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初期心得体会(精选3篇)
周末在家把《达芬奇的密码》这本书看完了,很久没有空闲这样认真的看完一本书了,感觉还挺不错的,我的感觉不错是指在家里安静地看书的感觉,心里很舒坦。至于我对这本书的感觉,《达芬奇密码》是一部不错的悬疑小说。例如,就被誉为“巧妙”的结尾说,我并不觉得有多“妙”,还有小说中的密码解决,靠得都是主人公的圣像学、密码学、符号学知识,基本没有什么逻辑元素,读者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素养基本是无法参与其中的。
不过,《达芬奇的密码》也有自己的有优点,这本书很容易让人感兴趣,因为作者不但巧妙地抓住了读者好奇的心理,还用另一种眼光去观察我们熟悉的东西自然很吸引人了,而且作者描述的东西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品和宗教关系的颠覆。作者运用一种新的方式去解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好的晚餐》,巧妙地揭示耶稣和他的情人,极大地引起读者的悬念和好奇心。那幅《最后的晚餐》,多出来的一只手,酷似女人的圣徒,简直就是一个顽童的恶作剧!当男主角最终发现了“圣杯”原来就在寻找的出发点时,让我感悟颇深。
故事情节方面是一环扣一环,走的是线索悬疑的老路子。这种东西本身就很能引人入胜,文章的情节环环相扣,每一个新的人物的出场都将是一个悬念的开始。让你不由自主的随着主角一起进入情节,感受那其中的紧张气氛。越是看到后面,你就越无法分辨出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开始一直坚定认为的好人到了后面往往被证实是一个不怀好意的坏蛋,并最终让你产生一种对人物的绝望情绪,即对除主角兰登及索芙外的其他角色都感到彻底的绝望。就是说谁也可能是坏人,谁也可能变成好人,真可谓“人不可貌相”。
至于这本书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在角色方面,雷爵士这个角色作者没有处理好。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作者对那个英国爵士雷.提彬的刻画,一开始把他描写成一个绝对可以信任的人,虽然身体上有些缺陷,但却是个地道的好人。可是接下来的处理却有些勉强了,没有任何的铺垫,人物的善恶突然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变,变成一个阴险可恶的人,作为读都者心里一下子很难接受这个极为突然的转变。真实身份的出现虽然出乎人的意料,显得太牵强。
对于小说的结局,我是有些失望的,怎么也想象不出描写得如此真实的一个故事最终却是来源于作者的一个梦境。这个结局太戏剧化了,让人有种从很高的期盼中突然跌了下来的感觉,也许这也是作者一个巧妙的地方吧,把悬念留给了读者,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心中的那个圣杯。更奇怪的是,大结局竟是一场梦,让我觉得是作者在和我开的一个玩笑,浪费了我前面跟着男女主角一起的紧张。
不过我觉得这还算一部成功的小说,其夹杂了男女、宗教、大都市、历史传说、神秘主义、星象符号、警探、探宝历险等各种卖点,其中宗教信仰的颠覆或原始神秘主义、中世纪传说等“玄”元素尤其符合当今的潮流,是这股复古潮流的代表。我们能了解到那么多的历史知识,也算是开卷有益了。
今天来到学习班进行培训,真的觉得很高兴,特别有种回到大学学习的感觉。而在下午老师的漫谈中,我认识到很多我没有想过的问题,或者曾遇到但不懂解决的问题,使我获益良多。
第一、作为一位新老师,我常常有种想法,希望学生听我的,怕我,尊敬我。
但是事实却常常相反,或者只是因为怕所以尊敬,而不是自身有吸引学生尊敬的特点。还有就是和学生太过亲近而觉得学生经常对自己“不敬”。但是乐老师说,只有经得起别人的“不敬”,才能配得上别人的“敬”。
思考良久发现其中包含很多的问题。
(1)很多时候,学生的小玩笑都是没有恶意的。学生跟老师开小玩笑证明学生喜欢你,希望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活泼,友善。这些绝对称不上不敬。
(2)要学生尊敬你,那么自身就必须有值得学生尊敬的优点、特点。学生决不会尊敬一无是处的人。
(3)现在是一个讲求个性发展的年代,学生都很有个性,很有思想,虽然这些思想有时并不全面。但是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要求学生一切都得听老师的。我们要包容学生的想法,才能促进学生自主个性的发展。不能盲目的要求学生听话,有时让他们“吃一堑长一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刚踏上讲台,很多地方不适应,在不适应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我自我介绍时说的一句话:当自己做老师之后,才发现以前教过自己的老师的辛苦;当自己做老师之后,才发现以前自己做学生时有多过分。
教师职业是最没有幸福感的职业之一。当老师的疲累只有当过老师的人才知道,就像学生的高考压力只有读过高三的学生才能知道。我还经常说,工作真累啊,要是什么都不用做就好了;老师最想做的事就是白支工资。
乐老师说要为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找个良好的理由,人生需要经历坎坷,负担太轻并不是好的,生命有不能承受的轻。我不禁想起大四下学期的日子。那时毕业实验做好了,论文拿优秀了,有找到了一个好工作,就等着拿毕业证书,报到上班了。顿时一切压力都没有了,整天逍遥自在地过了一个月。但是一个月后心里觉得很不踏实,生活变得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我想这就是生命中难以承受的“轻”。反观现在的生活,虽然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极度的疲累,但是我的生活总是有目的,有方向,有意义的。
因为这些我的生活才会变得多姿多彩。重点还是要从生活中、工作中找到快乐,找到喜悦,找到活着的价值。
人的心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麻木。我的心就像我的眼睛一样得了深度近视,已经难以发现问题。唯一能引起思考的就是看书和听别人的心得体会。希望在以后的培训中都可以像今天一样引发更多的对工作,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
时间踽踽而行,岁月静好藏在斑斑驳驳的光影,以宁静的姿态绽放在窗台上一只宝蓝色玻璃长颈瓶中。
抽出倚在书架最边上的书,鹅黄色的封面上落了许些尘埃,一拂,细小尘埃纷扬,成为晶莹的光芒中的细小的美丽。上面用烫金写着《再别康桥》,心悸动着,无声的翻开,怕惊扰了那个星夜满载星光的梦。
阳光透过我的指尖在纸上投影出暗影。一场似康水般的情愫在那片凹凸不平的云彩下构成河畔金柳的美。踏响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毫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化成西边的云彩。摇一小舟在康桥寻找细碎的梦。
而她则是多情的金柳是你心中的新娘,温柔可人。你愿化作水绿草沉醉之康河的柔波里。
在青草更青处,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未就。连夏虫也与你沉静在这水汽氤氲的暖夜里,醉心的沉默。最后,离别而去。
志摩一生有三字:爱,自由,美。他对微因的一片痴情成为一段流着令人流泪的美。他的徘徊正是追寻的缩影。他对母校的留恋是他情感细腻的一部分。
志摩清新隽永的诗如音乐,节奏轻柔委婉,伴着情感起伏跳跃。他用他含羞草般的触觉去感知爱情。这浪漫随不能成为现实,但却能如康桥般静静流淌。
漫漫长久飘进久违康桥,双膝跪地膜拜夕阳最后的辉煌。再别康桥,别了,这个浪漫的人释放浪漫,给我沁人心脾的希望与温柔。
心悸动着,触及阳光,宝蓝色的瓶里清澈的水在桌上印出波光粼粼。或许现在谈起爱,为时过早。但时间康水潺潺而过。在青春,有些错误反而美丽。那是个雪花飞扬的冬季,有了一段美丽的,镜水花月般的情。是一个如风的少年,青春这个荒.唐年纪,每次为了看他打篮球常常在操场上,吹冷风并是半个小时,修长的身影在夕阳下旋转,陪我度过了一整个冬季。成绩因此下滑,老师家长的压力,让那半小时似流水,甚至,那是唯一的动人的安慰。二月拂柳,在夜晚,打开久违的qq,发现一个陌生人在那个冬季在另一头说了你好,头像像是令我沉醉的自拍,心一点点沉下去,我向他发出“嗨”。但故事就像断了油的圆珠笔停在那个冬季。以后,再也没有为了那半个小时而放纵自己的青春。
我却从未惋惜过,那时一段似康水般的过去,就像玻璃瓶里的一颗玫瑰种子,从未发芽,却含着当初我翘首盼望她开出美花。一样的美丽,那是我一整个青春里最美的风景。如果得了微因的爱,志摩的名字也许会埋没在黑暗里,即使没有得到,但康桥之情依旧是那个满载星光的梦。
回神,低头,见到树上被红笔划出的一句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说的,大概也是我的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