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会发言稿(推荐8篇)

讨论会发言稿(精选8篇)

讨论会发言稿 篇1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以学促做、知行合一,做合格共产党员,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着眼点,也是树立党员先锋形象的落脚点。

“人无学,则不明理;人之有学,则有力。”学习党章党规,重在明确合格党员标尺、树立党员行为规范,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学习系列重要讲话,重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是增强党性修养、践行宗旨观念、涵养道德品格的基本要求。

“学”的目的是为了“做”,“学”得怎样要靠“做”来体现、通过“做”来检验。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须抓住“做”这个关键,将所“学”付诸行动,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立好标尺、守住底线,坚持一切按规矩做人做事,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本色的重要保证,是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的直接体现,也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发展环境的关键因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做合格共产党员,就是要对照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读正书、树正念、守正规、立正人、用正权、扬正气、聚正能、走正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努力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西藏是边疆民族地区,是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主战场,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长期并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特殊的区情,使得西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做好“六种人”,无疑是检验我区学习成果是否落到实处、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

强信念、做思想上的明白人。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矢志不渝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践行者;讲规矩、做政治上的忠诚人。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维护祖国统一、开展反分裂斗争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守节操、做纪律上的干净人。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廉洁自律,不触法律的高压线、不越纪律的红线、守住廉洁的底线;践宗旨、做为民的贴心人。视群众为家人、视民生为家事,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走近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甘奉献、做工作上的担当人。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努力做到“三有四不怕”,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勤奋工作、干事创业,对党中央和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执行,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做模范;重品行、做生活上的正派人。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坚持把以学促做、知行合一贯穿全过程,既“学”得深入透彻,更“做“得扎实合格,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确保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为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提供坚强保证、注入强大动力。

讨论会发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

“青春”一词史于汉代,原意为春季,即一年的开始。而今,青春象征着勃发的生机与活力、无穷的激情与梦想以及不懈的拼搏和进取,同时,青春也意味着青涩、稚嫩与懵懂,我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人的一生匆匆数十载,年逝、青春渐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古训时刻在心头萦绕,时不我待,恰同学少年时,自当挥斥方遒,将满腔热忱投注到自己的事业当中,用无私奉献的“神笔”为青春描绘出最绚丽的彩锦,让青春在奉献中燃烧出最夺目的花火。

医生和教师,两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儿时的我怀揣着这两个理想难以取舍,如今我要感谢命运的垂青,让我从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教师,能够鱼与熊掌兼得。当我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前,面对着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的时候,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清楚的知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深刻含义,韩愈将“传道”放在了第一位,就是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先育人而后才是教书,并不是照本宣科的将书面知识填鸭式的塞给学生就大功告成的。

尤其是作为一名讲授医学课程的教师,我时刻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词铭刻于心,这简单的八个字,把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的责任表达的淋漓尽致,而我的职责,就是要培养出有医德、有医术、有责任感的“三有”人才。

青春是迷人的,许多人在青春光华里谱写了辉煌灿烂的人生,宋朝21岁的辛弃疾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领兵抗金;周总理19岁时便写了气壮山河的“大江歌罢掉头东”,以表达把青春献给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雷锋同志19岁参军,甘为革命的螺丝钉,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年仅22岁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是挺立潮头的英雄,是永远不落的星辰,更是我心中的楷模。

如果说他们的时代距离我们有些遥远,如果说他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乱世英雄”,不足以体现新时代年轻人的精神思想的话,那么新形势下的时代英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同志,他的先进事迹,足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方永刚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始终把学习研究*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坚定、忘我、激情地工作着,甚至身患绝症也不舍放下肩上的职责,他的风范和品格显示了一名*员政治信仰的力量和优秀教师的高尚境界。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我要把方永刚同志作为学习的楷模,褪尽浮华、开阔胸怀、塑造人生的大气象、思想的大境界。榜样在前,见贤思齐,我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刻苦攀登、创新进取,为医学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奉献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给予,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会和渗透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人说:“教师的形象是蜡烛,为学生奉献所有的光和热;教师的性格是燃烧,为学生宁愿毁灭自己。

教师的行为是楷模,为学生坦露着纯洁和正直;教师的欢乐是奉献,为学生熬尽了满腔热血。”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而我的青春与热情,要奉献给我的学生,奉献给我所挚爱的教育事业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华丽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咏赞我的岗位。然而,我是一名教师,我能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储存在脑海里的知识来培育祖国的未来,我能用最诚挚的感情和无限的热忱来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能像蜡烛一样,在奉献中燃烧自己的青春。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更炽热的燃烧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讨论会发言稿 篇3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019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确立了“立德树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也凸显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持立党之心、为民之心和奋斗之心;同时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当今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是因为高校党建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绝大部分大学生认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等观点。

把握准确的时代特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格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面临的新课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推进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通过征集评选“精彩一课”、“精彩教案”、“精彩多媒体课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初步形成教师愿讲、学生爱听的可喜局面。

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承担起建设中国的历史重任,续写“中国故事”、创造“中国奇迹”;同时,自觉承担起宣传中国的历史使命,传播“中国声音”、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形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用正确的道路引领新一代,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武装新一代,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凝聚新一代,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在新的形势下,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站在时代前沿,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我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讨论会发言稿 篇4

奉献精神是指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舍弃个人利益的一种高贵品质。中国之所以有这天的辉煌与成就,正是因为我们有一批能打胜仗、敢打胜仗、乐于奉献的*员,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在当今社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不能丢,不能因为生活富裕了,战争和平了就不讲奉献了,新时期的*员更就应讲奉献精神。

*员要懂得付出。付出是*员应有的品质,不论危难险情、困难险阻,*员都要第一个冲锋陷阵,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在20xx年的汶川大地震中,灾区广大党员奋不顾身、舍身忘我,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毅然奋斗在救援一线,不分昼夜的搜救群众,抢救伤员,疏通道路,用献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感天动地的救援诗篇。*员来自群众,属于人民,他们融于百姓之中普通而平凡,应对灾难却能凝聚成万众一心,迸发出伟大的民族力量,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更多人的生命,换来了最广大人民的热爱与拥护,他们心甘情愿的付出正是彰显了*员的优秀品质。

据说哈佛一位欧洲文学史专业的教授给学生讲的关于加利利海和死海的故事。约旦河有两个分支,一个是死海,一个是加利利海,死海的水中无鱼,也没有其他任何生物。加利利海是一个淡水湖,里面内含很多生物,岸边老树枝叶茂密,树上百鸟云集,啼声悦耳!相形之下,死海没有任何生物生存在其中,周围也没有半棵树,更听不到鸟儿的歌声。连死海上空的空气,都让人觉得沉重。

两者为什么构成如此差别呢?加利利海不像死海――只知收,而不知出。约旦河流入加利利海后,又流了出来,最终归之死海。

加利利海理解了多少东西,也会给别人多少东西,所以他是活生生的。而每一滴水,到了死海之后,都要被占有。死海把所有的东西都据为己有只知进而不知退,因此他才会有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只知索取不懂得付出的人,最后会疲于获得。只有付出和回报的相互循环,才会让人间充满温暖人心的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但有些党员干部,不懂得付出,只懂得索取,只想着自己的日子是否好过,自己的前途是否顺利,自己的腰包是否鼓起来了,根本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员,人民的公仆,违背了党的誓言,与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最后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革命战争年代,*员冲锋在前,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出生入死、不怕牺牲,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成千上万的*死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人民群众世代的敬仰和传颂。更要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主,懂得付出,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誓言,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按照《党章》规定,要持续旺盛的精力,持续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信念,这是奉献的境界。

奉献是*员应有的胸怀和品德。这不仅仅是中国*先进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要求,更是落实为人民服务的一条途径,作为一名*员,务必把无私奉献指导自己的有偿行为,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齐,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1976年1月8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一个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礼貌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但是来。但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但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周总理做到了,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这种胸怀和品德有几人能做到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员,肩负的职责和使命虽然有所改变,但党的宗旨和性质永远不会变,尤其是在这个充满形形色*惑的时代,*员更就应经得起金钱的考验,要常“*”,以《党章》严格要求自己,戒骄戒躁,遇到困难时,要往前冲,要抢着干,时时处处以党和人民为重,当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放下个人利益,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准则,不断增强自己的职责感和使命感,要舍得吃亏,舍得小我成就大我,决不能畏首畏尾、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要坚持原则,主持正义,因为*员不分年龄大小,不论职位高低,在党和人民面前是平等的,因此决不能只看上级的眼色和保住自己的官位,就黑白不分,颠倒是非,要决不向各种错误思想、不良倾向妥协,不受腐朽的生活方式的诱惑、侵蚀,永葆革命青春,用心进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把奉献精神当做自己的一种职责,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这是对自己最起码的标准,在其位谋其政,要时刻牵挂人民群众的冷暖,时刻持续昂扬锐气,敢于知难而上,能够顶住压力、经受风险;努力做到转变作风、心系群众,向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忘我的工作精神让群众享受更多实惠,真正创造出闪亮的工作业绩,展现出良好的群体风貌。

讨论会发言稿 篇5

一、奉献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是讲奉献的职业,教师这个岗位本身就是讲奉献的岗位,这就是它的特殊性。我们家几代人从教,一直都是这样。我的舅爷爷杨焕章先生,以前是私塾先生,一生诲人不倦,广收学生,开馆授课,直到自己的眼睛瞎了,才没有再读书、教书。我的父亲,从1977年开始在农村小学任教,即将从教40周年,以前哪里有什么工资待遇呢,过年的时候,工资都抵扣了公粮税费,遇见好的年成,可能在年底提几斤猪肉回来,我到现在还有印象。

我参加工作到今年也是10周年了,我把我的时间分成了3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时间搞教学,教学是我的本职,教学也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班主任工作占据了我三分之一的时间,班主任工作很琐碎,也很耗时,加之现在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班级的几乎所有事情都要我处理;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是科研和家务,但是科研没有什么起色,没有上档次的成果,有时候自己很浮躁,时间利用率不高,有时候打开网络看看消息、浏览下文章,一下子时间就没了。

二、先公后私,绝不损人利己。

我以前搞辅导员工作,经常加班,不把学校的事情处理好、不把工作做完,我是不回寝室、不回家。那个时候是干劲十足。自己能做的事情,往往是绝不麻烦学生干部,系里能做的事情,绝不麻烦班主任们。做好人是我的人生宗旨和不懈追求。我的底线是利己不损人,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利己利人,做不到利己利人时,至少不能损人利己。人的最高境界还是毛主席讲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三、努力作为,积极追求进步。

我认为“有作为”分为两个层面,从个人层面来讲,教师必须有作为,积极追求进步,发展自己,比如我们几个老师都在考博,目前只有熊老师考取了,我是考了三次失败三次,但是还没有气馁,当然不准备、不付出是没有回报的,我每次都是不喜欢准备,因此也不可能考出好成绩;从育人层面来讲,教师要培养有作为的学生,我们上课时可能会认为怎么现在优秀的学生不多,但一个班级总还是有优秀的学生的,我们应该记住优秀的学生,多与学生们沟通交流,及时指导他们、点拨他们,让他们能够更加优秀,无论是教书还是做班主任,我们都应该关注学生成才进步,让学生努力有作为,在有作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讨论会发言稿 篇6

12月7日到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思想政治建设,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树立自信意识,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在讲话中强调,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的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培养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接班人。我们的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以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

树立担当意识,全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在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须具备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科技的、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世界的广泛知识。我们的高校担负着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任务,思想引领不仅是口号上的呼喊,它要求我们必须践行于实际中,把最大化引领学生思想作为高校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树立创新意识,扎实提高我国高校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做好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和发扬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讨论会发言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敬业不仅仅是埋头苦干,敬业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它也许是一个行动,也许是一次清扫,也许是一次简单的数据,形成在我们的工作之中。它更重要的是效率,只有提高了效率,我们的工作才会事半功倍、游刃有余。有名俗话说的好: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敬业就是尊重自己的工作,爱护自己的岗位,把工作做好。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对工作尽职尽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圆满地完成。

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当成必须要完成的事,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在工作中要不断进取,逐步深化吸收经验,掌握娴熟的技能,为更好的创新工作打下基础。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烦闷、苦恼,就无法投入全部身心,工作就不会做好。所有正当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我们绿色板业的员工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在现实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努力发掘自己的价值,精心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也应该喜欢自己的工作,对于领导吩咐的工作,我们要抱着快乐的心情,认真接受、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

奉献不仅仅是平凡的,也不仅仅是无私的。奉献是自愿的,自觉的行为,奉献是随时随地的,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奉献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高尚。奉献也不是只有英雄和模范能做到的,英雄和模范也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努力地工作,逐步升华为一种奉献精神。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文化深浅,不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够尽自己的努力做出应有的奉献。

敬业是奉献的前提,也是基础,敬业是一种平凡的奉献精神,敬业又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因为伟大出自平凡,没有平凡的敬业,就没有伟大的奉献。在奉献前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完善,而不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

敬业与奉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GDP发展为世界第二的源泉和动力。能够与世界主要经济强国一争高低,离不开广大的平凡敬业和乐于奉献的打工者们。是他们让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是他们让我们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是他们让我们的铁路走在世界的前沿。

作为青春年少的我,对敬业与奉献是这样理解的:

一、对工作要有一种责任感,要有纪律性。

没有责任感的领导者不是一名合格的领导者,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一优秀的员工。无论你是基层的清洁工,还是公司决策的领导者,对待同事和上下级都要有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有充足的信心,有信心才有动力,有动力才会对工作有积极性,才能干好工作。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往往很多失败的事情就是缺乏自信心。

同样,一个没有纪律性的团队不是好的团队,一个没有纪律性的员工不是好的员工。在工作中,要有强烈的纪律意识,在不允许的妥协的地方绝不妥协,在不需要借口时绝不找任何借口——比如质量问题,比如对工作的态度等,你会猛然发现,工作因此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团队。同样,一个积极主动、忠诚敬业的员工,也必定是一个具有强烈纪律观念的员工。可以说,纪律,永远是忠诚、敬业、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的基础。

二、 要有团队精神。

我们xx公司就像是一个大的团队,许许多多的打工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让团队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信任是基础。我们信任朱华昌总监的领导能力,相信自己所在的团队是最好的,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我还记得《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故事:说的是刘备打了大败仗,正在哭泣,他的小舅子和张飞先后都对刘备说赵云投敌了,”刘备说:“子龙必有原因。再说子龙反者,斩之!”正是这种信任,赵子龙七次杀入敌阵,杀敌无数,救出了刘备的儿子,让敌人闻风丧胆,让刘备转危为安。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如果我们同事之间能有这样的信任力度,我们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钢铁团队。

三、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要感谢父母,是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我们要感谢朋友,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谊和支持。我们要感谢公司,是因为它给了我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同事,是他们一直陪伴我们,一起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我们要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感恩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炼我的意志;感恩欺骗我的人,因为他让我增长见识;感恩藐视我的人,因为他觉醒了我的自尊;感恩我的上级领导,能够给我信任和实现自我的机会。感恩周围的人,能够给我与他人交流的快乐。感恩快乐,让我幸福的绽放笑容。

四、让自己从“简单”变成“不简单”,在平凡中变得不平凡。

一个好的打工者,都是自动自发的完成工作任务。这样的人其个人价值和自尊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来自他人。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凭一时冲动做事,也不是只为了得到领导的称赞,而是自动自发的、不断地追求完美。西方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工人没好气的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的硬,害得我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50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一家人等着吃饭,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再次接受上帝的爱,心中便常为这份工作献上感恩。”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第一种工人,是完全无可救药的人。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不会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顾,甚至可能是生活的弃儿。第二种工人,是没有责任和荣誉感的人。对他们抱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劳的,他们抱着为薪水而工作的态度,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肯定不是企业可依靠和老板可依赖的员工。同样的,在第三种工人身上,看不到丝毫抱怨和不耐烦的痕迹,相反,他们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们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荣誉,同时,因为他们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带给了他们足够的荣誉。

他们就是我们要学习的那种员工,他们是最优秀的员工。他们向我们展现了:自动自发,自我奖励,视工作为快乐。我相信,这样的员工,就是每一个企业所追求和寻找的员工。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抱着对工作的快乐心情,以仁爱之心待人,以敬重的态度从业;善待自己,尊重他人;付出你应该付出的,给予你能够给予的。实实在在地做人,兢兢业业地做事,力所能及地给予,这就是一个人对公司最好的奉献。

虽然我不是诗人,不能用美丽的诗句来讴歌我们打工者的伟大;也不是学者,无法用深邃的思想来思考我们打工者的价值;更不是歌唱家,用高亢的歌喉来颂咏我们打工者无私的平凡;但我有一双温暖的双手,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今天,我们来到龙山这片激情的热土,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情愿奉献,甘愿奉献,奉献青春!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青春是多么的宝贵,青春是人生的鲜花,青春充满了魅力,充满了光辉,充满了未来。为了我们的未来,请让青春飞翔!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讨论会发言稿 篇8

⑴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人民教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的表现。它是履行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这是说,只有首先具备这一道德感情的信念,才能做到自觉履行其他师德规范,为人民教育事业尽责尽力。

教师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大多数教师在工作上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不计时间,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长年累月默默辛勤耕耘,为培养下一代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因为如此,人民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和赞扬。人们把教师比喻为用知识雨露浇灌幼苗并使之茁壮成长的“园丁”; 比做吐尽最后一口洁白明净的纤丝,一心一意为人类谋幸福的“春蚕”;还比做将全部心血化为火焰,照亮了青少年心灵的“红烛”。如果说科学、技术事业及其他事业需要有人梯,那么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就是这部人梯的最初几级;人们常常赞美大厦的高大、壮观、但却忽略了根基,没有大厦的根基,大厦就会倒塌,而且根本不会有大厦。这“园丁”、“春蚕”、“红烛”、“根基”、“人梯”,就是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把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这种热爱教育事业,以献身教育为乐、甘为人梯的精神,正是高尚师德情感的表现。

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国古代早有“师表”的提法。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孔子作为教师,能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绝非偶然,他最早倡导以身作则,提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而最可贵的是身体力行。孔子从事教育的一生,也正是“以身立教”的一生。他热爱教育,倡导教师要有良好的举止、语言的修养,也很重视教育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正因为如此,孔子受到他的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也受到后世教育工作者的敬仰。

学生除了向书本学习之外,主要是向教师学习。在儿童、少年的心目中,教师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所以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学生的模仿和可塑性都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道德面貌在道德教育中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学生的眼睛是“录相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所以要塑造下一代的心灵,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确实成为学生的表率。

率先垂范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人民教师应该表里如一,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很差,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而且会对他们心灵产生极坏的影响。每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应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南京市特级教师斯霞说得好,“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要使学生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每位人民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这是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

⑶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调整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师道规范。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因此,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天职。何谓爱呢?所谓爱是人的一种伟大感情,是主体之间诚挚而亲密的感情联系。教师尊重和信任学生,需要诉诸理智和感情,这种理智感情的联系,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是热爱的根据,热爱是尊重的表现;没有尊重便没有热爱,没有热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尊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的感情。这种感情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对未来所表示的关注和寄托。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孤立地看,是师生之间的爱,其实这种热爱,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爱的具体表现。责任感和良心,促使教师体验到自己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是受社会的委托,关怀着下一代的成长,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的设计标准,能履行社会职能的人。只有在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下,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才是发自内心的和诚挚的。爱的感情是某种需要特别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积极体验。学生都有对爱的本能要求,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及社会的热爱;当教师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要时,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感情,同时也是一种不断深入的活动。

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热爱与严格要求是并行不悖的。俗语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严格并不等于惩罚,教师对学生要严慈相济,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自己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远之。诲人不倦,就是教育学生要特别耐心,全心全意培养他们,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甘当一辈子人梯,使学生真正成才,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热爱学生,还要坚持正面教育,要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人格,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然,坚持正面教育并非迁就落后,姑息错误,而是要向学生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热爱学生,更要做到对所有学生不分彼此,不分厚薄,不另眼看待。孔子有句名言,叫做“有教无类”,意思就是说,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好的学生要教育要爱护,差的学生同样要教育要爱护,绝不能分高低贵贱、远近亲疏。对于差生,不但不能嫌弃和歧视,反而更应倍加爱护,对他们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实践说明,差生是可以教育好的。

⑷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是处理教师与教学劳动关系中的教师道德规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把人类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因而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掌握教学规律,是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决不单纯是个业务问题,而是个社会道德责任问题。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把精通业务的要求看作是师德的主要内容之一。“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古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这些都是颇有道理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每个人民教师都必须勤奋学习,精通本行业务,要有学而不厌的进取精神。

人民教师不仅应当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精通所授课程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当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坚持边教边学,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加厚基础,做到精通一门学科,又研究相邻学科,使自己具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能胜任其本职工作。尤其是我们正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知识新成果不断增加,每个教师要勇于进取,勇于攀登,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不断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另外,精通业务,严谨治学,还要求教师提高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等,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而不厌还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这是人民教师的又一美德。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就是鼓励教师要博采众长,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从总的方面来看,教师的知识和才能当然要高于学生,但是在某一点或某个问题上,学生有独到见解,甚至比老师高明,这也是正常现象。遇此情况,教师应虚心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以彼之长补己之短,这是高尚师德的又一体现。

⑸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一般说来,教师的工作既较多地表现为个人的劳动,但同时又是一种集体的活动。整个教育过程既凝结着个人劳动的智慧,又反映了整体劳动的力量。教师工作的这一特点要求每个教师既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发挥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即同一学科教师之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班主任与班主任之间,新旧老师之间,教师与其他教辅人员之间的关系等等。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发挥教师的和集体力量,应该提倡在教师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学习的良好道德风气,同一学科的教师,可能毕业于不同的学校,教学时间有长有短,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他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也有高有低,有强有弱,这是正常现象。同事之间有实际差别,这是客观存在。特别是同一学科的教师,要从教好学生这一共同目标出发,不要拆台,互不服气,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共同提高。同事之间真诚相待。

在教师之间还要提倡:有教学资料,公之于众,大家使用,不搞资料保密;有教学经验,及时交流,切磋琢磨,不搞知识私有;有意见分歧,展开讨论,共同探讨,不要互相攻击。在新老教师之间要提倡: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尊互敬,不搞文人相轻。一般说来,老教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情操高尚,青年教师要向老年教师虚心求教,认真学习,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敢冲敢闯、上进心强,老教师也要学习青年教师的这些长处,对他们要关怀爱护,精心培养,切勿求全责备,埋没人才。

同样,在教育过程中,搞好教师与领导、工人、干部、教辅人员之间的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师与领导之间要提倡:教师应尊重领导,服从领导;领导应尊重、信任和依靠教师,不要互相瞧不起,互相攻击。在教师与工人、干部、教辅人员之间要提倡:教师应尊重工人、干部、教辅人员的劳动,尊重他们的人格,学校职工要尊敬教师,以教学为中心搞好本职工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方便的条件。总之,教师与职工之间应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团结,形成“团结协作,勉励共进”的校风。

互相学习,团结协作,搞好教师同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贯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昌盛,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广大人民教师一定要奋发向上,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