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教育心得体会(通用7篇)
作风建设‘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员干部都要以新的境界、新的习惯、新的作为,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 “政治生态“是指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良好的政治生态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树立形象的土壤。广元市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全市系列会议精神,深化对“四个全面”、“四个新常态”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上来。要采取召开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部门单位干部职工会、支部专题学习会以及务虚会、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增强讨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无疑是营造当地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举措。
目前,虽然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作风认真干事创业,但仍然有一些干部存在不适应新常态,思想懈怠、作风懒散、工作不力的现象。通过大讨论活动的扎实开展,一方面可以巩固教育活动成果,为“三严三实”活动预热升温,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部分班子及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达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目的。
当今时代在快速发展,如果党员干部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新常态新习惯新作为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会导致行动迟缓,工作不在状态,没有实绩,无法引领社会发展,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能够解决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仍存在的问题,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回归主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就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践行群众路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再一次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观望的心态和一阵风的想法。作风建设必将作为常态在新时期常抓不懈,唯有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工作中,放到为人民服务中,才能适应新常态,有所作为。
作风建设“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然而,有的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却出现了不适应、不习惯、不舒服,信奉“少干事、不出事”,推崇“冷”执行,甚至产生由“为官不易”向“为官不为”转变的苗头和倾向。秦光荣严肃指出,必须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彻底抛弃“重温旧梦”的侥幸心理,坚决克服“且行且观望”的工作心态,以新的作为适应新常态。
说过一句精辟的话:“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学习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对于政研干部来说,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说话才有中气,思想才有灵气,文章才有才气,行事才有底气。为此,我们围绕适应“新常态”、确保“新作为”这一主题,着眼于“人人可学、人人好学、人人学好”的“三学”目标,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组织化、学习制度化、学习价值化“四化”学习制度,以学修身、以学益智、以学增才,努力提升干部素质,提升队伍形象,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全员化,就是把干部职工全部纳入学习计划,树立“全民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领导带头学。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带头学、带着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坚定拥护者、模范带头者。二是集体专题学。结合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创新方式,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同时,适时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广宣为学之道,大兴勤学之风,力求善学之策。三是干部普遍学。学通“必修课”,用最新理论、政策法规武装头脑,用党风、党纪、党性规范和约束自己;学精“专业课”,对基本理论深学、本职业务精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努力成为部门工作的行家里手;学好“选修课”,力求有己所长,专兼并进,综合提高。推行学习组织化。学习组织化,就是确保整个学习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坚持科学组织,努力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整体氛围。一是分段推进。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分阶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工作计划,量化指标要求,做到长期有规划,短期有安排。二是分类引导。年轻干部职工重点抓团队式学习培训,建立材料交流平台,提供学习资料,搭建“网络学习课堂”,开展“传、帮、带”活动,实行“零距离”学习、“全天候”学习和“开放式”学习。
推行学习制度化。学习制度化,就是依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将学习行为方式内化为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建立健全领导、考核等机制,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建立领导制度。成立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学习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二是建立学习制度。推行星期一例会学习制度,围绕新时期新任务,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学习重点,组织开展理论、政策、法规学习。
三是建立学分制管理制度。将个人年度学分作为干部职工评先评优依据之一,年底根据学分标准和按所得学分高低,确定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对无正当理由,年度学分不合格者,当年不得参加评先评优。
推行学习价值化。学习价值化,就是坚持“三看三不看”,不看学历看学习、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能力,按照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要求,把学习成果转变为思路、措施、办法,把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实现部门工作新发展、展示部门新形象,作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追求。推行学习价值化,目的就是促进笃学笃行,如此,则学可成、事可成。
按照区委安排,陈从2月16日开始至29日在全办党员干部中开展“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集中学习教育,旨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加快“五个秦都”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
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落实。该办成立了集中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工委书记担任,成员由各分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学习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工作,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同时,该办要求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集中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活动主题,认真抓好落实,推动学习教育扎实深入开展。
组织集中学习,强化督查宣传。该办采取集中学习、研讨交流、专题辅导、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国家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要求全办、社区党员干部,村、非公党员要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集中查找并解决理想信念、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三新”要求的突出问题。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对学习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总结推广好典型、好经验,为学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
注重学用结合,实现跨越发展。该办要求辖区各党(总)支部、各村、各社区、各企业要结合工作实际,把开展集中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相结合,与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转变工作作风、严明纪律规矩相结合,与解决农村、社区、企业和群众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借集中学习教育之力弥补不足、破解难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陈杨创新、跨越式发展。
作风建设‘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员干部都要以新的境界、新的习惯、新的作为,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政治生态“是指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良好的政治生态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树立形象的土壤。广元市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全市系列会议精神,深化对“四个全面”、“四个新常态”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上来。要采取召开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部门单位干部职工会、支部专题学习会以及务虚会、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增强讨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无疑是营造当地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举措。
目前,虽然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作风认真干事创业,但仍然有一些干部存在不适应新常态,思想懈怠、作风懒散、工作不力的现象。通过大讨论活动的扎实开展,一方面可以巩固教育活动成果,为“三严三实”活动预热升温,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部分班子及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达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目的。
当今时代在快速发展,如果党员干部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新常态新习惯新作为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会导致行动迟缓,工作不在状态,没有实绩,无法引领社会发展,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能够解决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仍存在的问题,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回归主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就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践行群众路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再一次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观望的心态和一阵风的想法。作风建设必将作为常态在新时期常抓不懈,唯有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工作中,放到为人民服务中,才能适应新常态,有所作为。
作风建设“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然而,有的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却出现了不适应、不习惯、不舒服,信奉“少干事、不出事”,推崇“冷”执行,甚至产生由“为官不易”向“为官不为”转变的苗头和倾向。秦光荣严肃指出,必须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彻底抛弃“重温旧梦”的侥幸心理,坚决克服“且行且观望”的工作心态,以新的作为适应新常态。
二是建立学习制度。推行星期一例会学习制度,围绕新时期新任务,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学习重点,组织开展理论、政策、法规学习。
三是建立学分制管理制度。将个人年度学分作为干部职工评先评优依据之一,年底根据学分标准和按所得学分高低,确定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对无正当理由,年度学分不合格者,当年不得参加评先评优。
推行学习价值化。学习价值化,就是坚持“三看三不看”,不看学历看学习、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能力,按照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要求,把学习成果转变为思路、措施、办法,把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实现部门工作新发展、展示部门新形象,作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追求。推行学习价值化,目的就是促进笃学笃行,如此,则学可成、事可成。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活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三)
作风建设‘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员干部都要以新的境界、新的习惯、新的作为,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政治生态“是指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良好的政治生态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树立形象的土壤。广元市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全市系列会议精神,深化对“四个全面”、“四个新常态”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上来。要采取召开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部门单位干部职工会、支部专题学习会以及务虚会、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增强讨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无疑是营造当地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举措。
目前,虽然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作风认真干事创业,但仍然有一些干部存在不适应新常态,思想懈怠、作风懒散、工作不力的现象。通过大讨论活动的扎实开展,一方面可以巩固教育活动成果,为“三严三实”活动预热升温,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部分班子及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达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目的。
当今时代在快速发展,如果党员干部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新常态新习惯新作为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会导致行动迟缓,工作不在状态,没有实绩,无法引领社会发展,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能够解决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仍存在的问题,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回归主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就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践行群众路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本次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再一次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观望的心态和一阵风的想法。作风建设必将作为常态在新时期常抓不懈,唯有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工作中,放到为人民服务中,才能适应新常态,有所作为。
作风建设“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然而,有的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却出现了不适应、不习惯、不舒服,信奉“少干事、不出事”,推崇“冷”执行,甚至产生由“为官不易”向“为官不为”转变的苗头和倾向。秦光荣严肃指出,必须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彻底抛弃“重温旧梦”的侥幸心理,坚决克服“且行且观望”的工作心态,以新的作为适应新常态。
按照区委安排,陈从2月16日开始至29日在全办党员干部中开展“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集中学习教育,旨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加快“五个秦都”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
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落实。该办成立了集中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工委书记担任,成员由各分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学习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工作,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同时,该办要求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集中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活动主题,认真抓好落实,推动学习教育扎实深入开展。
组织集中学习,强化督查宣传。该办采取集中学习、研讨交流、专题辅导、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要求全办、社区党员干部,村、非公党员要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集中查找并解决理想信念、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三新”要求的突出问题。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对学习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总结推广好典型、好经验,为学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
注重学用结合,实现跨越发展。该办要求辖区各党(总)支部、各村、各社区、各企业要结合工作实际,把开展集中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相结合,与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转变工作作风、严明纪律规矩相结合,与解决农村、社区、企业和群众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借集中学习教育之力弥补不足、破解难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陈杨创新、跨越式发展。
国家说过一句精辟的话:“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学习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对于政研干部来说,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说话才有中气,思想才有灵气,文章才有才气,行事才有底气。为此,我们围绕适应“新常态”、确保“新作为”这一主题,着眼于“人人可学、人人好学、人人学好”的“三学”目标,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组织化、学习制度化、学习价值化“四化”学习制度,以学修身、以学益智、以学增才,努力提升干部素质,提升队伍形象,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全员化,就是把干部职工全部纳入学习计划,树立“全民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领导带头学。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带头学、带着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坚定拥护者、模范带头者。二是集体专题学。结合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创新方式,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同时,适时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广宣为学之道,大兴勤学之风,力求善学之策。三是干部普遍学。学通“必修课”,用最新理论、政策法规武装头脑,用党风、党纪、党性规范和约束自己;学精“专业课”,对基本理论深学、本职业务精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努力成为部门工作的行家里手;学好 “选修课”,力求有己所长,专兼并进,综合提高。 推行学习组织化。学习组织化,就是确保整个学习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坚持科学组织,努力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整体氛围。一是分段推进。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分阶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工作计划,量化指标要求,做到长期有规划,短期有安排。二是分类引导。年轻干部职工重点抓团队式学习培训,建立材料交流平台,提供学习资料,搭建“网络学习课堂”,开展 “传、帮、带”活动,实行“零距离”学习、“全天候”学习和“开放式”学习。
推行学习制度化。学习制度化,就是依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将学习行为方式内化为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建立健全领导、考核等机制,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建立领导制度。成立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学习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二是建立学习制度。推行星期一例会学习制度,围绕新时期新任务,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学习重点,组织开展理论、政策、法规学习。
三是建立学分制管理制度。将个人年度学分作为干部职工评先评优依据之一,年底根据学分标准和按所得学分高低,确定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对无正当理由,年度学分不合格者,当年不得参加评先评优。
推行学习价值化。学习价值化,就是坚持“三看三不看”,不看学历看学习、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能力,按照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要求,把学习成果转变为思路、措施、办法,把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实现部门工作新发展、展示部门新形象,作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追求。推行学习价值化,目的就是促进笃学笃行,如此,则学可成、事可成。
1月8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号召全市各级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一个目标、两项战略、三项建设”思路不动摇,以党的建设为统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诚信建设为基础,以法治建设为保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开创生态宜居幸福荣成建设新局面。我们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科学分析和把握新常态下荣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制动应对,积极作为,更好地推动荣成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迅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结合荣成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抓好落实。
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我市当前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科技兴荣”战略,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已经先行了一步,三次产业实现了协调推进、融合发展。在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方面,重点园区全面拉开框架,基础配套设施同步提升,孵化器、创业园等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在创新创业环境方面,通过连续开展诚信建设活动,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征信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和社会风气。
在区位环境上,青荣城际铁路实现通车,荣乌高速公路年内竣工,将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彻底改变荣成陆路末梢的劣势,形成连接大中城市的“同城效应”,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中韩自贸区有望年内正式启动,我市处在对韩开放最前沿,将带来巨大的产业利好和贸易商机。此外,去年我市还被列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市,在城乡统筹、转型升级、生态建设、园区经济、镇域经济、民营经济六个试点领域享受更多政策扶持。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创造了条件,为荣成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我们要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的基础上,积极引领新常态,不断激发新活力、凝聚新动力,实现新常态下速度与质量并重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领先发展。
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必须坚持既定目标不动摇,不断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抓住重点,逆境突破。“一个目标、两项战略、三项建设”的发展思路,是荣成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总纲;建设生态宜居幸福荣成,是荣成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做出的科学决断,是适应新形势需要、适应中央和省市委要求、适应我市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越是在新常态下,各级越是要坚持“一个目标、两项战略、三项建设”的既定思路不动摇,突出抓好创新驱动、城乡统筹、社会治理创新三大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向着生态宜居幸福荣成的目标不懈努力。要向科技创新要动力。实施“科技兴荣”战略的力度不能减,准确把握产业转调的用力方向,通过强化创新驱动和有效投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在此消彼长、优胜劣汰的过程中,置换出新的发展动力。要向城乡统筹发展要动力。围绕“一城两带三片区”总体布局,深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加大公共投入、社会服务、民生保障“三个均等化”力度,拉开产城联动、城乡一体的发展框架。要向发展环境要动力。从创新社会治理入手,坚持以德治市与依法治市相结合,创造有利于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发展氛围。
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发展是硬道理,落实见真功夫。新常态下的各项发展任务已经确定,抓好落实比什么都重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改进作风,把抓落实作为一种工作常态,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落实的工作落到实处。要有面对复杂形势不怵事不躲事的担当,勇于负责,善于作为,攀高进位,自我超越。要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形势,把上级部署和政策导向与自身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敢于打破常规,用新理念、新思路解决发展难题,闯出发展新路子。要继续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真正做到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合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