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是其代表作之一。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地举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是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6篇,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
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任务形象,探究童话深刻的寓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装点着我们幸福的记忆,欣赏下面几幅优美的图
画,看看熟悉吗?(出示幻灯)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装》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感受。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作者简介:
(一)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
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
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二)介绍“童话”
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
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
的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四、检查预习:
五、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新装
2、梳理文章脉络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织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揭新装
3、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
(任何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是骗子的钳口术,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二)整体感知
1、复述课文(采取接龙复述的形式)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抢答)
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活动的?(出示幻灯)
六、精细研读
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有完整巧妙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还要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以及传神,生辉的语言。
1、品味精彩片段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的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朗读时应读出什么语气、语调)。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内容。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炫耀以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朗读应读出自然嘲讽的语气,语调平缓,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朗读时怎样读。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朗读时应读出恐慌,傲慢的语调,神情表现出自负)。
(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传播开来。小孩的喊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子的性格。“爸爸”为什么称孩子的是声音为“天真”的声音。
(小孩是一个未经世俗浸染的生命,天真纯朴,无所顾忌,他没有什么要维护的,什么也不怕,也没有学会弄虚作假,因此,他的喊声表现出单纯,无私无畏。朗读时应语速要快,语气天真,语调要高,而“爸爸”的话是为了对孩子不懂世事做掩饰。语速要缓慢,语音要低)。
2、小组交流:(分四个人一小组,进行交流分析,然后提问)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你觉得皇帝、骗子、大臣、小孩,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3、教师归纳总结:
皇帝:昏庸、奢侈、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大臣:昏庸、愚蠢、阿谀逢迎、虚伪、自欺欺人
骗子:狡猾、贪婪、善于设骗
孩子: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七、自主探究
1、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道这是骗术,因为它虚伪得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点影子。而这明显的骗局居然这些大人们没有人敢点透,这是为什么?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这天真的声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而小孩天真单纯,无私无畏,他敢于说真话。天真的声音启示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
八、感悟主题:
一篇《皇帝的新装》,一场可笑的闹剧,留给我们了很多的思考,这篇课文主题是什么?(鼓励学生对童话主题作出多元解读:①无情揭露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统治者的虚伪与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②揭示了受世俗影响伪的性格弱点。要有一颗诚实正直的心)
九、拓展延伸。
1、大家议一议:有人认为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你的意见呢?
2、拓展训练:作家对故事的结局的描写是有局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之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会厚待骗子,或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发挥想象,给本文写一个续篇,描述游行以后发生的事情)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习作训练,然后找2-3个同学进行习作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给予热情的鼓励,表扬。
十、课堂总结。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 正视现实,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
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
好!让我们用真诚来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吧!
齐读小诗
诚实是涓涓的清泉,洗涤尘世的污秽;
诚实是静夜的细雨,哺育万物的成长;
诚实冬日里的炉火,温暖人们的心田;
诚实是盛开的花朵,美丽着整个世界。
如果有人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份欢乐。
如果有人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份银灿。
如果有人二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份丰饶。
如果有人三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份悠远。
如果有人五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老年少了一份深邃。
课程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理清故事情节,了解写作思路,了解童话通过幻想、想像和夸张塑造形象的特点。通过人物分析理解写作意图。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默读、把握写作思路。共同合作探究文章主题。通过课本剧表演,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懂得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爱慕虚荣,要实事求是。教学设想
本文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课文具体描述的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 “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 “新装”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的情节、安排的材料、刻画的人物都是围绕这条主线进行的。 据调查结果表明这篇童话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课文之一。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还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源好范 文网:)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脍炙人口,文质兼美,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又适应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对他们而言,几乎没有文字障碍。这篇童话字面上容易懂,故事又有趣,讲读时注意防止浮而不实,追求表面热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描写理解写作意图,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了解故事内容,能分清哪是叙述部分,哪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能读出各自不同的感情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用讲童话故事的方法导入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像《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哪位同学能流畅生动地讲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给大家听呢?(待1~2名同学讲完后)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醉心的。今天,我们一起倾听十九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给我们讲《皇帝的新装》
播放课件1。
二、背景材料:安徒生和童话
课件
1、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乃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检查预习,掌握其形、音、义
多媒体显示:
1、注音:
炫耀(xuàn) 称职(chèn) 滑稽(jī) 赏赐(cì) 爵(jué)士
御聘(pìn) 骇人听闻(hài) 随声附和(hè) 勋(xūn)章
2、释义: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称,适合、相当。
精致:精巧细致。
呈报:报告(上级)。
炫耀:夸耀。
四,课文朗读与分析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分配角色
叙述旁白皇帝老大臣骗子诚实的官员大家(骑士、典礼官、小孩子、爸爸、百姓)
(2)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评价
2.看图片复述故事(复述课文有三种形式:一是简要复述,抓住课文主要情节进行复述;二是详细复述,除根据课文主要情节外,还有记住一些关键词语,使复述尽量接近课文;三是创造性复述,大体技课文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增添生动的细节复述。课文“爱新装”比较简单,可用详细复述。“做新装”比较长,可用简单复述。)
3.“皇帝的新装”在情节结构上起到了线索作用,而贯穿这个离奇而生动故事始终的主线则是“新装”的奇怪特性,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主线进行的。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依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简练语句勾勒故
事发展的梗概。
学生概括,教师归纳:(放幻灯)
五、合作探究(放映幻灯片,展示问题。)探究人物性格,理解文章主题
1、提问:爱新装部分:皇帝爱新装爱到何种程度,用了什么手法,反映了怎样的本质,在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讨论并归纳: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3、分析皇帝要看新装而又不敢亲自去看的心理并回答问题
4、提问: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5、提问: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说真话也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课文语句:“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6.提问: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来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皇帝也“什么也没有看见”。皇帝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7.提问:皇帝亲自来看织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讨论并归纳:怕是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人为主的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级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8.提问: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么评价骗子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讨论并归纳: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9.提问: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
(1)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从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写出皇帝爱穿着的癖好。
(2)愚蠢透项。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3)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
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4)虚伪昏庸。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10.提问:那些大臣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大臣们都是些虚伪狡诈、自欺欺人的人。他们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大称赞布料的美,并抢着向皇帝介绍衣料如何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阶段小结放幻灯“议一议”
11、让孩子揭穿骗局有何用意
12、提问: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儿发抖?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讨论并归纳: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但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恐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
六,小结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描写一个愚蠢的皇帝上了骗子的当,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文章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七,延伸
比较《皇帝的新装》与西班牙民间故事《卢卡诺伯爵?赤身裸体的国王》,体味安徒生创作上的匠心独运。
多媒体显示:
故事梗概:
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是织布的能工巧匠。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种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只要他有一个世人公认的父亲,他又真是这个父亲的儿子。但谁要不是他想像中的父亲的儿子,那他就看不见。这使国王大为喜欢,因为他以为借着这种纺织品的帮助,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这样,他便能调整王国中的许多事情。因为在摩尔如果他们不是父亲真正的儿子,便不能继承他们父亲的遗产。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三人告诉国王,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这使国王非常高兴。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
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明确:《皇帝的新装》同原型相比,有三处重要的更动:一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原作中的皇帝只是在故事情节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缺乏典型性,而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则是一个典型形象。二是原作中说凡是私生子看不见衣服,安徒生把它改为“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笨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三是原作中由一个没有财产继承权的黑人来点破真相,安徒生则通过一个孩子之口来戳
穿骗局。后面的两处改动,加强了童话细节描写的典型性。总的说来,《皇帝的新装》中的这些改动,使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更加典型化,这样就增强了作品的教育性和艺术魅力。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现在,人们批判那些自欺欺人的行为,往往还要引用那个没穿衣服、还自以为穿得很漂亮的皇帝的愚笨相来作比喻。
八.作业
九.板书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皇帝
(昏庸、愚蠢)
↓受
官员→骗←百姓
(虚伪、自私)(怕被嘲笑、怕被杀头)
↑ 揭
小孩
(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用童心写童话谈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摘录
一
《皇帝的新装》所具体描述的是什么人也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可以触摸得着的皇帝及大小官吏的丑恶的灵魂。作者用夸张的浓墨极写新装的漂亮、贵重,显现出这批大小封建统治者的卑劣、愚蠢。
这个有声有色的故事,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乍看起来,仿佛有点荒诞无稽;但细读以后,人们谁也不会去怀疑和谈论故事的真实性,而是深刻地思考品评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等相互欺骗的不同特点和内在联系,以及他们愚蠢、空虚的阶级本质。作者自己曾经说过:“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的。”(《安徒生童话全集》第四分册第166页,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皇帝的新装》正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把现实世界中偶然的现象和必然的因素统一了起来,把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和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结合了起来,把并不存在的新装的“美”和处处可见的皇帝思想的“丑”凸现了出来,通过这一高超的艺术辩证法,无情地解剖现实的真相,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病态。人们读过这篇童话而发出的笑声,正是对以皇帝为首的一伙丑类的讽刺。
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皇帝的新装》的结尾,在喧闹的人群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孩子的'形象。作者让他在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喊出了“天真的声音”,增强了神奇的童话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顿使故事情节发展到了最高潮。安徒生设置这一奇特的镜头,是颇具匠心的。请看,在“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的一片称赞声中,孩子发出的与众不同的声音所引起的强烈反应: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
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子来揭开皇帝新装的奥秘,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这是因为孩子天真活泼,感受真切,看见什么就说什么,自己怎样想就怎样说,无所顾忌,直言不讳。而且,“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非常符合孩子的身份。要是没有这“天真的声音”,必将减弱童话的艺术魅力;如果改由成人来说,反觉不真实。其实,这“天真的声音”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至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连皇帝也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是真的,因此“有点发抖”。“天真的声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具有千钧之力。
让孩子发出“天真的声音”,也是安徒生用童心写童话的具体表现。他不是用成人的观点去描摹儿童的心理,把生硬的教诲刻上童话的印记,而传输给幼小的读者。他从纯洁的童心出发,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因此,他不愧为世界屈指可数的著名童话家。
根据安徒生的自述,《皇帝的新装》取材于14世纪西班牙作家曼纽埃尔的短篇《赤身裸体的国王》。但它并不是这个短篇的复述,而是经过加工提炼,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内容。其一是把看不见“布”的人由一个普通的没有阶级属性的私生子,改为“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突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深化了题材的社会意义,加强了童话的讽刺力量;其二是“天真的声音”原来由黑人讲述,改为小孩子脱口而出,使《皇帝的新装》更具有童话的特点和诗意。由此可见,安徒生时时想到儿童,处处描写儿童,使人们在他童话的镜子里看到了真实的儿童世界。
三
安徒生用童心写童话,还表现在成功地运用儿童的口语来状物写景,叙事抒情,刻画心理,塑造形象。丹麦一位著名的文艺批评家曾指出,安徒生“抱定决心为孩子们讲童话故事,他的真正目标就是要用随意交谈中自由而无拘束的语言来代替公认的书写语言,用孩子所使用和能够理解的表现形式来替换成年人的比较僵硬的表现形式。他有着在书本里使用口语的大胆意图,他不是在写而是在说,而他也乐于像一个小学生那样地写,如果这样做他能够避免像书本一样地说话。”(格奥尔格・勃兰戴斯《安徒生论》,《世界文学》1962年第11期)
的确,以《皇帝的新装》而言,作者在语言表达上,不是在写而是在说,通篇的叙述,没有华丽的词藻、雕琢的句子和书面语言的痕迹,完全符合口语化的要求。而人物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更是简短、明白、自然,非常符合人物思想和性格的特征。如“哎呀,真是美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夸口赞美布料和新装的谎言,在皇帝、大臣、随员等不同人物的口中一再重复,这就反映了他们虚伪、蠢笨的本质。
本文并没有像一般小说和童话那样,集中描写故事性较强的具体事件,而是通过带有强烈动作感的语言,来展开情节,唤起鲜明的形象,这是作者语言运用上的另一显著特点。如“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这里,每一句话都包括着特定的具体动作,而每一个具体动作又促成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人们觉得童话中所描写的一切仿佛就发生在身边,展示在眼前,是那样的活灵活现,逼真传神。
《用童心写童话谈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摘录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教学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能赏析人物形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3、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童话的寓意。
教学重点:
学会结合文章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童话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圣诞节前一晚,有又冷又饿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父亲,冒着风雪去卖火柴,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人理她,后来她划亮了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已去世的疼爱她的老祖母,最后老祖母带她一起去了天堂。
你知道这个故事名叫什么?谁写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及作者,写到黑板上时高一点)。
二、感知课文,复述情节。
1、检查预习:
滑稽( )陛下( )头衔( )炫耀( )勋章( )
称职( )钦差( )随声附和( )骇人听闻( )
2、复述故事
安徒生在童话中为我们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哪个同学可以结合图片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师要求:
(1)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2)能正确地反映文章的意思;
(3)语句通顺、有条理,用语准确。
师组织学生评价。
师(竖着写板书):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展新装——揭穿假新装
三、结合文章,赏析人物。
1、从同学复述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这是骗子(板书)精心策划的一场骗(红粉笔描一下)局,请问其中有哪些人说了谎?(板书:大臣、百姓、随员等)
2、现在我们选择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来推选“年度人物”,你认为把以下几个“奖”颁给谁最合适:最可笑“奖”、最奸刁“奖”、最卑鄙“奖”、最胆小“奖”?为什么?(生先自主学习,后合作探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中人物最主要的心理描写,对其性格特点进行分析。
可选取精彩片段,通过学生演读(表演时可拿书,但边读边配合有表情与手势)加深对人物性格的认识。学生点评
2、师提问:为什么他们都不愿说真话?他们怕什么?
3、最后谁说出了真话?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可以给孩子颁发一个什么奖状?(最可爱奖、最诚实奖)
四、深入分析,理解主题
1、为什么由一个孩子说出真话?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
2、作者通过善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斥的社会里,显得格外响亮,格外珍贵。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统治阶级虚伪腐朽的实质进行了强烈的批判,表达了对纯真事物的向往。
五、联系现实,感悟道理。
这篇童话写了已经一百多年,揭露的尽管是当时社会、当时统治阶级用谎言掩盖真实的现象,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皇帝的新装”的现象?你能谈谈吗?(做一个真实的人,去说真实的话!)
六、发挥想象,再写续篇:
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留给读者很大的想像的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设计一个别致的续篇。(课前已写,在稍作修改后选择2—3名学生作品展示)
七、教师寄语
同学们,安徒生的童话使我们的精神得以滋养,心灵得到充实。我们总是在赞美歌颂着真善美,但声音再洪亮再甜美的歌颂也比不上实实在在地去做一个真实的人,去说真实的话!
课题:皇帝的新装
重点
一 童话的想象和夸张
二 童话的朗读
难点
1. 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 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
二 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皇帝的新装》
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
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
三 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
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 →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
3.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
4.选定角色,起立朗读。同学朗读完毕,要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
四 概括故事情节。(略,参见教材分析)
五 作阅读提要,具体要求:
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
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
3.语言要简洁。
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
第二课时
一 读读、讲讲、议议,把握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
(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分析、说明)
1. 故事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
2. 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3. 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介绍“新装”特性的那段话?
4. 皇帝、官吏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布料“美极了”?
5. 从皇帝、官吏、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6. 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7. 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
8. 根据以上的分析,同学们从这篇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让他们各抒己见。)
三 口头训练:将课文改为骗子作第一人称复述。(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班会时间,表演《皇帝的新装》课本剧。)
四 归纳童话的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手段
朗读法、导读法。
课堂采用导读提示、学生自读、议议讲讲、读读练练的形式;采用朗读提示,学生自读,培养有节奏、有表情朗读、讲、议的能力。
教案点评:
一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讲新课前要布置课外预习。要求了解大意,并查字典弄清不能读准的字音和不会解释的词语。
二 领会本文揭露问题的深刻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启发学生深入理解。
三 皇帝会光着身子游 行,看起来是夸张的,其实是合理的,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讲清楚这正是童话组织情节结构的特色。
四 或分角色朗读,口头复述故事,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或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加强对课文的感受。
设计思想:
这则童话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的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学生大多对这则故事比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内容时却仅能停留在“讽刺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尝试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好导读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主要人物特点。
2、归纳课文思想内容。
二、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大家爱读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呢?因为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看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介绍作者: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三】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接龙复述课文:(出示投影片)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什么?说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真话?
7、最后结果如何?
(评析: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这些题,可以把全文内容提起来,并为下文分析人物特点、人物受骗原因做准备。)
【四】重点分析与训练:
(一)根据课文5-21段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
请看投影屏幕:1、课题是皇帝的新装,这件新装有何特点?这样的衣服你认为会不会存在?既然大家一读就知道新装是假的,为什么两个骗子还有那么大的胆子去骗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这件新衣,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亲自去看布料?当他亲自去,面对空织机时有何心理活动?
3、当他觉得老百姓的话似乎是真的时,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教师明确:
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
4、请你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点。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评析:这四道题在难度上是有梯度的。第一题的第一、二问,学生都能答出,第三问和第二题就需要动动脑筋回答,而第三题只有个别好学生才能答出,这样一方面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又富挑战性。)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一个愚蠢的皇帝。他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骗局前受骗就说明他的愚蠢,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
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每天只知道换衣服,既不关心他的队,也不关心国家大事,人们说起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一个虚伪的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
一个可悲的皇帝。两个骗子用这么简单的骗局就能骗他,而且他还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还要用衣服去检验,非常可悲。
这些正是皇帝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特点,才使这样简单的骗局成功,才导致他可悲的下场。
(二)分析、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出主题思想。
1、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骗许多人,其中第一个上当受骗的人是老大臣。请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个去看布料,是根据老大臣的什么特点?——理智,诚实。
2、“理智”的意思是什么?——有辨别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
3、老大臣是诚实的吗?他说假话没有?
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没看见,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回去却说假话,他是理智的吗?那么是什么使他丧失理智,或者说他怕什么?——怕别人说他是不称职的、愚蠢的。
(评析:这几道题的难度也有着一定的梯度。)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在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假话。
5、再看第二个被派去的官员,面对同样的、世俗的压力,且有前一个老大臣的“佐证”,他的选择会是什么?——说假话。
6、再看皇帝呢?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
教师明确:皇帝也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可以说:在同样世俗的压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说出假话。
总结:皇帝、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的压力下,因为自私、虚荣才上当受骗,继而又去骗别人的。(板书)
7、但最后还是有人说出真话,是谁?——一个孩子。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
明确: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种没有私心杂念也可以叫做无私。(板书)
梳理、归纳:在这个并不高明的骗术前,说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着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深深的谴责,表达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
(评析:通过以上导读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归纳出思想内容。)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先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接着又通过分析各人物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本文的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以《〈皇帝的新装〉后转》为题,写一篇新童话,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课文进行合理的夸张和想像,语言要保持原文朴实无华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