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化学的步骤,我们肯定是需要准备一份教案,里面最好写清楚具体的内容。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这里是敬业的小编有缘人为家人们找到的9篇初三化学教案,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2、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3、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抽象符号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
教学对象分析
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使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交流,没有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交流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实验用品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
1、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签、铁丝、双面胶等材料在学习小组内动手制作水、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分子模型。
2、搜集各种补钙食品的包装盒。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许多微观知识。
一、元素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模型与[活动天地]中模型进行对比、修改,教师进行简短评价。
学生积极、热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随教师的分析修改模型。
学生通过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学生在课前制作模型时的模糊认识、错误做法,加深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学习研究微观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
在学生制作好5个分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需要给这一类原子一个统称的认识,顺势概括出元素的概念。
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对元素的认识。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装盒,通过观察、想象、比较、模型化、归纳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元素的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的概念去学习化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到的补钙食品的包装盒,是学生明确补钙食品多种多样,有效物质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含有钙元素,钙元素就是所有物质中钙原子的总称。
学生观察包装盒,对有效成分进行归纳,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对元素的认识。
二、元素符号
在认识元素概念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元素符号。
[活动天地]
以元素周期表为研究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明晰以下问题: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
2、金属、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
3、熟记18个常见的元素符号
4、对元素符号进行分类
学生认真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对元素符号的认识。
利用新颖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掌握元素符号的读写技能,在排列"纸牌"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是学生在符号和它表征的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符号也能简明的表示物质的组成,也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为学习和研究都带来了方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为下一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一、课题初三化学实验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②了解常见气体制取的思路,明确所要制取的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能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能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③了解常见气体的干燥与净化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市质检考试题目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缺漏,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②通过问题和习题的设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应试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联想、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对事物认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论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见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难点: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与学生交流、讨论质检试卷有关实验部分题目的得失,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引入主题。
2、复习主题:①②③
(一)、常见气体的制取
(1)反应原理
(2)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3)净化与干燥
(二)常用仪器的使用
3、作业布置
六、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二节 化学之旅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初三化学教案。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学会提出问题。
2.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同学们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
一、从问题开始
[学生阅读] 体验科学始于问题。
[学生活动] 交流讨论你对“化学之迷”的看法。
[交流共享] 把你心中的化学问题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讨论] 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①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②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③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④善于观察;⑤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 金刚石、石墨、C60的有关知识拓展。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天地] 以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探究为素材,体会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
化学的探究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提出问题。
2. 猜想与假设。
3. 制定计划并实验。
4. 收集证据。
5. 结解释与结论。
6. 反思与评价。
[学生活动] 请你提出一个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并进行探究活动。
[多识一点] 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不仅要“三思而后行”,还要“行后而三思”。
[学生自学]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规范格式。
[学生活动] 分析P16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1. 较高的蜡烛燃烧时间短;
2. 同一根蜡烛燃烧时间逐次减短。
[学生分析] 上述结果如何解释?
让学生充分的讨论,教师走入学生中倾听讨论。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体验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后作业]
针对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提出自己的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出实验,并借助家中的器材进行实验。
[课后记]
教材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能在轻松的气氛中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
初三化学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开始的。在第一、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会以燃烧、分解、化合、扩散、蒸发、溶解、热胀冷缩等化学、物理学概念来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加以解释。但对物质的内在变化及其原因却很少接触。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水,作为第三章学习内容的知识承载物,它是自然界广泛存在,学生能经常感触的物质。与水有关的自然、实验现象为学生所熟悉。在进行分子、原子抽象的概念、原理性教学,我试图以在自然界司空见惯的水变化的现象和简单、趣味的实验作为串联知识,带动研究的主要线索,学生在分析熟悉的水蒸发、天下雨、下冰雹、糖在水中“消失”、水电解等物理和化学变化时,大脑思维直接与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现象反复、充分地接触,积极展开想象的空间,在看得见的宏观现象获得启发下,通过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理解化学想象的本质,宏观与微观环环相联,物质的微粒观被学生“确认”,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增添一个 “心眼”去看微观世界,去理解事物的本质。给学生在今后理解化学问题带来无穷的便利。
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想:将一个个明确的、具体的知识点、技能点和能力发展点“溶解”于实际之中,进行情景化处理。将分子、原子、物质微粒性、微粒运动性、微粒可分和不可分性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线索的问题情景中,围绕着“物质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的化学问题,所设置的有真实背景,纵向独立,横向递进的驱动性问题:《不解之谜》──水为什么会“跑”,《趣味实验》── “清水”映红桃花,研究性课题《汽车加水也奔驰》等,来推进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展开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活动。
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学生熟悉的素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STS三条内容线索拧成一股,学生解释着人类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现象,回答着各种现实的化学问题。不断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自然界,从现实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从丰富的实际中“结晶”出来,建构着学生科学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和能力体系,体现化学素质教学的建构观。
二、教案:
课题
分子和原子
授课人
学校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发展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难点
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
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仪器药品
仪器:锥形瓶、烧杯、注射器、集气瓶、量筒、烧杯、小型喷雾器、胶头滴管等。
药品:氨水、水、醋酸(酸醋)、酚酞、品红、方糖、酒精等。
其他教学用具:黄豆、芝麻、酚酞染过的小花、多媒体教学课件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设疑激思,发现问题;
启发诱导,确立主题
人类在认识世界,利用物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少疑惑,如:牛顿发现苹果总是向下坠落,拉瓦锡发现红磷燃烧后总有部分气体剩余。.。.。.。。正是科学家没有放过这每一个小小的疑惑,不断地思索和探求,以至于今天我们能更清楚、更透彻地认识世界。
小明和小丽和同学们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遇到《不解之谜》,我们怎么去面对困惑呢?
flash动画小明和小丽的《不解之谜》
1、“1+1=2”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等式?
一杯水 + 一块糖 = ?
2、夏日缘何飘“雪”?
炎炎夏日,忽然风起云涌,雨点、冰粒从天而降……
3、水“跑”哪儿去了?
水蒸发、电解水后液态水无踪无影地“跑”了。
提出研究主题
我们用好奇的双眼去认识世界,却依然难以看透物质内部的奥秘,让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去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的秘密吧。相信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能帮助我们揭开许多不解之谜。
进入情景
好奇、疑惑,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发现问题
水会“跑”会“结”?水有三态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隐藏有无穷的奥秘。
确立正确的学习导向
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内涵明晰,外延宽广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富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激起学生寻求变化本质和内在原因的欲望。引领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布下的悬念为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可分性埋下了一条线索。
新课教学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读古诗,品自然,通过趣味实验切入学习: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
设疑:一汪“清水”,习习“微风”吹开了“桃花”的笑脸?
激发:看来桃花并非只开在春风里。今天是桃花盛开日子,用你们智慧头脑,灵巧的双手,映红课堂这一片“桃花”。
提供实验用品:棉签、水、氨水、酚酞、品红等
引导实验验证假设,做好学生活动可能性预测和应接准备
追问: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
激趣:氨有“无影脚”,“跑”到棉花上?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播放氨分子在从水中向空气扩散的微观过程)
得出结论: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
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向同学展示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进一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边听、边看、边疑:是“清水”?是“棉花”?
各人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活动可能性预测:
*棉花沾水
*棉花沾酚酞
*沾有酚酞的棉球移近氨水
*棉花沾品红
*验证氨水使酚酞变红
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寻找 “清水” 映红桃花答案
得出结论:氨水、酚酞等物质中有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这些粒子能运动。微粒聚集在一起构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
学生置身于特定文化背景的学习情景中,被新鲜、生动的实验所吸引,获得情感的激发,顺利切入主题内容的学习。
不拘一格,按照一定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的想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让他们充分回味实验,解惑释疑。该环节通过有趣的开放性实验和问题思考、讨论、争论达到思想的碰撞,激发新思维。通过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促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开放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达到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
活动与探究二:微粒的特征
问题思考: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湿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推论一: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 × 1021个水分子
类比说明:人们常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比喻事物或物质的如芝麻之小。可是在微观世界里芝麻的小却无法与分子比拟的,芝麻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细胞由无数个分子组成,分子还有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50万到100万分子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成长队,也只有一根头发的直径长。
知识迁移应用
问题讨论
1、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为什么?
2、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
呼应:解开水为什么会“跑”的疑惑。
推论二: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
投影实验内容:
一杯水 + 一块糖 = ?
100 mL水+100 mL酒精=200 mL液体
正确吗?等式“1+1=2”会成立吗?
A组实验:
100 mL水+100 mL酒精
50 mL一杯黄豆 + 50 mL一杯芝麻
B组实验: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高锰酸钾(或品红),观察现象。
C组实验:
下面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上面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抽掉中间的玻璃片,观察现象。
的和50mL的水混合。
D组实验:
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引导: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大家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新发现。建议:各小组以自己的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你们的发现和解释。
推论三: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气体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知识迁移应用
问题思考: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新建马路时,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宽?
想象、理解:分子有多小,思考:物质为什么会自己移动?
运用新知识,解析常见的生活现象。
通过实验与研究,认识了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不断运动,所以水会“跑”走。
分组实验、观察、交流、解析,探究微粒间有间隔
从“50 mL一杯黄豆 + 50 mL一杯芝麻”实验中,芝麻钻到黄豆的真实情景里获得启发,理解微粒间也有间隙。物质溶解、扩散都与物质的这一微粒特征有关。
采用生动的比喻,学生可以通过想象、类比等方式,理解化学本质。能信服地承认微粒的客观存在,深刻地认识微粒的客观性状。
“逐步引导,抽丝剥蚕”的方法将学习推向深入,使“分子存在,并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将研究“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运动……”方法和程序,贯穿于“物质微粒性等”教材知识内容学习始终,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和程序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又适时地进行具体指导,使每个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自然、生活到学科知识,再将学科知识应用到解析实际问题中,了解研究身边的物质及化学现象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了教学的第一难点。
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可分
提出问题:
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
2、一种分子是如何变成新分子的?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推论四: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巩固与提升
氢气(H2)是一种新型能源,用氢气(H2)和氧气(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水(H2O),试用图示表述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情况。
反复利用几种物质——氢气(H2)、氧气(O2)、水(H2O)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各种变化,刺激学生思维,使“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升华。
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
第一种情形:物质没变,分子本身没变。
第二种情形: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
巩固、深化
反复从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的图示,
当学生形成分子运动特征的认识后,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于得出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建立起分子概念。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难点,学生难以进行自主探究,因此,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物质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突破教学的又一个难点。
延伸性研究
放飞思维:(可放在课后进行)
演示flash动画《“加水也奔驰”》
思考问题:氢气燃烧可释放能量。这样,汽车加油站能不能变成加水站?
1、谈“加水也奔驰”的可行性及意义。
延伸学习
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感受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性。体会生活与科研所需的知识博大与精深。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技巧的同时,也能涉身自然、社会问题中,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从而加强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
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
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
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
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
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
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
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
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
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附: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
宜昌市九中 班 组 组长 组内成员 探究时间
一、探究时参考信息
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 ,说明 。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为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OH)2]反应。
3.铜与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等酸不反应。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1.977 g/L,空气密度为 1.293 g/L。
二、探究内客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重点比较反应速度快慢)
可供选择的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钙粉末(CaCO3)、碳酸钠粉末(Na2CO3)、稀盐酸(有效成分HCl)、稀硫酸(有效成分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点滴板(或自制点滴板或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步骤(可以用图式表示):
观察记录:
结论: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从下列给定的仪器(也可以从其他未给出的仪器)中选择适当仪器,以小组为单位,你们能设计几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它们的简图。并比较几组装置的优缺点,交流这样设计的理由。
设计的几组装置为:(可用装置图表示)
(2)用自制仪器或代用品或其他仪器设计的装置:
(3)实验操作时实际采用的装置: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1)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2)验满方法:
4.证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操作:
现象为:
5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6.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
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原理;
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相互联系。
目标:
在了以上知识后,引导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燃的有效措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后,安排了燃烧和缓慢氧化。这样能使学生认识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等现象,了解其基本原理。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其中包括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剧烈氧化(燃烧),有不发光热、现象也并不显著的缓慢氧化(金属的腐蚀和呼吸等)。在燃烧的问题上,讲到了燃烧的条件,又要学生讨论灭火的条件,简单地提到了在有限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时的爆炸,也谈到了从缓慢氧化自发地转变为剧烈氧化的自燃。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抓住中心,教材中指出,所有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氧化。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发生了不同的现象。从而使学生自然的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规律都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而规律又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必然性,只要有必)○(要的条件存在,变化就会依一定方式进展。
如果学生能对以上氧化反应的各个外因条件了解得比较全面、透彻,就完全有可能想出防火、灭火和预防自燃的基本原理,乃至一些有效措施。
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了解:
①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应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决定于温度是否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
②物质在空气里的燃烧的急速程度,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
③而急速的燃烧是否会引起爆炸,则决定于可燃物所处空间的大小和是否有气态生成物产生。
④至于缓慢氧化是否能引起自燃,则决定于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能否散逸和进行缓慢氧化的物质的着火点高低。
针对第一点的教学,要做好演示实验,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每一个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从而由燃烧的条件引出灭火原理是什么?即只需要燃烧的两个条件不同时满足就可。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区分几种氧化,可列表对比,加深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燃烧和缓慢氧化
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并利用来处理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
引入:在一个有关火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火在宇宙中永存,没有人时就有火。人类在其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识火、用火、驾驭火,从而创造出了高度文明的社会。火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也是毁灭它们的死神。人们,可要小心用火呀。
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也带来灾难。如何利用它有益的一面,同时又防止它引起的灾难呢?这就需要我们知道:火是什么?它是在何种条件下发生的?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初中历史?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火是什么?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认识到所谓的火就是物质燃烧所发出的光和热。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现在,燃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愈发密切,如:冶炼金属、飞机飞行、轮船和火车的行驶、火箭发射、火力发电等,都要经过燃料燃烧过程。
设问:谁能对火做一科学的解释?
课题名称: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二节 化学之旅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初三化学教案。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学会提出问题。
2、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同学们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
一、从问题开始
[学生阅读] 体验科学始于问题。
[学生活动] 交流讨论你对“化学之迷”的看法。
[交流共享] 把你心中的化学问题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讨论] 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①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②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③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④善于观察;⑤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 金刚石、石墨、C60的有关知识拓展。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天地] 以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探究为素材,体会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
化学的探究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提出问题。
2、 猜想与假设。
3、 制定计划并实验。
4、 收集证据。
5、 结解释与结论。
6、 反思与评价。
[学生活动] 请你提出一个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并进行探究活动。
[多识一点] 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不仅要“三思而后行”,还要“行后而三思”。
[学生自学]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规范格式。
[学生活动] 分析P16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1、 较高的蜡烛燃烧时间短;
2、 同一根蜡烛燃烧时间逐次减短。
[学生分析] 上述结果如何解释?
让学生充分的讨论,教师走入学生中倾听讨论。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体验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后作业]
针对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提出自己的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出实验,并借助家中的器材进行实验。
[课后记]
教材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能在轻松的气氛中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
初三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净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农村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这种净化水的方法;
(2)通过对硬水危害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
(2)在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初步学会过滤和蒸馏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
1、准备好一杯浑浊的河水;
2、准备过滤、蒸馏所用的仪器、药品以及过滤实验中代用品;
3、准备肥皂水、硬水和软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趣导入
出示一杯混浊的河水,一瓶矿泉水
从物质的分类上,这两种水属于哪一类物质?里面有哪些物质?
海水呢?井水呢?自来水呢?
小结: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
在某些乡村没有自来水,只能饮用河水,那么如何把河水变成生活用水呢?
思考回答:属于混合物
讨论分析河水、矿泉矿泉水等的。的组成成分
创设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组交流组织讨论了解原理
同学们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水得到净化,化学教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净化》。下面,我们来了解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请到过自来水厂的同学介绍自来水厂的净水设备(看图)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大体上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学生介绍自来水厂的净化设备、净水的过程。
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沉淀、过滤、吸附分别除去什么杂质?
2、其中过滤这步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
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
活动探究锻炼技能学会方法
让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水的净化过程和过滤操作的要点
1、向混浊的河水中加入明矾;
2、制作过滤器
3、过滤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操作要点。
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
思考
加入明矾后静置,现象如何?
过滤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是什么?
可以什么物质代替实验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寻找代用品
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经过上述净化后的水看上去比较澄清了,但这水是纯净物吗?
出示热水瓶中的水垢
硬水软水的概念。
硬水和软水如何来区分呢?请你们设计方案
小结:检验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不易产生泡沫的硬水。
思考水中的杂质,有没有去除干净;
思考:水垢形成的原因,了解硬水和软水的特点。
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各种方案,如可以把水煮沸,洗衣服看泡沫多少等
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树立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观念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化学问题的探究欲望。
出示图片了解硬水的危害。
有什么办法可以除去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硬水变成软水呢?
观看图片对硬水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
学生考虑并回答:生活中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刚才所用的软水是蒸馏水,它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而蒸馏是重要的实验操作,它不仅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不可以除去可溶性的杂质
通过实验来制取蒸馏水
小结: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
了解蒸馏是净化程度较高的一种操作
学会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方法
一、教学理念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得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认识和感知化学学习的奥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四、教学策略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和了解过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因此教师在引入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以外,还可以避免重复与罗嗦。
2.教材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然后讲二氧化碳的性质,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把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在讲解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就直接告诉学生。而在课题3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为了使这一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师配合课本120页的习题4设计了一个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
3.对本课题的两个探究学习活动设计各有侧重:探究活动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设计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有关问题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回到家里继续进行实验求证;探究活动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则更侧重了实验的实施过程和对有关现象的分析以及由此可得出的结论等,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两个实验探究活动都铺设了巧妙的阶梯:对探究活动1采用了先演示实验后给出提示的方法,对探究活动2则采用了填写表格的形式,从而使得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的准备:CAI多媒体课件、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500 mL、350 mL)2瓶或以上、阶梯蜡烛、火柴、小烧杯(装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的用品准备: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气管(直角型的、直的)、橡胶导管、药匙、酒精灯、小木条、火柴、集气瓶(2个)、玻璃片(2片)、小烧杯、镊子、浸过石蕊试液的小花(每小组4朵)、稀盐酸、醋酸等。
3.学生准备:分好四人合作的学习小组并复习学过的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
附:学生学习资料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课堂小探究
1.请你根据课本p114页实验6-5和实验6-6的构想,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可画图)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可溶解于水
2.根据四朵浸有石蕊试液的小花在不同条件下颜色的变化,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生活事例链接
1.北方的农村,许多人家里都设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由于 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 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 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 ,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 ,证明里面的 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2.为了让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
3.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称“死狗洞”。人如果牵着一只狗进去的话,狗很快就会昏迷,但人却安然无恙,你能猜想这是为什么吗?
课后小探究
家庭小实验:请你利用家庭中的一些小物品来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