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致富先进事迹材料(通用7篇)
吴秀云,53岁,安阳市华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市人大代表、市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
吴秀云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郑大化工系毕业生,酷爱化工研究。她不顾家人的阻拦,放弃了舒适优越的机关干部工作,毅然到企业从事化工技术研究。1995年临危受命,到已停产几年的乡化工厂当厂长。她充分发挥科研优势,走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逐步带领企业走出了困境。她从北京燕山石化大厂的废弃物中找到了垃圾“无规物”,研制成功“无规聚丙稀填充母料的改性”,降低了塑米的成本,仅此一项,当年给企业创产值1000多万元,获利150多万元。1990年又开发了“邻对硝基甲苯”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并通过省级鉴定获乡镇企业成果一等奖。1999年主持研究开发的新产品“间硝基苯甲酸”获河南省星火奖、乡镇企业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国第五届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事迹材料《巾帼创业事迹》。她的公司年利税109万元,先后安排35名下岗职工、5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带动了运输、化工等行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先进企业、安阳市科技创新先进企业,跻身安阳市非公经济前50强行列。
她本人先后获得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省“巾帼创业带头人”、省“百名科技女杰”等荣誉称号。
陈建能于20xx年在村委会工作,担任团支书一职、平时完成好村会的各项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从事渔业、生猪方面的养殖。
农业的发展随时代步伐而改变,简单的病害都依靠科学,不能以传统的防治办法,既费时又担误防治的适合期,他结合实践与交流经验,听取科技人员推广新出产的药品进行对症下药,做到事到功倍。在经济市场的环境下,以最小的空间创造最大经济利润、投资少获利多是农民朋友最大的心愿。前年的生猪市场价格下滑波动比较大,亏损现象比较严重,在此期间他亏损基本为零。原因是采用一条龙的效益生产,即由母猪到商品猪出市都是自产自养,可以从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相应减少仔猪死亡率而提高效益。今年生猪价格高涨,他采用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平均每头猪可增多200元的利润。
在渔业、生猪养殖取得较好效益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昔日传授自己养殖优质鱼和饲养生猪技术的养殖户,他决心帮助他们更早走向致富之路:一、迅速将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向全村推广,与群众共同致富。二、更好地帮助饲养户掌握好技术,扶持生猪饲养。他把自己在生猪自繁自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当地的养殖户推广。向本村生猪饲养户介绍技术关键所在,推广生猪自繁自养技术。在一年的推广期间,本村现进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户有20多户,年增长利润约60万元。
良好的政治作风作为村委干部必须具备,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人生观、世界观,事事走在群众的前面,在平时岗位上做好群众表率,发挥党员的先模范作用,绝不参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冯焕棠是广东省恩平市牛江镇莲华村委会莲华村一名农民,现任牛江镇马铃薯种植协会会长,是我镇一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马铃薯种植大户、科技能手。冯焕棠致富的起家是从20xx年开始,当时政府大力发动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他意识到种植马铃薯前景广阔,于是凭着以前打工积蓄,承包牛江镇莲华村委会土地20多亩首批种植马铃薯,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和积累经验,尝到了种植致富的甜头,扩大了种植面积,到今年已达到350亩。据预计,单是马铃薯一项总收入就超120万元,年纯收入50万多元。冯焕棠是一位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热爱祖国,关心群众,在平时的工作中,支持和配合镇党委的中心工作,言行一致。自已种植马铃薯致富后,不忘带领群众致富,在群众中威信甚高。
冯焕棠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靠一股牛力务农维持生计,对种养技术一窍不通,但他很有经济揾钱的头脑,平时从报刊、电视上了解赚钱的信息,同时也常走出去了解市场的致富道,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江门外发现一条种植马铃薯的致富门路。怎么办呢?自己的种植技术全无,哪能种植致富呢?因此,他下决心,只有掌握真知,才能揾钱。一方面,他从书本上去学习取知,他已购买100多本有关种植马铃薯的管理书籍,平时挤时间去学习,铭记心中;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参加市、镇举办的种植培训班,为掌握真知打下技术基础;三是跑出去,虚心向有经验者学习,拜他人为师。通过学习,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创新,反复试验实践,目前已掌握了种植和管理的一套经验。如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他按照无公害操作标准,大量施用腐熟农家肥,平衡施用N、P、K,应用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病虫害,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既降低了成本,平均每亩节约近150元,又达到增收防治的效果,创出大面积种植高产,平均达2500公斤以上,产出的马铃薯具有薯大、无农药残留,质量好的效果,使收购商满意,市场竞争能力强。
冯焕棠靠自己的真技术、真功夫耕种致富,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和称赞。但他致富不忘他人,他经常想,自己致富,他人贫穷,不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只有帮助大家共同致富,才是和谐社会的新农村。他这样想,也是这样做,把所想的付之行动,他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本领指导传授给别人,大公无私帮助别人。一方面,为他人无尝提供管理技术,指导农户种植。如去年有一天中午,同村一位叫冯镜年的种植大户,自己想,别人的困难,也是自己的困难,别人有难,定当帮助,故此二话没说,谢别客户,即回到家乡,亲自到农田,与这农户一道为薯苗"把脉诊断",把自己的技术无尝地传给了他人,为群众挽回了一大经济损失。类似这样的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由于冯焕棠的真经毫不保留传达播,原来与他挂钩联系的马铃薯种植户从3户扩大到目前的200多户,这些种植户中有80%都接受冯焕棠的技术指导。同时,冯焕棠致富后,也不忘为农户解决实际的困难,一是为鼓励农户种植,免费为困难农户发放种子或赊种子、化肥、农药等,据统计,近两年共扶持帮助农户的资金达8万元,这些农户现在都尝到了种植马铃薯致富的甜头,在他的辐射带动下,目前全镇种植户达500户,总面积达7000亩,真正体现个人致富,带动广大群众致富。
张艳,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安徽庐江白山人,1978年10月1日出生。现任安徽省庐江县雅斯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现将张艳同志事迹介绍如下:
一、 艰苦创业 积极进取 不断开拓创新
1996年幼小的张艳同志在高中毕业后,就只身去上海闯荡,成为上海三十八棉纺厂一名员工,由于勤劳好学、聪明能干,很快就获得厂里的一致好评,被厂方誉为“女能手”。
1999年张艳同志结婚了,婚后张艳同志毅然辞去了上海的工作,与丈夫夏宁一起投身于渔网事业中,公司在她的领导下,得到较快的发展,20__年在成功占据了国内渔业市场之后,张艳同志将眼光放到了更远处,那就是开拓国际市场。一年之间她和她的丈夫跑遍了全国渔具生产厂家,几乎各种渔具交易会都能看到他们的忙碌的身影。辛勤的努力一定会换得应有回报,20__年她们终于成功的拓展了国际市场,与韩国、日本、南非等固定的国际客户开始了长期的贸易来往。
事业上的初步成功,并没有遮盖她税利的商业目光,20__年她针对公司生产能力低下的劣势,进行了针对性改革,征得600多平方米土地作为生产工厂,建造了12间厂房,作为公司长远的生产基地,并取名为“建华渔具渔网厂”。
20__年公司征得土地3900平方米,增盖厂房30多间,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同年,“建华渔具渔网厂”正式更名为“安徽庐江县雅斯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并且取得自营进出口权。
目前,安徽雅斯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已经成功的同来自东南亚、欧洲、美洲、澳洲、非洲等地的客户开始了长期的贸易往来。
二、 诚信立足 连创佳绩 为一方谋福利
“以诚经商,以信立业”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经商准则,在张艳同志心中,更是将其作为事业成功的不二法宝。创业近十年来,她始终如一的坚持着自己的诚信原则,一丝不苟的做人做事,工人信赖他,客户认同他。公司生产量每年都在不断上升,她的客户每年都在不断的增加,近十年的商业生涯没有出现任何贸易上的差错,没有一个客户愿意同她终止商业往来。 20__年张艳同志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时刻以党员身份作责,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她的公司每年都为全镇创造丰厚的效益,她的工厂每年都为村里剩余劳动力提供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她与她的公司一起为庐江县乡镇经济的发展,为家乡的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艳同志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19xx年xx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200x年7月入党,200x年x月任xx县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是远近闻名的劳务带头人。
谈起,在务工人员眼里,他是一位精通技术的项目经理、工程师。在流动党员眼里,他是一位思想政治素质高、善于做群众
工作的好书记。在家乡人眼里,他是一位带领群众,热心公益事业的致富能人。回想他走过的历程,有失败的教训,有成功的喜悦,然而更多的却是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和辛酸。
教学之路,奠定基础
19xx年高中毕业后,夏学元在家乡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并且在教师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当看到自己教出去的学生一个个又拿起了羊鞭,驶起了毛驴车,仍在温饱线上挣扎时,他感到十分痛心。立志要闯出一条路,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19xx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民办教师的职业。当时,他看到个体工商业大有“钱途”,他就把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放在发展个体工商业上,在乡集市上开了一家五金小卖部,因为善于经营并且靠诚实守信的经商原则,几年下来,也小有所成,有了一部分积蓄。19xx年春,刚刚脱贫的他,不忘为家乡建设尽上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曾任教过的村小学慷慨捐款20xx元。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捐资助学,造福桑梓”的奖牌。这次嘉奖,给了很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
外出务工,立志创业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难点。破解这道难题,最快捷的途径就是搞劳务输出。19xx年,经营小五金已有8年之久,多年的诚信经营给他带来了颇为可观的收入,除去救济捐赠,还有了20万元的积蓄。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已足够了。但并不这么想,当他看到大部分群众的生活依然捉襟见肘,毅然于1994年变卖了所有家当。在一个乍暧还寒的春日,联合了家乡十几名弟兄,背起行囊,打破了故土难离,穷乡难舍的旧观念,告别了祖祖辈辈生存的故土,外出打工创世界。先后承揽了、几项铁路零星工程,由于缺乏经验,不但没赚上钱,还把多年的积蓄也搭进去了大半。但他没有气馁,并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而是经过了认真的反思后重整旗鼓,决心再战。
经过几年的拼搏,也认识到,只有走出去干事创业,才有成功的可能。19xx年初,他东拼西凑了20万元钱,带领本村70多个弟兄踏上了前往x县开办石棉矿的征途。人们都说,外面的天更蓝,世界更精彩。而摆在他们眼前的只是缺氧的高原、无人的荒野,平均海拔四千米,空气稀薄,寸草不生,方圆百里荒无人烟,人们只能凭借衣服的添减来判别四季。 “风刮黄沙万丈高,山中积雪永不消,五黄六月穿皮袄,惹得江南人可笑”。这段顺口溜真实生动地记载了当时矿山的实际情况。但带领的那支队伍硬是靠着艰苦拼搏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毅力生存了下来。先后承包了多处开采工程,从修选棉机到换机器皮带、从更换齿轮到安装筛子他都干过,但他从没说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为以后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勤奋好学,精于管理
在施工队伍的成长中,使他逐渐认识到知识的贫乏,尤其是面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知识更显得重要和宝贵。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由一个缺乏知识的人来领导企业,当时是不可想象的。多年来,除按时参加各类工程技术专业培训外,坚持自学建筑工程专业知识,还注重向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努力做到边学边干,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19xx年,为了竞争沟乡企业公司回收矿一份320吨的合同,他没日没夜的策划可行性报告,精心组织人员编制竞标书,最终他们的努力赢得了主动权,赢得了第一单大生意。紧接着,他又承包了沟企业公司回收矿,年出石棉达1100多吨,产值达到300多万元,他的事业驶入了茁壮成长的快车道。从这以后,他也从小打小闹发展到了规模经营,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为自己带领更多的乡亲们外出务工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200x年,他承包了民主乡企业公司的主矿开采后,企业效益芝麻开花节节高。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他始终坚持“以管理要效益,以信誉创市场”的经营理念,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并以自己踏踏实实的商务行为拓宽了市场。同时,他拿出钱着力改善了企业生产生活环境,为务工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工作、居住、饮食等条件,进一步激励了务工人员参与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x县x乡一个人数不到200人的小村民组里,有位远近闻名的带头致富“大红人”――。今年刚满27岁的他,已是x县的养殖大户,自x年创业以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借助农村党员创富工程,带领周围16户、68人走上发展养殖、共同致富之路。
从小生活在一个土地贫瘠、环境贫苦的小山村,初中毕业后面对生活的压力,他早早的外出广州打工。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是他内心深处依然有个梦想,那就是能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小山村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
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谋划,x年,他带着家禽养殖技术和自筹的10万元资金,回到三甲村贺家院组开始创办长远养鸡场。当时鸡舍面积只有600?,鸡苗20xx只,由于缺乏技术的支持,产蛋率只有75%,又因交通不便,运输和销路困难重重,每年花费在这上面支出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再加上购买鸡苗、饲料等,养殖场一年下来的收益也就只能维持一家人日常的开支费用。
x乡党委、政府在了解到困难后,积极协调各方技术支持,并沟通周边的几个零星养殖户,整合资金。于20xx年初,由牵头,应用自家土地,建立了蛋鸡养殖基地。乡党委还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与县直有关部门协调,依山修通了一条直通养殖基地的路。
x乡党委还充分利用远教平台引导学习实用技术,帮助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学习先进技术,将原来的一般鸡种换成优质罗曼粉鸡种,鸡苗由以前的130-140天的生长期,缩短到110-120天,饲料也由单一饲料改为豆粕、麸皮等多种饲料,这样一来,既保证了鸡蛋的质量又提升了鸡蛋的营养价值。在销售上,乡党委、政府利用远教网络平台、媒体和各种农经网对其进行宣传推广,现如今养殖基地的鸡蛋供不应求。几年发展下来,养殖基地已经成为周边最大的养殖基地,场地面积占地20xx亩,存栏14500只,出蛋率93%,每天赢利3000多元,目前还在扩建中。
为了帮助当地的群众共同致富,和几个养殖户商量决定,对周边有能力的群众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并传授技术,带领他们发展养殖。同时免费赠送一些鸡苗,定期到他们的养殖场帮助他们熟悉养殖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还负责各养殖场的销售。几年来,共带动了当地13户、68人共同致富,成为远近驰名的创业带富领路人,他的养殖基地也成为农村党员示范带创基地,同时他个人也在20xx年成功当选为县、乡两级党代表。
1971年出生的刘小燕原籍广东肇庆, 1993年她为爱远嫁到了古井镇文楼新坑村,成为了当地的外来媳妇。结婚之初,夫家家境清贫、生活艰苦,刘小燕和丈夫只能靠外出打工挣的微薄薪水来养家。
1996年刘小燕和丈夫用多年来外出打工的积蓄承包了8亩甘蔗田,正式开始了与甘蔗同甘共苦的日子。一开始因为缺乏种植经验,对甘蔗的生长习性不了解,第一年他们连投下的成本都亏了。面对这巨大的挫折,刘小燕和丈夫没有放弃。没有资金,他们厚着脸皮向肥料店赊肥,等甘蔗收成卖出之后再还钱;没有经验,他们就积极往别人的甘蔗田上跑,看别人怎么种,虚心请教,如果碰到其他种植难题,他们就自己去书店买相关的书籍回来学习。凭着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在交了连续亏损四年的"学费"之后,他们的甘蔗田从当初的8亩扩大到23亩,20xx年再次扩大到45亩,一直到现在的50多亩,他们还充分利用甘蔗田周边的小块土地来种植新会柑,多样化的种植取得了一定成效,年产值超过几十万元。另外,刘小燕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做起了甘蔗北运的工作,为附近的种蔗农户提供了广阔的销路和市场,没有车就自己去联系车队,没有熟人帮忙就自己北上联系想代理甘蔗批发的客户,经过几年的市场勘察和开发,他们一年收购的甘蔗超过了400万斤,每年为他们带来了40多万的收入。20xx年他们用种甘蔗挣到的30几万建了90几平方的二层小洋楼。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刘小燕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甘蔗种植大户。现在,她的甘蔗田有53亩,亩产甘蔗1.5万斤,年产值达50多万元,而她的南蔗北运收购队辐射了古井镇十几户蔗农,为他们甘蔗的销路问题找到了很好的解决途径。另外,刘小燕的甘蔗田除了2个固定的长工之外,每到甘蔗的收获季节还请了十几个农村妇女帮忙打理田地和清洗甘蔗,为附近的剩余妇女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