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古语:人命大于天!虽简单几个字,却道出了各行各业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阅古览今:从大的方面来说,国之盛状是“国泰民安”,人民是“安居乐业”;从小的方面来说,家人外出,也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可见安全是人之根本,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在培养祖国栋梁的校园,“安全”更似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松懈之处。作为教师,只有抓好安全教育工作,才能让学生安心学习,茁壮成长。自从参加工作十年来,我对安全教育有如下几点小小的体会。
一、校园的安全教育与教学质量必须双管齐下。
正如“安居乐业”一词中的“安居”与“乐业”是相辅相成的一样,若不“乐业”,能“安居”吗?同理,一个学校,学生以“学习”为主,学习是学生的“业”;教师以“教学”为主,教学是教师的“业”。抓好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自主地学习。让学生养成爱看书,爱查阅资料,爱追踪讨论、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但须注意,中国是历经长久的科举考试,以及前期的应试教育,令许多人走入了“死读书,读死书”的胡同中。教师在抓教学质量时也会走入一天到晚都是作业的魔鬼似训练,虽然让教室里的孩子们变乖了,不到处惹事了,但低视力的、低能力的学生却是一大片。这是教育中的糟粕现象,我们应该抛弃。古人常提“棋、琴、诗、画”,“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文韬武略”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不说明了教育的多方面发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在各科教学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兴趣。学生只有爱学习-乐业,才会杜绝在校打架斗殴,无所事事的不良现象。才会让校园真正平安。
二、必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铸就人的性格,显示人的魅力,体现人的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关系着祖国未来的社会风气。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应该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地对待,才能让孩子们“知荣辱,辨是非”,只有爱憎分明,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普法教育迫在眉睫。
面对是非观念弱,荣辱感不强的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身体的成长让他们对许多事产生好奇感。在农村,由于一些家长的乱开玩笑的语句,更让孩子们带进了校园,不加辨别地说和做。给其他同学带来伤害。我觉得,学校应该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肖像权”、“名誉权”等,加强法律意识,安定校园环境。
四、亟待整顿的家长教育。
目前,在很多的家庭中,一是独苗苗成了公婆的手上明珠,父母的心中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溺爱现象随处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谈不上严格。二是父母天天沉溺于麻将馆,地主桌,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孩子放学要么守在喧闹的麻将桌旁,两眼发困不能回家,还挨赌输了的父母的气;要么钻进网吧,也昏天黑地玩游戏,看图像;要么独守“空”房,饱一顿,饥一顿;要么三五成群,从这个山坡,浪荡到那个街角,打架斗殴没话说。三是留守儿童,公婆管其生活,却不能引导心灵的成长。孩子对公婆的逆反心重,不听公婆絮絮叨叨念陈旧的教育。特别是放任自流性的家长,学生在学校闹事,教师请家长,家长“忙”,总请不来;教师家访,家中大门紧闭。学校与家庭这一教育环节严重脱钩,加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难度。故,家长理应接受“培养孩子”的教育。
五、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润物细无声”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写照。我们常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身正何谓范?一位教师,哪怕学富五车,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何谈敬仰?作为教师,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还会引以为荣,减弱学生的正义感。面对学生,教师要“肚里能撑船”。宽容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当我们的孺子犯错时,我们应该弄清事情的原委,给他讲清楚“错在什么地方”,并指明“他应该怎样做”的方向。只有学生认识到错误,才会心服口服地改正错误。切不可以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好恶来评价学生.
在早晨金色的阳光中,走来一个个孩子,我的心里涌起一股喜悦;在课堂上,孩子的一双双眼睛,像夜空中的星星,我的心里升腾起快乐的浪花;在操场上,孩子们欢呼、跳跃,像一只只小鸟,我的心里也溢满了兴奋。我知道,这是爱,爱使我在讲台上永远保持一份童真。
一个孩子戴着一顶帽子进了学校,另一个孩子说“真难看!”这孩子哭了。老师说:“你的帽子很美,像花朵。”孩子笑了。孩子间的争执往往没有什么理由,老师没有必要给他们套框子。这是理解,只有理解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理解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几十年的教学,我实践把发现的权利还给孩子,把探索的机会留给孩子,发现孩子原来有那么高的智慧,那么大的创造力。
孩子读的都是成人写的文章,成人写的是成人的阅历、成人的感受,即使是为孩子写的童话,孩子们也并不一定完全能够理解。所以,感悟是有一定限度的,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标准答案,挖空心思,百般引导。语文教学还是把读书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积淀在学生心中的东西,自然会变成深厚的语文素养。
爱祖国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应该落实到生活中。学生能够把汉字写好,就是继承祖国文化。教小学低年级这么多年,我一直要求学生每当提笔写字,就要写好每一个字。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任务,我们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强化安全意识,严格管理,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时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毫不松懈,切实地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学校财产及师生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参加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安全管理远程培训,现结合我校安全工作,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要抓意识,始终绷紧校园安全这条弦校园安全事故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群体性,你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出现,而且,一旦发生,就会产生伤害性的后果,给师生安全、给校园稳定与教育和谐造成巨大影响。虽然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中,由学校负直接安全责任的事件不多,但是涉及学校管理缺失,教育缺位的问题还是存在的。部分事件中的家长就是抓住这一点,提出高额索赔要求,处理过程被动,处理难度加大,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冲击校园、群体性上访等恶性事件。意识这一道篱笆如果一不扎紧,事故这匹狼就会乘虚而入。在任何时候,校长始终抓住安全意识这条弦,不仅要抓师生的安全意识,更要把自己摆进去,抓自己的安全意识,只有切实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才能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管理的第一位,才会在考虑学校管理的时候,在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时候,站在安全的角度多想一步。为了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我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安全教育工作中,我校认真实施一把手工程,学校校长直接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学校政教处、保卫科以及各部门、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安全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
二、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一)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安全工作列入各处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校长、书记对学校安全工作负全责。学校政教处、保卫科、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有自己的明确的安全工作责任。我们教师的安全工作责任是:
(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和安全防火有关政策、法令及本校各项制度,对本班的各项安全管理和防火工作负责。
(2)结合学科、班级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3)上课前清点学生人数,对无故不到者应及时通知班主任或家长,课堂上教师不得中途离开教室。
(4)课间要注意观察学生行为动态,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5)在计算机室、实作室及教室上课,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防止学生触摸电器及易燃、易爆、有害物品。室外课要做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
(二)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处室和班主任、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每年五一、十一等长假前后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列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三)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以及学生管理、领导值班、值周值勤、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私自利用节假日办班招生,严禁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安全第一的原则。对涉及学校安全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四)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三、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校积极与公安、综合治理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学校除开设安全、健康课程外,还定期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青少年自救自护知识讲座,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橱窗专刊,健康法制小报,主题班会等,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抓教育,人人学会安全防卫技能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既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成长需求,也是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安全故的现实需求。从一些国内的火灾新闻报到中可以发现,我们普通公民在突了事故中的自救逃生能力与国外比是相当欠缺的,911事件中,在有间内,大楼内就有上万人被疏散,尽可能使伤亡人数降到了最低,这就是教育的因素。加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在技能演练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实生紧急疏散、如何开展逃生自救等方面大力组织师生学习、演练,不仅要让安全防卫知识人人皆懂,而且还要让安全防卫技能人人都会。
通过学习校园安全教育,使我受益很大。对安全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较大的提升,确实感到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家人的希望。孩子的生命如果不保,我们又谈何教育呢?我们身边每年死于意外事故的儿童数目惊人。看到一幕幕惨状,听到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多么令人揪心啊。鲜活的生命瞬间逝去,未绽放的花蕾就这样离开,我们做老师的怎能不为之动容。
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责任尤为重大。深思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平日的安全教育到位,学生具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许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这就充分反映出我们的学校、家庭安全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地方。另外,我们目前学校的安全工作还不到位、不规范。如学校的公共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零散,甚至有的设而不上;内容多偏重于学生安全知识的传授,多以教师的口授为主,缺乏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学校必须将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当做大事来抓,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各方面的安全知识,教会学生的求生自救自护本领,使学生在认知、行为上树立安全意识。使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安全知识,进行自我保护,养成规范的安全行为习惯。学校安全工作无小事,必须常抓不懈,做到实处。只有学生懂得安全知识,有安全防范意识,有一定的自救能力,才能降低学生的安全事故。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学校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对上级安全会议精神和文件都能做到及时传达,结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措施,认真落实。做到每天放学1分钟的安全交通警示教育,每周一次主题安全教育晨会,每月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体育课,都必须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不得随意离开集体自己活动或不听指挥,遇到他人生病、遇险等,要及时报告老师。并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求救电话。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队活动、活动课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教育学生不买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不卫生的水和饮料,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检查,及时整改。每天实行上课点名制度,让班干部报告人数给上课的老师。每天放学的路队,也让路队长认真清点人数,并及时填写路队名单,进行评价。送路队时教育学生要好好走路,不要边排路队,边打闹,不要在路上玩,要按时回家。课间,派出小卫士检查,对于追逐打闹的学生做好登记。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4、家校联系,保障安全。留有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随时可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同时强调家长和学校一起教育孩子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认识到:安全第一。学生意识到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今后,关注学生的生存环境,关注学生的人生安全仍将是未来教育工作的重点。相信我闷得教育工作者将进一步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尽心尽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这是一次难忘而又深刻的“旅行”,说的真诚一些,其实是一次极其有意义的“思想旅行”。
中午一点钟,我们驱车前行。到达目的地,原本嬉笑的声音戛然而止,看着先辈们那一个个简陋狭小的房间,此刻的我虽在阳光沐浴下,心里却被他们那种难以言状的铁血精神震惊的发颤......
随着岁月的流转,时间的侵蚀,风沙的打磨,先辈们曾经战斗生活的痕迹已经越来越模糊,可是他们的精神,在党的领导和感召下却日益清晰,日益深刻,日益精进,日益重要。一种哀思,一个镜头,一次宣誓,我们把先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装进心里,刻在生命力,告慰英灵。站在地窝子面前,我仿佛看到了他们一个个与盐碱地艰苦奋战,永不停歇的身影,看着看着,眼睛有些发酸,心里有些无法言说的难过,一个转身,告别地窝子,告别先辈,把一个誓言留在心里,请先辈们放心......
重新整理心情,我们来到了二场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在她熟练深情地解说下,我们了解了红星二场的前身及其前身部队为人民所做的贡献和牺牲,除此之外,我们还瞻仰了先辈遗物,它们全被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有的物品虽然破旧不堪,但在我们的心里却那么的弥足珍贵。在模拟影像播放的战火声中,在场的各位似乎都被带进了那个年代,带进了那场战争,现场没有一丝声响,没有一个人移步,默默地,默默地,默默地看着战士们倒下的身影,听着战士们震耳发聩的呐喊,我们唯有轻轻地,轻轻地,轻轻地走过......。二场博物馆参观结束,我记下了一首“歌”,来勉励自己:
诞生于南昌起义,征战在中央苏区。
铁流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鏖战急。
八年抗战烽火起,平型关上马蹄疾。
晋察冀、冀鲁豫,浴血疆场杀顽敌。
三年国内战火燃,七天七夜保延安。
转战西北历艰险,横扫二马胡宗南。
高奏凯哥进新疆,剿匪建政垦荒忙。
创业东疆征西锤,屯垦戍边创辉煌。
最后,我们来到了西路军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的家乡山丹在纪念馆里被一次次提及,原本就知道家乡在先辈们的战斗征程中也曾做过贡献,在河西走廊上自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亲眼看到历史记载,亲耳听到岁月留声,让我怎能不激动呢?参观完之后,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疾步走出,返回四场。
夕阳西下,我回眸深望,余晖中的纪念馆,那么庄严,那么肃穆。感谢先辈们,感谢所有为保留先辈精神做过贡献的工作人员和各界人士。
愿我们在先辈们的精神感召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是一位有20xx年育儿经验的母亲,也是一位从事多年幼教工作的老师和园长,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么多年中,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家长、不同类型的家庭,也看到很多孩子从小到大乃至成人的变化历程。当年的幼儿园小朋友已经为人父母,我现在指导的很多家长,其年龄就是我早期的学生那么大。感叹时光如梭的同时,我也见证了一幕幕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成果”,在我接触过的数万个家庭中,有个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家庭教育与儿女的未来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家庭关系、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质量乃至孩子未来的家庭生活及对下一代的教育方式。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多数已为人父母,来到这里的朋友,都很关心教育,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成才?!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有个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人生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幸福,而不是拥有多少财富、地位、权利。然而现实中很多教育结果是令人遗憾的,教育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儿女自杀、作恶多端、不赡养父母、婚姻失败……有个现象很奇怪也很让人后怕:就业需要经过岗前培训,考核通过后持证上岗;想开车要先到驾校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拿到驾照上路;而父母,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匆忙上阵,在摸索中自以为是地教育,在一片迷茫中寻找教育的方向。父母们甚至长辈往往以爱的名义伤害着孩子,比如:
1.孩子想要玩泥巴,我们说:太脏了,不许玩!结果:父母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掐灭了孩子玩的天性,阻断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缩小了孩子的探索空间。
2.孩子想自己吃饭,我们说:搞得到处是;饭都冷了……妈妈喂!结果:孩子的自主意识、孩子的动手能力就这样被扼杀。
3.孩子有些不舒服,我们说:宝贝,我们上医院,打点针就好了!大夫,用点好药!结果:我们的盲目和无知直接导致孩子成为一个缺乏抵抗力的玻璃人,让他遭受更多病痛折磨和医疗创伤,让世界多了多少耐药菌和不治之症。
4.孩子想要自己洗碗,我们说:别把衣服弄脏了;水这么冰;别把碗打碎了……结果:孩子眼里原本就像游戏的劳动,因为大人的爱,愉快的劳动变成了苦差,导致四肢不勤,动手能力极差。
5.孩子上学了,我们说:你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不懂不要乱讲……代价是:孩子不敢问为什么,怕老师说,怕同学笑话;孩子只知道接受、从众,没有创造力,甚至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6.孩子说,爸妈,我长大了,也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们说:好孩子,你读好了书就行,什么都不要你做。后果是:就这样一个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机会就这样被你熄灭在萌芽状态,成长为一个畏缩的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7、孩子说,我不想读书,我要看动画片,我要玩游戏。我们说,好去玩吧,不要吵我啊。结果:孩子的大脑充斥着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喜洋洋灰太郎,成为一个没有思想、没有创造力的人。
不懂教育的父母多么可怕!无知的爱是伤害,这种伤害会害了孩子的一生。在单位工作,必须要掌握专业知识,按照工作质量标准去制定目标、具体实施、质量把控、考核结果;目标清晰、要求明确、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事业上的成功。开车上路,需掌握驾驶技术,确定好前进的目标,要考虑乘客及行人的安全、找对路线,安全驾驶,最终才能胜利抵达目的地。教育同样如此,只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有正确的理论指引、找到正确的方法、有良好的心态并持之以恒,教育可以成功。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教育的得与失,世界关注,尤其让天下父母感慨万千,而得失的深层原因在于教育观念。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成功的教育更离不开现代的成功理念。家庭教育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教育没有回头路,作为父母,必须思考教育的真谛,必须学会教育。
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阿姨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同时要及时检查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
一、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其实我们孩子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热水、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杯里的热水也会因为幼儿不会判断而造成烫伤。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对事件的预见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我们通过谈话,组织幼儿专门的讨论,倒一杯热水、拿来一些药品,请幼儿讨论一下,从而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在讨论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毛毛说:“杯里冒着热气,一定非常烫,不能马上喝。”新程说:“用手摸摸杯的外面,如果烫手就不能喝。”孝铟说:“喝水的时候,也应该先吹一吹,先小口小口的喝,就不会烫着了。”当我拿来花花绿绿的药品时,开始幼儿真的以为是巧克力豆呢,纷纷问我:“真的是巧克力吗?真的能吃吗?”接着我和小木偶一起进行情境表演,小木偶将药粒喝下,不一会开始肚子疼,幼儿马上意识到药是不能随便吃的,生病了应该去医院。在幼儿园应请老师、阿姨帮忙吃药,在家应请爸爸妈妈帮忙。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那么就应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如插座、火、药、热水、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形成自我的意识
我们幼儿园的环境也是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的。我们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一次,我发现幼儿常常在室内乱跑,发生相撞的事情,于是与班上老师商量,决定在室内布置一些安全标记,提醒幼儿注意。但幼儿不了解安全标记。我们就从认识安全标记入手。在晚上的认识活动上学习各种标记。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在班内的电视机及电门上张贴了禁止触摸的标记;在窗台张贴了禁止攀爬的标记;在楼道张贴了下滑危险的标记,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通过直觉体验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我们幼儿园里各种器械、各种玩具都有,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奔跑,进行游戏,可以说是快***。但有时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往往会对幼儿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这种自身痛苦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所以如果看到别的小朋友摔伤磕破时,就能把自己的痛苦记忆类推到别人身上,这种体验会有助于幼儿理解自我保护的意义。以后在活动时,幼儿就自然引起了注意,减少对自己身体的伤害。
五、通过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让幼儿学习和巩固自我保护的技能
大班幼儿好奇心增强,好动,随心所欲的特点,而且不知深浅,不明是非,常常趁老师阿姨不注意玩一些危险物品,做一些危险的事或到一些不安全的地方玩。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就限制幼儿的活动。虽然他们年龄再幼儿园里不算太小,但他们与需要不断的获取经验,在生活中去不断的探索和反思。在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之后从而获得相应的信息、感受。我们要在一日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利用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一次,政政在关门时手被夹了一下,孩子们看到政政受伤后痛苦的表情后都纷纷说:“以后可不能关门了。”幼儿知道不再关门、玩门了,可能以后幼儿由于玩门受伤的机率就会很小了,但这不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会抑制幼儿的探索精神。如果以后幼儿一开门、关门就会想到会夹手,事事需要成人帮忙。这样,受保护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错,幼儿会越来越丧失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后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他们就会束手无策。于是,我请政政讲讲怎么夹了手,帮助幼儿分析怎样才能不夹手。并教幼儿学习儿歌“开关门”。让幼儿知道一手扶门框(墙)、一手扶门把儿是正确的方法。并让幼儿亲自实践,掌握开关门的技能。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重要的是不仅应该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习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安全教育,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大人的提醒在逐渐减少,孩子之间的提醒在增加,幼儿学会了积极地防御。同时,我们也感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真正使幼儿形成自律,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育心得体会范文5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教师的一头自我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研究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到达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供给主动进取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供给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资料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供给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靠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研究,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景,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景做了充分的预设,可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景发生。应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主角。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确定、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当采取进取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并且是有价值的,教师都会很重视,并且会和我一齐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仅在于成功的讲解,并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最终,我觉得撇开教师这头,学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保证。我这几年一向教低中年级,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学生的计算本事也是影响教学进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计算本事相对低,或者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太大。都将影响上课的效率。课堂要有效,教师一般都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练习。而低中年级的数学课,计算是贯穿全过程的。如果计算本事差,要想加大练习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谈了。有时候,还只能放慢上课速度来照顾全体。所以,我觉得在低年级,抓好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本事,是至关重要的。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理。然而真正落实到实处时,我才发现这是一本难念的经。从孩子哇哇大哭来到这个世上,孩子最先接触的是父母。为人父母做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所以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些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浅谈我的经验与心得。
关于学前教育——发展兴趣爱好
幼儿时期是奠定一切事物基础的时期,孩子的学习能力,因此多方面发展对于孩子是有一定帮助的。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并为孩子选取合适的培养兴趣爱好的方式,帮助孩子快速成长!从小我便十分关注孩子的兴趣取向,也会尽可能使孩子接触一些新奇的东西。但同时,我也会教育她要学会坚持,做任何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而我们家长更不能急于求成。对于我家孩子,小时候她说“妈妈,我想学画画”“妈妈,我想学跳舞”对于这些我都很开心的接受了她的想法。当然,这途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时间长了孩子的好奇心消失了,慢慢变得抵触反对,这时做家长的就要发挥教育作用,积极引导,多加鼓励。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看到孩子现在能自信地在舞台上展现自己,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关于小学阶段——陪伴是关键
都说陪伴是孩子的老师,12岁之前,孩子如果缺乏陪伴,就不利于人格形成与完善,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孩子叛逆,没有责任感,对身心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那么,陪伴是把自己全部时间贡献给孩子吗?当然不,我们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陪伴孩子,我认为陪伴质量高不高的标准就是父母和孩子在此刻的状态如何。只要双方状态是愉快安详的,这样的陪伴就是高质量的陪伴。比如做家务,比如做手工,这些孩子能看见,也能明白并能模仿的,这样的工作就能使双方都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同时,父母陪伴孩子时的状态极其重要,你是匆匆忙忙为了完成任务而陪伴?还是享受陪伴本身?要知道,孩子吸收的不光是父母所做的事情,他更有可能吸收的是父母做事时的状态。
关于中学阶段——给予尊重
初中时期是孩子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是父母的监护,并开始反对父母的所作所为。这令我们家长很是头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但越是过多的干预,便越适得其反。慢慢的我得出了一个经验:尊重。而的尊重就是让孩子自己做和他有关的决定。当然我们家长如果已经有倾向性,就要提前做功课,给孩子分析利弊,引导孩子做正确的决定。同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见缝插针,把自己的三观传达给他,包括学习的,感情的,人际关系的。一定要润物细无声,不能来硬的,不能说教。把话说到他的心坎里面,他就会听。在这里我总结出“三多三少”供大家参考:多引导少训斥;多交朋友少窥探隐私;多商量少命令。
教育是一项宏伟的事业,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积极乐观,人格独立的孩子是我们每位父母的目标。在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成功的家庭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庭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关注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不能忽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多了解学习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便于孩子能够良好的接受家庭教育。
最近经过和家长交流,我发现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对于家庭教育我提出几点提议。
一、家庭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并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坚持协调的关系。
在教育自我孩子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看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特长班,吃饭就要应付一下,和孩子的健康相比,特长重要,还是健康重要?更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发烧打针的时候,不是让孩子好好休息,而是让孩子做练习题,孩子的身体比学习成绩重要吗?还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张嘴就说:“你看人家_×,你怎样这么笨呢?”,或者是:“你真给我丢人呀!”等等,这些话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都不利,孩子的健康重要,还是我们释放自我的情绪重要?
另外是良好的社会适应,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做些题,多学些特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孩子没时间和同学、朋友玩。我们应当冷静的想一下,孩子学习最终是为了生活,如果成了学习机器,孩子谈何生活?怎样让孩子学会相处,学会良好的社会适应。这些问题,我们在安排孩子生活和学习时,要统筹兼顾,要坚持健康第一。
二、家庭教育要人性化。
把孩子当成人,听起来难听,但做起来很多家长真的没把孩子当人对待。在和孩子交流时,大部分家长摆出家长作风,你要怎样怎样,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孩子是我们的宝贝,更是我们家庭重要的一份子,在处理家庭中的问题时,我们要研究孩子的感受,要听取孩子的意见。
我以往看到一位家长,在孩子学习轮滑时,由于轮滑鞋质量比较差,孩子本身力量又小,学习速度比较慢,这位妈妈家长一着急,过去就把孩子一脚踢倒。孩子是自我,还是家长长面子的工具,这位家长拿孩子当人看了吗?我们身边还有一个孩子,此刻上三年级,家长每一天让孩子练琴、学习,很少让孩子玩,此刻看这孩子,不仅仅运动本事极差,个子很矮,并且心智年龄很小,基本不会和小朋友交流,我想这位家长没把孩子当人对待。在学校门口,我还看到过一幕,也是位妈妈走一步踢一脚孩子,孩子显然是有话要说,但家长不给孩子机会,愣是把孩子踢进了学校,我不明白这位家长是把自我的孩子当宝贝,还是把孩子当什么,起码不像是人。
作为家长,我们的确很辛苦,孩子有时也的确不听话,但我们在发火前必须尽量克制一下,尽量用平等的语气和孩子讲道理,孩子和我们一样需要尊重,因为他们是人!孩子也是她自我,不要把家长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因为他会很累!
三、家庭教育不能盲从。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特长发展上选择盲从,_×学跳舞,参加了电视台的演出,我们也去跳舞吧!_×学小提琴,参加考级了,我们也学小提琴吧!总之,是看到了别人的光彩照人的一面,很少研究孩子的感受。
我们家的孩子就是受害者之一,李怡萱四岁半开始学钢琴,其实她并不喜欢,我固执的认为钢琴对女孩子的气质很有用,就坚持让她练。李怡萱很喜欢画画,我以没时间为由一向没给她学习的机会,直到六岁半,在孩子的一再要求下,我才给她报了画画班。我身边也有位小朋友,十分喜欢画画,可是妈妈认为跳舞能够增强孩子的气质修养,一向坚持让孩子学习,孩子不喜欢是一回事,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受到的打击对心灵的影响恐怕是很难弥补的。在孩子班级排练舞蹈时,我看到很多学过舞蹈的孩子也不是异常出众,相反有的动作很不协调,学习舞蹈究竟是不是该成为女孩的必修课?(当然还有男孩的跆拳道。)我们在给孩子选择特长发展时,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和爱好,绝不能盲从,仅有爱好了,学习才会持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很多家长看到一些家庭教育的文章,或者发在班级的帖子,或者听到别的家长的教子经验,经常感觉好就赶紧用这些方法拿自我的孩子做实验。这些家长可能忘记了,每一位孩子都有自我的特点,拿别人的办法扣在自我孩子身上,伤害的是自我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的习惯,在教育方法上绝不能盲从,我们要学的是理念,是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绝不是别人的操作方法。
四、家庭教育中身教胜于言传。
每一个孩子刚出生时,都没有任何缺点。孩子的很多缺点主要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我很想提醒各位家长,在你训斥、责备、抱怨自我孩子的时候,先想想自我是怎样做的?有的家长抱怨自我的孩子不合群、太内向,那平时你和孩子玩的时间多吗?孩子有自我喜欢的群体吗?你给孩子创造孩子合群的机会了吗?有的家长抱怨自我的孩子学习不认真,你在处理问题时认真吗?在孩子学习时,你认真辅导了吗?有的家长抱怨自我的孩子说脏话,你平时说了吗?有的家长抱怨自我的孩子不讲卫生,那你平时怎样做的?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问题是出在家长身上,并且很多坏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所以家长朋友们真的要检讨自身的问题,习惯不是一天就养成的,期望自我的孩子优秀,首先自我先做个优秀的家长。
李怡萱参加了我的硕士论文答辩,当我答辩完后,答辩委员会和旁听的同学给了我长时间的掌声。孩子很骄傲,过后她问我是怎样做的,我就给孩子说了一句话:“不管干什么,都认真对待,争取做的。”孩子好像听懂了,也像没懂,但此刻看自我的孩子,不管干什么的确很认真,很上进。
为了孩子,我们的举动必须十分温和而慎重马克思。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常提醒自我,做好孩子的榜样,因为,你给孩子说教一百句,也不如做好一件事教育效果好。
做教师接近二十年了,由以前的懵懵懂懂的、有一股冲劲、一心想当个好老师的新手,变成了现在的冷静看待孩子、理性看教育的老手。最近看了许多有关教育的书籍,拿中国的教育方式和美日英法等国的教育相比较,感觉愈来愈觉着看不透中国的教育了。我不是盲目的崇洋媚外,说他们的教育方式比我们先进,比我们好的多;但是从人的发展来说,确实他们的教育模式比我们更体现出对人的尊敬,特别是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处理问题的方式。更能体现出更好的人文价值。举几个例子: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从孩子3岁开始自己穿衣,自己吃饭,当孩子任性的时候,对于孩子做必要的惩罚,决不手软,直到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为止。孩子不吃饭说明不饿,饿上半天让他尝试挨饿的滋味;和其他孩子冲突时,自己去处理自己做的事。从这点上中国的家人应向美国的父母学习,溺爱孩子,娇惯孩子的后果就是孩子长大后对于父母的冷漠和无情。
本人教小学,亲眼目睹了小学生的压力、无奈和可怜,且不说那每周都必须上排的满满的课,单单就每天多得数不清的课后作业,就能抹杀孩子们的天真童趣和对于生活的感悟,每天埋头于题海中,只是为了那点可怜的分数。缺乏对生活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际间的情感体验,这样长大的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考吗?反观美日的教育和我们正好相反,在五年级之前,没有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家长会质问教师:布置这么多作业,我们的孩子没有玩的时间。直接让教师哑口无言。即使以后有了作业,他们的作业和我们的作业也不一样:我们重视的是知识的温习;他们强调的是收集资料,自己总结的能力,在不好收集的情况下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我们给我们的孩子洗衣服、帮孩子做一切事情,目的是让孩子能有给多点时间去学习;外国的孩子不光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还每个学期都抽出时间去做义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个对比的话,让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和美国的毕业生同时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生活,谁能够活下去?谁能活的更好?结果不言而喻。
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就看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端,倡导教育的改革,只可惜中国的教育却逃避不了历史的延续,高考就是延续的八股文的一种变形。不改革高考,中国的教育就逃脱不了围绕分数来衡量人的尺度;教育的改革只能是空谈。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培养和教育孩子的经验,我说,谈不上经验,只是在与长大后的儿子进行沟通之后,有几点感悟:
1、 始终如一地严格要求,不能溺爱,更不能随着自己的心情时而松,时而严地管孩子,例如,自己高兴了,孩子提什么要求都依着,不高兴了,看孩子干什么都不顺眼,无端找碴批评,这对教育孩子很不利。
2、 多让孩子亲近自然,让其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玩耍,等孩子长大一些,有条件的最好多带孩子去旅游,开阔视野。不要以为给孩子多花钱就好,有时间带孩子在大自然中疯玩,也许对他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更有帮助。
3、 因材施教,不要将父母的意愿和喜好强加给孩子,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比给他一个具体技能要好的多。例如:引导孩子喜欢看书比逼着他多上一个具体提高技能的培养班要更有效,培养孩子对书的爱好和对某门知识的兴趣,也许会让他终身受益。
4、 培养孩子一个好的品德和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胜于给他很多知识、技能和财富。例如,尊重别人、生活节俭不浪费、诚实不撒谎等好习惯一定要从小养成,不能有例外。一定不能让孩子养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别人必须依着他和生活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如果家长企图通过给孩子花钱来体现关爱那将是大错特错。
5、 从小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觉,有可能的话,最好让他学会一门乐器。从小让孩子学一门乐器,对他长大以后的自身修养、自信以及多才多艺的发展都非常有帮助。
以上5点感悟是被长大后的儿子所认同的,他认为这几点对他的成长非常重要,也比较对路,只是在过程中让他有些难以接受,因为我们对他的要求太严了,有时候甚至有些苛刻,但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度”的把握,但小时候如果不严格,大了可能就会很操心。
周天,老公约我去他一男学生家家访。这学生原来与儿子在幼儿园里同学四年,家长在接送孩子上下学已相识,父母都是医生,母亲这两年还应聘到市医院。现家里主要父亲在管教孩子,家务外婆在相助。
据老公讲,这孩子性情比较内向,不爱多讲话,学习大概在年段100名至150名之间,课余时间除了喜爱玩电脑游戏外,没有发现有其它兴趣爱好。
到他家,与他父亲(母亲在上班)相聊,父亲给予我的信息有如下:
1、父母与孩子的聊天内容简单、单一,除了聊学习外,就不知道再与孩子聊什么了。如此一来,导致孩子在家不爱与父母多沟通与交流,孩子的心理动态父母也知之甚少。
2、父亲在家无法真正监管到孩子,在家的时间,孩子几乎没在学习,不是想着偷着玩手机就是玩电脑游戏。
3、父亲存在花钱买心安的教育心理。周末,不管孩子去上补习班的效果如何,父亲希望老师都有办周末补习班,可以都让孩子去上,免得在家玩掉。
4、母亲用钱补偿与拉拢与儿子的亲子关系。听父亲讲,除了他每周固定给孩子几十元的零花钱外,母亲每周末回来还背着他偷偷给孩子50到100元不等的零花钱。外婆插话说:“这是母亲与儿子在电话上约定的,只要他每周乖,听父亲与外婆的话,或是每次考试进步多少名,母亲就拿多少钱奖励他。”如此一来,孩子每周零花钱至少有上百元以上,而孩子如何分配这些钱,父母却没有进行跟踪,根本无法掌控这些钱的去向。对母亲每周背着父亲拿钱给孩子行为,父亲也颇有微词,母亲回应父亲:“现在的社会是物质社会,孩子身边没什么钱,做什么事都缩手缩脚,是会让别人看不起的。”
在去家访的路上,老公先与我说,从这学期他接手这个班后,从与这个家长接触几次来看,这个家长相对来说,还算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的。
在家访结束回家的路上,我对老公说:“这个家的家长是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因为不懂教育,所以方向都是错误的。”对此话,老公深表赞同,但此种状况,并不能单凭我们一、二次家访能够改变得了什么;长年形成的习惯与意识,也并不是单靠老公一年的班主任可以改变得了什么。
回到家,我向儿子求证二件事:
一、他在游戏中是否有充钱(因为他们都在玩同一款游戏,儿子有时还与他一起玩)?儿子很肯定地告诉我,就今年他至少充了二、三千元。
二、这周六他是否去学校踢足球(父亲告诉我,周六下午2点多他告诉父亲去学校踢足球,想踢迟点,然后直接与同学玩,让父亲拿钱给他外面吃饭。父亲听到儿子去运动,还非常开心,不仅拿钱给他,还许可他在外面一直玩到晚上快10点才回家)?儿子很肯定的回应我,在操场上没有看到他。并对我说:“他要不就去网吧玩游戏,要不就去同学家玩游戏。他又不喜欢踢足球,平时也几乎没看过他踢足球。这样的谎话,他家长居然会相信。”
虽然在与儿子求证前,我就已猜到大概,但猜测得到了儿子的肯定回应后,内心还是颇不平静,为他的父母感到可悲可叹。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依靠钱是无法教育与引导好孩子的,而是需要我们家长付出足够的耐心与爱心,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去尊重与理解他们后,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才能够真正找寻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等。在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学校安全事故所占的比重很大。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说几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当前,中小学生中相继出现了不少因思想、心理、行为上的偏差而引发的伤亡事件,暴露出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具有普遍性的安全隐患。一个个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悲剧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有余悸,也更对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同学们: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七夕,只因有你。
做了几年教师后,反思教师这项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面向自己内心不断审视自我的过程,是一个在教育中不断获得心灵感悟的过程。以下是我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个环节——默写课文,我采撷出三朵花絮,三个场景,也是三个教育的片段,三种教育的启示,与大家一起共勉。
高一时我接手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对于课文默写这一环节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对学生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一番,中心意思就是要求学生默写要体现出真实性,不要出现打小抄的现象。结果怎样呢?请看:
学生甲,默写课堂上,这已是第二次默写《过秦论》了,所有未过关的同学坐在教室的前三排,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笔尖在纸上划动的声音。突然我察觉到他的异常,笔尖飞快的在纸上飞跃,一丝慌乱的余光扫向我所在的位置,我发现了“猎物”,故意在教室转了几圈后,出其不意悄无声息的站在了他的身后,不出所料,默写的稿纸下一张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便条,我缓缓地伸出了手,笔尖顿时凝滞了,紧接着在洁白的稿纸上拖出了一道印迹,刹那间,我清晰的看到红色从他的脸部迅速蔓延到耳根,就这样没有任何语言,我静静地站在他的身边十几秒钟,也许对他来说这是一种煎熬,是一种反思,抑或是哀叹……我无语。当时的动机只是想:于他,需要一段时间审视自己的做法;于我,需要一段时间等待他新的开端。
整个教育过程,我创造了一个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没有说教,没有批评。我真庆幸,当时我给了他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责罚是一种特别刺人和不无危险的教育方法。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的确,教师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能唤起学生的进取心,从而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我用爱心为他筑就一个台阶,等待他拾级而上。结果,真的如我所愿,他真的在语文学习的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学生乙,聪明机灵,但缺乏笃志学习的态度。晚自习默写《阿房宫赋》,我很快在看似平静的“战场”上发现了他,我走过去,抽出了他藏下的纸条,拿掉了他的默写本,狠狠的丢在了讲台上,结果因为力道过大,默写本掉在了地上。坐在他周围的同学迅速转过头去,眼光“刷”的一下“电”到了他。他无声无息的趴在了桌子上。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没说一句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学生让我感到批评要因人而异,对这个性格活泼、反应敏捷的学生要给予直接式的批评,借助他自尊心强的特点狠狠“刺激”一下。当然在批评完后要注重“善后”,加强巩固。因为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评,也是对学生否定性的评价。由于学生自尊体验的极端性,批评之后,感情上也很可能会产生自卑、消沉、情绪低落等消极反应,教师应细心观察这些变化,适当地创造机会给他“表现”,让他获得称赞的机会。在观察了一个星期后,我利用一次课前检测给了他展示的契机,然后看似“不经意”的表扬了他。我想一个学生有了过错不要紧,关键是要通过批评的方式激发学生改过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因人而异的批评,偶尔的“重创”一下,效果也是很好的。
学生丙,一个面色苍白而沉默寡言的男孩。每一次默写,他总是全班最后一个过关。对于这么一位“温吞水”“蔫蔫”的孩子,我虽然对他颇有微词,但碍于他在“行动”,所以也不便多说什么。但几乎就在同时两件事让我有了触动:教室后有一块”放飞理想“的学习园地,我的目光无意识地搜寻到这样一则信息:“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和一帆风顺,但对人唯一公平的是时间,学习正是如此,有好有坏,但在时间的作用下,再加上踏实,就可以和名列前茅的人看齐。”这段话的作者正是他。第二件是期中考试后语文试卷分析总结,他的文中赫然写着这样一段话“虽然每次默写都是最后一个过关,但值得庆幸的是我的默写没有丢分。”
看到这些,我心里反问自己:难道我就没有在心里忽视和小视过这个学生吗?尤其在他一次又一次留下来最后完成默写任务时。优秀生常常是老师眼中的明珠,他们倍受老师的瞩目与关怀,时时感受老师的恩泽雨露,因此越发光亮耀眼。而那些经常犯错的学生因错误的举止行为,也能常常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只有那些极不起眼、内向甚至有些木讷的学生则“像空气一样被忽略了!”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忽视也是一种伤害。我也意识到自己的经验往往误导自己在内心对学生的评判不公。
作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无时不在的,但学生对你的启示有时却在不经意中产生,这些启示有时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但却能让你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所思、所需、所求,让你感觉到学生的过人之处,也就是在这种交流过程中,让你学会了该怎样做老师。所以想要做好一名教师,那就千万别忽视了学生对你的启示。
一、数学活动设计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思维方面还存在于具体形象思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的效果也很好。如在“比较大小”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为“去游乐场玩”,让幼儿坐椅子的过程中感知人数和椅子的多少关系,玩跳圈的游戏中感知人数和圈数量的多少关系,抽奖票得到奖票进行比较感知每个人点卡的数量多少关系,非常情境化的设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了多、少、一样多。在如在“按照大小分类”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成了“勤劳的小兔子”,小兔子去帮兔妈妈拔大小不同的萝卜并装进大小不同的筐子里,帮兔妈妈摘大小不同的苹果也放进大小不同的筐子里,孩子们在运动、劳动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感受了物体大小的关系。在按照大小排序活动中,我设计的是“大毛和小毛”的活动,大毛和小毛分别是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按照大小的正逆排序而成,孩子们通过找到大毛和小毛很自然的学到了大小的正逆不同排序。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小班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游戏,有一定情境性,可以加入体育活动,这样活动能满足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在运动中快乐的习得。
二、数学操作材料的设计
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只有亲身去操作摆弄那些材料了才能有更深一步的掌握,这是关键。在操作材料方面给幼儿提供的是幼儿所熟悉的、经常接触到的,如在“认识图形”中,给幼儿提供的是饼干,买来两种形状的饼干幼儿在吃吃、比比的环节中认识图形。在“学习四以内的点数”过程中讲活动设计成“水果舞会”,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水果块,幼儿按照要求制作出相应的水果串。在“按照颜色分类”的活动中提供的学具是幼儿喜欢的小汽车,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小汽车送到相应的停车场。操作材料的提供也应结合相应的活动情境,这样活动更整体、完整。
三、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数学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只是单纯的给幼儿提供材料和适当的引导,在很多时候需要一定的教授,如在“图形分类”活动中教幼儿分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的时候,引导幼儿表述图形特征,幼儿这个时候往往会表达不清楚,教师这个时候应该告诉幼儿正确的表达方式,如:“红色的三角形”“绿色的小圆形”等等。另外教师的示范也比较重要,比如在活动中应该给幼儿示范正确的点数方法,示范排序方法、比较、对应方法。教师有意识的把学习数学的方法贯穿其中,这样最终提高的是幼儿学习数学和思考操作的方法。
四、数学活动内容的选择
作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我想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数学要为生活提供帮助,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三是有一个基本的数学学习的方法。其中第二点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该抓住身边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幼儿能随时随地学,不断地积累学习经验。如吃午点苹果时,让幼儿先观察发现盆子里有许多块苹果,小朋友一个人拿一块,感知一和许多的关系。如我在午餐前,让幼儿分发碗和勺子时,就引导幼儿发一只碗后就在碗里放一把勺子;做操时,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点上等等,这个是比较多少的对应重叠方法。孩子们带来许多水果来开展认识水果的活动时,带领幼儿一个一个的点数,孩子们学习了点数。看天线宝宝的动画片时,引导幼儿观察四个宝宝不同的颜色和电线特征就认识了颜色和图形。这些都是教育,其实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注意观察,教育的契机非常多。
五、数学活动环境的充分利用
幼儿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丰富的环境刺激幼儿的感知,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活动相适应的教育环境,的环境可使人产生相应的'态度,情绪、情感。创设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产生某种情绪的态度,强化人的某种行为,从而产生情景效应。如在“认识圆形”的活动中,我在教室里布置了很多圆形的物品,在幼儿认识圆形的基础上让幼儿找出周围的圆形物品参加活动。比如“区别多少、一样多”的活动中,我将幼儿带到了幼儿园的音体教室,以去游乐场玩的形式首先请幼儿观察游乐场里有哪些东西?并一一带领幼儿点数,幼儿在点数的过程中有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也有复习点数的过程,还有区别物体不同特征如:大小、颜色等过程。环境的适当运用可以为活动的开展形成好的铺垫。
六、数学活动开展的连续性
数学是比较规范、系统的一门学问,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组织中也应该注意到这方面。教师在安排整个学期计划的时候应该是目标非常明确的,涉及到具体的活动内容应该是逐步递进、有层次性。这个我们在一般的设计活动中都会注意。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每个活动之间的隐形联系,后面的活动内容中有对前面活动内容的复习。在一个活动中幼儿不光是由新的知识习得,对旧内容也应有相应的复习,这个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活动,是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和随机教育来完成的。
以上是我开展小班数学活动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运用恰当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法,不管是大班还是小班的孩子都是在数学的王国中自由自在地探索,愉快地学习,从而感到无穷的乐趣。教师自身也会有一种成就感!我想我会继续学习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