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教学目的
1.理解人物性格志趣。
2.体会课文写人方法。
3.品析词句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
2.把握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
教学设想
l.诵读—品味—积累。
2.品读—评析—习作。
3.设疑一点拨一释疑。
媒体设计
1.放音机(配课文朗读磁带)。
2、投影仪(配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画胶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印发教师撰写的《采菊东篱下——古诗新读》。(见后“附”)
一、导语 设计
(出示诗意画投影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它表达了诗人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自由恬静的心境。诗人为何有此心境呢?主要与诗人生活际遇、性格志趣有关。现在,我们就通过他的著名散文,来认识认识这一代名家。
(解说:诗丈、图并举,乃为教学营造淳朴、宁静的意境,让学生迅速找到与课文谐和的振点。)
二、解题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三、研习课文
1.诵读——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听读课文,认准字音。
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作圈注。
生疏字:嗜(shì) 辄(zhé) 吝(lìn) 褐(hè) 箪(dān) 汲(jí)
俦(chóu) 黔(qián) 觞(shāng) 欤(yú)
多音字:传(zhuàn) 好(hào)
②和读课文,明确节奏。
学生边随录音轻声诵读课文边标划节奏。
如三字短句:好\读书晏如\也
如四字短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如复杂长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③跟读课文,掌握语调。
学生随教师的范读而读。第1段应读出舒缓陈述的语调;第2段应读出赞叹抒情的语调。
④默读课文,领会文意。
运用工具书和注释,边默读课文边理解字意、词意、句意。
⑤分读课文,总理全篇。
A、男生读课文第1段,女生读课文第2段,说说两段的不同:
从内容上看,第1段主要是生活(蕴涵性格志趣);第2段主要是赞语(蕴涵精神风貌)。从形式上看,第1段主要是描述,是分写;第2段主要是评论,是总说。
B.女生读课文第1段,男生读课文第2段,说说两段的联系:两段以关键句相呼应。第1段“不慕荣利”,第2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C.男女生齐读课前“阅读提示”,再次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与形式,并明确学习重点。
(解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学习,贵在“读”字。此环节设计五步诵读,由浅入深,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习惯,并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品味——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①品味“不”字,初识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用“不”字有九:
不知何许人 不详其姓字——实不愿说,非“不知”“不详”,可见先生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见先生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意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可见先生胸襟开阔。
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安然自若,不为境所困,可见先生开朗乐观。
不吝情去留——去留无意,不装模作样,可见先生耿直率真。
②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
文中所写人物生活细节,突出有三: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先生专志乐学。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可见先生洒脱不羁。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可见先生高雅脱俗。
(解说:阶段小结,顺势找出文章主旨句,明确人物思想: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③既括态度,体会多面写人法。
文中态度概括有六:对读书的态度;对作客的态度;对家境的态度;对著文的态度;对得失的态度;对贫富的态度。如许种种态度,即从多层面表现人物。而每个层面所用笔墨都简约洗练,正是点到即止,速写传神。
④抓取典故,体会类比写人法。
文中用典有四:
“屡空”“黔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别以学者、隐士、百姓类比,烘托凸现人物。
(解说:①是文中的亮点、美点,9个“不”字几乎网尽人物性格志趣;②是①的补充,让学生进一步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更全面认识人物。③既为①②的总收,又是难点的突破;④是难点的进一步开掘。以上四环节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的选点突破能力。)
3.积累——培养美感,丰富语汇。
①积累名言: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积累精练雅致的连用四字句:
课内的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衣穿褐,箪瓢屡空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迁移联想: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爱莲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是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陋室铭》)
(解说:古文中有很多名句,意蕴丰厚,哲理深透;古文中有大量连用四字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显得精练、精致、精美、精神。学生积累它们,既受美的熏染,又丰富语汇,受益无穷。)
4.课堂训练。
①说的训练: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有何看法?
②写的训练:学用课文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写写自己(100字左右)。
(解说:①要注意在时代背景、作者思想上予以点拨,不求学生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如:“不慕荣利”,其实是不愿与丑恶的社会同流合污。②要注意提示学生写出自己的性格志趣,同时语言要简练。)
5、课堂小结。
本次课学习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认识了这位隐逸者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并体会了多层面速写和类比烘托的记人方法。相信同学们一定在做人、为文方面有所领悟。
(解说:从课文人物和写作方法两方面收束新课,强化课文重点;从做人与为文两方面启发学生,渗透德美教育。)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练习三。
附:
读诗:
饮酒(之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联想:经过几李雨,东篱已残了:几杆枯竹斜插,几缕老藤缠绕。
就如此罢,反正鸡已送给南山那个老翁了。
昨天,他还送了壶酒来,不知对送鸡的答谢,他只说耕事闲了,随便联几句也算一乐。
噫——篱下随意补的几簇菊,竟然开了,像昨夜展开经卷时,挑亮的灯焰。
风来,香来,正好盈一袖回屋品酒,要是醉了,喝杯菊花茶,兴许诗行里也有余芳。
那就采一些回屋罢,要是老翁还来,也好送几枝给他。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哪里来的歌呢?仿佛坡下长烟截断的松林里。
是老翁来了吧?正好,昨天他留的联句我已有对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设计者:刘盛云)
教学重难点:
以帮助学生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为重难点。
教学设想: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上课的两条要求:
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处,无拘无束,说笑自如;
第二,沉下心来,读出自我,开动大脑,读出困惑。
(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我们不妨照此方法来读读今天要学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范读、自由读、重点读、齐读)
三、充分讨论,体会文意
1.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2.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体会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3.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到了酒,大家还记得哪些,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
(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等)大家看看这些诗都不约而同的与一个字联系在一起,哪一个字——愁,那么,我们来看看“五柳先生”为什么而愁呢?
4.这时候我们便可以讨论一下是不是作者的自传?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须先简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生平简介)。
四、归纳特点、仿写自我
1.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之美,不是一种夸饰之美,也不是一种拙朴之美,而是一种洗炼之美。杨延芝曾说:“金银出于矿铅,未洗炼者不足重也。”孙联奎也说过:“不洗不净,不炼不纯。”本文正是简洁洗炼的典范。写人物、抓住特点,寥寥几笔,栩栩如生。这么有意义的方法,何不尝试一下?
2.用极少的语言(一个段落,一句话)向全班同学介绍自我。在此之前,再向大家提供一个例子。
五、重温课文,熟读成诵
教案点评: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2、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3、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2、积累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重点词语。
3、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2、“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串讲课文,弄懂大意
2、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 :1、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2、翻译“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教学步骤 :
一、简介作者,导入 新课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他生活的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生活。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熟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嗜shi 辄zhe 吝lin 褐he 箪dan 汲ji 俦chou 觞shang
三、串讲课文,疏通大意
先 生不 知 何 许 人 也 ,亦 不 详 其 姓 什么地方 详细地知道
五柳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
字 ;宅 边 有 五 柳 树,因 以 为 号 焉 。 表字 “以之为” 句末助词,无义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闲 静 少 言 ,不 慕 荣 利。 好 读 书,说话 羡慕 荣华利禄 喜欢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 求 甚 解;每 有 会 意 ,便 欣 然 很 体会、领会 书中的意旨 高兴的样子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 忘 食 。 性 嗜 酒 , 家 贫 ,不 能 常 爱好 经常就高兴的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得 , 亲 旧 知 其 如 此 , 或 置 酒 而 亲戚 旧交、旧友 代五柳先生 有时 表承接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叫他招 之 。造 饮 辄 尽 , 期 在 必 醉。代五柳先生 到、往 就 完 希望、愿望 一定喝。他到别人家里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既 醉 而 退 ,曾 不 吝 情 去 留。已经,以后 回家 不曾 挂心,在意 离开喝醉以后就回家,并不装模作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环 堵 萧 然 ,不 蔽 风 日 ; 短 褐周围环着四堵墙 冷清的样子 阳光 粗布短上衣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穿 结, 簟 瓢 屡 空, 晏 如 也 ! 打补丁 盛饭的竹器 饮水用具 经常 安然自若的样子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常 著 文 章 自 娱 ,颇 示 己 志。 写 稍微 表现 志趣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忘 怀 得 失 ,以 此 自 终。过完自己的一生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赞 曰: 黔 娄 之 妻 有 言:“不 戚 戚传记的评论性文字 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忧愁的样子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于贫贱,不 汲 汲 于 富 贵。”其 言 兹 若 人 心情急切的样子 此人,五柳先生不热中于升官发财。”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之 俦 乎?衔 觞 赋 诗 ,以 乐 其 志。 朋友、伴侣 酒杯 自己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无 怀 氏 之 民 欤 ?葛 天 氏 之 民 欤? 上古帝王 语气助词,呢 上古帝王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完成p131 练习三
2、思考p131练习一、二 作者邮箱:
教学内容: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2、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3、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2、积累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重点词语。
3、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2、“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散文《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两篇文章相互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记》,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
三、题目解说: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四、初读,整体感知:
1、重点拼音:
辄(zhé) 吝情(lìn) 短褐(hè) 箪(dān)瓢屡(lǚ)空 晏(yàn)
黔(qián) 汲汲(jí) 俦(chóu) 衔觞(shāng) 欤(yú)
多音字:传(zhuàn) 好(hào)
2、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身心放松,无拘无束;第二,读出自我,读出困惑。
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3、注意节奏。课文节奏划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再读,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1、重点字词。
第一段:
何许:什么地方。许:,处所、地方。 亦:也。 详:形容词作动词,知道。
姓字:姓名。 字: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外改的别名叫“字”。 因:因此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以:把。 为:作为。 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
焉:语气词助,无义。 好:喜欢,喜好。 不求甚解(成语):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著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会:领会,体会。 欣然:高兴的样子。 性:人的本性。
嗜:喜爱,爱好。 旧:指老朋友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或:有时。 置酒:准备酒。置:置备,准备。
而招之:而表顺承。 招之:招待他。 造:往,到。 辄:每每,总是。
尽:指喝完。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
吝:舍不得。 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 去留,偏意复词,强调,去,指离开。 曾不吝情去留:一点儿也不会舍不得离开。(就是说吃了别人的酒说走就走。) 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 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 瓢:舀水的葫芦。 箪瓢屡空: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平乐道。颜回(前523~前490年)春秋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子渊,一作颜渊,孔子的得意门人,以德行坚称。亦称颜渊后世也称作“颜叔”,“颜生”。他贫而好学,笃于存亡,虽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年三十二死,后人称为“复圣”。 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 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自娱:使自己欢娱。 颇示己志:很(能)表达自己的志趣。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
2、请学生逐句翻译第一段,师订正补充。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生齐读课文引入:
二、师生合作通释第二段:
1、重点字词
赞;史传文章结尾的评语。(不是赞扬的意思。)它是对传记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 黔娄:战国时齐国人,鲁恭公想聘他为相,他不受,齐王派人送去黄金百斤,想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他死时衣不蔽体。他的妻子也很贤德。陶渊明痼在《咏贫士》中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戚戚:愁苦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不戚戚于贫贱:状语后置。译为:不因为贫贱而忧愁。 后一句: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其言:指黔娄之妻说的话。兹:连词,起承接作用。 若人:这个人,指五柳先生。俦:类。 衔觞赋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 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 以:连词,来。 志:心志,志趣。 乐,使……快乐。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名利。喜欢读书,不过不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好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来招待他;去喝酒总是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说走就走。[一点儿也不会舍不得离开。就是说吃了别人的酒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来自我娱乐(以消遣时光),(从文中)很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坚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呢,还是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呢?(其实这两种百姓都过着非常美好的生活)
五、作业设计:
1、理解成语“不求甚解”的意思。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记住下列名言: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下列带点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a、以:因以为号焉;以乐其志。 把;连词,来。
b、家贫不能常得;忘怀得失。 得到;益处。
c、亲旧知其如此。以此自终。 代词,这;代词,这。
d、置酒而招之;无怀氏之民欤? 代词,指五柳先生;助词,的。
4、下列各句中“其”指代的对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c)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五柳先生
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先生
c、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指黔娄之妻。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五柳先生
第三课时
一、问题研究:
1.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2)“好读书”、“不求甚解”,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第二大爱好——性嗜酒。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4)第三大志趣——著文章。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本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钦佩万分。
(2)至(4)条概括起来就是他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2、描写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草瓢屡空。”
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答案: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4、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
参考意见: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与他的隐退思想有关。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但不知道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用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起了一个字号。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而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以五柳为号也显示出他的志趣。
五、附板书: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东晋
生 活 贫 穷
爱 好 读书 嗜酒 著文章
性 格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精 神 安贫乐道
六、作业设计:
第一部分:课后练习说明:
1、背诵课文,画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通过背诵,增加学生的文言文语感。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等等。“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是开放性练习,没有统一答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指书中的旨意。)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期,期望。)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3、△这篇文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请课外查找有关资料,结合你所读过的陶渊明诗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道拓展性练习,意在沟通课内外的联系,沟通本课与学生以前读过的陶渊明诗作的联系。此题没有统一答案,重在引导学生课外查找有关资料,谈自己的看法。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有利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有关陶渊明资料的能力。谈自己的看法,同时又是一种口语表达的练习。
4、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见前边译文。
第二部分:类文比较阅读:
老舍自传(有改动)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两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起。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闲时养花,不甚得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五同”老师传
听母亲说,我黎明出生,初来人间,哭声震天。家人以为生了个大胖小子,却原来是一瘦小千金。父母盼我争强好胜,故取名一小子之名曰黎胜。然争强有余,总不能胜:学唱歌,五音不全;学跳舞,步伐不健;亦追时尚赶新潮,却不愿改变自我、丢失自然……于是拼命读书,与莎翁交友,与太白唱吟,与鲁老夫子对话,与五柳先生趣谈。立三尺讲台,难守本分,不迷信于旧规,而有志于挑战,不仅课内揭秘,而且课外探源,每有所悟,便怡然自乐,得意洋洋也。学生叹曰:黎老师有童心之纯真,无师道之尊严,与我们“五同”为伴,戏称为“五同”老师。何谓“五同”?师生同读、同写、同讲、同议、同评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