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知识(通用8篇)

传统礼仪知识(精选8篇)

传统礼仪知识 篇1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琛瓯洗尘。

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瓯,乃景德镇人,以制茶具而闻名,他制的茶具美观、耐用。可是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念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于是,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语解开了,茶具恢复原样。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如今,“琛瓯洗尘”是“十八道功夫茶”中的一道,后人用得更多的是“洗尘”二字,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传统礼仪知识 篇2

一、立容:

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二、坐容:

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盘腿)都行。

三、行礼:

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应用:5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6用于雅坐时。1到4,应当作为汉服时的日常行礼,依据具体情况——对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体场合容许你表现礼节的程度……现在人缺少礼仪观念,不必过分要求,但拱手应当能做到。如果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又有人来,当注意问候时要根据身边人的情况,决定行礼的程度。

四、迎宾:

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其实就是主人在东,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门左。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答“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主人请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边的椅子上),客人请辞——最终看情况决定坐次。

今天这一切都不必要了。由于现在建筑布局多样,所以不可能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客人后主人行,是应当把握的精神。

五、宴请:

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总之,原则是:心安则行之,可以行则行之——其他不强求。

传统礼仪知识 篇3

(1)主桌有两种,一种是长方形横摆桌,主客面向众席而坐;一种是大圆桌,圆桌中央设花坛或围桌,主客围桌而坐。主桌的座位应摆放席卡签名。

(2)一般说来,台下最前列的一两桌是为贵宾和第一主人准备的,赴宴者如果不是主宾,最好不要贸然入坐。

(3)中式宴会多使用圆桌,如果是多桌中餐,则每桌都有一位主人或招待人负责照应,其两侧的座位是留给本桌上宾的。除非受到邀请,赴宴者也不宜去坐。

(4)主宾偕夫人,而主人的夫人因故不能出席时,可请与主人有联系且身份相当的女士作第二主人;若无适当的女士出席,可把主宾夫妇安排在主人的左右两侧。

(5)如果桌数较多时,则将排列序号放在餐桌上。隆重的中餐还为每位客人准备一份菜单。

(6)在国际交往场合和商务交际场合,中餐习惯于按职务和身份高低排列席位;如果夫人或女士出席,通常将女士排在一起,即主宾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

(7)如遇身份高于主人时,为表示对主宾的尊重,可以请主宾坐在主人的位子上,而主人侧坐在主宾的位子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的左侧或按常规排列。

传统礼仪知识 篇4

“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毋固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

“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饭黍毋以箸.”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饭必得用匙.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有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毋嚺羹.”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

“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

“毋嘬炙.”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当食不叹.”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类似的'仪礼也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让我们还是以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所引《屠羲英童子礼》为例,以下的这些话自然还是由《礼记》上演绎出来的:

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迫.从容举筯,以次著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安放碗筯,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堕地.……

当代的老少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都多多少少承继了古代食礼的传统.我们现代的不少餐桌礼仪习惯,都可以说是植根于《礼记》的,是植根于我们古老饮食传统的.

传统礼仪知识 篇5

饭店的预约

在西方,去饭店吃饭一般都要事先预约,在预约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说 清楚,首先要说明人数和时间,其次要表明就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

如果就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到达, 就是基本的礼貌。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餐厅吃饭时穿着得体就是欧 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整洁;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 子。如 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进入餐厅时,男士应先开门 ,请 女士进入。应请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餐点端来时,都应让女士优先。特别就是 团体活动,更别忘了让女士们走在前面。

入座有讲究

最得体的入座方式就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点酒的学问

在高级餐厅里,会有精于品酒的调酒师拿酒单来。对酒不太了解的人,最好告诉他自己挑选的菜色、预算、喜爱的酒类口味,主调酒师帮忙挑眩主菜若就是肉类应搭配红酒,鱼类则搭配白色。上菜之前,不妨来杯香槟、雪利酒或吉尔酒等较淡的'酒

上菜的次序

正式的全套西餐上菜顺序就是:①前菜和汤②鱼③水果④肉类⑤乳酪⑥甜点和咖啡⑦水果,还有餐前酒和餐酒。没有必要全部都点,点太多却吃不完反而失礼。稍有水准的餐厅都欢迎只点前菜的客人。前菜、主菜(鱼或肉择其一)加甜点就是最恰当的组合。点菜并不就是由前菜开始点,而就是先选一样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适合主菜的汤。

如何使用餐巾

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1、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就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菜肴时,不要用叉子刮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5、用刀叉吃有骨头的肉吃有骨头的肉时,可以用手拿着吃。若想吃得更优雅,还就是用刀较好。用叉子将整片肉固定(可将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再用刀沿骨头插人,把肉切开。最好就是边切边吃。必须用手吃时,会附上洗手水。当洗手水和带骨头的肉一起端上来时,意味着"请用手吃"。用手指拿东西吃后,将手指放在装洗手水的碗里洗净。吃一般的菜时,如果把手指弄脏,也可请侍者端洗手水来,注意洗手时要轻轻地洗。

6、吃鸡时,欧美人多以鸡胸脯肉为贵。吃鸡腿时应先用力将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后再吃下层吃肉时,要切一块吃一块,块不能切得过大,或一次将肉都切成块。

7、面包一般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8、吃面包可蘸调味汁吃到连调味汁都不剩,就是对厨师的礼貌。注意不要把面包盘子"舔"得很干净,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面包,再蘸一点调味汁来吃,就是雅观的作法。

9、沙拉用叉子吃,如菜叶太大,可用刀在沙拉盘中切割,然后再用叉子吃。吃水果时,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将水果切成四瓣,再削皮用刀叉取食。

10、喝咖啡时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搅拌均匀,将小勺放在咖啡的垫碟上。喝时应用食指和拇指拈住杯把端起来,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

11、在饮用饮料时,应先将口中咀嚼物咽下,然后将刀、叉在盘中放成八字形或交叉,再用餐巾纸将嘴唇擦拭干净。然后再喝。中国人习惯举杯仰头痛饮,一口喝光。而在西方这却恰恰就是应避免的。在西方,最文明的方式就是头保持平直、一口口啜饮。喝到底时,杯中总还就是留一点酒。

传统礼仪知识 篇6

(1)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等。

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座子上或放在纸套内。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要备好牙签和烟灰缸。

(2)中餐有别于西餐的餐具主要是筷子。

在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中,用筷子形成了基本的规矩和礼仪,如:忌敲筷子。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桌边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忌掷筷。

在进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餐位前,相距较远时,可请人递交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子上,更不能掷在桌下。忌叉筷。

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大头,一根小头。筷子要摆在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忌插筷。用餐者因故须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忌挥筷。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遇到别的宾客也来夹菜时,要注意避让,避免“筷子打架”。忌舞筷。

用餐过程中进行交谈,不能把筷子当成道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用餐完毕,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上,并应等众人都放下筷子后,在主人示意散席时方可离座,不可自己用餐完毕,便扔下筷子离席。

传统礼仪知识 篇7

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婚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凤冠霞帔、状元服"是传统婚礼的经典。小市民间一般沿用的婚姻礼仪有相亲、定亲、送日子、迎娶、回门等程序。

传统婚礼金银必备

三书六礼

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

聘书是订婚用的书,用于“纳吉”。

礼书是“纳征”时使用的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迎亲书,即在“亲迎”时使用。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 欲与女方结亲的男家遣媒妁提亲,送礼求婚。

问名:由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年庚及“八字”,通过占卜、算命来看男女双方是否相冲相克,问名”也称为“过小帖”或“合八字”。

纳吉: 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

纳徵:纳徵礼往往是婚姻六礼的关键。即派遣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择定结婚佳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请期礼书),由媒妁携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亲迎:亲迎又称迎亲。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

婚礼禁忌

一:出嫁时间的禁忌出嫁的时间要尽量避开六月,三月和七月。传统习俗认为在农历六月完婚的新娘又称“半月妻”,因为六月是整年的一半,六月新娘即等于半个新娘,相当于有前无后,夫妇婚后容易离异。倘若家中突然有直系亲属辞世,那么该年均不宜办喜事也不宜去婚姻登记,否则是“生入死出”的冲犯。另外农历的三月和七月是鬼魂多出没的日子。对长辈来说,以上这几个特殊月份完婚意头都不太好,所以要尽量避开。完婚后三日,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当天须在日落前赶回夫家,如果实在来不及,新人在女方家留宿,切记不可同房,必须要分开睡,以免因此给娘家人造成晦气。除此之外,新人最好不要在外过夜。新婚的四个月内也禁止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二:出嫁仪式的禁忌安新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最好找个未成年的男童一同睡新床,否则犯了睡空床的.禁忌,所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新郎到新娘家中迎娶新娘,新娘离家时应喜极而泣,且哭得越快越大声越好,这叫留下“水头”旺女家,有越哭越发之意。

三:出嫁方位地点要注意安新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红枣、莲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

四:婚礼中事物的禁忌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所有礼服,婚纱,鞋子等都应是全新的,且礼服避免有口袋,因口袋多能带走娘家财运,所以最好选择无口袋的。新娘手捧花忌选生花,生花容易枯萎,婚事讳之。如若要选,最好选择连招花和石榴。连招花其状意喻闺女出嫁,石榴意喻多子多孙。新婚的对联最迟也要在结婚前夕挂上,完婚满一个月后要除下,且选购对联时,男女双方各自的对联要分清。

传统礼仪知识 篇8

(1)中餐菜是一道一道分先后次序上的'。

上菜的一般顺序是:拼盘或点心、热荤、鱼翅或羹、炒炸品、汤或扒品、鱼类、饭面、甜菜、甜点心。菜式有时不那么齐全,有时厨师炒菜也不一定按此顺序,然而基本原则是:拼盘先上,鲜嫩清淡先上,名贵的食品先上,本店名牌菜先上,易变型,走味的菜先上,时令季节性强的菜先上。如有两桌或两桌以上的宴席,上菜要看主桌,但上菜的数量和时间应大体一致,不可有厚此薄彼之嫌。一般情况下,上一道新菜就要把旧菜撤下去,但遇到特殊情况,如有的客人还想吃这道菜,或主人喜欢桌上丰盛,或两道热菜一起上的,应将旧菜推向副主位一边,把新上的菜摆在桌中或主宾处。撤去旧菜前须事先经主人同意。

如果上鸡、鸭、鹅、鱼、全猪、全羊等有头有尾的菜或椭圆形菜盘,头的一边或椭圆形菜盘纵向的一边,一定要朝向正主位。如果所上的菜有配作料食用,一定要配齐再上,一般是先上作料后上菜,也可以作料、菜一起上。

各道菜肴上齐后,服务人员应告诉主人,然后换上小碗送饭。

客人用餐后,送上热茶,放在每一餐碟的右边,随即撤去餐具,只留下酒杯、茶杯,后上甜菜、甜点心,最后上水果。

(2)中餐上菜的方式大体有三种:把大盘菜端上,由各人自取;招待服务人员托着菜盘逐一往每一个人的食盘中分让;用小碟盛放,每人一份。

(3)中国人一向以热情好客闻名于世,主人会向客人介绍菜的特点,并反复向客人劝菜,希望客人多吃一点。有时热情的主人还会用公筷为宾客夹菜,这是主人热情好客的表示,出于礼节的需要,宾客应表示感谢,并根据自己胃口适量享用。主人也会反复向宾客劝酒,希望宾客能酒足饭饱。这在西餐上是绝对没有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