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对于劳模事迹的心得感悟两篇

浏览

1565

范文

2

篇1:全国劳模事迹报告会有感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汇报报告,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劳模,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劳模事迹报告会有感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没有鲜红的党旗,没有鲜花和仪式,甚至没有入党誓言,受条件所限只能在罐头盒上写下“愿把青春献给祖国”来表达自己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一片赤诚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

“做人的冠军是我一生的追求”、“人活着就是要活出一股精气神”、“凡事都要精益求精”、“心态改变观念”、“人品决定产品、技术决定质量”几句简短的人生信条,均出自眼前这个虽个子不高、但却阳刚劲十足的男人身上,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xx期间天津市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天津长亭假肢公司经理——孙长亭。

公司召开庆祝建党91周年先进及创先争优表彰大会,有幸邀请到三位天津市全国劳动模范,三位劳模言语平凡、朴实,但字字句句见真情,听完报告,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尤其是孙长亭同志的事迹报告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少年时期,孙长亭就具有同龄孩子所不能有的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是非常出色的少年足球运动员,获得过全国最佳少年射手的光荣称号。慢慢地他成长为职业球员,那时的他,心目中只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出色的足球运动员。

他进入部队后中国西南边境的一场战争吸引了他,他参加了老山前线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场战争中使他失去了左腿,当他讲到,战友冲破敌人封锁凭着一种顽强的精神和毅力在身体多处中弹的情况下背回救命的粮食时,我看到了他眼中有泪花闪烁,战友留下一句“吃饱了为我报仇”后就牺牲了。战友的这种不怕牺牲、敢打敢拼的精神支撑、鼓舞、激励着他们打赢了这场战争,也就是在战友牺牲的那一刻,使他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战斗英雄回家了,带着战争留下的残疾。一个人的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的精神残疾,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孙长亭重新振奋,他不安于政府安排的轻闲工作,他要去体育场来实现自己一生的梦想。用他自己的话讲,人活着就是要有一股精神。期间的艰苦训练对正常人来说都难以坚持,更何况是身有残疾的人。但他凭着一股顽强的拼劲和实现梦想信念的支撑,孙长亭在第九届残奥会和远南残运会上夺得5枚金牌,并破一项(标枪)世界纪录。

现在,他创办自己的假肢公司已十年,且他的公司里有相当一部分员工为残疾人。他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格言——“心态改变观念”;他将做人融入到创办公司的理念中——“人品决定产品、技术决定质量”。他还特别提醒大家要时刻注重安全,根据他办企业的经历,找到他的人都是不幸的人,他希望能给那些不幸的人安装上自信和灵魂的假肢,给他们生的勇气和希望。他讲到“我虽然得到了赛场上的冠军,但是做人的冠军却是我要用一生去追求奋斗的目标”。他用铮铮铁骨之躯诠释了一个做人的责任、诠释了对社会的责任。

听完劳模们的事迹报告,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他们的工作都很平凡,但却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无一不透露出敬业的精神和做人的真理。我们面前没有硝烟、没有战场,正因为此我会加倍珍惜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加倍珍惜拥有的一切。我会在今后的时日里,将长亭信念时刻铭记于心,鞭策自己爱岗敬业、勇于进取,为企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英雄劳模孙长亭的名字让我想起了这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送别》。今日送别英雄、劳模,但是劳模们的精神会永远留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观劳模事迹材料有感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劳模,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劳模事迹材料有感

观劳模事迹材料有感

翻开大多数的先模人物事迹材料,其中有一共性,即该先模人物一心为公,为了“大”家,不顾“小”家,具体事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主人公正从事一重要工作,家中突然来电报或来信,告知其或年迈的父母病危;或妻子生病住院;或孩子不慎跌伤……总之,家中发生了不幸之事,要其速归。而我们的主人公都能以大局为重,置家中发生的事于不顾,照样一心扑在工作上。主人公所在单位的领导,面对此种情况,感动之余,似乎也心安理得,认为先模人物的这种表现,正体现了他的先进性,当然也就不安排我们的主人公回家看看了。

每每看到这样的事迹,我总在思索一个问题,即先模人物既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具有崇高品质、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又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食人间烟火的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决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也有喜怒哀乐,真情实感。面对家中发生的不幸之事,他们真的会无动于衷?真的会抛到脑后?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牵肠挂肚惦念家中之事的先模们怎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很多先模事迹材料好用这样的话,即某人工作是如何的称职,而对家庭是如何的不称职。对老人,他不是一个孝敬的儿子;对妻子,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对子女,他不是一个好父亲……凡此种种,让人感到先模们的身上具备了某种“残缺美”。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顾此失彼,几乎成了先模们的“通病” ,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深深地遗憾。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幸福美满是构成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赡养、孝敬年迈的父母,关怀体贴自己的配偶,培养教育好年幼的子女,是每个公民包括先模人物在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试想一下,病危的父母欲见你一面,为了工作你不回;妻子被家务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让你回来帮一把,为了工作你不回;儿子几个月没见你一面,想你想到梦里头,且功课想让你辅导,为了工作你不顾……所有这些,家人如能理解你还好些,如不能正确对待,那还不埋怨你、怨恨你?弄不好,会影响家庭的稳定,反过来,又会影响先模们的工作。

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对工作、事业“忠”了,就难以再对家庭“孝”了,这虽是常理,但我们不妨尝试着打破这一常理,让“忠孝两全”如何?当先模们家中有急事要其回去时,单位领导一定劝其回去,如他因为工作不愿回,就命令其回家。这样做笔者以为有三点好处:一是解决了家中的燃眉之急,使合家欢颜;二是排除了后顾之忧的先模们回来后,会以更加高昂的姿态投入工作;三是变先模们的“残缺美”为“整体美”,让先模们在单位披红戴花受表彰,在家里幸福美满乐融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