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先进事迹(汇总四篇)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先进事迹(通用4篇)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先进事迹 篇1

1928年,周永开出生在四川巴中一户农民家中。年少时,他亲眼目睹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打土匪、分田地,为农民办实事,革命的种子从此便埋藏在他幼小的心灵。

1945年初秋的一个夜晚,17岁的周永开举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那一天起,周永开暗下决心,“一定要做有益于党、有益于人民的实事”。

怀着这样的初心,在革命战争年代,周永开从事地下党工作,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毅然开展武装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原巴中县委副书记、书记,原达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委副书记、地区纪委书记等职。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一直用行动践行自己年少时许下的承诺。

认真、较真,是他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时至今日,周永开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了4年零40天的纪委书记。他反复强调:“当纪委书记,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坚持原则”“惩贪治腐,不能只面向基层干部,必须从领导干部抓起。”提起当年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是顶着许多压力,查办了两个地区副专员的案件,都依纪依法给予了处理。“我一生最痛恨的是对党不忠诚、背着组织干坏事的干部。今天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英明的决策。”

“我们必须得罪贪腐分子,让人民相信我们。”纪委书记的工作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初心和信念,“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支撑我的始终是不变的信仰。”

离休后,周永开寻思着要贡献余热,便带着两名退休干部奔赴花萼山。10多年来,他先后50余次上山,长时间蹲点护林,一次在翻山越岭时不慎跌倒摔成重伤,住院治疗几个月才康复。以前500多亩的荒芜之地,如今已被华山松和漆树等装扮得绿树成荫,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国家社会公益项目实验基地。

花萼山上的“清风林”与腊梅,是周永开最魂牵梦绕的美景。今年,周永开先后两次回到花萼山,再看看那片山、那些树……

背影过后,人们不禁感慨,周永开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兑现了他当初“把绿色还给大山”的铮铮誓言。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先进事迹 篇2

“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这是我和妻子对在一线抗疫人员的一点心意,请一定帮我们送达武汉,拜托你们了。”20__年2月13日上午,周永开夫妇将早早委托儿女从银行取出的10万元现金,郑重地交到了达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手中。

今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那些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身影,始终牵动着周永开的心。当他得知全国特别是湖北武汉严峻的疫情形势,广大干部群众超常付出,自己却不能帮上什么忙,晚上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一定要为疫情防控做些什么!思来想去,最终周永开和妻子商量决定,捐出平日里省吃俭用下来的10万元积蓄,为帮助武汉战胜疫情尽自己的最大所能。

“无力上前线,小情助武汉。疫情当前,我们年纪大了,就只能捐出一点钱表达心意。”周永开说这话时,眼中泛起了泪光。

周永开对“公”慷慨,对“私”却极度苛刻,每一笔捐款都是他和妻子吴应明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而来。每每回忆起当年“地下工作”期间的场景,他便感慨万千,说今天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对于物资方面“自己够用就行”。他和妻子至今仍住在上世纪十年代修建的职工宿舍,60多平米的老屋里,每一件家具都说得上是“古董”了。沙发破了,就拿布遮盖拿线缝上;椅子坏了,就用绳子固定绑住;一套蓝色中山服,更是穿了几十年。

然而,每当遇到那些有益于群众的事,周永开却总是慷慨解囊。自掏腰包购买树苗,守山护林;捐赠奖学金近20万元,助学救困;多次主动缴纳特殊党费,20__年7月一次缴纳10万元……

这些年,他已经记不清捐献了多少钱,但他始终记得“把一切奉献给人民”的庄重承诺。“共产党人没有私心,等我们老了,我所有家产包括这房子也捐献给国家。”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先进事迹 篇3

“我的党费,我一定要亲手缴纳”

“这是我这个月的党费。”10月23日,周永开和往常一样搭乘公交车,来到达州市纪委监委机关离退休干部支部,郑重地将60元党费和党费证交到支部书记冯银宗的手上。

在皱褶而泛黄的党费证扉页,两行字格外醒目:“党费月月交,党性步步强”,这是周永开亲笔写下的格言。小本子记录着从20__年1月至今,每个月缴纳党费的时间、金额和收款人签字。这样的小本子,周永开的抽屉里还有厚厚一摞。

“对于这位有着75年党龄的老党员、‘老革命’来说,每月绝对不会忘记的事情,就是亲手缴纳党费。”冯银宗介绍说。

周永开的家距离达州市纪委监委5公里多,坐公交车需半个小时,这么长时间的路程对于年迈的周永开来说是很不容易的。“曾经有人建议,由我们代交或者主动上门收取,却被‘周老革命’严厉批评了。”

为何如此执着,周永开说起了他的“党费情结”。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警卫员见周恩来忙于工作,便替他交了五分钱党费。周恩来知道后告诫他说:“党费不能让别人代交,军政大事重要,交党费也很重要,这是每个党员的义务。”之后,周恩来便把五分钱交给了警卫员。

自此,“按时交党费是每个党员必须应尽的义务”这句话,便深深地刻在了周永开的心中。在他看来,党费与党性息息相关,缴纳党费是庄重而严肃的事情,决不能有半点含糊,更不可由他人代劳。

“一名党员,清楚自己党费多少、按时足额缴纳是最基本的要求,我的党费,一定要亲手缴纳。”周永开话语坚定。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先进事迹 篇4

过去红军在这里保卫万源,取得重大胜利,牺牲那么多人,比他们那个时候,一天吃一个洋芋,都能打胜仗,为什么我们共产党人,现在在这山上搞建设(保护)我们就没有信心呢?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没有放弃,中华民族没有倒下,究其本源是历久弥新的自信发挥了鲜明的作用。时至今日,已到鲐背之年的离休干部周永开仍怀揣着自信本色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默默奉献,延续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一名老纪检监察干部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的高尚品德及政治情怀。

莫过于忠的政治信心。“天下至德,莫过于忠”。有着74年党龄的周永开同志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用言传身教把对党忠诚展现得淋漓尽致,用吃苦耐劳把舍己为人表达得清晰透彻。花萼山作为万源保卫战的主阵地之一,革命先烈的鲜血映照了当地林木苍郁,可解放后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持续破坏,周永开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这片红色土壤。面对旁人的质疑与不解,周永开说到:“以前穷,当地的老百姓就把树砍掉当柴烧,开荒种粮食,生态破坏严重。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要把绿色还给大山!。”周老坚定的政治信心感动了当地居民,乱砍滥伐成为了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守山护林的自觉习惯。25个年头,他彻底践行了对党的无限忠诚,把自己的后半生倾注在国家生态保护上,试问以如此一往无前的政治信心又怎能不改变花萼山的面貌呢?

老当益壮的担当信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94年,周永开已是一名赋闲在家的离休干部,本可以享天伦之乐而安度晚年,可他不甘心、也不乐意。“党是我一生的追随。”周永开说到。得知花萼山的生态面貌后,他拉上了自己的老战友,义无反顾地开展调研,一去就是两年,似乎忘记了自己已是一名花甲老人。20__年,他78岁,独自巡山时不幸跌落山坡,险些丧命。对此,他的回答是:“(我在)山上出了问题,这是我自觉去的,自愿去的。不找任何个人,也不找党组织,哪里死了埋在哪里,就在花萼山上,上面栽一根树,我在下面做底肥。”对于周永开而言,他没有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有的是即说又干的全把式;没有纸上谈兵的宏伟蓝图,有的是埋头苦干的靶向目标;没有夸夸其谈的信口开河,有的是言之凿凿的两年调研。可以说,他有的东西不多,但却足矣成就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创新实践的引领信心。“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花萼山盛产各种珍贵中药材,在守山护林的同时,周永开不忘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以野生繁殖的萼贝为突破口,先搞试种,成功后带领大家伙学技术——人工繁育。如今的花萼山面貌焕然一新,通电通公路,开上小汽车也不再是梦想,当地的人民群众有福气,遇到了这样一位好干部、好党员、好老人。多次举办“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联谊会”,联手抄写《共产党宣言》,组织拍摄《巴山教魂》,周老用较为特殊的方式致力于革命传统教育,创新表达了对党的拳拳感恩之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在世,功名利禄的诱惑近在咫尺,可周永开却不以为然,他是出人出力又出钱,在母校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自掏腰包用以资助困难家庭、植树造林、修建林区公路。他躬身实践,扎根大山,在坚守初心使命的道路上默默前行,以年老风干之躯赶考新时代!

桑榆未晚霞满天,人间最重是晚晴。党员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肌体细胞,新陈代谢源源不绝,直至凋亡也仍在发挥余热。周永开,不再是一个姓名,而是作为共产党人的代名词定格在时代的这一刻。在他的身上,看到的不是“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而是一天入党,终身为党的政治品格,我们要从中汲取那份纯粹、品位那份担当、坚守那份信仰,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凝心聚力、添砖加瓦,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在磨难中茁壮成长、在风雨中解缆起航。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