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中七年级政治教案【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教学目标
1、 体会生命的独特性,培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2、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并根据自身的独特性,选择合适的人生道路。
1、 发展感受、体验生命的可贵和价值的能力;
2、 观察、认识各种生命和自我生命的独特性,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1、 知道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2、 知道人的生命独特性的两方面表现;
3、 知道根据自身独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学重点
人的生命独特性的表现。
◆教学难点
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具有多样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践法、归纳法、启发法
◆课前准备
印泥、树叶、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知道了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地球上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而在所有的生命中,以人的生命最具有独特性。
〈讲授新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点拨
学生活动
每个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世界上
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独特性。
“比一比”
1、 比较自己手中的树叶,找一找有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
2、 动手做一做、写一写,比较一下自己的指纹、签名、性格、兴趣爱好等与其他同学是否完全相同。
人类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启发〉
我们所续写的诗句以及我们所看到的图片都说明了什么呢?
人类真了不起,创造出了许多的奇迹,这是为什么呢?其它的动植物有没有人类这样的成就呢?
〈小结〉
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1、“观察图片”
图片包括:四大发明、飞上太空、遨游海洋、探索火星的奥秘等。
2、“续写诗歌”
根据课本28页所给诗句续写能说明人类具有智慧的诗句,并分组展示。
〈小结〉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1、“猜猜看”
课前学生分组,每位组员自我评价后,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最后总结出几位组员的个性特征,提交给老师。
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个性描述,判断他是哪位同学。
2、“我的人生小规划”
结合课本28页中间部分的提示,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并参考其他同学的建议,谈一谈自己适合走什么样的道路。
自我评价
你认为自己在本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总结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一下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我们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致电这一点,然后在逐步了解自己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2)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共规则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
融入公共生活必须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准则,人与人之间要平等交往、和谐相处。
三、教学难点:
人与人是平等的;遵守公共规则必须尊重多样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
四、教材分析:
第二节“平等交往”,该节的主旨在于使学生明确“要融入公共生活,只要摆正心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使人与人之间平等交往,和谐相处”。那么具体的表现就是平等待人、谦逊宽容、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此外还要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交往。
五、学生分析:
第二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度。学生走进公共生活并不难,但是怎样与他人更好的交往是一个难题。我们发现学生在平时的公共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交往上的问题。比如,对他人没有礼貌、以自我为中心、自傲、自卑、猜疑、不遵守规则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引领学生明确公共生活中需要有一定的生活交往能力,虽然没有这种能力的学生也进行公共生活,但是如果学生想在公共生活中生活的愉快、舒心,就要学会这种交往能力。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交通事故影视短片等。
七、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八、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稳定学生情绪,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师生问好)
九、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如果要想融入公共生活中去,应该怎样做呢?
生答:正确认识自己……
师问: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就可以在社会生活中一帆风顺吗?
学生谈谈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说说自己的观点。
2、多媒体展示材料(如教材P6“刘少奇与时传祥”)通过这个材料,让学生体验在社会生活中,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平等待人。
3、进一步有效地帮助学生体验、领悟正文内容。
A、“说一说:你的一位同学家庭条件不好,从来都不买零食吃,也很少穿新衣服,你会怎么看待他呢?(也可以讲一讲我们周围有许多同学生活非常浪费,他们之间互相攀比,如看谁的衣服买的贵,看谁的鞋是不是名牌等等的现象)
B、对班上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你是否认为他天生愚笨?
通过以上的学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平等待人。尽管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
4、谦逊宽容:
多媒体展示教材P7中的“参考书事件”;用作课堂活动的议题,通过情境使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P7页,然后说说王文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存在什么问题。
启发学生分析王文的问题,如:
(1)也许那本参考书的陈晋的妈妈在旧书摊上为他买的呢?
(2)即使是借来的书,也许陈晋有其他的苦衷呢?,王文也不能就此说陈晋虚伪啊!,更何况陈晋主动找他了;
(3)对待朋友要宽容,即使陈晋有错,他也要原谅陈晋,给他应有的尊重,也就给了陈晋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难道他自己就没有缺点了吗?为什么要别人都按照他心目中的标准行事呢?
让学生分别设想站在王文、陈晋以及其他同学的立场,将会怎么办?说一说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吗?怎样才能化解矛盾?
通过分析体现出在社会生活中,人应该具备谦逊宽容的品质。引出尊重和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与人之间真诚交往的润滑剂。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就得宽容地对待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5、遵守规则,和谐共处:
尊重和宽容他人并不是抽象空洞的。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既体现了我们的良好修养,又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学生活动“想一想”完成P8“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的假想。(播放交通事故影视短片等加深学生印象)这些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学生能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以及说出由于这些“规则的缺乏”而导致社会无序的感受,懂得社会公共生活需要规则和秩序。
多媒体展示P8“黄金周后留下的”材料,让学生体验、思考、讨论、探究等方法,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的结论使学生自悟出“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意识到:遵守规则,必须爱护公共环境等等。
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还常常会涉及尊重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如随着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作为“地球村”的村民要与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人打交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勾画“地球村”,并且谈谈自己的感受;如何接待外国客人等。书本中的小栏目的出现,能够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成语:“入乡随俗”(释义: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出处:《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例子:庞贝古城潜藏得过于轰轰烈烈,中国人温文尔雅,连自然也…,一层层地慢慢来。(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
请学生分析其含义并思考“为什么要入乡随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得出结论:只有尊重不同地区国家的文化习俗,才能与其他民族国家友好往来。这是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方法。
十、学生作业:调查总结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正确认识青春期烦恼(见教材P9页情景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说一说:自己有过类似的烦恼吗?
议一议:怎样认识青春期出现的这些烦恼?
(这些心理矛盾是我们 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板书框题:
(二)消除心理烦恼 快乐成长
二、讲授新课
1、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烦恼
(1)青春期的心理充满着矛盾,这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教师讲述:
像上面情景材料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青春期的其他心理矛盾,在成长中出现的其他许多烦恼,这都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这些烦恼有哪些特点呢?
(2)青春期心理特点
这些心理上的矛盾和烦恼,有时会使我们产生孤独、郁闷、焦虑等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
2、弹奏好自己的青春协奏曲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11页情景材料)
(指导学生读图,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讨论:“我”是怎样消除烦恼,快乐成长的?这些方面对我们有何启示?
(“我”是用沟通的方法消除烦恼的,快乐成长的;这告诉我们,要想消除烦恼,就要打开心灵之窗,敞开心灵之门,多与人沟通。)
(1)多与人沟通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材料“克服烦恼三部曲”)
想一想:对于上面克服烦恼的步骤,自己还有什么补充吗?(指导学生阅读思考)
读一读:(见教材P12页材料)
想一想:“战火”为什么这样慢慢地熄灭了?
(2)增强自我调控能力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①当我们出现心理冲动时给怎么办?(教材P12页①)
②怎样提高自己的控制力?(教材P12页②)
(3)不断丰富自我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12页情景材料)
说一说:参加以上活动对解决心理矛盾,消除青春期烦恼有何作用?
议一议:还有哪些好的方式?
(教师按教材简要讲述)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P13页:“读一读”
三、课堂小结:
(按板书小结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
四 、本课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人才的含义、标准和分类;成才的因素、成才的有效途径等;人生的有意义的追求;
(二)能力目标:
认识成才的因素和有效途径,明确自己在成才中的作用和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立志成才,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崃哦界人才的标准和含义、成才的有效途径;人生意义的实现等;
2、难点:认识人才的标准、人生意义的实现有什么要求等;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手段:
学生预习;教师布置预习思考题。
五、教学过程: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
阅读书本P142材料回答问题,认识马克思讲的道理?学生可以充分讨论,教师点拨。
1、认识为什么要成才?
(1)从国家的角度看:是国家的需要
(2)从青少年的地位重要性看
(3)从个人的角度看:实现人生价值,自身的发展的需要。
2、什么人才?了解人才的分类、含义、标准等
在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几句话。
3、对青少年的启示要求是什么?
(1)影响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2)成才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1、人生有价值的追求有哪些?
2、为什么是有价值的?
3、关于追求学习:
(1)为什么要追求学习?
(2)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我们要如何学习、启示要求?
4、关于追求创造:
(1)为什么要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如何创新(见P88最后第二段的说明)
(3)创新对青少年的要求启示是什么?
5、关于奉献:
(1)奉献可以怎样表现出来?
(2)为什么要奉献?(意义本质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奉献?(启示、要求)
6、总之,不懈追求,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六、板书设计:
1、为什么要成才?
2、什么是人才?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3、成才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成才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二、人生追求无止境
1、有意义的追求有哪些?
2、关于追求学习、奉献、创新的具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体学习(略)
3、不懈追求从小事、身边的事做起。
过程与方法:事例分析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
2、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自信的含义。
难点: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相信自己》,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听了这首歌曲的体会。
(生谈略)
[师]介绍这首歌曲,是要指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相信。有一份自信,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课题(投影):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板书)
第一框 “我能行!”(板书)
(三)、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1、知道自信的含义和表现;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2、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
3、形成积极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10分钟左右)
(一)、出示自学提纲(投影):
1、面对众口一词的批评与反对意见面前,罗丹为什么能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
2、什么是自信?
3、自信的表现?
4、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5、怎样走出自信的误区?
(二)、自学、批注,画出知识结构图。
(三)、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20分钟左右)
(一)、组内互探。
(二)、师生互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区别对待(投影):
一、自信一族(板书)
活动一:罗丹为什么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
活动目的
让学生看到一个自信者是如何对待别人评价的,为后面讲自信的含义作准备。
因为罗丹非常的自信,他相信自己行,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
活动二:说说“我能行”
活动目的
通过对自己成功经历点滴的回顾及选取感触最深的“我能行”,唤起学生内心对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深入体会“我能行”,为后面讲自信的含义服务。
活动准备
(1)给学生一些提示:“我能行”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学习上、生活上的,也可以是体育、文艺方面的,还可以是技能、特长方面的,等等。
(2)借助教材上的三张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物的表情、肢体动作给人的感受:积极向上、愉快喜悦。
活动过程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我能行”,体验“我能行”的快乐。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认识到自己的“我能行”呢?怎样消除自卑,找回自信呢?大家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面对现实,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山外青山楼外楼,不要将对自己的期望值定得过高。二、学会将情绪和行动分开,不要因为情绪影响自己。三、自我认知问题。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缺点与同学的优点相比,自卑越来越严重,要正确进行自我评价,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四、避免将能力与成绩直接挂钩。不要因为某一门功课成绩暂时不好,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
每个人心灵里都有两扇大门,一扇叫“我能行”,另一扇叫“我不行”。我们应充分发现自己的优势,走进“我能行”大门,充满自信地在风雨中微笑。
第二步:让学生用一两句话简洁地概括自己感触最深的“我能行”,尽量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说出来。
[生甲]我回家经过一段没有路灯的街道,老担心有人追,我就说:“我能行!我能行!”相信自己能行就过去了。
[生乙]老师要我当主持人,我老怕说错,我就告诉自己,就当台下面没有人,“我能行”,这样就不害怕了。
[生丙]我怕举手发言,当众表演,我就时常鼓励自己,那没有什么的,“我能行!”现在就好多了。
[生丁]我怕玩单杠,怕摔跤,在训练的时候,我就头脑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现在我也敢玩单杠了,我能行。
……
[师]为什么简单的“我能行”三个字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
(学生回答:自信心的体现)
第三步:学生将列举的“我能行”填入书中空格中,不必受空格大小的限制。
第四步:教师小结。
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一句“我能行”,让人们持有的是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其实,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你一定说过无数次“我能行”。当“我能行”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沉入我们心底的时候,我们就真正长大了。
问题二、什么是自信?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在思想、行为、情感上都表现出“我能行”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
问题三:自信的表现?思想上相信“我能行”,
行为上表现“我能行”, 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活动三:观察并扮演自信者的风采
活动目的
通过扮演自信者的方式使学生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去体验自信,在模仿中学习,内化对自信的理解。
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板书)
活动四:你怎样看待青蛙的行为
活动目的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思考该如何评价自己,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信含义的理解。学生讨论——教师小结——青蛙的行为不是自信,而是自负,因为它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脱离了实际,导致了它的悲剧。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的不正确认识。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导致自负,对自己评价过低则导致自卑。自负、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只有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才是自信。我们应明确:自信建立的基础是对自己客观全面的认识。
问题四: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
自负与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
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活动五:你能举一个身边的自负者的事例吗?为自负的人画一幅像。学生讲项羽、马谡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举身边自负者的事例。
我们要自信,但不能自负,不能自视过高,更不可狂妄自傲。人一自负,就如高山滚石,只下不上,只退不进,不仅会落伍掉队,自大自满的姿态也会惹人反感,遭人耻笑。
问题五:怎样走出自信的误区?
1、自卑与自负是自信的误区。2、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的好,也不敢尝试;3、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4、我们既不能轻视自己,也不能自以为是,我们只有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走出自信的误区。
全班朗诵“我能行”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
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
正视有“不行”。也是我能行;
不但自己行,还帮别人行;
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
争取全面行,创造才能行。
(三)、小结: 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归纳)
(四)、朗读或默记知识点(诗歌朗诵及歌曲欣赏)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3分钟左右)
(一)、教师出示训练题(基础训练),学生做作业。要求当堂完成。
(二)、课下预习下一节课。 讨论补充记录
一、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二、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三、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四、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教育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生活、自信开朗,兴趣广泛、情趣高雅,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妨碍他人,尊重和关心他人。
3、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能力
1、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
2、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克服考试焦虑。
3、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3、知识
1、知道人的基本情绪种类,了解不同情绪的外在表现。
2、懂得情绪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了解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结果。
3、知道情绪调节的手段,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方法。
4、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本单元包括第十三、十四课内容,计划用6课时授完。
第13课让快乐时时围绕在我身边
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第二框——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计划用三课时授完。
第一、二课时(总第6、7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入语:
每一个人都始终处在一定的情绪之中,或平静,或快乐,或伤心。我们会因一些事情而满怀喜悦,也会因一些事情而烦恼万分。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还有刺人的荆棘。”一个人有时心情不好是难免的,但是,生活中的成功者,往往懂得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让快乐永驻心间!
做情绪的主人,就必须了解情绪,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2、板书框题:第一框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二、讲授新课:
1、丰富多样的情绪天空
情境活动一:(教材P25页)生活中的不同情绪
想一想:漫画中同学的情绪有何不同?
说一说:生活中自己有过类似的情绪吗?
教师讲述:
情绪是我们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关系的反映,即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根据人和客观事物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心理学界一般把常见的情绪划分为喜、怒、哀、惧四类。“喜”是达到所期盼的目的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往往取决于达到目的的意外性;“怒”是目的无法达到,因紧张积累而产生情绪体验,愤怒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受挫者对妨碍对象的主观分析;“哀”是失去所爱、所求的对象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的程度取决于失去对象的重要性或价值大小,也取决于个体意志、个性品质及准备状况;“惧”是在无法摆脱可怕情境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恐惧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可怕情境的状况及个人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与手段。
在喜、怒、哀、惧这四类情绪基础上,还可能派生出许多种类,组成复合的形式,形成高级的情感。比如:惊喜、悲愤、喜忧参半、悲喜交集等。所以说,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复杂多变的。(板书)
情境活动二:(教材P26页材料)
试一试:
人的情绪可以通过眉、眼、嘴等面部表情表现出来,请在观察他人和自己的基础上,画出人在不同情绪下的各种表情。
表情具有传递信息你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依据他人的眼神、脸色、手势、动作、语调等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推知他人对事对物的态度和立场。从心理学上讲,表情是情绪的外在表现,分为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语调表情三种。活动中主要体现的是面部表情。
当然,人的表情有时也并非是主体内在体验和思想的真实反映。生活中,有的人会“强颜欢笑”、“装模作样”来表达虚假的意图,有的则会以“平静如水”、“不动声色”来掩盖和隐匿复杂的思想波动。为此要了解他人真实的思想、情绪不能仅仅依据表情,应观其各种行为表现。
写一写:不同的情绪又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是同一种情绪,它的具体表现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同样是喜,有的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有的人捧腹大笑;有的人则可能只是喜在心中,比较含蓄。
同样是喜,有的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欢歌笑语、喜形于色;有的人捧腹大笑;
有的人则可能只是喜在心中、不动声色。
同样是悲,有的人痛不欲生,嚎啕大哭、;有的人唉声叹气;有的人则可能只是心中不快、目光暗淡。
同样是怒,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却是怒目圆睁,一言不发。
同样是惧,有的人心惊胆战,大声尖叫;有的人却是心底一沉,并不言语。
由此可见,情绪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它是怎么样产生,为什么又会发生变化呢!
接下来,我们共同来了解“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
2、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情境活动三:(教材P27页材料)
讨论:面对同样的天气,两个人的情绪反应为何不同?
(两人的主观愿望不同。女孩需要雨水来浇灌小苗使之快快成长,而下雨正好满足了她的这一愿望,所以她对下雨持肯定态度;男孩需要干燥的场地去踢球,而下雨却让他的愿望落空了,所以他对下雨持否定态度。)
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每个人的需要不一样,对事物所持态度不同,在情绪上就会有很大差别,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板书结论)
(1)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来讲,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探究活动——填一填(见教材P27页)(指导学生讨论填写,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板书:不同情境下情绪反应不同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2)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每个人每天都可能会遇到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情境,情绪自然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关链接:(指导学生阅读链接材料)
读一读:
(指名学生朗读材料,体会人生境遇的变化特别是境遇的转折对个人情绪的影响。)
过度讲述:
情绪产生之后,必然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带来不同的结果。那么,不同的情绪,对人的影响是否相同,带来的结果是否一样呢?
3、情绪不同,结果不同
情境活动四:(教材P29页材料)
讨论:(指名学生阅读材料后,讨论问题。)
李琳的情绪前后有何不同?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
(活动目的:通过李琳情绪前后变化和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的对比,认识到不同情绪对人的智力、能力水平发挥和行为表现的不同影响。并认识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状况,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不同的情绪会对人正常才能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
(1)不同的情绪会对人正常才能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
情境活动五:(教材P29页材料)
想一想:自己有过考试时情绪紧张、焦虑的经历吗?最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
教师讲述:
人的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和调节。情绪对人们的学习、工作起着组织与协调作用,影响人的学习、工作效率。积极的情绪能使人的感知、记忆、思维语想象敏锐、牢固、活跃,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消极情绪的作用则正好相反。不同的情绪会影响人的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行为的结果超出或低于自己的正常水平。
中学生常见的考试时的过分紧张焦虑导致对知识的暂时性遗忘,影响了知识、能力水平的正常发挥就是这个道理。(如上述情景材料)
相关链接:中学生容易欻显的四大情绪问题
(指导学生阅读链接材料)
情境活动六:(教材P31页材料)
(活动目的:引发学生对情绪与健康关系的思考,感悟积极情绪对保持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和消极情绪对人身心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讨论:冰心老人“在微笑中写作”给我们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名言:(见教材P31页——巴浦洛夫)
上述材料和心理学家巴浦洛夫的名言,告诉我们:不同情绪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影响
(2)不同情绪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影响
教师讲述:
情绪对人的身心又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具有两重性。
积极的情绪会使人感觉良好、精神振奋、身体机能协调、心态平静、舒畅,整个身心处于良好状态。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引起种种生理和心理疾病,现已证明,长期紧张、焦虑会导致心脏病、胃溃疡、结肠炎、偏头痛等严重的生理疾患以及诸如焦虑和情感症之类的心理疾病。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过分强烈的情感反应也会使人的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所以情绪表达要适当,不能过头,积极健康的情绪反应是平和、稳定、愉悦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小栏目:想一想,写一写(教材P32页材料)(《资源与学案》p17页—警句名言)
(课后让学生搜集相关谚语或俗语2——3句)
三、作业
(完成《课时新突破》练习题
第三课时(总第8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第二框-——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同时,我们还知道了“不同的情绪会对人正常才能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情绪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影响”。
因此,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就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板书框题:第二框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二、讲授新课:
1、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32页材料)
说一说: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
想一想:生活中,自己产生过哪些消极情绪?是怎么样对待的?
(1)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教师讲解:
以上的讨论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某些消极情绪不但会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别人,而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关键是要积极寻找调控消极情绪的方法;生活、学习中消极情绪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任其泛滥,会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在消极情绪面前,关键是要掌握具体的调控方法,学会及时地调节和控制消极情绪。
对于消极情绪,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调控情绪的具体方法。调控情绪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调控情绪的方法
①理智控制法(见教材P33页)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33页材料)
分组讨论:遇到下列情况时,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②注意力转移法(见教材P33页)
指导学生读图:(见教材P33页)
相关链接:(见教材P34页)
③幽默化解法(见教材P35页)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培养自强的精神。
2、以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能力】
1、初步学会培养自强精神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自强能力。
2、提高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知识】
1、认识自强的表现、意义
2、了解培养自强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活动
环节一:情境导入
展示课件1:欣赏感悟-----《男儿当自强》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唱歌吗?
师:哪个同学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回答略
师小结:不仅男儿要自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应当自强,都应当用自强去描绘美丽的人生。
展示课件2——课题:描绘自强人生
环节二:问题探讨
展示课件3——学习“生活强者”
山东青年陈州,身残志坚,立志以手代步,走遍神州。他曾经用双手一步一步爬上了国内诸多名山。陈州,出生在山东省苍山县二庙乡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那年,不幸被火车压断双腿。当时他万年俱灰,几次自杀未遂。1996年,苍山县将他吸收为该县残疾人登山运动员。一直处于绝望之中的陈州从此认识到,残疾人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他决心把登山作为终身的职业,并为此拼搏到底。该县残疾人协会没有专职教练,也没有正规的训练。陈州选择了独行。他从山东出发,先后登上了普陀山,九华山,华山,五台山,所到之处,受到了人们的热情关注。XX年3月10日,他以顽强的毅力,花费11小时,用双手走过了7000多级台阶,登上了泰山绝顶。第二天,他有一鼓作气,走下了险峻的泰山十八盘。4年来,陈州走坏了16个用来行走的木盒子。坚韧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他说;‘’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有理想,有追求。我的理想就是要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残疾人争光。‘’
展示课件4:
问题:1陈州残疾后的人生选择方向是什么?关于这一点,给你有什么启示?
2人遇到挫折困难,想挺立起来,需要怎么做?
3作为陈州,一边是肉体的疼痛,一边是心中放飞的梦想,如何让梦想战胜疼痛?
4你准备怎样使自己具有陈州这样的精神?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自强的重要表现:不低头、不丧气、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正是自强的重要表现。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师:打开记忆的闸门,向大家说说你的困难吧!组内相互交流。
展示课件5: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四人一个小组展开交流,选出代表发言。)
师小结:在人生旅途中,风风雨雨在所难免,绝望时,请继续张望,打马而来的就是希望。老师希望每个同学能像张瑾一样,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勇敢地克服困难;希望每个同学都做生活的强者,不断地为自己设定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积极进取,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自强,而不能自弃。
反之,甘当弱者的人,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会主动败下阵来。相信大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师:一个人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
生:需要
师:请大家举例子说明
生:举例子略
(目的:通过搜集、讲述名人故事活动,提高学生的筛选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师生共同归纳:刚才咱们同学列举的爱国英雄身上都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展示课件6:追寻民族自强的印迹
观看图片,谈体会(目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加以引申渗透,让学生从总体上感悟自强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
师:我们伟大祖国这一路走来,依靠的是什么精神?
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展示课件9: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依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俗话说“十年铸一剑”,而自强不息精神不是十年、二十年所能形成的,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而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才使中华民族倍受磨难而更强,才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不衰,才使中华民族豪迈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作用。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那么,要使我们的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现在应该怎么办?
生:回答略(自强)
师:怎样培养自强精神呢?
展示课件11:姚明图片及事迹材料。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言)
生:回答略
师小结:可见,一个人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而奋斗。因为目标是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
师: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除此以外,还应该怎样做?让我们继续探讨。
展示课件14:走进生活
有这样一个孩子,请看大屏幕(展示课件)
9岁半林浩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小小年纪,会做很多家务,还会做饭。“我平时帮爸爸干活,我还扛起过50斤的大米呢!”
环节三:总结归纳
展示课件15:我的收获
环节四:迁移应用
(1)、展示课件18:大家诊断
1、小雨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向他人求助。
2、小红说话结巴,但她上课时勇于发言。
3、小荷为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但常常不能如期完成。
4、小林借到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忍不住在上课时拿出偷看。
5、小飞参加航模比赛,因发动机出现故障,比赛失败了,小飞情绪很低落
他(她)是一个自强的人吗? 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师:运用所学帮这五位同学判断一下,他是否是一个自强的人
学生回答略
师选择1、5题进行点拨:
1、小雨在学习中不能做到自立自强,因为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能否做到自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是否能独立思考,做出决定。而他一遇到困难就向他人求助,不能独立思考,在困难面前退缩,所以说他不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目的:通过点拨,复习回顾已学知识点。)
5、小飞比赛遇到挫折,情绪低落,这是很正常的,但他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则会产生不良影响,那么,面对挫折,他应该怎么办?下一节课,我们再共同探讨。
(目的:承上启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师: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请大家对照这几位同学的做法展开自查。
(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
学生回答略
展示课件16:评选班级自强之星
为“自强之星”编写颁奖词
每当清晨看到你慢慢走上教室的台阶,每当课堂上凝视你专注的眼神,每当下课时听到你悦耳的笑声,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你用乐观书写人生篇章,你用坚强铸就人生辉煌。
展示课件师总结:同学们,种子,必须穿越泥土的阻碍,才能发芽成长;蝴蝶,必须经过破茧的挣扎,才能翩翩起舞。让我们时时处处做生活的强者,用自强去描绘美丽的人生吧!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7.1 走进法律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并能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明规矩的重要性。
2、能认识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3、能说出法律的三个特征,区别法律和其他行为规则的不同。
4、能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1)法律的基本特征
(2)法律的作用
2、学习难点: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三、学法指导
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阅读教材86页情景材料,回答: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道理?
baihuawen.c n2、阅读教材87页的正文部分,列出法律的三个特征。(理解并背诵)
(1)
(2)
(3)
3、阅读教材88页方框内的表格内容,并根据要求填写。
4、 能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法律和其他行为规则的区别。
(1)
(2)
(3)
五、合作研讨部分:
1、辩论:社会生活中能不能离开法律,正方和反方分别说出理由。
2、当你或你的家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
3、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你认为法律有什么作用?
六、课堂展示部分:
1、课前预习部分的四题可以分组展示,评价一下大家基础知识掌握的如何。
2、学生合作研讨完成后,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七、总结归纳 拓展提升
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八、达标检测
同步训练上的相应试题,老师选出适当题量的试题当堂检测。
九、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7.2 法不可违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并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
2、能区别三类违法行为的异同,并认识到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3、明确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并知道刑罚的种类和具体内容。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1)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刑罚的种类及内容
2、学习难点:一般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异同。
三、学法指导
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阅读教材91-93页情景材料,填写p93的表格。
2、什么叫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为哪三类?
3、什么叫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什么叫刑罚?列表说明刑罚的分类。
五、课堂合作研讨部分:
1、 三类违法行为的异同
2、刑法和刑罚的区别
3、阅读教材95页的情景材料,讨论案中犯罪分子应受到什么处罚?并区分主刑和附加刑
六、课堂展示部分:
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部分,教师点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学生合作研讨完成后,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七、总结归纳 拓展提升
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2、阅读教材96页的情景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八、达标检测
同步训练上的相应试题,老师选出适当题量的试题当堂检测。
九、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7.3 防患于未然
一、学习目标
1、能认清犯罪的危害。
2、从法律角度,能知道如何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3、能认识到自己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并增强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1)犯罪的危害
(2)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
2、学习难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三、学法指导
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阅读教材97页情景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2、道德水平高低和违法犯罪的联系。
3、结合98页的材料,分析犯罪的危害有哪些?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作用是什么?
5、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6、结合100页的情景材料,分析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有哪些?(把表格填好即可)
五、课堂合作研讨部分:
1、青少年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
2、结合自己实际,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明了什么道理?
六、课堂展示部分:
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部分,教师点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学生合作研讨完成后,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七、总结归纳 拓展提升
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八、达标检测
同步训练上的相应试题,老师选出适当题量的试题当堂检测。
九、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