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通用6篇)
一、拱手礼
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表示恭敬。另外,有一种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子纹(即无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于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纹(即中指上纹),外呈“太极图”形,内掐“子午诀”。这种抱拳形式多用于打坐时,其寓意为“抱元守一”。常行拱手礼或作揖礼时,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二、抱拳礼
一种传统的见面礼仪,其实所谓礼仪在古代来说都是经过一些表示不会伤害对方的仪式发展而来的,例如:
握手:之所以必须右手握,是用以表示“我右手里没有武器”以示好。
抱拳、作揖、也是出于类似的原因。
在武术礼节中,有一个叫抱拳礼,抱拳礼的具体涵义是: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拳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也有一说为:左手五指并拢(代表五湖),右手握拳(代表四海),左手搭在右手上,表示五湖四海皆兄弟,这就是抱拳礼的由来。没听说有什么所谓承让献丑之类的话。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传统礼仪是什么?
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中国的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礼乐文明的产生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只有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殷本纪》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庄子·天下》说:“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当时除了代表性的《大武》之外,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周乐有数十种之多。周代还设有专门的机构“春官”规范和管理乐舞,并在春官下设大司乐授“乐”,教国子“乐德”、“乐语”和“乐舞”(《周礼·春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周代形成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以及职官制度等礼仪、礼制和礼义,主要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等三礼之中。周代盛行的“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本记于《乐经》,然《乐经》“失于秦火”;好在“礼乐相须以为用”,不少乐制的内容可以在“三礼”中的礼仪制度中看到,而专述乐义的《乐记》也保存在《礼记》之中。另外,古代的“乐”是歌乐舞三位一体的,按照杨向奎先生的考证,周乐的歌词部分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如《周颂》。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左传》文公十八年记:“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贡献一是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二是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乐文明的要义
礼乐的表达需要有一定的形式,玉帛荐献、进退揖让;黄钟大吕、干戚羽旄是礼乐之美,但是欣赏盛美的仪式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耳目之欢,更重要的是要体会礼乐文明引领人向善的本义。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记·乐记》说:“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这些论述旨在说明,礼乐文明美的形式是为了表达善的内容,而其中美是次要的,善才是主要的。孔子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在这里,他就是把仁爱作为礼乐引领人向善的一个目标提出来的。因此,认识礼乐文明,重要的在于把握其中的要义。
礼乐文明中“礼”的要义有数端。其一,“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曲礼》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把“礼”作为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所以“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其二,“礼”的重要作用在于规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正义。其三,“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其四,通过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既强调了“和为贵”的愿望,又指出“和”不能单纯为和而和,不能是无原则的和,这个原则就是守礼。在彼此遵守社会秩序的情况下达到和谐,才是最美的境界。
礼乐文明中“乐”的要义也有数端。其一,“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乐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所不能免也。”指出“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其二,“乐”注重有秩序的协调。《乐记》说:“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徴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其用五音比喻各种人物,说明要有序协调,才能奏出和谐之乐。其三,“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乐记》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孝经》也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礼记·乐记》)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记》说人受外物的引诱会丧失天性,产生贪婪、残暴、欺诈等邪念,于是先王制礼乐,用以调节人心。“礼节民心,乐和民声”,就是用“乐”之“和”,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礼乐文明的现实意义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礼乐文明的主旨具有值得开掘吸取的价值。礼乐文明的秩序与和谐理念,既有内在的源于自觉意识的道德规范,又有外在的带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用一定的礼仪形式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方式,可以加强社会的亲和力,并对人的社会化施予积极影响。礼乐内在的道德修养,可以达到人性的平衡、升华,生发“礼尚往来”、以“诚”相待、以“信”相许、以“义”相重的情操,从而实现主体与外界的和谐,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改革开放的中国正敞开胸怀,面向世界,与各国人民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无疑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建设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追求。
关于送礼
带着礼物去见朋友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仪礼》当中的《士相见礼》提到,士与士初次见面,一定要带着“贽”,就是见面的礼物。如果主人辞谢,那么客人要说:“不以贽,不敢见尊者。”意思是说,不带着礼物,怎么敢来见自己所尊敬的人呢?
再看《仪礼》的《士昏礼》、《聘礼》等篇,我们就会明白人们进行礼节性的会见,也都是带着“贽”的。但是,如果我们再深入地研究这些文献就可以发现,古人送礼物,要遵守三条重要的道德原则,并不像现在这样庸俗。
第一条原则:礼物应当富于道德隐喻
先秦时期,人们彼此拜访时送的礼物不是黄金白银,而是富于道德含义的物品。《士相见礼》中说,士相见用的礼物是雉(野鸡)。原因是,雉一旦被人包围、无法逃脱时,既不会惧怕人的恐吓,也不吃诱饵,而是迅速自杀,所以人很难抓到活的野鸡。用雉作为见面礼,并非由于它的味道鲜美,而是借此表达彼此要用“守节死义”的精神相互砥砺的意思。
古代的士派人到女方家提亲,带去的礼物是雁。古人认为大雁是候鸟,非常遵守时间,到了该飞走的时候就一定会飞走,秋天往南,春天往北,属于“随阳之鸟”。用雁作为议婚的礼物,含有不剥夺婚龄女子的出嫁机会,以及妻随夫行的意思。
古人还喜欢用玉器作为礼物,《诗经·卫风·木瓜》有几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句子:“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与,永以为好也”,说的就是以玉为报偿之礼。
在孔子看来,玉具有许多与君子的道德追求完全吻合的品质,例如,玉的色泽温润而有光洁,很像是“仁”;纹理缜密而又坚硬,好比是“智”;棱角分明而不伤人,有如“义”;玉体悬垂之则下坠,像人的谦卑有礼;玉发出的声音,开始时清扬远播,结束时戛然而止,如同为乐之法;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有如人的“忠”;外表的色彩一览无遗,恰如人的诚信。古代君子喜欢佩玉,不是由于它有商品价值,而是“君子比德于玉”。
第二条原则:轻财重礼
先秦时期,如果长期没有盟会,诸侯之间就没有机会相见,久而久之,彼此的感情就会变得淡漠,因此要派使者互相聘问。作为国家礼的是圭、璋之类的玉器。
圭、璋缠着彩色的丝带,盛放在特制的盒子里,使团成员一路上小心护持。到了聘往国,使者郑重地将圭璋交给东道国的国君,国君先要“辞玉”,也就是表示谦虚。接着举行“受玉”的仪式,郑重其事地收下圭璋。
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在使者即将归国的时候,东道国国君又要举行“还玉”的礼仪,将先前收下的圭璋,原封不动地归还使者。既然客人是郑重其事送来的礼物,你已经收下了,为什么又要送还给客人,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当然不是,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寓意。大家想想,如果东道国国君收下这份贵重的礼品,势必要再准备一份价值相当的礼品送给对方,这么一来一往,双方的关注点就会落到礼品的价值高低上,彼此为利而交,不仅会淹没聘礼的真正意义,而且会助长贿赂、贪财之风。因此,为了节省精力和财力,为天下垂范,人们又规定了“还玉”的礼节。
《礼记·聘义》说:“以圭璋聘,重礼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诸侯相厉以轻财重礼,则民作让矣。”意思是说,以圭璋为国家礼品,是对聘礼的重视。而“还玉”的礼节,是要突出“轻财重礼”的意思,国君亲自做表率,谦让之风就会在民间兴起。
第三条原则:礼尚往来
在平辈之间,礼是讲究对等的。《礼记·曲礼》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接受对方礼品而不回礼,有贪图对方财物之嫌。我们读《仪礼·士相见礼》可以知道,士甲拜见士乙,带去的礼物是一只雉。改日,士乙回访士甲,带去的礼物也是一只雉,就是士甲先前带去的那只雉。士乙很明白,他没有无缘无故接受士甲馈赠的理由。
古代的士有知识、讲情操,并非势利小人。如果彼此把钱财放在首位,为利而交,则利尽交散;只有为义而交,才能有恒久的友谊。古人对于“还玉”、“还雉”礼节的设计非常高明,反映了中华传统的人文精神。
关于访客、会客
古代访客时的礼仪和今天差不多,例如拜访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能太晚,以免影响对方休息;如果事先约定了拜访的时间,就必须守信,准时到达;出门前,头发要梳理整齐,衣着要朴素、整洁,合于自己的身份,不炫耀自己的富有、时髦;男性要剃须,女性不穿过于暴露的衣服等等。
另外,在访客的礼节当中,进门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包含着许多需要仔细处理的细节。
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到达对方门口,如果门是关着的,客人应当轻轻叩门,静候主人开门;千万不要弄出很大的动静,惊扰主人和邻居。如果门虚掩着,门口放着两双或者两双以上的鞋,里面的说话声能清楚地听到,表明没有私人秘密可言,那么客人无须顾忌,可以推门进去。相反,如果屋里的谈话声很低,听不清楚,证明他们谈话的内容不足与外人道,这时客人不要贸然进去,《礼记》中所谓“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就是这个意思。
这时,最忌讳的是侧着耳朵从门缝里偷听主人家中的谈话,那样有打探他人隐私之嫌,是不道德的,所以《礼记》中说“毋侧听”。此时,客人可以故意提高声音说话,让主人知道外面有客人,以便结束谈话,正如《礼记》所云,“将上堂,声必扬”。
户开亦开,户阖亦阖
客人进门之后,应该关上门,还是开着门呢?《礼记》中提到一条原则:“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意思是说,如果门原先是关着的,那么你进门后就把它关上;如果原先是开着的,就还让它开着。如果后面还有人接着要来,就“阖而勿遂”,意思是把门略略合上,但不要关紧。
落座:长者先,卑者后
客人在哪里就坐,要听主人的安排,不应想当然地自己挑个座位坐下;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坐在主人固定使用的座位上,以及客厅正中的位置上,那样有自大之嫌,非常失礼。
主人请客人就座,客人不能大大咧咧地率先坐下,而应该请辞,请主人先坐下,然后自己再坐下。因为按照“长者先,卑者后”的原则,谁先谁后,要看谁的辈分高,如果年轻人抢先坐下,就是对长者不礼貌。如果彼此年龄差不多,则可以约略同时坐下,但是彼此的谦让依然是不可缺少的。
公事不私议
交谈,是宾主相见的核心部分。进入这个阶段,一般来说,宾主首先要互相寒暄,询问对方的健康、生活、工作状况,然后再切入正题。谈论的时候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首先,不要谈论某些不适合私下议论的话题。《礼记》中说“公事不私议”,又说“在朝言朝”,“在官言官”,公事应该到办公室去谈。私下议论公事、议论人事关系,既不负责任,又容易形成小团体,所以古人对此非常忌讳。
主人不问,客不先举
交谈的话题应该由主人主导。《礼记》中说:“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凡是主人还没有提到的话题,客人一般不要主动提起。如果客人始终主导话题,主人处于从属的地位,那也是反客为主的表现,会令主人不快。
过犹待,百步余
主人送客,如果对方是晚辈,那么主人站在门内道别就可以了。如果对方是尊长,那么主人则至少应该送出门。《弟子规》中说:“过犹待,百步余。”意思是说,客人离去了,主人不要马上转身回去,而是应该再目送一阵,大概等到客人走出一百步左右,不再回头的时候,也即礼书上所说的“客不顾”,主人才能回去。
如果客人是乘车离开的,则主人应该等到车开动之后再返回。送别的路程越长,说明彼此的情谊越深。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里刘备送徐庶的故事,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彼此道别,刘备依然伫立目送,不料徐庶的身影被一片树林挡住了,刘备下令把树林砍了,既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又将古人对送客礼仪的重视形容到了极致。
最后,和大家分享《礼记》上的一段话:“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由此可见,德是礼的目的和指导,古人设礼,在于劝人进德,这条原则我们今天不能忘了。
送礼的讲究
一、礼轻情义重
赠送礼品应考虑具体情况和场合。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时,应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如花束、水果、土特产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应邀参加婚礼,除艺术装饰品外,还可赠送花束及实用物品,新年、圣诞节时,一般可送日历、酒、茶、糖果、烟等。
二、把握送礼的时机与方式
礼物一般应当面赠送。但有时参加婚礼,也可事先送去。礼贺节日、赠送年礼,可派人送上门或邮寄。这时应随礼品附上送礼人的名片,也可手写贺词,装在大小相当的信封中,信封上注明受礼人的姓名,贴在礼品包装皮的上方。
通常情况下,当众只给一群人中的某一个人赠礼是不合适的。因为受礼人会有受贿和受愚弄之感,而且会使没有受礼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轻视之感。
给关系密切的人送礼也不宜在公开场合进行,以避免给公众留下你们关系密切完全是靠物质的东西支撑的感觉。只有礼轻情义重的特殊礼物,表达特殊情感的礼物,才适宜在大庭广众面前赠送。因为这时公众已变成你们真挚友情的见证人。如一份特别的纪念品等。
三、态度友善,言辞勿失
送礼时要注意态度、动作和语言表达。平和友善、落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才是受礼方乐于接受的。那种做贼式的悄悄地将礼品置于桌下或房某个角落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馈赠的目的,甚至会恰得其反。在我国一般习惯上,送礼时自己总会过分谦虚地说:"薄礼!薄礼!只有一点小意思"或"很对不起……"这种做法最好避免。当然,如果在赠送时一种近乎骄傲的口吻说:"这是很贵重的东西!"也不合适。在对所赠送的礼品进行介绍时,应该强调的是自己对受赠一方所怀有的好感与情义,而不是强调礼物的实际价值,否则,就落入了重礼而轻义的地步,甚至会使对方有一种接受贿赂的感觉。
中国送礼礼仪常识
中国的送礼秘诀
赠送礼品应考虑具体情况和场合。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时,应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如花束、水果、土特产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应邀参加婚礼,除艺术装饰品外,还可赠送花束及实用物品,新年、圣诞节时,一般可送日历、酒、茶、糖果、烟等。把握送礼的时机与方式礼物一般应当面赠送。但有时参加婚礼,也可事先送去。礼贺节日、赠送年礼,可派人送上门或邮寄。这时应随礼品附上送礼人的名片,也可手写贺词,装在大小相当的信封中,信封上注明受礼人的姓名,贴在礼品包装皮的上方。
态度友善,言辞勿失
送礼时要注意态度、动作和语言表达。平和友善、落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才是受礼方乐于接受的。那种做贼式的悄悄地将礼品置于桌下或房某个角落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馈赠的目的,甚至会恰得其反。在对所赠送的礼品进行介绍时,应该强调的是自己对受赠一方所怀有的好感与情义,而不是强调礼物的实际价值,否则,就落入了重礼而轻义的地步,甚至会使对方有一种接受贿赂的感觉。
送礼一定要掌握避免禁忌的原则:
例如,中国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但广东人则忌讳"4"这个偶数,因为在广东话中,"4"听起来就像是"死",是不吉利的。再有,白色虽有纯洁无瑕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另外,我国人民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表,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为"送钟"与"送终","梨"与"离"谐音,是不吉利的。还有,如不能为健康人送药品,不能为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等。
礼品推荐:适合男女老少的健康礼品
现代人注重养生,送传统的保健品其实并不太合适,对收礼者来说也许还会成为一种负担,但是如果是那种即可养生又美味可口,又看上去高大上的礼品,那么自然会让收礼者感到窝心。
送礼中不得不知的答谢礼仪
受礼和答谢是受礼人对馈赠者深情厚谊的肯定,它可以从另一方面帮助馈赠者完成送礼的任务。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件得体的礼品,受礼人应当郑重其事地收下。大多数从很幸运地接受过礼品,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礼貌地接受别人的礼品。
当他人口头宣布有礼相赠时,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都应立即中止,起身站立,面向对方,以便有所准备。
在对方取出礼品,预备赠送时,不应伸手去抢,开口相问,或者双眼盯住不放,以求先睹为快。此时此刻,应保持风度。
在赠送者递上礼品时,要尽可能地用双手前去迎接。不要一只手去接礼品,特别是不要单用左手去接礼品。在接受礼品时,勿忘面带微笑,双目注视对方。接过来的若是对方提供的礼品单,则应立即从头至尾细读一遍。正式场合下,受礼者应用左手托好礼物(大的礼物可先放下),抽出右手来与对方握手致谢。
您可能对礼品赞不绝口,但这是不够的。在双手接过他人礼品的同时,您应向对方立即道谢。“谢谢您”三个字表明,您谢的不是礼物本身,而是对方送给您礼物的这一举动。
您还可以找一些动听的话,或者令人开心的模棱两可的话来说。您可以感谢送礼人所花费的心血:“您能想到我太好了。”您可以感谢对方为买到合适的礼品所付出的努力,如:“您竟然还记得我收集邮票。”
接受礼物时要注意礼貌,但不要过于推辞,没完没了地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以致伤害送礼者的感情,即使送的礼物不合您意,也应有礼貌地加以感谢。
据满橙统计接受礼品后,欧美人喜欢当着客人的面,小心地打开礼物欣赏,从外包装夸赞到内包装,看见了礼物,也会好好地夸赞一番,甚至高兴时还会拥抱您一下,与送礼者共同分享收到礼物的喜悦。欣赏完礼物,他们会重新将礼物包装好,对他们而言,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受礼礼仪。
而中国人在接受礼品时,一般不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把礼物打开,而是把礼物放在一边留待以后再看。这是为了避免自己万一不喜欢对方所送礼物时的尴尬,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看重的是对方送礼的心意,而不是所送的礼品。还有一点是,如果给不同地位的人赠送不同的礼物,当场不打开礼物可以避免相互之间的比较。
但今天已不再这么刻板了。如果现场条件许可,时间充裕,人数不多,礼品包装考究,那么,在接过他人相赠的礼品之后,应当尽可能地当着对方的面,将礼品包装当场拆封。它表示自己看重对方,同时也很看重获赠的礼品。在启封时,动作要井然有序,舒缓文明,不要乱扯、乱撕、乱丢包装用品,此时,撕破包装纸被认为是粗鲁的举止。但请注意,结婚礼品是不可当场打开的。
当面拆开包装后,要以适当的动作和语言,表示您对礼品的欣赏。比如,可将他人所送的鲜花捧起来闻闻花香,随后再将其装入花瓶,并置于醒目之处。
要是别人送了一条围巾给自己,则可以马上围在脖子上,照一照镜子,并告诉赠送者及其他在场者:“我很喜欢它的花色”,或是“这条围巾真漂亮”。千万不要拿礼物开玩笑,除非那是一件恶作剧的礼物。
收到馈赠的礼品后,受礼人一般要回赠,从而加强联系,增进友谊。在节日庆典时期,可以在客人走时立即回赠。在生日婚庆、晋级升迁等时候接受的礼品,应在对方有类似的情形或适当时候再回赠。
回赠的礼品切忌重复,一般要价值相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也不必每礼必回。
每当接受他人的馈赠,您应留心记住礼物的内容,回赠时以选择类似的物品为宜。例如:他人送我一套陶器用品,回赠时可选择同是陶器类的物品作为礼物。
因为一般人在选择礼物时,无意之间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因此,回赠对方时,不妨参考一下对方馈赠的礼物,较易赢得对方的喜悦。
收到礼物后一定要以书面的形式表示感谢,而不是随便一个电话。感谢函要在收到礼物后几天,最迟两个星期内寄出,写信给年纪大的人应尽量快,这样才是有礼貌的。
如果您同时收到很多礼物,您也必须抽时间尽快回复,而且每一件礼物都该分开亲自致谢。如果是结婚贺礼则另当别论,送礼人心里都很清楚,你们双双度蜜月去了,所以不会期待你们在度完蜜月之前致谢。
如果给您送礼的人太多或时间太紧,不能及时给每位送礼者写感谢信,那么,您可以给每位送礼者寄张明信片,表明你们已收到了礼物。这是万不得已的策略,稍后有空时仍应写封感谢信。
过去,感谢函往往只寄给女性,即使礼物是夫妇俩送的,现在谁送就写给谁。如果夫妇俩都在贺卡上签了名,那么感谢信上也要写上两个人的姓名。
新娘和新郎都可以写感谢信,但信的签名必须是写信者本人,尽管您可以加上一句“我们俩都很喜欢您的礼物。”如果人家送了钱,在感谢信里还可以提一下你们准备如何花这笔钱,但不要提及钱的数目。
信必须是亲笔书写的,如果用事先准备好的统一格式填上您的签名,这是对花了时间为您挑选礼物朋友们的不敬。
写感谢函时,口气听起来也要像当面道谢一般。内容应简短扼要,不要太长,但是要充满感情,有些词应该是特别提到的,如“您美好的礼物等”。
为舞会和晚餐所送的感谢花篮不必附感谢信。如果确实很重要,那还是要写信表示感谢。可以在一张正式的卡片上写道:“您真好------我喜欢它”或“您不该这样-----但它是令人感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注意避免“谢谢”的字眼。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您感觉所收的礼物质量很差,那就不要在答谢函上加以赞美。您只要简单地在答谢函上写道:“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谢谢您还记得我。”
一般而言,不要拒收礼品。但这种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当您不能接受礼品时,您可以礼貌的拒绝,但是必须注意礼节。符合社交礼仪的拒收礼品方法可以因人因事而异。
婉言相告,拒绝对方的礼品。比如,当对方向自己赠送手机时,可告之:“我已经有一台了。”当一男士送舞票给一位小姐,而打算回绝时,则可以说:“我男朋友也要请我跳舞,而且我们已经有约在先。”
直言缘由。即直截了当、所言不虚地向赠送者说明自己难以接受礼品的原因。在公务交往中拒绝礼品时,此法尤为适用。
例如:拒绝他人所赠的大额现金时,可以讲:“我们有规定,接受现金就是受贿。”拒绝他人所赠的`贵重礼品时,可以说:“按照有关规定,您送我的这件东西,必须登记上缴。”
有时,拒绝他人所送的礼品,是在大庭广众下进行,往往会使受礼者有口难张,使赠送者尴尬异常。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事后退还法加以处理。即当时收下礼品,但不拆启开封。事后,尽快地单独将礼品物归原主,时间一般在24小时之内。
送礼注意事项
1、不能送钟表
有人说不能送钟,因为钟是终的谐音,给人送钟,就等于盼着人死。而手表也属于钟科。
2、不能送鞋
鞋是邪的谐音。故此,凡给人送鞋(不包括送给亲属的情形),就等于给人送了去邪气,故此,很有可能不久就会与对方失去了联系或友谊。另外,关于不能送鞋的习俗,还有以下的说法:送鞋给谁,谁就会跟人跑了;送礼不能送鞋是怕有给他穿小鞋的意思;有些地方,鞋也叫hai,hai和害同音,所以送鞋就等于把害送给别人,所以不送鞋。
3、不能送伞
伞是散的谐音,故此,伞不能作为礼品送人(不包括雨中送伞的情形),若好朋友之间将伞作为礼物相送,将意味着日后必将分手或离散。
4、不能送梨和李子
梨和李子是离的谐音,送人这两样水果将意味着日后有分离的危险。
5、不能送蜡烛
蜡烛是祭祀亡人用的,故此,不能作为礼物送人。
6、不能送布娃娃
布娃娃属于小人,久放家中容易招回邪灵,给家里带来不安。
7、不能送人来历不明的石头
石头也属于容易招邪灵附着其上的东西,有些看似观赏石,但是上面可能附着邪灵,送给朋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2)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1)衣着容貌:
《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2)行为举止: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3)言语辞令:
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少语,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古代,很多礼仪都是带着浓厚的迷信意味,比如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等,这些都是平民百姓都了解的礼仪常识。对于信封鬼神之说的古代人来说,这种事情他们都是非常重视的。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的体现形式。
中国古代的礼仪可以分为政治和生活两大类,祭天等祭祀等被分为政治类礼仪。生活类礼仪常识从从冠婚乡射到朝聘丧葬,既繁琐又难懂。在《仪礼》中记载,古代的贵族子弟,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士冠礼,也就是成人礼,证明他已成人,要开始一个崭新的人生,在现代社会中也还有一些偏远地区仍保留着成人礼这项古老的礼仪。结婚这件事,在古代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男女双方需要在家长的主持下进行从采纳到婚后庙见等一系列礼仪。
而在古代生活礼仪中,丧礼是最早出现的。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灵魂,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从死者去世到下葬之前,要进行招魂、祭奠、报丧、吊唁等礼仪三天。
相对的古代礼仪常识中的诞生礼,也是一件不能轻视的礼仪。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是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需要设坛于南郊,后宫的妃嫔都要参加。在唐宋时期制订了高禖之祀的礼仪。
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是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至此诞生礼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