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李白最经典12首诗望天门山(汇总2篇)

浏览

2803

范文

2

篇1:李白一生思想总结_思想工作总结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2684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一生思想总结

【李白】

第一、李白的一生大致可分五个时期:

1.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25岁以前):李白自少年时就博涉百家,习辞赋,学剑术,好任侠,慕神仙。

2.远游求仕时期(26至42岁):李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过江陵、洞庭湖、扬州,后在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以安陆为中心,游历过梁宋、齐、鲁等地。在漫游中结交了许多友人,曾经隐逸学道,也干谒过权贵,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荐,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

3.长安时期(42至45岁):天宝元年李白应诏进京,为翰林待诏,供奉宫廷。但李白地位和处境并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傲岸不羁的个性又难容于世,饮酒狂放,蔑视权贵,终招嫉恨谗毁,自请放还。长安的生活实践,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4.再度漫游时期(45至55岁):李白离开长安后游历过梁宋、齐鲁、燕赵、江浙等地。其间结识了杜甫。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失意及对现实的不满,使其思想充斥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安史之乱时期(44至62岁):安史之乱起,李白由宣城奔剡中,旋又隐于庐山。次年应聘参加永王璘幕府。永王抗命兵败,李白以“附逆”论罪,长流夜郎,中途遇赦而还。李白身经战乱,始终满怀着报国靖乱的志向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第二、李白的主要思想

李白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儒、道、侠三者兼综的特点。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而道家超尘出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终沾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一、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如《梁甫吟》、《古风》(第十首)等,赞美古代名臣贤相借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与建功立业、拯物济世的雄心壮志。《行路难》、《将进酒》、《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表现了失意后的抑郁愤懑和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个性,以及欲求超脱的旷达情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二、关怀现实的政治、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如《古风》中的一些诗,抨击了统治者的昏庸荒淫和专横跋扈,具有很强的观实批判精神。安史之乱后的诗,如《奔亡道中》、《永王东巡歌》等,表现反对分裂割据、靖难救国的爱国

精神。《丁都护歌》、《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长干行》等,表现了对普通百姓的感情和对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

第三、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李白一生好游历亲近自然,因此写景记游诗数量较多。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他的诗歌绝句多清新隽永、明快自然,歌行多纵横飘逸、流畅自然,可谓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江下韦太守良宰》)。

第二、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充分地表现着生活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使我们时时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

第三、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第四、李白能自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绝句的成就也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

【李白的艺术个性有哪些主要特点】

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一)自由奔放,不受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灵活采用古风和乐府歌行体式创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美诗篇。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律诗较少,五、七言律诗一共只有八十多首,大部分是乐府和歌行。这两种体式,字数灵活,格律不严,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诗人深刻的思想、奔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例如《将进酒》开头就是一个十字长句“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中间杂有三字句、五字句,运用自如。这首诗是借酒浇愁,发泄胸中愤懑不平之作。诗中以豪迈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蔑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理想的豪情壮志,全诗气势磅礴,雄浑奔放,有如行云流水,倾泻而下,表现了乐观情绪,充满浪漫主义精神。

(二)想象丰富,构思奇绝,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创造新奇鲜明的艺术形象。李白是一位有着

丰富想象力的诗人,他见闻广,阅历深。在他的笔下,人间的事物、天上的星辰、神话传说、历史珍闻、自然景观、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驰骋想象的媒介。《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一篇表现李白想象力的杰作。李白想象力的发挥,绝不只是在一诗一歌之中,几乎每一首诗中无不运用。这使得他的诗作,无不形象鲜明,韵味深厚。

(三)清新自然,明白晓畅,这是李白诗歌语言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和李白在创作上的刻苦努力、善于学习是分不开的。李白很重视前代和当代诗人的长处,对汉魏六朝以来的乐府民歌尤为尊重,吸取其中的营养,锻炼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很多诗篇,因为语言的光彩而令人百读不厌,长久流传。李白的语言风格素来为历代学人所推崇,王安石对此有着很好的概括:“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在李白的诗篇中,许多诗句闪闪发光,引人留意且惊喜。初看起来,有些句子似乎很平常,像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毫不费力,未加推敲,但它的魅力却使你不能忘怀。若深入体会则会感到含义极深,韵味无穷。

李白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与自然合为冥一的潇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士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他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家,都曾受到他的影响。由于他以才力写诗,凭气质写诗,他的诗风事实上是无法学习。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提拔李白同志担任版主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提拔李白同志担任版主的考察报告

关于提拔李白同志担任版主的考察报告

2006-4-13 12:25:28 BY 花雨斋

版主考察委员会:

本工作小组经过对李白同志进行长期跟踪考察,历时30年,现向版主考察委员会提交考察报告如下:

李白,字太白,虽然有关名号经过家族和本人再三强调“白”、“太白”,但无人称其为白痴,自己也没有提到自己是白痴一类的任何迹象与特征。李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学历符合论坛要求。他自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情况基本属实。在其他技能继续教育方面,其15岁时,学习剑术,但无此项学历证书。该同志诗留传下来的近千首,各体皆备,精华帖占据87%,无任何”白痴”迹象。

李白出身问题不清楚,大致是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O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政治倾向为道教,派别不详。成年阅历如同年少经历同样复杂,喜欢频繁跳槽,无事在全国各地游荡,很难在一个地方呆上数十年的时间,从李白的“低头思故乡”一类的句子可以看出,李白最终向往的,还是回到故乡的论坛,对我论坛的忠诚度值得怀疑。

李白结交甚广,笼络人心不乏一两整套,其良好的智商与写作水平,常常不花什么银子,仅凭其《送汪纶》、《送孟浩然之广陵》之类的非主旋律等小律小绝,便勾得知识分子、著名写手感恩戴德,丧失远大理想,造成人才流失或形成小帮派。更为值得警惕的是,李白是天子呼尔不上船的角色,组织纪律性很差,这种连天子威严、贵妃媚眼都视若无物的所谓人才,不符合论坛又红又专的选拔对象标准,一旦思乡叛逃,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加上一些我们控制不住的地方节度史,被李白的名声鼓惑,常常对他高薪聘请,许诺大都会黄金地段的别墅、高级轿车,承诺其不必亲临版务,看帖回帖,更是严重隐患。

李白喜欢酗酒,酒后丑态百出,敢令天子难以下台,论坛就更难约束。李白拳脚了得,喝酒后喜欢滋事,在首都长安这样治安良好的地方,李白也敢酒后胡来,打架斗殴,七、八个人不是对手,倘若在论坛闹事,毒打网友倒是与我们无关,但若毒打超级版主以上领导,在论坛人员精简、保安匮乏的情况下,我们一是不能保证李白不会出事,二是不敢保证不出政治问题、叛变事件。

综合以上三十年的考察,我们认为:李白同志虽然才华横溢、能力超群,但启用有风险,使用要谨慎,建议先到偏冷版面实习十年,待成熟后转正,在此期间,希望组织部门再耐心考察,加强约束,将李白培养成为对我论坛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人才。

特此报告。

李白同志情况考察工作组

大唐XX年X月X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