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残疾人的先进事迹【精选3篇】

浏览

4989

范文

3

篇1:社区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社区,全文共 1806 字

+ 加入清单

社区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xx社区是居民小区,辖区总面积xx平方公里,现有居民xx户,总人口xx人。截止目前,共有各类残疾人xx名,重点服务对象xx名。其中肢体残疾xx名、智力残疾xx名、视力残疾xx名、精神残疾xx名、多重残疾x名、听力残疾x名、言语残疾x名,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xx名,残疾老人xx名(其中70岁以上31名),残疾少年儿童7名。近年来,金川区金芝里社区在区委、区政府、区残疾联的关心重视下,社区上下齐心协力,全力打造宜居的残疾人生活环境,在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生活保障、权益维护、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成效显著,社区残疾人工作能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一、 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扶残助残浓厚氛围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为确保社区残疾人工作有效、有序开展,根据市、区残联要求及社区残疾人工作实际,社区及时调整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社区主任为主席,残协委员为副主席,广大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为成员的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具体负责残疾人工作。社区残协建立健全了《残疾人协会主席工作职责》、《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制度》等20项职责和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表》、《重度残疾人基本情况表》等10项基本信息台账,切实加强了社区与残疾人及其监护人的联系,确保残疾人及时、有效的得到帮助。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扶残助残浓厚氛围。

能否营造一个良好的扶残助残氛围是顺利开展残疾人工作的必要条件。近两年,社区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一是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横幅等方式对残疾人工作制度、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二是组织演出、宣讲、观看专题影片等宣传活动,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累计组织专场宣传活动9次;三是利用元旦、春节、“妇女节”等节假日在社区游园、辖区市场等人口聚集区开展宣传动员,截止目前,共发放助残日历张,宣传书籍800余本。累计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残疾人康复读物600余本。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使扶残助残理念深入人心,使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人人知晓。

二、 推进体系建设,提升保障和服务水平

我社区积极推进残疾人工作“两个体系”建设,以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作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集中解决了一批残疾人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完善保障服务、促进扶贫工作。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身体缺陷,导致无法就业或难就业,从而直接影响其生活状态。社区残协本着急残疾人之所急、想残疾人之所想的服务理念,及时掌握残疾人生活状况,了解残疾人需求,将辖区符合条件的58户、61名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为5名重度和特困残疾人办理了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缓解其经济压力。常年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帮一”、“众帮一”助残活动,累计帮扶慰问残疾人34户,发放慰问金5000余元。社区重度和困难残疾人与市、区单位结成帮扶对子12对,帮扶救助20余次。社区5户残疾人家庭分到廉租住房,1户精神残疾人享受政府临时救助,1户残疾儿童享受为期三年的残疾儿童教育助学救助。

(二)加大法律宣传,维护合法权益。社区始终把维护残疾人权益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每年5月份社区都会邀请金川路司法所所长向残疾人讲解《残疾人就业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相关法律,并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发放各类法律法规宣传资料。xx年8月,社区调解委员会会同八冶二公司物业管理科、金川路司法所等单位对10区20栋一起涉及残疾人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最终使双方达成协议,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

(三)掌握康复需求,提供康复服务。社区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认真进行排查摸底,为社区35名白内障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和白内障患者数据库。为社区14户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发放“阳光家园”居家托养补助金8000余元。为2名残疾人赠送轮椅。社区参加医疗保险残疾人102名,其中83名(低保户64名,重残19名)残疾人属免费办理。社区整合现有资源,开办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中心依照残疾人身体状况编排了残疾人健身操,不定期进行培训、锻炼,为残疾人康复提供了极大帮助。社区还与卫生服务所联系发放连心服务卡66张,不定期对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建立康复档案,免费进行体检。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残疾工作人员先进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836 字

+ 加入清单

残疾工作人员先进材料

让阳光温暖每个残疾人家庭

是XX年开始从事民政工作的。民政科和组干科合署办公,科长由组干科科长兼任。全科室仅有3个人,对口业务多,工作量大。在科室分工中,他分管民政、~、残联,还要管理干部档案,老干管理及其它许多临时业务。尽管分工业务多,事情也很烦琐,但他始终把残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因为,他深深地意识到,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他(她)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正常人大得多。他们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应该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让党的阳光温暖他们每一个家庭,感受到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带来的好处,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走家进户 了解真情

XX年开始执行城镇居民最低保障制度。根据政策规定,二级以上智残、精神残、肢体残、视力残可以纳入社会最低保障。农工出身,在第一线奋斗了30年的,很熟悉基层残疾人生活工作中的疾苦。他认识到这是党对残疾人的关心,一定要想办法把党的政策落实好,把凡是符合条件的尽量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

但是,是个大,全xx16个驻地很分散,有的一个相隔很远的几大片居住。要想掌握真实资料,必须深入到每个和领导、工会主席一家一户察看。可是,民政经费很少,不可能雇车下。他只好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冒严寒、酷暑奔波在之间。XX年3月春寒料峭,和李国林科长到三营、种羊场了解残疾人家庭情况,以便上报第二季度低保。由于时间紧,任务急,加气温还在零下10多度,他的耳朵被冻伤。但他没有停止,依然坚持下。直到任务全部完成。

由于比较分散,加上新上任的年青干部,对有些人家不熟悉,有些残疾人对低保政策不了解,虽然家庭生活相当困难,但不为人所知。XX年,在市场上听到有人在讲,牧场园林队有个严得全在帮别人拉草时,从车上摔下来摔坏颈椎,造成腰下瘫痪,他的老婆领着大儿子外出不归,家里只留下一个还在上学的小儿子,非常可怜。他听到后当天下午骑摩托车牧场园林队,和单位领导一起找到严德全家,一看情况确实如人所讲。当即要求单位领导给予适当照顾,而且走访隔壁邻居,希望能在生活上对严德全有所帮助。并安慰他,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他。回来后,他以最快的速度办理完申报手续。当严德全第一次拿到低保金时,激动得流下热泪,表示感谢党的关心。

在不断努力下,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陆续被纳入低保。到XX年底,全已有82家残疾人家庭纳入低保,占全低保户128家的64%。

热心帮助残疾人

关心残疾人,在工作权限范围内,总是千方在计照顾帮助残疾人。被残疾群众称为:我们的头。有困难去找头,成为某些残疾人的口头语。XX年6月,一连残疾人,邱先明和姚春萍到民政科办理低保手续,可是她俩既没有照片,又不会写低保申请报告。帮她们写好个人申请报告,又领她们去照照片。因为邱先明是一位50多岁双目失明的妇女,姚春萍是患严重小儿麻痹症的妇女,上下楼梯相当困难。在左手牵着一个,右手扶着一个,到宣传科讲明情况,为她们免费照像,然后又将她们的户口、残疾证、身份证进行复印。后来她们纳入低保后,还经常将低保金送到家中。

种羊场二队残疾人王福福是一位智残。因父母双亡很早,自小由队上负责生活。理应纳入低保,但他既无身份又无户口本,也无残疾证。无法办理低保手续。在派出所调查后。确认王福福就是x人,因父母去世早,对户口、身份证、残疾证无人过问造成遗漏。当即向民政局打报告说明情况,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成立纸箱厂,残疾人谢春香想入股就业,找到希望得到帮助。当即和工交科联系,虽然当时一下未解决,但在大家一致努力下,她终于

如愿。兵残联要举办职业培训班,但残疾人都不愿参加。觉得这是难得的学习生活技能的好机会,在他一再动员下,有两名女残疾青年参加培训,掌握了一门技术,为就业创造了条件。

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虽然关心残疾人,但在办理具体业务时,严格按政策办事,凡符合政策的一定及时办理,不符合政策的,坚决不办。某单位有一姓黄的女残疾青年,是四级智残,不符合纳入低保条件。从家庭经济收入来看也不属困难家庭。这位残疾青年的哥哥为了使其妹妹能纳入低保,千方百计要将其四级智力残疾证改为二级智力残疾证,在自己跑了两次无效的情况,在全范围,甚至在x找人说情,先后找说情的人有10多人。但在心目中,政策永远大于人情,这道人情关始终未能打通。

社会最低保障制度在影响越来越大,许多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以及其亲属到民政科要求纳入低保。有些人还无理取闹,面对种种情况,总是耐心解释说服,从来不和人争执。对有些说情的,也总是宛言谢绝。按规章制度办事是他工作的左右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服务,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先进事迹

詹少莲,女,东莞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于3月调入到东莞市残联系统工作。几年来,她立足本职岗位,急残疾人之所急,深入基层,深入残疾群众,和残疾人广交朋友,为残疾人的事奔走、扶助,千方百计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连续几年她被评为市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残疾人朋友都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莲姐”。

一、积极做好政策宣传,搭建残疾人就业平台

二、热心和残疾人交朋友,真心实意地济困解难

残疾人的事就是自家的事。当詹少莲同志看到家住莞城的智力残疾人任飞鸿的时候,她的心深深地被揪了起来了。任飞鸿的智商只相当于5-8岁的儿童,却体型壮硕,1.7以上的身高,170多斤,和已40多岁瘦弱的母亲相依为命。家里生活环境很差,靠母亲在外做清洁工维持生计。天冷下雨的时候,母亲热好他一整天要吃的粥,把他关在家里锁上门,出去做工。但长期关在家里存在安全隐患,只要天气好一点,母亲就骑着自行车,任飞鸿跑着跟在母亲的自行车后,一起去做工。詹少莲同志看到这些,当即把自己女儿的自行车送给了任飞鸿,让他可以自己骑自行车跟母亲一起外出。每到逢年过节,詹少莲同志总要带上礼品去看望这母子俩。针对任飞鸿的家庭困难,詹少莲同志多次与相关部门联系,反映情况,帮助安排任飞鸿到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免费入托,并先帮他垫付了生活费,既方便照顾,也能让任飞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解决这个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

一些残疾人朋友听说詹少莲同志的事迹后,主动来找她,詹少莲同志总是热情接待。残疾人朋友遇上什么困难也都喜欢打她电话,更多时候,她帮助残疾人解决的不仅是就业问题,还包括为人处世指导,感情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工作。莞城肢体残疾人莫丽嫦,女,47岁,因为要照顾70多岁的身患癌症的母亲,又想找一份可以兼顾的工作,詹少莲同志先后为她推荐了6次就业,都因为母亲的病情没有成功,莫丽嫦一方面对母亲的病很担心,另一方面对就业也很灰心,说“要是母亲死了,那我也去死。”詹少莲同志总是安慰她,开导她,不时给她电话,鼓励她一定要坚强面对生活,同时更加留意各种可能适合莫丽嫦的工作机会。总会有合适的工作机会的,总会有解决办法的。这也是詹少莲同志经常自勉的一句话。她经常发动朋友和她一起帮扶残疾人,先后结对帮扶了10多名残疾人重新走上了就业岗位,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