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自查验收报告(3篇)

美丽乡村自查验收报告(通用3篇)

美丽乡村自查验收报告 篇1

按照《关于20xx年度“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考核的通知》要求,扎实开展“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工作,认真做好方案、加强宣传、强化举措,抓好落实。现将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制定创建方案

“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创建工作启动后,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各村民小组成立了执行小组,为“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的创建提供了组织保障。村委会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在强化领导、硬件建设、软件整理、加强宣传、细化举措上下功夫,制定了推进村庄环境治理的村规民约,环境管理工作制度,村民文明、卫生公约。

二、广泛宣传,动员全民参与

村委会运用广播、版报、坝坝会等多种形式在村民中宣传普及文明、卫生常识,倡导良好的文明行为方式和卫生习惯,使广大村民形成了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并定期根据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解决。

三、加强治理,提升村庄品位

(一)完善基础设施。一是投入260万元建成4.5公里环村水泥路,村庄道路清洁,公共场所无乱停、乱放、乱晒、乱堆现象。并在公路沿线配套安装安全设施。二是对2口山坪塘进行了整治、4口水池进行了维修改造。

(二)完成风貌整治。补助40万元对核心区农户的房屋立面进行了风貌整治,共粉刷墙体8600余平方米,对低效林进行了改造、美化、亮化率达到80%。

(三)发展致富产业。我村流转土地560亩,引进业主发展中药材300亩,新栽植桑树260亩,建现代化蚕棚3500平方米,农民人均增收9900元。

四、加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落实“五有”,我们成立了清扫队伍,落实了经费保障;建设垃圾收集池8口;制定了村民规民约;落实了再生资源收集点。

五、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1、各社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仍然滞后。

2、群众意识还有待提升,五乱现象时有发生。

3、村规民约落实欠到位。

美丽乡村自查验收报告 篇2

一、基本情况

张家寺村位于前河乡西南部,距民和县64.5公里,距前河乡2.5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辖6个社.全村总户数415户,总人口1850人,劳动力1239人,占总人口的67%,其中劳务输出743人(次),占劳动力的60%。全村均安全用水。全村的收入主要是以劳务输出和种、养殖业为主,其中劳务输出收入占60%,种养业占30%,其它收入占10%。张家寺村耕地总面积2268亩,林地935亩,绿化覆盖率21%;人均耕地面积1.23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洋芋为主。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根据《20__年青海省“高原美丽乡村”活动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总体要求,为顺利完成20__年前河乡张家寺村的“高原美丽乡村”活动各项共建任务,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及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全村各项投资共达484.9万元(其中两房改造项目资金达304.4万元)。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并通过了县新农办的检查验收。

1、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根据群众自愿修建,已完成危房户68户,奖励性84户,总投资达304.4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2、根据县“高原美丽乡村”专项资金的安排,共修建大门58个,围墙980米,修建了村文化广场1150㎡,总投资达120万元,目前已投入使用。

3、以海东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帮扶的20万元资金为契机,引导群众自筹10万余元。主要将平时群众倾倒垃圾的零散地平整修建了小型停车场2处,一处中心花园和3处景点小花园,修建涵洞1处,在村文化广场安装了篮球架及体育健身器材;有效的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4、在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1.88公里的断头硬化路建设,投资达28.5万元,改善了未改造部分群众行路难问题。

5、投入资金2万元,租用清洁车辆,全面清理了道路两旁和村内主要巷道及河道内的垃圾及杂物,有效整治了“六乱”现象,并拆除了主路两侧部分违章建筑、危旧房、厕所等违章建筑。同时,制作了卫生保洁倡议书、村规民约、保洁员制度等展板。将保洁工作纳入长效机制管理。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乡党委、政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县委、县政府的具体部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努力打造一批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高原美丽乡村为目标,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措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面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一名副科级领导和一名专干专门抓,村干部直接抓的领导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职责任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全面指导和督促落实。

2、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观念。

此项工作是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抓好全面落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关键。因此,在明确责任主体的基础上,召开由党政班子成员、村“两委”班子及党员、村民代表等参加的各类会议。大力宣传开展“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激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全社会参与支持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推进公共事业建设,开展村容村貌整治。

虽张家寺村经过近几年在水、电、路等方面不断得到了改善,但基础设施与群众生产生活发展极不适应。因此在本次建设中以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公共事业为出发点,在县委、县政府专项资金的安排下,积极联系帮扶联点单位,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多方筹资,对道路、住宅、围墙、大门、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卫生等进行了全面改造和修建,通过建设主要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观,加快了村庄整体发展进程,并通过“六乱”现象及村庄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保洁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的意识得到升华,为今后农村保洁工作的长期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1、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基础设施标准不高,不完善,与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不断筹措资金,推进公共事业发展。

2、因群众思想不够解放,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意识差,还存在“等、靠、要”思想,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积极投工投劳建设家园意识差,实现“高原美丽乡村”目标还有一定的阻力。

3、因村庄建设初期未形成规划,建设现状混乱,加之本地区大部分群众以农业为主,文化素质不高,环境整治难度大,保洁工作进程缓慢。

美丽乡村自查验收报告 篇3

我乡今年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工作一直有序开展,现将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软乡弱村整顿工作。3月26日,我乡召开了“20xx年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工作动员大会,向全乡党员干部讲明了软乡弱村整顿工作的重大意义,讲清“软乡弱村”短板危害,4月1日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务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科级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后期根据县委对乡镇科级干部的调整实际,对领导小组进行了充实调整。各村成立了以各村包村工作组负责人为组长、村支书和大学生村官为副组长、村支部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整顿方案》也按照“边查边改”的原则不断完善补充。

(二)营造氛围,强化宣传。一是利用3月、6月敏感时段,各村工作组在县委领导的指导下、帮村部门的支持下走村入户,通过召开群众大会、三老干部宣讲等方式加大软乡弱村整顿工作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在乡机关驻地、村级活动阵地、和主要交通路口悬挂、张贴软乡弱村宣传标语19幅,营造软乡弱村整顿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分类督导,强化推进。针对我乡各村情况不均的实际,乡党委书记和各包村工作组组长深入各村进行走访,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重点安排了问题村xx村的整改工作,细化了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到人。对其他一般村和先进村整改提升工作做了指导。

二、全面摸排,明确症结

按照“两个摸排”“九个清楚”和“两个凡是”的要求,由乡集中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带队,通过走村入户、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再次各村进行了全面摸排,共召开座谈会20场次,走访农牧民群众800余户,发放调查表500余份。通过摸排,收集到意见建议21条,查找问题34个,确定xx村为问题村,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了《xx乡委员会关于开展xx村集中整顿工作方案》,明确了问题乡和问题村的整改方向,细化到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工作责任人、督查安排等内容,确保xx村集中整顿工作有效推进。

三、多措并举,确保实效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一是强化学习,注重理论武装。我乡坚持每月组织乡村党员干部开展1次集中学习制度,目前开展集中学习4次,参加学习党员干部300余次;二是积极配合县委“四站四强”宣传教育工作组,在4月开展以“学党章、学法律、学政策、学技术、学先进”的专题教育,对205名乡村党员进行全覆盖培训,并发放藏汉双语《党章》205本。鉴于活动在党员干部及旁听的群众取得良好的反响,乡党委政府计划于6月和9月再开展两次这样的学习。三是严厉惩处违纪行为。按照“两个凡是”的标准,对我乡3名违纪党员进行了处理,其中1人开除党籍,2人记大过。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一是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包村工作组组长与村“两委”干部、分管领导对各科室工作人员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谈心谈话。通过谈心谈话,了解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实现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问责意识的目标。二是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制度。乡党委政府调整了班子成员分工,对重点工作和职能职责进行责任分解,形成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各站所和各村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健全工作台账,对安排的工作实时跟进,实行工作落实情况评分制度,并评分结果纳入年底考核。三是贯彻落实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记实工作制度,对贯彻落实州、县党建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和个人履职情况按照州县文件要求如实作了记录。

(三)下沉工作力量。将工作重心聚焦到问题村中的.问题户。3月底,乡党委选派优秀党务工作者、选调生、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等14名党员干部,分别担任7个村的“第一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指派大学生官到村担任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指导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展工作。

(四)调整充实村两委班子。经过前期精心准备,在20xx年1月10日支部书记高票成功当选,5月17日完成了xx村选举工作,切实解决xx村班子不全,工作难以开展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村两委干部进行了详细的分工,明确细化其职能职责,“问题村”班子已正常运转,作用得以发挥。

(五)统筹群众工作。一是结合我乡是维稳工作重点乡的实际,坚持以“走基层、解难题、惠民生”活动为载体,深化“四大三访”群众工作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积极下访、主动息访,加大矛盾纠纷化解、民生七难问题排查力度,了解群众的诉求。整顿期间,走访群众20xx余人次,排查出各类矛盾纠10起,化解10起;投资达1000余万元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各个项目正在施工。二是强化农牧民素质提升。积极组织我乡23名中青年参加省、州、县、乡就业培训、技能培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水平,为劳务输出打下基础。三是严格“三公开”制度,坚持做好每季度党务村务财务的公开工作,确保农牧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推动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当中。四是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农牧民群众意见建议,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在村级事务中的自我管理。五是聘请5名“三老”干部作为软乡弱村整改提升工作的监督员,乡党委对“三老”干部提出的整改意见作出了书面回复,并立即完成了整改工作。

(六)落实乡机关关爱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有序推进乡机关关爱工程。4月以来已经投入120万元修建干部周转房,投入20余万元的乡政府路面硬化、职工食堂、活动室、排水沟,办公室装修等项目相继实施,“1+6”服务中心的规范和设备购置也在进行中,不断改善干部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对问题村的活动阵地进行了提升改造,投入15万元完成院坝硬化、室内装修,配齐配全室内设施设备,健全完善各村制度,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加强活动室的日常管理。

(七)实施富民惠民工程。乡党政班子积极为各村产业发展谋划思路。采用“支部协会+公司+农户”的方式,在热布卡村、求塘村、xx村三个村完成了1500亩土地流转,用于种植蔬菜,就地转移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年收入可达78万元。xx村和xx村修建了暖棚110余户。邢木达村完成河堤修建200米。按标准完成热布卡村、邢木达村的xx村建设和幸福美丽家园提升改造工程以及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安全饮水工程。下一步,计划对xx村、xx村、xx村实施土地复垦共计320余亩。

(八)强化“四股势力”打击力度。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工作期间,我乡对辖区内“四股势力”进行了严厉打击。现已对盗抢牲畜案件6人、尕亚塘寺庙负责人干扰选举事件进行处理。

在下步工作中xx乡将以本次督导为契机,对本次督导中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会及时纠正和落实,并扎实推进集中整顿工作,确保达到整顿实效,实现我乡软乡弱村的转化提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