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活动心得体会优秀8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这里是整理的爱心活动心得体会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献爱心的心得体会 篇1

“买东西喽!超便宜,机会难得,快来看!快来买!”听,是谁在叫喊?你一定想不到吧!这是我们补习班组织举行的叫卖活动。

同学们摆上地摊,放上要卖的物品,还有的同学挂上招牌,就像要举行什么重大活动似的,积极要表现自己。使劲吆喝着,生怕自己的东西最后卖完。

这里的人可真多啊!每个摊位前都有着密密麻麻的‘购物人’,怕自己喜爱的东西被他人抢走。叫卖声,砍价声,欢声笑语声处处都有,一幅热闹繁荣的清明上河图。我四处溜达,看到有好看的物品就买下来了,不一会两只手都堆的满满的。

买完东西后坐到自己的摊位上,首先不是吆喝着卖东西,而是看别人是怎样卖东西的,学习一下别人卖东西的技巧。我看了一下我旁边的同学,她正对摊位前的一位小弟弟销售。她说:“小弟弟,你喜欢这本书吗?这本书可是最近最火爆的一款,人人看了都会身临其境。”小弟弟半信半疑地说:“姐姐你看过这本书吗?你感觉怎么样?”“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还有姐姐看你长得可爱,你买了这本书,我会送你一支钢笔!”听了这句话,小弟弟高兴地交了钱,拿了书和钢笔对站在一旁的妈妈说:“老妈快看啊!姐姐送我一支笔!”

看着这位同学的物品不断减少,我心里还真有点小嫉妒呢!但是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她说话的语气一时半会我是学不到其中的技巧和奥秘的,算了,还是用最古老的吆喝吧。终于,我鼓起勇气,站了起来,“大家快来看啊,东西便宜卖了!”一大群人蜂拥而至,都来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开心得不得了。

通过这次的叫卖活动,我既赚了很多钱,又提高了自己的胆量,这真是一次另人难忘的叫卖活动!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 篇2

XX年3月15日我们一行人在院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xx区xx社区爱心老年公寓去看望那里的老人们。他们本可以在家中同子女一起愉快生活安享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子女把他们送来了这里。这里面一共有三层楼,每层都住有老人,他们中有的生活可以自理还有一部分需要依靠护工来看管,如果有什么事情他们可以按响床边的铃,护工阿姨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

当天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这里,把前一天晚上买好的食材拿给食堂大叔,在叔叔调馅料的时间里我们来到楼上同老人们聊天,给他们表演节目。刚到三楼我们就和经理阿姨请求能否把老人聚集在一个房间里,这时阿姨推过来一位奶奶,尽管她说话不是很清楚但她看到我们很激动,一直在和我们聊天,说了几句话后奶奶就留下了眼泪,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奶奶说了一句:“你们好久没来了。”这一个“好久”或许是一个月也或许是一年之久,他们每天在这里的生活千篇一律,他们思念儿女,思念亲人,但可能很久很久也不会见一面,只能苦苦的想念,这对一位老人来说是痛苦的。工作总结我们的到来让老人感到生活多了一抹色彩,也许她并不知道我们是谁,老人只是单纯的感觉有人陪着她,真好!

为了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剩下的人分成几人一小组去到他们的房间中陪他们聊天解闷,给他们表演节目。我去的那个房间中,有一位头上戴着毛线帽的老奶奶,她只能躺在床上动不了,但她的思维很清晰,我们进去她会鼓掌她会嘿嘿的笑,这位奶奶喜欢跳舞,我们在唱歌的时候她费力的和我们说跳舞跳舞,我们听懂了以后就一段一段的跳给她看,看完后她像小孩子一样露出天真的笑容,嘿嘿得笑着……似乎很满意我们的表现。和她同屋的另一位奶奶,在我们欢声笑语的时候独自一人坐在床边,不说话也不笑,我们上前耐心询问,原来她想起了她的孩子们,我们给了奶奶一部手机让她给儿子打个电话,她看上去已经期待已久了,迅速拨通了号码,嘟嘟嘟,这几声等待音在我们看来寻常不过但在奶奶的心里这是盼望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啊!电话通了之后,奶奶还没说几句,那边就挂了电话,老人脸上的表情岂是一个失落能表达的,换了一个号码后,对方一听是老人就又挂了,接连换了几个号码后就再也不接电话了……这无疑是伤透了老人的心。看着老人落寞的表情,我们也不知道能用什么来安慰这位奶奶,随之我们的心情也一度跌落谷底。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都习惯去忽略身边最亲近的人,相反的我们把耐心和笑容都给了工作给了他人,转过头来面对亲人却是满脸的疲惫与不耐烦,我们以为不对亲人微笑,他们也会一直在我们身边,但不知道的是,人心灵的脆弱,在一个不经意间或许就留下了伤痕。

馅料调好后,几个会包饺子的下楼去包饺子,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是过年团圆时吃的,所以我们用饺子带给老人们团圆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和老人们交谈过,包饺子时心情和以往有所不同,大家为了能让老人们按时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都加快速度,把对老人们的敬意和祝福都包在里面,希望饺子可以多延续一会儿我们到来带给他们短暂的温暖。

非常感谢院里给我们安排的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一直口头上说的为人民服务、发扬志愿精神付诸以实际行动。我们大家家中都有老人,或许是因为太亲近,家中老人的心理活动我们都不曾察觉也不去在意,但老人和小孩子一样,心里都很敏感脆弱,我们在外上学,父母因为工作也都不常在他们身边,很容易让老人产生失落和孤独感,其实每次老人说的:你们忙不用管我。都是在心中默默流下了眼泪,他们是怕耽误我们的工作学习,努力表现出他们仅剩的一点坚强。个人简历就算不能陪在他们身边,常打电话对老人来说也是满足的,老人其实很容易满足,他们想要的无非就是听听你们的声音,看看你们的模样,看到你们过得很好。

常打电话回家,常回家看看。

爱心心得体会 篇3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太阳高照,在家里呆的不耐烦的我提议到外面玩。“好。”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答应了,连牙牙学语的弟弟也边手舞足蹈,边奶声奶气地“逛逛”,就这样我们一家四口出发啦!

一路上,花儿草儿沾着露水,微风一阵阵拂面而来……呀!爸爸忘了前面是十字路口有红绿灯,车子在一阵刺耳的刹车中戛然而止。“师傅啊!开慢点儿,”我打趣儿的跟爸爸说,转头间,我看见了一位衣着破烂的老奶奶,手拿着一块是布非布的东西,先对车内的人鞠了一躬,拿着东西慢腾腾地抹了几下,原本就有点不干净的车窗上又多了几处有点深的痕迹,我看着别人还给了她一些小费,我不屑地撇撇嘴。只见她一辆挨着一辆,看似机械地重复着几个简单的动作。慢慢地,她移到我们的车子旁,也鞠了一躬,刚拿上东西,我就想到了新闻上报道说有一些老人假装乞丐,一个月净赚5000多元,我生气地大叫道:“你给我滚开!”她先是一愣,然后黯然地慢慢走开。

爸爸妈妈吃惊地看着我:“你干嘛这样对老奶奶,老奶奶年纪大了,还出来找点事做。肯定有她不得已的苦衷!”其实,我心里好后悔啊!什么时候,我把爱丢了。

现在只要一想到这事儿,我如鲠在喉,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滋味,说不出的后悔。今天我把它写下来,时时提醒我要有一颗爱心!

爱心心得体会 篇4

今天妈妈带着我到超市去逛了,我挑选了很多好吃的零食,装满了一个包装袋。这是妈妈在奖励我昨天考试考了双百分。

从超市出来过后我和妈妈拎着东西路过广场,广场那边似乎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大家都聚集在那边围观。我和妈妈走过一看,人群中间放着一个小宝宝的大照片和一张写满大字的纸,照片旁边还站着好几个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的哥哥姐姐们,他们手里都抱着一个红色的箱子,然后很多人都往那个箱子里放钱。

我抬头问妈妈,妈妈说照片里的小宝宝生病了,需要大家的帮助才能把病治好。我想了一会,然后拉着妈妈的衣摆问:“妈妈,我可以把零食分给小宝宝吗?”

生病的感觉我可知道是非常非常难受的,我讨厌生病。这个小宝宝还那么小,他生病了也一定会不高兴的。

“可以呀,不过这样你可就没有零食吃了。”妈妈说。

“妈妈,我是小学生了,老师说过我们要爱护小朋友,我把零食全都让给他吃。”

“真乖!但是这个宝宝现在还太小了没学会吃东西呢,这该怎么办呢?”

我抓了抓脑袋不知道该咋办才好。

“宝宝,妈妈可以给你钱,你把钱给小宝宝放进那个箱子里就可以让小宝宝早点好起来,不过,你的零食妈妈就要全部收起来了,要不要换?”

我看了看手中的袋子又看了看照片里的小宝宝最后点点头,把袋子给妈妈。然后妈妈给我了一百块钱,我拿过去放进了箱子里,红领巾哥哥姐姐对我说了声谢谢,我真开心。小宝宝的病一定会早点好起来的。

爱心心得体会 篇5

自毕业至今,我已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五年了。给我感觉最深的是:现在的孩子多半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在心理上不接受父母辈爱的表达方式。认为父母对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由此推彼,无论别人对自己做什么也都不心存感激。这种现状,究其因素很多。学校教育开启学生心灵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况也不可能百分百的成功率。只能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学校各部门多方努力形成合力效果才会明显。在教学中,我不放过任何教育他们的机会。

我所教的班级为住宿班,学生初步体验了在外读书的滋味,有了最起码的这类生活的体验。所以,在讲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我决定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着方面的教育。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找出文中表现父爱的地方,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很活跃,各抒己见,出现了争论的局面。最后经过共同讨论,总结为四点,它们是: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动作描写的句子;父亲的五次语言描写;父亲临行前决定是否亲自送“我”的心理斗争;父亲自己一身粗布衣服与儿子的紫毛大衣的对比。经过这个环节,学生较深入的理解了文本,理解了在父亲心中,儿子永远是第一位,是任何事都替代不了的。我接着追问:儿子对于父亲为自己所作的这一切是否理解了呢?他是怎样理解的呢?学生答道:开始不了解,认为父亲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在心里暗笑他的迂,最后因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的背影而深受感动,感情不能控制,流下眼泪。我继续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类似的体验?这可打开话匣子了。学生们争相说出自己的生活体验,不少学生说是因为学了《背影》这篇文章之后,才开始认识到那时爸爸对自己的爱,那是父母爱的表达方式,而平日里多半厌烦的认为是唠叨,反感之极,后悔不已,有的学生竟然说着说着就哭了。课下,我布置了一篇以《心存感激》为题的作文,让孩子痛快地道出自己这堂课还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相对自己父母说的话,自己学习这篇文章的感受。

通过这次成功的教育,我更加认识到:语文教师独特的魅力,教育机会随时有,需要自己处处去挖掘,用心去体会。

爱心心得体会 篇6

暑假的一天我背着沉重的书包,走上了151路公交车,去奶奶家做作业。

我飞快地走进了公交车,公交车的座位上都已经坐满了人,有好几个人还拉着扶手,站在那儿呢。我当然也只能站着了,车发动了,我的身子也随车身着摇来摇去。不一会儿,只见一个年轻的姑娘突然站起来走到我面前对我说“小朋友,你来坐我的坐位吧。”我见了说:“那多不好啊,你的坐位也是抢来的。”她说“你坐吧,我能站,没关系。”我见了,脸红了一下,不好意思的坐在她的位置上,看着窗外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多好的一个位置啊。过了一会儿,车停了下来,我忽然看见一个小伙子给一个刚上车的爷爷让座,我想,要是老爷爷站在我这边,我一定会让座。过了一站又一站,车又“吱嘎”停了下来,进来的是一位老奶奶,站在我身边,我见了,真想为老奶奶让座,但是有点害羞,就是不敢站起来,心砰砰地跳着,最终,我还是鼓着勇气,缓缓地站起来轻声地说:“老奶奶,你坐在我这吧。”老奶奶听了说:“我不坐,你自己坐吧。”我听了又说:“还是你坐吧,你是老人,要多休息!”老奶奶连声说:“好好好。”说着便坐了下来。老奶奶夸我说:“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等到快要下车的时候,我又看见老奶奶又把座位让给了另一位有孩子的妇女……

下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公共气车让坐那么一件平凡小事却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尊老爱幼的精神风貌,让我们看到现在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 篇7

早上七点整,我们来到崇义园集合,分好了义卖的东西,准备开始义卖。开始的人比较少,而我们刚开始还是有点不自然,当第一位顾客来到我们面前时,赵建洲凭着一副冲劲一口气义卖原因和义卖的东西介绍了一遍,正在我期盼着这位顾客能掏钱买下我们的东西时,她却只留了一句“我家已经有了,不用了。”就走了,当时大家都很失望。不过,这是第一次卖东西,难免有一些困难。

前半个小时,我们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耗去了不少的功夫,后来我们渐渐的摸清了门路,也明白该找哪类人,不该找哪类人。比如像老年人,就比较省,宁愿给自己的孙子孙女买零食也不愿捐出来,我们也就只能回一句“谢谢”这类的话,因为我们也是不可以强逼着人家义捐的,而那些看上去比较和睦的一家人还有和善的那些中年男人也很乐意捐款。更有甚者,还会直接捐款而不要东西的了。我们向过往的行人解说义卖的原由。过往的行人看着我们。有些人用蔑视的眼神看着我们,我们受到了不少人的冷眼旁观,但我们同时也得到了许多人赞赏的目光。

经过一番义卖后,对联,小福,窗花都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只好第三天卖。在第三天上午,我们把所有东西都卖完了,下午我们小组决定与另一个小组联合起来,把更多东西卖了。可惜,我没能参加下午的义卖。

这次义卖让我们这些志愿者受益匪浅,作为一名还未涉足社会的学生,虽然摆在我们前面的道路还不能预知,但我深深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当我们去发现细微之处的感动,就会明白指尖的温暖、瞬间伸手的扶持有多么的弥足珍贵,就是那么不经意间的付出足可以让人燃起希望,重获新生。最后让我们记住:是无私的爱心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是善良的抚慰让生活不再归于平淡。这次活动中我我还感觉到,平时,爸爸妈妈赚钱的辛苦和不容易。世界上有这么多人,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个性与脾气,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如你所愿。所以,我们平时要互相包容,互相体谅。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色彩。

爱心活动心得体会 篇8

今年5月18日是第xx个法定“全国助残日”,我校在助残日到来之前,向学生提出的教育主题是“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并通过助残活动,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培育学生关爱社会的道德理念。为使今后活动的规范化、人性化,突出活动的主题宗旨,现将我校开展向残疾学生献爱心活动总结如下:

一、以活动为导向,深层次培育学生互助友爱的高尚情感

这次活动我们打破以往常规做法,不单纯为活动而活动,为募捐而募捐,而是以助残活动深挖德育教育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在活动开展期间,我们以央视媒体报道的典型案例作为教育素材,并通过学校广播、板报、班会等形式开展助残宣传,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客观的反映自己的`家境现状,鼓励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精神,最终形成同学间相互关心、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在宣传发动期间,动员教师、学生人人参与,量力而行,采取自愿原则,捐多捐少都是献爱心、助人为乐、扶弱助残的思想体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