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课文反思(精选26篇)
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在理解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我让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等词语,自己读句子,谈感受,并链接《赋得永久的悔》,让学生明白作者对母亲的悔恨,在让学生反复地读,从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在理解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时,我结合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比读、选择喜欢的部分读、自读等方式,感受作者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
上完这节课,同学们都被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深深地感动了,有的同学甚至热泪盈眶,这也让我感受到: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解读”,更应该引导学生“创读”,以读促讲,以读悟情,以读激情。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让我感触颇深,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
课前,我安排学生先搜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期间的有关资料,对季羡林先生有所了解。导入新课时,我让以“国宝”一词引入,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季羡林先生在学术上的伟大贡献,从而引出季老那一段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涯。以及季羡林老先生去世的时间(7月11日9时,享年98岁)和悼念仪式的隆重进行体验。
新课开始,我给学生读了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听后,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紧接着,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我紧紧抓住“母亲”一词质问学生:“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一个是亲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怀念自己的两位母亲呢?”这样既交待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为理解奠定了背景基础。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
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积极主动,交流时气氛活跃,他们找到了“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等句子,这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在教学中 “解读”课文,更应该引导学生“创读”,以读促讲,以读悟情,以读激情。
与过去的课堂教学相比,我觉得这一节可更加充满亲情,相信通过学习,孩子们一定会与自己的母亲更加亲近,也一定会更加懂得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他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作者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对祖国的怀念,文章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首尾呼应,说明了为什么会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
新课开始,课件出示: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默读,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接下来,我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先出示统领全文的问题“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而后,让学生细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好批注。在小组间巡视时,我提醒学生注意抓住重点语句来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爱慕之情。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交流。我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如下重点句子:“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当学生在交流时,仍感到困难时,我引导学生先自由读相关段落,再细读相关语句加以体会,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让学生自己在文本上先走个来回。每个学生在朗读、概括、体会的过程中都能各有所得。两位母亲身份虽然不同,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而然使感情得到升华。整体感觉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达到我预设的目标,学生的回答体会很单一,除了怀念就是思念、热爱,也许一些事离现在距离遥远,孩子们感受不到当时的情景,不过,我也不知道该用哪些词汇来表达内心的那份情感,对这两位母亲,也确实只有思念和热爱了,还是多读读课文吧,有一句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让我感触颇深,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
课前,我安排学生先搜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期间的有关资料,对季羡林先生有所了解。导入新课时,我让以“国宝”一词引入,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季羡林先生在学术上的伟大贡献,从而引出季老那一段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涯。以及季羡林老先生去世的时间(7月11日9时,享年98岁)和悼念仪式的隆重进行体验。
新课开始,我给学生读了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听后,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紧接着,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我紧紧抓住“母亲”一词质问学生:“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一个是亲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怀念自己的两位母亲呢?”这样既交待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为理解奠定了背景基础。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他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涵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大都是肤浅的,甚至把母爱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付出。基于这样的认识背景,要学生走进母亲的内心,感受母爱,进而回报母爱,成为了本课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朗读为抓手,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深读,并联系生活实际,建立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中充分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同学是否把课文读熟了。”
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在讲授这节课时,我决心把课堂交给学生,新课程强调学生要“读”,朗读、诵读、默读、精读……在课堂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借助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又提高审美情趣。以读带思,用朗读声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在朗读中,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在反复对文章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中,体味文章的情感,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
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文章的美,体会语文的美,在讲课的过程中,配和柔和动人的音乐。如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在讲述汶川大地震时候一位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牺牲自己的故事的同时,配以舒缓感人的音乐。学生听读文章的时候,也有背景音乐的伴奏,使学生在音律和文字美中,迅速进入文章。在本课结尾学生做练笔的时候,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升华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此外,在本节课的讲述中,我试着改变语文教学中解题、了解作者、梳理情节等传统教学模式。在适当的时候,把作者介绍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得学习作者不只为了单纯的机械记忆,而将文学常识的讲述变为进一步推动学生兴趣,加深课文理解的一个环节。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从而清楚地认识寄情于景的写法,并且通过阅读题目巩固着一写法。在课堂上学生动脑还动手,运用同类写法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抒发对母亲的爱。
这类课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因为这类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要学生入情入境,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看似平实却扣人心弦的感人文章,但当我真正开始备课的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这并不是一篇容易上好的课文。
在教学时,我抓住课题中的“抱”字,先让学生找能解答“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怎样的?”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了“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对这句话的阅读理解是教学的关键,由此我抓住这句话中的“轻”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感受到母亲轻的句子。于是找出了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次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学生就有了更深的体会,然后抓住“竟然”理解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能找到相映的句子“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我”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一直不知道母亲只有80多斤的身体,却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抓住“重担”、“翻山越岭”等词引导学生感悟母亲肩头所承受的生活的担子,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尤其是“重担”一词,要想学生的理解达到这种深度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我未能处理好的地方,我想纵向深层的理解可用个关联词“不仅…..而且…..”来引导学生,但当时没能及时应对。学生没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从学生的朗读可以看出,学生并未能将感情融入到朗读中间,感受不深,以致在想象说话时无话可说或者是说得不着边际。
在“三八妇女节”之际,我们学习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在上这课之前,我让同学们观察母亲一天中做了那些事。哪些是为你做的。
在教学时,我决定抓住“恩情”入手。恩情,字典上的解释是深厚的情义。这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太深奥了,不能理解,还得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哪儿?体现在母亲的行动中、母亲的心理活动中,母亲的语言上。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然后读课文,感悟母亲的恩情。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着。她想,孩子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接着我请学生说说可以从哪些词句中具体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爱呢?学生通过读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找到了“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这些关键的词语。 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词句说明了什么? 通过逐步引导,学生终于领悟到这就是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情就体现在深夜为儿缝衣这一行动中,体现在对儿子的深深担忧中,这就叫恩情。这时再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学生便很容易感悟到古诗中母亲对儿子的恩情了。
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的母亲给自己留下了哪些印象深刻,使人感动的事情?有的说“我感冒发烧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冒着寒冷,冒着风雨蹒 跚来到医院,我无意发现妈妈流下了滴滴泪水,这就是母爱啊!”有的说“每天下午放学后,妈妈虽然唠叨着叫我写作业,虽然内心有点‘烦’,但都是爱的表现, 应该感恩母亲!”有的说“我的书包旧了,叫妈妈买个新书包,妈妈却说还能用,要学会朴素地生活,不能铺张浪费。妈妈的教育,使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多好的妈妈呀!”
语文教学,既是生活的品味,又是生活的延伸,使学生一学一得。为此,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写作:写一篇作文《我的妈妈》,要求用二三件事来反映自己受到的感动,反映妈妈的美好品质。
通 过学习课文、练习写作,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受到了一次感恩的教育。但是,对于中下层生难于下笔的情形,正好说明了这 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的实践,缺少生活的素材,缺少母爱的教育,也值得我反思。我想,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另一方面要求家长在家里要多督促,多与 孩子交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和老师沟通,让老师能及时地辅导孩子学习,促使其不断地进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读、善思、合作讨论。教学《第一次抱母亲》后,我对读、想、议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形成了如下几点认识:
一、要在情境中读。学生只有沉浸于情真、意切的情境中,方可读得“深情并茂”。为此,我在教学开始和同学们一起深情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创设了浓浓的亲情氛围;在品读课文时,我精心预设了一段段唯美的导语,引领着孩子们的精神之旅,并外化为动情用心地朗读。
二、要在感悟后读。感悟是个性阅读的灵魂,是学生品读课文,形成个人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没有个性感悟的读,是无本之木,是不能触及学生心灵的。在教学本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自由感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这对母子之间的爱。如学习课文第二段儿子说的一番话时,学生在感悟了母亲为了这个所付出的艰辛,体会到“重担”“翻山越岭”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们的朗读已力透纸背,也许孩子们已是文中的“我”,正在用朗读感受母爱呢。
三、要在读后加深理解。感悟——朗读——理解,这是一条引导孩子阅读学习课文的良性循环轨迹,在感悟读后一定要要再次创设问题情境,孩子的理解会更为深刻。学习最后一段时,在引领孩子们悟读到“母亲的泪水又苦又甜”时,再次诱发孩子的情感,让孩子说说:你想对作者,对母亲,或者就对自己说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激情奔放,直抒胸意,情深至切。
《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的亮点是这首古诗。在教学时,我不断的贯穿古诗的内容,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易懂。我利用古诗作为突破口,让学生产生急于想知道作者创作此诗的原因,为下面学文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堂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还是生成的。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时留心,敏锐地捕捉住生成的契机,挖掘教育因素,及时引燃,巧为点拨,让教材“增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母亲是怎样关心自己的?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起到了唤醒学生感情的作用,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道出了各不相同的但却都是发自肺腑的心声,这对学生来说是在心灵上受了一次洗礼,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关心爱护,懂得应该铭记母亲的养育之恩。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他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涵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① 课堂容量过大
其实本课就如一开始的时候分析的那样,并不算难懂,在讲前面问题的时候,学生就已经能咀嚼出更深层次的“味道“了,后面的那个分析三看红莲的图表,就很多余,完全可以分散在前面讲解构思之美的时候带过,不需要过多关注,因为学生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相关的知识点(都在书上),教师只要稍加点拨一下即可。
② 图片用的还不够“尽情“
虽然用大图片展示莲花、荷叶,让学生深深体味到了美的震撼和母爱的深浓。但是这还很不够,在后面播放歌曲的时候,如果能加上展现母爱的温馨画面就更能够融情入境了。可惜思虑未周,没有想到这方面可以进一步慢工雕琢,失掉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授课之前,就已经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色彩失真得很厉害,三蒂莲的图片投影上去,像是黑白底片一样(实际上是颜色比较艳丽的彩色图片),同时多张文字幻灯字也显示得不甚清楚。因此,特地设计了一张浮雕效果的偏浅灰白色的图片作为背景(是用一张荷叶莲花的摄影照片作为原版底稿的),并且在打铃之前,还稍稍对个别地方做出了修改。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绝对不为了所谓的美观而买椟还珠。此外,由于身体不适请假,其实在上课之前,笔者并未有任何时间来督促。
这节课如果把精读感悟的六个小问题缩成两个有概括性统领文章的问题让小组去综合研读,效果一定会更好。或者,如果换种方法来教学我想也行:先用多媒体出示《游子吟》这首诗,引出第五自然段做导入语,在精读感悟时,只有重点研读第1——3自然段了。可以在品读时直接用部分的语句解释古诗的意思了,边朗读遍体无文本作者的情感。生生互动、组组质疑,教师点拨,共同解决疑难问题,那样的话,效果可想可知,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小组合作效果明显,但没有应变能力。合作中可以看出学生积极主动,善于交流、勇于探究、互帮共识。学生再整节课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质疑也别有一番情趣。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从这节课学生的表现中,我也发现了许多弊端:在小组站起来汇报成果时,由于一时紧张而无语时不会自救,小组长应该想别的组进行求救,让别的组来解决自己会而表达不出来的内容,学会应变能力。这个是非常可以的。只要在互相问答交流中学会知识,能够理解实际问题,就是好样的,这点我得培养学生。
我们高平教委有八年课改的宏伟规划,我认为自己作为一线教师,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课改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勇于改进;在改进中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方法。不能敷衍了事。
总之,学生不仅是以家为单位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栋梁。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课改势在必行。为了让新一代儿童能够承载改革社会的重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在节节课拿出自己的实干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去启发引领一批时代的有创造能力的智慧型儿童。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任,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创新。让课堂充满创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母亲的恩情》是一首文包诗的课文。文包诗这种课文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的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生动地介绍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可以说:“诗”是“文”的中心与升华。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文与诗”的联系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文本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激发情感、想象,从而体会母爱子、子念母的一片真情。在细节上,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自然段主要抓“夜深了……一针针……她想……”这句话,通过看课文插图,理解“一针针”“一线线”的意思,引导学生品味:从母亲在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补衣服,你知道了什么?再联系上句中“忙着”一词,体会出母亲为儿日夜操劳的辛苦,然后通过想象:母亲会在心里想什么?进一步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牵挂疼爱,最后通过朗读表现母亲把对儿子的爱缝进了衣服里的无私关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围绕想象孟郊和母亲分别时的情景,说一说母亲怎样叮嘱儿子,儿子心里怎样想的,体会母子间的深情,为下面解决难点铺路。
第三自然段处理好比喻句:母亲就像太阳,母爱就像春天里的光辉。我这样引导:回想平时妈妈照顾你的事情,从而体母爱就像阳光,无处不在,细致入微地温暖着小草。并抓住“抚摸”一句,让学生模仿做一做动作,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母爱无法回报,从而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
最后一段,我设问:虽然母亲的恩情,我们无以回报,但是我们要报答吗?你怎么报答?学生们说了很多:给父母端茶送水递拖鞋,陪父母聊天,给父母表演节目,帮父母做小家务之类的小事,教师的适时引导,帮学生把道德认识与具体的道德生活联系起来,指明了学生道德活动目标。
课后,我让学生给母亲做一件事,把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写下来。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符合散文诗的文体特点,以品析为主,以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为基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与学生互动不够。课前我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因此敢于主动发言的同学不多。而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我没有及时地予以鼓励,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二、对学生的诵读指导不够充分。在我范读的时候,应该提示学生有意识地模仿我的语速、语调,再结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朗读一遍,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本文是要求背诵的篇目,课堂上应反复诵读,课文的主旨段在品析之后可要求学生背诵下来,其余段落可选背。
三、课文集美环节形式大于内容。此环节本来是要求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红莲的段落,从中选句子,形成一篇先描写后抒情的微型美文。我提示学生可以找与环境、心情、红莲情状相关的语句,范围太大,学生反而不好把握,其实只要找出能体现本文主旨也就是直接描写红莲的句子就可以了。
四、课文品析不够深入,变式较少。我指导学生从炼字用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品析课文,让他们找出自己欣赏的语句,朗读并说出其妙处。显然,这种做法并不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教师应给出示例,让学生掌握赏析文字的方法,也可采取替换式,让学生感受本文典雅优美的意境。同时,不要囿于单纯的文字赏析,也可从本文象征手法的妙用、三条线索之美、托物言志的作用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深入文本。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虽然有不少瑕疵,但是在评课老师的批评分析中,也让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出口,从而避免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我的母亲》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追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的文章,人文内涵丰富。
在讲授这一课前,我和同学科的老师对这一课进行了集体备课,达成了共识,课堂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在课堂上我又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比如,导入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如果让他们来写这篇作文会如何做,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又可以让学生拿自己的构思与课文进行比较,可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
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我没有想展现太多的东西,只把理清思路作为重点,以此引出对母亲性格特征的把握。这样,课堂上出现一个主问题,便于学生对课堂的把握,便于学生的理解。也避免了课堂上讲的东西过多,学生什么都设计了,最后也什么都没有弄明白。
在学生的回答上,我没有为了让课堂进展的顺利而刻意地去挑选好学生,而是把中下等学生作为重点,如果他们回答不上来,再让好一点的学生去补充。这样既照顾了差学生,又兼顾了课堂。
因而,课堂上我表现的也比较轻松。当然,也存在不完备的地方,如学校要求的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准确性、逻辑性,学生的自主性的培养等,这些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慢慢去做。
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我紧紧抓住“母亲”一词质问学生:“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一个是亲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怀念自己的两位母亲呢?”这样既交待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积极主动,交流时气氛活跃,他们找到了“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等句子,这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执教完《怀念母亲》这篇课文,让我感触颇深,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
一、引用《赋得永久的悔》,做好理解铺垫
新课开始,课件出示: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默读,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
二、理解词句,感悟文章思想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课堂上,学生围绕“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问题,抓住“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等等句子,在读中感悟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遗憾之处,比如:因为课堂容量过大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沟通合作、再次朗读感悟等方面有些欠缺。我的教学机智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课堂上由于频繁的表扬学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扬语出现重复,没新鲜感。但我会不懈的努力,因为追求无止境。
新课开始,课件出示: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默读,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接下来,我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先出示统领全文的问题“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而后,让学生细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好批注。在小组间巡视时,我提醒学生注意抓住重点语句来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爱慕之情。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交流。我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如下重点句子:“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当学生在交流仍感到困难时,我引导学生先自由读相关段落,再细读相关语句加以体会,然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让学生自己在文本上先走个来回。每个学生在朗读、概括、体会的过程中都能各有所得。两位母亲身份虽然不同,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是永远不变的,自然而然使感情得到升华。
整体感觉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学生的回答体会很单一,除了怀念就是思念、热爱,也许一些事离现在距离遥远,孩子们感受不到当时的情景,不过,我也不知道该用哪些词汇来表达内心的那份情感,对这两位母亲,也确实只有思念和热爱了,还是多读读课文吧,有一句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因为本文语言富于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教学难点,我主要采用了“补白”的方式进行拓展式教学,比如时代背景的补白,对关键词语补白,向文后延深补白等方式。
教学本文,我先请学生谈谈对季老先生的了解,随后我作了补充:“季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学家,精通12国语言,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校长,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提起季老先生,我们看到的是他头上的光环,然而,当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你们会发现作者心中有一个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他曾说: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这个课前导入,让学生对季羡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便于课文的理解。
随后,我请学生找到文中直接表达对两位母亲感情的段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首尾呼应,文章中间部分具体写了对两位母亲怀着怎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
作者首先写了对亲生母亲的怀念。教学本段,我紧紧围绕着“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的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这一问题展开。学生主要结合两句话谈了自己的感受,第一句是:“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学生联系上下文谈到作者六岁离开母亲,很少呆在母亲身边,再加上母亲只活了四十多岁,所以作者痛苦不堪,心如刀绞。为了加深对这一句话的理解,我请学生想象一下:“在这悲痛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回想起什么?”学生交流后,我出示了以下资料让学生体会:“这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家庭了。因此,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通过这个资料的介绍,学生对作者心中的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句话是:“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什么是“灵魂不全的人”这一个问题是这一句中理解的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的意思,我换了一种提问方式:“结合作者此时的经历,想一想:一个灵魂不全的人会有怎样的感受?”有的学生说:“作者感到很痛苦。”我说:“对,长久的痛苦就是一种灵魂不全。”有的说:“作者感到深深的自责,很愧疚。”我说:“对母亲深深的自责也是一种灵魂的不全。”有的说:“作者感到生活空虚,寂寞,已经没有意义了。”我说:“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也是一种灵魂的不全。正如作者在《赋得永久的悔》中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离去,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母亲的去世,更是作者终生的遗憾。”我接着出示了这一则资料:“我暗暗地下定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学生通过这个资料的补白,更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痛苦和自责,同时知道了“我的愿望没能实现”是指赡养母亲的愿望没能实现。我趁机引导学生诵读:“是啊,正如古人所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者岂止是没有赡养母亲,连母亲临终前要见他一面的愿望也没能实现。要知道,作者见母亲的最后一面是在母亲去世前的第八年。在这八年里,母亲有多少期盼,多少等待呀。但是一直等到最后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作者怎能不抱终天之恨,怎能不泪流不止呢?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谈到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并用摘抄日记的形式重点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怀念。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主要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感情朗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了第一则日记,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对于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个句式的训练:因为( ),所以我感到一丝凄凉,又因为( ),我心里又是甜蜜的。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
除了摘抄日记,作者还引用了散文《寻梦》中的开头和结尾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让学生想象作者看到了生母怎样的面影,又见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随后,我请学生赏读了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这样学生就进一步感受到了一位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和热爱。
“补白艺术”重在教学过程,通过启发性、开放性、多元性、多向性的教学,体现创新精神,达到语文创新教学目的。对于留有想象空白,饱含丰富内涵的文本材料,我们应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补白、拓展、想象,挖掘其潜在的信息,扩充其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具体而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补白拓展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想象、去探究、去表达……在文本、学生、教师的交流对话中,实现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从而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在补白拓展中感悟文本内在的情感,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境界,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训练”和“感悟”的比翼双飞,实现了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的有效结合。
一、从题目入手,抓住文章主干
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我紧紧抓住“母亲”一词质问学生:“这里的母亲指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一个是亲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怀念自己的两位母亲呢?”这样既交待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干,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二、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积极主动,交流时气氛活跃,他们找到了“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等句子,这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让学生通过读古诗,再深情的朗读古诗中去体会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故事。我让学生好好想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怎样感受到母亲的爱,你能举一些小事例来说一说吗?通过我这么一问,课堂一下子就变得活跃,更让人想继续讲下去。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学生都能深深的感受到母亲的爱是伟大的。
《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的亮点是这首古诗。在教学时,我不断的贯穿古诗的内容,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易懂。我利用古诗作为突破口,让学生产生急于想知道作者创作此诗的原因,为下面学文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堂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还是生成的。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时留心,敏锐地捕捉住生成的契机,挖掘教育因素,及时引燃,巧为点拨,让教材“增值”。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来思考“眼泪”之中,也就是“省略号”中蕴含着什么,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学生能联系课文情境体味、联系生活经历体验,感受到慈母的满腔关爱。
《母亲的恩情》是一首文包诗的课文。文包诗这种课文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的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生动地介绍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可以说:“诗”是“文”的中心与升华。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文与诗”的联系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文本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激发情感、想象,从而体会母爱子、子念母的一片真情。在细节上,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自然段主要抓“夜深了……一针针……她想……”这句话,通过看课文插图,理解“一针针”“一线线”的意思,引导学生品味:从母亲在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补衣服,你知道了什么?再联系上句中“忙着”一词,体会出母亲为儿日夜操劳的辛苦,然后通过想象:母亲会在心里想什么?进一步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牵挂疼爱,最后通过朗读表现母亲把对儿子的爱缝进了衣服里的无私关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围绕想象孟郊和母亲分别时的情景,说一说母亲怎样叮嘱儿子,儿子心里怎样想的,体会母子间的深情,为下面解决难点铺路。
第三自然段处理好比喻句:母亲就像太阳,母爱就像春天里的光辉。我这样引导:回想平时妈妈照顾你的事情,从而体母爱就像阳光,无处不在,细致入微地温暖着小草。并抓住“抚摸”一句,让学生模仿做一做动作,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母爱无法回报,从而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
最后一段,我设问:虽然母亲的恩情,我们无以回报,但是我们要报答吗?你怎么报答?学生们说了很多:给父母端茶送水递拖鞋,陪父母聊天,给父母表演节目,帮父母做小家务之类的小事,教师的适时引导,帮学生把道德认识与具体的道德生活联系起来,指明了学生道德活动目标。
课后,我让学生给母亲做一件事,把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