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团队建设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人生犹如旅途,由于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旅途中,我无数次起飞又无数次降落,但每次降落的却不是同一个地方,每次收获的都是美丽与下次起飞的勇气、信心与力量。我感觉很幸运,因为我收获了人生中的:责任、细节、信任。
叔本华说:“上帝给我们一具肩膀,就是教我们来挑担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他所承担的责任。《责任胜于能力》一书中的事例告诉我们,责任是获取成功必备的素质,是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一个有责任感并有能力的人是充满人格魅力的'。
责任就是做好你被赋予的任何有意义的事情,责任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就是对自己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
责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那,什么是能力呢?能力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能量,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能力,永远都由责任来承载。能力体现在细节中,细节体现责任,责任决定成败。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你可能永远都无法看到整体工作的美,但是缺少了你的那个部分,整体工作就不完整了,就什么都不是了。“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因此,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从细节做起。
我们都必须能在互相信任的环境中工作,并且我们在事实上也必须使我们自己值得他人信任。我们必须依靠和信任同事去完成他们的任务,而不必对其工作反复检查。圆满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这样我们的同事才能真正相信我们做好了该做的事。这不仅是一种良好的社会行为,同样也是高效运作的组织所必需的一项基本要素。
工作无小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都算是做大事,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就是为团队做出了最好的贡献。
趁着我们豆蔻年华,带着鲜绿而清新的梦,采颉我们的智慧,不要像一朵悲伤的花儿,让岁月把美貌凋零,却没有果实挂在秋天的枝头。
通过本次学习,对专业化的教学有了足够深入的熟悉。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不断地鼓励我大步向前,勇于探索勇于创造。通过学习,听了王校的关于教育科研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我感觉颇深。并深入地熟悉到自己在教学工作上在专业发展上还很稚嫩,尚需要重新或有更高出发点的熟悉。在教学教学生涯中,我是一位工作认真,教学热情高的教师。不论是教学工作中,自己在备课方面、教学方面、与学生沟通方面、与家长交换等多方面,我都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态度去完成。本以为自己做的已很好,可是这次学习,让我有机会重新审阅自己这过去的教学,发现还有一条崭新的路,自己应当去走而没有走。这条路就是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我现在着力思考的题目就是怎样样才能在自己已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努力地发展起来,成长起来。经过这次学习,我以为自己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素养成长起来。
一、心态思想方面,作为教师,特别是一位高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永葆青春活力,永久有不竭的豪情。
有一个得过且过的心态怎样可以胜任呢?所以,我在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上,都努力让自己保持一份不肯伏输,不肯让步的劲头。我以为从这样的自我强化中,我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思想收获。自己碰到困难、麻烦不再寄希望于他人,不再让步让步,都努力去争取。
二、工作实践方面。
我深入地熟悉到我要多和身边的同事交换,多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果然,当自己向同事们咨询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的.工作,比之前更专业化了,我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比之前更专业化了。我的教学比之前更专业化了。
三、数学教学方面。
我也有很深的体会。我不但参加各种培训、比赛活动,我还努力地坚持每学期浏览一到两有关专业方面的书刊。在听取专家的讲座与学习中,我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专业化的教学有了足够深入的熟悉。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不断地鼓励我大步向前,勇于探索、勇于创造。也希望有机会把自己对专业化发展的熟悉能更完全地更系统地总结出来。
培养“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以“名优”和“骨干”带动一大片共同成长和发展,这个方向永远是对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尽管大多数人还是名副其实的“名优”“骨干”;但尚有一部分人“名不符实”——从“名优教师献课”、听课者的观摩、评价都能够反映出很多问题:普通话不规范、书写不规范、教学过程理论化、模式化。而“名优教师”为了那“几堂献课上课”,努力去追求花哨的课件制作,花哨的上课方式?故而示范作用成了“高标”一堂课反复去上(脱离实际的去做“一堂课”,应付听课评课)!
我认为,能够发现问题应该是好事。我想说的是,我们培训机构应该有一套培养和造就真正的“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的长远规划和中长期目标;对“名优”和“骨干”的确定应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标准,应该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考核规则;“名优”或“骨干”教师的产生,应该具有科学性和较为广泛的“公共认同感”,同时还应该有进一步“培养和造就”的手段和措施,让更多的老师不是迫于压力勉强接受“示范”和“被接受‘示范’”。
现实工作中,我们随处都可以感受到,老师们是愿意发展的。我们接触的老师,几乎都叹息自己外出学习时间少——想学习更多的于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方式方法。对于被迫学习从时间到内容都存许多无奈——学习内容脱离实际,学习时间浪费的令人心痛。
作为培训机构,我们应该力求创造环境,让受培训者能按自己的需求去学习,学有所得,而不是一刀切——管你什么程度,都用一个方法去学习一个内容。诸如“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一个班里程度各异:程度好的可以代替老师讲课,程度差的',开机关机都不会——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因材施教”的。
要解决这诸多的问题,可能最关键的是要培训机构的科学决策;其次,管理重心下移,科学的营造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氛围;真正的调动老师们“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相信我们的老师”,需要依赖教师个体具备的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教师身份的认同,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发掘和提升教师自己的实践理论,通过实践联系理论的路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