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师德培训心得

学习师德培训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学习师德培训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学习师德培训心得(通用10篇)】,供你选择借鉴。

学习师德培训心得篇1

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的重任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学生的实际教育中,既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又充满着无限的困惑。通过师德培训学习,更是感受深刻。

一、言传身教是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的教育

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他们对老师有特别的信任和崇拜感。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他们的影响极大。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的好坏与道德素养的高低在素质教育中显得极其重要。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本人认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例如:要求学生守法,自己就得遵纪守法。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很难想像:一个独断专横,动辄不是“焚书”就是“坑儒”的老师,一个时而似大款,时而像富婆的老师;一个外表冠冕堂皇,内心卑鄙肮脏的教师,如何能教育好他的学生,又怎么受到学生的爱戴?因为“教师的世界观,教师的品行,教师的生活,教师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长期的教师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身正方能为人范。这样才会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优良的行为引导学生。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之一。

“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再辛苦教师也让自己身上充满朝气,工作上绝不疲疲沓沓。老师待人热情、诚恳,学生也会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老师板书一笔一划,学生的笔记、作业也力求工工整整……由此说明,是教师就要求具有奉献精神,要拿出一颗赤诚的心来对待自已的学生和本职工作,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学生的楷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老师“不做警察,而要做学生的良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时刻要牢记自己的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二、以人为本,用赞美对学生实施理智的爱与尊重

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是事关教育成败的心理基础。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着意注视对方,有意或无意地寄以期望,对方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教师对学生表示好感,学生就会在学业、品德、习惯方面表现进步。教师如果对学生表示厌恶或失望,学生心理就产生负效应,表现为退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防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来评价和鼓励学生;多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是世上最崇高、最理智的爱,没有这种爱做基础,就发现不了学生中真、善、美,赞美就失去了基础,如果一定要赞美,那么这种赞美也将是仓白和虚伪的恭维、讨好,必将失去赞美的效应。 反思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也曾尝过“赞美”的甜头。有一个学生转入了我所带的班级。他上课心散,不爱发言,对学习缺乏信心,对父母亲、老师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于是,我就多方了解得知,原来他的父母关系不和,于是我找他谈心,推心置腹,表示明白他的处境,赢得他的信任,后来甚至跟他一起外出旅游。他终于愿意说话了,人也自信多了,跟同学相处和谐了。甚至还直接跟我说“老师,只有你才能关心和理解我,我一定要争气,决不辜负你的希望”。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旺盛的工作热情的需要,赞美能带给学生的这种需要,作为教师就应懂得这项育人的原则,不应总把精力集中在专挑学生的毛病,专批学生的缺点上。“毛病越挑越多”,绝不会越挑越少,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发现和赞美学生的真、善、美的闪光点上,“美”的东西越赞越多、越“美”。

在学生的缺点,问题,甚至是错误摆在我们面前时,并不是要去违心地粉饰,美化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而是不要忘记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性和自尊心。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冷静地、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理解能拉近人际间的关系,能触动人的心灵,所以每个都总认为“理解我的人,才是我真正的朋友”鲁讯先生曾经说过:“仕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荣”,说白了就是“理解”二字的真正体现,那么教师何妨不用理解的观念去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呢?用此观念与学生交朋友又有何不可呢?

当然赞美不等于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也不等于不批评。这样,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会使他们精神脆弱,听不进批评,一听批评就消极或暴跳如雷。那样实际上是害学生,是“捧杀”。教师要掌握理智的这把尺度,批评是为了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只不过要掌握得适当罢了。

三、讲究诚信,用健康的心理去调节学生情绪,规范课堂行为

课堂上,教师不只是教书,还要育人,要经常教育学生不讲假话,做一个诚实、有用的人;用健康的心理去调节学生情绪,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教师才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在教学和与学生相处中教师要力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几大健康心理,首先有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的高涨的工作热情,即:健康职业心理;其次表现出活动兴趣、能主动地、直接地从事各项活动,即:健康的生活心理;第三,保持情绪的乐观稳定、情感高尚、积极进取,对他人,对社会表现出同情、亲密和爱的融洽的健康的人际关系等。

总之,教师懂的教育科学,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的个别特点,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克服偏爱、偏见情绪,积极感染与调节学生情绪,形成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消除学生反感、抵触心情,形成学生良好的心境,激发学生积极地认识周围的美好事物、自觉培养健康的情感与意识,力争使学生得到最大的自我肯定与心理上的满足。

当然,良好的愿望,积极的行动是健康、科学教育的必要,却不一定能转化为最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师自己的认知水平及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加以工作任务的繁重,对学生的某些过高期望,而表现在教学上的争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实效,有背于最初的愿望,甚至个别学生的不理解,但只要教师坚持从现实生活中吸取教训,克服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诸如“师德尊严”观念,过于关注学生成绩等问题。我想,对学生多一些忍让,多一些宽容,一定会更好地从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事业。点起学生心中的那盏“明灯”,扬起学生前行的风帆。

行动是健康、科学教育的必要,却不一定能转化为最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师自己的认知水平及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加以工作任务的繁重,对学生的某些过高期望,而表现在教学上的争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实效,有背于最初的愿望,甚至个别学生的不理解,但只要教师坚持从现实生活中吸取教训,克服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诸如“师德尊严”观念,过于关注学生成绩等问题。我想,对学生多一些忍让,多一些宽容,一定会更好地从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事业。点起学生心中的那盏“明灯”,扬起学生前行的风帆。

学习师德培训心得篇2

一份爱,一份承诺,一名普通的教师.面对自己心爱的学生,她用心中那份爱,用自已的肩膀背起了爱人最后的信念和希望.虽然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她这份对学生的执着和用爱支撑起的承诺,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真爱的存在.这就是在我校道德讲堂上连秀琴老师的故事给我的感悟,一名普通教师一生的平凡故事,她的事迹感动了“道德讲堂”现场所有教师.

6月14日下午,庆阳湖乡小学举办了“崇德向善,爱心传递”道德讲堂活动,,本次“道德讲堂”按照“唱一首道德歌曲、看一部道德短片、讲一组道德故事、诵一段道德经典、作一番现场点评、背一句格言、送一份吉祥”的“5+2”流程进行,在全校教师一首和谐的《让爱传出去》的歌声中,“道德讲堂”拉开了帷幕,一部数字故事的短片,让我们热泪盈眶,母亲离世了,才知道母爱的伟大,但作为儿子,能明白这一切,虽然晚了点,但也难能可贵.连秀琴老师平凡的故事,让我们感慨了许久,我们的教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爱默默地奉献着,主持人领诵的内容,让我们再次感悟到爱的博大精深,校长送的菊花,让我们在盛夏从心底里感觉到了一丝清凉.

是呀,爱是无怨无悔的付出,是一句话,是一个眼神,是一个微笑,而今天我参加道德讲堂活动,最深的感悟是爱的传承,爱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去感悟,去聆听,去体会.爱是说不出的语言,爱是看不见的感觉,爱需要我们传递,让爱从我们这里传出去.

学习师德培训心得篇3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共产党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发扬优良师风,弘扬崇高师德。

(1)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2)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推进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责任,人人都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3)“心中有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牵挂。

在我们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每位教师要重视感情上的熏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自觉地把培养美好感情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情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杜甫有诗句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说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不如说是教师的感情特点。

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它为学生共同生活的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行为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学习师德培训心得篇4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德师风建设,不同于法律,它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学校、传统习惯和自我的内新心来评价的。道德问题是每个人每天都要碰到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做人要有道德,做教师更要有崇高的道德水准,要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师者,不光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潜移默化,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与老师的接触,用心体会,从中感悟。我们教授学生的同时,多与他们交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同学们也会敬重这样的老师,愿意上他的课。

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学生本来就比较与我亲近,但仍有学生不会主动与我交流,大多是敬而远之。刚开始我的心情很急躁,不知道怎么办,但经过询问学生和有经验的老师后,我发现是自己还有很多方面没做好。比如,有时候学生做题作错了,我很生气便大声的说学生,那样学生就产生了畏惧心理而不愿意和我交往;还有在上课时,由于很多胆小的同学不爱举手,我也没多在意,便没抽那些学生回答问题,可久而久之学生们就没有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了,而我在无形中也减少了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这以后我一改以往的作风,加强与学生们的联系,课上课下融为一体,并在生活游戏中,教给他们很多的知识和有趣的东西。学生们现在都爱和我在一起了,我的宿舍是我们交流谈心的密室,我那群可爱的学生们是我心灵的阳光!

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教育要想长久作用于人的心灵,必须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省自悟,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以为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们真正体味到学习、求知、成长的艰辛和快乐。

我认为教师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以及和学生交往的方式,因为这些更容易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空泛的说教是不会给受教育者留下任何真正有用的东西,而只能适得其反,使教育者丧失“信度”。因此做教育本身要求科学、真实、有信息量、讲求实效,要求把握好机会和情感的互动,要求有一个可以被感受和体验的过程或环境。

我曾经调查过已经毕业的学生,了解什么是最有力量的教育。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共同的主题是: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为人、教师的学识。老师教给的知识很快就会遗忘,但是老师最有特点的表情、最有个性的语言、最伟大的人品、老师做人、做事的态度。教师的人格魅力,却给学生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有着长久的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包含教师的正义感、公平、正直、富有同情心、仁慈、富有牺牲精神,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学识渊博、善解人意等等这样的品格,而这些品格正是学生们最最期待的。

学高为师。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关系到他的教育信度,我看到过学生写下的这样的评教语言:“老师对我们真好,可真把我们给耽误了”。只有过硬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一位教师仅仅有爱心、有善良、真诚、为人正直等品质是不够的,教师个性中的自强不息、坚韧执著和勤奋好学的精神更是对学生精神与智慧的启迪,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老师的专业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现实教育中很多老师对教育非常投入,真诚地爱孩子们,特别是新参加工作的老师,往往以青春的活力和年龄相近所带来的亲和力感染着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作为教育的良好基础,但它不是教育的整体,不是教育的全部。

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关系到他们的“教育信度”。你的教育语言就像你在课堂上课一样,你有多少错误,你的话就应该打多少折扣。这种教育信度的降低使老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也会大打折扣。可以想象一个老师在教学上经常出错误,对他的语言的认同也会思考他的教育行为是不是也是这样,起码会犯同样比例的错误,对他的语言的认同也会打至和相同的折扣。所以我想,师德的根本要求就是对学生负责,就是要用真善美的东西影响学生,就需要教师德艺双馨、有真才实学。教师真正有师德,就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看得无比神圣,而不能只给学生一张没有价值的笑脸,就好像一辆车开进了加油站,加油站倒是盖得很漂亮、很豪华、很舒适,但是没有油可加。有德无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缺德”。

身正为范。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决不是一瞬间高大、、伟岸的形象,而是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小事,正是这些像石子一般的小事勾画出了教师完整的人格魅力

学习师德培训心得篇5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通过本次培训我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决策以及对教师的使命责任、基本素质、实践路径、评价标准等行动指南和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身为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师德修养上不断鞭策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干好、干实。

一、教师之德体现在要全身心地热爱教育事业,对全体学生倾注无限的关爱与热情。教师的爱不同于父母之爱,它不是一种溺爱,更不是一种宠爱,而是一种严慈相济的关爱,更是一种"随风潜入,润物细无声"的默默无声的爱。这里我觉得尤其重要的是要做到对学生不偏见,不能你的眼中只有优等生,而对差生视而不见,甚至抱着歧视的态度。老师的眼里也不能只记着学生的分数,唯分数来划分每一位学生的等第。现代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并不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将来才是祖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更多的普通学生正是祖国建设事业的强大的生力军与后备力量。因此,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镜来对待那些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而在于不断去发掘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长与闪光点。不断去发扬,不断去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是一个没用的人,而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二、教师应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老师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就是侮辱了教师的称呼,就是误人子弟,这是任何优点都无法掩盖的罪恶,因此,我认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就要使老师们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三、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要淡化甚至无视教育教学带来的对自身物质生活的影响。我们衡量的价值标准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这也是教师成就感的主要来源,我们满足于学生们不知疲倦的学习态度,我们傲娇于逢年过节孩子们发来的声声祝福。我们的"利"是孩子的不断成长,我们的幸福是他们日后的年轻有为。

感谢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感谢孩子们总能反馈老师的"一往情深",我明白:是教师这个职业升华了我的生活,铸造了我的信念,萃取了我的人生真谛,也让我看到了更高层次的幸福源泉。

学习师德培训心得篇6

一、热爱教育事业是师之根

大而言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小而言之,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对我们自己而言,也许就是一个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我们以此为生,养家糊口,但是,我们为此付出了宝贵的青春,还将继续付出我们一生的心血。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仓兰云、彭钰娅老师,带着有病的身体,没叫过苦,没叫过累,就这样默默的坚持着。陈夕霞、郭唯老师经常拖着沉重、疲惫的步子,穿梭在一个个班级。这样的老师,就在我身边,时刻感染着我。我唯有踏踏实实、默默地干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同样面临生活压力和世俗的诱惑,只要你不想“混饭吃”,就要透支脑力和体力,付出巨大的成本去做这“光荣的事业”。从没有老师叫一声苦、一声累,也不计较报酬。我相信,家长会明白老师的付出,学校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社会会承认老师的奉献。

我们可以自己抱怨教师工资太少,埋怨教师地位低下,但我们绝不容许有谁污染教师这一职业。我们总有些话不说,总有些事不做,我们觉得那样不符合我们的身份。带好孩子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别无选择,愿我们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延续一下我们的生命,快乐的工作,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岗敬业,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把它熔铸在我们的生命里。

二、关爱学生是师之魂

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曾有个家长跟我说:“老师,我们就喜欢你教。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怎么呢?”我问她。她欣喜地说:“你对我们孩子多好啊!从来没有歧视他们。”说实话,我做了些什么呢?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尊重他们,公平公正。你也会因此得到他们的尊重。

不要抱怨孩子不懂感情,不要抱怨一代不如一代,而要问问,我们付出了多少情感。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有个理论:中国学生小时候太拼命,长大后就失去拼搏的欲望。国外孩子则相反。爱学生吧,不要有条件。一个人的能力也许有限,影响力有限,但无数能力有限的人行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有了改变的希望。

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关爱孩子的行动震撼着我的心灵。尤其是那些班主任周小丹、吴晓霞、朱以芳、孙玉建、黄海燕、吕颖、路德燕等老师,严爱结合,从心灵深处教育学生,确实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让爱化作我们的行动,去抚慰孩子们的心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有了新的特点,爱孩子有了更深的内涵。我们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假想中醒悟出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公平公正、尊重,成为孩子们的伙伴、朋友,引导他们走进社会。

杨林柯精辟地论述:“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就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要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在教育行动中,让孩子明白活着要寻求价值和意义,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让孩子们看到和触摸到一个比课堂更大更真切的世界,让孩子的心灵更宽广,精神更强大。让学生不仅考上理想学校,还学会面对这个世界,这既是对学生的爱,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一个好老师,会让学生一生受益。老师们,让爱化作一缕春风,吹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三、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是师之本

1.读书让自己强大。先贤梁启超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读书可以忘记打牌,打牌忘记读书。多读书是唯一的方法。读书,可以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健全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学习让自己敏锐。教师就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是圣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从领导到家长也都要求我们把孩子们管理得最好、教得最好。但总是事与愿违,我们总有恨铁不成钢的不平衡心理,在教育教学行为上表现为没有耐心、方法简单,甚至违反教育教学原则出口伤人、出手打人。要平衡我们这种心理,就要时时告诫自己,要允许孩子犯错!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师德修养,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把为孩子服务做到实处。只有这样做,孩子在教育中不但端正了自己,还学到了宽容和理解。因知识受益的人不容易忘记老师,因得到做人道理并行轨迹的人永远感激老师。

3.探索让自己高明。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化,老经验、老方法也会遇到新问题,不适应新的环境。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精通教学业务,这样,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授人以渔,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4.锻炼让自己强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老师们,让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辉煌,成就伟大。

学习师德培训心得篇7

常言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教师在课堂内的谆谆教导,一点一滴,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爱滋润每一位学生。

时光荏苒,皱纹悄悄爬上教师的脸庞,白发渐渐包裹双鬓,这些变化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变迁。然而,不变的是对每个学生的热爱。爱学生,爱他们青春的脸庞,爱他们善良的天性,爱他们鲜活的想法,这成为了我教师事业乃至生命的动力;它让我能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打败潜伏的倦怠,在每一次备课中积淀新的素材,在每一堂课上鼓起新思想的风帆,在每一个和学生交流的场合传递给他们鼓励和信任的力量。正是爱的渗透才使得教育超越单纯的知识授受,而成为一种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实践。

对学生的爱让我的注意力超出课堂,指向每一个拥有“情感接发器”的生命个体。我记得这些“苦”:为一个身染重病的学生感到心疼,为一个不善于和室友相处的学生感到焦急,为一个学生的无心向学、终日昏沉而忧心;我也无法忘记这些“甜”,为学生的多才多艺感到喜悦,为学生取得各种成绩和奖励感到骄傲,为学生的成熟与成长感到欣慰。

每个孩子都拥有无比敏感的心灵,他们能近乎精确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付出是多还是少,对他们的情感是诚挚还是淡漠。他们会自觉尊重“有爱教师”的劳动,热情与之合作;他们愿意向其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面对孩子们向我投来的求知的眼神,向我倾诉的纸条、短信、邮件,向我求助的电话,我充满了一种被信任的快乐和使命感。无论工作有多么琐碎繁重,不分平日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心中总有一种力量在激励着我,那就是“每个孩子的进步是我不忘的初心”。

正因为爱学生和学生的爱,教师这个职业才富于生命个性的色彩:既有师生彼此传递的正能量,洋溢的热情;也有课堂理性思辨,不一样的思考角度;还有青春迷思,理想与现实间的平衡与奋争;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笃定前行,携手并进……

记得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让他传播到遥远的后世。”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对教育痴心不改,对学生播撒爱的雨露,立德树人,就一定能让明天的中国梦充满桃李芬芳!

学习师德培训心得篇8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的实施,通过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幼儿,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幼儿,感化幼儿,使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道,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教师对幼儿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能化解幼儿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主管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幼儿,帮助幼儿,对差异性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的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幼儿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学习师德培训心得篇9

尊师重教的历史在我国渊远流长。一些名师所以为世人景仰,不仅在于他们兢兢业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更在于他们言行一致、持身自律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教师如烛,师德如光,足以光照人间。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一个都不能少》和《美丽的大脚》,你是否还记得其中的两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农村老师?为人师表,首先要有高深的学问,还要有正直的思想,时时处处能做表率。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教师所特有的品格——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是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道德教育无非3个途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中学校教育处于中心位置,是整个道德教育体系的核心和主干。学校不仅应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而且也要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支持,为移风易俗作出贡献。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同时,都应该以“四有"新人为自己的根本培养目标,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要按照“以德治国"的要求,改革学校的德育。

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将影响到亿万青少年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加强师德建设应提出教育伦理几条基本原则,即:爱的原则,爱学生、关怀学生;平等的原则,师生人格平等,不得歧视差生;公正的原则,公正对待每个学生,给他们以应得的信任与教诲。此外,应特别注意几项规范:第一,热爱教育,忠于教育事业;第二,传道授业结合,教书育人;第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四,尊重同仁,相互支持

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教师的师德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化成能力和素质。

一代先圣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泰戈尔也曾叹道: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每个人都需要爱”这是我的教学法老师当年教给我的一句话,多年以后,在细细地品味中,我发现这句话使我获益匪浅。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我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教育是对生命情怀的倾诉与关注的过程,是知识的构建与生成的过程,是师生的世界彼此融合升华的过程。我曾经让学生写过《理想中的老师》这样的小短文。有一个学生写道:理想中的老师不必有天神的博爱,但要有慈母慈父般的伟岸;理想中的老师不必有英雄的伟大,但要有超脱的心灵;理想中的老师不必有父母的嘘寒问暖,但要给学生心灵的抚慰。理想中的老师以学生为第一,理想中的老师教学水平最高,理想中的老师受学生相信。理想中的老师万不可有狂傲,但不可无自信。接着他又在括号里写了一句:老师你问什么是理想中的老师,这本身便是一种不自信。老师,我信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满心欢喜满心感动,泪慢慢落下。爱是相互的,能得到学生这样的敬与爱,我还有何求?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我将满饮这芳醇的琼浆。爱也是最纯洁最深刻的情感,因为爱的涌现,我们的心灵也变得充实纯净。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前者因为爱而美丽飘逸,后者因为爱而尊严高贵。

教师的师德要在身教中体现。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约力。

师德,不是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它是教师生涯中的一点一滴,折射出每个教师人性的光辉,让满天下的桃李如沐春风。

学习师德培训心得篇10

师德是为师之魂,师风是为师之本。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一所学校的师德师风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风校风。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师德师风,作为社会、教育本身及教师这种职业对其从业者的规定性要求,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的师德师风教育,必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所谓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一行业的风气和风尚。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并通过其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而对学生及周围的人们产生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

西汉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何做人、做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人格力量。而这种人格力量以人格美学角度,在中国常常是“人品”的代名词,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提倡“一种牺牲和奉献精神”以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行为准则积极影响学生。高校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可诠释为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就要真正从思想行动上做到“学为人师”。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其知识、智慧、情感、人格影响学生的心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甚至可以通过塑造学生的品德、个性、人格影响其一生。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每个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品行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影响学生。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队伍,可以使师生人际关系得到和谐,同时以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直接感染和熏陶着学生,使学生成为具备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崇尚奉献等良好品德的人。

在和谐校园里,教师高雅的气质和风范往往都是学子们争相效仿的楷模,以至于他们“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影响大学生的一生。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任,而且肩负着“育人”的崇高职责。只有让教师队伍拥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全体教师做到相互配合,和谐互补,才有和谐的高校,才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和谐社会。

虽然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但在市场经济等的种.种消极因素下,一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乃至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一些滑坡迹象,具体表现为:

1、爱岗敬业精神弱化: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和工具;无心研究本专业理论,视教育为副业,严重影响了教学和教育效果;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上课当是完成任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有些教师除上课之外,很少与学生接触,很少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价值取向功利化、世俗化: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受到影响。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情况下,有些教师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少把高等教育作为事业的责任心;有些教师热衷于第二职业,不安心本职工作;有的还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错误人生观倾向,只盯着名利地位、个人得失。

3、行为规范不严,师表形象模糊化: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榜样。然而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行为规范不严,缺乏自尊自爱精神;有的教师举止不雅,言语不文明,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印象;还有个别教师上课观点偏激,以自己的片面认识对学生进行误导,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

4、师生关系庸俗化,功利化:尊师爱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体现,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这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是作为好老师应该恰当地把握好亲疏度,平等的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要把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功利化的基础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