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
2、能比较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的不同。
二、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2、能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
3、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们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常见的物体的观察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的物体。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和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基于对物体外部特征的初步认识,了解物体的不同特征对人类有不同的用途。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铅笔盒、作业本、词典、橡皮、铅笔、乒乓球、网球、海绵、木棒等物体。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出示准备的材料,让学生说说这些物品是什么?建立简单的物体的概念。
2、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呢?”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观察物体
1、明确任务。观察前要有明确目的,这样观察时就有了针对性,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今天我们先从外部形态上找找它们的不同。
2、掌握方法比较的方法
与学生交流,你想怎么观察,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3、观察比较。
4、汇报交流
5、得出结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很多方面不同。
6、反思评价。
三、应用与拓展
1、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比较其他物体。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观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
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他人信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2.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组一张月相记录卡
2.教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预设3分钟)
1.同学们为了我们更好地研究,我今天特意请来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播放有关月亮的课件)
2.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板书)
3.在过去的一周你发现月亮形状有什么不同?
4.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月相的变化吧!板书课题《观察月相》
二、观察、描述月相(预设10分钟)
1.月相是月亮在每个农历月中的形状变化,接下来请你仔细地观察月相你有什么发现?(无序出示上半月相图课件。)2.你认为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
3.小组观察。
4.交流发现,月相图排序。(板书: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
5.推测下半月的月相。
6.出示下半月月相图课件。
(板书: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注:在板书相对应位置贴典型月相图,便于学生观察掌握月相变化】
三、观察记录月相(预设20分钟)
1.过渡:月相在每个农历月中变化顺序是由缺到圆;由圆到缺。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观察一个月的月相。(月相课件)
2.你能用什么方法把观察的月相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呢?(用铅笔画)
3.能不能制作一套月相卡片?
4.用什么办法能显示月亮的球形。用什么表示月亮明亮部分?看每月初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么表示?(黑色的球)
5.用白纸剪下月相形状贴在黑色球相应的位置,月相就完成了。
6.学生动手制作月相。
7.小组展示。
8.班级评价。
四、研讨交流,课外延伸(预设7分钟)
1.通过观察不同的夜晚月相相同吗?
2.在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观察是做科学研究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很多月亮的知识,实际上月相变化还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对月相进行实际观察,要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记录。看谁发现的多!
板书设计:
观察月相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举例说出常见的人工制造产品。
科学探究
1、能对人工世界的物体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对校园内和校园外的物体是否是人工制造的进行猜想。
3、能针对寻找人工制造的物体这一活动制订简单的计划。
4、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人工制造的物体。
5、能与同学讨论、交流生活中常见的人工制造的物体。
6、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寻找人工制造的物体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
2、能如实描述生活中的人工制造的物体。
3、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人工制造的物体。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观察结果,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
3、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造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准备
校园外人工制造产品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看视频,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除了自然物体,还有什么?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1、寻找校园里的人工制造的产品
制订计划:去哪里寻找,怎么寻找,需要带些什么,小组同学怎么分工,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交流讨论。
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完成手册第六页。
表达交流
得出结论: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三)应用与拓展
1、说说自己了解的人造产品
2、老师从衣食住行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2、知道降落伞缓慢下降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3、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和交流的品质。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棉线、衣夹、手帕、牛皮纸、塑料袋、剪刀
演示材料:降落伞下降的视频资料,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降落伞下降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力的作用。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2.播放降落伞的视频录象
3.大家认识录象中的东西吗?那你知道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
4.你们能用箭头表示出来吗?(指名一学生上黑板标注,其余学生自行在书上标注)
引导学生主要标出降落伞受到的重力和空气的阻力。
(二)制作降落伞并测试降落伞下降速度
1.大家想亲手来做个降落伞吗?请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棉线、衣夹、手帕、牛皮纸、塑料袋、剪刀、秒表。
2.每小组选择相应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降落伞,并注意:
A:在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B:线段从四个角下垂到结的长度应相等。
3.现在我们来测试一下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降落伞
测试方法:
A:一位同学在教学楼二楼往下放降落伞,下面的同学用秒表记录从降落伞打开到下落至地面的时间。
B:要保证降落伞下降的距离一致。
C:记录员及时记录时间数据
(三)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1.每小组交流本组所制做的降落伞的降落所用时间
2.每小组降落伞下降所用的时间为什么一样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3.学生各自提出假设
4.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确立一个假设,填好小组活动研究方案:
问题:降落伞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
保持不变的是:
需要改变的是:
5.交流汇报,师生共同指正小组研究方案中有误或不全的地方。
6.小组开展研究,并填好数据。
结论:
(四)汇报交流:
通过研究,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潜水比赛”是一个拓展活动,研究物体在水中的下降情况。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布置学生课后自行研究。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流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
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学习难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学习准备】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学习流程】
一、比较硬度
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
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②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③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
②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③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④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
活动提示: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实验)
1.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
2.能导电
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饮料罐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流程
2.讨论
①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流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③我们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
教学目的:
1、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的鹰、兔、草的生态平衡
关系。
2、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3、为维护生态平衡,明确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重点:知道草原上的鹰、兔、草的生态平衡关系。
教学难点:能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
教学准备:活动手册、有关草原和沙尘暴的图片、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在生态瓶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其中动植物的生长?”
“生态瓶中的某些条件改变了,就会使整个生态瓶内生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在自然界里也一样,一些条件因素发生了改变,也可能使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维护生态平衡这个话题。”
二、探究过程
1、研究鹰、兔、草的生态平衡关系。
·草原上的鹰、兔、草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
·设想事物链的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会发生什么现象?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连锁反应。”
推测:如果上述现象发生了草原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子、草的减少?
让学生讨论后作出分析。
(对老鹰、兔子的猎杀;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草的生长困难。)
2、沙尘暴发源地之一的资料介绍。
让学生阅读P57,介绍宁夏腾格里沙漠的有关情况。
师介绍:发菜是一种藻类,因风干的发菜形状,色泽酷似妇女的头发而得名。它大多生长在干旱的草原、荒漠、平滩荒地和低山小丘,我国的甘肃、陕西、青海、_疆均有生产,而宁夏最为。
猎隼又叫鹘,是一种凶猛的鸟,上嘴钩曲,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_驯熟后可帮人打猎。猎隼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近年来,由于猎隼在中东一些国家是王宫贵族的宠物,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境外1只经过驯化、体型高大的猎隼价格很高,因此在我国西北地区猎杀、猎捕和走私猎隼的情况非常严重。猎隼的数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当地生态平衡,引发鼠害泛滥,给当地牧民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很大影响。猎隼现在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自主学习资料后,鼓励学生提出想了解或不清楚的问题。
三、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
思考:是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的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最终结果是什么?
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课后拓展:
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活动中,我们该做什么?我们怎样做?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流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习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学习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学习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学习流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流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学情分析
食物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最爱吃什么最讨厌什么,谈起来滔滔不绝。然而究竟吃什么才健康?这是学生所困惑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则采用卡片来记录,摆卡片来研究,最终得出对人的食物的一般认识。使之感到了研究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们一天要吃很多种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食物名称记录卡片,拼摆食物记录卡片,对食物进行数量的统计和类别的划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所吃的食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意识地关注所吃的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难点: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会给多种食物组成的食品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每人20张)、食物分类记录单(每组1份)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发放一天的食物调查记录表(附后),让学生在家里做好记录。[学生记录的过程不单是为上课准备资料,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学习在家里学习,实现了学习的空间的开放;让学生的学习从课上延伸到课前,实现了学习时间的开放;让学生向家长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此可见学生记录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开放的科学学习的过程。]
二、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食物。关于食物你了解多少?[学生的科学学习是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学习,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我们教学的起点,这一问题正是为了了解学生对食物这一概念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在此要引导学生对食品与食物这二个概念加以区别,以防止在书写卡片时两者相混淆。]
2、你最爱吃什么食物?
3、你最讨厌什么食物?
4、提出研究的问题:我们究竟吃什么才健康?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来寻找答案吧。
[最喜欢吃的食物与最讨厌的食物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在这一话题的讨论中,学生会发现同一种食物有的同学喜欢,有的同学讨厌。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吃什么呢?这正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问题。]
三、讨论研究方法
1、交流研究方法。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开始我们的研究?
2、启发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应注意选取样本。我们就以昨天的一天的食物为样本来研究。
[研究方法的确定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环节的活动旨在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选取与研究内容的关系,并初步学习选取研究方法。]
四、记录与统计
我们的研究其实从昨天已经开始,拿出我们昨天填写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并且了解了一些食品由那些食材加工成的。想不想和同学交流一下?[这一交流活动是对家庭学习的验收,也为下一步填写卡片做好了准备。]
1、下面我们就把昨天吃的食物记录在卡片上。(投影出示以下提示语来指导填写卡片的方法)
2、一张卡片只记录一种食物名称。
重复的食物要分多次分别记录。
多种食物组成的食品要用多张卡片记录食物名。
3、学生根据记录表填写卡片。
4、初步统计。
6、数一数共用了几张卡片?这说明了什么?把重复的食物卡片用钉书器钉在一起。重复最多的是那些食物?这又说明了什么?
五、整理与研究
1、小组内将重复的卡片钉在一起。
2、把卡片平摆在桌子上。这么多食物我们怎么研究呢?启发给它们分类。
3、如何分类呢?讨论确定分类方法。(如,可以生食的食物与熟食的食物;主食与副食;动物类与植物类食物)
[给物体分类学生并不陌生,但由于其生活经验所限,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有些食物分类不清的情况。为此,组织全班同学首先将食物分成动物与植物类,分类中出现了诸如水、盐、食品填加剂等无法归属的问题。这时指导用“其他”来涵概。]
4、分组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将食物分类。
5、讨论交流分类方法。组织学生间的讨论,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对人的食物的多样性有所认识]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人一天中应该吃那些食物才健康?[通过本问题的讨论旨在使学生明白,人是杂食性动物,因此,没有一种食物能包括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从而纠正学生的偏食现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人、动物、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2、探究“水到哪里去了”,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
3、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能做到节约用水。
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总结水的性质。
2、清晰,完整的表达观察的现象。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植物的茎、叶、果实(分组),一盆植物,等。
熟悉学生,和学生一起做“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通过观察与讨论,初步感受“人、动物、植物的生存离不开水”
1、师: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几张跟水有关的照片,请注意观察。
课件出示几幅“水与生命”的照片。
问:这些照片反映的是什么?
2、师: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讲的也好。观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吗?
3、师:讲的真好,人、动物、植物是地球上有生命的物体,它们的生存离不开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水与生命”相关的问题。
4、师:像这样关于“水与生命”的例子,你平时还见过哪些?能不能再举出一些来?
生讨论后任意例举,当学生只是谈到人要喝水时,可问:如果把我们不喝水,能不能从别的食物中获取水分呢?
师: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看来,我们人类,许多动物、植物都需要“喝”水。没有水,我们将无法生存。
二、探究“水到哪里去了”,深入体会生命离不开水
1、提出问题
师: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知道了人类,动物,植物都需要喝水,对于这件事情,同学们还想研究什么吗?
生:他们为什么需要喝水?
生:怎样喝水?
生:水最后到哪里去了?
师:人、动物、植物怎样喝水,谁知道?
植物怎样喝水,教师引导学生谈,并讲解植物的身体构造。
师:余下的两个问题,我们先研究哪一个好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水到哪里去了”。
2、探究研讨“水到哪里去了”
(1)探究“人和动物喝水后,水到哪里去了”
师:我们先来讨论人类,人喝的水到哪去了?有谁知道?
生:尿、血液、汗、眼泪……
师:我们喝的水是不是都被排除到体外了呢?
问:动物喝的水到哪去了?能举例说明吗?
生:尿……
问:动物体内是否也保留了一些水分呢,有没有例子证明一下?
生:杀鸡时,有血,肉里面也有水分。
师:你们说说,人和动物喝水后,水到哪去了呢?
生答课件出示:一部分保留在人、动物体内,一部分排除体外。
(2)探究“水到植物身体的哪些地方了”
A、提出猜想
师:猜一猜,水从根部进入植物的身体后,跑到哪儿去了?
生:到叶子、茎里了。
师:如果这棵植物结了果实,比如苹果树,水会不会到苹果里面去呢?
或者启发:还会不会到其它的地方呢?
B、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师:怎样才能知道植物的身体里哪有水,有多少水,你们有办法吗?
生谈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刚才大家谈的方法,用切,挤,压等方法,研究一下植物,看里面有没有水,有多少水。
师为生分发植物,生分组实验。
汇报:谈一谈你的做法和发现吧。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植物的身体里藏有许多水份。我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我们每天给植物浇水,植物怎么没有被胀坏呢?昨天我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师出示一株植物,上面罩有袋子。)这株植物在太阳光下晒了一天,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袋子里面有什么现象呢?
师在教室走动,让生观察
问:知道这些水珠从哪里来的吗?
师:这是植物被太阳照射后,从叶子的小孔里冒出来的。那我现在问你,植物喝水后,水都到哪里去了啊?
生谈课件出示:一部分水保留在植物体内,一部分跑到空气里去了。
3、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水在生物体内,一部分会留在他们的身体内,一部分会排放到身体之外,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对于生物来说,有什么好处呢?请大家看电脑小博士是怎样讲的。
课件出示:水是人类、动植物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水在植物的根、茎、叶里流动,可以帮助植物运输营养,一部分水从叶子的小孔里跑出去,能调节植物身体的温度,还能使空气变的湿润。人和动物的血液绝大部分是由水组成的。血液能将氧气和营养运输到全身各个地方。一部分水排除体外,能带走身体里的废物。
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水与生命”有怎样的关系呢?
三、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意识到节约用水
师:同学们,现在地球上有近60亿的人口,有数不清的动植物,每天都要喝水,用水,那么,我们地球上的水资源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这里有一段话,请大家注意听。
课件出示有关地球上缺水的现状。
问:看到这些,你又有什么想法?
要节约水,保护水,我们可以想出那些好办法?
课后制订一份家庭节约用水的计划书,和家长一起努力,节约用水。
你现在想对水说些什么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
1、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2、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想。(师可适当提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3、交流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4、生实践操作后汇报结果。(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二、比较水多多少
1、师:现在我们已知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预设1: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2: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预设3(可接预设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师可追问: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3、自制刻度线测量
1)如果我们要给一个杯子画刻度线,这些刻度线有什么用?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
2)生实践:自制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
测量的结果相同吗?
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
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三、认识并使用量筒
1、师介绍量筒,并提示“测量要求”,问: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们自制的刻度比较,有哪些区别?
为什么量筒要平放?
为什么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
2、请学生用量筒测量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量筒,或上课时间不够,可采用教师演示方式进行)
3、师:你们知道这样一瓶矿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吗?(出示食物或照片)这个数值就表示了一瓶矿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体积了。
4、师: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流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学习重点】
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学习难点】
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学习准备】
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学习流程】
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流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学习难点】
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学习准备】
学生(每小组):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学习流程】
一、导课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①.纸的吸水能力、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课堂小结:
1、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2、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大树的年轮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事情能够记录时间的长短。
2、经历一次运用各种方法寻找时间留下的各种痕迹的活动过程。
3、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事物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教学重点:会寻找时间的痕迹,知道时间的可贵。
教学难点: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事物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自己以前的照片、作品、旧衣物等,搜集能够记录自己生长过程的植物与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都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不以我们人的意愿而停留,在这个世界里,是否存在一些事物能够记录自己所经历的时间呢?
揭示课题:寻找时间的痕迹
二、探究过程
1、能够记录自己生长过程的生物。
(1)请学生介绍记录时间的事物。
(2)师:刚才有同学讲到大树的年轮能够记录自己生活时间的长短。观察书本上P40页的大树年轮,你能说出这棵大树生长几年了?
2、寻找时间的痕迹。
(1)时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你能不能从你周围的事物中寻找时间留下的痕迹?
(2)小组讨论时间在哪些地方留下了痕迹,利用学生带来的物品,全班汇报。
(3)参观学校(或教室)并记录时间在学校(或教室)留下的痕迹。
(4)交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树长在校园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观察方法来观察新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树叶和果实。这是树果实。这是我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顺序来记录。能贴上收集到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观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生长需要什么样条件?
不同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大树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环境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资料的分析活动,第二课时完成调查讨论活动。
本课的学习活动与下两课时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课的教学应与下面两课时统筹设计,进行单元备课。
活动目标
1.能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分析结论。
活动过程:
1.教材首先用四幅图展示了人类的四个发展阶段:古人类阶段、农业文明阶段(_明)、工业文明阶段(黑色文明)和现代文明阶段(电子文明),向学生展示了不同阶段中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及环境变化的情况。教学中教师可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绘制成动画多媒体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应用中引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可分成四层进行:(1)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进程的资料;(2)讨论分析变化的原因,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分析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4)调查寻找身边的环境问题。
2.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引起环境问题的资料,在事实充分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分析出各种变化的原因,以及各种变化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才能确定科学进步是其他变化的根本。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产生了环境问题。这一基本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基本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基本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地抓住每二教学过程的目标任务,启发学生独立环境与保护活动,让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的有关变化和事物间相互作用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其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分析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的组织。在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进程的资料的教学时,可采用教师介绍资料、个人思考整理记录表、小组汇总的方法进行。在个人活动开展前,教师可利用课件或教材插图向学生绍人类社会发展的四大阶段。主要包括:
(1)科学发展的进程。火的使用——铁的发现——蒸汽机的发明——电的发明和电脑的问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适当补充过多,只要学生能明确几大阶段即可。
(2)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些内容。但注意不要材料的使用:原始的天然材料——加工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合成材料。生产工具的使用: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的使用——电器和电脑的使用。生产方式的改变:集体狩猎——个体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工厂生产——电气化生产。
(3)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风餐露宿、食不果腹——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工业产品的出现方便了人的生活——电子产品的出现使人的生活现代化。
(4)环境污染的现象:基本没有污染——开荒种地破坏植被(_代)——工业烟尘污染空气(黑色时代)——各种污染现象同时出现。
教师在介绍以上资料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图片,用学生可接受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对以上现象有所了解即可,教学中不要求学生记、背生疏的术语。
个人思考和记录整理:
教学中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把以上内容梳理成自己的概念体系,以便整理在记录表内。记录表内的用语,不要强求规范统一,只要学生能用理解后自
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应给予肯定。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目的是让每个人的记录进行补充以求完整,因此不要占很长时间组织重复内容的发言。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将内容整理得清楚、准确的记录展示给全班,
以供分析讨论时使用。讨论分析变化的原因。了解科学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此教
环境与保护学环节中,建议教师设计如下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的分析思维活动得以完整、连贯:①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的生产活动是怎样变化的?与生产工具有什么关系?与人所使用的材料有什么关系?②人的生活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与人的生产活动有什么关系?
③以上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讨论后可板书:科学进步——技术进步——社会进步——人的生活品质大提高。分析认识生产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本环节教学主要是组织学生讨论: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给人类造成了哪些环境问题?本内容教师应尽力启发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中希望学生能提出:空气的污染:生产中的烟尘、交通工具的尾气。水体的污染:生产、生活中的废水(有毒、有害)。土壤的污染:农药、化肥的施用。环境的破坏: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臭氧层的破坏、土地荒漠化、淡水缺乏、能源短缺等。
此教学内容教师应尽量启发学生将以前所接触的环境问题,归纳为几大方面的问题,不再列举具体事实。以上所列的内容学生在前几册的学习中都应有所接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教材内容。
总结:学生经前几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墓本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此
教师町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升华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系统。
学生应形成的概念系统为:科学的发展科技术的进步——社会的进步
——带来厂环境问题。调查寻找身边的环境问题。此教学环节町分为课上调查和课后凋查
两步进行。课上调查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教室环境、校园环境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考察和查。为后面专题研究做一定的准备。调查后要及时组织学生整理记录,并分析校园及周边环境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课上调查的内容、过程、方法的确定和设计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从而为学生课后调查做一个示范,因此,教学的设计应尽可能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示范以指导学生的课后调查活动。
课后的调查应提示学生:
(1)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考察、调查
(2)做好调查记录或资料卡片的制作。查阅资料等。
(3)外出调查时一定要由家长陪伴,并注意安全。
(4)调查后整理调查记录或资料,准备下一课学习前的汇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时光源。
3.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的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推理、倾听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手电筒、长方形木块、A4纸、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教室里所有的窗帘全部拉下,灯都熄灭)教师以手影游戏引入,利用投影机的灯光,教师现场做手影,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影子判断是什么小动物。让也有些会手影的学生上台来表演。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影子的形成条件,引导学生说出影子形成的条件。
二、知识构建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条件,最首要的是要有光,那有光就要有光源。哪位同学尝试地说一说你所理解的光源。
同学1:要能自己发光的物体。
同学2: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比如:现在我们教室的日光灯,现在熄灭了,没有发光,所以说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都很不错,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的光源。实际上就是光源就是这两个同学说的。哪个学生再来总结一下光源的概念。
同学3:能自己发光并且在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我们知道了光源的概念,你能判断下面的物体哪些光源哪些不是光源呢?
全班同学一起判断。
三、实验探究
师:将一本书放在投影机和白板(屏)之间,学生能看到影子,书本向投影机方向移动时,会发现什么?
生:影子变大。
书本远离投影机时,会发现什么?
生:影子变小了。
师:通过刚刚小小的实验,我们发现影子是可以变化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下发学习单(即课本上25页)
1、实验器材的准备:手电筒、A4纸、木块
2、说明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
3、实验时的注意事项:比如探究手电筒从不同远近照射同一木块实验时,要保证手电筒和屏的距离不变,移动木块,观察影子的变化。
4、没完成一个实验,尝试着在A4纸(屏)上画出影子,并且尝试着分析、推理得出每个实验的结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实验探究和讨论结束后,进行班级交流:
1、影子的大小和方向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4、影子总是在背光一侧。
在进行交流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在得出每个实验的结论后,还要要求学生在学习单(课本25页)上尝试画出影子形成的光线图,大致能通过画图找出影子的位置,能了解影子的长短。
四、课堂延伸
讲解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应用。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遮挡物,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板书:光和影
影子形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光源的概念
影子变化的特点
投影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知识目标: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活动探究,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
实验器材:
分组:酒精灯、易拉罐、盛有一半水的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放大镜
1组-4组砂土、5组-8组粘土、9组-12组黑土、湿抹布、小盘
演示:滴管、装有土壤溶液的锥形瓶、玻璃片、试管夹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谈话:【出示泥塑图片】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手工作品,你知道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其实制作泥塑的土叫做粘土,你知道粘土有什么特点吗?
2.学生随问题依次交流:
3.教师小结:由于粘所以可塑性强,除此之外粘土还具有颗粒细、耐火度高等特点。所以人们经常利用它来制作泥塑。
【教学过程、评价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些老师从不同的环境中取来的土壤,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面前的土壤,根据你生活中的观察,判断一下这些土壤是从哪种环境中取来的?开始吧!
2.学生汇报:哪个同学来说说你面前的土壤是老师从哪种环境中取来的?
3.教师小结:究竟这些土是从哪种环境中取来的?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1-4组面前的土是老师从学校花坛里取来的;5-8组面前的土是老师从学校的种植园取来的;9-12组面前的土是老师从树底下取来的;这节课我们来共同研究这些土壤里都有什么。(板书:土壤里有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用眼睛观察土壤
1.谈话:你可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的方法,观察你面前的土壤里有什么?看不清的话,可以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放大镜来观察,观察过程中要可别忘记填写记录单。听明白了吗?开始吧!(发记录单1)
2.学生观察:
3.学生汇报:哪个小组的同学说说你们发现了土壤中有什么?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有的小组发现了土壤里有沙;有的小组发现了土壤里有黏土;还有的小组发现了土壤里有腐殖质。
(二)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
【猜想】
1.谈话:现在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土壤中还会有其他的物质成分吗?
2.学生猜测:你认为土壤里还有什么?说说你的理由。【随学生回答板书】
3.谈话:这些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想要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4.学生交流:
生1:查电脑【网络可以帮助我们验证这些猜想,但课堂上老师没给大家准备,我们怎么验证这些猜想?】
生2:做实验。
5.教师小结:因为有时我们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要想获得正确科学的结论需要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认识实验材料】
1.谈话:为了便于观察和实验,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土壤和实验材料,看一下,认识它们吗?【生:认识】谁来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
【设计实验方案】
1.谈话:利用这些实验材料,你想怎样验证这些猜想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注意,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不要动手去操作,讨论开始。
2.学生分组商量实验方案、记录:
3.学生交流:
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想研究土壤里有什么?你们的实验方案是怎样的?
【验证空气:我们小组想验证土壤里含有空气,我们想把土壤放在水中,看看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里面有空气,如果没有气泡,就说明没有空气。这个实验方案有没有道理?生:有道理。师:好!实验方案通过!】其它的猜想我们怎么来验证?
【验证水:我们小组想验证土壤里含有水。我们想把土壤放在易拉罐中加热,看看是否有水蒸汽。如果有,说明含有水,如果没有,说明没有。师:其实,这个同学的方案没问题,但是描述的有点问题,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水蒸汽,看到的是水蒸气凝结成的白汽。2、如果土壤里含水多,全班一起捏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含水少怎么办?】
【验证腐殖质:我们想知道土壤里是不是有腐殖质,我们的方法是把土壤放在易拉罐盒里,用酒精灯烧,如果有烧焦的气味,说明里面有腐殖质,如果没有那种气味,则说明里面没有腐殖质。师小结:其它的猜想我们怎么来验证?
【验证砂和黏土:师:哪个小组想验证土壤里含有砂和黏土?生:我们小组想验证砂子和黏土。我们想把土壤放在烧杯里,加入水搅拌均匀后,静置一会儿,观察烧杯的下面是不是砂子,上面是不是黏土?师:也就是说看看土壤会不会分层。老师提醒你——等待一会儿,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验证养料、养份:师:养料、养分的验证实验比较难,这样吧,我们先来验证前面的四项内容,最后再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温馨提示:
1.土壤分层沉淀(dian)需要一段时间,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先做分层沉淀的实验,把它放在一边沉淀着,再做其它实验,等其它时间做完了,沉淀也完成了,再进行观察。
2.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接触加热后的实验材料,防止烫伤!
3.观察时,要及时把发现写在记录单上。
4.谈话:那用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学生交流:
6.教师小结:同学们交流的都很好,老师也有几点提示请看大屏幕(投影)
【实验探究】
1.谈话:大家听清楚了吗?那我可要考考你,做实验时先做哪个实验?为什么?做土壤分层沉淀实验时,一直不停的搅拌吗?那应该怎么样呢?还有不清楚的问题吗?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想到的方法开始实验吧!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与交流:
解决难题
1.谈话: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土壤里有水、砂、黏土、水、空气。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土壤里是否含有养料、养份。
2.师边演示,边讲解:我们知道养料用眼睛看是看不到的,能够看到的是一些比较大的杂质或腐殖质等,因此我们必须利用过滤装置过滤掉这些杂质,由于时间的关系,上课前,老师已经过滤好了土壤的溶液,在这。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将玻璃片夹住,使用滴管吸出一滴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待溶液蒸发后,观察一下玻璃片会出现什么?怎么样,会做了吗?注意不要用手接触加热的玻璃片,下面请小组长到前面来取实验器材,其他组员点燃酒精灯,按照老师的方法做一做吧。
3.学生操作:
4.学生交流: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大家发现了吗?
5.教师小结:这层白色的污渍就是养料的一种,我们把它统称为无机盐。(板书:无机盐。)土壤里的养料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了让植物生长的更好,农民伯伯会在适当的时候为土壤施肥、补充养料。
三、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初步了解了土壤里有什么,下面让我们再通过视频了解一些关于土壤的知识。播放视频。
2.学生观察:
3.教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土壤里有水、空气、腐殖质、砂、黏土、无机盐等,土壤的成分搭配的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生长才会更加茂盛,任何一种物质的缺失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其实关于土壤的秘密还有很多,比如说,南方的土壤与北方的土壤有什么不同,山上的土壤与平地的土壤有什么不同?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搜集有关资料,也可以采集一些不同的土壤,观察一下它们的颜色和特点,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土壤里有什么
石子砂微生物
黏土
树叶、草根腐殖质
水
空气
养料、养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植物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植物一生是有生命周期,每种植物都有一定寿命。
植物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生命过程。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植物寿命认识,懂得生命可贵,也体会生死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一些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一些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图片,植物一生图片;
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比较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回忆:我们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记录单里。
陆生植物水生植物
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请交流。请补充阅读P21“植物需要阳光”。
陆生植物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植物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唯恩图记录下它们生存需要共同点吗?
二、了解植物一生
思考:植物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看图:向日葵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典型生长阶段。
看图:一棵大树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相同和不同吗?对了,主要不同是寿命长短不同。请看资料库:“植物寿命有长有短”,你们有什么体会?是呀,无论是百年老树,还是一年草本植物,它们都会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特征。
交流:从这些植物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思考: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
整理:翻看前几课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
交流:我们认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生命过程;都有相同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总结:植物作为生命体有许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生长需要量,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水葫芦)结构特征等。(这样归纳总结一定要基于学生发展基础上,学生能总结几条算几条,不要强求,也不能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