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来源分类:期刊文章-[J],普通图书、专着-[M],论文集、会议录-[C],学位论文-[D],规范、标准-[S],报告-[R],未说明文献类型或资料类-[Z]。这次为您整理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优秀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1]施燕,韩春红。学前儿童行为观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索尔索,麦克林。实验心理学[M].张学民,周义斌,郑亚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55.
[4]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51-352.
[5]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l].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6]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运用[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0.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03.
[8]松居直著,季颖译。我的图画书论[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9]周宗奎著。儿童社会化[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70.
[10]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11]陈伦超。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亲情教育的行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2]赵娱。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一一以济南市部分幼儿园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13]胡瞎。单亲家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一一基于能量驿站单亲母子家庭个案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14]苏中红。利用动画片对幼儿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15]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0.
[16]张彤。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7]程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18]赵惠美。亲子共学美语图画书运用研究[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3.
[19]王英。对中班幼儿绘本阅读的研究与指导[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4).
[20]张晓贤,桑标。儿童内疾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35(2):314-320.
[21]刘海,杨洁。服务学习: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新路径——以美国的“午餐一读书伙伴”活动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10).
[22]张兰萍,周晖。幼儿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与亲社会行为及决策判断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1).
[23]郑小瑜,林少曼,蒋嫣嫣。开发社区隐性课程资源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6).
[24]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釆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25]赵章留,寇歲。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26]李丹,程赞。学前儿童在家在园亲社会行为的比较观察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24-27.
[27]吴育红。游戏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价值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05,22(2).
[28]胡金生,杨丽珠。教室中幼儿自发的助人行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47-48.
[29]康长运。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20-27.
参考文献二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王立兵。浅析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
[2]刘帆。基层央行计算机安全工作重在管理和防范[J].华南金融电脑,2010(04).
[3]赵永彩,王效英,宋玉长。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防范金融科技风险[J].中国金融电脑,2001(06).
[4]张学龙,周东茂,范海峰。强化计算机安全三防确保计算机安全运行[J].中国金融电脑,2001(09).
参考文献:
[1]叶陵波。探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反拨作用[J].新校园(阅读),2016,05:53.
[2]杨朋山。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反拨作用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06:245-246.
[3]吴明莉。浅谈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整合[J].河南科技,2013,01:217-218.
[4]蔡万元。计算机等级考试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J].无线互联科技,2013,11:229.
参考文献
[1]李鑫、王坤、郭勇: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三网合一在数字化矿山中的应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8
[2]魏豪洲:测绘数字成果生产管理系统设计,金色年华,2011.6
[3]陈小红:企业信息资源微观优化模式创新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4]翁玉良、王炳志:企业集中管理模式下的ERP远程接入问题,商业时代,2008.7
参考文献:
[1]马忠锋。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78.
[2]孙乃旭。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4:183.
[3]黄奕炜。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31.
2/51
【题 名】激励法:将“1”等于“10”
【作 者】靳菲菲
【刊 名】大众商务:下半月。2007(7).-61-61
3/51
【题 名】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环境激励法
【作 者】王永毅
【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9).-338-339
4/51
【题 名】基于虚拟激励法的大跨空间结构风振系数研究【刊 名】山西建筑。2007,33(15).-55-56
5/51
【题 名】如何运用激励法调动护士积极性
【作 者】孙华 张露萍6/51
【题 名】激励法则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贯穿与运用
【作 者】张世友7/51
【题 名】浅谈“激励法”在服装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周峰
【刊 名】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2(2).-158-159
8/51
【题 名】运用“智力激励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 者】李国强
【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94-95
9/51
【题 名】基于虚拟激励法的空间网格结构风致抖振响应分析【刊 名】计算力学学报。2006,23(6).-684-689
10/51
【题 名】用虚拟激励法求解非比例阻尼线性体系的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
【作 者】汪梦甫
【刊 名】力学季刊。2006,27(4).-598-605
11/51
【题 名】“成功激励法”在差生转化工作中的应用
【作 者】王艳菊 刘成荣
【刊 名】晋中学院学报。2006,23(5).-83-84
12/51
【题 名】浅论企业管理中的职工循环激励法
【作 者】王龙莎
【刊 名】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19(5).-58-59
13/51
【题 名】困难时期员工激励法
【作 者】徐卫来
【刊 名】管理@人。2006(9).-56-57
14/51
【题 名】智力激励法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的实践与探索
【作 者】罗延平 张应红
【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7).-177-179
15/51
【题 名】As2S8玻璃条形波导的光激励法制备技术研究【刊 名】光学学报。2006,26(7).-1043-1047
16/51
【题 名】调制激光器激励法的Butt-Welded热电偶动态特性测试
【作 者】郭华玲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8).-151-152
17/51
【题 名】车轮动载荷计算的虚拟激励法
【作 者】黄玮 赵又群 杨国权
【刊 名】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6,33(2).-29-31
18/51
【题 名】浅谈全方位激励法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作 者】王金辉
【刊 名】科学咨询。2006(02S).-58-59
19/51
【题 名】鲁灵敏:技术人才激励法宝
【作 者】吴宇20/51
【题 名】多点输入下大跨空间索结构的虚拟激励法【刊 名】振动与冲击。2005,24(4).-107-110,119
21/51
【题 名】淮北公司推行“立体精神激励法”
【作 者】李伟 葛成龙
【刊 名】供电行业信息。2005(12).-4-4
22/51
【题 名】管理中的激励法
【作 者】毕勇23/51
【题 名】激励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作 者】施美丽24/51
【题 名】激励法在儿科住院病人的应用
【作 者】胡惠兰 李彩玲
【刊 名】现代医院。2005,5(10).-88-89
25/51
【题 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积分激励法
【作 者】侯军
【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2005(8).-48-48
26/51
【题 名】饭店“人力资源”激励法
【作 者】海萌辉
【刊 名】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2005(7).-40-41
27/51
【题 名】多点输入下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虚拟激励法【刊 名】工业建筑。2005,35(5).-95-97
28/51
【题 名】激发班级活力 优化班级管理过程——浅谈班级管理的激励法
【作 者】李永飞
【刊 名】基础教育(重庆).2005(2).-52-52
29/51
【题 名】IT企业创业期的团队激励法则【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5).-135-136
30/51
【题 名】运输车辆随机振动分析的虚拟激励法
【作 者】张永林 侯传亮
【刊 名】起重运输机械。2005(3).-30-31
31/51
【题 名】受控结构风振响应分析的广义虚拟激励法
【作 者】张文首 于骁 岳前进32/51
【题 名】浅论激励法在教师管理中的运用
【作 者】郭燕芬
【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2005(2).-40-40
33/51
【题 名】激励法在业余速滑训练中的运用
【作 者】李莉
【刊 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53-54
34/51
【题 名】激励法——政治课教学中的点睛之笔
【作 者】任变如
【刊 名】河北教育。2004(6).-40-40
35/51
【题 名】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激励法
【作 者】廖金琳
【刊 名】龙岩师专学报。2004,22(3).-109-109,113
36/51
【题 名】激励法在幼儿门诊治疗中的优势初探
【作 者】齐小平 曲红艳 王文杰
【刊 名】中国社区医师。2004,20(4).-5-5
37/51
【题 名】用激励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尝试
【作 者】贺国华38/51
【题 名】抚松实施“五位一体”激励法
【作 者】宁金良 万春江39/51
【题 名】浅谈激励法在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作 者】蒋万斌
【刊 名】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11(5).-79-80
40/51
【题 名】激励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刘昌国
【刊 名】少年体育训练。2004(4).-16-16
41/51
【题 名】作文教学激励法
【作 者】罗荣
【刊 名】南方论刊。2004(6).-63-63
42/51
【题 名】正弦扫频电激励法测量与识别地震检波器特性参数
【作 者】张改慧 胡时岳
【刊 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38(7).-722-724,766
43/51
【题 名】运用激励法转化后进生
【作 者】胡现红
【刊 名】素质教育大参考。2004(6).-49-50
44/51
【题 名】逆虚拟激励法随机载荷识别试验研究
【作 者】李东升 郭杏林45/51
【题 名】运用激励法加强女大学生的成才教育
【作 者】吴文君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3).-11-13
46/51
【题 名】语言激励法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
【作 者】朱云波 李凤玲47/51
【题 名】应用激励法促进患儿在肌内注射中的配合
【作 者】邵玉静 汪秀华
【刊 名】护理管理杂志。2004,4(6).-41-42
48/51
【题 名】激励法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刘忆冰49/51
【题 名】虚拟激励法与圆拱屋盖结构的风致响应分析
【作 者】黄明开 倪振华
【刊 名】广东土木与建筑。2003(12).-6-8
50/51
【题 名】TMD多点控制体系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的虚拟激励法
【作 者】朱以文 吴春秋
【刊 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23(6).-174-178
51/51
【题 名】岗位考核比例激励法:—人事用工制度改革新方法
【作 者】朱圣开
1、冯广超方饪纯:《数字电视广告》,2004年2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周鸿铎:《传媒产业资本运营》,2003年8月第一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3、周鸿铎:《传媒产业经营实务》,2000年12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4、周鸿铎:《电视节目营销策略》,2000年10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曾华国:《媒体的扩张》,2004年1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6、米歇尔·森格特瑞:《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2000年,华夏出版社。
7、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2002年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周鸿铎胡传林刑建毅著:《传媒经济》,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9、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俞利军译),1998年第一版,华夏出版社。
10、赵曙光禹建强张小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2年n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11、杨步国张金海著《整合一报业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2005年l月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12、朱海松:《麦肯的方法》,2002年4月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
13、黄升民等著:《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2002年第一版,中国物价出版社。
14、高振强:《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3年l月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5、钟海帆:《走进美国广电传媒》,2003年4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16、曹璐胡正荣等著:《卫星电视传播》,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7、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2002年9月第一版,南方出版社。
1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999年n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张海鹰腾谦著:《网络传播概论》,2001年5月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周伟:《媒体前沿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2002年3月第一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21、郑保国:《论媒体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2003年9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胡正荣主编:《中国传播论坛2001一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2003年8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3、欧阳国忠著:《中国媒体大转折》,2003年8月第一版,团结出版社。
24、21世纪经济报道著:《理解传媒的7个步骤》,2004年10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关键词:参考文献;规范;可信度;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93-02
湖南第一师范教育科学系2012年毕业生合计1286人,在千余份毕业论文或设计中,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这一批毕业生的质量。通过研究这一批次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及其中所隐含的问题,对今后的学生培养和教学质量的保证,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一、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及作用
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步骤,以此作为检验整个高校学习期间所获得的学习效果。本科或专科毕业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与学术精力有限,在继承以往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研究,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学术成果,是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必要条件之一。参考文献能充分反映出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完整的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正文一起构成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的完整表达形态,既能体现论文在学术上的承续关系和科学依据,又可以反映出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与品质,也能反映出论文本身的学术内涵和价值,还能为读者的进一步研究指引方向,避免重复劳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情报价值。参考文献的学术价值决定了其在一篇毕业论文中的重要性,从参考文献中可以看出论文作者在撰写过程中所关注到的学术研究专业方向的动态,作者的思维轨迹以及作者对于论文研究课题的知识准备和信息准备的充分与否。参考文献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多项其他功能:提示研究起点、知识承续功能、学术评价功能等。
二、湖南第一师范教育科学系2012届本专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189篇,专科毕业论文和调查报告共计1097篇,涉及参考文献数量近万余条。粗略估算,本科毕业论文平均每篇有参考文献10条,合计1890条,专科毕业论文和调查报告平均每篇有参考文献7条,合计9002条,两者总和达到10892条。从数量上来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这一批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或调查报告中做了大量的材料收集工作,然而通过研究这一批次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笔者也从其他方面发现了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参考文献类型单一。在万余条参考文献中,期刊类文献和网络电子文献数量最多,所占比重达到了70%以上。互联网的便利性与网络文献的富足性催生出学生的惰性,使大学生渐渐脱离了图书馆,脱离了传统纸质书本。毕业生较少愿意多花时间潜心钻研学术著作或其他有学术价值的实体文献,使毕业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沦落为了一种“学术垃圾”,缺乏创意,丧失了论文应有的现实价值。
2.外文文献数量不超过百条。2012届毕业生受到语言能力、检索能力的制约等因素影响,外文文献被排除在了这批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参考文献来源之外,不能将前沿的学术成果为我所用。如果学术研究变成了一种闭门造车式的脑力活动,与国际学术研究脱钩,必将对学生的学术造诣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3.大量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论文中使用的参考文献在文中未做明确标记,无法确定文中引用内容的具置;有的参考文献尽管包含有标记信息,而实际中无法溯源;有的网络文献链接地址无效,显示页面不存在或者页面内容已被删除;有的参考文献为虚假信息或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私自杜撰出的内容,不具备成为参考文献的基本条件。这些问题难以监管、难以控制,论文导师或其他论文工作监管老师都很难将参考文献进行一一验证和审查,毕业生一旦缺乏应有的学术诚信,没有认真做学问的负责态度,监管的漏洞却给了那些学术不端的毕业生可乘之机。
4.参考文献的学术价值不高,引用文献过于随意。在毕业生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一次文献数量少,大多为三次或多次引用文献,文献年份甚至达到有十年之久。二次或三次文献经过了前人的多次使用,内容不断从原始状态中脱离或发生变异,文献的学术价值也不断降低。有部分毕业生引用文献时,凡是与论文内容相关的文献都引用上,完全没有做整理归类,精选有用的素材,成为了大批五花八门资料堆砌成的论文,论文思路混乱,结构层次欠缺,直接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5.参考文献格式混乱。我国对于学术论文参考文献颁发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025.32、GB7714-87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Descriptive rules for bibliographic reference,国家标准局1987.05.05批准,1988.01.01实施)。在实际论文归档中,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建议和引发的思考
就论文中参考文献所反映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逐渐规范参考文献。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高校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述作为一名知识份子所必须具备的素养,这样的隐性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甚至延伸到学生毕业离校后的工作与生活当中,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2.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中应加强引导作用。普通大学生往往找到的素材知识层面不够深入、领域范围不够宽广、学术素材来源有限,这些都需要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多与毕业生进行沟通,及时帮助毕业生解决困难。
3.高校应向学生开展关于参考文献规范性的知识授课。参考文献作为一篇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现有的规范性文件是这一部分符合论文的基本要求,符合学术性要求的根本保障。而如今的毕业生在学习期间少有受到这一方面的教育,平时的研究型课题参与少、规范与制度了解不多,知识的欠缺必然导致参考文献部分的质量不高,规范性无从谈起。
4.加强毕业生的外语能力,增加外文文献资料在论文中的出现几率。普通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均开设有两年的公共英语课程,国家每年有两次CET-4和CET-6的考试,然而这些教学工作大多沦为了考试的附庸,学生的外语能力并未获得实质性的增长。高校相关教师应对学生的外语能力做特别针对性的教学或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去搜索外文文献、下载到文献后对其进行阅读和钻研等,这些能力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接轨最新学术成果,保持论文成果的新鲜度有着重要意义。
5.高校教师应养成阅读外文文献的习惯。高校教师由于受到以往受教育经历的影响,大部分教师未具备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导致教师们缺乏吸收国外学术成果的自觉性,对英文摘要没有审查能力,毕业生即使错漏百出也能顺利过关,使毕业生忽视英文能力的重要性。其次,导师很少主动要求毕业生搜索外文文献,不提供相应的指导,使毕业生无法开展外文文献的检索工作。
参考文献:
[1]黄映玲,张春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引用问题及对策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10,03(11):129-131.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5) 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绍。
4 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4.1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1)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 et al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2) 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它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MT], 磁盘(disk)[DK], 光盘[CD], 联机网络(online)[OL]。
电子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标识基本格式为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5)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可获得地址。4.2 文后参考文献表排写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排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b.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c.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d.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e.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f.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日期。 g.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1]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h.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i.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21]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4.3 参考文献在文内的标注格式
1)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2)给文献编序号要根据以下两点:一是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二是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从1开始连续编序号。例如,第一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1;第二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2;……。
3) 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不做为上角标),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方括号前面加上“文献”两个字。
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的主要成果,约含200个字符的中文摘要。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毕业论文
目录
内容摘要I
引言1
1文本格式说明2
1.1基本要求2
1.2封面格式2
1.3内容摘要2
1.4目录2
1.5论文正文2
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3
1.7参考文献3
1.7.1标题:“参考文献”3
1.7.2参考文献说明3
1.7.3参考文献示例4
1.8其它5
1.8.1量和单位的使用:5
1.8.1图表及公式的使用:5
2毕业论文的写作规格6
2.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要求6
2.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简述6
参考文献7
附录8
引言
从引言开始是正文的第一页,页码从1开始编排。
注意引言内容不要与摘要内容雷同。
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立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诸如本课题所及的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和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等。
1文本格式说明
1.1基本要求11111
纸型:A4纸,单面打印;
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6cm,右2.6cm,左侧装订线0.8cm;
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行距:固定值22磅;
页码:宋体,五号,居中,底部
1.2封面格式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题目(三号,黑体)
学习中心(四号,黑体)
层次(四号,黑体)
专业(四号,黑体)
年级(四号,黑体)
学生(四号,黑体)
指导教师(四号,黑体)
完成日期(四号,黑体)
1.3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之标题(小三,黑体,居中)
“内容摘要”之内容(小四,宋体;约200字符)
关键词(小三,黑体):3—5个主题词(小四,宋体)
1.4目录
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
章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节标题(小四,宋体,居左)
页码(小四,宋体)
1.5论文正文
页眉:论文题目(小五,黑体,居中)
章标题(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节标题(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三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居左)
正文(小四,宋体)
从“引言”开始标注页码
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
(1)每章的章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中;或者手动设置为:黑体,居中,三号,22磅行距,每章另起一页。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在输入章标题之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每章正文。
(2)每节的节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为:黑体,居左,四号,22磅行距。
(3)节中的一级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为:宋体,居左,小四,22磅行距。
正文各级标题编号的示例如图1.1所示。
图1.1标题编号的示例
1.7参考文献
1.7.1标题:“参考文献”
标题:“参考文献”:黑体,居中,三号,参考文献要求至少四篇以上。
1.7.2参考文献说明
参考文献中所列的论著,应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其序号通常用方括号括起,并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以方括号上标形式注明所引用的文献或资料的序号。例如:
“巴甫洛夫认为[1],条件反射……。”
“张山教授的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2],由此可得出……。”
1.7.3参考文献示例
参考文献字体要求:字体为五号,宋体。
期刊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
例如:
[2]张万山,王小四。空气质量的研究。环境学报,2000,34(6):13-17.
图书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页次
例如:
[4]张完善。有色金属材料。第二版。大连:金属工业出版社,1998.89-90.
会议论文集: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页次
例如:
[3]张完善,刘六,等。第五届科学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管理工程出版社,2001.18-19.
报刊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报刊名,出版年月日,版面
例如:
[6]张完善,刘六。校园环境与学风建设。城市日报,2002年3月5日,第2版。
网络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网址,发表年月日
1.8其它
1.8.1量和单位的使用: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经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浓度(N)等)。
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如,不用6公斤,而用6kg;不用8分钟,而用8min。
1.8.1图表及公式的使用:
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图的编号、图名(小四,宋体)及图的说明置于图的下方并居中。
坐标图中的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坐标标值线朝里。标值的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1个“0”。如用30km代替30000m;用5μg代替0.005mg等,并与正文一致。
表的编号、表名(小四,宋体)及说明位于表的上方并居中,表内的文字(五号,宋体)。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表的大小以一页为限,如果超限需要加续表。
公式要居中,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居行尾。图、表及公式的编号分别按从前至后的顺序编排。
例:由于一般的文献资料中所给出的载荷和抗力的统计参数主要为变异系数,为便于讨论,定义公式形式如下
其中,μR,μS分别为抗力和载荷效应的均值,……。\
2毕业论文的写作规格
2.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要求
毕业论文应独立装订成册,其内容一般包括:
1)封面(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2)内容摘要(约200字符)
3)论文目录
4)引言
5)正文(论文正文或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等,正文字数应不少于1万字符)
6)列出参考文献或资料
7)附录或后记
2.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简述
1.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封面,应采用学院统一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封面规范样式。论文应选用与论文封面规格相同的纸张(A4)打印。
2.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主要完成的成果。它应是约含200个字符的中文摘要。超级秘书网
3.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立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诸如本课题所及的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等。
4.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正文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可根据需要下列几个分标题或小标题,一般在最后应有结论或结语。其正文字数应不少于1万个字符。
5.参考文献或资料,在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中被引用过的文献或资料才可作为参考文献或资料列出。如是图书,则按文献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次的顺序列出;如是论文,则按文献序号、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年份、刊号、页次的顺序列出。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或资料,一般应为公开出版物,但考虑学生毕业论文的具体情况,也可引用正式的会议资料、论文等。
6.附录,方便他人阅读所需的辅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和图表;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等。
参考文献
[1]张万山,王小四。空气质量的研究。环境学报,2000,34(6):13-17.
[2]张完善。有色金属材料。第二版。大连:金属工业出版社,199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