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开题报告范本(精选7篇)

有关开题报告范本(通用7篇)

有关开题报告范本 篇1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论文开题报告。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有关开题报告范本 篇2

一、课题题目:足球比赛中快速进攻传接球失误的原因分析

二、选题依据、意义和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选题依据

足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它不 仅可以锻炼身心健康, 而且一些高水平的足球比赛还可以给观众带来 无限的享受 意义和影响:现代足球是在快速、对抗、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激 烈的竞技运动,其特点是整体的攻防转换节奏加快,战术打法更加灵 活多变,对抗空前激烈,处理球的能力突出了一个“快”字。而传接 球,是足球场上最基本的“足球语言”,是队员之间的联系纽带。根 据长时间的观察和调查研究发现,在各类失误中传、接球技术的失误 表现尤为突出,它使比赛的精彩程度受到了影响,同时更影响了比赛 的结果。

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能够减少足球比赛中快速进攻时传接球 失误的次数,使比赛更加精彩。

三、 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传接球失误原因的分析与启示》 对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近几年的32场国际比赛中的传接球失误情况 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在比赛中的所有失 误有近60%是由于传接失误造成的。而传球失误又占传接球失误的2 /3。在不同运动速度、对抗状态下的传接球训练中要真正抓住训练的 要点与核心,在细节上严格要求是给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今后提高传 接球训练质量与效率的有益启示。

国外研究现状:

四、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采取的方法 研究的内容

1、足球比赛中快速进攻传接球的分析 2、足球比赛中快速进攻传接球失误的原因分析 3、足球比赛中快速进攻传接球失误的时空表达分析 研究的方法

1、数据收集、通过电视、国际互联网、各类足球书籍。

2、文献资料法:查阅、搜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传、接球技术方面的 文献资料 五、 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方法 主要难点:国外最新研究的成果资料难搜集。

本课题在准备阶段虽然搜集到了一些国外的资料来支持本论题, 很难 在现有的条件下取得更新更多的资料和理论来支持本论题 解决方法:1、多查些资料挑取资料中公共的部分作文论据 2 通过向导师请教,弄清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理论难点。3、对资料搜集较难的问题,其解决办法

(1)到大的图书馆查找一些资料。

(2)通过互联网、报刊、书籍寻求资料。

(3)利用我校图书馆查找一些资料。

有关开题报告范本 篇3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特点是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一、 综述本课题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说明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际社会对社区的关注自19世纪末期横扫整个欧洲和北美大陆的社区睦邻运动开始,世界上的第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是由英国的巴纳德在伦敦建立的。最早从社会学的角度使用“社区”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1881年他将德文gemeinschaft(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集体、社区等)一词首先用于社会学。从滕尼斯提出到现在,社区的涵义已发生很大变化。社区研究虽然起源于西欧,但在美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有关社区理论的研究大致包含两类:一类是社区本身的静态研究,一类是对社区发展和建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动态研究。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有:社区人文区位理论、社区权力理论、社区社会关系理论、社

[1] 区变迁理论和社区行动理论。

目前国外有不少国家的社区发展格局特色,但社区建设的参与主体却大致相同,主要是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非营利组织、社区企业和社区居民。社区建设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和关系各具形态,表现出自治型、政府主导型和合作型三种模式。在国外众多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中,较为突出的有:宜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1] 式。

在宏观层面上,国外城市社区管理将会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社区管理日益全球化、国际化;二是社区管理逐步转向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社区发展与社区建

[2] 设日渐趋向融合。

在微观层面上,国外城市社区管理也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组织体系趋于自治化、公众化;二是社区经济管理趋于市场化、多元化;三是社区管理日趋法制

[2] 化、规范化。

(二)国内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对于城市社区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①社区建设的良性运行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②经费投入不足,社区设施不够完善;③思想观念陈旧,相关法制不健全;④老社区功能混乱,新建社区缺乏生活气息;⑤现有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区发展新要[3]求。尽管到目前为止城市社区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处于混乱状态,国内仍缺乏真正贴近国情、具有指导力的理论,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城市社区建设在蓬勃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我国社区管理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国内很多专家和学者开始专注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地的社区管理理论,意在将国外先进的社区管理理论“本土化”,应用到社区管理上,尤其是城市社区管理。

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我国形成了四种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一是以上海卢湾区五星桥街道为例的行政侧重型模式;二是以沈阳市春河社区为例的自治型模式;三是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为例的混合型模式;四是一会(分)两站的“盐田模式”。这四种创新模式各有千秋。上海行政侧重型模式有效克服了“条块分割”关系,但并没有改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居民社区参与度不够。沈阳自治型模式形成了“议行分离、相互制约”的互动运行机制,理顺了条块关系,但政府角色“越位”与“缺位”并存,资金供给与运行机制也还不完善。江汉混合模式重构了社区微观组织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建立了社区自治系统与政府行政系统的共生机制,但是仍存在行政化倾向,低配套率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也与日益增长的居民需求不相适应。直到20xx年,深圳“盐田模式”的出现,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管理和建设的创新成果工作有了近一步的发展。这种“一会(分)两站”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回归到其自治组织的法律原位。同时让政府提高了执行能力又降低了行政成本。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政府在社区仍然保留着行政末梢,不能真正体现居民的主体意识

[2] 和参与意识。

综合以上四种模式的利弊,我觉得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都无法体现自治性。国内未来城市社区管理的趋势:国内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会不断创新,城市社区管理工作新格局会更加完善,正如吴新叶(20xx)所说“社区发展的组织日趋自治化、公众化”,“社区发展的管理日趋市场化、多元化”,“社区发展的手段

[4]日趋法制化、规范化”。围绕和谐社会的标准建设的城市社区必将呈现多种新

形式,例如服务型城市社区、自治型城市社区、学习型城市城市社区、数字型学习社区和生态型城市社区。

(三)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一,从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城市社区实践远远走在理论的前头,因此综合研究方法,形成新的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综合能力的理论方法体系,就成了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个理论任务。杨团(20xx)曾总结说“城市社区管理在国内的发展缺乏创新和自治性,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城市社区管理方面的自治研究水平,使研究更上一层楼,为

[5] 未来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 党的__大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王永平(20xx)指出“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社区建设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载体”,“社区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广阔舞

[6]台”,“社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微观体现”。 本文从社区入手研究城市社区

管理,有助于响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号召,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三,在市场经济下,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滞后,呈现出社区居民日渐增长的社区参与需求和社区服务需求同滞后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方法的矛盾。

第四,安东尼﹒吉登斯说过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以社区为重点”成为了可能,还变成了必须。“社区”意味着促进街道、城镇和更大范围的地方区域的

[7] 社会和物质复苏的可行办法。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a社区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不仅可以对其自身的管理提供帮助,也可以对其他的相关社区提供参考。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助于推进城市社区的建设,揭示城市社区目前发展的问题根源,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应对措施。

有关开题报告范本 篇4

题 目: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计。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xx年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截至今年6月底,全 国正式营业的村镇银行达到214家。村镇银行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 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 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 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 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农民融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但是当前村镇银行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本身经营成本高,成立时间短,盈利空间小,筹集资金困难,风险控制难,还面临同业竞争威胁 等问题,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将严重阻碍其发展,不利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 构,缓解决农村资金供需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本文将着重其发展过程中所遇问 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更好的支持农村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

1. 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 Hugh T .Patrick (1995) 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农村金融模式:一是 “需求先于供给” 模式,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 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供给。二是 “供给先于需求” 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 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而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 段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有顺序问题。

此后的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供给和需求。 Mark Drabenstott 和 Larry Meeker ( 1997 )指出资本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

作用,并 提出美国农村资本市场存在的缺陷,并从扩大社区银行的可贷资金、发展农村二 级市场、开发农村股票资本市场等三方面提出如何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来提高农村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Junior R.Davis 、 Angela Gaburici 和 Paul G..Hare ( 1988 ) 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对罗马尼亚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的决定因素进行了 分析,定量方面着眼于影响贷款和储蓄的因素:农民收入、资源和贷款的使用; 定性方面着眼于金融服务供给者与农户的关系,同时也考虑了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过程中农户参与或者不参与的动机。

2.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供给主体

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R.L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aw)出版了《经济发 展中的货币与资本》(1973)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1973)这两本书,提出 了“金融抑制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集中表现为经济中 实际利率过低甚至为负,主张放弃国家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度行政干预, 扩大金融体系的规模和容量。他们对非正规金融持不欢迎态度,认为非正规金融 的存在是对正规金融的抑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合作金融体系的社会性质逐步消淡化,市场型合 作金融理论成为目前金融合作金融理论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对农村金融组织体 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合作金融的范围,学者们把更多的眼观投向农村商业性金融 以及各种非正式金融组织。如Wyn Grant和Anne Mac Namara(1996)通过对农 村专门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访问分析了英国和爱尔兰农户的外援资金提供者的情 况,讨论了两国农业贷款机构的发展及其随后的商业化,同时指出,大农户往往 能更好的利用借款机会及新的金融工具。 Brian P.Cozzarin ( 1998 )创立了农业部 门两大契约关系的概念模型,从而得出最优化契约和一体化组织形式是比合作金 融更重要而且更有效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结论。 Korotoumou Ouattara Douglas H.Graham ( 1988 )研究了贫困国家农村金融互助组织在金融服务、存贷款方面 的优点和不足。他肯定了乡村银行集体借贷的优点,但也具有产权不明、规模过 小的缺点。在对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的研究方面, Hans Dieter Seibel ( 20xx )指 出,随着货币经济的膨胀,非正式金融机构进入了农村金融市场,但在规模、延 伸和持续性上都受到了限制,他认为应该帮助非正式金融机构改进管理并整合到 更广阔的金融市场,提出了使非真实金融正规化的观点。 Shahidur R.Khandker 和 Rashid R.Faruqee ( 20xx )通过对巴基斯的农业信贷调查分析指出,正规贷款机构提供的用于生

产的贷款远高于非正规贷款。当给农业项目信贷予补贴时,和印度两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研究表明,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明白这些项目是否值得支持。Kelless。Tsai(20xx)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研究表明,微观金融的潜在客户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正式金融组织,他将非正规金融组织存在的原因归结为:正规贷款的有限供给、国家执行贷款政策能力有限、地方政治经济分隔趋势严重、许多微观金融组织存在制度缺陷。

⒊社区银行存在的合理性研究

在对小型银行的研究方面,Hauswald和Marquez(20xx)从信息成本的角度说明了社区银行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大银行一般座落在远离中小企业借款人的位置,从而使得其难以获得这些潜在客户的关系型信息,并论证了关系型贷款将随信息距离或生产关于借款人的特定信息的成本的提高而缩减,而上述成本一般与物理距离相关。

对于社区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优方面,Berger和Udeu(1998)认为,大银行在向大企业发放贷款上拥有优势,而小规模的社区银行由于其地域性和社区性特征,它们可通过长期与中小企业保持密切的近距离接触来获得各种信息,因而在向这些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贷款上拥有优势。而Berger、Udell(1995、20xx)从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权利配置方面分析了小银行对关系型借贷的适用性,认为大银行喜欢硬数据且不大愿意向信息获取困难的借款人放贷,而社区银行由于具有处理软数据的能力,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借贷上拥有比较优势。同时Berger,Klapper Udell(20xx)以及Berger和Udell(20xx)从关系型贷款独特的处理程序及代理问题的存在入手论证了社区银行存在的合理性。在盈利能力方面,Berger(1995)通过对银行规模与银行赢利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规模并不能算作银行盈利的充分条件。

Keeton、Harvey、Willis(20xx)认为在过去10年中,相对于大银行而言,社区银行整体保持着自身良好的盈利能力,虽然他们的盈利水平在最近3年也有一些下滑趋势,但是除极少数机构外,社区银行依然独立运作、盈利良好增长迅速,并且吸引大量的新进入者。

(二)国内相关研究

村镇银行的设立改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其对解决农村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村镇银行的改革实践,我国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⒈村镇银行设立的意义

关于村镇银行设立的意义方面,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在体制上是一种探索和创新,完善了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一是设立村镇银行属于一种增量的改革,通过适当降低门槛,充分调动各类民间资本、城市金融资本甚至是外资到农村地区创业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设立村镇银行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三是设立村镇银行可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通过竞争来提升当地整体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而李莉莉(20xx)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之举,为农村金融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竞争性农村金融机构的构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的矛盾,并为民间资金提供良性发展渠道,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而张鸣鸣(20xx)则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有利于完善农村服务,加速推进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逐步转化为正规金融。何广文(20xx)则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是中国农村金融史上的重大突破,农村金融将从增量角度改善农村金融的结构和布局,然而仍需多角度创新。

⒉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其面对着复杂的农村金融环境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国内的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

徐希龄(20xx)认为组建村镇银行最大的困难在于发起人制度,国家规定必须有一家银行作为发起人,且必须占20%的股份,而我国大型银行基本不管,中型银行认识不清,小型银行条件又不具备,因此严重阻碍了我国村镇银行的设立。

高凌云、刘钟钦(20xx)指出了由于农业生产易受自然条件影响、信用制度体系不完善、农户信用意识淡薄以及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使村镇银行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并据此提出了灵活确定贷款期限、逐步完善信用制度体系、增强农户信用意识以及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等防范信用风险的对策。

李长健、卞晓伟、张磊(20xx)支付结算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不畅严重制约了其业务开展,部分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尚未加入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和征信系统,没有在人民银行开户,致使银行之间的清算、客户资金的跨行汇划只能通过当地农信社才能实现。此外,由于没有得到当地人民银行开户允许,存款准备金无法上缴,结算不畅通,企业基本户无法开立,难以发展大的客户群体,存款增长缓慢,资金来源受限,各项业务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徐瑜青仅009)通过实地调研得出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吸收存款困难、存款之外的资金来源受限、对公业务受限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并指出要实现村镇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选址、审慎经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注入资本以及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

杜晓山(20xx)认为:不少村镇银行在人才和管理上、股东之间的协调配合上、资金来源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村镇银行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仍然按照传统银行的理念与业务实践来经营;在产品设计和业务流程方面,一些村镇银行与普通银行没有太大区别,业务创新能力不足;村镇银行的贷款规模一般很小,许多农民、企业往往拿不出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担保或业务与财务报表;村镇银行的主要定位是解决小企业、微小企业以及一般农户的贷款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倾向于种养业和专业大户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放大不放小”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信用环境和制度建设、农业保险等配套措施不完善,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等。

秦晓晴(20xx)则通过20xx年7月在湖南湘乡的实践活动调研成果的分析总结,研究发现村镇银行的诞生在其目标地位上与实际是有偏差。由于村镇银行经营和发展面临的瓶颈,村镇银行的服务范围难“一心为农”。村镇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必须要满足其自身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目标,因而就存在社会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冲突。一些村镇银行在服务上就逐渐偏离三农的服务目标

有关开题报告范本 篇5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4、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实施的步骤

1、2、3、4、5、6、7、

表1—1开题报告(表格形式)

主题:课题题目:

导师:课题组成员:

组长:班组: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实地调查:

上网:

查书面资料:

总结论文:

发倡议:

2)阶段步骤:分阶段实施

阶段时间(周)主要任务阶段目标

一周二周三周

3)计划访问的专家:校内老师等

有关开题报告范本 篇6

一、选题意义和背景

计算机的普及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简单的会计电算化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中显得有点逊色了,所以正确运用ERP全方位的控制企业,使得企业的可利用资源合理高效的运用起来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对ERP并不陌生,并且有很多企业在运用它,然而效果却有些不尽人意。其中有些问题是可以避免和解决的,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去解决它,才会收到实施ERP真正的效果。由于去年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冲击很大,由此我想到我国中小企业必须要改变思路,摒弃旧的思想,大胆的改革创新,正确合理的运用ERP,找到自己企业适合的ERP。

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提高管理信息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但是企业人员共同的努力,肯定会开创出适合我们自己的ERP。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会越来越高,必将带来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通过写这篇文章,让我自己对ERP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同时我相信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够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更好的把握和运用ERP,让我国的企业在浴火中重生,在未来能更好的发展。

二、参考文献资料

1.郭海佳。ERP在中小企业应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非公经济,20xx年第9期

2.周玉请。ERP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年第一版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准备从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必要性入手分析我国企业与ERP的关系,从而引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ERP存在的一些大众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建议如何正确实施ERP。

希望能通过写这篇文章能够让自己对ERP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希望能给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方面带来一些帮助。

四、论文大纲

1.ERP的概述

(1)ERP的概念

(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的必要性

2.我国中小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

3.解决思路

(1)总体思路

(2)如何正确实施ERP

五、研究方法

初步打算采用因果论证和理论论证,并采用实证和规范分析对文章进行构思,在资源和效益追求最优化的理论基础上展开论述。

六、总体安排与进度

本论文将利用14周的时间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周、第二周确定论文题目,并完成开题报告,与老师进行交流。

2.第三周—第七周根据题目和开题报告搜集相关资料。

3.第八周完成初稿,并交于老师批阅,听取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4.第九周二稿完成,并交于老师批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善。

5.第十周三稿完成,交于老师批阅并定稿。

6.第十一、十二周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模拟答辩,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第十三、十四周准备并完成正式答辩。

学生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意见:

教师签名:

有关开题报告范本 篇7

与知识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知识不是能力,但却是获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而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个体的社会实践。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的。

内容: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