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推进汇报材料(通用3篇)
党的十九大着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宏伟目标,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蓝图。这是党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又一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加快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着眼产业兴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近年来,我乡牛、果产业发展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但还存在发展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把产业开发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任务。一是不断优化发展思路。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的思路,坚定种果、养畜目标不动摇,从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经营入手,全力推进“果转型、牛扩量”。二是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现代苹果栽培技术,新建矮化密植示范园x亩。鼓励农户分散养殖,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饲料生产、杂粮加工、电子商务等配套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三是努力提升发展效益。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招商建办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产业协会、家庭农场、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发展效益。
二、着眼生态宜居,努力改善农村环境。
十九大报告指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我们今后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了行动指南。一是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任务,按照“绿化+景观”的思路,加快实施大地增绿工程,完成春季造林x亩,积极开展“生态扶贫”,培植生态底色。二是大力实施基础配套工程。突出抓好水、电、路、房等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村社道路硬化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落实土地整治、旧村改造等措施,努力实现宽带网络、安全住房全覆盖。三是大力实施环境治理工程。以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为抓手,集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建立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逐步实现村庄环境保洁常态化、规范化。
三、着眼乡风文明,繁荣发展先进文化。
x乡历史文化深厚,村风民风淳朴。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着眼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一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党建微信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平台,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扶持培养一批产业带头人、文化乡贤等乡土人才,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弘扬向善向上社会正能量。二是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依托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加快民俗村建设进度,传承发展等民间传统文化,同步配套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等设施,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持续促进乡风民风转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创评活动,抑制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培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社和谐的农村社会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民风持续好转。
四、着眼治理有效,切实加强社会治理。
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结合乡情实际,坚持自治、法制、德治并举,努力促使农村社会崇尚新风、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一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推行产业发展“四链”模式,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选优配强乡村班子,着力培育一支扎根基层、创新创业、致富带富的农村带头人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广泛学习宣传农村法律法规,规范落实“三务”公开等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对农村低保、扶贫资金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镇村发展的重大事项,必须依法依规办理。三是切实加强平安乡镇建设。建立健全镇村管理、服务、协调功能,严厉打击村霸,重拳出击黄赌毒和邪教组织,主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
五、着眼生活富裕,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我们将把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抢抓政策机遇,精心谋划扶贫项目,持续培育增收产业,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全面落实国家扶贫政策。重点聚焦“六个精准”,落实“七个一批”,乡村干部既要当政策的宣传员、讲解员,又要当脱贫的指挥员、战斗员,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全力落实到户帮扶措施。按照“一户一策”要求,研究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坚持把攻坚的重点群体放在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上,实现群众需求与政策帮扶的无缝对接。三是努力实现全镇脱贫目标。对标脱贫指标,紧盯短板弱项,大力弘扬埋头苦干精神,以敢死拼命、只争朝夕的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时不我待,迎难而上的“挑山工”姿态,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切实提高扶贫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这次研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补齐我镇农业农村短板,力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展示新作为,开创新局面,为加快建设贡献新力量。
今年以来,近年来,在市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了全区农业稳步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统筹协调,机构改革成效初显。机构改革有序融合。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部署,以机构改革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机构改革和农业农村建设“两不误、两促进”,全面完成了人员转隶工作,机构改革单位的人员全部集中办公,按照区委政府安排部署和时间节点扎实有序推进改革工作;重新调整了局领导班子分工,组建机关三个党支部,所有人员编入三个党支部,由局党委委员任支部书记,以党支部建设促进人员分工合理、工作有序融合,实现机构改革工作不脱节、不断档。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党管三农工作总抓手,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农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议事规则系列文件,明确了议事范围、主要任务、议事程序等,并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全区“三农”工作重点,农业农村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强,有力推进了“三农”工作顺利开展。督查考核常态长效。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推进三农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纳入了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及时出台了《区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绩效考核工作责任的通知》,效考核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相关责任部门单位,按月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召开专题推进会,及时调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年度重点工作,督促乡镇(街道)做好辖区内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建立了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
(二)抓结构调整,现代农业质量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认真落实全省农业结构调整九大产业发展工程,加快六大富民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了一批优质大米产区、标准化果蔬种植区和稻虾特色种养区,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7万余亩,发展“六大”富民产业5.4万亩。深入推进“一区八园”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产业强镇项目,园区企业和周边村庄融合发展。今年新增富田、天玉2个农业园成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农业示范园数量居全省前列。以全域旅游新景区建设为引领,快速发展休闲农业新业态,在富水河风光带和青东公路沿线建立了系列休闲农业产业新业态,新增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3A级乡村旅游点2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品牌达15个以上,休闲农业品牌居全省前列。今年,品醇美二日游成功入选全国20xx年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区渼陂古村获评为全国休闲美丽乡村,江右新客栈成功创建为全省十佳休闲农庄。主动融入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4个,成为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
(三)抓综合治理,乡村环境更加宜居。抓住重点,全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引进第三方公司实施垃圾清扫和清运,实现了第三方治理全覆盖,建立了一支1023人组成的农村保洁员队伍。在圩镇开展了“八乱”专项整治,集中对农村乱停乱放、乱堆乱摆、乱搭乱建、乱埋乱葬等现象进行整治,新建农村公厕57座,农户使用卫生厕的比例达80%以上。集中攻坚,实施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重点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片区打造等内容,完成新圩等四个乡镇圩镇污水处理主管网铺设和93个村庄污水处理主管网铺设,新建农村公厕57座,完成京九铁路、105国道、青东公路沿线房屋立面改造近100万平方米,基本建成天玉镇郭家新村、新圩镇璋塘村等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点。强化保障,加大了财政投入。今年区财政按照农村人口55元/人的标准,足额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费775.5万元。大力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按照“四年任务三年完成”要求,提前一年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布点全覆盖。殡葬改革进展顺利,“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基本整治到位,文明丧葬风气基本形成。扎实推进美丽宜居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庭院创建,今年,东固畲族乡敖上村、新圩镇璋塘村、文陂镇渼陂村三个村庄成功入选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示范村点。
(四)抓深化改革,乡村活力不断释放。农村改革持续深化。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着重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治理和社会领域等方面改革,一批重点改革项目落地实施。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了农村集体家底,理顺了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关系,夯实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正在逐步推进建行在全省首次开展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加大金融领域支农力度,截至目前审核发放惠农信贷通4000余万元,惠及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共260户。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区所有行政村20__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五万元以上。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区域农产品运营中心和益农信息社57家,评为20xx年度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推动乡村农田、公路、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快提档升级,实现农村4G网络全覆盖,宽带网络行政村通达率100%。乡风文明实践服务。以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组建了10支专业服务队,积极开展了先进文化育文明、村民自治促文明、美丽建设绘文明等专题实践活动,构建了“区实践中心、镇实践所、村实践站”的三级组织体系,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了乡镇干部队伍、村“两委”班子队伍、乡村医生队伍、种养能手、“土专家”等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今年以来,累计办班15班次,新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余人次,发展农民合作社287家,家庭农场192家,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人才要素保障。
(五)抓安全监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一是强化疫情监测,筑牢防控屏障。全面落实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提高思想认识,重点做好非洲猪瘟、红火蚁、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动植物疫情的监测和防控。在非洲猪瘟疫情方面,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严控泔水喂养,对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中心等保持高强度排查,第一时间掌握可疑情况,第一时间拔点灭源,确保疫情排查和应急处置及时到位。在草地贪夜蛾疫情方面,布控监测网络,大范围开展田间调查和摸底,并对发现疫情的田块进行防治。二是强化源头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探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推进农产品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扩面提质,推进建立“黑名单”、失信联合惩戒等信用约束机制。全区已有35家农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79家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了信用档案。强化源头监管,加大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了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检查生产经营企业346家次;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962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乡村产业发展质量还不高。乡村产业振兴较难,品牌农业品质和知名度影响力有待提升,产业融合创新的路径和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二是要素资源制约仍比较突出。农村土地资源尚未有效盘活,耕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渠道还没有打通;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配套政策不完善,难以形成吸引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的“洼地效益”。三是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支持农民创新创业的导向机制和措施还不够,优秀人才下乡的积极性不高,各类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新乡贤等返乡创业的意愿不够强烈。等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予以解决。
三、20xx年工作打算
(一)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升级。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落实好全省农业结构调整“1+9”行动计划,实施好九大工程,大力推进富民产业“四化”发展。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丰富休闲农业相关产业业态。推进农业示范园“一区八园”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以点串线带面的园区发展格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加快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引进有一定科技引领和高附加值的农业企业落户,形成以点串线带面的发展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农产品交易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打好打赢乡村振兴的“第一仗”,因地制宜确定整治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分类梯次推进,重点打造好2个特色村点和201个标准村点,做好村容村貌提升改造,打造青东公路美丽乡村示范带。要突出重点,大力开展集中整治,彻底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整体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五大”系统工程。要建管并重,积极探索建立财政奖补、村集体投入、农户适当付费相结合的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模式,做到常态长效。
(三)提升产业扶贫带动能力。突出精准导向,推行“一领办三参与”的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培育壮大扶贫经营主体,不断完善产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与产销对接。实行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地发展产业,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带动作用,重点推广菌菇种植等产业扶贫典型,制定出台产业扶贫政策,积极整合涉农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不断增强产业扶贫保障能力。
(四)完善乡村振兴发展体系。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实施实绩考核体系,进一步构建起系统全面、科学适用、上下衔接、彰显特色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紧盯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改革事项,在农村宅基地、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等关键改革任务上久久为功。运用好改革这项“催化剂”,在区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收集处理示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园提升等特色改革项目上下功夫。要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依托,把乡村产业作为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让二三产业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留给农民,夯实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强组织、压实职责,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乡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抓乡村振兴主体职责,全面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村级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指导带动作用,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把脱贫攻坚中形成的组织推进、要素保障、政策支持、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按照现实运用到乡村振兴上,建立了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体系。进一步压紧靠实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加强教育监督管理,提高履职能力,切实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指标开展“回头看”,全面摸清底数,找准薄弱环节,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召开乡村振兴着重工作推动会议,听听各种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现实困难,保证乡村振兴各种任务在我乡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二)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强力推动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创立。我乡xx村与xx村被确定为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创立村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紧盯时限要求,有力有序推动创立工作。根据省级示范村创立准绳,加快推动村庄编制计划,两村村庄编制计划预计本月底完成初步设计。仔细对标三大类23项创立指标,全力补齐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软肋。在已完成两村乡村振兴工程的基础上,实施红山村农村环境整理工程,购置3立方米吸污车1辆,硬化粪污堆放场地约1500平方米。xx村积极融入全乡文旅发展大环境,依托集镇工程建设,美化绿化村内巷道,改造提高老旧院落,清理整理后院棚圈,村庄形象大幅提高。
(三)聚焦着重、全域推动,着力提高人居环境成色质量。全面实施人居环境整理提高五年行动,坚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持续推动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扎实开展珠龙关村、xx村“清洁村庄”创立工作,规划改厕54户,目前完成20座。健全农牧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农牧村人居环境改进常态化、体系化、持续化、精细化。深入落实“河长制”,开展巡河410次,仔细当好河道清淤及河道垃圾清理工作,保证河道行洪畅通,极大地提升了防汛减灾能力。大力开展生态环保问题排查,充分利用日常巡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措施,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帐并进行跟踪销号。
(四)培养产业、厚植优势,不断夯实产业增收基础。全面贯彻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各种政策,在浅山区鼓励引导发展肉牛产业,肉牛存栏头,全乡牲畜现存栏万头(只)。着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强化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全乡总播种面积x亩,天生场流转土地x亩,规模种植马铃薯x亩。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成功举办“第__届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与“民俗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节会活动,旅游影响力与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聚焦文旅产业发展软肋,全面发力推进工程落地实施,投资646万元的山南坡绿化项目工程可研编制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报告正在编制中。“东纳圣境”建设工程已完成计划设计,正在优化完善设计方案,藏药浴宫、彩虹滑道、滑雪场、休憩长廊等基础工程正在进行可研编制。
(五)紧盯工程、狠抓进度,大力补齐乡村振兴软肋弱项。今年我乡新建、续建各类工程20项,规划投资xx万元。其中,腰泉村生态养殖场一期与二期项目、红山村环境整理项目、堡子滩村灌溉水渠项目、牧道维修项目、xx村绿化水渠项目、xx村大黑沟截引项目、片人居环境整理项目、老年活动中心改造工程、xx村安全饮水截引改造项目、xx村农田水渠项目、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周转宿舍建设、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安装等17个工程已完工;集镇人居环境整理、xx村人居环境整理二期项目、xx村自来水调蓄项目等3个工程计预计本月底竣工。
(六)聚焦民生、服务群众,持续促进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扎实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推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乡累计接种新冠疫苗剂次,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第三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摸底工作全面完成。持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26.82万元。聘用核心区、缓冲区搬迁户生态管护员101人。深刻汲取“xx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各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彻底消除存在的问题隐患,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乡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多元化投资渠道不宽,工程资金短缺,致使个别工程进度缓慢。二是改厕工作进度较慢,离完成今年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三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推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效果还不明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强增投入、补软肋,大力推动各类工程建设。强化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汇报沟通对接,集成扶持政策、整合工程资金,争取未竣工的3个工程按规划顺利完工。实施好南山绿化工程,年内完成打井及管道铺设项目。多方筹措资金,争取“东纳圣境”文旅综合体工程早日落地实施。
(二)坚强抓整理、强弱项,着力改进农牧村人居环境。继续深化人居环境整理与全域无垃圾行动,依托工程建设,抓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高等着重任务。持续推动改厕工作,高质量完成剩余34户改厕任务,逐步建立吸污车辆运营制度,切实解决群众改厕的“后顾之忧”。加快推动xx村与x村“清洁村庄”创立工作,保证顺利通过省市县验收。
(三)坚强惠民生、增福祉,全面贯彻各类社会保障措施。仔细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着重人员、着重场所防控措施,强化防疫物资保障,当好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扎实当好医保与社保收缴工作,保证参保率达到100%。落实好低保、零时救助等保障措施,保证困难群众受助及时、急难有救。
(四)坚强打基础、优环境,全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把xx镇作为一项旅游大景区进行整体打造,下大力气推进民俗餐饮街、寺景区、宾馆等现有旅游资源提档升级。大手笔当好“圣境”建设这篇好文章,修建藏药浴宫、彩虹滑道、滑雪场、休憩长廊等基础工程,吸引各类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建设,全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步入新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