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已经好久没有拿起笔写东西了,记忆中文字是内心最好的诠释,是因为忙而没有时间写东西吗?其实不然!每次都感觉自己很忙,可是这么长时间以来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只是每次都是再为自己找借口,一个可以让心安理得的借口。
每个人都在憧憬自己以后美好的未来,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能看见的远方有多远?你永远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甚至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都无法预知,所以何谈未来?
人的这一生,其实是多美的可悲!就像曾经老师说到的萧红的那本书《生死场》,每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在一步步走向死忙。就像一个宇宙的轮回,每个人都在赶着生,赶着死。或者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悲观,但是,道理却是很实在。每个人两手空空的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在两手空空的离开人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只是一粒小小的尘埃。
在曾经所谓的大学里,有同学问我:你是人才还是人渣。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肯定会回答我:我既不是人才也不是人渣,我介于这两者之间。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你正是在向人渣一步步堕落。而堕落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借口。
什么是大学?我的精神曾经死在大学。大学是一个让大多数人堕落的地方。很多人曾经怀着的远大的梦想,斗志昂扬地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但是当三年,四年大学生活过去了?究竟是成为了人才还是人渣?结果或许只有自己才知道。
中国如今的大学扩招得得如此厉害,每年毕业走出校门的学生就有好几百万,刚踏上社会想就业就已经失业了。这是才发现文凭是多么的一文不值。因为招聘单位看中的是你的能力跟工作经验。
曾经站在人多攒动的校园招聘现场,招聘单位是很多,但是你中意的能有几个呢?如今的毕业生多如牛毛,企业不怕缺人,学历高的多的是,所以他们不担心找不到人。这是你才发现,他们会把工资压得很低很低,低的还赶不上通货膨胀买柴米油盐的钱。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开始彷徨了......是马上工作还是去考公务员,还是继续读书考研呢?
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待久了,才慢慢体会到社会的心酸。发现要做一番事业是多么的艰难,你不是富二代,不是红二代,只有靠自己,而自己的力量是那么微不足道。在这个社会岁上,有几个人能成为马云,马化腾或者李彦宏?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步入社会了,压力随之也越来越大。这个世界什么都可以很虚伪,就是社会很现实。
希望可以变成失望,失望可以变成绝望,但是谁有时这一变化的决定者? 责任,并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自己成熟的思想内定的。每个人都说自己长大了,都说自己成熟了,或许只是一种成熟的表象。对自己父母具有永远都无法推卸的责任,但是现在的我们拿什么去承担这份责任。
从小学时代“我的理想”,到初中时代“我的将来”,到高中时代“我的大学”,到大学时代“我的迷茫”,这一过程中虽然完成了人生目标的蜕变,但最后剩下的是死掉的躯壳。
痛苦、伟大、新生的过程。人生,难道不是一样吗?
荒废了个半月的寒假,闲来无事便看了《人生》这本书,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相信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的身边也还是有许许多多的高加林,空有才华抱负却怎么也逃脱不了农村的落后与封建。为爱执着,善良如金子般的巧珍,为她的不幸同情的时候也在佩服着她的勇气。她爱高加林,爱到骨子里却还是没能和高加林在一起。或许有人会说高加林没有良心忘恩负义,但我想可能是因为高加林对巧珍的爱还是抵不住外面的诱惑,还是没有他的飞黄腾达重要。德顺老人是我最敬佩的,他有相爱的人却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在一起终生未娶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平凡的话语中蕴含着大大的哲理。有人会说一个农村老人能说出什么有见识的话,但我会说子非鱼安知鱼之见解。
当时的那个年代人们对于走后门的非常反感,而如今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的风气。是啊,有关系好办事,没关系只能空有才华无处实施。有的没有关系的人想要出人头地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或者是代价,还有的会把自己的婚姻当成了平步青云发家致富的工具。在这个社会上,我不知道长久下去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起码现在看来,还是挺平衡的。但是城市对农村的偏见只是有一小部分得到了改观,骨子里还是有很大的偏见。我不知道他们的优越感是从哪里来的,还是那句话,不了解就不要对任何人和事做出有失偏颇的见解。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在这个世故的社会,知世故而不世故,便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人生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的,苦痛欢乐都要自己经历。一生之中不管成就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家人,待人真诚就好。既然人生怎么都要好好过,那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要相信,总会有人能理解你陪伴你,给你信心和勇气。所有的词到了最后都变成了家人。是家人不是亲人,亲人太多家人只有那几个,不管在哪,有家人的地方,才有家。
人生下来,就要过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中途可能会遇到一个人然后生人,看着孩子过好自己的一生。酸甜苦辣咸,百种滋味万般姿态,低姿态过好生活。这,才是人生。
时间如流水一般流去,转眼,就已经有了三年。回首过去的大学生活,快乐与苦恼共存、兴奋于迷茫同在。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东西,唯一的收获便是读了一些文学著作,写了大约八、九万字的读书笔记,这是最令我开心的成果,因为它见证了我的大学读书历程。从进入大学的图书馆以来,我便爱上了那泛黄泛黄的书页,翻着它们,就像是在翻着我的梦想一样兴奋。
读书最重要的便是学会思考,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具有思维,我们不应停留在表面的文字意蕴上,也不应局限在作者的思想上,而是要扩展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就如同没有去读一样,毫无收获。人若放弃思考,那么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呢?
读书,读什么书?这也是大多数人疑惑的问题。我的一位好友,现在也是大三的学生,她们几乎没有课,她不知道要干什么,很无聊,便询问我,我提意见让她多读书,可是她却说不知该读什么。这种情况我想应该是大多数的人都出现过的。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继续读书,而在他们想读书的时候,又不知道从那本书开始阅读或者不知道读哪一类的书。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读杂书,所谓杂书,是指各种各样存在的书。读杂书,就是不管它是什么书,你都可以去阅读。阅读了,你才知道它的好坏;阅读了,你才有了不同的比较。人是一种好奇心极强的动
物,好多东西,不管别人说他有多好、多精彩或者多坏、多丑陋,你都没用多大的感觉。唯有自己体会了,才不会去盲目的追求。
读书的好处就不用多说了,相信爱读书的人读书都有说深有体会。而我,正在用我剩下的大学时光,读更多的书。
看了路遥的人生之后,心情有点沉重。有时候真的觉得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当我们旅途不顺时应该怎样调节;当我们面对这一系列的艰难抉择时,我们该怎么办;在一些诱惑面前我们,是否能够把握好自己。人生这条路曲曲折折,走得越长,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越多,领悟得越多。
《人生》一书叙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他与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构成了书的一个发展线索。我个人比较喜欢刘巧珍,她美丽善良、贴心,处处为所爱的人着想。当高加林是一个老师时,她站在旁边默默的关注他,虽然很爱他却不敢表达,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当爱的人被人顶替了教师职位回到家种地时,看着他在山坡上拼命挖地把手弄伤之后,心里很心疼,给他送药水;当加林提着馒头到县城卖时,她在一旁悄悄的观察着他,心里很替他着急,当加林一个馒头都没有卖出去时,她帮他卖..........这些行动都深深的打动了高加林,他俩开始谈恋爱。恋爱中,有一次他俩在草堆中谈话,巧珍对加林说当我们结婚之后,我要让你像在学校一样,过星期天,还有一次她到县城里看着爱人的被子薄,便说要给加林续棉花..........这些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巧珍对加林无私真挚的爱。对于巧珍,我是十分的佩服,一个女人到底有多大的胸怀才可以这样默默的付出,可以苦自己,却不愿意自己所爱的人受苦,处处为爱的人着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爱的人。
对于高加林我有恨也有同情。恨他无情的抛弃了真心真意他好的人,同情他来来去去最后又回到了黄土,落下一个不好的下场。他是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高中毕业生,自信、有抱负、有思想,毕业后当上了民办教师,但是被人不公平的顶替了。他的心里很不平衡,是巧珍慢慢的安抚着他。给予了他无私的爱,让他感受到快乐。但是当他进城工作之后,渐渐的觉得自己与巧珍有差距,开始抛弃在农村的相好。记得那次巧珍到县城看他时,对他说他家里的猪生了十二个猪娃,被老母猪压死一个.......他表现出反感,不耐烦,这预示着这段感情快走到了尽头。加上黄亚萍对他的热烈追求,他更是动摇了。
黄亚萍是一个城里的女人,有知识有文化,大胆、开朗活泼,对高加林穷追不舍。她与高加林之间有共同的文学爱好,这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最后高加林无情的丢下了巧珍,投向了那外一个女人的怀抱,我想换做现在的一些人也会这样做的。但是就像我们说的一样,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有人告发了他进城工作是靠关系。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所有的东西顷刻之间又没有了,原有的爱人早已离开,邻居视他为负心汉。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切已来不及,只能认命了。我们不能把这些全怪罪在他自己身上,造成这种结局的也有社会原因。我们面对他这种情景时,也不敢保证不会像他那样做。在现实面前,有好多事情是被逼无奈。
到现在为止,看过路遥的好多作品,对《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感触比较深。作为一个南方人,不太了解陕北的文化底蕴。但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印象是很深的。《人生》给了我很多想法和启示,其中有句话特别好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是啊,人生这条路需要我们好好的走,要记得曾经对我们好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凭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变化,保留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在面对一系列艰难抉择的时候,好好的想清楚,不要伤害那些深深爱你的人,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但是它还有可能会得到,有些人我们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这神圣而又渴望的大学,在我心中是无比的高兴,来到大学时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学校有许多的地方没有其他同类的学校好,但我们“既来之则安之”,来到学校里,我们不能够只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注意到人际交往和同学上的交流。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我们应该努力去把握这两年半的时间,在这两年半的时间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好为我们大三的最后一学期实在打好基础,也为自己的人生道路作铺垫。以前我们班主任说:大学是享受人生的天堂,是恋爱的天堂。我带着一种疑惑的态度。到了大学真的是这样的,上课的时候想什么时候去上课就什么时候去上课,自己的时间可以自由的安排,星期五的下午放假过后就可以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任何人去干涉你的。
进入到我们班的第一天,我看到了我们班集体是团结和拼搏的大家庭。开学的第二天晚上,进入学校的第一次班会,老师让我都自我介绍,同学们都主动上台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又特别是在我们影视传媒学院举办篮球比赛,每一场比赛,我们班的同学几乎在一起看比赛,只到争取第三名的时候,由于裁判员的问,导致我们输了这场比赛,我们都差点儿哭了,老师你说没事的,明年我们还是机会,相信会有这么一天。
没有任何人去干涉你的个人生活。我们在以前的时候多想的离开自己的妈妈爸爸一个人生活,今天我们的梦想实现,终于达到了自己目的,可是进入大学以后,有谁没有天天怀念自己妈妈爸爸,怀念自己生病了,他们会第一时间的赶到学校里,看你病的重不重,看你变得消瘦没有。可现在学校离家里远,赶车都会用一天的时间才能够到,在也不是赶车只要一个小时就到学校里。生病过后,给妈妈爸爸打电话说,妈妈爸爸“自己多注意了,离家远,自己要多学会照顾自己,多穿点衣服,把被子盖严点”多么温馨的一句话,等在过20xx年,在也不会听到这句话。
进入了学校后,我只加了两个部门:一个是影视传媒学院的纪检部,一个是校园电台的技术部。在这两个部门里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回想当时,自己在高中时一天除了学习就是吃饭,而在大学里面,自己所加入的部门有不同工作任务。就先拿我加入的纪检部,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三晚上要对我们学院晚上同学到寝室的情况进行检查,还要防止学生进行打架等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但在这里我要重点进行对技术部说明,我在上面花费了很多很多的时间,基本上从11月份开始,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技术部的工作,真的有的时候感觉到是太累了,有的时候下午放学后都会弄到晚上十一点,有几次我们回到寝室里时,灯都关了,有两还被楼管说了,但心里也还是挺高兴地,今天自己做了事情,没有白白的过了这一天。但有许多开心的事情,是值得我们大一第一学期怀念的,有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到广播站听几首歌,心情就会好许多,每个人的烦恼产生很久,但只要短短的几秒钟消失。人生就得自己去创造奇迹,使自己发光。
最让我后悔的事情就是,12月份下旬有个星期一的下午,我没有来上自习。老师都给我们说过,每天下午上完第一节课就开始上自习。当天下午第一节课是体育课,上晚课后,好多同学都累了,都自己去办自己的事情了,没有想上自习的想法,班上只有十几个人上自习。老师第二天上课收检讨,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才想起来:他们回来了就我把检讨写了,明天要交上去。突然,心情变了,作为班级体的一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要爱护班级体,为班级体争光,为班级体创造好的荣誉,要以集体荣誉为标准,为我们所想的目标看准,不能独自一个人,在那里做自己的事,要想着班集体。
中国共产党一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我们应为班级体荣誉而奋斗。我们只要有了共同的目标,相信我们班级体更加团结,拼搏,顽强。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我们作为改革开放,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更加知道这个道理。时光如飞剪般的走过了十九个春夏秋冬。假如我们活到八十岁,我现在已经走了四分之一啦!我现在应该为自己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从现在做起,不然等到大三的时候没有找到工作,在那时候着急,还不如现在就做自己以后需要的证书和资料,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就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到那时正是你辉煌的时候 。
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读书。我们呢?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都认为为自己的父母读书,爸爸妈妈拿钱给我,我就去读书,要不然就不去。当在高中的时候老师给我过了这个时机,在想学习都没有了机会。有的同学选择了大学校门,有的同学选择了外出打工,个自选择的不同。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应该知道“读书”这两个字的含义。妈妈爸爸拿钱给我们读书,为的是自己子女能过上幸福地日子。为自己的将来,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家庭,为这个社会,我都应该努力地去完全它。还要把它做好,要不然我们什么都不要去做。这样才对得起我的老师,更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