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优秀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5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仅供参考。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讨论交流构建班级图书馆,分工合作设计相关的标志。

2、激发对班级图书馆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前期参观图书馆的照片制成PPT。

2、卡纸、笔、胶带纸。

3、柜子、书、地垫等。

4、幼儿用书第3册第16~17页。

活动过程:

(一)回放幼儿参观图书馆的照片。

1、看照片,激发幼儿构建班级图书馆的兴趣。

请看看这些照片,是在哪里?

图书馆的图书是如何摆放的?

2、图书馆的这些标志有什么用?

图书馆是怎么借书和还书的?

图书馆的作用。

3、你觉得图书馆有什么好处?

4、教师小结:图书馆里有许多图书,可以免费借给需要读书的人,只要你愿意看书,就能学到很多本领。

(二)我们的图书馆。

1、班级图书馆的位置。

现在我们自己班里也来办个小小班级图书馆,你们觉得班级图书馆布置在教室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2、班级图书馆需要哪些材料。

你觉得班级图书馆的构建,需要哪些材料?目前没有的材料,我们怎么办?(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与幼儿合作将柜子、书、地垫等物品搬到相应的地方。)

(三)图书馆的规则。

1、集体讨论。

我们的图书馆应该制定哪些规则?(幼儿自由讨论。)

说一说在班级图书馆读书的规则有哪些。

借书的规则有哪些?

2、分组合作制作规则标志。

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规则,这么多的规则要怎么样才能让进图书馆的人都能记住?

幼儿分成两组在纸上用笔设计阅读的规则和借书、还书的规则。

3、作品完成后,幼儿进图书馆张贴规则标志,并相互讲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的不同排列顺序,按线索进行合理创编故事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创造性讲述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挂图、幼儿用的小图片、插图的卡

(2)人手一份绘画纸、记号笔6个篮子

2.经验准备:理解故事《会游动的。小岛》

活动过程:

1、图片排序,讲述新故事

(1)师:上次我们听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会游动的小岛》,瞧,今天小鸟和小乌龟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新故事呢?(交换第一、三幅图位置)提问:这个新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

(2)幼儿创编新故事。

2、重新排图,创遍新故事

(1)要求:两人合作把新排列的图片插到故事板上,讲述新故事。

(2)幼儿两人合作创编新故事。

(3)邀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

3、根据不同场景绘画创编故事

(1)讨论:在不同场景下,两个好朋友在哪里?可以做什么事情?

(2)合作绘画、创编新故事。

延伸活动:

请小组交流创编绘画的新故事。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3

课程分析在《符号会说话》主题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带来了残疾人标志。面对这一标志,大部分孩子不是很了解。特别的人离他们的生活较远,有些孩子还会害怕、排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大班社会领域指出: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就“特别的人”作为关爱对象,设计和开展《关爱特别的人》。希望孩子们通过体验“做三分钟特别的人”了解社会上“特别的人”,知道他们的不便与困难,萌发同情心。同时为那些努力奋斗的“特别的人”的特别之举感到震惊,激发尊敬之情。最后,从自身出发落到力所能及的帮助行为。

环节推进如下:

第一,话题导入,发现和体验特别通过观察图片和情境体验,走近“特别的人”,为情感激发做铺垫。

第二,特别的人,有特别之处结合问题情境“失去双臂就不能学习和写字了吗?”引发孩子们的讨论,了解“特别的人”也能很好地生活、学习。进而过渡到梦想实现,通过播放失去双臂的游泳运动员许庆夺冠的视频,引发孩子们表达感受,激发尊重的情感。

第三,关爱特别的人,以情感为先,后行为跟进。组织孩子们分组讨论两幅公共设施的不同之处,从而了解社会给予“特别的人”的关爱之处。最后,从自身出发落到力所能及的行为。

课程目标

1.了解身边“特别的人”,体验他们的不便与困难,萌发同情心。

2.愿意为“特别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课程准备

教学ppt;眼罩、耳塞、橘子、职业图片若干;背景音乐;公共设施对比图片

课程过程

一、说说聊聊“特别”

提问:今天我们来聊聊“特别”,什么是特别?哪些人特别?为什么?

小结:有的人有特别的本领,有的人长得特别漂亮,有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特别了不起,他们都很特别。

二、发现和体验“特别”

1.观察图片,发现“特别”

提问:他们哪里特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他没有双腿,坐在轮椅上;他手上拿着拐杖,戴着墨镜,眼睛看不见;他的耳朵上戴了助听器,有听力障碍;他在用手和别人交流,可能不会讲话。他们的确有点特别,和我们不太一样哦。

2.创设情境,体验“特别”

自主选择情境体验区:“做三分钟特别的人”。戴上眼罩或者耳塞、单手剥橘子、你演我猜,感受盲人、行动不方便的人、不能说话的人和有听力障碍的人的不便和困难之处。

提问:你体验了什么项目,你感觉怎么样?

小结:他们的特别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后天疾病导致的;有的眼睛永远也看不见了,有的永远失去了双臂,有的没法再开口表达,有的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听清美妙的声音。他们是一群需要关爱的人。

三、特别的人有特别之处

1.出示图片

提问:失去双臂就不能画画和写字了吗?

小结:这些特别的人虽然和我们不一样,但是为了能更好地生活,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2.出示视频

提问:每个人都有梦想,当一个失去双臂的人,他的梦想是游泳,会成功吗?

出示许庆残奥会游泳夺冠视频,看了这个视频你是什么感觉?

你想对他说一句什么话?(许庆为了实现梦想,勤学苦练,最终获得了残奥会游泳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从你们的话语中我已经能感觉到你们对他们的尊重。)

小结:虽然他们很特别,但他们仍然有梦想,为此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赢得了成功,这样的成功更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

四、关爱特别的人

1.幼儿分组对比图片找不同,并讨论交流:左右两张图片里的设施哪里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这些特别的设施都是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我们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一些微笑、请不要占用无障碍洗手间、请不要堵住无障碍通道、扶一把)。

3.总结: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群特别的人。遇到他们,请多一些微笑和善意;看到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伸出双手扶一把、帮一把,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幸福。让我们把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人吧!

课程反思:

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引导幼儿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特别的人”,萌发同情心,愿意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十分必要的。以往的社会学习常常以教师的言语说教为主,忽略了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很那真正触及幼儿的内心。本节课程,教师围绕教育目标,采用了观察图片、对比图片、情境体验、集体讨论的方式,课程目标较好地达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指出“结合实际情境,提醒幼儿注意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人际交往目标4的建议)。在活动中,教师尤其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创设了“做三分钟特别的人”情境体验区。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戴上眼罩或者耳塞、单手剥橘子、你演我猜的活动,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直接感受“特别的人”的不便与困难,获得独特的领悟。

好的课程一定是基于幼儿的原有经验,并能引发新经验产生的过程。本节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不仅局限在对于“特别的人”的同情和关爱,还有对于“特别的人”的特别之举产生尊重和敬佩的情感。当播放许庆参加残奥会游泳夺冠视频时,幼儿纷纷发出“哇”“加油”“我为你骄傲”的声音,忍不住起立鼓掌。这些既是情感的升华,也是对幼儿已有经验的挑战与突破。

情感为先,行为跟进。活动的最后环节,幼儿从公共设施的特别设计之处解读出社会给予“特别的人”的关爱,例如: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间。教师也适时提升到了幼儿个人的关爱行为上:不堵住、不占用等。这样的教育其实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提升。幼儿在体验、理解之后,才能真正落实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举动上!

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当幼儿参与情境体验活动时,如第一次戴上眼罩,新奇的感觉大于对黑暗的体验,他们的笑声与游戏打闹使整个体验的环节显得松散而不严肃。这也导致在之后的分享环节中讨论无法深入,未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由此可见,幼儿缺乏体验的经验,导致环节的效果不佳。建议在活动前可以开展类似的体验活动,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深体验感。

课程的延伸与跟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部分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渗透性、伴随性是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基本特征。活动结束后,教师将眼罩、耳塞等教具投放在区域环境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继续体验“特别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幼儿进行义卖、走进福利院等活动,从自身出发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教师和家长做好榜样,强化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一日生活皆课程,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藏族人民的居住地、服饰特点、风俗习惯等。

2、能安静地与同伴合作、合理搭配颜色制作五彩围裙,并注意保持作品的整洁。

3、身系五彩围裙大方地进行表演,初步感受藏族舞蹈的特点。

4、知道藏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大民族之一,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活动准备:

1、从网上下载有关藏族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去藏族旅行》。

2、vcd《藏族舞》一盘。

3、音乐磁带《哈达献给解放军》。

4、铅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从中国地图上了解西藏的地理位置。

1、我们住在哪里?请幼儿说一说并在地图上指出来。

2、找一找西藏在什么地方?离我们远不远?地形象什么?

3、你会采用什么交通工具去旅行?

4、幼儿模仿交通工具的特征出发。

(二)看课件了解藏族的地域特色。

1、地理风光:重点认识西藏的高原风景、珠穆朗玛等。引导幼儿从高山、白云相接等景象来感受高原之高、之寒。

2、建筑特点:重点认识西藏的布达拉宫。

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词语描述这些地方。

3、哈达礼仪: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上品"哈达"织有莲花、宝瓶、伞盖、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种隐花图案。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

幼儿学习献哈达的动作。

4、食俗:藏族的典型食品是糌粑、青稞酒、酥油茶等。

(三)小组合作制作五彩围裙。

1、看课件了解服饰特点,如:毡帽、长袍、斜襟衣、长筒靴等。重点认识五彩围裙。

2、幼儿两两一起合作制作五彩围裙。

(四)了解藏族舞蹈的韵味。

1、通过观看藏族舞碟片了解藏族舞的基本动作。

2、随音乐“北京的金山上”,幼儿系上自制的五彩围裙和老师一起舞蹈。

活动延伸:

1、把五彩围裙投放在表演区,让幼儿继续在表演区里随音乐表演。

2、幼儿自己搜集更多关于民族的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信息。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约定,理解约定的意思。

2、懂得与朋友相处时要信守承诺,珍惜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二、活动准备:

1.故事视频、PPT图片。

2.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水彩笔、展板等。

三、活动过程:

1.出示PPT图片,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起看看画中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播放故事,师生完整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小鸟和大树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这对好朋友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会说些什么呢?

3.分段欣赏故事,知道小鸟和大树之间的约定,理解约定的意思。

①师:小鸟和大树这对好朋友要分开了,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它们在分别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

②师:春天来了,小鸟飞回来了!小鸟为什么要对着灯火唱起去年的歌?

③师:你喜欢故事里的小鸟吗?为什么?

4.情感迁移,懂得与朋友相处时要信守承诺,珍惜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①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与朋友的约定,懂得要信守承诺。

师:小朋友,在生活中你跟谁有过约定?你们约定在什么时候去干什么呢?

②制作“手拉手约定卡”,体验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师: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毕业去上小学了,要离开幼儿园,离开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你们想和好朋友定个约定吗?想一想,你们俩约定要在什么时候去做什么事?把你们的约定记录下来。

师小结:让我们记住和朋友的约定,做一个遵守诺言的好孩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