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心得了。怎样写读书心得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这次为您整理了《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体会(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夜深人静的时候最适合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一边读一边反思,当读到“当学生不听讲时,大多数教师是责备学生的‘听讲态度’而极少有教师反省自己”这句话时,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教学,这种情形确实存在。
怎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上认真倾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每一名教师应该努力奋斗的目标。
第一、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比如语言魅力,学识魅力,道德魅力,形象魅力等等,教师的魅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课堂上有效地学习,而且对学生的个性、人格的塑造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严师出高徒。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绘声绘色,但是孩子不认真听,在下面干什么的都有,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该严厉的时候就必须严厉起来。我一直认为师者严,则学者勤;师者惰,则学者落。
第三、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确实,有时我对学生也没能做出很好的“倾听”的示范。为了赶进度,自己说得多,听得少;或者即使在听,也只重视自己想听到的答案,没有耐心也没有用心去听学生的发言,更不用说通过学生的某种尝试中努力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和学生都应该学习倾听。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积极地应对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精彩的发言要鼓励,我们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孩子的发言。教导学生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不仅是尊重他人、礼貌、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汲取、善于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思想。
最后,教师课前精心备好课,是让学生认真倾听的前提,只有精彩、有趣的课堂,才能和学生形成互相倾听的共鸣,从而才能改变。
新学期伊始,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我们将站在新的地平线上,珍惜时间、努力拼搏来证明自己、超越自我!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早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让那灿烂的朝阳点缀我们的精彩人生。
在学校的组织下,我阅读了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教育心得、教育理想。我不仅被书中那些日本教师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态度深深感动,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及教育理想有了更深切的感悟和思考。静静读来,收获颇丰。下面我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阅读之中,令我感受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倾听”这一主题。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佐藤学认为,我们应该努力追求一个“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因为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的教室从表面上看,热闹非凡,小手如林,但真正思考的学生却很少,同时,那些有模糊意见的学生则更是缩在了人后,不敢发言,我们看到一节课顺利地进行完了,中间没有阻碍,没有争议,那么这样的一节课有多大意义?改变这样局面的首要任务是,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用心地倾听,在此基础上,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用心的倾听,那么这样将比热闹的发言效果好很多。
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多少时候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呢?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我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发言不耐心听,不加以辨析,学生回答中明显的错误,也会充耳不闻,甚至还笑着鼓励:“你说得真好!你真聪明!”学生虽然需要鼓励,但不加辨析的盲目鼓励,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也许会让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我们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其实我们老师更是如此,应该学会倾听,更要善于倾听。佐藤学先生的分析,促进了我对孩子学习方式的进一步认识,我也将努力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注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和能力,创造以听为中心的教室,培养合作学习、交往学习的学习者。
关于“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我在教学中也努力想做到这点,但却感觉难度较大。如今的孩子,个性都很强,比较自我。作为教师,要把整个班级各种不同的声音都朝着一个中心点聚集,而将潜力发挥出来,再对教学活动予以反思,及时反馈在活动中出现的成功与失败,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勤于思考、反思、总结,从而让我们成长得更快,也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我总会抱怨工作太忙碌,教学事务太繁琐,以此作为推托反思的理由,但现在仔细一想,如果少了这一环节,怎能让课堂变得更鲜活、更精彩呢?
佐藤学重视学校本身的校本教研,他反复强调,每个教师都要打开自己教室的大门。而校本教研注意的途径是听课研讨。一直以来,我总是对上教研课有抵触情绪,一方面因为要花较多时间、精力去准备而感到烦躁,另一方面害怕在同事面前暴露出教学方面中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上课方式被他人指手画脚……而阅读了佐藤学的观点,让我有了启示。教研课上,老师们会仔细地记录执教老师的教学过程,认真地思考、评析,骨干教师会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倾囊而授,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教研组内的。老师只有相互听课,相互指出缺点,相互探讨,才能让每位老师取得进步,学校里面的教研才能真正实施,有效进行。所以上公开课是正常的,我们也应该接受推门听课,主动让别人听自己上课。书中道出了我们教研课真正的目的,也让我也明白了教研课本身的意义。
总之,《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对于我们教师很有借鉴意义,令我受益匪浅。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多去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省、改进。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要学会聆听,要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纯真活泼的生命,要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享受教育教学所带来的乐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撰写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倍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指尖轻抚书页,静心品读,感受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和读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五部分构成。佐藤学博士从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的角度,对这场自下而上的,由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和介绍,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一、什么是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先生认为,教育改革应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虽然写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却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把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看作是一场革命,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和我国的教育改革相似,日本教育也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历史观上,日本的教师正在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但乐观的伊藤学称“这种混乱局面决不是坏的征兆”。真正从事教育改革的人士,也许就要有这种耐心和观察的。在耐心与观察时,伊藤学融入了学校和教师中。他说:“教学是充满活力的,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老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他发现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个固定的风景,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进而提出忽略教室的多样性和在其中发生的事情的固有性,仅一般性地议论教学是非常空洞而没有什么意义的。第二实验中学的所有教室也同样和上边一样,每个教室都有不同的风景,都有不同的问题。我们所有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每天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向改革教室迈出新的一步。
二、学会相互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
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在我们的平常课堂中,学生发言热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的回答,在反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而没有用心倾听同学的回答,这样的学习,就显得片面、欠主动。课堂中的热烈发言虽然重要,但倾听是前提。其实,我的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级孩子们研究问题或是讨论问题看似特别激烈,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相互倾听,我认为我们的教师更要学会倾听,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做到不轻易下结论(如:回答错误、不当等),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宜用委婉的语气,因势利导的开导与纠正。同时,让每个孩子也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与结论,这样使每个孩子都能打开心扉,让他们的差异得到关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块最短的木板,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相互工作的同事关系
教师间怎么形成“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呢?必须是所有的教师都开放自己的教室,互相观摩教学、互相“批评”时才能构建起来。同时,改变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因此,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我们学校组织的研究课、开放日等活动时,我们教研组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想教育改革需要的不是僵化的头脑,而是和同事们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快乐感。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作者多年观察和参与的教学改革的案例,呈现出课程改革中的艰辛和努力。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因此,我想教育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提倡一种新的学习观。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静悄悄的革命》,听到书名我就在想象:革命,怎么革命呢?课堂吗?学生吗?教师吗?教法吗?……很多问题不自觉地从脑海里蹦出来了。拿到这本书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来,静静地阅读。当然首先我就认真看了作者简介,原来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也许是历史对我的影响,我对日本人、日本国可没有什么好的印象。不过,我对日本的教育还是很好奇的。因为日本国家发达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十分重视。
读这本书时,我的心情、我的思绪竟然不断变化着:首先我很震惊。佐滕学先生认为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个固有的风景。他竟然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来一直如此。他说到:“可以说没有哪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将一切收纳于胸,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点点滴滴小事,并精辟地论述:静悄悄的革命。这该需要怎样的毅力啊。反思自己,总觉得很忙,无暇进行自己的专业研究,并满足于各种理由原谅自己的停止不前。与之相比,自觉惭愧。读着读着,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其次。我竟然很懵懂。以前看书,虽不能一目十行,但也能达到“一目五行”的速度,说起来挺不好意思的,读这本书时,我竟然不得不再次放慢速度,什么“‘主体性’神话”,什么“主体性假象”,什么“‘被动的能动性’的主体性”,让我感到很懵懂,不得不放慢速度细嚼慢咽。最后,我很有感触。佐藤学先生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那么在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中,作为教师,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做一个静静的教师
曾经,我也害怕课堂上的冷场,认为只有学生发言热烈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管他们的回答是否是思考后的结果。然而在这本书中,提到“润泽的教室”,“润泽”,是多么让人心生憧憬的词语,我想,顾名思义润物细无声,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是滋润的,那么孩子一定如沐春风,一定可以安心的、无拘无束的学习,这也应该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课堂。那么要想创造润泽的教室,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营造温和的学习氛围,观察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保持情绪的稳定,与学生诚恳亲切地交流,让自然与平静回到教室,引导学生自立合作地学习。正象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感到放心、安全的氛围中进行有意义的交谈时,学生都是在思考的同时把自己的心声慢慢地讲出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做静静的老师,静静地引导孩子们学习、思考。
二、做学会倾听的老师
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我们都知道倾听是学习的基础。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这忽然让我想到了福建名师林莘,去年我们在扬州学习《小学语文现代与经典》(第22届),林老师整节课静悄悄的,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倾听,然后互相交流,形成了一节独特的倾听课堂。相信在这样的课堂上,倾听的花朵在静悄悄地绽放。
然而在我的课堂中,总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而我经常由于时间原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急于寻找答案,导致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更不会用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就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现在想来,这样的课堂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收不到最佳效果。身为教师,我们经常希望听到满意的答案,希望听到课堂上能有孩子们积极的回应,然而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最近,听了我们汪老师的一节阅读导读课《夏洛的网》,虽然课堂上气氛不太活跃,但是我认真观察了一下学生的反应,再加上我自己的听课感受,我倒觉得这节课孩子们都在认真倾听,老师也在认真倾听,倾听主人公威尔伯的心声,倾听夏洛的语言,想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语言的魅力,相信孩子们在倾听与思考中已经与老师、与作者产生共鸣,课后他们一定急于阅读,因为连听课的我都想马上阅读了。这样的课堂不需要学生的热烈回应,因为他们的思维已经在倾听中回应着,他们会以行动代替语言。
三、做一个敢于研究的老师
教育是一件需要与时俱进、求变求新的事业,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然而学习研究是有很多方式的,开展教研活动,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以及参加课题研究等等。在我们学校“大阅读”活动的引领下,广泛阅读各类书目,是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当然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开放课堂,以前我也像佐藤先生提到的那些教师一样,不好意思开放自己的课堂,怕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现在想来,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同事之间相互学习,这样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当然,创造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与学生一起学习,与家长一起研究,参与校外学习那是再好不过的。我们只有在参观、学习、研究、实践中才能不断成长。我们应该一辈子教书,一辈子学教书。
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我不断沉思,很多教育现状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主宰我们自己的课堂,我们需要尝试进行静悄悄的革命,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有异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