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再过几十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我建议大家春游到南京的珍珠泉去走走。以下就是我建议的理由。
一、湖景十分迷人。走进珍珠泉,你首先看见的就是两个椭圆形的湖。湖水清澈见底,阳光照在湖面上闪闪发光,就像两面大镜子。水底长着许许多多的水草,碧绿碧绿的,在水中摇摆着,为湖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可爱的小鱼儿在水草之间穿梭嬉戏。你瞧,两岸边的柳枝都发了芽,万条垂下,正迎着徐徐吹来的春风梳妆打扮呢!
二、会冒泡泡的泉池。你们知道为什么叫这个泉“珍珠泉”吗?告诉你们吧,那是因为珍珠泉的泉池会冒泡泡!那些泉池只要一听到响声就会冒泡泡,声音越大泡泡就越多。这些小泡泡像变魔术似的,这儿一串,那儿一串,一会儿池里到处都是小泡泡,争先恐后地跑到水面上来,像一串串珍珠,有趣极了,所以叫它“珍珠泉”。
三、好玩的游乐场所。告诉你吧,珍珠泉里不仅有泉池还有许多好玩的游乐场所。有:惊险刺激的过山车、好玩的滑道、恐怖的鬼屋。。。。。。
四、精彩的动物表演。动物园里有很多种动物,最吸引人的要算精彩的动物表演。保证去了让你流连忘返。
怎么样?你们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动心了?那就采纳我的意见吧!
1、采用互动式、开放式阅读教学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必须从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始。传统阅读课程是老师为主导,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进行阅读学习,这种阅读学习课程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采用互动式、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打破傳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人,在自主阅读和探究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转变思想,不再是传授学生知识的领导者,而是帮助学生阅读学习的引导者。
2、创新阅读内容打造特色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阅读课程的阅读内容较为单一,大多是教材中的课文。课文经过多次学习,学生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和兴趣,在阅读效果上难以保证。因此,必须创新阅读内容,打造特色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在原有课文阅读的基础之上,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教育部门的指定阅读书籍,分批次为学生提出阅读书目建议,在小学二年级到三年级,以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为主,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打造“快乐阅读”模式。
在四五六年级,小学生经过初期的阅读能力培养,已经具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力,这个时期的阅读要以经典的文学著作为主,打造“人文阅读”模式,比如《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通过深浅搭配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能够广泛拓宽学生文学知识面,逐渐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方面的比赛活动,这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在学习上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班级内部可以开展小型的读后感演说、手抄报、讲故事、观看影片等活动,围绕阅读发散创新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让较为枯燥的阅读学习课程丰富活跃起来,提高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和学习质量。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阅读的道理是相通的,那么,作为教师在阅读教材的时候,也应该在比较、归纳中明确教学的着力点。现就四年级上册进行简要的梳理,完成教材的整体把握。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感受大自然的“奇”:壮观、壮丽、奇异、奇丽)
1、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景观的特点,读中感悟作者的生动描写,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感叹自然的思想感情。
2、方法:边读边抓住语句想象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提问深入理解的方法;查找资料补充理解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交流。通过梳理文章顺序把握文意的方法。
3、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抓特点,有顺序,写具体。如:《观潮》中潮来之时抓住形与声的渐进与动态变化,体会壮观的景象。
4、体会关键词语所描绘的景象;如,“横卧”“横贯”等,体会引号的不同作用。
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表示特定称谓);《鸟的天堂》中课文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四次加引号是引用别人的话,表示特定的称谓,是夸张的形容)
5、观察与积累。积累文中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进行抄写或听写;将文章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不同构词形式词语;联系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
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
激发观察与发现的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
1、启发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运用画一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中关键的句子。即培养学生通过质疑、读文、查找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的读懂课文。
如:《爬山虎的脚》中“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一部分。《蟋蟀的住宅》中对“不肯随遇而安”和“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的理解。
2、学习作者如何观察的方法、如:细致、连续反复观察、做好记录
3、学习抓特点,准确细致地描写;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运用比喻、拟人,风趣的说法描述)
4、习作:观察日记x则
本次习作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观察过程的方法、习惯及耐心,所以教师在本单元教学时一定要多次地展示学生的观察所得,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对观察细致、连续、有新发现的学生予以表扬。
第三单元:中外童话
体会童话的情趣盎然、奇妙,通过读文章让学生感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要讲诚信;要引导学生对幸福进行理解等
1、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讲故事、续编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2、边读边浮现画面进行阅读(有的课文也可进行对比阅读),理解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品味童话语言的特点(优美:幻想美、诗意美)
4、综合性学习:通过系列的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演童话活动,培养学生鉴赏、组织、策划、合作的能力。
第四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
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体会作者对小动物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1、抓中心句进行阅读理解;对比着进行阅读的方法。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有中心句或概括的句子,可以“以意逆志”式的进行教学,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另外,本单元的安排是“同一动物不同作家写,同一作家写不同文的动物”,因而可以从表达的角度,进行比较阅读。
2、体会作者运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表现动物的特点。(写具体)
3、渗透对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的理解。
“明贬实褒”实则是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是要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教学时,要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的方法。
4、积累词语(含动物)及佳句。
文中有些描写的语句生动有趣,有些语言表现动物的特性淋漓尽致,对这样的句子,段落要积累。
5、观察动物,抓住特点、习性进行描述。(可以分别进行片段训练)
指导的侧重点:①要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细致、生动地进行描写。
②要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情感。
第五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激发热爱祖国的自豪之情,渗透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1、巩固通过理清课文顺序整体把握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2、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形象描述的方法:用熟知的事物进行比照写具体的方法。
3、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并尝试运用。(训练言之有序的典型)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丰富自己的资料袋。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在学习时,学生势必要搜集一些介绍国家文物或名胜的内容,要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运用资料“为我所用”。
第六单元:人间真情
通过来自同学间的、邻里间的、陌生人间的古今中外的爱的故事,体会到爱是可以传递的,体会到互相关爱所带来的欢乐和幸福,激发同情弱者,关心弱势之情。
1、抓文章的中心句或概括的句子进行阅读理解,同时要关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时不防让学生练习写一写批注。
2、渗透选材的意识。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可写的内容──“以小见大”,可以进行片段练习。
3、继续巩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训练。如:理解“搭石”“生命桥”等
4、口语交际:如何感谢?如何安慰?本次交际重要在表达时以情感人,站在他人的角度安慰人。
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
引导学生留心成长中的故事,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
1、结合课文词句,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可通过质疑的方法,可与搜集到的材料结合起来引导深入理解阅读。
2、学习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的表达感情的方法。
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的描写与抒情的句子。
3、交流写作文和写作文的体会,并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4、综合性学习:梳理自己成长的历程与足迹。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人的成长故事。
第八单元:科技成就
了解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畅想科技的发展。
1、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说明与文学性的结合)。
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对比说明的方法,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二阅读教学建议:
1、关于默读的训练应十分关注。
2、继续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如: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抓关键词句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
3、训练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
如:1)抓住过渡句、中心句进行阅读的方法;抓住点明主旨的句子;对关键词句进行体会理解的方法(《颐和园》中的“滑”字的体会);结合生活,结合经验进行理解的方法;
例:以下的课文中都有中心句,《观潮》《火烧云》《白鹅》《猫》《颐和园》《秦兵马佣》《搭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呼风唤雨的世纪》
2)边读边想画面;角色换位体验;先把书读薄再读厚(培养抓关键语句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不断地总结阅读方法,并在其他课文中进行演练,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4、读写的训练──读写互促
如:1)教材中的小练笔:《去年的树》“对鸟儿说的话”《颐和园》的小练笔;《搭石》“平凡事物中的美”;《呼风唤雨的世纪》“记录整理长辈对科技发展变化的认识”;《小木偶的故事》的续写。
2)将读课文的感受、受到的启示转变为书面的表达,会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设计,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他们相遇会说什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交流写作文和改作文的体会”;《卡罗纳》文中的启示;《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可以将感受凝练成一句话或制一张亲情卡写下感受;《巨人的花园》从童话中懂得了什么?《幸福是什么》将对幸福的理解概括写下来。
3)对课文中空白之处,可以进行延续、补充。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结尾“他忘不了什么?”
4)可以对典型的句式进行仿写,但最好能与课文的理解和深化相结合。
《巨人的花园》中“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还可以加“唤来春天的是”
5)批注的指导:(理解的、感受的、质疑的)
比如:质疑类的批注,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表述是否清楚?
至于旁批,教师则可以引导用关键的几个词语进行概括,这样言简意赅,节省时间,也不至于打断思路。
6)对课文中关键语句的理解,不要停留在口头的表达。重要的句子不防让孩子动笔写一写。
如:《鸟的天堂》《长城》等文中对关键句子的体会,可以转换。
5、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1)教材中要求搜集的资料: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长城的图片;表达情感的古诗词;关于恐龙的资料;
2)利用课后的资料袋,培养学生的筛选信息,为自己的理解所用的能力。
3)关注课外搜集资料的有效性:一方面,对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反对不经过筛选就直接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要引导学生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吸收,让交流的内容更有情感和温度。另一方面,要学会分类,并能与相应的内容结合进行补充,逐渐让材料为我所用。
6、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的编排目的:
1)有的是为了丰富对主题的理解:
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观察与发现;?《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了解中外童话及童话的特点;《秦兵马俑》──我国的世界遗产;《电脑住宅》如:《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科技成就,《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都是成长中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别人,反观自己,从而完成本单元的人文教学目标。这一类课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单元整体,回归与单元整体,提高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
2)有的是为了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
如:《白公鹅》体会不同作家对同一动物的不同写法;《母鸡》同一作家对不同动物的写法。这一类课文可以采取对比阅读的方法,学习了精读课文之后,略读课对比进行。
3)有的是为了习得阅读的方法,发现规律,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如:《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为运用《观潮》一课的“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结合插图”读懂文章,进行演练;《火烧云》与《鸟的天堂》共同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及要仔细观察才有收获的意识渗透。《秦兵马俑》也同时有方法的演练即:抓住过渡句、进行理解,概括的方法。这一类课文可以在精读中习得方法,在略读中操练。
三关于写作教学
本册教材中安排的习作练习有:
写身边的景物;观察日记;写童话;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导游词;看图写作;写回信;想象文。
建议:1)要坚持以课堂素描为主要的练笔手段,培养学生抓住细节进行观察和描写,这样多次练习,学生在写具体方面才会有所感悟,总结出规律。比如:观察并描写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神态的练习;在活动中人物的表现与周围人的表现(点面结合);侧面描写;
2)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观察的细致耐心;培养学生观察时的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观察的顺序。(写身边的景物;观察日记;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看图写作都离不开观察)
3)本册写人、记事的题材比较少,但是这样的对生活的观察训练必不可少,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