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做到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的了解了课文内容,懂得了只有开动脑筋思考,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道理。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画杨桃 教后反思
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作者先略写了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细致的叙述把杨桃化成五角星的事。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的思想方法。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了课文内容,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是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路旁的橡树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掌握了本课生字词。理解了小村庄过去和毁灭的原因,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燕子专列 教后反思
学习完本课,学生对本课的重点词句有了一定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爱护动物、保护你环境的意识。让学生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谊。
翠鸟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课本中的生字,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验到了翠鸟的美丽可爱,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珍珠泉 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了珍珠泉的美丽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荷花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在欣赏荷花美丽的同时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妙,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古诗两首 教后反思
本科结合古诗学习的特点,采用多种诵读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 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燕子 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把握了燕子的主要特点,体会了文中精美的词句,培养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小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而新教材已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在教材的开始,不再急于讲授课文。而是打破了常规,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学期初,我就注重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通过观察、模仿、练习,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利用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要心静”,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求学生写字时,一定要跟写字歌进行对照。老师随时进行督促和指导。一周下来,学生写字时已是个个端坐。除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好字。每课后的写字练习,不可忽视,每天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耐心细致、精心地指导,并严格反复长期的训练,从而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漂亮了。
《燕子》教学反思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生动的描述,在我摇头晃脑地为学生朗读《燕子》一课时,却发现学生们并没有被我的激情、被书中的文字所感染。为什么呢?燕子可是学生们经常见到的,而文中又描写得这么形象、这么可爱,怎么会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呢?就在我产生疑问时,我发现班里多半学生的目光都瞅向窗外。原来,窗外正有几只燕子在叽叽喳喳,我突然意识到,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把书中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观察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看风景、学会做文章。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儿时的歌谣被孩子们快乐地哼唱着,在阳光下,在校园里,学生们尽情地寻找着燕子的足迹,品味着字里行间的描述和自己眼中看到的风景的异同。“老师,你看,小燕子真长着剪刀似的尾巴。”“老师,你瞧,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飞过,跟书中写的一样。”看着孩子们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的小脸,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第二天上课,我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孩子竟然都能把课文非常有感情地背诵了。看着他们摇头晃脑、怡然自得的神情,我有了深深的领悟──课堂教学是一个用生活验证和丰富知识的过程,语文教学更是一个诗意的旅程,教师应是一个称职的导游,而真正看风景的人是学生。记得有一首歌唱到:“风景这边独好,祖国分外妖娆。”而我想说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看风景,风景哪边都好,生活无限美妙!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采用了“合──分──合”的方式,将两首古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同突显“春”这一主题。开课伊始,便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发现两首诗之间的共同点──都描写了春天,都写到了春风这一事物──从而引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此导入对《咏柳》一诗的教学。又以“二月春风裁出了裁出了裁出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出示:万紫千红总是春)”过渡到《春日》一诗。两首古诗的分开教学看似独立,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始至终不离“春”这一主题,为二次整合铺垫基础。
课末,将两首古诗再次整和,进行对比参读。使学生领会到:《咏柳》如细笔勾勒,由一柳而见出整个春天;《春日》则如泼墨挥毫,渲染出春天的“无边光景”,“万紫千红”。然而此处对比的实质并非为求异,而为探求两首古诗内在精神之一致,即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至此,学生对春的感悟和热情得以升华,此时,让他们写下心中对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课堂氛围达到高潮。
除了两首古诗之间的整合,本课教学还巧妙地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诗文得以整合。课始,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导入新课,揭示了整节课的主题,奠定了课堂的情感基调。课末,以《春》的结尾三段丰富了春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儿,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又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涵。“诗”是“文”的浓缩, “文”是“诗”的诠释,其有效结合,使学生置身于更广阔的语文空间,营造了课堂的浓浓春意。另外,新旧知识的整合在本堂课中也有体现。课前谈话让学生背诵已学的描写春天的古诗,照顾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终鼓励学生阅读和摘录有关春天的美诗文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
观著名于永正教学《荷花》有感
自提倡素质教育到全面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阅读教学中我们欣喜的看到,课堂活起来了,个性突出来了,创新多起来了,这是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的体现。但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案例不难发现人们对“课改”环境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前不久在我集团总部任教研究主任的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来我校送课,教学了三年级的《荷花》。教学中体现的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们的阅读教学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一、重基础,“写字教学”贯穿始终
目前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创新”成了一股时髦的风,“写字教学”常常被人们忽视,平时的教学中尚能在课尾提一提并布置学抄写默写,但在“课改”研讨课之类的阅读教学中越来越成了麟毛凤角了,生怕学生的“创新”的热情,弘扬的个性受到它的破坏。在于老师的课上“写字教学”不仅受到了重视,而且贯穿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
如于老师在导入新课后即板书课题,他是这样教学的,“请同学们一起看一下‘荷花’怎么写的”。随即在黑板上书写,“‘荷’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何’字”。“现在我一起读题目。”这样的写字教学一点不刻板又起到了识字的效果,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学过程中的也是这样。
于老师让学生把课文中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下来,然后指名学生把自己划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一个学生写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于老师相机进行写字指导。“这位同学‘冒’字写得很好,很正确。对学生的好的写字习惯给予表扬,激励和引导学生注重写字“‘冒’字的上部的两横不封口的不要写成‘曰’字,随后又书写‘帽’字”,“这个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书写‘目’)戴着一顶帽子(画个半圆,再画两横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为帽子是布做的要加个‘巾’字 旁,这就成了一个‘帽’了”。形象的“字理教学法”即教会了学生识字,更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是真正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课程最后于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书写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点,并让学生认真描红才结束此课。
二、读书要读出“味”来
以前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讲解”为主,而剥夺了学生“品读”“体味”的权利,现在的一些阅读教学则因追求“创新”和“个性”而剥夺了学生“品读”“体味”的机会。《荷花》的教学为“呼唤回归阅读权”的阅读教学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教学中于老师介绍了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语言清淅流畅,平实淡雅,写景状物细致优美,耐人寻味。然后说:“《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们要能读出他的‘美味’来”。这给阅读教学下了一个总的要求,然后又介绍方法说:“古人把读书叫估‘煮书’(板书),书越‘煮’才越有‘味’”。在“煮书”过程中,于老师分三步走进行教学。首先是熟读课文。“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熟(板:熟读)。”在读书过程中于老师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读进去,然后指名几位同学读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于老师要求学生再品读课文。
“同学们,请你们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板:“品读”),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或语句划出来。”“同学们读得很仔细划得认真,再请你把自己体会的内容批注在旁边。”这里于老师提出更高要求,继续“煮书”,深入“体味”。在“品读“的过程中于老师让学把一些好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当“品读”告一段落后,让学生共同交流从划出的词语中“体味”到了什么,并让学生练习如何把体会到的东西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品读”逐渐进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来越美了。如: 一个同学在课文第一部分划出了“赶紧“这个词,并说到: “我体会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时也好像‘闻’到了塘里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极了。”(赢得了同学们一阵掌声)。于老师继续引导,“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读出来吗?”他试着读到:“赶──紧──”(“赶”字读得很急切,“紧”字则舒缓,赞美的读出)。
于老师这时竖起了大姆指,然后又带领大家读了两遍。此外于老师还引导学生“品读”了“挨挨挤挤”、“冒”、“饱胀”、“翩翩起舞”等关键词语及第四自然段中的优美语句。在细细“品读”读出“味”之后,于老师再让学生美美地读课文读出“美味”来。(板“美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于老师给予指导,并范读,如第四自然段要轻声读,用气读,带着想象读。通过于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自己陶 醉在优美的文中,听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三、适当的“创新”
适当的“创新”或说“创新”要适当。“创新”是好事,是课改倡导的核心,但在一些课堂上,常常一“创”不可收拾,沾边的不沾边,恰当不恰当的统统称之为“张扬的个性”,有“创新”。归究其原因,这是没有在扎实的基础上追求“创新”,没围绕文章或字、词句、段的中心意思去“创新”。前面叙述中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在于老师教学中,学生通过“熟读”“品读”“美读”课文,与“文本”进行了扎实充分的对话,创新思维非常活跃,产生的创新成果也与“文本”相贴切。
再如,在教学到“有的还是花骨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时,于老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说说“花骨朵”是怎样的,有的学生说:“含苞未放”、“含苞欲放”,还有的学生道:“含苞羞放”,这时于老师又竖起了大拇指夸她想得好,既贴切,又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使“花骨朵”羞答答的形象栩栩如生。像这样“创新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多处,每一处都让我感觉到“油然而生”,“水到渠成”。这才是课改体现的“创新教学”。
以上三点是笔者听课后油然而生的自我反思,于老师的课展示了教学艺术的无穷的魅力,表达他对阅读教学的深邃的思想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究体会。
《珍珠泉》教学反思
《珍珠泉》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珍珠泉水又绿又清,水泡既美丽又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设计了了解美景中悟情的教学思路:
1、泉水的特点。特点:绿、深、清。 我让学生充分的想象:
那样清,清得能倒映出 ( )。水是那样清,清得就像 ( )。从而让学生感受泉水的美,为进一步的朗读做基础。具体感受完三个特点后,我创设了让学生给老师们介绍珍珠泉的水有多美,为学生感情朗读提供了语言环境。
2、有趣的水泡。
课文从水泡的形、动、色三方面介绍了水泡的有趣。在学习水泡的形时,我采用了评读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的朗读之中感受重点。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接着我借助学生的表演,让学生感受到了水泡的形成过程的有趣。在这我为学生表达的训练创设了一个情景:“小水泡们,你扑哧一笑想说什么?”为学生的朗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习水泡的颜色时,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读懂了什么?但我发现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的标点的问题学生病没有真正得到重视,所以耽误了时间。设计时可以改为找了两个同学读,在第二个同学读时我告诉了它读的技巧,一方面是为引起其他同学的重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水泡的五颜六色。
3、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已深深的感受到作者是多么喜欢珍珠泉,同时我也感受到学生也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眼清泉,在他们心中有了一种表达需要。
这时我设计了:你想对珍珠泉说些什么?作者说了什么,找到文中的话,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强调更多的是前半句。为此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重走作者童年走的小路去打水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水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达到赞美家乡的情感。这一部分中学生的情绪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顺理成章的设计了一首小诗,让学生尽情的表达。
本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三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三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三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在二年级只是安排写句练习,这个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30篇课文,六个阅读链接和六个综合学习,针对不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年级刚刚从低年级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如在教学《诗的材料》时,由于备课时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挖掘、侧重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正确的估计、预测,在课堂上,学生感到在跟着老师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结果学得很累、学得被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30篇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 ,开拓教学的新天地。
人教版三年级教材第一组课文编入了一组描写家乡景物的文章,紧扣第一单元主题,在语文园地一中编入了以《介绍家乡景物》为主题的一次口语交际训练和作文训练。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以介绍家乡景物为交际内容,紧扣学生生活实际。课前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布置学生观察了一处身边的景物。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开课时我以一位旅游公司的同学要求老师推荐几名优秀小导游代表宜昌市参加省优秀小导游竞赛,就以“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为题在全班展开选拔激发学生的交际热情。为了让本次口语交际课与作文教学衔接,让学生有好的介绍效果,在激发学生的热情后我出示了五条介绍要求:
1、这处景物在什么地方?
2、介绍出景物的 特点。
3、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
4、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感情。
5、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
要求提出后,教室里举手要求表达的学生并没有如我预期的哪样纷纷举手,而是一片沉默。看到学生有困难,我又提示学生可将景点里自己想介绍的具体景物列成提纲以便介绍。学生们都去思索提纲,好半天没想好的样子。一节课在沉闷与学生的思索中用去了一大半时间。此后匆匆的分小组交流、派代表介绍,草草收场。
课后与组内教师反思失败的原因一是过分重视与作文衔接,忽视了口语交际的课型特点。忽视了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区别。二是一口气提出了作文的五点要求,忽视了学生年段特点,要求学生出口成章,拔高了口语交际的要求。老师贪多求全,反而挡住了学生的交际欲望,学生由于无法同时满足种种要求望而怯步。三年级以段的教学为住,这一思想同样运用贯穿于口语交际教学之中,学生能说一段话,能针对五项要求在一段话中体现一项即是很大的了不起。
这节失败的口语交际课提示我们,教师应时刻将学生年段特点放在心中,提出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要求。将教材中的种种要求想出具体的办法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不能生硬的出示成对学生的要求。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在创设宽松交际氛围同时,更要提供给学生具体的说话材料,即让学生有具体的说话内容,知道按怎样的顺序说,有哪些具体的词汇和方式(如拟人、比喻、数字说明等)去说清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一步一步为学生搭建一个宽松、自由、有话可说、知道如何说的交际平台。在扎实的训练中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赶海》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趣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无比热爱的情怀。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领悟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难点在于凭借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抒发自我情感。在教学中,我采用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以读促思,以演促读再促思,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具体设置如下程序教学:
一、感知文本 引出“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后果。” 本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大海的优美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让学生用词句来表达对大海的印象,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句积累,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还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赶海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完全陶醉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
特别是和“海洋宝宝交朋友”的环节,既让学生复习了词语,训练了学生的书写习惯,又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了学生强烈地阅读课文的愿望,可谓“一举三得”。
二、与文本对话 紧扣“趣”,辐射全篇。
1、《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生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仔细读第2-4自然段,找出赶海的有趣场景,分别加上小标题,理清脉络。
2、读中交流:从那些地方看出这个场景的有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自渎感悟能力。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导读重点场景。捉海星部分先让学生试读,通句子比较。从“摸呀摸呀”,“嘿…!中体会到抓海星给我带来的乐趣。导读捉螃蟹的场景,使学生体会到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的专注神情与“螃蟹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的鲜明对照,通过 “原来”使学生体会到螃蟹作最后挣扎令人忽俊不禁的情形。导读“捏大虾”时,让学生品味比喻句的精当,通过朗读想象大虾大摇大摆神气十足的样子,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我“只一捏”便俘虏了“武将”的那种得胜时的喜悦心情。语文教学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字词上,才体现出它和工具性。4、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课堂即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可亲近的大姐姐。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出来。
三、再品“趣”,整体回归。
师娓娓讲述,把学生带入情境:“我”满载而归,迎着柔和的海风,沐浴着夕阳的余挥,踩着软绵绵的沙滩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极了,不由得哼起了最爱唱的歌。
四、围绕“趣”,课外延伸。
文中用了“嘿、哩、咦、哦”等语气:“战利品、武将”借代词,“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满载而归”成语。这些词语的恰当运使用使文章生动形象。尽管全文场景描写没出现一个“趣”字。但我们读后却充分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让我们学习这种写法,说一说自己参加的最开心的有趣的一次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燕子》教学反思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生动的描述,在我摇头晃脑地为学生朗读《燕子》一课时,却发现学生们并没有被我的激情、被书中的文字所感染。为什么呢?燕子可是学生们经常见到的,而文中又描写得这么形象、这么可爱,怎么会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呢?就在我产生疑问时,我发现班里多半学生的目光都瞅向窗外。原来,窗外正有几只燕子在叽叽喳喳,我突然意识到,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把书中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观察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看风景、学会做文章。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儿时的歌谣被孩子们快乐地哼唱着,在阳光下,在校园里,学生们尽情地寻找着燕子的足迹,品味着字里行间的描述和自己眼中看到的风景的异同。“老师,你看,小燕子真长着剪刀似的尾巴。”“老师,你瞧,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飞过,跟书中写的一样。”看着孩子们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的小脸,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第二天上课,我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孩子竟然都能把课文非常有感情地背诵了。看着他们摇头晃脑、怡然自得的神情,我有了深深的领悟──课堂教学是一个用生活验证和丰富知识的过程,语文教学更是一个诗意的旅程,教师应是一个称职的导游,而真正看风景的人是学生。记得有一首歌唱到:“风景这边独好,祖国分外妖娆。”而我想说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看风景,风景哪边都好,生活无限美妙!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采用了“合──分──合”的方式,将两首古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共同突显“春”这一主题。开课伊始,便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发现两首诗之间的共同点──都描写了春天,都写到了春风这一事物──从而引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此导入对《咏柳》一诗的教学。又以“二月春风裁出了裁出了裁出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出示:万紫千红总是春)”过渡到《春日》一诗。两首古诗的分开教学看似独立,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始至终不离“春”这一主题,为二次整合铺垫基础。
课末,将两首古诗再次整和,进行对比参读。使学生领会到:《咏柳》如细笔勾勒,由一柳而见出整个春天;《春日》则如泼墨挥毫,渲染出春天的“无边光景”,“万紫千红”。然而此处对比的实质并非为求异,而为探求两首古诗内在精神之一致,即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至此,学生对春的感悟和热情得以升华,此时,让他们写下心中对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课堂氛围达到高潮。
除了两首古诗之间的整合,本课教学还巧妙地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诗文得以整合。课始,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导入新课,揭示了整节课的主题,奠定了课堂的情感基调。课末,以《春》的结尾三段丰富了春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儿,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又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涵。“诗”是“文”的浓缩, “文”是“诗”的诠释,其有效结合,使学生置身于更广阔的语文空间,营造了课堂的浓浓春意。另外,新旧知识的整合在本堂课中也有体现。课前谈话让学生背诵已学的描写春天的古诗,照顾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终鼓励学生阅读和摘录有关春天的美诗文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
观著名于永正教学《荷花》有感
自提倡素质教育到全面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阅读教学中我们欣喜的看到,课堂活起来了,个性突出来了,创新多起来了,这是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的体现。但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案例不难发现人们对“课改”环境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前不久在我集团总部任教研究主任的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来我校送课,教学了三年级的《荷花》。教学中体现的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们的阅读教学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一、重基础,“写字教学”贯穿始终
目前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创新”成了一股时髦的风,“写字教学”常常被人们忽视,平时的教学中尚能在课尾提一提并布置学抄写默写,但在“课改”研讨课之类的阅读教学中越来越成了麟毛凤角了,生怕学生的“创新”的热情,弘扬的个性受到它的破坏。在于老师的课上“写字教学”不仅受到了重视,而且贯穿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
如于老师在导入新课后即板书课题,他是这样教学的,“请同学们一起看一下‘荷花’怎么写的”。随即在黑板上书写,“‘荷’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何’字”。“现在我一起读题目。”这样的写字教学一点不刻板又起到了识字的效果,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学过程中的也是这样。
于老师让学生把课文中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下来,然后指名学生把自己划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一个学生写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于老师相机进行写字指导。“这位同学‘冒’字写得很好,很正确。对学生的好的写字习惯给予表扬,激励和引导学生注重写字“‘冒’字的上部的两横不封口的不要写成‘曰’字,随后又书写‘帽’字”,“这个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书写‘目’)戴着一顶帽子(画个半圆,再画两横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为帽子是布做的要加个‘巾’字 旁,这就成了一个‘帽’了”。形象的“字理教学法”即教会了学生识字,更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是真正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课程最后于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书写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点,并让学生认真描红才结束此课。
二、读书要读出“味”来
以前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讲解”为主,而剥夺了学生“品读”“体味”的权利,现在的一些阅读教学则因追求“创新”和“个性”而剥夺了学生“品读”“体味”的机会。《荷花》的教学为“呼唤回归阅读权”的阅读教学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教学中于老师介绍了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语言清淅流畅,平实淡雅,写景状物细致优美,耐人寻味。然后说:“《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们要能读出他的‘美味’来”。这给阅读教学下了一个总的要求,然后又介绍方法说:“古人把读书叫估‘煮书’(板书),书越‘煮’才越有‘味’”。在“煮书”过程中,于老师分三步走进行教学。首先是熟读课文。“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熟(板:熟读)。”在读书过程中于老师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读进去,然后指名几位同学读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于老师要求学生再品读课文。
“同学们,请你们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板:“品读”),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或语句划出来。”“同学们读得很仔细划得认真,再请你把自己体会的内容批注在旁边。”这里于老师提出更高要求,继续“煮书”,深入“体味”。在“品读“的过程中于老师让学把一些好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当“品读”告一段落后,让学生共同交流从划出的词语中“体味”到了什么,并让学生练习如何把体会到的东西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品读”逐渐进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来越美了。如: 一个同学在课文第一部分划出了“赶紧“这个词,并说到: “我体会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时也好像‘闻’到了塘里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极了。”(赢得了同学们一阵掌声)。于老师继续引导,“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读出来吗?”他试着读到:“赶──紧──”(“赶”字读得很急切,“紧”字则舒缓,赞美的读出)。
于老师这时竖起了大姆指,然后又带领大家读了两遍。此外于老师还引导学生“品读”了“挨挨挤挤”、“冒”、“饱胀”、“翩翩起舞”等关键词语及第四自然段中的优美语句。在细细“品读”读出“味”之后,于老师再让学生美美地读课文读出“美味”来。(板“美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于老师给予指导,并范读,如第四自然段要轻声读,用气读,带着想象读。通过于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自己陶 醉在优美的文中,听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三、适当的“创新”
适当的“创新”或说“创新”要适当。“创新”是好事,是课改倡导的核心,但在一些课堂上,常常一“创”不可收拾,沾边的不沾边,恰当不恰当的统统称之为“张扬的个性”,有“创新”。归究其原因,这是没有在扎实的基础上追求“创新”,没围绕文章或字、词句、段的中心意思去“创新”。前面叙述中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在于老师教学中,学生通过“熟读”“品读”“美读”课文,与“文本”进行了扎实充分的对话,创新思维非常活跃,产生的创新成果也与“文本”相贴切。
再如,在教学到“有的还是花骨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时,于老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说说“花骨朵”是怎样的,有的学生说:“含苞未放”、“含苞欲放”,还有的学生道:“含苞羞放”,这时于老师又竖起了大拇指夸她想得好,既贴切,又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使“花骨朵”羞答答的形象栩栩如生。像这样“创新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多处,每一处都让我感觉到“油然而生”,“水到渠成”。这才是课改体现的“创新教学”。
以上三点是笔者听课后油然而生的自我反思,于老师的课展示了教学艺术的无穷的魅力,表达他对阅读教学的深邃的思想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究体会。
《珍珠泉》教学反思
《珍珠泉》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珍珠泉水又绿又清,水泡既美丽又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设计了了解美景中悟情的教学思路:
1、泉水的特点。特点:绿、深、清。 我让学生充分的想象:
那样清,清得能倒映出 ( )。水是那样清,清得就像 ( )。从而让学生感受泉水的美,为进一步的朗读做基础。具体感受完三个特点后,我创设了让学生给老师们介绍珍珠泉的水有多美,为学生感情朗读提供了语言环境。
2、有趣的水泡。
课文从水泡的形、动、色三方面介绍了水泡的有趣。在学习水泡的形时,我采用了评读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的朗读之中感受重点。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接着我借助学生的表演,让学生感受到了水泡的形成过程的有趣。在这我为学生表达的训练创设了一个情景:“小水泡们,你扑哧一笑想说什么?”为学生的朗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习水泡的颜色时,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读懂了什么?但我发现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的标点的问题学生病没有真正得到重视,所以耽误了时间。设计时可以改为找了两个同学读,在第二个同学读时我告诉了它读的技巧,一方面是为引起其他同学的重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水泡的五颜六色。
3、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已深深的感受到作者是多么喜欢珍珠泉,同时我也感受到学生也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眼清泉,在他们心中有了一种表达需要。
这时我设计了:你想对珍珠泉说些什么?作者说了什么,找到文中的话,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强调更多的是前半句。为此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重走作者童年走的小路去打水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水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达到赞美家乡的情感。这一部分中学生的情绪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顺理成章的设计了一首小诗,让学生尽情的表达。
今年我再次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三年级是一个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也是一个在小学阶段较为关键的一个年级。因为三年级是个过渡时期,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转变,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变化。如何来上好三年级的语文课,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30篇课文,六个阅读链接和六个综合学习,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三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感触很多,关于学生的、自身的和新课程标准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上,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世博会之旅,用新鲜的话题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搭建良好的平台。
之前有专家提到此类情景创设有欺骗学生之嫌的问题,在设计课时,我也考虑到了,但只是觉得这样创设情境不太合适,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情境对于天真、爱幻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勉强奏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增加,会渐渐对此类假设性的情境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一点也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使教学目标落在实处。
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是永恒的主题。在课改过程中,我们既要体现改革的基本思想,也要继承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这节课中,展开部分主要采用算用结合,以用促算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如:首先电脑出示学生准备去世博会参观的排队的场景,给出每个班的人数,引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充分把握学生,提出多种预设。
“算法多样化”是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这里应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我知道,但是教材是否更强调把数字分开来计算,因为我在备课手册上看到的都是拆数这种方法,而我在教学中遇到学生用笔算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的形式来进行口算(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是这样算的),这样是否容易出错,是否属于口算,我有点不明白.不过我当时给予孩子的回答是可以的,找出适合自己的算法就无可厚非.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教师 华秀毓
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如何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富于活力呢?我认真钻研了教材和教参,采用了以下方法来学习本单元内容:
1、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口算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一过程是学生自己的成果,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2、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的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在学生学会简单的乘法后我让学生自己试着算稍难的算式,让学生试着自主学习,思考计算方法,利用新知的迁移来完成学习。
每一堂课都有成功和不足之处。虽然每节课中我为学生搭建了自由展示、自主合作的平台,但对一些学生的关注时间和空间不够,例如,平时一些发言少的、内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多位数乘法的教学让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争取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的学生对歌曲(乐曲)的理解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对歌曲(乐曲)进行比较贴切的分析,可见学生的音乐能力有一定的基础了,这和二年级时的能力培养是分不开的,所以音乐教学,或者说学生音乐方面的各种能力都是要从一开始慢慢培养的,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的培养。
近两年来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较狭隘,容易跟着别人走,自己的创新意识不够强,有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不是很强,畏畏缩缩不敢在同学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表演能力方面,当然这其中也有老师的责任,比如说没有更好地考虑到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同学;没有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表现自己才能的平台等等。建议学校或老师多搞一些文艺方面的活动,比如班级的歌手比赛,小小舞蹈家的比赛等等,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风筝》一文是贾平凹先生写的,是一篇极富儿童气息,充满情趣的文章。这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二篇课文,与其同组的是《古诗两首》、《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以及单元练习。《风筝》一文围绕风筝叙述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详细地描写了孩子们的动作、神态、心情,做风筝时满怀憧憬和希望,即便做出的风筝并不精美,仍满心欢喜,高兴地称它为“幸福鸟”;做好了风筝,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放飞风筝,他们快乐的喊叫,从早晨到下午,情绪高涨,兴味浓厚;可是忽然来了一阵风,无情地将风筝吹断,这可急坏了孩子们,他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想唤回断线的风筝,可是努力无效,风筝倏地飞得无影无踪;孩子们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自己心爱的风筝,于是开始苦苦追寻,他们愿意找遍每个角落……多么可爱的一群孩子,多么自由、快乐的生活。文章正是因为这份感情深深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三年级的孩子品读课文,极其容易与主人公一起憧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
在教学分析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要让同样的情一起飞,让孩子们披文入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体会,让孩子们感悟,学会把事写具体,把自己的情感变化描述清楚。因此教学设计时,我抓住两条线,一是课文写了与风筝相关的几件事(几个情景),二是课文怎么写孩子的动作和心情的,通过两条主线的品析,让孩子感悟文本中的感情变化。
在上三年级体育课《前滚翻》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我演示了猴子滚动后,大部分学生都明白滚翻时要团身的要领,但是在实际的练习中,依然有不少学生不能完成完整动作。关键的原因在于低头的问题。于是,我让两个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的动作,一位学生低头团身,完成了动作;而另一位学生尽管团身很紧,可是由于低头不够,使得他的前额触垫,怎么也翻不过去。面对这样的现象,很多的学生明白了低头的要领,要后脑勺着地。但是明白了不代表能完成动作,我就引导学生利用准备活动时的“低头看天”和“倒看人”游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后脑勺着地的要领,尽管有些学生团身不紧,但是一低头还是可以翻滚过去。在这样的初步体验的基础上,我尝试让学生滚翻以后能站起来。刚刚有些学生低头能滚翻过去,但是由于团身不紧,无法很好的站起。学生明白了动作要领,在后来的练习中,自然而然的在滚翻中团身,力求在滚翻过后能站起。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在滚翻后站起,还有部分学生就差一点点就成功,这时候,我又引导学生双脚用力蹬地。我请两个学生展示比较,动作快的学生很容易就滚翻过去,而动作慢的学生尽管滚翻过去了,但是站起来很艰难。我问翻得快的学生有什么秘密?他说:“要用力翻,脚要用力蹬地。”通过对比引导,超过90%的学生利用低头、团身、蹬地等动作要领,出色的掌握前滚翻的技巧。
在这节课上,我觉得我有两个成功的地方。一是在技能教学上,我采用发现问题——对比分析——改进方法——成功的方法,学生对技能的掌握较出色。大部分学生通过体验,或是观察老师、同学的示范,逐步掌握低头、团身、蹬地的要领,最后掌握前滚翻的技术要领,出色完成动作。在技能指导上,我充分强调要低头、团身、蹬地等要领,
或通过动作比较,或通过动作演示,使学生理解动作要领,突破重点,克服难点,最后顺利掌握前滚翻技术。
二是学生在自主练习时,我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比如一开始有的学生团身紧,但是滚翻不过去,我就引导学生要低头。通过前面的准备活动“低头看天”“倒看人”游戏,使学生理解前滚翻中低头的重要性,强调在前滚翻时要先低头才能滚翻过去。在学生滚翻过去后不能顺利站起时,又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要滚得快,双脚就要用力蹬地。在练习时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学生对于动作的掌握就更容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了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 三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级是一个过渡年 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三年级开始识字不是 教学重点, 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 没办法轻视; 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 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三年级开 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 在二年级只是安排写句练习,这个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 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我不得 不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 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 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 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 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 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 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 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教材中的 32 篇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 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 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 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 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 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 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 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比如, 在教学第七组课文时, 深深的让我体会到在教学生的时候, 也是给了我们一种方式去学习。教学这一组课文,让孩子们体会关于 世界的人民之间,虽然有着地理的界限,但是,人们的友好的心灵是 相通的。 上这组课文的第一课 《太阳是大家的》 的时候, 结合着现实, 利比亚的战争,生灵涂炭,这词是孩子们送出来的,是啊,现代的社 会不太平,期待着孩子们都能活在没有硝烟的蓝天下,孩子们对和平 的期待,能够从他们的眼神中出来。后来,在那一课的反思中,我说 是不是过了点,现在再思考,对生命的重视,对和平的渴望,人与人 之间的信任略显得重要。于是,在上第 28 课时,我庆幸对孩子们的 铺垫。由日本的海啸引出思考,在 72 小时的最佳救援时期,我们的 国家派出了这只队伍。今年是他们成立的第十年,这个十非同寻常。 放手让孩子们去寻找他们棒的地方,细细品读他们的行为,生命与生 命之间,哪怕一点点的生命气息存在,都不能放弃,这就是坚持,这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所以, 一次次的引读: 中国国际救援队, 真棒时, 孩子们可以从心底里感受对他们的敬佩。 当一张张幻灯片出来世界各 地的人们对中国这支救援队的评价的时候, 孩子们的微笑绽放, 此时, 他们的心里自豪的是:他们是中国人,我也是!最后的时候,我出示 了新华社的报道,是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十年活动列表,全世界,哪 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生命的战士! 对这支队伍, 从不认识, 到现在的略微熟悉, 在经历备课上课后, 我也想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 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 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 学习的主人。三年级刚刚从低年级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 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 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 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 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如在教学《和时间赛跑》时,由于备课时侧重于 对课文内容的挖掘、侧重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正确 的估计、预测,在课堂上,学生感到在跟着老师走,有些要求不知如 何去操作,结果学得很累、学得被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 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 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现在,我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 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 ,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 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32 篇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 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 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 ,只 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 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 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 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 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 底蕴,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 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开创教学的新天地。
在课文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新课标中对于中年段语文教学的要求,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教学中我努力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让我的课堂充满语文味,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激趣导入,诱发活力。
在上课伊始,播放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带给他们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读中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学生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得到提升。
(2)注重孩子们朗读水平的提高。
教 学中,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用学生的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在课文朗读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包括自由的,齐读,男女生合作读,生个 读等等,每种形式的读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初次接触课文时我选择自由的,那么孩子就不能齐读,那样会影响学生自己的理解。在读书的过程中及时指导孩子在 发音,吐词上的不足,传授读书方法,使学生的朗读能够不断进步,喜欢朗读,乐于朗读。其中一种读书方法的叫做情境法,通过语言引导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体会放风筝的快乐,轻快,想象羽毛在空中飞时的快乐和轻巧。
(3)品词品句,积累语言
中年级段的阅读教学有别于低年级段,而更加关注对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理解、感悟。本节课,抓住几个关键词语,在帮助学生体会心情变化的同时,积累了语言,且教学形式比较丰富。
如 本文中有很多词是很优美的“翩翩起舞”“凌空飞起”等等,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优美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定氛围,在理解“翩翩飞舞”一词时,提出“翩”字,了 解字形,翩的左边是扁,右边是羽,“扁扁的羽毛飘起来会是什么样?”学生回答“又轻又快地”。再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我们用翩翩飞舞形容什么?”学生答 “蝴蝶在花园里飞舞”、“花瓣里开花托时”、“树叶离开树枝时”、“蒲公英的种子离开妈妈时”……“在孩子们眼中这什么都不像的风筝就好比是五彩斑斓的蝴 蝶在翩翩飞舞,他们的心情也快活地飞扬起来了,这样孩子们既理解了翩翩起舞,又理解了文中隐藏的感情。这样的感情下,我让孩子们再次读课文。孩子么们欢乐 轻松的感情溢于言表。
但是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些词语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在词语“托”字教学中我的教学意图是让孩子们通过动作模 仿,理解“托“是怎样的,领悟作者用词的谨慎,可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将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我应在讲解了”托“和”拿“的区别后让孩子们模仿,然后再让全班 带动作读,这样效果才会更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将字词的教学落到实处,为课堂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风筝》写的是小伙伴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经历,从中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在教学是紧扣孩子们在做、放、 找风筝时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再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情,在体会中再来读出自己的感受。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依托文本, 不断交往对话的过程。文本,作为师生共同研究的对象,作为交往的载体,对课堂交往能否很好地进行,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何从文本找到很好的交往切入点, 变成了不得不研究的问题。文本的深度、高度、广度,亦即文本的丰富内涵,往往蕴含在空白之中。因为是空白,面对空白,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因为 是空白,学生的个性体验有了城县发展的空间和余地;因为是空白,课堂教学会生动活泼,各种情感体验在一起碰撞交流,极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感悟。空白 蕴含与文本之中,空白的呈现,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参与,老师的适时引导。空白,为文本、学生、教师提供了融会贯通的平台。下面就《风筝》一课谈谈课堂教学活 动中空白点的发掘:
一、与看是矛盾处发掘空白点
《风筝》一课,最明显的看似矛盾之处就是写第二段放风筝时,“风筝做好 了,却什么也不像,我们依然快活,还把它叫做幸福鸟。”“不是什么也不像吗?为什么快活?而且将他叫做幸福鸟呢?”不解决这个问题,全文的理解感悟就不可 能深刻。在教学该段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指名学生读该段,其他学生说说作风筝时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说说读了这些句子你理解了哪些内 容?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共同讨论解决。学生就根据自己情况说了把风筝叫幸福鸟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学生原因也不一样。这样一来,不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 来,更拓展了幸福鸟的丰富内涵,一个人的憧憬、幸福变成了所有人的憧憬、幸福;然后再等着我们去发现。
二于情境凸现中发掘空白点
课文第三段写的是小伙伴们放风筝的情景。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放风筝的就是自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凸现情境,把某个情节做适度的夸张,从而让学生的感受更强 烈。教学时,让课件展示孩子们去放风筝时的欢乐场面,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放风筝的?文章中的孩子又是怎样放风筝的?当读到“......站在远远的地 方,说声“放”,这个字时,一个“放”字,虽然不起眼,如果细心体会一下,却能让放风筝的人激动万分。一个“放”字,不仅让学生想起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 更体会到放时的激动、紧张、充满希望的心情。通过学生的朗读,尤其是全体快速而又响亮地朗读“放”的时候,将“放”的情景进行放大处理,情境一下子凸现在 学生们的心中,此刻,放风筝的就是我。不仅让学生的情感有了切入点,更在读中留下空白去回味。
三.于言有未尽间挖掘空白点
课 文第三段写放风筝,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让学生多读几遍,看村里人是带着什么语气和神态说的?学生比赛读出村里人带着惊 奇和羡慕来夸赞他们。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啊,孩子们拥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拥有着快乐,怎能不令人羡慕呢?你就是放风筝的小伙伴,你听到这样的赞扬,会是 怎样的心情?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的激动、有的兴奋、有的自豪、有的幸福......这样一来,放风筝的快活不言而喻。
四.于重点词句中发掘空白点
风 筝飞上了天,孩子们的心也跟着飞上了天,突然,当自己正在高高飞着的风筝线断了,飞了,你的心情怎样呢?抓住关键词语“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来 体会孩子们当风筝找不见时着急、伤心难过的心情,适时提问:你着急什么?你在呼唤什么?我们都哭了,为了一支怎样的风筝?引导孩子们去体会、说话,将感情 推向高潮。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被我们叫做幸福鸟的风筝;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的风筝;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承载着我们理想的风筝;我们 都哭了,为了那只装满我们童年快乐的风筝。若创造性的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并进行情境创设,得到的便是学生情感、思维与个性的创造性发挥。
五、于意味深长处挖掘空白点
《风筝》一文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结尾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借此让孩子们拓展说话:幸 福鸟究竟找到没有?小伙伴们还会伤心吗?他们还会充满希望吗?他们仅仅是在寻找一只风筝吗?不同的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最后老师总结,不管幸 福鸟找没找到,孩子们一定找到的是希望、幸福、理想、快乐!
空白,依托教材,但却不局限于教材,甚至超越教材。挖掘出文本中的空白,就等于在课堂交往中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在空白这一空间中有充分展现的自由,思维情感既有所依托,又没有限制。
这 篇课文上完后虽然被学校评为优质课,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亮点,如学生能依托教材的空白点能更好地与文本对话,感情也得到了释放。但是也存在一些问 题:如对电脑操作还不是运用自如,导致后边时间还有点紧张,感情朗读还不够到位,最后放歌曲时还没有完全将孩子们的情感宣泄出来。我今后还要多学习,努力 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语言艺术,深钻细研教材,以使课堂达到更加满意理想的效果,为社会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
《赶海》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趣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无比热爱的情怀。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领悟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难点在于凭借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抒发自我情感。在教学中,我采用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以读促思,以演促读再促思,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具体设置如下程序教学:
一、感知文本 引出“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后果。” 本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大海的优美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让学生用词句来表达对大海的印象,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句积累,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还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赶海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完全陶醉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
特别是和“海洋宝宝交朋友”的环节,既让学生复习了词语,训练了学生的书写习惯,又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了学生强烈地阅读课文的愿望,可谓“一举三得”。
二、与文本对话 紧扣“趣”,辐射全篇。
1、《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生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仔细读第2-4自然段,找出赶海的有趣场景,分别加上小标题,理清脉络。
2、读中交流:从那些地方看出这个场景的有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自渎感悟能力。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导读重点场景。捉海星部分先让学生试读,通句子比较。从“摸呀摸呀”,“嘿…!中体会到抓海星给我带来的乐趣。导读捉螃蟹的场景,使学生体会到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的专注神情与“螃蟹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的鲜明对照,通过 “原来”使学生体会到螃蟹作最后挣扎令人忽俊不禁的情形。导读“捏大虾”时,让学生品味比喻句的精当,通过朗读想象大虾大摇大摆神气十足的样子,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我“只一捏”便俘虏了“武将”的那种得胜时的喜悦心情。语文教学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字词上,才体现出它和工具性。4、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课堂即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可亲近的大姐姐。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出来。
三、再品“趣”,整体回归。
师娓娓讲述,把学生带入情境:“我”满载而归,迎着柔和的海风,沐浴着夕阳的余挥,踩着软绵绵的沙滩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极了,不由得哼起了最爱唱的歌。
四、围绕“趣”,课外延伸。
文中用了“嘿、哩、咦、哦”等语气:“战利品、武将”借代词,“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满载而归”成语。这些词语的恰当运使用使文章生动形象。尽管全文场景描写没出现一个“趣”字。但我们读后却充分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让我们学习这种写法,说一说自己参加的最开心的有趣的一次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实践;在兴致盎然的阅读实践中,感受成功带来的阅读乐趣;在具体形象的阅读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自己也要多读、多看、多思考。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他们写读书笔记。一能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的论断。言尽之意就是说“名师出高徒”。当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有时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会觉得束手无策。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我认为平时应该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
总之,新教材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内容上的更新,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法上如何去创新。努力帮助学生从小练好语文基本功,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学期即将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研究教学,下面两个方
面体会较深。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开阔学生视野。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下面就《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一课,谈一下我的想法。
(一)、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在《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教学中,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学效果明显。表现在:
1、以审美为核心,注意情感育人。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注意了创设音乐情境,教师情感示范,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2、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为本,注重了师生情感交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获取,主动发展。
3、结合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4、撕纸贴画的艺术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二)、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师努力突破传统发声、节奏练习、听音练习的框框,将发声、节奏、听辨练习融于歌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同时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当然,有所得也有所失,主要表现在教学容量安排太饱满,学习歌曲环节进行得比较仓促,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第3、4段歌词的学唱应该放在第二课时进行。
总之,这节课上完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艺术不容说教,情感不容灌输,只要教师心中想到的首先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来设计,那么这节音乐课就会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今后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的能力,唯有如此,音乐课才能更有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教师 华秀毓
我上了《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踏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在课文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新课标中对于中年段语文教学的要求,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教学中我努力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让我的课堂充满语文味,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激趣导入,诱发活力。
在上课伊始,播放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带给他们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读中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学生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得到提升。
(2)注重孩子们朗读水平的提高。
教 学中,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用学生的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在课文朗读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包括自由的,齐读,男女生合作读,生个 读等等,每种形式的读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初次接触课文时我选择自由的,那么孩子就不能齐读,那样会影响学生自己的理解。在读书的过程中及时指导孩子在 发音,吐词上的不足,传授读书方法,使学生的朗读能够不断进步,喜欢朗读,乐于朗读。其中一种读书方法的叫做情境法,通过语言引导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体会放风筝的快乐,轻快,想象羽毛在空中飞时的快乐和轻巧。
(3)品词品句,积累语言
中年级段的阅读教学有别于低年级段,而更加关注对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理解、感悟。本节课,抓住几个关键词语,在帮助学生体会心情变化的同时,积累了语言,且教学形式比较丰富。
如 本文中有很多词是很优美的“翩翩起舞”“凌空飞起”等等,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优美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定氛围,在理解“翩翩飞舞”一词时,提出“翩”字,了 解字形,翩的左边是扁,右边是羽,“扁扁的羽毛飘起来会是什么样?”学生回答“又轻又快地”。再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我们用翩翩飞舞形容什么?”学生答 “蝴蝶在花园里飞舞”、“花瓣里开花托时”、“树叶离开树枝时”、“蒲公英的种子离开妈妈时”……“在孩子们眼中这什么都不像的风筝就好比是五彩斑斓的蝴 蝶在翩翩飞舞,他们的心情也快活地飞扬起来了,这样孩子们既理解了翩翩起舞,又理解了文中隐藏的感情。这样的感情下,我让孩子们再次读课文。孩子么们欢乐 轻松的感情溢于言表。
但是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些词语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在词语“托”字教学中我的教学意图是让孩子们通过动作模 仿,理解“托“是怎样的,领悟作者用词的谨慎,可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将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我应在讲解了”托“和”拿“的区别后让孩子们模仿,然后再让全班 带动作读,这样效果才会更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将字词的教学落到实处,为课堂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风筝》写的是小伙伴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经历,从中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在教学是紧扣孩子们在做、放、 找风筝时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再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情,在体会中再来读出自己的感受。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依托文本, 不断交往对话的过程。文本,作为师生共同研究的对象,作为交往的载体,对课堂交往能否很好地进行,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何从文本找到很好的交往切入点, 变成了不得不研究的问题。文本的深度、高度、广度,亦即文本的丰富内涵,往往蕴含在空白之中。因为是空白,面对空白,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因为 是空白,学生的个性体验有了城县发展的空间和余地;因为是空白,课堂教学会生动活泼,各种情感体验在一起碰撞交流,极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感悟。空白 蕴含与文本之中,空白的呈现,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参与,老师的适时引导。空白,为文本、学生、教师提供了融会贯通的平台。下面就《风筝》一课谈谈课堂教学活 动中空白点的发掘:
一、与看是矛盾处发掘空白点
《风筝》一课,最明显的看似矛盾之处就是写第二段放风筝时,“风筝做好 了,却什么也不像,我们依然快活,还把它叫做幸福鸟。”“不是什么也不像吗?为什么快活?而且将他叫做幸福鸟呢?”不解决这个问题,全文的理解感悟就不可 能深刻。在教学该段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指名学生读该段,其他学生说说作风筝时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说说读了这些句子你理解了哪些内 容?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共同讨论解决。学生就根据自己情况说了把风筝叫幸福鸟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学生原因也不一样。这样一来,不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 来,更拓展了幸福鸟的丰富内涵,一个人的憧憬、幸福变成了所有人的憧憬、幸福;然后再等着我们去发现。
二于情境凸现中发掘空白点
课文第三段写的是小伙伴们放风筝的情景。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放风筝的就是自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凸现情境,把某个情节做适度的夸张,从而让学生的感受更强 烈。教学时,让课件展示孩子们去放风筝时的欢乐场面,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放风筝的?文章中的孩子又是怎样放风筝的?当读到“......站在远远的地 方,说声“放”,这个字时,一个“放”字,虽然不起眼,如果细心体会一下,却能让放风筝的人激动万分。一个“放”字,不仅让学生想起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 更体会到放时的激动、紧张、充满希望的心情。通过学生的朗读,尤其是全体快速而又响亮地朗读“放”的时候,将“放”的情景进行放大处理,情境一下子凸现在 学生们的心中,此刻,放风筝的就是我。不仅让学生的情感有了切入点,更在读中留下空白去回味。
三.于言有未尽间挖掘空白点
课 文第三段写放风筝,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让学生多读几遍,看村里人是带着什么语气和神态说的?学生比赛读出村里人带着惊 奇和羡慕来夸赞他们。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啊,孩子们拥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拥有着快乐,怎能不令人羡慕呢?你就是放风筝的小伙伴,你听到这样的赞扬,会是 怎样的心情?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的激动、有的兴奋、有的自豪、有的幸福......这样一来,放风筝的快活不言而喻。
四.于重点词句中发掘空白点
风 筝飞上了天,孩子们的心也跟着飞上了天,突然,当自己正在高高飞着的风筝线断了,飞了,你的心情怎样呢?抓住关键词语“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来 体会孩子们当风筝找不见时着急、伤心难过的心情,适时提问:你着急什么?你在呼唤什么?我们都哭了,为了一支怎样的风筝?引导孩子们去体会、说话,将感情 推向高潮。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被我们叫做幸福鸟的风筝;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的风筝;我们都哭了,为了那只承载着我们理想的风筝;我们 都哭了,为了那只装满我们童年快乐的风筝。若创造性的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并进行情境创设,得到的便是学生情感、思维与个性的创造性发挥。
五、于意味深长处挖掘空白点
《风筝》一文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结尾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借此让孩子们拓展说话:幸 福鸟究竟找到没有?小伙伴们还会伤心吗?他们还会充满希望吗?他们仅仅是在寻找一只风筝吗?不同的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最后老师总结,不管幸 福鸟找没找到,孩子们一定找到的是希望、幸福、理想、快乐!
空白,依托教材,但却不局限于教材,甚至超越教材。挖掘出文本中的空白,就等于在课堂交往中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在空白这一空间中有充分展现的自由,思维情感既有所依托,又没有限制。
这 篇课文上完后虽然被学校评为优质课,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亮点,如学生能依托教材的空白点能更好地与文本对话,感情也得到了释放。但是也存在一些问 题:如对电脑操作还不是运用自如,导致后边时间还有点紧张,感情朗读还不够到位,最后放歌曲时还没有完全将孩子们的情感宣泄出来。我今后还要多学习,努力 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语言艺术,深钻细研教材,以使课堂达到更加满意理想的效果,为社会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