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高效课堂心得体会(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__年11月9日和10日,我们一行二十余人,到____二中观摩高效课堂。
也许是语文老师内心深处对于文化古迹情有独钟,一路上想着曹操的诞生地该会如何,能不能在__重温关于历史与文学的记忆,于是一路憧憬,一路期盼。
也许是因为长途奔波,好不容易找到宾馆,看到狭窄的房间,潮湿的被子,阴沉的天气,心里有几多失落,再加上景点也没能去成,只能寄希望于明日的高效课堂了。
第二天早晨七点四十左右,驱车六公里许,赶往__二中,这是一所仅次于__一中的__省示范性高中,大门口醒目的大字彰显着学校在该省的显赫位置。进入大门,两排宣传图片展示学校在高效课堂方面的种种举措,给人眼前一亮,心中对即将开始的课堂展示充满了一些期待。
语文听课地点在六号教学楼,教室干净宽敞,座无虚席,头顶上四排梁柱上全部张贴着标语,例如:“会听,勤思,敢说,善问”,又如“多一份投入,多一种学习,多一些反思,多一点执着”。应该说,氛围的营造还是挺好的。
上课伊始,班长喊起立,班级响起了大声的宣誓,虽然没有听清楚学生们在喊什么,但是可以感受到他们很激动,很自信。整节课,学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生纷纷上台,敢于表现,勇于展示,这一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接下来的两节课里面,学生们的主动参与意识,积极性都非常高,教师也都充满激情。热闹的场面,频繁的掌声,似乎也在让我们反思,高效课堂终究是不是这样?看着最前面的横幅——第一届课改名师“同课异构”语文学科高效课堂观摩课——心里真不是滋味。
在后来的课后交流中,不少教师有共同的体会,看似精致的背后,实则有太多的粗糙。教师在演,学生在唱,似乎有点不合拍,课堂的生成与教师精彩的即兴发挥在既定的程式中成为机械的生产线。尤其是看到印发给观摩教师的课堂构想,竟然出现了很多标点之类的小问题,不禁让人想笑又笑不出。
走在校园里,看着一片片的运动场,美丽、大气,旁边是尚未完全施工的现场,一片泥泞,在精致的校园中,依然还有诸多粗糙之处,正如听课时候的感觉一样,形式很美,内容还需要更加美丽才是。
山东省昌乐二中刘教授的到来,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把如火如荼的双案教学摇身一变,成了当下特火的“271高效课堂”,实施了将近一个星期的今天,我感到高效课堂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实现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一种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细细想来,反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带动下的教学细节,给了我一些启示,下面就我的体验简单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271”的内涵: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271”教学模式应该有以下几个内涵:
(一)是时间的划分。“2”是20%的时间属于教师,即一节课40分钟,老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即便是在准许的时间内“讲”时,教师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而是该讲时则讲,需要讲时才讲;“7”是自主学习(自学、讨论、展示)占70%的时间约25分钟;“1”是10%的时间即约5分钟组织反馈检查。
(二)小组成员的组成。每小组学生的组成是20%的“优秀”学生,70%的中档学生,只有10%左右的学生属于后进生。
(三)是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经过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学会的。
(四)是学生课下自习方式的划分。20%的时间完成学案中规定的“作业”,70%的时间用作下节课的。“预习”,10%的时间进行预习“自查”。
二、“271”的实施重点抓好了以下几点细节:
(1)教师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①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然后分层设疑并解答。
②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③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④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发放纸质小星星的方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养成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好习惯。
(3)编好用好导学案:
① 导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271高效课堂”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② 导学案编制要走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编制人,周末编制好学案并报教研组审核,然后付印,周一全面使用。某些篇目不需要学案就当《天下通》为学案,课堂按照“271”的标准有效使用。
③ 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④每个导学案做到适时检查纠错。
(4)认真备课:按“271”课堂的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要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5)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 三、“271”总体要求:
1、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成长和灵魂的感召,绝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教师永远是面向永恒的职业,教师素质永远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教师的博学睿智、自信从容、机智幽默、激情洋溢永远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2、高效课堂既是过程又是目标,课堂的高效来源于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对高效学习小组的培训。
①教师课前的准备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准备,还包括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心设计。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要仔细
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提前设想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教学事件,搞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过渡和衔接。
②教师每一节课前都要对学习小组和学习小组长进行培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具体的过程指导。教师课前培训是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到“学好”的关键,要课前有指导,课上有帮助,课后有反馈,不断反复,循环改进。
③教师每堂课对学习小组学习安排(讨论、展示、点评、质疑)、小组长的作用、立体交叉学习目标的要求都要用大屏幕展示。
3、高效课堂要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享受到智力劳动的快乐。
①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内容、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目标进行引领,目标要具体、立体,及时到位,这是教师设计高效课堂的关键。
②要教育学生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明确的目标追求,有学习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有成长的渴望。
③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对学习内容不满足,不盲从,不屈从,不迷信,质疑是创新的雏形,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创造的思维,时刻注意保证课堂的安全。
④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理解,教育是解放而不是封闭,多元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宽容的精神、开放的心态和民主的性格。
⑤要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高效课堂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要做一个有头脑、有条理的主动学习者。
⑥要引导学生及时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回顾学习过程,清点学习收获,总结学习方法,重新认知学习内容。
4、高效课堂的讨论、展示和点评是“271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阶段。
①课堂能否成为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地对学生的潜能有高度的尊重和珍视,是否对学生充满信任和乐观的期待。只有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和尊严,才能彰显民主、平等的教育精神。
②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主动探究,重视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理解,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和碰撞。让学生多一点个性张扬,少一点自我贬抑;多一份自信与自尊,少一点自轻与自贱;多一点自主选择与自主承担,少一点轻信盲从与不负责任。
③教师要勇于将舞台让给学生,要在学生展示、点评过程中学会沉默,学会等待,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中获得真知,要让“听”的课堂变成“说”的课堂,让“静”的课堂变成“动”的课堂,让“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习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1、研究的背景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我校应该立足校本、立足教师资源特色、立足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理念,处变不惊。先发现、分析现状和问题,鼓励各学科中理念科学、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认真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亮点和风格,后集全校及至借专家之力全力提升、打造“成功模式”,有序地推广。
2、目的、意义
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还能有效地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相互衔接,有助于丰富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与课堂教学的评价相统一。
最为重要的是教学模式研究的开展将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有效校本教研,反思日常教学,避免教学的随意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教育心理学理论。
3、课程标准。
三、研究内容
1、文科与理科有效课堂教学流程研究
2、不同学科新授课与复习课、试卷讲评模式研究。
3、各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和需要增加不同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如,语文可分:文学作品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教学、写作指导、写作评改、选修单元教学模式等)
四、研究目标:(预期目标)
1、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师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成效目标:规范各科新授课、试卷讲评课与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流程。推广文、理科各一种可学习借鉴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教师目标: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改进、创新课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改变教师低效、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学生目标: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5、课程目标:探索、改进、改造学习方式,适应新时代和新课改的需要。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运用、计划、行为、观察、反思四个基本环节,建构适合新课程标准和“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有效课堂”要求的适应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并不断修正与完善。
2、调查法
主要采用问卷、访谈、测验等多种形式。通过在不同阶段对师生进行问卷、座谈等,对比研究成效,及时了解研究的多种信息,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3、实验法
根据我校课堂教学现状,设立实验班,让研究能力相对较强的语、数、英等学科先行一步,并在其他学科中相继跟进,在实践中形成切实可行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大面积的推广与运用。
4、文献法
在研究过程中,借用文献检索、收集、鉴别以及文献的研究与运用,积极吸收他人成果,及时了解当前其他地区对课堂模式研究进展状况,从而保证我们的研究,始终走在理论与研究的前沿。
六、研究进度和时间安排
本研究自20xx年11月—20xx年10月,历时一年时间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各教研组长拿出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具体方案及分工明细。
3、动员相关主要负责人,并制定奖励考核办法。
4、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国内外著名的教学模式(流派),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国内各地区、学校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范例);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为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1、研究制定各学科、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依据,操作流程和具体办法。
2、应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利用“一课多轮课例研究”方法,不断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模式。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直到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用评价标准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的评价标准的形成、研究过程。
3、各学科、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展示、交流、评议。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交流,写好研究论文,案例分析,心得体会。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
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进行评价反思,开展讨论与总结。
2、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有效课堂模式
3、收集整理研究论文和阶段性总结报告,出版研究论文集
八、研究分工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正置身于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教育根本不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样“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多种多样。教育实验和改革是教育科学、教育艺术的生命,为了教育的体内永远流淌着新鲜的血液,我们必须改革。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看到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语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说一样充满悬念,跌宕起伏,极尽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呢?其实不然,成功的导语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深入人心: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触及重点,短小精悍
导语设计贵短,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3、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总之,“教无定法”,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程度随机应变,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即: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
(一)尊重学生,教态亲切,平等待人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对上的课没有预习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取得的效果却截然不同。一种是埋怨式,居高临下——你们怎么没有预习呢?是不是不感兴趣?还是看不懂?还是……一连串的发问,将好端端的一个课堂弄的一片死寂,学生的才气和灵性就这样被扼杀了。另一种则是鼓励式,身临其境——当问及学生没有预习的时候,一句:那很好,既然我们都是一张白纸,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个第一次接触吧,看谁能够最先画出优美的图画?学生是需要鼓励的,结果士气大振,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学生们一个比一个回答的漂亮,并且大部分学生都积极踊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课堂提问的整体优化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上做出评价。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
课堂提问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仍然是为教学这一活动服务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学生,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我觉得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三)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最后,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开创性的努力。我们已经迈出了开创性的第一步,但是我们的研究还相对滞后,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创设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还需要语文老师们不断探索。
一、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区教育局提出了促进教育工作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及强化校本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区开展“望花区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活动,使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而当前我校初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师辛苦、学生受累,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外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省内某些地市及部分县市区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的还有所成就。加强课堂建设是深化我校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建和谐高效特色的课堂也是形成教学风格、彰显名师品质的重要标志。同时,大家都意识到:只有触及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才是彻底的,才能真正改变教师行为和学校生活,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态;同时,也只有课堂效益的提高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前提和保证,才能适应规范办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在前期提高课堂效益研研的基础上,准备进一步以更大的力度、更坚定的信心在全校积极加强对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决心从根本上对我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于是,我校于20xx年3月确定校课题《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本课题立足提高各科课堂教学效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日常教学行为,避免课堂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致力于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校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深入分析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起各学科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校本教研与管理,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以解决当前课堂效益较低的实际问题,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高效课堂”,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在外延上,“高效课堂”属于“有效课堂”的范畴,它高度符合时代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其显性标志是:课堂教学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
三、实验目标
构建起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率的质的提高;促使实验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成为骨干名师;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是:
本课题立足提高各科课堂教学效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日常教学行为,避免课堂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希望通过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名校的教改经验,深入分析反思当前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起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解决当前课堂效益较低的实际问题,进而逐步实现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生态。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高效课堂基本模块的研究;
高效课堂基本环节的研究;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六、实验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是以学生为“轴心”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完成作业,在实践与探索中自主建构起合理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2、合作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的活动过程。合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兵教兵”。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为独立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而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弥补学生差异,对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具有独特的作用。
3、学法指导原则。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思维方法,注重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七、研究因子及策略:
我们的主要作法是:强化四项措施、发挥两个作用。
⑴强化四项措施:
①“推门听课”:每一名教师都要作到授课过关。听课的同时查“学案”“教案”和“当堂检测题”。
②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精练高效地进行“后教”,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③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组织研讨课、示范课、教学论坛、专题培训,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
④评价考核与小组合作,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作为学校考核教师上课的依据。小组合作要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学习形式。班主任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并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细则及管理制度(实行组长负责制:学习、纪律)年部组长要协调指导班主任、任课教师调控并发挥好学习小组的作用,各班级要形成学习小组的总结表彰机制(评选“优胜小组”、“进步之星”等),并注重发挥班级文化、励志格言、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建议各班级积极探索“团队合作”、“兵教兵”、“捆绑评价”的有效途径。
⑵发挥两个作用:①发挥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骨干示范作用;②发挥好评价考核的导向引领作用:通过评价考核机制的修订与实施,引领教师聚焦课堂,善于研究,分析反思、交流,推动我校高效课堂效益的极大提高。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27中学是一所区属中学,1964年建成,1983年7月晋升为中学,现有专任教师60人,本科学历45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52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4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7%,课题研究人员15人,主研人员12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省、市级教学能手13人,他们本人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校专门安排每周星期二为教育科研日,从时间上得到了保证。学校藏书4万余册,各种报刊杂志299种,教育科研资料充实丰富。学校每年为教育科研提供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为完成各级课题研究提供了根本保证。目前我们感到学校已经有能力、有条件承担完成科研课题。
九、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20xx.3-20xx.7.)
1、对教师加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的教育。第一、使每一位教师要认识到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到有模式与无模式的利弊;第二、发展模式,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比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原来情况不如我校,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能出现那么多名教师?
2、大量搜集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先进教学理论材料,印发给全体任课教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汲取有效理论营养。
3、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模式。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开展了这项工作,具体是1、要求教师完整理解:“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结构。2、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特征。这个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目标明确,精讲善诱,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紧扣目标要求,重视学情反馈,教师通过优化导学,促进良好学习习惯与品质培养;高度重视课前的备课、预习和课后的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将课内外的教学活动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要求教师认真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操作要领。
通过学习,使教师领会模式的每一步内涵,同时又组织部分教师针对模式写一份教案,进行说课,说过后进行评议,加快对模式的理解。
(二)初步试验阶段(20xx年4月-7月)
1、备课组加强备课研究。要想上好模式课,首先要备好模式课。我们实行二层备课,即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在寒假期间,,组织教师先备好两个单元,目的是加深对模式的理解。近一步研究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规定每一位教师必须用模式备课,学校把每月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结合起来,作为学校考核内容之一。
2、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一开学,学校就规定每人必须用(20+20)新模式上课。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第一、领导班子深入课堂推门听课,和教师一起研讨、交流;第二、开展新模式观摩、研讨活动。首先将由七年级推出二节观摩课在全校观摩,其次4月中旬对全校开设新模式的研究课,促使每一位教师深入地研究,上课过后,教研组及时评议,提出与模式不相符的地方,争取使教师的课尽快地适应新模式的要求;借这股春风,动员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第四、学校对发现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敲响警钟,同时表扬做的较好教师。要求每一位教师平时要认真准备,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促使教师平时注重模式的训练。
(三)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
1、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精练高效地进行“后教”,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落实“堂清、周结、月测”,全面提高质量。“堂清、周结、月测”是学生自我检测、自我更新、自我补“缺”的重要方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将把““堂清、周结、月测””列入教改实验的重点之一,狠抓落实,不断总结完善落实““堂清、周结、月测””的方法。“堂清”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落实,精选当堂训练题和作业,每天抓好自习辅导与反馈;“周结”由备课组负责组织落实,每周精心组编一套周练习题;“月测”由教导处负责组织落实,搞好单元测试及月考,认真做好每次月考的质量分析。学校制定严格的检查反馈制度,教导处对““堂清、周结、月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责任人抓好落实。
(四)总结深化阶段(20xx年12月开始)
1、总结经验,加强交流。①学校及时总结学习推广杜郎口、洋思、东庐中学的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②通过组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③学校对全校课题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创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及管理模式。
2、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3、奖励先进,人人达标。①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②依据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组织教师达标课活动,人人上达标课,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③认真总结教改实验经验。
十、实验方法
研究的主要方法有:⑴行为研究法。对教师及学生参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并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和调整。⑵逻辑归纳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等。⑶文献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避免重复和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⑷调查法。形式有问卷式、访谈式等。⑸教育实验法:观察与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归纳、筛选和分析发现问题,从而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十一、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李春英王静
成 员:王刚臧杰李春彤施艳丽李娜王荣翟冬梅王柬
刘伟刘锦平闫春韩丽柴志巍
档案管理:臧杰
十二、实验管理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领导到位,分工明确。
2、完善各种实验制度,制定了学习制度,实验例会制度,实验管理制度,实验档案管理制度。
3、订阅实验所需书籍、报刊。
4、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做好材料的收集、归纳与归档。
5、建立“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课题组教育工作会议、教育信息发布会、教育研究成果汇报会,开展好每月一次教育课题讲座。
6、保证实验经费,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听完申老师的课,我感触良多。一方面感同身受来自各方面的期望给她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由衷佩服她小小身躯,无限能量,如深厚的文学功底、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等等。听完申老师的课和专家的评论,我对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进行了思考,下面是我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
老师在上课前做好准备:一是备教材。了解该课的重难点及教学目标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问题设置呈现不同梯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各个突破,使学生学有所获;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这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的基础,同时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环节。
二、备学生
课堂是老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同时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绩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二、课堂导入的设计
课前的导入,这是公开课开始的第一个亮点,如何提起学生的兴趣,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而这个导入的决定权完全在于老师。因此,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有自信、有激情更要富有机智,根据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如:歌曲式导入,视频式导入、游戏式导入,等等,以此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酝酿他们的情绪,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课堂教学活动往往能顺利进行,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和谐轻松,就像刘月增老师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三、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公开课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必能感染学生,调动教学气氛。作为上公开课的老师,应首先放下包袱,要用求实的态度去探索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上出自己的风格,同时,应在平时就多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使自己具备流利的口语,亲切自然的教态,丰富的肢体语言,熟练驾驭课堂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上能情感真实,节奏优美的授课。应用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用自身的沉稳,用机智及扎实的基本功来自如的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转眼间,又到了学期末了。回想起这几个月的教学,就会感觉这是我教学生涯中最轻松的日子。这要受益学校领导为我们引进的”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模式。”用这种方式教学,学生轻松,老师也轻松。
首先,我得到最大的解放就是不用改 作业。我们高一所配的学案练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以往,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语文科布置的练习多是一些抄抄写写的东西。这类作业只对学生的卷面有一点帮助,其它方面效果甚微。学生老师都得不到解放。现在为了配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练案中的作业就非常有用了。学生可以课前做,老师上课时学生合作探究,在不断的探究中寻找到答题方法,同时学生板书,对学生学会规范答题很有帮助。这个操作起来就要费一些心思了,有的同学比较懒,经常不做,所以这时候就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了,为了督促落实,有时课前老师要抽查,反反复复,以至于学生形成习惯。每次讲完一次练习,学生都要拿到小组长处去批阅。这样只要不定期抽查些同学的就好了,省下了我很多时间。效率也上去了。
其次,课堂合作探究的模式,把时间给了学生,学生积极性提高了,思维活跃了。同学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带动了整个班级一起提高。但是要想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又需要动一番心思了。刚开始实行这种教学方式时,没有经验,看见每节课都很热闹,觉得效果应该很好,没想到考下来却大失所望。我不断地检讨自已,细心地观察,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闹哄哄的每一节课堂上,主角却总是相同的几个人!大多数同学只是站起来,没有参与。因些,让每个学生参与讨论并回答问题是我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了很多办法,却收效甚微。但我发现,其实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非常强的。正是因为这种荣誉感使得一部分同学争着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我就决定在这方面下功夫了。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必需参与讨论并回答问题!因此,我实行学生先讨论,再由我随机抽查学生回答问题,回答对了整组加分,回答错了,整组扣分。尽量做到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回答问题,有时还要有意地留出一些题目做为抢答,来拉开一些小组的得分。这样一来,我发现学生都被迫参与了,讨论很激烈,但却很有秩序。当然,效果也不错。
其实,教无定法,每个人都有自已独到的方法。并不是一种模式适用所有的人,只要把自已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就一定会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