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优秀11篇】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如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1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河蚌,了解河蚌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了解河蚌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河蚌

2.实物“珍珠项链”一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珍珠项链,教师把珍珠项链戴在脖子上。

交朋友,老师戴上这条项链漂亮吗?

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做成的项链吗?

(让幼儿互相议论后,知道使用珍珠做成的项链。)

2.你们知道珍珠生长在什么地方吗?

(引导语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二、展开

1.课件演示:图片3

(1)教师:你们看珍珠生活在哪里?

(通过图片了解,珍珠生活在河蚌里。)

(2)河蚌是珍珠的摇篮,不仅可以形成天然珍珠,也可人工养育珍珠。

2.课件演示:图片2

请幼儿观察。

(1)河蚌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河蚌是生活在淡水水底的动物。

(2)河蚌贝壳前端和后端是否一样,贝壳的外面有什么?

贝壳的前端钝圆,后端稍尖。

贝壳的外层有一条条以壳顶为中心的同心环纹,

宽窄和颜色深浅相间,叫生长线,

(3)蚌的两片贝壳的背面是由什么连接的?

两片贝壳的背面由韧带连接,韧带有弹性,能使两片贝壳张开。

3.河蚌是什么样的?

你知道河蚌在安静状态下和受到触动时,表现有什么不同吗?

在安静状态下,贝壳能微微张开,露出斧足,由于斧足的伸缩使身体前进;

当遇到刺激时,斧足收回,两片贝壳就紧紧合在一起。

4.河蚌的口在哪里?它吃什么东西,是怎样吃东西的?

教师给幼儿介绍,河蚌以实藻类为生。

5.河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用?

(1)课件演示:

河蚌可以烧、烹、炖,制作成美味佳肴。

将蚌肉和蚌壳分别加工、蒸煮消毒和机械粉碎,

即可制成廉价的动物性高蛋白饲料,喂养动物。

三、结束

师幼共同探讨,要爱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让海水动物们都能快乐地生活、生长。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内容:

神奇的光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活动难点:

能理解浅显的光的特性原理

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硬币、手电筒

2、活动记录表:(光的特性、光的用途)每位幼儿两张

3、多媒体课件: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活动过程:

一、了解光的种类:

1、设置场景(使室内变暗)师:提问:

小朋友,屋里为什么变暗了?

幼儿:“没有光了,所以屋里变暗了”(打开灯)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儿:因为有灯光了,所以屋里变亮了。师:那么,你能说说你都见过那些光呢?

2、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那些光(太阳光、月光、星光、灯光、闪电光、x光、火光、激光、荧光棒、萤火虫发出的光等等)。

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自然光: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

★人造光:像灯光、激光、x光、萤光棒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

二、认识光的特性、探索光的特性:

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实验(一)将活动室窗户遮住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幼儿(手电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

师小结:这是光的第一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生活中有很多光都是直接就射过去的,比如:太阳光、月光、手电筒的光、应急灯的光等等,因此,这种光的照射过程成直线的现象称之为直射现象。

实验(二)让幼儿在有阳光的地方玩小镜子、水盆里的水。师:小朋友边玩观察光发生了哪些变化?幼儿(发现小镜子反光,发现水盆里的水也反光、发现小镜子让光拐弯了)。

师小结:这叫光的第二个特性:光的反射性。

实验(三)把硬币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和筷子的变化,幼儿(我发现筷子弯了、我发现硬币从玻璃杯侧面看变得很大,从玻璃杯的上面看没变)。

师小结: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太阳光会照在地上,我们身上,也会穿过清水照进水里,可是水和空气不一样,光钻进水里,走得慢了,也发生了一点变化,我们的眼睛看下去,水里的筷子好像变弯了,其实是光在和我们做游戏呀!是光的第三个特性:光的折射

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并让幼儿做记录。

三、讨论光的用途:

师:人们利用光的这些特性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1)、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娱乐、装饰、用作信号等。

2)、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帮助找东西。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诊疗、美容、科考、照相、红外线烤箱可以烤东西;红外线还可以治病、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在医院里,人们可以用激光进行光治疗。

3)、鼓励幼儿长大后探索、发现更多的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造福人类。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光的用途画到记录纸上。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蝉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对蝉有探究兴趣,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蝉的认识。

活动准备

1、乐幼教课件-照片:蝉

2、乐幼教课件-声音:蝉。

声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声音演示:听听谁在叫,引起幼儿兴趣。

播放《蝉》的叫声,听一听,是什么叫声?猜猜是谁?

二、展开

1、课件-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蝉》

(1)蝉是什么样子的? (黑褐色)

(2)蝉的头上有什么?

(头上有一对复眼,一对短短的触角,嘴像针是一根空心的管子。)

(3)背上有什么?

(背上有两对薄而透明的翅膀。)

(4)身体下面有什么?

(身体下面有三对足。肚子是一节一节的。)

2、师幼讨论,蝉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雄蝉在夏天发出“知了、知了”的声音,这种声音是蝉的翅膀振动发出的。)

三、结束

讨论:蝉生活在哪里?吃什么?

(蝉生活在树上,靠吸树枝里的汁生活,所以它危害树木,是害虫。)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玩具是孩子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现如今,孩子手中会动、会唱、会亮的玩具应有尽有,大班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摆弄、重复操作,他们常常会冒出许多富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它为什么会动。它的肚子里有什么,怎么弄它才会跑得更快……甚至会产生拆开看看的*望。顺应孩子的兴趣,为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大胆思考,我们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玩一玩、分一分、拆一拆的过程中。熟悉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激发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活动目标】

1、熟悉常见玩具的多种启动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了解一些常见的民间惯性玩具。

2、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惯性、电动、回力、发条、拉线等多种玩具。

2、画有电池、发条、回力、拖拉线等各种标志的篓子。

3、玩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一段,包括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

【活动过程】

初步分享玩具,感知不同启动方式并分类

1、幼儿自由玩玩具,感知不同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

师:小朋友们带了很多有趣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等一会儿请你说一说:玩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的。

(评析: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是大班孩子乐于接受的。教师有意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自由玩玩具的同时,了解玩具的启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集体交流操作情况,教师随机出示相应标记。

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为什么会动?你还发现了什么?

(评析:教师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同时,随机出示的标记卡无形中将幼儿自主操作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梳理、概括和分类。)

3、引导幼儿按启动方式的不同将玩具分放至不同标志的篓子内,并请幼儿相互检验操作的'正确与否。

(评析:这一环节的操作对大班幼儿来说没有太大难度,是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的较为熟悉的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后退”,让幼儿承担检验的任务,给予幼儿更大的自主思考、判断的空间。)

探究惯性玩具的奥秘

1、出示惯性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师:这个玩具汽车,既没有用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轻轻一推,它就能开出很远,它是靠什么启动的呢?你玩过这样的玩具汽车吗?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突然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幼儿再次探究的*望。)

2、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

师: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秘密在哪儿呢?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兴趣。)

3、教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师:玩具汽车到底是靠什么开得这么远呢,光猜也不行,我们动手拆开看看吧!老师准备了螺丝刀、小盘子,知道怎么用吗?

(评析:分组拆卸玩具汽车是幼儿很乐意参与的任务,但两人分工合作、螺丝逆时针拆卸、有序放置螺丝钉等,都是需要帮助幼儿明确的操作要点。)

4、幼儿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汽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

(评析:从猜想到验证,这一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惯性玩具汽车后轮轴上带动着的惯性齿轮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教师不妨多留些时间,让幼儿充分观察和尝试。)

5、集体交流发现,教师进行小结。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和玩具汽车的什么部位连在一起?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就是惯性玩具汽车上才有的惯性轮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惯性力量放大,惯性轮越重,小汽车开出的距离就越远,明白了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有充分的直观经验想表述出来。教师在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发现的同时,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概念,帮助幼儿将所见所思整理成有效的经验。)

观看视频,拓展经验,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惯性玩具

师:现在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很多很多,电动的、遥控的,还有声音控制的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老师小的时候,玩的玩具很多都是不用电池、不用机械的惯性玩具,它们不但好玩,还能锻炼身体呢!你们想知道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吗?

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让幼儿欣赏。

(评析:民间惯性玩具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上一环节所获新经验的延伸,又帮助幼儿拓展了经验,激发了幼儿对惯性玩具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将拆卸后的惯性玩具汽车重新组装起来,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幼儿尝试拆卸发条玩具,观察其中弹簧圈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专心操作、细致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影子,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体检。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

1.一只灯或手电筒等光源。(作手影游戏用)

2.幼儿用书画面“这些手影像什么”。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

“小朋友,你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太阳光、电灯光照着我们的时候就有影子了)“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树、花、房子、动物等)“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幼儿猜测并讨论)用手电筒做实验,使幼儿知道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变化

“请你到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再找一找、看一看,还发现了哪些影子?它们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变?为什么会变?怎么样就使自己没有影子了?”(我们把光的位置改变了,影子变会改变,躲到阴暗处,就没有影子了。让幼儿改变光照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玩手影游戏。

“下面我们来玩手影游戏。老师用手做一个影子,让你们猜这是什么?然后再跟老师学着做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我们变了这么多手影,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手影吗?”(手的不同姿势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识点:初步认识蜗轮、蜗杆,并了解其作用。

2、技能点:看图搭建“道闸”,通过搭建了解蜗轮、蜗杆在“道闸”中起到的作用。

3、情感、态度: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分组进行游戏,这样会让幼儿体验到团队合作,同时互相交流游戏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将有蜗轮、蜗杆的零件先给幼儿认识。

2、“道闸”游戏相关操作材料,齿轮游戏手册。

活动指导:

1、在游戏目标上,主要探究点在:让幼儿认识蜗轮、蜗杆,并知道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在道闸中所起的作用。

2、在游戏组织时 ,分组进行游戏。

3、重点:在蜗轮、蜗杆知识点上教师简单介绍给孩子即可。难点:第一在于搭建,希望幼儿独立看图搭建;第二在于经验的迁移。材料提供上,参与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在坐车的时候,有没有见过道闸(教师描绘出道闸的样子),让幼儿说出自己对道闸的看法,道闸是用来做什么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那我们也来做一个道闸好不好?引导幼儿对道闸的想象。

二、教具展示

1、教师展示道闸教具。

2、展示过程中要介绍蜗轮、蜗杆,在道闸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三、操作过程

1、幼儿分组进行操作。(4个人一组)

2、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提示与指导。要特别强调蜗轮、蜗杆的作用。

四、拓展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知道了蜗轮、蜗杆的作用,那想一想:蜗轮、蜗杆还能用来做什么?

五、总结

通过“道闸”游戏让幼儿认识了蜗轮、蜗杆,并通过搭建知道了蜗轮、蜗杆在道闸中的作用。在游戏拓展中,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力,这样使幼儿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游戏方式,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游戏现象会有很深刻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活动中探索管子运水简单的运程,使其知道管子运水既快又方便。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产生尝试愿望及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管子、海绵、针筒、杯子、勺子、盆子、水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玩水运水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水好不好。”“不过要求,让你们把盆子里的水运到小碗里,看谁先运满一碗。”

1、幼儿操作

提问:“你刚才是用什么运水的?”(用碗舀、海绵吸再拧出水等)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会用不同的东西想办法运水,

(二)引导幼儿用管子运水

1、出示图片

“刚才大家玩得真开心,可是有个小弟弟正在发愁,愁什么呢?原来他想喝水,但只有一桶水,搬也搬不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小弟弟能运出水来?”

2、幼儿第一次尝试

提问:(1)“你用什么运水的?水出来了吗?”

师:“用管子怎么运水呢?你来试一试吧。

(2)“你为什么不用杯子或其它?”

师:“大家想不想用他的办法试验一下?”

2、幼儿第二次尝试

提问:(1)“你的管子出水了吗?是怎么做的?

(2)“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管子里不出水呢?”(幼儿讨论)

师:“因为管子里有空气,刚才吸的时后没把空气吸完,所以不能出水,想再照我的方法来试一次吗?”

3、幼儿第三次尝试

提问:“这次有没有成功?你是怎么做的?”

(三)了解几种水的运输

提问:(1)“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聪明的人就利用这样的原理发明了好多东西,比如水泵抽水……“

(2)“知道有哪些东西是利用这个原理的吗?”(幼儿个别回答)

(3)“让我们长大后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给大家带来好处和方便。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活动感兴趣。

2.能仔细观察物体的对应关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感知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小猫、小狗、小鸡声音mp3,小猫、小狗、小鸡图片和房子图片,鱼妈妈、鱼宝宝图片若干。

活动重点

感知各种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

仔细观察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参观动物园”情境,感知声音与动物的对应

1.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动物园,听一听是谁在欢迎我们了?(小猫、小狗、小鸡)

2.师:(出示动物图片)这三只小动物想带我们去他们的家里参观,我们一起找一找哪座房子是他们的家?他们房子上面都有他们的照片,我们一起来对比一下吧!(找到后将动物图片放在相应的房子下面)

二、仔细观察鱼的颜色与外部特征,感知大小对应关系

1.师:我们要去水族馆参观了,猜猜水族馆里都有谁啊?(出示3条小鱼的图片)原来是小鲤鱼、小丑鱼和小金鱼啊。可是水族馆里的鱼实在是太多了,请小朋友帮它们找找自己的宝宝吧。

2.师:我们把鱼妈妈和鱼宝宝一一对比一下,如果不是我们就继续找,如果是,我们就放到相应鱼妈妈的前面。

3.师:我们再来观察一下鱼妈妈和鱼宝宝,说说他们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颜色一样,模样一样,鱼宝宝小,鱼妈妈大。

4.师:请小朋友试着帮另外的两条鱼妈妈找到他们的宝宝吧!(幼儿操作)

三、创设“整理玩具”情境,感知生活中的对应关系

师:小动物们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玩具都弄乱了,请小朋友们帮忙整理一下吧!给瓶子盖上合适的盖子,给彩笔盖上相应的笔帽吧!

活动延伸

游戏:“找一个朋友碰一碰”,进一步感知一一对应。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道具准备很充分,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2.整个活动情境贯穿始终,幼儿非常感兴趣。在参观小动物家的时候,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根据小动物的照片找小动物的家,并贴上图片。为鱼妈妈找鱼宝宝时,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请了三个能力层次的孩子幼儿上前来,都能快速的为鱼妈妈找到鱼宝宝。最后孩子们自己操作,大部分幼儿能够快速的搭配好,掌握一一对应的方法。

不足之处

1.道具虽然很充分,但有点乱,鱼妈妈和鱼宝宝虽然有大小之分,但还是分的不够明显,对于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区分开仍有点难度。

2.孩子的操作时间较短,一部分孩子没能单独进行指导,所以环节显得有些仓促。

3.老师没有及时进行小结,为孩子和自己理清思路,所以中间环节过度时不太自然,有点罗嗦。

改进措施

1.道具既要准备充分,又要操作性强,还要考虑到各个能力层次的孩子。

2.语言尽量做到严谨、简练。过度自然,环环相扣,为幼儿节省出更多的操作时间,并对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

3.每个环节之后及时进行小结,为幼儿和老师理清思路,强化知识点。

小百科:对应即一个相对的关系,两者近视可视作能互相对换替代。对应:比喻在一个系统中的某一项在性质、作用或数量上等情况中,同另一系统中的某一项相当。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9

一、幼儿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现象,它为我们的生活抵赖了很大的方便。大班幼儿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观察其表面现象,他们更多的喜欢动手去操作,在活动前让幼儿在家中寻找可沉浮的物品并进行操作试验,与初步的经验,为本次活动打基础。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科学《让硬币浮起来》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感受物体的沉浮变化。

2、大胆猜想并进行验证,学习记录沉浮实验结果将操作材料进行分类。

3、体验交流、分享经验的乐趣。

活动重点:尝试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感受物体的沉浮变化。活动难点:通过操作知道改变某些物体形状也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活动准备:一元硬币、小桶(人手一份)积木、橡皮泥、塑料玩具、瓶盖、纸船、课件、背景音乐、记录表、干抹布。

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与儿童探讨生活中的硬币,然后通过问题法,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2、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现场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表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3、观察指导法: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幼儿的学法有:

1、操作法:教师为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部有参与的机会,体验操作与探索的乐趣。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元硬币,请幼儿猜想,这枚硬币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1、师:今天米妮带来了一枚硬币,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这枚硬币放进水桶里,它会沉下去还是浮上来?

2、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硬币会浮起来,有的说会沉下去,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3、小结:实验结果和大部分小朋友猜想的一样,硬币放进水里就会沉到水里,那是不是所有的硬币放在水中都会沉下去呢?有的硬币会不会像刚才小朋友猜想的一样浮在水面上呢?

4、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呢?二、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二、请幼儿初次探索,感受辅助材料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

1、师:刚才小朋友想了很多好办法,今天米妮带来了一个百宝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积木、塑料玩具、瓶盖、纸船)请你们猜一猜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哪些不能浮在水面上?老师这里有一张实验记录表,上面有和我们一样的辅助材料,请把你们刚才的猜想记录在表格中(刚才小朋友们说纸船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那我们呢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小朋友)哦!我也想到了个符号表示成功帮助(√)不成功用(×)来表示猜想和记录。等试验的时候请你们每个人拿一张实验记录表,按照记录表上的顺序一个一个进行试验并把试验后的结果像我这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者图形表示出来。老师每组桌子上放了两个小盘子,盘子上贴有√、×两个标记,请把你实验后能帮助硬币浮上来的物品放在/的盘子里,不能帮助硬币浮起来的物品放在×的盘子里,全部操作结束后,请回到老师的身边把你的记录结果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分享、交流记录结果,教师进行整体记录。

4、小结: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知道能帮助硬币浮起来的材料有……不能帮助硬币浮起来的材料有……原来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会浮的材料来帮助它,硬币就会浮起来了,有些小塑料瓶盖尽管自己能浮起来,但却不能帮助硬币浮起来,一旦吸水后就会沉下去。

三、第二探索,通过操作知道改变某些物体形状也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如橡皮泥)

1、米妮遇到难题了,橡皮泥对我说:“米妮米妮,我也想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幼儿再次动手操作试验,探索怎样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分享、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3、师:谁用橡皮泥成功的帮助硬币浮在了书面上?请你来试一试

4、小结:原来有些物体改变形状后就会浮起来,比如橡皮泥。

四、回归生活,迁移经验

在我们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不会游泳的人借助泳圈就能浮在水面上,特款放入水中会沉下去,但是造成了船以后,船就会浮在水面上,

五、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请小朋友们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现象能借助物品浮在水面上,明天来和大家分享好吗?

课后反思:

我把本次活动分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五个部分,分别为:猜测硬币沉浮现象—激发兴趣、试一试——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感受物体的沉浮变化、说一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二次探索一一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运用一一活动延伸。

第一部分:猜测硬币沉浮现象(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猜测硬币沉浮现象,并尝试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本环节我先通过谈话、提问、现场演示,充分激发幼儿好奇心。

第二环节猫想、操作、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然后通过启发性问题“谁有好方法能让硬币浮起来?老师带来的材料中哪些能帮助硬币浮起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第二部分:试一试一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感受物体的沉浮变化,这一部分是突破重点的关键。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并引导幼儿操作验证猜想结果。

第三部分:分享交流

通过现场操作,幼儿对自己的翁行了现场验证,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对操作材料进行分类,互相分享、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随后教师进行小结: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知道能帮助硬币浮起来的材料有……不能帮助硬币浮起来的材料有……原来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会浮的材料来帮助它,硬币就会浮起来了,有些小塑料瓶盖尽管自己能浮起来,但却不能帮助硬币浮起来,一旦吸水后就会沉下去。

第四部分:第二探索,通过操作知道改变某些物体形状也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如橡皮泥)

最后活动延伸:活动的最后让幼儿带着问题回家进行探索,获取相应的'知识经验为下节教育活动做铺垫。

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非常高,积极分享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对科学活动感兴趣,喜欢当一名“探索者”,在探索环节中大部分的幼儿能安静的当一名探索者,认真操作、验证、记录,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个别幼儿验证后发现自己的验证结果和猜想一致十分开心的和同伴进行交流这影响到了小朋友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应在探索活动前提出相应的活动要求,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明确活动要求。孩子们在实验、分享环节中能积极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已有经验,完成操作体验到了实验的成功感。但在整个活动中我没有设计合作的环节,这样缺少了幼儿合作的机会,应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因为孩子们即将升入小学应注意加强幼儿之间的讨论、交流,扩大他们的信息量。与此同时引导幼儿多听听别人的想法,让他们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共同做事,发展交往、协作能力,为升小学班做准备。这是我环节中缺少的地方也是需要调整的地方。在二次探索的环节面对橡皮泥,孩子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用团、压等方式将橡皮泥的形状进行改变,但是放入水中后还是会沉下去,在这个环节我引导的时候主要是提示幼儿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没有给孩子更多的提升,可以提示幼儿变成小碗、小杯子等,开拓孩子对形状的了解。在幼儿回答问题时幼儿应是活动的主导,在这个环节中我却是主导,没有让孩子们用语言过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在活动中老师应多引导,孩子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应鼓励孩子能够用已有的经验或新的观察来回答问题:相信他们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做:我也愿意与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对探索平面镜成像现象感兴趣,感知物体成像数量与镜子摆放方式的关系。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发现。

3、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

1、感知物体成像数量与镜子摆放方式的关系。

2、能发现镜子摆放和观察角度的变化,会影响镜子里蝴蝶数量的变化。

活动准备

镜子18面,蝴蝶卡片9只,幼儿统计表8张,教师统计表1张、笔9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经验回顾。

出示镜子,情景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面镜子,我们都喜欢照镜子,在镜子里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样子。蝴蝶宝宝也喜欢照镜子,为什么呢?因为它最喜欢在镜子前跳舞!瞧,镜子里面也出现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宝宝、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两面镜子的摆放方式。

1、教师提问:咦!如果蝴蝶宝宝在两面镜子前跳舞,镜子里会出现几只蝴蝶宝宝?(幼儿猜测)

2、教师:有不同的答案,那你们先想一想,试一试两面镜子可以怎样摆放?

3、老师出示PPT讲解并小结:两面镜子可以成并排摆放、面对面摆放、夹角摆放。

(三)玩镜子,初步感知镜子成像的有趣现象。

1、教师:蝴蝶宝宝在两面镜子成并排摆放、面对面摆放、夹角摆放,这三种方式前跳舞,镜子里会分别出现几只蝴蝶宝宝?

2、幼儿猜测。

3、教师讲解实验要求:两个小朋友一组,按照记录表上的摆放方式去摆放镜子,然后再让蝴蝶宝宝照一照,数一数,看看镜子里会出现了几只蝴蝶宝宝?最后将答案记录到“蝴蝶”这一栏下。

3、幼儿分组实验、记录。

4、师幼一起分享小组实验结果,并统计到大表格上。

5、教师小结:当用“并排”的方式照蝴蝶时,两面镜子就变成了一面镜子,镜子里就只有一只蝴蝶;当用“面对面”和“夹角”的方法来照蝴蝶时,镜子里出现了不同数量的蝴蝶宝宝。

(四)幼儿再次实验操作,探索让镜子里的蝴蝶变得更多。

1、教师:如果我们用这两种方式(面对面和夹角)让镜子里的蝴蝶变得更多,你有什么好方法?我们再来试一试。

2、教师讲解实验要求:两个小朋友一组,就用这种“面对面”放和“夹角”的方法来照蝴蝶,要让镜子里的蝴蝶变更多。把实验结果记在心中,并上台告诉大家“你用了什么好方法让镜子里的蝴蝶变得更多”。

2、幼儿实验。

3、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4、老师出示视频总结:两面镜子夹角摆放时,左右摆动其中的一面镜子,夹角越小,蝴蝶越多。就像我们的小嘴巴一样,越来越小,蝴蝶宝宝越来越多。两面镜子面对面摆放时,镜子靠得越来越近时,从上面或旁边就会看到更多的蝴蝶。

(五)延伸活动。如果用三面镜子、四面镜子或更多的。镜子,又会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呢?试试看吧。

活动总结

1、活动前,对参与活动的幼儿进行自主“找好朋友”分组。(因为对刚升入大班的幼儿来说,同伴将的合作意识还不够稳定。)

2、观察镜子里的蝴蝶时,尝试在不同的角度去“看”。

3、提示幼儿点数镜子里的蝴蝶数量。

4、教师出示的总结视频里,要有镜子运动的距离标识,幼儿就可以更直观的感知到两面镜子间的距离在发生变化。并且在镜子距离变化时,镜子里的蝴蝶也在发生变化。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了解玻璃在生活中的用途,感知玻璃透明、易碎、能遮挡等特点。

2、愿意观察、发现玻璃的特征,感受透过玻璃看世界的乐趣。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ppt;

2、玻璃、泥工板、布料、纸若干;

3、特别的玻璃:凸透玻璃,雕花玻璃,厚玻璃,磨砂玻璃,有色玻璃。

【活动过程】

一、寻找玻璃,感知普通玻璃的特性。

1、自由探索,寻找透明的玻璃。

*今天我们要透过一样东西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给你们提供了四种材料,你都放在眼前看一看,找出你认为最合适的拿在手里,回到位置上。

*你为什么觉得它最合适?

2、再次探索,感知玻璃的特性。

*你再用手摸一摸、敲一敲、捏一捏,看看还能发现什么?

小结:原来玻璃不仅是透明的,能看到对面的东西,而且还很光滑,硬硬的……

*取放玻璃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玻璃还有个缺点呢,就是易碎的,小朋友在取放时要轻拿轻放哦。

*那现在请你轻轻的把手里的玻璃放在小椅子下面。

二、观看PPT,感知玻璃的。作用。

*你都在哪里找到过玻璃?

*那我也去找找吧!

观看PPT

*蛋糕店这是什么地方?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小结:透过蛋糕店的玻璃,我们可以看清楚里面摆放的蛋糕,还能遮挡苍蝇和蚊子。

*商场这是什么地方?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小结:商店的玻璃橱窗,让我们看到漂亮的衣服。

*玻璃房这是什么?为什么要建玻璃房?

小结:通过玻璃,暖暖的阳光可以照进来,可以阻挡大风,大雪,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外面的美丽景色。

*汽车上为什么要有玻璃?

小结:玻璃窗让我们能看到外面的道路,更加安全的驾驶。

*水族馆这里是哪里?玻璃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小结:透过大玻璃,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海里的动物快乐地游来游去。

小结:原来玻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呢,如果没有玻璃我们就少了许多乐趣呀!

三、特别的玻璃。

1、自由探索,感知特别玻璃的特点

*除了这种玻璃,你还见到过和这个不一样的玻璃吗?

我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四种,你每一种都去摸一摸,放在眼前看一看,时间到就把玻璃放回去,回到位置上。

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你认为这些特别的玻璃有什么用?

4、观看PPT。

我也找来了一些特别玻璃制作的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小结:玻璃的用处真大,其实特殊的玻璃还有很多种,针对玻璃易碎的缺点,人们经过改进发明了钢化玻璃,还有磨砂玻璃会让外面的世界变得很朦胧,你们可以回家继续去找找看哦!

【活动探索】

小朋友,请你们选一面你最喜欢的玻璃,带着它,我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世界,和同伴分享你的发现吧。

【活动反思】

在认识第一种新型玻璃时,我着重利用课前设计的思考题,采用了"朗读"和"自述"的方式,朗读既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育理念,又借机检查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采用"自述",就是让学生充当新型玻璃的角色,以第一人称进行自我介绍,进行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从而感受到高科技产品在先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采用"自述"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才华,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采用"自述"还可以让学生从小树立自我推荐的意识,从而使自己有用武之地。当进行到这个环节时,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自述的方式也不同,大部分同学语言诙谐幽默,自述的内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表情丰富,动作大方,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为了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所学知识去表达,交流,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在拓展学习阶段,我启发学生打开想像的翅膀,开展"我是小小发明家"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未来的世界中放飞自己的想像,发挥创新的潜能。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还能设计出哪些更有创意的新型玻璃 "这时,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大家议论纷纷,设计出了许多种新型玻璃,我不得不赞叹学生的奇思妙想真是大胆,新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