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路灯照明控制智能系统设计报告【精彩10篇】

2024年税务系统税务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浏览

2301

范文

10

篇1:职工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职员,设计,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职工工资管理系统设计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一、工资管理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在中原大化仪表公司是一家省属大型企业分支单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公司下在发生着日益的变化,职工流动速度在加快,工资增减幅度在加大,员工,职称,绩效评定等信息也随之越来越多 ,作为工资管理和发放单靠传统的手工处理已显得力不从心,手工发放需要反复进行抄写,计算,不仅浪费时间,还常因抄写不慎出现张冠李戴,或者由于计算疏忽,出现工资发放错误的现象.同时工资的发放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正是这种重复性,规律性,时间性,使得工资管理的计算机化成为可能.

使用计算机进行工资发放,不仅能够保障工资核算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工资数据库对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服务于上级财务部门的核算与账务处理.从而提高工资管理发放的效率,实现企业员工工资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二、计所达到的要求,技术指标,预计的技术关键,技术方案和主要实验研究情况

1、预计达到的要求:

此系统要求做到设计合理,便于使用,易于操作;界面友好,容错性高,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查找出所需的职工工资资料,提高工作效率.

2、技术指标

(1)开发环境:visual foxpro6.0

(2)运行环境:windows9x/windows

3、技术关键:

采用foxpro编程思想,利用其强大而完整的功能开发这样一套职工工资管理软件,其主要技术有:foxpro数据库技术,新类的设计与应用,系统容错性的处理,组合查询技术的实现等.

4、技术方案和主要实验研究情况:

(1)开发职工工资管理系统

(2)职工工资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实现

(3)职工工资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

三、课题研究进展计划:

9月28号:毕业设计选题

10月10号:开题报告撰写

10月19号:对开题报告进行改进

10月29号:对系统整体设计

11月15号:中期报告

12月21号:论文撰写

12月28号:系统检查

1月4号: 论文答辩

四、现有在条件,人员(姓名,职称)及主要设备情况

已有软件: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win平台

设计人员:樊利清

主要设备:计算机(intel pentium 4)一台,激光打印机 一台

五、参考文献

(1)开发使用手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数据库系统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个人电脑实用基础教程 宁杭出版社

(4)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基础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5)数据结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6)操作系统工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六.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满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变压器智能保护系统人机交互模块的软硬件设计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2634 字

+ 加入清单

变压器智能保护系统人机交互模块软硬件设计

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变压器智能保护系统人机交互模块的软硬件设计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参考!

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电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其中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应用相当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电气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在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故障,从而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短路电流产生的热量不仅会烧坏绕组,破坏绕组绝缘,还可能使变压器油受热而产生大量气体,引起变压器油箱爆炸。一旦发生故障,将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后果。为了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和防止事故扩大,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大小及其重要程度选择安装灵敏、快速、可靠性高的各种专用保护装置就显得极为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些专用的保护装置越来越智能化,这其中的人机交互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机交互技术都在趋于成熟化,不过在我国有些偏远的农村地区,那里的中小型变压器的保护装置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不能及时准确地向人反映运行中的问题,本设计就是基于这个问题而提出的。本设计是通过计算机智能系统对工作电流、工作电压和变压器油温这三个决定变压器是否正常运行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人与计算机的对话,使人能随时了解该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并且能利用人机交互界面给机器传达一些指令,回答机器的问题、请示等。这样能更加高效地工作,提高用电质量。

2. 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引发国内外关于“人机交互”的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从最早的二进制大型计算器到现在的虚拟现实,如今全世界的高科技领域精英们都在为人机交互的发展和前进不屑努力,且已经使人机交互走向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未来人机交互的的发展趋向于以人为本的自然和谐的交互。

人机交互,简单来说,就是人类与计算机交流互动。两者之间有这样一个传导链:通过人机接口技术,使人能够与计算机发生联系;而计算机则通过一种界面,使人能了解联系后的效果。早期的人机交互是通过命令语言进行的,人机之间通过语言的输入输出功能完成交互。最初,人机交互的方式是采用手工操作输入机器语言指令(二进制机器代码)控制计算机,这种形式很不符合人的习惯,既耗费时间,又容易出错因,只有非常专业的人士才能做到运用自如。目前,人类常用的自然交互方式是语音和笔的交互技术,包括手写识别、笔式交互、语音识别 、语音合成、数字墨水等的研究,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如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开发的“汉王笔”手写汉字识别系统。在未来的计算机系统中,将更加强调“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交互方式,一次为宗旨实现人机的高效合作,实现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标准化。

变压器智能保护中的人机交互模块采用的是按键输入模式来与变压器的控制系统进行对话,同时系统也可以通过显示界面向人反应机器运行的状况,相比于传统的变压器,拥有人机交互界面的变压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拥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变压器可以更好更快的运行,人们可以通过人机对话来提高供配电的质量,另外,人们还可以利用这个人机交互界面预测将来的运行状况,可以降低故障率,大大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在偏远落后地区建立运行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董士海 , 王衡.  人机交互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6.

[2] 孟祥旭 , 李学庆. 人机交互技术原理与应用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

[3]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 :30-60.

[4] (美)尾形克彦. 现代控制工程(第四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360-380.

[5] su lian-cheng, zhu feng. design of a novel omnidirectional stereo vision system[j]. acta automatica sinica, , 32(1): 67-72.

[6](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著 卢大川等译. 媒体等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p213.

[7](美)nathan shedroff.experience design(m).indiana:new riders publishing..

[8] 刘伟 , 袁修干.  人机交互设计与评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2.

[9] 肖承仟 ,曾定文 ,曹飞飞    智能型配电变压器技术及其应用电力设备,(6):1

[10] 冯威,粟梅. 基于c8051f041的电力变压器非电量智能测控保护装置系统的设计[j]. 国外电子元器件, , (6): 7-10

3. 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变压器智能保护系统需要人机交互。使用了微型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即键盘输入电路。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键盘向主控制单片机输入校表指令和故障查询指令,以实现校表和获得所需故障信息。

一般单片机系统采用非编码键盘。非编码键盘是由软件来识别键盘上的闭合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单片机系统。

在键盘输入模块,采用由若干机械触点式按键构成开关矩阵键盘。硬件电路一共设计了2×3 六个数字的输入形式,并将其和at89s51单片机的引脚直接相连接。设计的这1~6个数字按键的功能分别是:功能键(s1)、加1键(s2)、减1键(s3)、确认键(s4)、切闸键(s5)和合闸键(s6)。该键盘输入模块电路图如图2-18所示:

4. 设计(或研究)方法(方案)

1.查阅有关人机交互各种资料,熟悉人机交互的原理及应用。 2.设计变压器智能保护系统键盘输入模块在proteus仿真,采用keil完成对系统软件的编制与调试,通过proteus与keil对搭建的虚拟系统进行联合仿真,实现了脱离实物电路的软硬件仿真与调试。

3.将自己设计的模块与同伴设计的模块结合起来,进行实验,对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修改,再实验。

5. 实施计划

4周:查阅各种资料,深入了解设计内容,初步了解人机交互的相关内容。

5周做出开题报告,准备开题报告的演讲。

6~12周学习proteldxp软件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的键盘输入的硬件设计,还有相应的驱动软件设计。

13~15周撰写论文。

17周 答辩准备和进行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型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超市,设计,全文共 1665 字

+ 加入清单

小型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小型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

作者姓名 学 号 所学专业

1、研究的意义,同类研究工作国内外现状、存在问题(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当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化,0售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改善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调度及资源配置,迅速适应客户的新需求和市场新机遇的能力,是中国企业赢得竞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在我国数量众多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国际化企业的竞争行列,而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参与挑战的必要条件。但是中小企业的多样性及其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加上相关投入量的限制,使得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实际上大部分中小企业需要的只是能解决进销存管理、财务管理等的基础软件。因此,开发基于中小企业应用的进销存管理系统优为重要。

[1]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 [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XX年2月第3版,20-37

[2]叶青、亢锐等编。 visual basic 6。0中文版教程 [m]。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53-66

[3]卢毅编。 visual basic6。0数据库设计 [m]。科学出版社出版,50-68

[4]郑若忠、王鸿武。 数据库原理与方法 [m]。 湖南科技出版社,30-47

[5]孙兆林。 新编sql server 图解教程 [m]。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5-1出版,135-162

2、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任务要求进1步具体化)

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维护功能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各种细心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分析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其他的基本任务如下:

(1)基本细心的输入和修改

(2)进货信息的管理

(3)销售信息管理

(4)库存信息的管理

(5)用户管理

3、特色与创新之处

利用sql server 建立数据库,在vb中编写1个用来调用数据库的公共模块,系统所有的数据调用都通过这个模块进行。

在数据库的用户表中添加了用户权限的数据元素,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权限,当用户登陆时,通过在数据库中对比用户的权限,设定界面按钮的属性,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执行相关的功能。

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步骤、技术路线

采用vb6。0+sql server 完成系统,首先进行需求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建立相关的数据表,并且完成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和e-r图,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然后完成相关功能的源代码编写,初步完成系统的制作,随后进行细节的修改,逐步完善系统功能。最后进行系统测试,检查系统存在的错误,并且进行相应的修改,经过反复的测试修改,最终完成系统初期的愿望。

5、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和药品

电脑 windowsxp+sp2 ,vb 6。0 + sql server , u盘

6、参考文献

[1]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 [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XX年2月第3版,20-37

[2]叶青、亢锐等编。 visual basic 6。0中文版教程 [m]。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53-66

[3]卢毅编。 visual basic6。0数据库设计 [m]。科学出版社出版,50-68

[4]郑若忠、王鸿武。 数据库原理与方法 [m]。 湖南科技出版社,30-47

[5]孙兆林。 新编sql server 图解教程 [m]。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5-1出版,135-162

注:

1、开题报告是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根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要求和文献调研结果,在开始撰写论文之前写出开题报告。

2、参考文献按下列格式(a为期刊,b为专著)

a:[序号]、作者(外文姓前名后,名缩写,不加缩写点,3人以上作者只写前3人,后写“等”代替。)、题名、期刊名(外文可缩写,不加缩写点)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b:[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

3、书中各项可加附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V带传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V带传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以下是一篇关于v带传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浏览!

一、课题的名称、来源

1.课题名称 v带传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2.课题来源  生产     科研     教学     其他

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可附页)

1研究意义:

v带传动因其结构简单、传动平稳、造价低廉、不需要润滑以及缓冲、吸震、易维护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机械动力传动中。但其设计需要查表和曲线图来选择参数,进行数学计算,工作繁琐,而且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劳动。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只需输入设计中的原始数据即传动功率、转数、传动比、传动用途、载荷性质以及原动机种类, 就可以一次完成v带传动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带传动的设计,是减轻计算工作强度、提高计算效率、确保计算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最好方法。

2研究现状:

传统的v带传动设计主要依靠设计师借助于查询设计手册中的数据表格、线图,经过反复试算,直至达到满足设计功率、中心距、安全系数等各项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参数、系数,如小带轮轮直径、安全系数、中心距、等,都要受到设计师经验和实际工况的双重影响,设计结果的值域有不确定性。整个设计过程是一项繁琐、冗长而且需要认真仔细完成的工作,任何一处差错都能导致设计结果有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研究内容:

以模块化设计思想为指导, 基于vb6.0开发环境下,以v带传动的传统设计理论为基础,通过输入原始设计参数和工作条件,以可视化操作界面完成其设计过程。本系统提供了方便、快捷地进行链传动设计的工具,您可以在系统的引导下输入已知参数、选择计算条件、获得初步计算结果并进行多方案的比较,直到获得满意的设计计算结果。

4.研究思路与方法

根据v带传动的设计思路和过程,在vb环境下建立若干程序设计界面,通过程序支撑,设计人员只需通过运行界面选择或输入带设计的原始参数即可按步骤完成带传动的参数设计和强度校核。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从表中获得所需值实现设计过程的自动化,对于线图采用了最小二乘法将其拟合成多项式方程,在计算过程中,直接利用这些方程式。此外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选择带型号,建立了v带相关参数的数据库,通过程序调用实现滚子链参数的确定。

三、主要参考文献

[1]杨章伟.visual basic完全自学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7

[2]洪锦魁.精通visual basic 6.0[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4

[3]潘地林.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8

[4]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

[5]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

[6]程志红,唐大放.论文代写机械设计课程上机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0

[7]秦汝明.常用机械传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系统的研究[j].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1999(3).

四、进度安排

XX年2月21日至3月11日:毕业实习。

XX年3月12日至3月18日:撰写毕业实习报告,熟悉课题内容和设计要求。

XX年3月19日至3月28日: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XX年3月29至5月20日:在熟悉相关内容后,编写基本程序代码并调试。

XX年5月21日至6月5日: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XX年6月6日至6月12日: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最终定稿,程序刻录光盘,准备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速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大型文件分发系统中调度子系统的设计与实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高速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大型文件分发系统调度子系统设计与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计算和生产,以及人们生活,娱乐对于高速网络环境下大规模的数据分发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基于c/s模型的分发方法,如http,ftp等服务,由于其固有的限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服务器端的带宽和计算能力瓶颈问题;现有的基于p2p模型的各种数据分发方法,则存在着性能不好,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等诸多严重的问题,难以胜任真实的,严肃的科学研究实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基于p2p模型的,用于高速网络环境中分发大型文件的分布式文件分发系统.这套系统希望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来消除现有p2p系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汲取c/s模型和p2p模型中的优点,并能够胜任较大规模的数据分发任务的需要.

调度的好坏是决定一个系统能否有效地运转的重要因素.对于我们正在设计的这套系统来说,其调度子系统不仅需要合理地处理来自本地的各种调度请求,还需要与网络上的其他节点配合,以期在整个网络的全局范围内,达到最佳的执行效率;通过有效而合理地安排任务执行和请求的先后次序,调度子系统不仅要在本地达到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和磁盘高速缓存等资源,而且,以全局的观点看,它还需要实现整个网络范围内的负载平衡和故障转移,在保证数据正确传输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整体的响应时间,以期提高传输效率,并合理地利用网络带宽和计算资源.

正确地设计调度子系统需要对现有的基于单处理器,多处理器,numa等不同体系结构下的调度器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及对于前人在这一方面研究成果的深入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需要建立一系列可实现的评估模型,以便让计算机能够有效地完成调度任务.

调度算法中可能会涉及一些np-完全问题,因此,调度器的实现中很可能会不可避免地选择一些折衷的算法以给出这些问题的近似解.如何在这些近似的算法中选出最合理的那些,同样需要设计正确的评估模型,并进行试验和论证.

二、注意要点:

系统整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性能,可伸缩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在设计中予以体现.

建立并选取可能的评估模型,对于系统的执行给出合理的论证,并确保选定的评估模型的可实现性和正确性.

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调度子系统的实现必须正确.调度子系统在设计时,同时实现对应的单元测试代码,并使用这些代码对调度子系统进行压力测试.

使用c++语言进行开发.为了保证系统整体的可移植性,这部分的实现必须完全符合c++98以及posix等相关规范.

系统的编码过程必须规范,通过合理地使用版本控制,确保软件的质量.

总结测试数据,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三、时间安排:(-02-10 – -05-30)

2.10---3.25 阅读相关文献,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编写架构文档并实现初步的原型.(占全部时间的大约40%)

3.26---4.27 精细的原型实现,这一阶段调度子系统和其他子系统的每日构建和联调应能够正确通过.(占全部时间的大约30%)

4.28---5.19 系统的稳定化和测试,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这一阶段,整个系统的每日构建和联调必须能够正确通过.(占全部时间的大约20%)

5.20---5.30 总结毕业设计中出现过的问题,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一阶段,整个系统应能够正确运行.(占全部时间的大约10%)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企业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硕士生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企业,信贷,设计,全文共 1125 字

+ 加入清单

企业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硕士生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企业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硕士生开题报告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中国

您的学校背景:上海交通大学

要求字数:4000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是

补充要求和说明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生开题报告:企业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银行业金融自由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放松管制带来了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市场竞争中,银行利润率下降,在分配过程中的风险问题突出,银行等行业遭受失败的后果,也忙着处理与非的问题不良资产和债务危机的教育。

中国的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墨西哥银行风险问题已悄然出现。近年来,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成为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进程的主要障碍。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坏账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如何更好地控制风险已成为当前银行业更侧重于。特别是作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正式公布,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银行也开始逐步按照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设标准。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题计划进度和预期成果: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取得成果

1.3.2 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2 新企业信贷管理系统的分析

2.1 现存问题的分析

2.2 系统的目标与建设原则

2.3 数据抓取相关技术

2.3.1 数据清洗

2.3.2 数据清洗技术的研究

2.3.3 重复记录检测技术

2.4 已有贷款风险识别和评估模型评价

2.4.1 a银行信贷项目风险管理与评价

2.4.2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建立

2.5 系统实现技术

2.5.1 web2.0体系结构

2.5.2 .net fw4.0体系结构与最新技术

2.5.3 技术概述

2.5.4 Asp.net mvc3框架

2.6 本章小结

3 企业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 设计概述

3.1.1 设计思路

3.1.2 现有数据库分析

3.2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3.2.1 逻辑架构

3.2.2 企业信誉度评级管理设计

3.3 基于核心词的重复数据检测模型构建设计

3.3.1 模型概述

3.3.2 主要流程

3.4 银行信贷风险模型的建立

3.4.1 变量选择

3.4.2 模型建立

3.4本章小结

4 企业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详细设计

4.1.1 功能结构

4.1.2 关键流程序列图

4.1.3 详细流程设计举例

4.1.4 详细数据结构

4.2 数据抽取部分的实现

4.2.1 样例数据抽取

4.2.2 构建企业名称的特征属性表

4.2.3 字典表的构建

4.2.4 程序实现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声光控路灯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光敏三极管和光敏电阻的应用以及声控的交流信号的处理

2。掌握继电器的引脚结构以及其应用方法

3。熟练掌握三极管三个引脚的引用电路

4。熟练掌握LM324运放作为比较器和运放的应用电路

5。掌握与门的工作原理和引脚接法,并应用到实际电路中

实验内容

1。按要求搭接电路,并调整电路,(注意运放被烧坏)

2。完成电路的工作,实现基本原件的功能

三实验器材

光敏三极管一只,光敏电阻一只,LM324运放一个,继电器一个,9014三极管一个,二极管一个,100k的电阻两个,47k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直流电源设备

四基本原理

光敏三极管在红外光照射下导通获得低电平,从而通过比较器和继电器来控制灯的熄灭状态

光敏三极管在遮光下截止获得高电平,从而通过比较器和继电器来控制灯的点亮状态

光敏电阻在光照射下导通获得低电平,从而通过比较器和继电器来控制灯的熄灭状态

光敏电阻在遮光下截止获得高电平,从而通过比较器和继电器来控制灯的点亮状态

用麦克风作为声音的源,通过滤波放大,整流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再转换为电压信号,从而控制继电器,来实现灯亮与灭的控制

用与门将二者相结合,共同作为与门的输入信号,将输出引出,来控制继电器实现控制灯的亮与灭

五试验步骤

1。找齐电路所需的基本原件,搭接电路。

2。测试电路中的各个点的电压状态

3。检测完电压之后,开始进行对光敏三极管遮光和曝光处理,看电灯是否有闪烁的变化

4将光敏三极管换成光敏电阻做步骤3同样的处理方法,看电灯是否有闪烁的变化

5。将麦克风的输入转换为电压控制继电器

6。用与门将声光信号作为输入,同时引出输出来控制继电器,实现灯得亮与灭

7。得出结论,整理器材。

六实验电路如图

结论:实验电路完全能够得到实验开始所提出的要求,主要的缺点就是声控的范围太窄,必须要对准麦克风才有比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无线湿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3687 字

+ 加入清单

无线湿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无线湿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参考!

摘 要: 针对现实中更为便捷的监测湿温度的要求,下位机以无线收发模块nrf2401 为基础,配合51 单片机和湿温度传感器设计出了监测系统的硬件电路;上位机用vc6.0 开发,可以实现对监测结果的动态曲线显示,储存,打印。该设计可移植性好,在仓库系统、电力系统、档案资料库、烟草和食品加工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无线通信;湿温度监测;单片机;串口通信;vc

1 引 言

随着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需要监测湿温度的场合越来越多。现有的湿温度监测系统多是采用有线传输,不仅要敷设大量的电缆,而且电源线,控制线,信号线混在一起,可能会出现相互之间的干扰。尤其是当监测点过多时,布线复杂,有线传输的问题会更严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管理科学,高效率的湿温度监测系统。本文介绍的无线湿温度监测系统,改进和克服了有线的上述缺点。改变温湿度测量点位置和增加或减少测量点数目都非常方便。

2 方案设计

2.1 系统框图

整个系统可由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和一个中心节点组成。其中,无线传感器节点分布在需要测量的现场,由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完成对周围环境湿温度数据采集,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并在液晶模块显示,然后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将数据发送出去。监测中心节点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的数据,由单片机处理后通过rs-232 串口传至pc 端,进行图像的绘制,数据的处理和储存。当湿温度超过预设阀值时,中心节点处蜂鸣器进行报警提示。

2.2 技术指标

温度测试范围:-55- +125 ℃ 测试精度:0.5 ℃湿度测试范围:10%-100%rh 测试精度:1%rh无线传输范围:开阔地80m 左右。

3 系统组成模块

3.1 无线发射接收模块

系统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传输现场采集的数据,系统所处环境较恶劣,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采用以nrf2401ag 为核心芯片的无线数传模块。nrf2401ag 是单片无线收发一体的芯片。模块工作电压为2.7~3.6v,内置天线;采用全球开放2.4ghz ism 频段,免许可证使用;采用高效gmsk 调制最高传输速率达到1mbit/s,抗干扰能力强;有125 个频道,可满足多频及跳频需要;内置硬件crc 检错,支持点对多点通信地址控制。

模块可以通过软件设置地址,只有收到本机地址时才会输出数据,可直接连接各种mcu,软件编程非常方便。nrf2401ag 可通过软件设置40 bit 的地址,适合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crc 纠检错硬件电路和协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且不再需要用软件对传输数据进行差错控制编码,简化了软件编程。ptr4000pa 是ptr4000 的功率加强型产品,传输距离更远(开阔地约300-400m,室内约 50-100m)。nrf2401ag 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一种shockbursttm mode(突发模式)的通信模式。shockburst mode 使用芯片内部的先入先出堆栈区,数据可以从低速微控制器送入,高速(1 mb/s)发射出去,字头和校验码由硬件自动添加和去除。其优点是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

3.2 温度测量模块

温度传感器采用采用 dallas 公司的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芯片内部集成了温度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器。其测温范围为-55-+125℃,测量的温度值可编程为9、10、11 和12 位数字表示,相应温度分辨力分别为0.5℃、0.25℃、0.125℃ 和 0.0625℃。用户可设定温度超标报警的上、下限值。

ds18b20 为一线通信接口,必须先完成rom 设定,否则记忆和控制功能将无法使用。主要首先提供以下命令之一:1)读rom,2)rom 匹配,3)搜索rom,4)跳过rom,5)报警检查。这些指令操作作用在没有一个器件的64 位光刻rom 序列号,可以在挂在一线上多个器件选定某一个器件,同时总线也可以知道总线上挂有多少,什么样的设备。

3.3 湿度测量模块

湿度传感器采用hs1101。hs1101 是humirel 公司生产的变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采用独特的工艺设计。

hs1101 测量湿度采用将hs1101 置于555 振荡电路中,将电容值的变化砖换成电压频率信号,可以直接被微处理器采集。

555 芯片外接电阻r57,r58 与hs1101,构成对hs1101 的充电回路。7 端通过芯片内部的晶体管对地短路实现对hs1101 的放电回路,并将引脚2,6 端相连引入到片内比较器,构成一个多谐波振荡器,其中,r57 相对于r58 必须非常的小,但决不能低于一个最小值。r51 是防止短路的保护电阻。

hs1101 作为一个变化的电容器,连接2 和6 引脚。引脚作为r57 的短路引脚。hs1101 的等效电容通过r57 和r58 充电达到上限电压(近似于0.67 vcc,时间记为t1),这时555 的引脚3 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然后通过r58 开始放电,由于r57 被7 引脚内部短路接地,所以只放电到触发界线(近似于0.33 vcc,时间记为t2),这时555 芯片的引脚3 变为高电平。通过不同的两个电阻r19, r20 进行传感器的不停充放电,产生方波输出。

由此可以看出,空气相对湿度与555 芯片输出频率存在一定线性关系。给出典型频率湿度关系(参考点:25℃,相对湿度:55%,输出频率:6.208k hz)。可以通过微处理器采集555 芯片的频率,然后查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值。为了更好提高测量精度,也可采用下位机负责采集频率,将频率值送入上位机进行分段处理的方法。

4 pc 机与数据处理

pc 机采用vc6.0 开发上位机软件。vc6.0 具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友好的用户界面、实时型强等优点,还具有强大数据处理和图形处理功能,因此非常适用于开发通信系统控制软件。在采用vc 开发过程中,为实现远程通信,设计中采用mscomm 控件。该控件屏蔽了通信过程中的底层操作,应用时只需要监控mscomm 控件的属性和事件,便可以通过rs-232 与单片机实现串行异步通信。

pc 机与单片机的通信协议设定波特率为9600,偶校验,8 个数据位,一个停止位。mscomm 控件通讯方式采用事件驱动方式。pc 机把单片机传送过来的温湿度测量值存放在内存中,并可以利用pc 机的时间功能,记录下测量数据的时间。vc 编写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可在显示屏幕上动态曲线的形式来显示湿温度的值,还可打印和存储大量的温湿度测量值,供以后参考和分析,也是对单片机性能不足的补充。

可利用 vc6.0 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提高温湿度的测量精度。也可以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结果进行线性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

此外,在绘制动态曲线的过程,每一次从串口传来的数据都会引起窗口的重绘,如果采用直接在gdi 中绘图的方法会引起图像的闪烁现象。因此可以采用双缓存技术。双缓存技术就是把要显示的图形先在内存中绘制好,然后调用bitblt 函数,把内存设备复制到显示设备上。由于这时非常规整的内存拷贝,这个过程会进行的非常快,这样就会消除重绘而引起的图像闪烁问题。

实现双缓存技术的过程如下:

1. 保证绘图过程中的所有cdc 及其继承类指向内存dc。这里可以利用内存设备环境变量cmemdc(一个开源的类)来代替设备环境变量。

2. 修改onerasebkgnd(cdc*) 事件将代码屏蔽,改为一句 return true;

3. 将图像背景擦除的的过程放到内存缓冲区里面去做。部分关键代码如下:

void cgraphview::ondraw(cdc* pdc)

{

crect rectclient;

getclientrect( &rectclient );

cmemdc memdc(pdc, rectclient);

erasebkgnd(&memdc);

// onerasebkgnd 失效了,但是仍然需要在内存缓冲区中擦除背景

m_graph.redraw( &memdc, rectclient );

}

4. 在内存中绘制图形,并把结果切换到显示dc。实践表明,双缓存技术在绘图中有稳定良好的效果。

5 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用 c 语言编程,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程序设计方式。总体上包括主程序模块、参数设置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以及报警子模块等。最后主程序和中断处理程序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这样使程序利于修改和调试,也增强了程序的可移植性。下位机完成对周围湿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和发送。上位机基于vc 开发应用程序,来实现对下位机的控制,节点选择以及对接收到数据的动态显示、储存、分析和处理。

6 结束语

总体来说,系统设计新颖,简单实用。样机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测试,可靠稳定,使用方便。特别是基于vc6.0开发的上位机界面使监测更加便捷,更具人性化特点。此外,本设计在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学上也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与仿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毕业设计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仿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曾 专业班级 汽电1201

课题名称 汽车尾灯的控制电路设计与仿真 指导教师 唐

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途径和主要方法:

1、根据任务书选题调研,做出开题报告

2、查找设计原理

3、做初步方案

4、确定初步方案

5、修改方案

6论文定稿,答辩

毕业设计进度计划:

1、根据任务书选题调研,做出开题报告

2、查找设计原理

3、做初步方案

4、确定初步方案

5、修改方案

6完成论文初稿

7论文定稿,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  见

年   月  日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价表

论文题目 汽车尾灯 控制电路设计与仿真

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 班级 汽电1201 学 生

姓 名 曾祥云

检  查

次  数 评 分 标 准 分 值 得分 总分

开题

检查 设计文献、资料、工具等准备完成及时 50

完成开题报告完成及时审查合格 50

第二次

检查 按时作息,设计认真主动 20

设计进度基本符合预定计划 20

总体设计方案基本可行,  20

完成草图绘制和方案框架文本 40

第三次

检查 基本完成除说明书外的毕业设计任务 40

设计方案正确、资料规范,作品基本完成 20

40

第四次

检查 完成所有毕业设计任务 40

毕业设计方案正确、资料完整、修改及时。 40

毕业设计文档按照规范要求完成定稿,装订、打印符合规范要求 20

合计(第一次×20%+第二次×20%+第三次×30%+第四次×30%)

教师评语

注:表中考核标准仅供参考,各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设定具体考核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无线湿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3687 字

+ 加入清单

无线湿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无线湿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参考!

摘 要: 针对现实中更为便捷的监测湿温度的要求,下位机以无线收发模块nRF2401 为基础,配合51 单片机和湿温度传感器设计出了监测系统的硬件电路;上位机用VC6.0 开发,可以实现对监测结果的动态曲线显示,储存,打印。该设计可移植性好,在仓库系统、电力系统、档案资料库、烟草和食品加工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无线通信;湿温度监测;单片机;串口通信;VC

1 引 言

随着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需要监测湿温度的场合越来越多。现有的湿温度监测系统多是采用有线传输,不仅要敷设大量的电缆,而且电源线,控制线,信号线混在一起,可能会出现相互之间的干扰。尤其是当监测点过多时,布线复杂,有线传输的问题会更严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管理科学,高效率的湿温度监测系统。本文介绍的无线湿温度监测系统,改进和克服了有线的上述缺点。改变温湿度测量点位置和增加或减少测量点数目都非常方便。

2 方案设计

2.1 系统框图

整个系统可由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和一个中心节点组成。其中,无线传感器节点分布在需要测量的现场,由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完成对周围环境湿温度数据采集,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并在液晶模块显示,然后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将数据发送出去。监测中心节点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的数据,由单片机处理后通过RS-232 串口传至PC 端,进行图像的绘制,数据的处理和储存。当湿温度超过预设阀值时,中心节点处蜂鸣器进行报警提示。

2.2 技术指标

温度测试范围:-55- +125 ℃ 测试精度:0.5 ℃湿度测试范围:10%-100%RH 测试精度:1%RH无线传输范围:开阔地80m 左右。

3 系统组成模块

3.1 无线发射接收模块

系统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传输现场采集的数据,系统所处环境较恶劣,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采用以nRF2401AG 为核心芯片的无线数传模块。nRF2401AG 是单片无线收发一体的芯片。模块工作电压为2.7~3.6V,内置天线;采用全球开放2.4GHz ISM 频段,免许可证使用;采用高效GMSK 调制最高传输速率达到1Mbit/s,抗干扰能力强;有125 个频道,可满足多频及跳频需要;内置硬件CRC 检错,支持点对多点通信地址控制。

模块可以通过软件设置地址,只有收到本机地址时才会输出数据,可直接连接各种MCU,软件编程非常方便。nRF2401AG 可通过软件设置40 bit 的地址,适合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CRC 纠检错硬件电路和协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且不再需要用软件对传输数据进行差错控制编码,简化了软件编程。PTR4000PA 是PTR4000 的功率加强型产品,传输距离更远(开阔地约300-400m,室内约 50-100m)。nRF2401AG 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一种ShockBurstTM Mode(突发模式)的通信模式。ShockBurst Mode 使用芯片内部的先入先出堆栈区,数据可以从低速微控制器送入,高速(1 Mb/s)发射出去,字头和校验码由硬件自动添加和去除。其优点是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

3.2 温度测量模块

温度传感器采用采用 Dallas 公司的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芯片内部集成了温度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器。其测温范围为-55-+125℃,测量的温度值可编程为9、10、11 和12 位数字表示,相应温度分辨力分别为0.5℃、0.25℃、0.125℃ 和 0.0625℃。用户可设定温度超标报警的上、下限值。

DS18B20 为一线通信接口,必须先完成ROM 设定,否则记忆和控制功能将无法使用。主要首先提供以下命令之一:1)读ROM,2)ROM 匹配,3)搜索ROM,4)跳过ROM,5)报警检查。这些指令操作作用在没有一个器件的64 位光刻ROM 序列号,可以在挂在一线上多个器件选定某一个器件,同时总线也可以知道总线上挂有多少,什么样的设备。

3.3 湿度测量模块

湿度传感器采用HS1101。HS1101 是HUMIREL 公司生产的变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采用独特的工艺设计。

HS1101 测量湿度采用将HS1101 置于555 振荡电路中,将电容值的变化砖换成电压频率信号,可以直接被微处理器采集。

555 芯片外接电阻R57,R58 与HS1101,构成对HS1101 的充电回路。7 端通过芯片内部的晶体管对地短路实现对HS1101 的放电回路,并将引脚2,6 端相连引入到片内比较器,构成一个多谐波振荡器,其中,R57 相对于R58 必须非常的小,但决不能低于一个最小值。R51 是防止短路的保护电阻。

HS1101 作为一个变化的电容器,连接2 和6 引脚。引脚作为R57 的短路引脚。HS1101 的等效电容通过R57 和R58 充电达到上限电压(近似于0.67 VCC,时间记为T1),这时555 的引脚3 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然后通过R58 开始放电,由于R57 被7 引脚内部短路接地,所以只放电到触发界线(近似于0.33 VCC,时间记为T2),这时555 芯片的引脚3 变为高电平。通过不同的两个电阻R19, R20 进行传感器的不停充放电,产生方波输出。

由此可以看出,空气相对湿度与555 芯片输出频率存在一定线性关系。给出典型频率湿度关系(参考点:25℃,相对湿度:55%,输出频率:6.208k Hz)。可以通过微处理器采集555 芯片的频率,然后查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值。为了更好提高测量精度,也可采用下位机负责采集频率,将频率值送入上位机进行分段处理的方法。

4 PC 机与数据处理

PC 机采用VC6.0 开发上位机软件。VC6.0 具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友好的用户界面、实时型强等优点,还具有强大数据处理和图形处理功能,因此非常适用于开发通信系统控制软件。在采用VC 开发过程中,为实现远程通信,设计中采用MSComm 控件。该控件屏蔽了通信过程中的底层操作,应用时只需要监控MSComm 控件的属性和事件,便可以通过RS-232 与单片机实现串行异步通信。

PC 机与单片机的通信协议设定波特率为9600,偶校验,8 个数据位,一个停止位。MSComm 控件通讯方式采用事件驱动方式。PC 机把单片机传送过来的温湿度测量值存放在内存中,并可以利用PC 机的时间功能,记录下测量数据的时间。VC 编写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可在显示屏幕上动态曲线的形式来显示湿温度的值,还可打印和存储大量的温湿度测量值,供以后参考和分析,也是对单片机性能不足的补充。

可利用 VC6.0 对测量的数据进行数字滤波,提高温湿度的测量精度。也可以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结果进行线性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

此外,在绘制动态曲线的过程,每一次从串口传来的数据都会引起窗口的重绘,如果采用直接在GDI 中绘图的方法会引起图像的闪烁现象。因此可以采用双缓存技术。双缓存技术就是把要显示的图形先在内存中绘制好,然后调用BitBlt 函数,把内存设备复制到显示设备上。由于这时非常规整的内存拷贝,这个过程会进行的非常快,这样就会消除重绘而引起的图像闪烁问题。

实现双缓存技术的过程如下:

1. 保证绘图过程中的所有CDC 及其继承类指向内存DC。这里可以利用内存设备环境变量CMemDC(一个开源的类)来代替设备环境变量。

2. 修改OnEraseBkgnd(CDC*) 事件将代码屏蔽,改为一句 return TRUE;

3. 将图像背景擦除的的过程放到内存缓冲区里面去做。部分关键代码如下:

void CGraphView::OnDraw(CDC* pDC)

{

CRect rectClient;

GetClientRect( &rectClient );

CMemDC memDC(pDC, rectClient);

EraseBkgnd(&memDC);

// OnEraseBkgnd 失效了,但是仍然需要在内存缓冲区中擦除背景

m_graph.Redraw( &memDC, rectClient );

}

4. 在内存中绘制图形,并把结果切换到显示DC。实践表明,双缓存技术在绘图中有稳定良好的效果。

5 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用 C 语言编程,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程序设计方式。总体上包括主程序模块、参数设置模块、通信模块、显示模块以及报警子模块等。最后主程序和中断处理程序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这样使程序利于修改和调试,也增强了程序的可移植性。下位机完成对周围湿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和发送。上位机基于VC 开发应用程序,来实现对下位机的控制,节点选择以及对接收到数据的动态显示、储存、分析和处理。

6 结束语

总体来说,系统设计新颖,简单实用。样机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测试,可靠稳定,使用方便。特别是基于VC6.0开发的上位机界面使监测更加便捷,更具人性化特点。此外,本设计在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学上也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