
二、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本课从课题的引人到课后的练习,以及课中关于年、月、日小知识的补充,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齐,体现“小课堂、大社会”,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学习数学的好处,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以致用,深化新知:
学生的数学潜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构成学习新知识的潜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注重联系实际,练习具搞笑味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进一步深化新知,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思维更灵活、深刻。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是教师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手段。是教师从“会教”到“会学与会教”结合起来的过程。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过程。
今年我带的是高一人民版的新课本,从高三学生毕业后听专家讲课,到现在讲授新课,感受颇多。在这里我只想简单的说一下,我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希望与各位交流一下。
我们知道历史新课标讲究的是教学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能力是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这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基本上是空白的,所以按照新课标的这种教法显然是不符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的。那么,在学生没有任何历史基础的情况下,我们来如何开展历史教学?这就是我现在面临的问题。
我现在的选择是:第一、完全按照课本的知识点知道学生先理解课本知识,然后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记忆。很明显这和现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观是完全相反的。
第二、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观,努力做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我在这里希望能从各位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选择,希望我们可以利用博客多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