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法布尔的一封信(通用5篇)
敬爱的法布尔爷爷:
您好!
首先我要向您致以真诚的问候。
前不久我刚刚阅读完您的著作《昆虫记》,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我刚刚合上书本的最后一张书页时我的那种心潮澎湃与意犹未尽的心情。在笔墨停止的地方,我不仅眷恋着,更有些悔恨现在才来阅读《昆虫记》,我本应早些阅读它的。但是当时“世界名著很无聊”的想法在我脑子里根深蒂固,直到这次在老师的再三推荐下,我才试读了《昆虫记》。请原谅我之前毫无理由的想法,现在我必须纠正我那片面的想法,因为《昆虫记》实在超乎我的意料,它要比我想象中的精彩多了!
我不知道我是怎样被他吸引的,令我更惊奇的是:我究竟是什么时候爱上这本书的?或许是从您那第一关于萤火虫屁股上闪亮的“小灯笼”的提问时吧。在这本书中,我不止一次领略您那轻松、幽默的文笔。您采用了第一人称,于是当我在阅读时,就好像是您本人在和我们讲授知识。在您的牵引下,我走进了五彩纷呈、千奇百怪的昆虫世界;在您的引导与介绍下,我仿佛置身于昆虫科普知识的殿堂。真是不可置信,记得我小时候最害怕小虫子了,真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会喜欢上它们。
正如法国著名戏剧家罗斯丹所说,您像哲学家一般的思,像美术家一般的看,想文学家一般的写。我赞叹您那精湛的文笔,您总是形象生动地描写您心爱的小昆虫们。您不断的观察他们并不断地发现问题,最后又百折不挠地进行实验解决问题。您为您所热爱的昆虫事业付出的不仅是宝贵的生命(时间)还有一片赤诚的爱与真情。我打心眼里敬佩您。
在这本书中,编者在书中添加了两个章:《工业化学》与《数学忆事:我的小桌》。这两个章让我深深感受到您身上那坚毅不拔、百折不挠的与高尚的品格。你投身于科学研究工作,却不图名利,就像您当初坚信研究昆虫是一件受益于人类的事情并无条件坚持研究一样。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居里夫人。你们对人类的贡献都将成为历史长河中永远闪烁的恒星——永垂不朽!
法布尔爷爷,当读完《数学忆事:我的小桌后》后,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位年过近百、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我细细聆听他的呓语:他在感叹着岁月,还有那逝去的年华。我想这是一种缅怀与追忆吧。那时您一定很孤独吧。如果我是您的外孙女,我一定会紧紧抱住您,轻轻安慰着您。
法布尔爷爷,您请放心,如今这个时代是幸福的。我们可以在学校快乐的读书,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呵呵,天色已晚,我也要离开我的小书桌了。法布尔爷爷,晚安,祝您有个好梦。
尊敬的法布尔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10岁的男孩子,您写的《昆虫记》我非常喜欢,我非常敬佩您对昆虫的那种兴奋、专心、废寝忘食和坚持的精神,您的这种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昆虫记》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文艺性说明文,运用了比拟、比喻等文学修辞的手法,把一只只昆虫写出了灵魂,写出了性格。在您的笔下,残忍凶暴的螳螂,狡猾虚荣的青蜂,凶猛粗暴的狼蛛……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昆虫故事。您简直把昆虫写活了!我不仅能通过文字看到它们的喜怒哀乐,激发我的阅读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神秘好奇心,还能培养我尊重生命、亲近自然、热爱科学探索的求知精神。我喜欢读《昆虫记》!
您一定对昆虫有过无数次的细致观察吧!您是一位用爱去体会生命的科学家。您不会为了做实验而把昆虫们开膛破肚,您尊重生命。您一定是想让那些一看见昆虫就走上去踩死的人们知道,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虫儿也有着许多神奇的本领,它们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勇于接受大自然的考验,努力争得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一席之地,它们的生命也是宝贵的。
我十分喜欢各种各样的生物,但是还没有机会像您那样仔细地研究过。我有好多的问题想请教您。在写螳螂时,您说村民们都把螳螂的卵囊当做治疗冻疮和牙疼的特效药,但是螳螂的卵囊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一些臭虫和瓢虫在受到攻击时,常会分泌出臭气熏跑敌人,那这些臭气又是由什么样的化学成分组成呢?
对于这些问题我想自己动手去实践一下,就像您一样多动手,多实践,多观察,多推理,多思考,这样才能学好科学。现在我正在学习更多的知识,为这将来的一天做储备。
法布尔先生,您的这套书带我领略了昆虫的世界,激发了我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感谢您为我在科学学习上开启了一道探索之门。
敬爱的法布尔先生:
您好!
您写的《昆虫记》太棒了,每种昆虫的形象栩栩如生,我们甚至可以文字看到它们的.喜怒哀乐。故事情节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更激发了小朋友的阅读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神秘好奇心,还培养我们尊重生命、亲近自然,热爱科学探索的!
您的描写方式与众不同,你不是像普通书那样一一介绍,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们了解昆虫。比如:“手术”——砂泥蜂,以砂泥蜂小苗怎么快乐地生长,并对自己苗条的身材感到自豪,还详细地介绍了它怎样变成聪明的手术。
您不仅介绍了昆虫的样子,生活方式及如何捕食猎物,还介绍了昆虫们各种各样的天敌。它们的天敌有些也是昆虫,有些则是其它动物。比如“地下毒王”——狼蛛,您介绍了狼蛛母亲怎样和公狼蛛“结婚”,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很多小蜘蛛在地面晒太阳,来保持它们的健康。等小蜘蛛离开狼蛛母亲,狼蛛母亲却被天敌——蛛蜂当成了蛛峰宝宝的食物。由此可见,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
在您写的《昆虫记》中,我最喜欢“聪明的猎人”——节腹泥蜂。因为我觉得狩猎蜂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蜂种,节腹泥蜂又是其中最大最奇特的,而且节腹泥蜂和其它泥蜂并不会像胡蜂那样群体大攻击,而是独来独往,从而不会导致其它蜂种灭亡。我给泥蜂们编了首歌曲:“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杀手泥蜂!我们不攻击其它蜂!我们只会独来独往,我们只会一个一个地狩猎……”泥蜂们听到这首歌后肯定会翩翩起舞,纵情歌喝。
您是一位善于发现的昆虫学家,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了怎么让死去的蝉重新鸣叫,还用小针让正在欢唱的蝉安静下来。我从“夏日音乐家”——蝉里知道虽然它们吵得您无法专心工作,但是善良的您还是很喜欢这群既认真又有耐力的蝉,因此您决定研究身边的这群蝉。您的主要观察对象是“南欧熊蝉”。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您,我们江苏省苏州地区的蝉应该属于什么蝉?希望您告诉我!
您是一个十分伟大的昆虫学家,您用诗人的语言,描绘昆虫们这些鲜活的生命,昆虫在您的笔下是生动、美丽、聪明、勇敢的。您让我了解了这么多的昆虫,让我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谢谢您给予我们少年儿童一部不朽的世界科学经典。您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我心中,我会好好珍藏……
祝您在天堂永生!
您的的忠实小读者肖临风
法布尔先生:
你好!
真的感谢你,我没想到,昆虫世界里也有如此精彩的生活。如果不是你,我也我这辈了也不会真正了解昆虫世界这样奇妙的事。而你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昆虫世界的故事,也有很多从未思考过的问题。
你首先为我们蝉平反了,我们没有这种说法,可是我现在知道了,在西方,蝉会是一种的寒号鸟。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念过这样一文章: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了,天气这么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你不要吵,太阳这么好,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天亮了,阳光普照大地。喜鹊在枝头呼唤邻居寒号鸟。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冻死了。
而在你的这《昆虫记》中,蝉被世人误以为是一种只知欢唱,不知劳作的“寒号鸟”。你用科学的角度还蝉一个清白,蚂蚁才是不折不扣的贪婪的侵略者。当然,你还有文学家的角度给我们一个生动的画面。“七月流火,午后酷热难耐,成群的昆虫干渴难忍,在枯萎打蔫儿的花上来去,想找点儿水解渴,而蝉却对普遍的水荒不屑一顾。它用它那如钻头般的细嘴,在自己那永不干涸的酒窖中钻了开来。它不停地歌唱着,落在一棵小树的细枝上,钻透那坚硬平滑、被太阳晒得汁液饱满的树皮。它从钻孔中把吸管插进去之后,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美滋滋地沉浸在汁液和歌声的甜美之中。”多么的生动写出了七月午后的酷暑。平时我们可没有这样认真的观察,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总是躲在空调房间里午睡哟。关于螳螂捕食的那文章,你真的观察太仔细了,我从来没想到,螳螂会是怎么凶狠“一看见罩壁上的傻乎乎靠近的大蝗虫,螳螂痉挛似的一颤,突然摆出吓人的姿态。电流j击打也不会产生这么快的效应的,那转变是如此突然,样子是如此的吓人,以致二一个没有经验的观察者会立犹豫起来,把手缩回来,生怕发生意外。”
“螳螂以这奇特的姿态一动不动地持着,目光列死的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地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想我们大家平时都说自己了解昆虫,可是没有一个人能与法布尔相提并论,而他的观察之入微,也是常人所能比的,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向他一样,我想,还有什么不能成功的呢?
看了“给法布尔的一封信”的人还看了:
霍尔迪·塞拉利昂·依·法布尔先生:
首先,谢谢您写了这本书,给了我这次受教育的机会。
书中主人公哈维尔的形象仿佛就有我自己的影子,我也总是想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以前我也不知道未来是随着现在某一个动作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在我读这本书前,如果我的生活中也有一个和书中一样的白胡子老爷爷,出售着与书中一样的魔镜,我也一定会和哈维尔一样买下,也许还会毫不犹豫,我的渴望得知未来的欲望也是十分高的。
不过读完这本书,书中哈维尔的两次上当受骗与魔镜所给他带来的麻烦也时时提醒我,不要像他那样,也使我从此不再总是想着自己的未来,仿佛有一个小天使在我脑海里说:“未来的成就是靠现在的努力!”
如果我能发明出书中所说的魔镜该多好呀,不过我可不是要拿来自己使用的,而是要卖给别人,哈哈,看我多有经济头脑!不过我并不是要祸害他人,而是借此来教育他人,像书中的白胡子老爷爷一样,我的形象是不是一下子变得高大了?这一切还要谢谢您写的这本书,给我以启示。
想终归想,我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多多提醒身边的同学朋友,不要整日在想象世界中度过,不过时不时想一下还有可能起到激励自己的作用,只是不要太过分了。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总是幻想未来,更不要让自己整天在白日梦中度过,我们要学会把握今天的黄金时刻,进而才能造就明天的辉煌。这个道理也将成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刻警示着我。这又使我想起,我国李大钊曾经说过:“我以为世界最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这也更加提醒我今天的重要性,不要总是幻想着未来!
以上就是我从这本书上所得到的全部内容。
祝:
身体健康
读者越来越多
您忠实的读者:
20xx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