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教育充满着幸福
——xx中学学校发展定位、发展规划及XX年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稿
依据中山区政府XX年《中山区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中山区XX年学校自主性发展指标评估操作办法》这两个文件的要求,现将xx中学xx学校发展定位及发展规划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定位的解读
(一)、实施幸福教育,落实育人目标
学校发展定位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灵魂,是用来指引学校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方向及核心,学校战略发展定位的制定对学校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地规划好学校发展定位就能对学校自身情况进行透彻认识并理性地选择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使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正确轨道,同时学校战略发展定位也是学校制定规划的前提和支撑。
三十五中学所处的寺儿沟地区是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我校有近半数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的文化素养、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状况等存在较多的问题,以前师生的幸福指数普遍偏低,学校甚至一度被认定为中山区薄弱学校,教师要求交流的愿望非常强烈。但随着老城区的改造,学校周边现代化住宅区的相继建成,我校的学生素质和数量在逐年提升。此外,随着近年来教师交流的深入开展,新毕业大学生的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XX年9月新校舍翻建落成后,现代化教育设备设施的投入使用为学校的整体提升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加上几届领导人文管理和细致的工作,学校的软硬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继承了十五期间实施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及xx期间的“实施自主发展教育,造就自主发展的人”(双自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xx期间我校的发展定位是——实施幸福教育,让师生幸福成长。(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我校将在“实施幸福教育,让师生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在以往自主发展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全力提升师生的整体人文素养,营造和谐、幸福、民主的校园氛围,将我校建设成为一所讲求创新研究、致力文化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关注师生幸福的区域性优质学校。)
讲求创新研究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致力文化建设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需求(中央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重特色发展是学校自身突破瓶颈的必由之路;关注师生幸福是创建和谐校园及优质学校的必要措施。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个体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积极愉悦的体验,它是人们源于内心的一种感受,是完美人生和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人的生活是以幸福为目的的。什么是幸福教育?追溯教育的产生历史和发展足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育是以人的生活为目的,探寻人类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发展轨迹的实践过程。既然教育是以人的生活为目的,而人的生活又是以幸福为目的,那么教育最终也应该是以人的幸福为目的。教育作为有意识、有组织的培养人为目的的活动,它应当担负起生成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这样一种责任和义务。应当以人的终生幸福为目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理解幸福、体验幸福、奉献幸福的人,“通过幸福的教育创造教育的幸福”,从而促进个人、家庭及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教育。
(二)实施幸福教育的依据与现实可能
1、理论依据
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是毋需置疑的”。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 “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毛泽东在1934年1月就对苏维埃的教育制定了人道主义的办学方针:“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使广大的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1990年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宣称:“教育是人的权利,教育应该造福于人,使人幸福。幸福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它同时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在序言里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其实就是对幸福的期盼。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幸福是人的追求,也是人的需要,人的幸福的获得需要教育来实现。幸福教育和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可以说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解的深化与升华。
(2)、现实可能
幸福教育这一理念是基于对学校以往办学理念的继承和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的。(以往的提法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让周围的每一个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和快乐。——其实这也是体现了学校对师生幸福与否的关注)政府提和谐讲幸福,如:幸福抚顺、幸福广东等等。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我们常困惑于教师的职业倦怠,其实教师的倦怠缘于对工作缺乏新鲜感,学校的活动对她们缺乏吸引力。如果我们的管理者能够时常的有所创新,让我们的师生感觉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同时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同样的工作会有不同的新意的话,她们自然就会对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充满期待,正是这种新鲜感,才能让师生获得持续久远的快乐心境,并从中感受到幸福,进而激发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事事有新意,无处不新鲜)
(三)、实施幸福教育的工作思路
我们把它归结成“四点”,即幸福教育的起始点在教师——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学生。幸福教育的落脚点在学生——没有幸福的学生就无从谈幸福的教育。幸福教育的切入点是师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没有素养的提高就不能理解幸福教育的真谛。幸福教育的着力点是课程化活动——各种寓教于乐的课程化活动既能凝聚人心,又能让人们通过活动使自己的内心得到愉悦和满足,让人们始终对生活、工作和学习保持强烈的新鲜感,并从中获得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推动幸福教育的具体措施我们归结为:
1、符合时代特点和人文关怀的科学管理制度(幸福教育的制度建设)
2、诗意校园及书香校园的建设(幸福教育的环境建设——硬环境及软环境)
3、实现学科整合,架构幸福教育课程体系(幸福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4、精品及特色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推广(幸福教育的课程建设)
5、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幸福教育的课堂教学探索)
6、教师队伍建设及师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幸福教育的队伍及内涵建设)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规划的解读
《xx中学五年发展规划》(修订稿)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校的概况、优势及面临的问题。这里面包括学校沿革、办学规模、设施状况、师生概况以及学校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几部分。
(一)学校概况:
1、学校沿革
xx中学始建于1969年8月,座落在中山区东郊寺儿沟地区,当时校址位于原大连水运技校。1975年8月迁入原春山小学,即中山区春海街港院1号。1982年7月,三十五中学开始增设烹饪职业高中部,变成一所普教与职教并存的复合式学校。1989年4月,学校与烹饪职高分离,重新成立独立初中。1991年8月,三十五中学增设了小学部,成为小学与初中并存的学校。1993年7月小学部迁走,三十五中学又成为一所独立的公办普通初级中学。XX年8月旧校舍推倒重建,三十五中学临时搬迁至原望海小学,经过了一年的借地办学,XX年9月全校师生终于回到了重建后的崭新校舍。学生也由搬迁前的五百余人增加到六百余人。学校的面积和学生数都进一步扩大,教育设备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
几代人,四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铸就了这所学校的光荣史,学校先后获得“中山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中山区文明单位”、“中山区校园环境艺术化学校”、“中山区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学校”、“中山区特色学校”、“中山区‘十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中山区新课程与校本课程先进单位”、“中山区三八红旗集体”、“大连市中小学办学设施标准化学校”、“大连市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示范学校”、“大连市文明单位”、“辽宁省规范收费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三十五中人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了学校发展的历史。
2、现时办学规模
新校舍占地面积12230平方米,建筑面积1XX平方米,操场面积6905平方米,按照24个教学班级设计,现在实有21个教学班,其中4个日语特色班。目前学生总数658人,教职工总数90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
3、硬件设施:
教学楼分a/b/c三部分,其中a区为教学区,b区为综合实验区,c区为办公区,另有一层体育馆一栋。教学区有23个专用学生教室,一个名师工作室;综合实验区有物理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1个)、化学实验室(2个)、计算机室(2个,)、美术活动室(1个)、合唱室(1个)、舞蹈室(1个)、容纳400人的多功能报告厅(1个);办公区除教师办公室外另有图书室(1个)、阅览室(1个)、多功能会议室(1个)、心理咨询室(1个)。学校有标准200米塑胶跑道的操场,顶高11米的体育馆,此外篮球场足球场等各种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4、学生概况
学区内的学生多来自普通职工家庭,学区外的学生多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占37.7%),但近几年,随着周边中高档小区的建设与开发,这一现象有所改观,学区内学生无论是从数量还是素质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
5、教师概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90人,其中教师89人,工人1人。高级教师50人,中级教师24人,初级教师人16,研究生学历2人,在学研究生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教师结构如下表所示:
年龄结构
30周岁以下
30—45周岁
45周岁以上
18
60
11
学历结构
专科
本科
研究生
8
79
2
职称结构
高职
中职
初职
50
23
16
骨干教师结构
市级
区级
6
9
专任教师结构
语
数
英
日
物
化
思品
历
地
生
音
体
美
信息综
合
12
11
12
3
7
4
4
3
3
3
3
5
3
3
(二)学校发展的优势:
1.现代化新校舍的投入使用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机遇,完善的校园设施,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阵地,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质量的回暖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2.学校固有的优良传统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教师队伍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师德高尚,风气正、教风好;学生思想单纯、朴实率真,尊师守纪,学风端正。
3.长远的来看,我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没有好的学苗和一定数量的生源,办学质量就无从谈起。随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逐年提高,社会认可度在加强,加上老城区的改造,学校周边现代化住宅区的相继建成,使我校的学生素质和数量在逐年提升,这在中山区整体学苗日趋减少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4.学校内部管理运作良好。干部队伍工作作风踏实,人际关系融洽。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大部分教师精力旺盛,思想开放,爱校乐学,肯于奉献。教师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较好,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较强。
(三)学校面临的问题:
1.短时期内我校所处的寺儿沟地区还是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这就造成我校现在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学生的文化素养、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状况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师资队伍整体年轻,缺乏有较高知名度的名师。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7岁,虽然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一线教师数的22.6 %,但目前还没有区级挂牌名师,还未形成在区域内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团队。由于教师队伍的年轻,虽然在教育教学上干劲足,然而也缺乏一定的经验。这种年轻化的教师队伍结构既为教师培养创造了条件,也为名师的培养带来了许多困难。
3.社会固有的偏见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
4.学校教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旧的教育模式下的固有经验在束缚着自身的创新和发展,教师的眼界还不够开阔,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升。
在认真的对学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要改变学校首先要改变人,要改变人首先要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因为幸福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的精神状态,所以我们决定以幸福教育这一理念来提升士气,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第二部分是发展定位及目标分解。定位已经做过解读,这里不再重复,我具体谈一下目标。本次规划我们把目标分为总目标、分目标和阶段目标:
(一)、总目标
未来五年内,我校将在“实施幸福教育,让师生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在以往自主发展教育的基础上,营造和谐、幸福、民主的校园氛围,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全力提升师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将我校建设成为一所讲求创新研究、致力文化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关注师生幸福的区域性优质学校。
(二)、分目标
1、学校发展目标
形成符合人性化管理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人人有权、人人有责、人人做主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形成较稳定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搭建起了适宜的教师发展平台,形成特色化的校本培训机制,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毕业生中考成绩接近或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2、队伍建设目标
爱职业,爱学校,爱学生,爱钻研,爱合作,爱奉献。培养出一小批在区域内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15%)。(十六个字:精神愉悦,心灵充实,知书达礼,尚德乐业。)
3、学生培养目标
有理解幸福的思维,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有体验幸福的境界,有奉献幸福的人格(十六个字:明理明德,格物致知,爱好广泛,学有专长。)
(三)、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
——“提高质量”首先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强调新一代的三十五中人应具备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掌握现代化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文明行为准则,从而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出类拔萃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争创特色”则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三十五中学历来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在师生中全面开展读书及诗性教育,努力创建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争取用3一5年的时间,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师生的人文素养,突显学校的文化特色。
——“超越自己”是指在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使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得到家长、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2、远期目标
——“学生喜欢”是指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让学生对学校的发展建设有发言权,让学生珍惜学校的荣誉,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的学校并为之自豪和骄傲。
——“教师幸福”是指学校要全力营造民主、和谐、幸福的工作氛围,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适合的发展平台,让教师在专业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体验到职业的幸福。
——“家长满意”是指多方面多渠道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功效,增加办学的透明度,用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质量,让家长放心满意。
——“社会认可”是指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渠道积极对外宣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取得社会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以优异的办学质量全面改变社会对我校原有的偏见,得到社会各界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对我校的支持和认可。
第三部分是规划达成的发展策略。
人文治校(科学管理策略)——人性化的团队,科学化的管理,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让师生在幸福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和幸福的精神家园,从而提升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文化立校(文化引领策略)——提升师生的文化品位,鼓励师生阅读写作,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以健康高雅的文化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以面朝大海的胸襟去描绘春暖花开的美好愿景,加强国内外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营造幸福的氛围。
质量兴校(目标导向策略)——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注重学校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追求工作和教育教学的高质量,教育教学水平争取达到区内二类学校水准,在学校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增强个体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科研助校(课题牵动策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教育科研成果辅助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体验成长和收获的幸福。
特色强校(项目推进策略)——在规范办学的前提下努力开展学校的特色项目建设(诗歌诵读、诗意校园、文学赏析、书香校园),以特色项目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通过诗意校园等特色项目的带动,让师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去体验学习和生活的幸福。
第四部分是实施规划的主要任务
我们的具体任务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即科学管理、教师队伍、德育工作、幸福课堂和文化建设。具体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幸福氛围
1、具体任务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和奖惩制。
(2)进一步梳理各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逐层制定并下达学年目标任务书。
(3)进一步完善考核和奖惩办法,完善学科教师、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中层干部等考核奖惩办法。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化管理进程。
(4)完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高教代会议事、评议能力。实行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全体行政年度述职制度,形成“廉洁自律,务实高效”的干部工作作风。
(5)宣传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努力实现内涵发展。要将“让师生幸福成长,为每个人的幸福和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并在师生中达成共识。
(6)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着重提升文化校园、健康校园、平安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活力校园的内涵,营造“公平、公正、协作、宽容”的人际环境,努力锻造“勤勉 善思 好问 求实”的学风,“敬业 耐心 严谨 探索”的教风以及“廉洁自律,务实高效”的干部工作作风。
(7)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完善学校网站,进一步加强教育博客群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在校内外传递信息方面的作用,提高管理效能。
(8)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全体师生对学校主流文化的认同。
(9)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坚持实施高效课堂,探索出一条适应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减负增效。
(10)初步形成人人有权、人人有责、人人做主的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模式。
(11)关注国内外教育动向,注重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视野。
2、重点工作——修改并完善符合时代特点和人文关怀的科学管理制度
制度是学校管理的保障,更是实现办学理念的保障,但有一些制度已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已经不符合学校未来的办学理念,必须加以改进。如:绩效制度,问责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等,我校在新一轮五年发展期间期间将不断的完善这些制度,使之与学校的发展速度相一致。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1、具体任务
(1)开展师德教育,完善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弘扬优秀师德品质。加大师德考核力度,开展师德修养培训,学习优秀教师的高尚品质,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2)开展新型学生观和质量观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3)完善和落实相关考核制度。引导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完善相关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快速发展,将学校师资队伍的潜在能力转化为显性优势。
(4)开展小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落实小课题研究。整合学校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等活动,加强小课题的研究,努力创设人人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良好科研氛围,切实提高校本培训质量。
(5)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
(7)创设教师发展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技能评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对象的辐射作用,继续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华师学习的名师培养对象的辐射引领作用。为教师创设“一专多能”的发展途径,推动教师多元发展。
(8)强化校本培训,引领教师发展。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校本研修,开展案例、课例、教育关键事件、课堂生成资源等方面的培训和研究,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的提升。
(9)加强和改进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提高教研组长在教研组管理和促进学科质量提升方面的能力,逐步改善目前存在的“弱组”现象,使各学科都能协调均衡发展。
(10)为干部和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教职工学习相关教育教学和管理理论,在岗位上严于律己、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团结协作、刻苦钻研、不断进步。
(11)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加强教工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努力提高教职工校园生活的幸福感,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
2、重点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及师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幸福教育的队伍及内涵建设)
师生的人文素养提升首先应当从教师抓起。制定《xx中学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计划》。把教师人文素养提升作为本校教师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培训的重要内容,开展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知识学习。培养教师自觉阅读的习惯,拓展视野,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坚持持久地做好教师的教育博客圈建设工作,鼓励学生开设博客,绿色上网。
确立三十五中学教师素养目标:喜爱阅读,博学强闻;爱好写作,文笔隽永;反思总结,探究发现;适应潮流,技术领先;衣着得体,注重仪表;讲究卫生,举止儒雅;语言文明,谦逊有礼;富有爱心,讲求公德。
(三)夯实德育工作,培育幸福的人
1、具体任务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
(2)加强理论学习,开展案例研究展示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全员育人”,“育人第一”、“时时处处事事育人”的意识。
(3)健全规章制度,明确每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任务让学校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育人职责。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
(5)加强德育骨干队伍的校本培训,通过案例研究结合专家讲座,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的整体建设。
(6)加强班主任科研能力,进行案例分析交流,出版《三十五中学教育案例集》。
(7)加快校本德育特色活动的开展,形成我校特有的德育校本教材,形成具有我校特点和传统的德育活动系列化方案,持续开展教育主题系列活动。
(8)开展德育课题研究,特别是对现实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价值的小课题的研究。
(9)加强学生会和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队活动,充分发挥了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管理,自主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开展星级班级和个人的评比。
(10)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11)开办文学讲坛、读书报告会,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开展经典诵读,营造书香文化氛围;组织读书报告会和写作大赛,引领校园文学发展。
(12)发挥社区资源优势,整合德育力量,优化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式育人网络。通过社区教育、家长学校、家委会等组织,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补充,形成德育工作上的合力。
2、重点工作——精品及特色德育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推广(幸福教育的课程建设)
“活动课程化,课程活动化”正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我们就是要让广大师生在富有新意,印象深刻的校本课程中体验生活,感知幸福。着力开发入校及毕业课程,打造精品校本课程,如《诗歌诵读与鉴赏》、《名著赏析》等。巩固特色校本课程,如《跆拳道》、《节日文化与人文素养的提高》等。通过校本课程全力推进幸福校园建设。
(四)实现学科整合,架构幸福教育课程体系
1、具体任务:
(1)实现幸福教育的课程架构目标:轻负担、高质量、有特长。
(2)体现幸福教育的课程特点:从学校自身发展出发,在自己的学校环境系统中循环;学科项目之间相互连接,从线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具有多元性;课程没有固定的和最后的形式,它不断开拓新的发展方向,呈开放结构。
(3)达成幸福教育的课程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策略;具有初步的生存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成为有理解幸福的思维,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有体验幸福的境界,有奉献幸福的人格的三十五中学学子。
(4)完成幸福教育的课程架构框架
《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要求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理念的、开放兼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逐步提高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设置比例。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
我校的幸福教育课程架构框架是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组成的,这三类课程同时包括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要求,体现了三级课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5)完善幸福教育的课程管理制度
建立“学校课程开发工作组”
建立“学校课程评估工作组”
规范学校课程管理秩序
(6)建立幸福教育的课程保障措施体系
奖励制度。根据教师的课程开发的态度、能力以及实施效果对教师进行团体奖励或个人奖励。
教研制度。每月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分学科的教研活动,研讨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针对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质量监测制度。教导处根据教学流程管理的要求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提出意见或建议,确保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
队伍保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深刻领会课程精神内涵。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课程实施的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课程的能力,进行课题研究。
经费保障。实行经费倾斜政策。筹措资金优先用于课程开发,设备添置,印刷或出版成熟的开发校本课程教学最新资料。
2、重点工作——幸福教育的校本实践(幸福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有教材,一些富有时代特征的事件、一些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思的活动往往就是最好的课程。在学科统整中喜结联姻,在主题活动中愉快相融,在社会实践中幸福成长,走进生活,让课程与周围世界相融,把握契机,让课程与社会热点同步,触摸心灵,让课程与生命成长共鸣。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学科统整
入学课程
家长会、开学典礼、班会、开学第一课、板报、作文
语文、政史、体育、美术、音乐……
生活课程
生活中小事
信息技术、数学、自然、理化
毕业课程
手工制作、献给母校的国旗、班会、毕业典礼、留一间洁净的教室、最后的铃声
美术、音乐、语文、体育、政史、信息
精品赏析
古今中外名著赏析
语文、外语
翰墨飘香
楷书入门、精品诵读会、绘画剪纸、手工制作
语文、美术、音乐
节日文化
节日文化与人文素养
语文、外语、政史、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美术
我爱读书
各类书籍
语文、政史地、艺体、数学、外语、生化、物理、信息
国际理解
世界各国自然人文知识
政史地、音乐、美术、体育
自主健体
普通跆拳道、精品跆拳道、年级足球联赛
体育、音乐
习惯培养
说好话;上好课;读好书;写好字;行好礼;做好操;扫好地;护好绿;走好路;吃好饭。
语文、思品、团队及社团活动、班会
(五)、构建幸福课堂,确立幸福课堂观
1、具体任务
(1)确立幸福课堂价值观:一切为了师生的幸福。
(2)确立幸福课堂伦理观:尊重师生,关注幸福。
(3)确立幸福课堂学生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人,是幸福的主人。
(4)确立幸福课堂教师观: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仅仅把知识教给学生并掌握;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教师幸福地教,是学生幸福地学的前提。
(5)确立幸福课堂行为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6)确立幸福课堂德育观:幸福课堂就是德育的课堂,最好的教学就是最好的德育。
(7)确立幸福课堂效率观:过去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是一次完成的,而且只有这一次机会,失去了这次机会,学生可能就学不好。幸福课堂让学生有多次学习的机会,来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课前的预习和准备,可以让30%-40%的学生学会;小组研讨交流,可以让学会的学生提高到50%-60%;小组在班级的展示交流,可以让学会的学生提高到70%-80%;教师的点拨指导,可以让学会的学生提高到90%-100%,这样多的学习机会,能够保证学生学习成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8)确立幸福课堂质量观:幸福课堂要努力实现“激发兴趣、学习方法、培养能力、养好习惯、促进个性”的质量目标。幸福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幸福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幸福观念和幸福能力的培养。发展素质和提高成绩,不矛盾,发展素质,能促进成绩提高。
(9)确立幸福课堂评价观:评价一堂课,不是看老师讲得多么华丽生动,而是看学生学得多么幸福精彩。
一是广度(参与):有多少学生被调动起来了,是否有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评价公式是,参与班级展示(发言、演板、朗读等)人数/班级学生人数。
二是深度(精彩):学生的思维是否深刻,学生的感情是否丰富,学生的见解是否有个性(创造性),学生是否能学习教材,联系生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评价公式是:表现出色的学生/班级学生人数。
三是强度(延伸):看学生课堂学习的容量是否大,密度是否大,信息量是否大。评价公式是:实际延伸内容/应该延伸内容。
四是效度(成功):看学生是否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评价公式是:被测试学生实际获得的分数/被测试学生应该获得的分数。比如,测试卷满分10分,测试5个学生,应该获得的分数是50分,学生实际获得的分数是38分,则课堂效度是76%。
(10)确立幸福课堂生态观:幸福课堂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幸福地学习,幸福课堂也必然关注教师幸福地工作——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培养了习惯,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成绩,幸福学习健康成长的时候,学生的幸福无疑就是老师的幸福!这样,教师幸福地教与学生幸福地学,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构成了一个生态的幸福课堂,使我们的幸福课堂充满无限的生命活力!
2、重点工作——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幸福教育的课堂教学探索)
幸福课堂,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新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是追求高效的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要阵地。其基本模式是以师生的激情交流为基础,从学前重温幸福感受开始,到课中创造幸福学习体验机会(提出学习任务——小组研讨交流——班级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拓展巩固运用),到及时和集中表达幸福学习感受;其基本特征是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其本质特征是重视学生交流和表达学习体验,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保持在较高的动机水平,取得高效的教育效果。
(六)、提升师生文化品位,打造诗意校园、书香校园
1、具体任务
(1)注重环境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使整个校园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2)加强学科文化建设,注重学科渗透,形成特色文化。通过精品校本课和语文教学加强师生文学素养,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竞赛;在写字教学中加强书法教学,开发编写书画校本课程;体育课加强跆拳道以及自编操的训练。
(3)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根据教师特长开设校本课程,在书法、手工、跆拳道、棋类、舞蹈、合唱、表演、器乐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特长培养。
(4)走进教育经典,构筑书香人生。举办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主题的诗歌节活动, 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和写作展示会,让诵读与写作成为师生的日常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
(5)在书香校园的基础上创建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让人文素养的提高辐射家庭辐射社会,陶冶情操的活动中,丰富师生的诗意人生。
(6)聆听大师声音,追随名家足迹。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开展教师论坛、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丰富校园文化。
(7)购买经典,名家的书籍、磁带光盘等相关资料,放置在走廊或阅览室供师生随时借阅和学习。
2、重点工作——诗意校园及书香校园的建设(幸福教育的环境建设)
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因为校舍新,需要设计和规划的方面很多,如诗歌长廊、照片楼道、温馨楼道、社团展示墙、学生休闲放松区、开放式阅读区等人景交融的文化景观的建设等等,一个美化绿化效果好,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在注重硬环境改造的同时,学校还要加强软环境的的建设,如诗歌诵读会、读书报告会、教育博客群的完善、师生人文素养提高的校本培训活动等等,形成特色建设和发展的长期机制,积极创建和打造诗意校园、书香校园。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通过阅读和观察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鼓励学生积极写作,通过写作交流思想展示才华;鼓励学生建立各种特色社团,通过各类社团组织,使学生得到历练,能力得到提高。
第五部分是五年发展规划的实施步骤
一个原则,即循序渐进的原则。三个步骤,1——3——1式。第一年全面实施(整体铺开),中间三年重点推进(主要是五项重点工作),最后一年为持续提升(总结、提炼、升华的过程)。
(一)全面实施 打好基础(.9——.9)
1、做好规划的宣传解读工作,让师生充分理解规划,现代教育的各项制度基本完善。
2、在教师自主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学校的人文素养书目推荐,引导教师喜爱读书,增强教师的知识底蕴,逐步转变教师的价值追求和教育行为,初步感知幸福教育的真谛。
3、通过小课题研究,推动全体教师走 “校本研修”之路,一线教师都能参与到学校的课题研究中来,部分教师能够独立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进步明显,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有较明显改进,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初见成效。
4、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良好。
5、诗意校园及书香校园的环境建设基本成型,校园环境优美,使整个校园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6、遏制学苗流失,力争使在校学生数稳定在700人左右。
7、为全面实施规划打好坚实的制度、文化和物质基础。
(二)重点推进 基本成型(.9——.9)
1、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
2、教师形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有主动研究的科研意识、有积极创新的工作氛围。
3、着力打造诗意校园及书香校园的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做好精品及特色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推广工作。
4、构建幸福课堂,确立幸福课堂观,幸福课堂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水准得到显著提升。
5、校园文化富有特色,校容校貌整洁儒雅,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在市区内达到中上水平。
6、规划中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基本成型。
(三)达成目标 持续提升(.9——2016.9)
1、各学科至少培养出1名在区域内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
2、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机制,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氛围。
3、课堂效率较高、课程体系完备、特色项目突出、教学效果显著、教学环境优美、管理制度完善、师生素质优良。
4、师生幸福和谐、社会满意度好、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成效、文化氛围浓厚、讲求创新研究、注重特色发展。
5、成为一所讲求创新研究、致力文化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关注师生幸福的区域性优质学校。规划的各项指标完全达成并且形成持续发展和提升的态势。
第六部分学校发展规划的发展和执行保障
包含六个方面,即思想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后勤保障和评估保障等等。
(一)、思想保障。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强化宣传的保障作用。采用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机会让每个教师了解规划,理解规划,并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规划的实施。加强理论研究,强化理论研究的保障作用。深入学习和研究教师发展、文化建设、学校管理、课程改革等各方面的前沿理论,用科学的方法推动规划的实施。
(二)、制度保障。完善合理的管理系统和适当的议事制度,完善教代会,集中广大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来管理学校,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监督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使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强化考核评估的保障作用。建立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检查和评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将适时进行自评,根据实施中的情况,及时分析研究,适时调整,保证规划实施中的实效性。
(三)组织保障。明确各级任务和职责,分解和实施规划,保证规划在实施中形成合力,强化组织保障作用。成立校本督导的监督小组,重视自我评价,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定期对学校的发展做出检查、分析和评价,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强化监督保障作用。
(四)技术保障。加快信息化推进,强化现代技术的保障作用。坚持信息化促进学校现代化,加快基础平台的建设,加大教师运用现代技术的培训力度,推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五)后勤保障。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六)评估保障。规划能否顺利完成,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监督执行完成情况,所以学校必须制定一系列的监控制度,对各个环节的完成情况将进行实时监控,保障按时高质量完成。努力探索对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监控和评价的机制,以学期为单位,安排专门人员正式检查和评价这一学期内学校各项规划实施的效果。从而对下一个学期的规划活动的实施和规划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通过对《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制定的思路框架及简要解读,能让各位专家及领导更好地了解《三十五中学五年发展规划》制定的缘由及制定思路,从而为我校的今后工作和规划提出您宝贵的意见,供我们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更有效的执行和实施规划。
二、XX年度重点工作达成情况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在上一个三年规划的最后一年里,我们根据当初制定的XX年度发展目标,结合我校的年度评估报告,以“研究型教师的校本培养实践研究”为课题牵引,将书香校园建设及小课题研究等工作做为学校的年度重点工作来抓。
(一)、书香校园建设
1、加强环境建设。
精心打造了诗歌长廊、照片楼道、温馨楼道、社团展示墙、开放式阅读区、学生休闲放松区、百家展坛等人景交融的文化景观。开放式阅览区全天向学生开放,培训义务小图书管理员做好管理工作,保证校园内有安静、温馨的读书环境;学校投资万余元更新图书、订购各种报刊杂志。各班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 “名人名言” “好书大家读” “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整合学校阅读资源,在校图书室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建立起个人小书库,每个班级建立起班级图书角。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义务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工作。利用每天中午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学校定期为师生推荐阅读书目,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建成我市首家面向农民工子女的“七彩小屋”,定期向社区农民工子女开放。
2、加强社团建设。
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作品见诸于报刊杂志。汇编了学生优秀作品文集《百草集》(均为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一年来我校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近70余篇,市级以上电视台报道5次,区教育网站、《中山教育报》、《中山教育》等有110余篇,在中山区教育党委各类稿件统计中我校排名全区第一,学校也获中得了山区教育系统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3、完善《教师人文素养提高实施方案》。
每学期开学及放假前为教师推荐书籍、网络资源、经典电影和特色电视栏目等。每月一次统一学习教师人文素养的相关理论。教师个人每学期开学及放假前制定读书计划、每个假期写一篇读书报告作为假期作业、每学期一次全校的读书报告会。学校还开设了教师文明礼仪讲座及教师健康心理讲座。这一切都为构建和谐书香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及时更新教育博客,加强三十五中学教育博客圈的建设。
博客作为新兴的信息技术,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发挥了特殊的贡献,通过博客,我们不仅结交了大连的教育同行,更是认识了甘肃、广东、广西、浙江、山东、河南等全国各地的朋友。同行间的文化、学术、业务交流,既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又体验和分享文字的快乐,客观上起到了增进了友谊、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作用。
5、精品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践。
本学期校本课程根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幸福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新校舍的特点,全面重新调整规划校本课程。根据中山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对校本课开发与实施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了我校的校本课程激励评价机制。确定若干特色校本课,如《诗歌诵读与鉴赏》、《名著赏析》、《节日文化与传统礼仪》及跆拳道等等。自编并修订了《诗歌诵读与鉴赏》、《名著赏析》等几门校本教材。各教研组建立校本课程研究工作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调研、调整、论证、编写校本课程纲要和教材,并富有成效的实施。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学生、家长、同行中反响甚好,很多同行向我们索要教材样本。举办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歌朗诵会暨精品校本课成果汇报会以及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的成果展示会,两项活动均获得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在教师内部做了两次“名著阅读”的读书交流会,推动教师对精品课程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
(二)小课题的研究工作
1、制定了一系列小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出台了《中教师小课题研究量化考核与奖励办法》,将研究成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并依据此办法对教师及教研组实施量化考核评价,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评比与奖励,以此激励、跟进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使之能够有效落实与推进。
2、围绕着我校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型教师”的校本培养策略实践研究》和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我校制定了推进教师小课题研究工作的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并据此制订出重点工作推进表,每学期都能根据所开展的具体活动进行全面、细致的专项工作总结,以查找问题,不断改进。
3、各教研组围绕学校课题积极申报短周期、小课题的研究,应用教育理论解决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定期举行科研方法讲座,聘请宋庆泮所长、杨建云老师做科研理论及方法的培训,使教师能经常接触、吸收新的教育信息、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教师论坛、课题组观摩会、课例研讨、成果发布,讨论全校性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全校教师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牵动下的校本研修活动,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在行动中学习、设计、实践、反思、提炼,使课堂教学方式有明显的转变,从而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XX年度我校共有15项教师小课题研究在区里立项,目前已有9项顺利结题。教师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了研究意识和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7 我校还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4、注重对教师小课题研究过程的调控、指导与服务。能针对教师在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研究过程扎实,管理有序。能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论坛、研讨等研究活动,每学年4次。小课题研究实施每月例会制度,将教师在研究中的问题、困惑及时梳理,并制定改进计划,跟踪解决;对研究的经验、成果及时提炼,使之在全校推广、应用。实行教师小课题研究备案制,重视研究过程档案的整理和分类,以及各类研究成果的积累;组织阶段考核,定期召开成果发布会,及时推广已有的研究经验和成果。
5、积极参加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区教育学会组织召开的课题研究、论坛和研究团队交流活动,我校的刘馨主任先后两次在中山区科研主任例会上交流了《将小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改进工作,提高自我》的小课题研究的经验。刘坤老师在中山区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发布及经验交流会上也作了《快乐作文,幸福成长》的交流发言,受到与会领导与教师的一致好评。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各位专家及领导,欢迎批评指正,再次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