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一名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抱着服务农村、贴近社会、锻炼自的愿望,参加了此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希望利用自己和团队成员所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农民和了解农村的农业发展情况,同时也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积累多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团结合作等等。最终,我成为实践团队的一员,并坚信任何的实践机会都能给我带来课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科学方法和理论去指导实践,与时俱进,我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之路。
或许是因为出于对农业的兴趣,也或许是因为之前有过一次下乡的经历,我很荣幸的担任了支农队长一职,在时间前期以及事件过程中,带领着大家完成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从前期的准备工作、活动方案的策划、队员的选拔,一直到踏上征程并顺利完成任务,无不凝聚着我们团队队员的心血。
五月伊始,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了,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没有考虑过不被学校选上这些问题。我们下乡主要分为两个板块,其一是和超过80%的实践队伍一样——支教,其二,利用我们所学所知,开展特殊的支农活动。无论是支教还是支农,我们都积极的准备着,从支教的课程安排、备课到支农的熟悉农业相关知识,同时也利用节假日的空隙,我们有队员专门前往实践地办理接收证明。前期准备工作关系到我们后期能否顺利的展开支农支教工作,也决定着我们暑期实践是否有意义。就工作而言,因为我之前有过参加的经历,而且对此次活动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可能接受的任务也相对较多。
1.支农部分
1) 根据实践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安排各个农业兴趣小组,分别组织学习种养殖技术,以便于和当地农民相互交流
2) 收集各种种养殖技术资料并简化,使之通俗易懂,并打印,以便派发之后农民能够理解
3) 联系学院老师,以提供支农所需派发的种子,并最终获得不少数量的秋播种子
4) 和多为队员一起到广东农学会收集书刊《广东农学通讯》
5) 支农策划书
6) 设计农业生产遇到和存在的相关问卷
7) 设计服务队队服
2.支教部分
1) 设计招生海报、学生奖状并打印
2) 学习和掌握趣味数学的相关教学信息
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在我校已经敲响。不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在旭日初升的时候就投入工作,在两周一次例会的基础上,时间过得很快,但是我们取得的成就也越多。各项准备工作也已基本结束,出发前的最后一次集体会议——暑期三下乡动员大会,简单的说明当前的基本情况和此次活动的注意事项以及个人所需携带物资,再有几天,出发的时间到了。我们满怀激情,背起行囊,和队友踏上征程,深入农村,服务农村,争取在这短暂的时光中能成长起来,增多见识,学一些书本学不到的东西。
7月8号,一行15人从广州坐火车到陆川县,再经汽车到达我们的实践地——美丽的沙湖乡。在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受到了沙湖乡政府的热情接待,并且由温副乡长亲自帮我们协调住宿和吃饭的地方——沙湖初中,而且沙湖初中的校领导对我们的到来也表示热情欢迎,并且给我们解决了网络的问题。我的暑期实践也在此处正式展开。
一、支农篇
1. 入乡随俗,脚踏实地从城市到农村,大家都能很快的适应村里的生活。实践队员在出行的过程中,大家身着队服,头戴草帽,尽管是在烈日炎炎的七月,我们背包里的雨伞也只是作为防雨的工具。即便是女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依然坚持着,只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一支为农村服务的实践团队。
2. 纪律严明在出行过程中,难免涉及大家的安全问题,马路边、田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马路边,长长的队伍,在旗帜的带领下,大家集体向右行,避开来来往往的车辆,这不是我第一次带队,但却是第一次校外带队,走出校园,每时每刻都需要关注着队员的安全,背上的背包,也时刻装着应急的药品,无论是马路还是田间,总在时刻提醒着大家注意安全,更实在收割水稻的时候每隔几分钟便要喊一次注意安全,以防割伤。在田间,大家缓慢前进,不得踩踏田间的农作物。而在和农民交流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不礼貌的情况,都能和农民亲切的交谈。从田间地头,再到街头结尾,经过近10天的时间,到处遍布着我们的身影。带着大家了解当地农作物的栽培种类、环境变化、水利设施、水土流失以及农产品流通现状等情况,同时也向被调查的农户了解到他们的种植面积、产量、家庭经济来源等。在7月13号,我们专门联系好了需要帮助的农户,八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身着队服、头戴草帽、扛着旗帜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在农户的指导下,一个个的拿着镰刀,像饿极了的猛虎一样,将田里的水稻放倒了一片又一片,似乎是将憋了近二十年的力气都使出来了,日近黄昏,我们不仅将水稻收割完了,还帮着他们打谷,并把稻谷一袋袋的送到摩托车上。晚上,在农户的盛情邀请下,我们在他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并聊到一些农业方面的问题。
在调查和走访过程中,让我真实的了解到村民们内心想法,虽然他们的普通话讲得并不标准,有部分人甚至不会讲普通话,不过大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每个人都努力的去跟当地居民交流,我们把那些稍微能听的懂方言的同学安排到支农小组中,另外我们调研的时候方式也比较新颖,采用闲聊的方式,把一些问题穿插进去我们的话题当中,从聊天中收集到我们需要的信息。
二、支教篇
作为一个团队,我们不仅有支农,同时还有支教,每天,除了我带出去支农的小组之外,队伍中剩下的都参与到支教活动中,或许是因为对支教的参与度不够,所以我对此了解不是很多,但是,每天早上当我们在食堂做早餐的时候,就能看见有部分小学生来到学校,等待着我们这些所谓的老师给他们授课,而当我走在路上,偶尔从旁边经过的小朋友总会在不经意间送上一声意想不到的问候“老师好”,不经回想起,之前都是我向老师问候的,而现在,有学生向我问候了,心中莫名的兴奋,同时,也表现出农村的孩
子们是多么的纯真、礼貌。从我们开始招生到散学典礼的期间,偶尔我也会接触到一些学生,看着他们活泼的身影,放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尤其是在结束那天,我拿着相机,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要求给他们和所谓的老师拍照留恋的时候,老师们含着泪水向他们述说着感触的时候,他们拿着本子和笔向我们要联系方式的时候,他们向我们赠送小礼物的时候,我的心触动了。他们生活在农村,但是,他们真诚、善良、活泼。当听到有小朋友要回家帮助父母收割水稻的时候,我震惊了,他们都还很小,生活在农村,但是,他们比城市的孩子更懂事,也更成熟。
三、生活篇和支教,我们还有必不可少的生活部分,每天,在后勤部长李见的安排之下,我们的伙食基本上
保证了三菜一汤,而且每天的菜式也不尽相同。每天早中晚饭,厨房里总有那么四五个人在忙碌着,或许有的同学只是第一次做饭,但是却很认真的在操作,做出来的菜也比学校食堂的更有口感。我不仅喜欢农业,也喜欢厨房,所以,我做饭的次数向相对较多一些,几乎每次都有师弟或师妹在旁帮助,无论是支农回来拖着疲惫的身躯还是闲暇时的工作,但凡安排到我去厨房,我都会用心的做好每一道菜,尽管味道不尽完美。记忆深刻的是我们全体一起包饺子,用啤酒瓶做的擀面杖,不同口味的饺子馅儿,不同厚度的饺子皮,同时也是生熟不一的饺子,尽管三下乡已经结束了,但真可谓是回味无穷。
四、总结
我们所有的队员还会在宿舍进行每天的经验交流,把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提出,然后我们大家一起解决,也说一些我们工作中遇到的趣事,一些大家印象深刻的经历,把白天的劳累在无忧无虑的聊天当中忘却,让我们的团队能时刻都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每天的工作。每位队员都能相互的关心着对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提醒我,并帮助我解决该困难,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想的是“我们是一个队团队”。这次是我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我很珍惜着这短短的十来天时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和愉快。总有一股动力让我前进,这不仅是我参加过的时间最长的一次集体活动,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习到我缺少的东西,得到了锻炼,使我变得更加成熟,给予了我人生回忆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和经历,并坦然的接受过程的酸甜苦辣和结果的成败得失,人生就会很精彩。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坚信:意气奋发的我们经得住暴风雨的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总之,这个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去时,我们懵懂无知,回来时,却在背囊里装满了收获。有知识上的增长,也有心灵上的抚慰。在沙湖乡的日子里,我们住在简陋的宿舍楼,每夜与蚊子作战,可是我们乐在其中。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团队的队员分工协作,彼此鼓励,吵过闹过,重要的是我们一起经历过,这是我成长岁月中一段弥足珍贵的回忆。也许,当多年后再回首在沙湖乡三下乡的日子,我依然会记得每一张笑脸以及背后感人的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一名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抱着服务农村、贴近社会、锻炼自的愿望,参加了此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希望利用自己和团队成员所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农民和了解农村的农业发展情况,同时也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积累多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团结合作等等。最终,我成为实践团队的一员,并坚信任何的实践机会都能给我带来课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科学方法和理论去指导实践,与时俱进,我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之路。
或许是因为出于对农业的兴趣,也或许是因为之前有过一次下乡的经历,我很荣幸的担任了支农队长一职,在时间前期以及事件过程中,带领着大家完成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从前期的准备工作、活动方案的策划、队员的选拔,一直到踏上征程并顺利完成任务,无不凝聚着我们团队队员的心血。
五月伊始,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了,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没有考虑过不被学校选上这些问题。我们下乡主要分为两个板块,其一是和超过80%的实践队伍一样——支教,其二,利用我们所学所知,开展特殊的支农活动。无论是支教还是支农,我们都积极的准备着,从支教的课程安排、备课到支农的熟悉农业相关知识,同时也利用节假日的空隙,我们有队员专门前往实践地办理接收证明。前期准备工作关系到我们后期能否顺利的展开支农支教工作,也决定着我们暑期实践是否有意义。就工作而言,因为我之前有过参加的经历,而且对此次活动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可能接受的任务也相对较多。
1.支农部分
1) 根据实践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安排各个农业兴趣小组,分别组织学习种养殖技术,以便于和当地农民相互交流
2) 收集各种.种养殖技术资料并简化,使之通俗易懂,并打印,以便派发之后农民能够理解
3) 联系学院老师,以提供支农所需派发的种子,并最终获得不少数量的秋播种子
4) 和多为队员一起到广东农学会收集书刊《广东农学通讯》
5) 支农策划书
6) 设计农业生产遇到和存在的相关问卷
7) 设计服务队队服
2.支教部分
1) 设计招生海报、学生奖状并打印
2) 学习和掌握趣味数学的相关教学信息
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在我校已经敲响。不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在旭日初升的时候就投入工作,在两周一次例会的基础上,时间过得很快,但是我们取得的成就也越多。各项准备工作也已基本结束,出发前的最后一次集体会议——暑期三下乡动员大会,简单的说明当前的基本情况和此次活动的注意事项以及个人所需携带物资,再有几天,出发的时间到了。我们满怀激情,背起行囊,和队友踏上征程,深入农村,服务农村,争取在这短暂的时光中能成长起来,增多见识,学一些书本学不到的东西。
7月8号,一行15人从广州坐火车到陆川县,再经汽车到达我们的实践地——美丽的沙湖乡。在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受到了沙湖乡政府的热情接待,并且由温副乡长亲自帮我们协调住宿和吃饭的地方——沙湖初中,而且沙湖初中的校领导对我们的到来也表示热情欢迎,并且给我们解决了网络的问题。我的暑期实践也在此处正式展开。
一、支农篇
1. 入乡随俗,脚踏实地从城市到农村,大家都能很快的适应村里的生活。实践队员在出行的过程中,大家身着队服,头戴草帽,尽管是在烈日炎炎的七月,我们背包里的雨伞也只是作为防雨的工具。即便是女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依然坚持着,只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一支为农村服务的实践团队。
2. 纪律严明在出行过程中,难免涉及大家的安全问题,马路边、田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马路边,长长的队伍,在旗帜的带领下,大家集体向右行,避开来来往往的车辆,这不是我第一次带队,但却是第一次校外带队,走出校园,每时每刻都需要关注着队员的安全,背上的背包,也时刻装着应急的药品,无论是马路还是田间,总在时刻提醒着大家注意安全,更实在收割水稻的时候每隔几分钟便要喊一次注意安全,以防割伤。在田间,大家缓慢前进,不得踩踏田间的农作物。而在和农民交流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不礼貌的情况,都能和农民亲切的交谈。从田间地头,再到街头结尾,经过近10天的时间,到处遍布着我们的身影。带着大家了解当地农作物的栽培种类、环境变化、水利设施、水土流失以及农产品流通现状等情况,同时也向被调查的农户了解到他们的种植面积、产量、家庭经济来源等。在7月13号,我们专门联系好了需要帮助的农户,八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身着队服、头戴草帽、扛着旗帜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在农户的指导下,一个个的拿着镰刀,像饿极了的猛虎一样,将田里的水稻放倒了一片又一片,似乎是将憋了近二十年的力气都使出来了,日近黄昏,我们不仅将水稻收割完了,还帮着他们打谷,并把稻谷一袋袋的送到摩托车上。晚上,在农户的盛情邀请下,我们在他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并聊到一些农业方面的问题。
在调查和走访过程中,让我真实的了解到村民们内心想法,虽然他们的普通话讲得并不标准,有部分人甚至不会讲普通话,不过大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每个人都努力的去跟当地居民交流,我们把那些稍微能听的懂方言的同学安排到支农小组中,另外我们调研的时候方式也比较新颖,采用闲聊的方式,把一些问题穿插进去我们的话题当中,从聊天中收集到我们需要的信息。
二、支教篇
作为一个团队,我们不仅有支农,同时还有支教,每天,除了我带出去支农的小组之外,队伍中剩下的都参与到支教活动中,或许是因为对支教的参与度不够,所以我对此了解不是很多,但是,每天早上当我们在食堂做早餐的时候,就能看见有部分小学生来到学校,等待着我们这些所谓的老师给他们授课,而当我走在路上,偶尔从旁边经过的小朋友总会在不经意间送上一声意想不到的问候“老师好”,不经回想起,之前都是我向老师问候的,而现在,有学生向我问候了,心中莫名的兴奋,同时,也表现出农村的孩
子们是多么的纯真、礼貌。从我们开始招生到散学典礼的期间,偶尔我也会接触到一些学生,看着他们活泼的身影,放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尤其是在结束那天,我拿着相机,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要求给他们和所谓的老师拍照留恋的时候,老师们含着泪水向他们述说着感触的时候,他们拿着本子和笔向我们要联系方式的时候,他们向我们赠送小礼物的时候,我的心触动了。他们生活在农村,但是,他们真诚、善良、活泼。当听到有小朋友要回家帮助父母收割水稻的时候,我震惊了,他们都还很小,生活在农村,但是,他们比城市的孩子更懂事,也更成熟。
三、生活篇和支教,我们还有必不可少的生活部分,每天,在后勤部长李见的安排之下,我们的伙食基本上
保证了三菜一汤,而且每天的菜式也不尽相同。每天早中晚饭,厨房里总有那么四五个人在忙碌着,或许有的同学只是第一次做饭,但是却很认真的在操作,做出来的菜也比学校食堂的更有口感。我不仅喜欢农业,也喜欢厨房,所以,我做饭的次数向相对较多一些,几乎每次都有师弟或师妹在旁帮助,无论是支农回来拖着疲惫的身躯还是闲暇时的工作,但凡安排到我去厨房,我都会用心的做好每一道菜,尽管味道不尽完美。记忆深刻的是我们全体一起包饺子,用啤酒瓶做的擀面杖,不同口味的饺子馅儿,不同厚度的饺子皮,同时也是生熟不一的饺子,尽管三下乡已经结束了,但真可谓是回味无穷。
四、总结
我们所有的队员还会在宿舍进行每天的经验交流,把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提出,然后我们大家一起解决,也说一些我们工作中遇到的趣事,一些大家印象深刻的经历,把白天的劳累在无忧无虑的聊天当中忘却,让我们的团队能时刻都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每天的工作。每位队员都能相互的关心着对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提醒我,并帮助我解决该困难,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想的是“我们是一个队团队”。这次是我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我很珍惜着这短短的十来天时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和愉快。总有一股动力让我前进,这不仅是我参加过的时间最长的一次集体活动,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习到我缺少的东西,得到了锻炼,使我变得更加成熟,给予了我人生回忆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和经历,并坦然的接受过程的酸甜苦辣和结果的成败得失,人生就会很精彩。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坚信:意气奋发的我们经得住暴风雨的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总之,这个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去时,我们懵懂无知,回来时,却在背囊里装满了收获。有知识上的增长,也有心灵上的抚慰。在沙湖乡的日子里,我们住在简陋的宿舍楼,每夜与蚊子作战,可是我们乐在其中。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团队的队员分工协作,彼此鼓励,吵过闹过,重要的是我们一起经历过,这是我成长岁月中一段弥足珍贵的回忆。也许,当多年后再回首在沙湖乡三下乡的日子,我依然会记得每一张笑脸以及背后感人的故事。
时间过的很快,“三下乡”活动就结束了。这次我们的活动是分两部分进行的,第一部分是我们“三下乡”团队自己的活动,到曹江镇做农业信息方面的调研,开讲座,送种子,主要是水稻种子,有华航丝苗,金航丝苗,胜巴丝苗,还有甜玉米种子。我们还去了老人院,到当地实地观摩了淮山的种植和收成。第二部分,主要是做国土资源方面的调查,有到农户做调查问卷,开关于国土资源方面的座谈会啦,对信息服务站的检查,还有一个文艺汇演。在这短短的十多天内,我们的行程是多麽的紧凑虽然忙碌但是充实。
首先,在这次的活动中收获最大的是能真正地感觉到农村生活的艰辛,在平时我们只知道农村的生活是比较简朴的,但是并没有亲身地去体会到。而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就让我感触良多。在做农户的调研的时候,我观察到他们的屋子从外面看来是很大的,但是里面是比较空的,有的农户物屋里甚至还养家禽,满屋的苍蝇在飞来飞去,这么恶劣的环境真的很难想象如何去生活的,卫生条件是极其的恶劣的。在同一条村子里贫富悬殊是比较大的,但毕竟富农还只是少数,农村的生活真的比较艰辛,不是亲眼看到,自己大概也不相信,但是农村的空气,水资源倒是受到的污染是很少的,这可能与它的发展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吧。还有这里的农民生活得比较贫困的一个首要的因素是他们的收入都是比较低的,我们知道农民可以是说是考天吃饭的,那年的收成好不好与当年的气候有关,除了气候的原因外,农药贵,甚至价格与质量是不成比例的,农药的质量不过关,农产品信息落后,商家的恶意砍价等,这些就使得农户的生活变得不容易。农村的发展真的需要规范的管理和大家的监督。
然后,我们赢得了友谊。我是后来才加入这个团队的,对与队员我大多都不认识的,透过多次的活动,我与师姐师兄们熟络了,他们都很照顾我们几个师妹,跟师兄师姐一起打球的感觉真的很好,我们有时候会在宿舍里跳舞唱歌,看我们当天活动的照片,那种快乐,我一直都在回味着,真希望时间就停在我们“三下乡”的日子里。
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团结与合作。这一点在我们大家在做那个国土资源的文艺汇演的时候我的感受是最深的,我们在一天多一点的时间要自己搞十来个节目,还有四个游戏的摊位,工作量是非常的大的,是比较辛苦的,但是最辛苦的还是队长,他每天都在做联络的工作,如果出状况了,又得要马上想方案,还有晓霞是这个汇演的主要策划者,即使是病了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精神是让我非常的敬佩。当然我们队员们也在为自己要负责的项目而努力,那两天虽然真的过得很累,但是好像是过得最开心的两天,我想我是不一会忘记这两天的,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时光真的是很快乐,这就是团队精神的魅力。
每次看照片的时候,历历尤在目,“三下乡”就是让自己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我真的非常感谢师兄师姐们跟我们三个这个机会,或许这是我们人生中唯一的一次下乡了,但是这唯一的一次足以让我回味一生了。
“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脑海中一直回荡着这首《再见》。为期八天的三下乡结束了,看着小朋友们和广财小伙伴们的身影,带着不舍离开了沙溪小学,心里感慨万千。
回想这八天的生活,从第一天的抱怨和不习惯,到最后一天的依依不舍,我学会了很多。虽然中间还有许多有趣的小插曲,被蚊子咬得满身包;在地板睡得全身酸痛;早上很多起床买早餐;总觉得很累,吃不够饭;被小朋友们整得要死等,但是我丝毫不后悔来这里三下乡,在这里收获了韩师和广财小伙伴们的友谊,还有小朋友们纯真的笑脸,痛并快乐着,这就是三下乡最好的表达,但更多的是快乐。
第一天来到沙溪中心小学,印象就是学校好小啊,水好小,洗澡排了好久好久的队,累得我一倒就睡。那一天晚上,开了一个好长好严肃的会议,硝烟四起,两个队伍的合作似乎不容乐观。不过经过事实证明,这是想多了。也许刚开始是没有那么顺利,但是我们慢慢地都融入到了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互助,顺利地完成了小学的教学任务还有文艺汇演。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
每天早上,五点半就有人起床去买早餐了,剩下的人又要在小学生来之前吃完早餐,为了给他们留下好印象。每天还没上课前,坐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小朋友们,发现自己真的不年轻了,完全没有他们那种纯真和充沛的精力,他们好像是可爱的小兔子,对事物充满好奇,又蹦蹦跳跳,充满生机和活力。每天上课前,总要精心准备上课内容,想着怎么让他们把那些东西吸收进去,又要想着法儿阻止他们的捣乱,这还真不是一个好活儿,不过我们却乐在其中,看着他们欢乐的笑脸,觉得一切都够了,最美好的莫过于小朋友们发自内心的微笑了,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纯真无邪的笑了。
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家访的时候吧,家长们是那么的热情,拿出他们有的东西来款待我们,生怕怠慢了我们,难以忘怀的还是他们谈到孩子时的神采奕奕,那是骄傲,那是无奈,那是流露出的爱啊。我深深地相信,世界上再没有其他爱比得上父母对孩子的爱,平凡而伟大。
在这短短的八天里,学会了与伙伴们分享快乐,分担责任,团结合作。与小朋友们相处的时间了,快乐而又满足,明白了老师的不易,也学得了一些上课的经验,这是在课本上远远学不到的东西。在这里也深深体验了生活,知道现在安逸的生活来之不易,更懂得了珍惜。就像《再见》说的“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段艰辛快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