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13篇

语文教案旨在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任务。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小编枫帮助大家收集的13篇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2021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

一、复习导入

⒈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

要求: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读出诗的感情。

⒉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诗人在诗中塑造的“雨”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雨”是“春雨”,是在寒冬过后,在大地久久的期盼中悄然而至的“春雨”,它满怀爱心,前来亲近孩子们,带领孩子们去亲近生机勃勃的春天,鼓励孩子们勇敢地笑,勇敢地去追求自由、幸福,愿意为孩子们的幸福先出自己的一切。

二、质疑讨论

⒈诗中的“雨”为什么会让大地“等待久了”?诗中的“大地”为什么到了“四月”还没有等到“春天”呢?

学生讨论,产生疑惑,教师引导,交流,归纳:诗人正是以这样一种看似矛盾和不合常理的设计,告诉人们,诗人所写的“雨”不是大自然中的“雨”,诗中的“大地”不是大自然中的“大地”,诗中的“冬天”和“春天”也不是大自然中的“冬天”和“春天”。这是“象征”,“雨”是改变中国社会状况的力量的象征,“大地”是当时中国社会的象征,“冬天”是“_十年”黑暗社会的象征,“春天”则是光明、自由、幸福的象征。诗人化身为雨,期待着着中国社会能够走出_的阴影,建设一个光明、自由、幸福的社会。

⒉诗人为什么要化身为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来“说”呢?

_十年,中国没有像样的教育,没有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损失,过了受教育年龄后,这种损失往往很难弥补。而孩子是民族的未来,耽误了孩子,就是耽误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正是因为_十年中对孩子教育的缺失,我们今天才感受到了社会发展中道德的沦陷,这种恶果就是教育没有到位带来的。所以,当“_”过去,诗人第一要关注的就是“孩子”,希望我们能够给孩子一个“光明、自由、幸福”的生活。

三、自主学习展示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⒈“我”觉得 句诗写得最好,因为 “来说话。

⒉运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方法选择仿写诗意的情境画面,进行口语交流训练和诗歌写作小练习:

⑴“雨说:四月的大地等待久了 ”

⑵“雨说,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

⑶“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请跟我 ”

⑷“雨说,我要教你们 , ”

⑸“雨说,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了,要记着,

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四、当堂练习

⒈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师的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⒉雨要教孩子们做什么?它的用意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⒊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形象,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描写出了这些食物的“情态”。

⒋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⒌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什么样的品质?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愿意为了中国大地上的孩子奉献一切的高贵品质。

⒍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⒎将本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诗与散文语言表达上的区别。或将本诗与朱自清《春》中的春段落比较,体会诗歌与散文语言的不同。

五、本课总结

本诗于1979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

通过这首诗作的学习,大家应该初步了解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现代性创作技巧的把握。学会化身为物,运用拟人的手法来抒情达意,来塑造形象的方法。

六、作业

⒈熟读并朗诵诗歌。

⒉完成《基础训练》的课外拓展练习及写作练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介作者__的主要事迹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读准“莽”、“逊”、“娆”、“骚”、“朝”、“分”、“汗”等词的字音。

3、掌握课下 注释中列出的重点词语的字形及含义。

能力目标

1、能够准确熟练地背诵全诗。

2、揣摩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

情感目标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像,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想像,理解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2、理解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

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法、阅读理解法、自主评价法。

教学g过程

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投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调歌头读诗词》:

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万兵。

眼底六洲风雨,

笔下有雷声。

细检诗坛李杜,

词苑苏辛佳什,

未有此奇雄。

教师略作解释,请学生发表意见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__的代表作《沁园春雪》

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对__诗词进行了高度评价,同学们通过高亨的这首词,对__的诗词会有初步的认识。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新课学习。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资料略)

欣赏视频材料,对__同志的生平与写作背景进行深一步的理解。

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作准备。

三、配乐朗诵

事先制作教学软件:选一些雪景图片,包括高山、大河、长城等雪景图片,叠加自下而上移动的《沁园春雪》文字,再配以朗读录音。

观看视频材料,读准“莽”、“逊”、“娆”、“骚”、“朝”、“分”、“汗”等词的字音。

扫除文字障碍,感受诗歌的意境。

四、深入阅读,理解思想和艺术

(一)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句子是写雪的?

2、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国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什么意境?

3、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试加以分析。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

1、词的上阕

2、前三句。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

3、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化动为静的写法;写出了山的连,原的高。

4、虚景。从“须”可以看出。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交流、倾听、评价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哪些内容?

2、作者对词中杰出的历史人物进行的总体评价是?

3、谁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

1、词的下阕。

2、“惜”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批评他们缺乏文学才华。

3、新时代的人民群众。

五、分角色指导朗读

1、再次欣赏配乐朗诵。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

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六、小结

《沁园春雪》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__诗词的豪放风格。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教案 篇3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

2.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捕捉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4.品味修辞的妙用,感受诗歌的韵律,领略诗歌和悦流畅的音乐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2.通过多重意象的捕捉,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抒发的独特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1.情境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营造与诗歌情感相吻合的浓厚氛围。

2.诵读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情感。

3.讲授法:对诗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引领学生分析诗歌。

4.点拨法: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拓宽思路。

学法:1.朗读法:朗读是理解诗歌的钥匙,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诗中喜悦的跳动和浓浓的爱意,感受这首诗的音美、形美、意美。

2.合作探究法:借助合作探究,更好地理解本课的重难点,达到对这首词意境的全面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资料介绍、幻灯片、视频、图片及文字材料等。

学生:搜集有关林徽因的生平资料,了解新月派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林徽因及新月派诗歌的相关资料。

2.感受诗歌的韵律,理解诗歌的含义,捕捉诗歌的意象。

3.体会作者倾注于诗中的丰富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情诊断

1.情境导入。

设计一: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文学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她就是中国现代历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板书: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设计二:在徐志摩的笔端,林徽因是“高高在上的云雀天鹨(liù),纵横四海不问今古春秋,散布着稀世的音乐锦绣”;在沈从文眼中,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在费正清(美国人,历史学家、汉学家)的心中,林徽因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冰心也为她所折服,赞叹道“她很美丽,很有才气”“皑如山上雪,皎若云中月”,她以轻盈柔美的笔调创作诗歌,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便如霞光万丈投影于你我心间,带领读者走进明媚春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感受她笔下明净澄澈的四月天。(板书: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解题,介绍新月派。(多媒体出示)

人间的四月天,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日子,既温暖又充满希望,给人以无限憧憬。(教师讲解)

新月派:现代新诗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新月派”特点:(1)“理性节制情感”,把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即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使情感表现得含蓄。(2)诗歌中的叙事成分增加。(3)具有和谐、均齐的审美特征。追求诗歌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3.作家作品。(多媒体出示)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侯人,建筑学家、文学家、诗人。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和丈夫梁思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1985)等。

4.背景资料。(多媒体出示)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先生(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的孩子)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5.新词。(多媒体出示)

娉婷(pīng):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yán):鲜艳

冠冕(guānmiǎn):这里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鹅黄:像小鹅绒毛那样的黄色;嫩黄。

呢喃(nínán):形容燕子的叫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多角度地促使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作家作品、作品体裁、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加以掌握,为进一步理解内容和探究本文的写法特点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指导朗读。

课件播放周涛朗诵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现在请大家认真地听朗诵,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深情,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勾画下来。

提问:同学们,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你们有没有谁愿意在大家面前朗诵一下呢?(学生朗诵后,教师可做适当纠正,重点在停顿上给学生示范。)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朗读这首诗时应注意哪些内容。

[示例]

(1)朗读时“爱”的主题要充分体现出来,优美、深情、充满希望。

(2)语速偏慢,语气捎带温柔但是又不柔弱。

(3)情感方面,注意把握形容词的语气。

再听一遍录音,注意停顿与重音。

2.整体感知。

提问:读了这首诗歌,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画面?

教师总结:全诗从不同角度写“人间的四月天”,正是为了全面表现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难怪她去世后,有人给她写的挽联是这样的:“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丽、丰硕与富饶;在中国,四月是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设计意图】通过朗诵,进一步增进对朗读方法的掌握,再辅以本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感受这首诗蕴藏的丰富情感,了解这首诗的大致内容。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一)审视诗歌标题,探究写作对象

提问:不少人认为诗中的“四月天”是指代徐志摩,大概是对“徐林恋”念念不忘,也有不少人认为,“四月天”表达了林徽因对儿子梁从诫的爱,你认为哪种说法合理?说明理由。

学生可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均可给予认可,既然这首诗是写给谁的今天仍众说纷纭,我们就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感受诗中“爱”的情怀。

教师适当加以引导:有些人认为这首诗是写给徐志摩的,认为这是首情诗。这首诗写于1934年,是徐志摩飞机失事去世后的第三年,而这首诗中一点哀伤的成分都没有,全是喜悦。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生于1932年10月,写这首诗时,她儿子不到两岁。“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纯净平和的喜悦中,生命和希望在生长在涌动。这太符合一个母亲对自己一岁多的儿子的那种情怀了。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将温柔的母爱溢满了人间。

(二)理解修辞,品味意蕴

1.介绍通感。

(1)(多媒体展示)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化抽象为具体。例如:你多情的目光,仿佛丝绸一般滑过我的脸庞。

创造一种优美的意境,启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感情波澜、得到美的享受。例如:默听一夜花开。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了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2)提问:下面几个句子,都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分别说说它们都把什么感官沟通起来。

①他说的话听起来像蜜糖一样甜!

②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③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④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明确:①以味觉写听觉②以味觉、触觉写视觉③以听觉写味觉④以视觉写听觉

2.介绍意象。

(1)(多媒体展示)像和平鸽、月亮这样的能够唤起人们情感共鸣的事物叫做“意象”。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是带有诗人感情的具体事物。

意:主观情感自然意象:柳、菊、落日、月

象:客观事物人文意象:折柳、登高、策马、饮酒

(2)提问: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典型意象吗?

鸿雁、朝阳等。

(3)提问:是否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成为艺术作品中的意象?

不是,如用麻雀代表和平,在太阳下饮酒。

意象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约定俗成的事物。

(4)不光是在美术作品中,在诗歌创作中这种象征手法也被大量运用,诗歌中的“意象”也是很常见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多媒体出示)

看一看下列四句诗句中共同的意象是什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眉。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品味诗歌意蕴。

提问:认真品读这首诗,分别概括这首诗的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概括后,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每个小节中的重点词句。

(1)第一节,笑声勾勒画面。

教师引导品读:“点亮”突出了“点”这个动作、“春的光艳”显示了“春”的灿烂和妖娆。“你”的笑声“点亮”周围的“风”,随即笔锋一转,由“轻灵”的听觉导向画面的“光艳”,在通感中,“交舞着变”的是春天的景象。这一组文字,由对人的怀想引向声音,又借助声音引向春光,“交舞着变”构成了一个轻盈、鲜活、灵动的画面。

(2)第二节,黄昏晕染早春。

教师引导品读:诗人把镜头转向了黄昏,飘渺、空灵、纯净的“云烟”,让黄昏不再孤寂凄冷,而变得温暖微醺。柔软的“风”、闪烁的“星子”和点洒的“细雨”,这些柔美的意象,给人一种湿润的感觉、早春的感觉。诗的意象就像一幅画,在鹅黄的飘扬中晕染了蔚蓝的底色,轻柔得仿佛不见。

(3)第三节,圆月构筑美满。

教师引导品读:“轻”和“娉婷”两个词构成了特殊的意象,“轻”是春风的轻抚;“娉婷”是随风招摇的舞,描绘你的轻盈和美好。你戴着“鲜妍百花的冠冕”而来,正是人比花俏,花衬人娇的写照。“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天真”和“庄严”既矛盾又和谐,天真却不失庄严,勾勒出一个鲜活灵动的形象,对立融合之间构成了诗意的张力,与“月圆”承接,又构筑出美好圆满的意境。

(4)第四节,暖色点亮诗情。

教师引导品读:四月,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林徽因笔下的四月,是“雪化后”的“鹅黄”,是“初放芽”的“绿”,是梦中期待的“白莲”。暖色调晕染的画面与纯净的白莲相互映衬,又与前面章节所勾勒的画面交相辉映,点亮风的笑声、柔风的舞动、雨滴的点洒、花开的声音,声画结合,热闹却不杂乱,纷繁却不喧嚣,诗情在文字间流转。

(5)第五节,希望温暖春天。

教师引导品读:诗的结尾与开头相互呼应,抒发了作者对“你”深情而绵长的“爱”。花是静态的,“一树一树”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燕是动态的,低语的“呢喃”更显示其柔美温顺的特质。动与静的照映下,“爱”“暖”和“希望”绽放在春天的柔光里。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鹅黄、嫩绿为笔,写下春日几多景,满贮着春意;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星子、细雨为裳,舞出心中无限情,满藏着深情;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花开、呢喃为曲,谱就人间倾心恋,满盛着眷恋。

【设计意图】介绍通感及意象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对内容的概括及对诗中重点词句的赏析,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情感表达,体会诗中语言的美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味修辞手法的妙用,体会这首诗写景、抒情的特点。

2.体会并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情诊断

1.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领略了林徽因至美的语言。她写爱,用“人间的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极具创造性。人们对爱情、亲情、快乐和梦想的所有一切感悟尽在这四月天中。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这首诗可以说是新诗“三美”原则的完美体现。

2.赏析

写作中,写景贵在情景交融,分析一下这首诗中的景和情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总结:

全诗以温馨舒缓的笔调细细地描绘一幅四月天的风景,诗里犹如飘散着一种淡淡花香般末春与初夏之间的韵律,很暖很舒服。

首先是景,四月的时令里,黄昏时分星子悄悄密集,周遭景色里有轻风、有细雨、有百花、还有云烟。细雨花前,风动云烟,花开千树,梁燕微喃。这般美景本是天成,经作者的刻画来得更真切,好似马上就要跃出纸面。

其次是情,灵动与轻盈的风景融入一春的烂漫与幸福。春风一夜花唱响,自由迷恋爱飞翔。有些飘逸,同时也是温情四溢。字里行间诠释着爱与希望,点点滴滴闪烁着春的光芒。

【设计意图】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加深对本文写法的理解,进而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写作能力。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提问:这首诗是用哪种人称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二人称,与“你”对话。在呢喃、在絮语中吟唱出作者对“你”的情感。“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句赞颂,引出对“你”的描绘,“笑响点亮了四面风”“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作者将四月天里所有美好的事物化作心中的“你”的图景:带着百花的冠冕而来,笑声点亮四面风,是轻柔的,是温暖的,是摇曳的,带来希望。

2.提问:本诗可谓是运用了多重比喻绘“你”的形象,具体说说诗中都把“你”比喻成了什么。

“你”如“四月早天里的云烟”,变化万千,是或喜或嗔的形象写照;“你”像“雪化后那片鹅黄”,温暖娇妍,是美好形象的生动描绘;“你”还是“爱、暖、希望”,浓烈真挚,是满载情谊的真情描摹。

3.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交代了“通感”是本诗修辞上的一大特色,结合上节课的知识,再分析一下“通感”的运用有何作用。

运用通感,传递爱意。在林徽因的笔下,爱变成具体可感的事物,它是视觉上“一树一树的花开”,它是听觉上燕子在房梁间的“呢喃”,它还是触觉上微风吹拂而过的“柔软”。诗人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表现出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人间的四月天”是诗人构筑的爱的空间、暖的住所、希望的栖居地。

【设计意图】品味本诗修辞上的妙处,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学诗、写诗奠定基础,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说说整首诗除了内容纯净和语言优美之外,还有哪些其他艺术特色。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以小组方式呈现探究结果:

示例:

1.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运用“四面风”“云烟”“星子”“细雨点”等意象来表达诗人对“你”的喜爱之情。

2.动中有静的描写方式。例如诗句“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将一幅生动的春风灵舞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外还有风烟星雨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花开燕语图等,都为读者展现了动中有静、情景交融的美妙场景。

3.摇曳多姿的修辞手法。“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清新婉丽的意象通过比喻、排比的手法一一呈现,伴以音乐般的明快节奏,朗朗上口,易于吟诵。

4.层层深入的结构形式。从“早天的云烟”“点洒的细雨”“雪化后那片鹅黄”到“初放芽的绿”,诗人的情感通过各种意象层层推进,于末尾发出了“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高呼,把情感推向极致,并与诗的开头相呼应。

【设计意图】这首诗堪称经典之作,初中生在理解上可能有点困难,本阶段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品味语言,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

2021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构思艺术。

能力目标

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2、揣摩精美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学习诗歌,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察诗人对自然的感应,深入理解生命底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突破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蝈蝈与蛐蛐》,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诗歌意象并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来赏析诗歌画面,体会诗人情感。

难点自学《夜》。

突破方法: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蝈蝈与蛐蛐》,时刻提醒并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夜》,也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阅读。目的是利用好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充分体验各种自学方式所带来的阅读快乐。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小组学习法:采用小组 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学《夜》。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今天我们要来一个垄上行,到田园中去走走。复习田园诗的知识(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提示学生背诵《过故人庄》《饮酒》《归园田居》等田园诗,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设计(二)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时,她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与力量。英国诗人 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济慈简介。(见“资料链接”)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在课文里标记出节奏、重音与情感。师生交流朗读体验,选取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片段作朗诵示范。如开头要读得缓慢深情,“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感叹句要语调上扬感情强烈,“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反复出现,可以读得快读得高些,结尾句里“鸣叫”要读得悠长些。

分小组朗读比赛,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比如:男同学读这诗就可以读得激情满怀,女同学则可 以读得深情款款。

3、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与结构,试给诗歌加一个副标题。

给诗歌添加一个恰当的副标题,如同《雨说》一样。拟题如“写给大地的赞歌”“歌咏大自然”“四季的歌”等,都表达出诗歌的主旨。

4、感受画面。老师朗读诗歌,请学生闭上眼睛想像 ,从这首优美的诗歌里,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结合具体词句,用散文的笔法描述出来。(多媒体出示:读了……,我仿佛看到……)

提示:“盛夏的豪华”让我仿佛看到夏日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的枝叶,撒在林间草地上的点点碎碎的笑容。

“飘荡”和“沉醉”让我仿佛看到静寂的树林里,蝈蝈开始吹响号角,奏起欢快而喜悦的节奏。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让我仿佛看到大雪纷飞的夜晚,屋外寒风呼啸,万籁俱寂,屋内温暖如春,安详静谧。玻璃窗上水汽弥漫,作者拥着火炉,昏昏欲睡,朦胧中听到蛐蛐的歌唱,以为又回到了夏天。

5、激发想像,拓展空间:诗人只选取两种景物来写,也只写了冬夏两幅画面。但诗歌带给我们的感受绝不仅仅是这些。“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从这首优美的诗歌里,你还能想 像到哪些画面?请用优美的诗句,诗意表达。(多媒体出示: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

鼓励学生积极想像,示例: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春天树林间的百鸟千啭。

读这首诗, 我还能看到秋天南飞时叫声连连的大雁。

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冬去春来,冰雪融化时的流水潺潺。

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山崖上一粒松树的种子在悄悄地发芽。

6、探究领悟:由上一环节的诗意表达,教师自然过渡,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短小但内涵丰富、风格大气的特点。

诗歌通过联想将两个画面叠印在了一起,诗人只选取两种景物来写,但留给读者更多想像空间,大自然的歌手还有很多,大地歌声不断,以少胜多。通过引发读者的想像,丰富诗歌的内涵。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 爱和由衷的赞美。

7、教师小结:抓住诗中意象,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放飞想像力,可以感受诗歌的美丽。《蝈蝈与蛐蛐》这首诗选取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蝈蝈和蛐蛐作为代表,表现了大自然四季“歌声”不断的特点,构思巧妙、意境精美。这可算是诗人济慈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吧。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学生美读诗歌,放飞心灵,感受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配乐舒伯特《小夜曲》。

三、诗歌创作——为大自然写首歌

1、寻找动听的歌声。

大自然的歌声还有哪些?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如蝉的叫声,池塘里青蛙的“呱 ——呱——”声,树林里的鸟叫声,冰雪覆盖下的流水声,深夜里传来狼的嚎叫声,乌云深处传来奔雷的轰鸣声等。

2、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教师示范:大自然的活力表现在——春天破土的嫩芽。

学生自由想像,如:冬天常绿的青松,雪地吐露芬芳的腊梅,年年南来北往的大雁等。

3、学生模仿课文自己吟诵一节,课堂朗读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大胆交流。

教师可示范,如:大自然的画卷呀,从来都不会单调。当所有的树因寒风的袭击而枯黄,点缀在这枯黄的世界中就有一团青绿,那就是松树的挺拔风姿啊!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花朵在冰雪中消失,隐藏在某个角落就有一种芳香,在空气中飘荡,那就是寒梅的芬芳啊!……

四、指导自读《夜》

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学习《夜》,具体方法:

1、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读一读”部分,“写一写”和“画一画”部分自由选择独立完成。

2、展示学习成果,体验成功感受。请各个小组课堂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师生自由点评。在自学和点评的过程里,教师只起 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要让学生感到自主学习的快乐,评价时多关注学生的优点,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

教师: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是极为平常的昆虫叫声,在诗人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极为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有所不同。但是,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今天的课堂只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学习赏析实践的机会,希望以后你们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真正进入诗歌美妙的境界。

六、布置作业

课下阅读外国优秀诗篇,并选择几首背诵。

2021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了解时代和思想背景,明了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

二、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三、欣赏语言,体会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语言的欣赏。

教学难点: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陌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778年,“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上,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让我们一起走近伟人,去领略这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二、检查预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1)注音:陨 柩 睿 恪

(2)、解词:陨落 灵柩 睿智 凌驾 黎民百姓 恪尽职守

2、学生自由朗读精彩段落。

3、交流找到的有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出示:(1)伏尔泰:法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历经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目睹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深刻预见革命必将到来。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诸多作品中《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标志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他以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及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

(2)、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暴力、以爱治恶。创作长达60年以上,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3)、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弘扬理性、反对宗教、提倡人权。教导人们勇于反抗,追求正义。

三、整体感知

本文可分三部分:

1、(1)对伏尔泰作出的贡献进行了总体性的评价。

2、(2――12)带领人们回顾历史,颂扬伏尔泰在著作、思想和现实斗争方面的丰功伟绩以及非凡的人格力量。

3、(13――14)回到现实19世纪,高度赞扬伏尔泰的思想和精神,呼吁人们向他讨教,并表达自己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四、研读课文

1、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找相关语句后明确:他用著作同封建专制制度斗争,教导、安抚、教化人,用行动为受害者辩护,替弱者伸张正义,他把人的尊严伏赋予黎民百姓,鼓舞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走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文明的法兰西。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讨论后明确:因为伏尔泰为人类开启了思想从那时起“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一切都靠理性,不再盲目臣服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真理及良心。

3、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原因是?

指名读课文后讨论明确:因为伏尔泰生活的年代反映了法国十八世纪的特点。他启迪人们思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4、对于我们来说进步的两方面表现在?

指名回答后明确:第一,做一个人要行使自己的权利――捍卫自由追求真理。第二,做一个公民要恪尽职守――维护法律尊严防止强权与丑恶势力对人权的践踏。

五、欣赏语言

1、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品评交流。

2、教师举例。

3、总结语言特点:雨果在这篇演讲中很好展现了浪漫主义的语言风格。体现了对比鲜明、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等特点。

六、布置作业

选择你所喜欢的语段背诵积累。

2021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选择

⒈写字与识字:田圃 禁锢 忍冬 寒浅 滞留 喑哑 丝缕 喧嚷 蓑衣 斗笠 润如油膏 洗衣谣 襁褓 温声细语

⒉理解“雨说”与“诗人说”之间的诗意转化,了解文学作品中拟人艺术表现手法与拟人修辞的区别。

⒊梳理“雨说”的内容及情感,理解“雨”与孩子的关系,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勇敢地笑”等诗句的深层含义。

⒋诵读诗文,理解“雨”的仁慈、无私、博爱的奉献者形象,感受作者对春之生命和希望的赞美,即诗人对祖国儿童的关爱和祝福。

⒌运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方法选择仿写诗意的情境画面,进行口语交流训练和诗歌写作小练习:

⑴“雨说:四月的大地等待久了 ”

⑵“雨说,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

⑶“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请跟我 ”

⑷“雨说,我要教你们 , ”

⑸“雨说,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了,要记着,

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⒍将本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诗与散文语言表达上的区别。或将本诗与朱自清《春》中的春段落比较,体会诗歌与散文语言的不同。

二、教学安排

⒈充分朗读,在朗读中感受“雨”的形象;

⒉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意的深邃;

⒊要以知识为先导,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⒋拟用2课时授完。

三、教学设计

㈠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化身为雨,悄悄地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说了些什么呢?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雨说》。

㈡作家简介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教师归纳、概括: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㈢正确地朗读诗歌。

指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字音、停顿、语调、语气的变化。如第一小节就应当读得低沉,缓慢;第二小节读得舒缓、慈爱;第三、第四小节读得亲切、欢快;第五小节读出热情;第六小节读得平稳,第七、第八小节读出期盼,第九小节读出宽慰。

⒈学生自读熟练后指名朗读,听写重要的字词,订正字音;

⒉师生共同揣摩、矫正朗读的停顿、语调、语气。

㈣疏解诗意,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学生思考:“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⒈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⒉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⒊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⒋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㈤初步研习诗歌。

⒈要求学生思考: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写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跟修辞方法不同,拟人的修辞运用在某一句话中,是用来描写某一事物的情态的,如“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而拟人的写法则是通篇使用,是用来塑造雨的形象的。

题目是“雨说”,是作者化身为雨,借雨的口吻来表达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⒉细读第一到第三节,思考,“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她来到大地的目的是什么?

诗作开篇点题,直到四月(自然界的四月已经是“人间四月芳菲尽”了),可见,这个“冬天”持续的时间太久,雨在大地“太久的等待”中到来,而这个冬天使得大地枯旱,失去了生机: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没有了欢快的歌声。

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是全诗展开的背景:_十年,儿童们的生活环境太严酷,早就应该有美好的生活给孩子们了!

雨带着爱心,带着赤诚,来关爱孩子们,来跟孩子们亲近,也希孩子们跟自己亲近。

⒊细读诗歌的第四到第五节,感受诗中描写的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说说它们的作用。

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雨”邀请孩子们一起去探访春天的大地,感受春天的美好,跟诗歌的第一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⒋细读诗歌第六到第八节,思考:“雨”是怎么来的?她给孩子们的希望是什么?

雨在云端,在高山中幸福地长大,她的童年充满了欢笑,所以她给孩子们的希望是他们能够勇敢笑。

⒌细读诗歌第九节,说说“雨”的祝福是什么。

“雨”愿意永远跟孩子们在一起,愿意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献出一切,祝福孩子们永远快乐。

学生自读后指名诵读,进一步感受“雨”的形象。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郑愁予的诗歌《雨说》,读熟并试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朗诵,感受了“雨”的宽厚慈爱,感受了“雨”对中国大地上儿童的祝福和希望。知道了拟人的写法与拟人的修辞方法的区别。

五、作业

⒈《基础训练》第一到第五题。

⒉继续练习朗诵。

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

音乐之声

教学目标:

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

3、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4、体会课文的画面感。

教学重点:

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

课前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音乐之声》视频、音频

2、(学生)自学课文字词 反复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铃儿响叮当》。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主人玛丽亚热爱歌唱,并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她对祖国的热爱,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玛丽亚的音乐世界,体会她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及伟大的爱国情怀。

(二)简介影片

根据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音乐之声》取材于1938年法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玛丽亚,在德国并吞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影片以善良美丽的玛丽娅,奥地利美丽迷人的秀丽风光,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本片获得了1965年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三)、了解剧情

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场景?每个场景写什么?

明确:全文共有两个场景:

第一场景:(开头至“急速地跑下山来”)在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忘情于山上的风光,纵情歌唱。

第二场景:(“古老的修道院”至结尾)在修道院内,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四)、剧情表演

第一个场景表演:

由一个女学生表演主角“玛丽亚在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忘情于山上的风光,纵情歌唱”的情景。(歌词可以读)(播放背景音乐《音乐之声》主题曲)

第二个场景表演:

由八名女同学分别表演玛丽亚、修道院院长、贝尔塔、玛格丽塔、贝尔尼斯、卡塔林、阿格塔、索菲亚在修道院内的情形。(歌词可以读)(放背景音乐《铃儿响叮当》《哆来咪》)

学生点评表演。

(五)人物形象分析

我们认识一个活泼自由、热爱生活、音乐、心地善良美好、有丰富情感的少女,那么,院长及众嬷嬷眼中的玛丽亚是什么样的姑娘呢?

(明确:在众嬷嬷眼中玛丽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是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极不协调的,因此她们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她们对玛丽亚非常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六)问题探究,深入赏析:

1、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第一个场景以及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时的情形,是对玛丽亚形象的正面描写;第二个场景中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则是侧面描写。

课文对女主人公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玛丽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侧面描写很见艺术功力:它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活泼风趣的议论,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2.课文是怎样体现音乐故事片的特色的?

(课文作为电影剧本的节选,其中玛丽亚的内心独白式的纵情歌唱,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众嬷嬷对白式的、带有夸张的歌唱,则富有喜剧风格。二者都体现了《音乐之声》的音乐故事片的特色,而后者突出地体现了音乐故事片常有的喜剧色彩。)

3、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恰当。院长唱词的意思是说拿玛利亚毫无办法,这正如人们无法抓住“天上的云彩”和“皎洁的月光”。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做这两件事物,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玛利亚自由活泼的性格和众嬷嬷对玛丽亚的由衷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4、《音乐之声》的成功之处: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

画面美-----景物秀丽明快

形象美——活泼快乐天使玛丽亚

音乐美——音乐悠扬动听

(七)音乐欣赏:

《铃儿响叮当》、《 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哆来咪》

(八)小结:

结束语:享有“音乐之乡”之称德萨尔茨堡是音乐大师其特的故乡,浓郁的音乐氛围使这一片优美的自然风景更具灵气。影片体现出来的真善美是献给人类灵魂的声响礼物,这种美我们将继续传唱!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教案 篇8

《出师表》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阙《临江仙》是这部著作的开篇词。但这首词作者并不是罗贯中,而是明朝中叶的文学大家杨慎。罗贯中是从杨慎那里抄来的吗?不是,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而杨慎是明朝中期人。

最初《三国演义》开篇并没有此《临江仙》,是清初毛宗岗父子将其移植在卷首,不管怎么移植,我们都相信罗贯中和杨慎两老人家都不会有意见。就像被罗贯中演义神化的诸葛亮,老诸葛也很乐意,可怜他的一片忠心能流芳百世,老罗有很大的功劳,只不过老罗演义,内容可信度不高,真正值得信赖的文字还算是老诸葛本人的《出师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这篇经典名作。

二、在学习本文前,我们先了解:

1、本文的学习目标;

2、作者简介;

3、时代背景;

4、标题。(播放幻灯片)

三、整体感知

1、国庆八天长假,要求同学们放假期间预习本文,现在我来检查预习情况,(播放生字词幻灯片)请一位同学把幻灯片的红字读一下。

崩殂( cú ) 菲(fěi )薄 裨补(bì ) 遗(wèi )陛下

祎(yī ) 攸(YōU ) 阕(quē ) 陟(zhì)罚

臧(zāng ) 否(pǐ ) 行(háng )阵 猥(wěi)自

夙(sù )夜 驽(nú)钝 诹(zōu ) 攘(rǎng)除

斟酌(zhēn zhuó )

2、录音范读课文。

a、接下来请同学们听朗读录音,大家注意停顿、重音。

b、用幻灯片展示文中几个经典句段的停顿,要求学生一起读并做好句读笔记。

3、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一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一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一段的重点字、词、句(让学生默读几分钟后播放幻灯片)。

4、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点拨:(请学生引用课本的话回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开张圣听”或“广开言路”。( 播放幻灯片示意图)

四、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作者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了课文第一段,初步了解诸葛亮请求出师的原因——蜀国危急存亡。通过正反对比分析,给刘禅提出第一条建议——要广开言路。

五、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第二——九自然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二、三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

2、背诵课文。

(时间允许,再把朗诵播放一遍)

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9

《致女儿的信》

教学目标 :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

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方法:朗读、复述、讨论、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繁衍 刹那间 迷惑不解 勃然大怒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曙光 伫立凝视 繁殖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导入 新课: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

介绍作者: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阅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

1.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2.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

(父亲)对此的态度。

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

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

3.再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体展开讨论。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体会文中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的写法:

1.你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提示: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向学生阐明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

2.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提示: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

1.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

提示:文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2.“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研读课文,注重自己的体验:

阅读课文第5—25段:

(一)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

(二)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提示: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提示: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提示: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提示: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

(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品味语言: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坏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0

《故乡》

教学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主题。

2. 把握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 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材分析:

1. 重点:(1)通过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2)把握对比手法的作用

2. 难点: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设想:这篇小说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方面都比较典型,所以在教学中,对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分析要侧重于前后的对比,我采用以表格的形式来板书,把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第一课时我结合环境来分析人物,把故乡分为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两相对比;第二课时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心情感受,正确恰当地理解文章里议论性的语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课型:合作探究—---结合具体的环境描写,分析人物。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和线索,在具体的环境中分析人物, 把握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以关于“故乡”的诗词名句或者歌曲导入: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

1. 关于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的了解情况新课

2. 关于小说常识的知识了解

3. 关于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结合问题,了解性阅读全文。

1.结合课文,明确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人物:母亲——我——宏儿 闰土——水生 杨二嫂

情节: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按 “渐近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组织安排材料。

环境 : 自然环境: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环境

社会环境:农民生活痛苦,城市平民破产的现实

2.理清各人物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线索人物,勾连情节 闰土、杨二嫂-------主要人物,凸显主旨 母亲、宏儿、水生------次要人物,寄寓希望

3.比较本文与其他小说的异同。(本文的情节相对淡化,主要以塑造人物为主。)

4.文章所写的“故乡”跨越的时间长度?

从时间概念上看,我们可以把“故乡”分割为几段?

(主要可能有2种意见:(1)记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2)记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理想的故乡。2种意见都正确,应该予以充分肯定。)

四。结合环境,分析人物,探究性阅读课文。

(一)记忆中的故乡

1.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景像?有哪些人?有哪些有趣的事?

记忆里的故乡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有闰土月夜刺猹的鲜活画面,也有雪地捕鸟的无穷乐趣,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广阔而又鲜活,寂静而富有动感。

记忆里的故乡有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小英雄闰土,有“终日坐着”,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杨二嫂。

2.结合具体的语段,对人物形象作简要的分析(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分析)

3.结合写作的背景,讨论记忆中的故乡是否真实存在。(言之有理)

参考:可能存在。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统治之下,虽然经济落后,思想愚昧,但是人民生活较为安定。辛亥革命在推翻了中国的封建统治的同时,给人民带来的是国无君,民无主的现实,直接造成了帝国主义的长驱直入,百姓承受着封建地主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导致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生活日益贫困,直至破产。据此,记忆中那美丽的故乡可能确实存在。

并不存在。原因是:根据鲁迅的《社戏》以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看,“我”童年以及少年时期的生活图景都是非常美好的,因为那时的“我”是纯真的、自然的,那时的伙伴也是纯真的、自然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用封建礼法关系组织起来的,而是用心灵的自然需求联系起来的。比如《社戏》中并不好看的“社戏”和并不好吃的罗汉豆由于童真童趣却变得最好的戏和豆。由此来看,“我”回忆中的“故乡”虽然美好,实际是少年“我”美好心灵的反映,是少年“我”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因此,这样美好的“故乡”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二)现实中的故乡

1.现实中的故乡是怎样的景像?这样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分析:这正是一幅萧索、荒寂的现实的深冬画面。这里通过时令、天气、风声、天色,勾画出萧瑟、昏暗的背景。冬天已经是草木凋零,萧条冷落,“深冬”则更显萧索、荒寂。一个“又”字意思更进一层。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色,写出光线的阴沉、昏暗,气氛的凄冷、寒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横”指不整齐,了无生气;“几个”指零零落落,孤孤单单。“活气”指活泼、生动的气氛,“没有一些活气”可见其荒凉、死气沉沉。整个画面透出荒凉、死寂、了无生机。这幅图画正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缩影。这样的画面给“冒了严寒”急于回乡的“我”以内心的重创,“禁不住”则暗含了从美丽的回忆跌落到现实的变化过程。“悲凉”点出见到故乡时的心境。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分析:反映了“我”家家境的衰败。“许多”、“枯”、“断茎”、“抖”几个词就勾画出了老屋的破败、冷寂的景象。老屋的描写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落,又烘托出“我”和母亲的凄凉心情。

2..现实中故乡的人物有着怎样的生活现状?(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分析)

闰土:外貌: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语言: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神情:他只是摇头、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仿佛石像一般”、“像一个木偶人了”欢喜——凄凉——恭敬

总结:肖像描写反映了家境,家境又折射出社会现实。神态描写简洁而又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把闰土内心不平,却又无力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的苦闷心情刻画得形象、逼真。语言描写可见其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之深, 不仅经济上困苦不堪,精神上也被严重摧残。

杨二嫂:外貌:“瘦”,高颧骨,薄嘴唇,张着两脚,“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语言: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讨东西、逢迎、造谣,冷笑说

动作:两手搭在髀间、将“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带走了

总结:外貌描写表现她家庭生活的贫困,语言描写体现其泼悍、放肆、自私,动作描写表现其泼悍、刻薄、自私、卑劣、贪小便宜的小市民习气。

3.造成人物命运如此悲惨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章和写作背景)

参考:(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2)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三)总结对比的作用

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景物的变化,色调的对比,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环境的对比,揭示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社会现实。

人物的前后对比,既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变化说明了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杨二嫂和闰土2个人物也形成了对比,文中用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了闰土的纯朴善良。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文中关于闰土外貌描写的三个语段。

2. 理解阅读全文,探求本文的主旨。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大声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

2.品味诗歌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诗人,领会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1.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读课文,初谈感受。

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并做好标记。

(1)字词积累

分外(fèn)莽莽(mǎng)妖娆(ráo)

折腰(zhé)成吉思汗(hán)稍逊风骚(xùn)

莽莽:①形容草木茂盛。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词中取第②义。)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①弯腰行礼。②“表示敬慕、倾倒”的意思。(词中取第②义。)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有时也用来指代文学才华。

(2)交流反馈听读感受。提示:豪放,气势磅礴,令人振奋……

2.教师介绍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

本词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豪情激荡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教师要充满激情地朗诵这一节,继续为课堂营造豪迈的氛围)

3.学生模仿录音自读,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好重音、节奏、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

三、探讨朗诵,品味语言

1.语文活动设计:你喜欢读哪句词?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请选读词句,并结合词句所呈现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说说这样读的原因。

学生朗读,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

2.交流反馈。学生朗读词句,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揣摩富有表现力的、凝练的语言。

A.赏析词作上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重读“千”“万”,感受雪景的广阔、意境的开阔、气魄的宏大。重读“封”“飘”,“封”凝然安静,“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重读“望”,它一字领起了描绘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雄伟景观的词句。“惟”“顿”重读,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雪景以及寒风之烈、变化之速。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一句运用比喻,充满生机与活力,“欲”和“天公”重读,读出精神奋发之感。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须”字重读停顿,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是作者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教师点拨:诗人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是本词的一个特点。

学生齐声朗读词作上片。

B.赏析词作下片: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教师补充材料:这首词在1936年并没有发表,它发表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扶持下,玩弄和平阴谋,妄图夺取胜利果实。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亲自飞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重庆谈判期间,他应柳亚子先生索句的要求,把这首《沁园春·雪》抄赠给他。不久,这首词就发表在重庆的《新民晚报》上,一时震动了文坛,传遍了全国。据说,当蒋介石看到之后,是又急又气,吓坏了,马上召集了很多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没有一首能比得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蒋介石的阴谋不得不又一次破产。这正表明《沁园春·雪》词才是真正的千古绝唱,当年柳先生读过后曾写过一首和词,对它进行了高度赞赏,其中有两句“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它是由《沁园春·雪》词中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化用而来的,这两句在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竞”字重读,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学生介绍五位帝王的业绩。“惜”重读停顿,总领七个句子,定下评论基调,意味丰富。“惜”含褒意,肯定了秦皇、汉武等是中国历的英雄;又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定自信。“略输”“稍逊”重读,两词照应“惜”字,措词极有分寸。“弯弓射大雕”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师补充材料: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1925年,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后,面对生机勃勃的辽阔大地,他感慨万千,在《沁园春·长沙》中写下了这样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11年后的1936年,作者同样面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审时度势,在《沁园春·雪》中作出了有力的回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同学们想一想:谁主浮沉?——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教师点拨:词作下片,作者通过评论历代英雄,赞颂今朝人物,抒发了豪情壮志。

学生齐声朗读词作下片。

3.总结并引导学生体会本词写景、议论与抒情有机结合的特点。

这首词,上片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片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4.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举世瞩目的业绩,渲染浓浓爱国氛围并激发学生树立为祖国再创辉煌而努力的远大志向。

第2课时

一、检查作业

检查学生朗诵,教师给予点评。

二、品味诗词,感受伟人

毛泽东的诗词向来意境开阔,气势雄浑。正因为诗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有着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性格,才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豪放、不同凡响,足以雄视万代、辉映千秋。再次品味诗词,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魅力。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从遣词造句上品析诗词,用下面的句子来交流:“从课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我发现词人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给学生示范:从课文句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发现词人毛泽东善于用词,善于造境,简练的“冰封”“雪飘”“千里”“万里”,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实践,课堂交流提高。

2.再细读词句,从情感内容上体会,用“从课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来交流。

三、比较赏析,了解伟人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穆旦的相关情况,诵读全诗,初步领悟诗的意境。

2.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物象,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我看》,思考面对春景,诗人的所看所想所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去领略诗的魅力吧!

二、文学常识

1.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曾用笔名梁真,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这一笔名是将查姓上下拆分,木与穆同音,得穆旦之名,他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代表诗作有《赞美》、《诗八首》《哀国难》等。

2.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3.诗歌背景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范读录音或教师范读),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2.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文,诵读过程中注意:朗读指导:(1)停顿要得当;(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重读的词语;(5)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3.学生朗读比赛后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感受;5分钟

四、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2.“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春风吹拂下的春水荡漾着青草,一片绿油油的晚春图。

3.品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春风、青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4.画出第一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可用“以什么修辞或者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的格式来表达)

“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5.品读第二节,思考: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紧承第一节的“向晚”。

意象:展翅的飞鸟、天边的流云和大地。

画面: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6.品读第三节,这一节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在作者笔下“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通过“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表现出来。“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丰润”和“勃发”表现出来。

7.品读第四节,如何理解“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

8.品读第五节,思考: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愿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愉快地生活。

通过“飞奔”“坦荡地漫游”“歌唱”“流盼”“摇曳”表现出来。

五、情感升华,拓展迁移

请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心中为什么有“忧戚”和“哀愁”?

这首诗写于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民族危急时刻,诗人心中充满着对祖国的忧虑。

六、写作特色

1.强烈的抒情性

作者在诗中的抒情是真挚而强烈,虽然不仅直接喊出自己的激情,如“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而且用了一些充满激情的迹象,来表现情感,如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这些意象都包含着热烈的情感,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

2.用词准确生动

“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揉”字让人联想起春风如同母亲温暖的手,揉了揉你的秀发。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一个“燃”字,极富动态感,鲜活的表现了花儿盛开时,如火焰般热烈的情态,很有画面感。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处处照应,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情感抒发得很强烈。

七、小结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因此这首诗极有可能是为孩子写的一首赞美诗。

八、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请同学模仿诗作中对爱的描写,选择一种或几种景物,仿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爱。要求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九、板书设计

我看

穆旦

自然的谐奏——生命

生命的静流——希望

与自然合流——新生

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3

《音乐之声》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作品在反复比照与矛盾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重点

1.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体会作品中多处进行比照的用意。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播放《哆来咪》这首歌,让学生倾听后随意地说说这首歌带给自己怎样的一种情绪或感觉。以“先声夺人”的方式建立学生与影片女主角玛丽亚的初次“链接”,既而引领学生去课本中认识这位快乐活泼的姑娘。

二、简介影片

根据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音乐之声》摄制于1965年,它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获得了1965年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音响奖、最佳改编音乐奖和最佳剪辑奖五项大奖。

《音乐之声》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在各国民意测验中经常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影片节奏明快、细腻感人,既富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音乐之声》中善良美丽、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修女玛丽亚,奥地利迷人的阿尔卑斯山山坡、清澈的溪流、明媚的阳光,以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有反抗纳粹统治、追求自由的精神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节选的部分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2.课文中的情节发生在怎样的不同场景中?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征?你认为这样两相比照有什么意味?

四、朗读课文,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朗读课文。

要求“演员们”模拟修女们和玛丽亚的动作、表情和说话语调,体会动与静、活泼与古板、率性天真和压抑收敛之间的对比,以及在对比中呈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与美感趣味。深化对不同人物性格的体会和把握。学习一些舞台表演技巧。

2.文中的各位修女是怎样评价玛丽亚的?她们喜欢她吗?你从何得知?

从文中找到修女们的评价是很容易的,而她们对玛丽亚的态度则分为两类:以院长嬷嬷为首的众多修女对玛丽亚是似“恨”实爱,而贝尔塔的态度则较为严厉。不过她们的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玛丽亚不适合留在修道院。

五、探讨性阅读

1.玛丽亚是一名见习修女,你认为她合格吗?如果你是院长嬷嬷,能执掌玛丽亚的去留大权,你会让她留下吗?

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从遵守规矩方面来看,她不算一个合格的修女;而她品质淳良友善,内心充满爱意,就这一点来说,她也可以说是一个好修女。院长留她,可以助她修身养性;不留她,是不勉强她的个性发展。应该说怎样做都是有道理的。

2.课文中存在哪些冲突?把它们找出来,说说作者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品味课文中随处可见的冲突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剧本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地集中矛盾冲突和变化,将人物性格展示其中。课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一班恪守修道院“清规戒律”的修女与无拘无束、无视“清规戒律”的玛丽亚的冲突。在冲突中我们对双方的原则、观点、性格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还有:

①景色的比照:阿尔卑斯山山坡上比照修道院里,一是纯自然景观,一是被施加了更多人的意愿的人文景观,二者的不同恰恰暗示着玛丽亚和修女们之间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

②语言节奏的比照:群口杂唱《玛丽亚》一段节奏很快、很紧凑,把众修女七嘴八舌数落玛丽亚的情态描摹得惟妙惟肖;而之前的一段问答节奏很慢,似乎在我们眼前活画出几位修女在寻找措辞的样子。语言节奏富于变化,使人读来兴味盎然。

③同类人物不同语言和态度及性格的比照:院长嬷嬷比照贝尔塔,身份同属修女而性格、修养迥异。作者描绘群像而绝不千人一面。

④同一人物前后神态、动作的比照:玛丽亚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样子比照玛丽亚在修道院里发现众人严肃的目光之后小心翼翼的样子。

……

在频繁的对比冲突中,情节丰富了、形式更多样更活泼了,剧本的主题也更好地显露出来。

3.读完本课,我们仿佛看到玛丽亚就站在我们面前,活灵活现的。作品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作品既为我们正面展示了玛丽亚的举止、语言,又通过众修女的评价从侧面对玛丽亚的形象加以丰富,所以我们感觉到玛丽亚其人如在眼前。

4.介绍故事梗慨,请学生设想特拉普上校一家逃离奥地利以后的情形。请注意,设想应以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征为依据。

故事梗概:

女主角玛丽亚是一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爱唱歌、爱跳舞的见习修女。她热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美丽。她常常溜出修道院的大门,在苍翠的群山之间像云雀一样歌唱,在清澈的溪水边和潺潺的流水合唱。因为她不拘的天性,被认为不适合成为一名真正的修女而离开了修道院。

她来到前奥地利帝国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家里做家庭教师。特拉普上校是一个脾气古怪的鳏夫,他爱他的孩子但却不懂得教育孩子,他的七个孩子因为感受不到父亲的爱而变得异常顽劣,曾气走了11位家庭教师。玛丽亚本人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爱孩子、理解孩子,待他们以诚恳和真诚,很快赢得了孩子们由衷的喜爱。她教孩子们唱歌,带孩子们去郊游,歌声与笑声洒满了田野和山谷。玛丽亚的到来给死寂的家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玛丽亚和特拉普上校相爱了,他们建立了和谐幸福的家庭。

与此同时,战争的阴影笼罩了奥地利。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们一家不得不离开家园,奔向自由的地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