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社交礼仪介绍(精选5篇)
社交礼仪
介绍时:
介绍人时,一般原则为将卑方介绍给尊方,具体就是先将男介绍给女,幼介绍给长。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不过对方倘若是女性时,可等女方先伸手,以免失礼。
约会时:
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的,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遍的,和异性热情地交往并不算失礼。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可以各自付账或一方请客。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时,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的。如果应邀地点在餐厅,餐后可提议付小费,倘主人坚持不允,也可不必勉强。
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将成为特殊性的伴侣。所以,如果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光,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如果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服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地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每个人的权利。
关于时间观念:
约会应准时,如赴宴则最好迟到几分钟;如果早主人先到,反而失礼。若有紧急状况无法准时赴约,必须电话通知和解释,绝不可无疾而终、让人空等。
关于赴宴:
美国人虽然会常说随时来找我,即使有些邀约是相当诚恳的,但拜访前仍应事先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若接到正式的邀约,请柬上倘印有R.S.V.P.,去与不去必须电话通知。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Regrets only,此时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意应允;若临时不能赴约,务请电话通知。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特殊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
如果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如果聚会性质为野餐烤肉,则大都可全家参加。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将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餐桌礼节
①注意使用刀叉顺序,以及叉匙性质。
②刀叉斜放盘缘,表示尚在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
③盐、胡椒瓶倘离座远,不可伸手去取,而须请隔座代劳递送。
④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开始致词,宾客亦可利用此时答谢。
⑤行路乘车: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应为女士开门。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其他则以后座右侧为尊。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一般礼仪
1. 保持面带微笑,碰到认识的朋友时,主动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时,也要回问候对方,表示关心。
2. 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
3. 多赞美对方。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时,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欣赏,如说cute(可爱的)。
4. 到别人家做客时,有机会就要赞不绝口地表示对主人招待的赞美和感谢。
5. 要注意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形象太邋遢,身体或口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6. 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这几个词在和美国人交流时用的概率很大,可能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
(一)见面礼节去繁就简
西方国家人民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节,从握手、问候到互相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相形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在美国,朋友之间通常是熟不拘礼地招呼一声“哈罗”,哪怕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
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在美国,握手时,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
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如果因故来不及脱掉手套,一定要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还要注意人多时不可以交*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时可不握手。和握手的先后顺序一样,介绍两个人认识的时候,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二)称呼随便舍姓喊名
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他们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视为亲切友好的表示。
人们初次见面,往往是连名带姓一起介绍,譬如说:“我叫玛丽·史密斯。”这时对方可以随便叫她“玛丽”或“史密斯小姐”。常见的情况是,刚开始交谈的时候可能互相用姓称呼,过不了一会儿就改称名字了。
有时刚同一个美国人结识,不知如何称呼好,你可以只称先生或女士。这时,对方会很快理解你的心理。热情地告之:“我叫詹姆斯·威尔逊,叫我詹姆斯好了。”或者“别叫我史密斯夫人,叫我萨利好了”。
的确,美国人之间,不论职位、年龄,总是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美国有家刊物曾专就称呼问题在150种工商行业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之中85%的称呼是只喊名字。
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土等。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教授、约翰主教等。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这一点和我们不同。
(三)和人交谈莫问私事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准则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所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人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
美国人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去问价钱多少?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也不会去问上一句“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至于收人多少,更是不能随便问的事,谁想在这些方面提出问题,定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往往用“鼻子伸到人家的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
美国人对年龄的看法同我国大不相同。在我国,老年人受到尊敬,而在美国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所以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
美国人很讲究“私人空间”。所以,和美国人谈话时,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公分以外为宜。平时不管在饭馆里还是图书馆也要尽量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已和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着别人坐的时候,最好先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得到允许后再坐下。
(四)社交场合女士优先
美国妇女在社交场合中,她们总是会得到格外的优待。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从历史角度分析,是受到欧洲中世纪骑士作风的影响;如果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它是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
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都要谦让妇女,爱护妇女。步行时,男子应该走在马路的外边;入座时,请女子先坐下;进门时,男子把门打开,请女子先进。但是下车、下楼时,男子却应走在前边,以便照顾女子;进餐厅、影剧院时,男子可以走在前边,为妇女找好座位;进餐时,要请女子先点菜;同女子打招呼时,男子应该起立,而女子则不必站起,只要坐着点头致意就可以了;男女握手时,男子必须摘下手套,而女子可以不必摘下。女子的东西掉在地上时,男子不论是否认识她,都应帮她拾起来。
总之,美国男子在社交场合同女子接触时,一方面事事尊重她们,另一方面又要处处以保护人的姿态出现,以显示男子的地位。
(五)礼貌用语多多益善
不少到过美国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即美国人讲话嘴很甜,他们对好听的话从不吝啬,常令听者心舒意畅。
在美国,不论什么人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会说一声“谢谢”,即使总统对侍者也不例外。
美国人在一家人之间也是客气话不离口,不仅夫妻之间如此,对小孩子们说话也常带“请”和“谢谢”,这样,孩子便自然地养成了讲礼貌的好习惯。
美国人还习惯于对别人道“对不起”。当人们发生小摩擦时,一声“对不起”,常使芥蒂烟消云散。就是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向别人问路、在剧场中从别人座位前走过等,美国人也会连声表示歉意。美国人把在公共场所打嗝或与别人交谈时打喷嚏、咳嗽都视为不雅,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说声“对不起”,请对方原谅。
北美国家一般是由来自不同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的。其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与中国人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刚到北美的中国人,特别应该注意以下一些社交礼节:
1.在北美,造访他人的办公室或住所,应事先约定。突然造访,极不相宜。
2.守时非常重要,在北美迟到赴约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确有要事耽搁,应先打电话通知对方。
3.遇到与北美朋友在一起时,中国人之间仍应用英语交谈,而不要讲中国话。
4.谈话不可高声,尤其在一些公共场所,大声谈笑是最不礼貌的。
5.与北美普通朋友见面时,不可以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否等私事。
6.在与别人谈话时,应特别注意说:“Please”和“Thank you”。对仆人及小孩也应如此。
7.仪表要端庄稳重,服装要整洁大方,行为举止要和蔼可亲。
8.不要随便吸烟,在剧场、商店、教堂等公共场所,一般是不准吸烟的。
9.饮食时不能发出声音,尤其是在喝汤时特别注意,口中如有食物,不可谈话。
10.不要在公共场所或朋友集会时,挖耳、抓头、伸臂、打哈欠等。如遇伤风感冒,应用手帕擦拭,不可抽吸出声。
一、你不得不知的美国生活礼仪——Lady First
1、公共社交场合,男士应处处礼让女子,照顾女士。
2、日常生活中,上下电梯,应女士在前;进门,男士开门,女士先进;入座,女士先坐;但是相反的,下车,下楼,出门,男士可以走在前面,以便照顾女士。
3、若进餐厅、影剧院,男士可走在女士前面,为女士找好座位;进餐时,邀请女士先点餐;同女士打招呼,男士应起立,而女士则不必,只需坐着示意即可;男女握手时,男士必须摘下手套,而女士则不必摘下,女士先伸手,男士才能握住女士的手,若女士无意握手,则男士要点头或鞠躬致意即可。当然在关系不错的情况下,女士之间可以互吻面颊,男女之间,男士吻女子面颊;女士的东西掉在地上时,男士不论是否认识她,都应帮她拾起来。
总之,美国男士在社交场合与女子接触时,一方面事事尊重他们,另一方面又要以处处为保护人的姿态出现。
二、你不得不知的美国生活礼仪——登门拜访
1、怎样带礼物。
如果美国朋友邀请大家去做客,那么是否需要带礼物呢?由于文化差异的问题,一些文化中送主人礼物是必要的社交礼节,而在美国文化中,客人并不一定要带礼物。
当然,有人会带一些小礼物对主人表示感谢,比如糖果或者花等。即使大家不带礼物也无需介意,没有人会注意到的。
2、做客时间。
作为客人,登门的时间不可过早,否则会显得失礼。建议大家可晚到5—10分钟,若迟到15分钟以上,应打电话告知主人。
3、做客细节。
进门时,大家要擦去鞋上的泥土,脱帽,湿的雨伞要放在室外;不要随意翻动主人的东西,也不要打听摆设的价格;做客时不宜久留,主人没有留客用餐,大家则应在用餐时间之前告辞,如果吸烟,那么在接受主人递来的烟后不能抽自己带来的烟。
在这里必须提醒各位,美国人通常喜欢访客事先通知他们,只有非常亲密的朋友才可不请自来。
1、见面介绍、交谈:
一般而言,美国人以不拘礼节、自由自在著称。和陌生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只在正式场合行握手礼,一般场合见面时相视一笑,说声"嗨!"或"哈罗!"即为见面礼节。
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也很简单。一般原则为将卑介绍予尊,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将下级介绍给上级,将女士介绍给男士。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在公务场合,美国女子会主动伸手(其他场合则不一定),女性先伸手,男性才能握女性的手(女性之间一般不互相握手)。若女士无意握手,则男士点头或鞠躬致意。与女士握手不可太紧。握手前应脱手套,来不及脱应致歉。关系密切的亲朋之间,可行亲吻礼,女子之间互吻面颊,男女之间由男子吻女子面颊。对于别人的握手、拥抱、吻手、注目、点头等礼节,美国人也以同样方式回礼。告别时也不必握手,挥挥手说声"再见!"即可。
美国相互称呼直呼姓名,一般不用"先生"、"太太"、"小姐"等称呼,一般也不用正式头衔。只对法官、医生、高级官员、教授、高级神职人员称呼头衔。一般不用职务作为称呼。称呼长者忌用"老"字。
交谈时忌问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见面打招呼也不问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公共场合重视礼貌用语,家庭里也常用"请"、"谢谢"、"对不起"等。交谈距离必须保持50厘米以上。不得不靠拢他人就座时,要征得对方同意。交谈时声音不可太大,不可大笑,更不可大声争吵。惊讶时不可伸舌头(伸舌头是污辱他人之举)。美国交谈、示意喜欢用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