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敬业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6篇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x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平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习】看投影片④,完成练习2和练习3。
练习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习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附表:表1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一、课程标准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二、教学要求
1、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从地图中认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步骤
[由历史事件导入]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新篇章;1961年4月12日,一外名叫尤瑞•加加林(________)的前苏联宇航员乘坐飞般环绕地球轨道飞行,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中的人。】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_______)有幸成为登上月球表面的第一人。当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第一步时,他说“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一大步)E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句震惊世界的话。其实太空第一人加加林遨游地球轨道时也说过一句同样有意思的话。你知道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吗?“人类给地球取错了名字,不该叫它地球,应叫它水球。”
【承转】水星无水,地球少地,看来人类真的把地球与水星的名字给颠倒了。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下地球的真实面目。
(出示图2-1地球---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
【讲解与提问】这是一张地球卫星图片,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出了什么?
图上白色代表大气,黄色代表陆地,蔚蓝色代表的是海洋,虽然有的地方被云层遮住了,但还是能明显看出海洋的面积远大于陆地。
【继续提问】从海陆分布比例来看,地球上几分是海?几分是陆?(可让学生看饼状图,也可以让学生从图2-4上估算一下。)
【板书】一、海陆分布(陆海三七分)
【承转】那么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呢?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而各种勘测、探测手段还很落后的情况下。
只能靠远行:丝绸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等。
【承转】这些古代的远行活动,可以说对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贡献。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那么分布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黑板出示《大洲和大洋》挂图
【板书】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引路读图】
①哪七大洲和哪四大洋?
(补充: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在希腊文中有“阳光灼热”的意思;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是以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澳大利亚拉丁语原意是“南方大陆”;直到19世纪初,俄国探险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新大陆,南极洲意为“地球最南端”。)
②七大洲中,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③南极洲呢?
④各大洲的大小关系如何?
⑤仔细看图,各个大洲的位置分布有何特点?
⑥读图活动:说说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谁能说一说我们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⑦学生活动(上讲台、边指图边讲):以上面的历史事件(丝绸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为例,你作为事件中的主人公,请你说说你当时远行的路线是什么样的,到过哪些地方,还能讲讲你途中碰到过的事或物吗?
⑧你还知道如下一些事情吗?印弟安人是如何到达美洲的?泰坦尼克号是如何沉没的?百慕大三角谜区在哪里?等等。
【承转】每一个大洲都是一个整体。大洲内部我们又可以分几部分来认识。看图2-3
【提问】大洲由哪几部分组成?
【板书】大洲〓大陆╋岛屿
【提问】观察图2-3,用你话来描述一下什么是大陆、半岛和岛屿。
【承转】大洲与大洲往往远隔重洋,我们来找一找,都有哪些海洋?
【板书】2.四大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问】根据你自己的认识,说说海洋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云雨的故乡:地球水气的主要来源(画海陆水循环示意图)
资源的宝库:海水淡化;盐(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分都提出来,平铺在全世界的陆地上,陆地可以增高150米);鱼类资源;石油(钓鱼岛、我国南海石油开采);可燃冰等。
贸易的通道:海峡(日本海上生命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捷径――—马六甲海峡;大西洋与地中海的惟一通道———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海上航线(石油运输等)。
生存的空间:日本神户人工岛;荷兰、澳门的围海造陆。
国防的前线:
[学生总结]
(由学生总结)你在这一课中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老师总结】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海洋是生命物质的起源地,陆地是人类生息的繁衍地。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脚步的加快,海洋将成为人类的又一个生存的空间。
【自我测评】
绘制一幅世界海陆分布简图(可以用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表示大洲轮廓)。
【课后感】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全章的基础,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是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的,学会在地图上确认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学方法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首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比较海陆面积大小,让学生计算海陆面积和比例,通过对世界地图(东西两半球图)的阅读,引出大陆、大洲、半岛、岛屿的概念,教师可提出一些思考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通过图片、录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大洲的概念后,重点要求学生熟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轮廓和位置,可利用投影片或空白图,让学生当堂填写。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让学生在浩瀚的宇宙空间望望蔚蓝色的星球,镜头放大后让学生计算海陆面积的比例,用饼状图展现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在大屏幕上用文字、声音和音乐匹配,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是有七大洲、四大洋组成;
2.学会在地图上确认七大洲、四大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形状。
2.教学难点:大陆、大洲、半岛、岛屿的概念及大洲的分界线,帮助学生记忆三个世界之最(第一大陆、第一岛屿、第一半岛)。
三、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图片,陆地和海洋面积比较图)
四、教学过程:(含板书设计)
(一)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1、陆地表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全球面积的29%;
2、海洋表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全球面积的71%。
(二)七大洲:
1.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分大陆、岛屿、半岛。(全球共6块大陆)
(1)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
(2)格陵兰岛为世界岛屿;
(3)阿拉伯半岛为世界半岛。
2.大洲:大陆与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1)亚细亚洲(日出处):S=4400万平方千米,第一大洲,位于东半球;
(2)阿非利加洲(灼热的阳光):S=3000万平方千米,第二大洲,位于东半球;
(3)欧罗巴洲(日没处):S=1000万平方千米,第六大洲,位于东半球;
(4)北亚美利加洲(新大陆):S=2400万平方千米,第三大洲,位于西半球;
(5)南亚美利加洲:S=1800万平方千米,第四大洲,位于西半球;
(6)南极洲:(冰雪大陆):S=1400万平方千米,第五大洲,位于东西半球;
(7)大洋洲:(海洋中的陆地)S=900万平方千米,第七大洲,位于东西半球。
3.大洲的分界: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
[博斯普鲁士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3)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5)中美洲:墨西哥以南的中美地峡,(也称中美七国)。
(三)四大洋:
1.边缘海: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的海。(如黄海、南海、北海、加勒比海[])
2.内海:深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的海。(波罗的海、渤海)
3.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1)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
(2)白令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北冰洋;
(3)麦哲伦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
4.海湾:延伸入陆地,水深逐渐变浅的海或洋的水域的部分。(如墨西哥湾、哈得孙湾、波斯湾、北部湾等)
5.四大洋:
(1)太平洋:
①面积,S=18000万平方千米(1.8亿平方千米)
②水体最深:均深3957米(最深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③水温:均温19摄氏度。
(与大西洋的分界线:南美洲合恩角[67度W])
(2)大西洋:
①S=9300万平方千米,呈“S”形,
②均深1200M,最深9218M,
③均温17摄氏度。
(与印度洋的分界线:非洲的厄加勒斯角[20度E])
(3)印度洋:
①S=7500万平方千米,呈“八”字形,
②均深3897M,最深7450M;
③均温16.7摄氏度。
(与太平洋的分界线: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147度E])
(4)北冰洋:
①S=1300万平方千米,
②均深1200M,最深5449M
③水温:北极海区-1.7-1摄氏度
北欧海区2-12摄氏度。
(四)小结:
1.今天的课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的名称、及在地图上的分布(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的情况,可以采用由教师指图学生集体回答,个人回答,来帮助记忆)
2.课后作业
(1)作业本:P.1-2
(2)课本P.3想一想思考题(口头回答)
(3)填图册:P.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
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问题。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3.印度的粮食问题。
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
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引入:播放一段印度电影,并提问:该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印度。
2.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34“印度的地形”,明确印度的方位、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课件展示P34的阅读材料:世界文明古国——印度)。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课件展示: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并思考:
①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
②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
③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目前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3倍,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5.学生朗读P36页的一段文字资料,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说说你对印度未来人口趋势的看法。
②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6.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文字资料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开始采取了人口控制 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由于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照此速度,本世纪中叶,印度总人口将会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②课件展示:图表7.1“印度部分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1998年)”,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印度的资源总量和产品总量都相当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和图7.38“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并思考: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8.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以孟买为例,可以看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特别是7月份降水更加集中;旱季(10月~次年5月)。那为什么印度的降水会有旱季、雨季的差别呢?
9.课件展示:图7.39“南亚1月风向”和图7.40“南亚7月风向”,并思考:
①印度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风向有何差别?
②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并填表。
10.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
表格1
月份:风向:吹向:降水季节
6~9月:西南风:海洋—陆地:雨季
10月~次年5月:东北风:陆地—海洋:旱季
表格2
:水灾: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
由于受季风(特别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过于集中,且年际间变化极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又很少,水旱灾害频繁。
11.课件展示:图7.36“印度的洪灾”和图7.37“印度的旱灾”以及一些印度抗洪抗旱工程的图片。
从图片可以看出,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抵御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抗灾的需求,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板书设计:
印度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二、水旱灾害频繁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海陆分布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
类别面积(亿平方千米)比例
海洋3.6171%
陆地1.4929%
地球表面3.61+1.49=5.1100%
2、海陆分布
类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海洋南半球西半球
陆地北半球东半球
二、七大洲
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
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1、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是分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生:阅读、看图E。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板书】2、海陆分布(略)
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
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
师:对。
【板书】二、七大洲
1、概念:(略)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
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板书】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略)
生:读图F、G、H、I进行分析比较。
【板书】3、大洲的大小(略)
师:通过对图I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21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和置,现在我们又来研究地球上的海洋。
承转: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反过来陆地也把海洋分割成若干块,把海洋分成多少块?
生:四块。
【板书】三、四大洋(略)
师: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海峡?
生:四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海峡。
师:对,同学们对课文的预习很充分,那么,这四大洋的名称、大小及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思考、讨论、发言。(略)
课堂练习:课后的复习题1、2、3题。
师:示出第1、2题的空白挂图。
生:让学生上讲台填,其余在课本上填。
师:巡视学生填写情况。
师:示出第3题的世界政治地图。
生:自告奋勇上讲台指出划定这些界线借助的地里事物名称。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及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陆地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基本空间,海洋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在21世纪里将是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1、课后查阅世界地图,辨认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
2、收集海陆变迁的证据。
第二节海陆变迁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观察、质疑、假设、验证——
3、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
7、理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贡献。
9、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养尊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习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
三、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方法:质疑、表达法。
五、课时安排: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发掘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
乘转: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察、思考、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活动: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行评价,重点鼓励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
教师引导: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师讲述: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生活动: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小论文:已经发生的大地震和火山爆发(附分布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讲授新课:
一、世界第一大洲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动]:P3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
①最北:81°N;最南:11°3′S;
②最东:169°40′W;最西:26°3′E
3.读图6.2、6.3,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
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
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得出结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
3.面积(4400千米)
[活动]
1.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图6.2《亚洲的范围》)
前后7人为一小组,以中心课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该课桌周边的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应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仍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3.通常,亚洲按照地理方位还可以划分为6个区域。
读图6.4《亚洲地理分区》,结合图6.5《亚洲地形、政区》,回答问题:
①新、马、泰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③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④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
⑤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⑥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这个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
区域地理特征的`学习通常要分为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下面我们就要看看亚洲这里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有哪些。
二、地形和河流
[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提问]从这首熟悉的歌曲里,你听到亚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吗?你感受到了亚洲的骄傲在哪里了吗?
[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海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种?
[活动]P5
结合读图6.5和P.5阅读材料,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
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纪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挂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高度。全班对描述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xx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
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见p.6图6.7)
[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应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呈辐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
总结:
1.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2.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长__、黄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__
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
板书设计,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
3.面积(4400千米)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