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优秀10篇

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下对教育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教育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也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机遇与挑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时间,构建和谐的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编辑给大家整编的汉语言文学论文优秀10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汉语言毕业论文 篇1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示例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汉语短语的分类问题

一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析

1.1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有关汉语语法的论著对短语的分类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这两个标准来进行的,其中以内部结构为标准的分类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实,汉语短语分类中的“功能说”和

“结构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叶斯丕森和布龙菲尔德理论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布氏的句法结构观念似乎特别适合于汉语,因为汉语词的构成方式、短语的构成方式和句子的构成方式是那样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结构类型的分析可以直接应用于汉语每一层面上的语法单位的结构分析。短语在汉语语法单位中处于一种枢纽地位,因此,短语的结构类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词。这是汉语语法单位进行结构分析的一条捷径,发展到顶峰就是“词组本位说”。如范晓先生在《说句子成分》、《关于结构和短语》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汉语的句子结构和短语结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独词句外,句子只不过是独立的短语而已。根据这种观点,应当

是有多少种结构的短语,相应地便会有多少种结构的句子。

1.2“词组本位说”把句法结构类型和短语类型完全对应起来,即以分析短语的结构类型为基础,扩展到句子结构。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有可取之处;从实际的作业上看,它也具有相当的成效。它操作起来十

二短语分类的原则

2.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给短语分类。有一个原则问题必须加以强调,那就是同划分任何语法单位类别一样,给短语分类也应该遵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划分出来的类别能够有效地

服务于分析。反过来说,就是:不管用什么标准来划 www. 分,只要划分出来的类别可以用来有效地说明语法规律,这个分类就应该是有效的语法分类。基于上述原则,就我们已经掌握的语言材料进行试验的结果来看,依据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进行的分类能够较好地服务于语法分析的目的,能够较好地解决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些句法分析问题,如句法分析中的主宾类问题。用这个新的分类能够较好地说明短语作为与词一样的静态单位,其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对它的句法功能以及对包括它在内的更大一级的句法结构有什么影响,而这些问题是依据结构关系分类所无法说明的。事实上,类似这种分类的观点已经有人在实际的语法分析中运用过,只不过是非自觉的罢了。比如许多学者分过“受事主语句”的特点,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意识中肯定是把“施事—一动作”格式和“受事—一动作”格式加以对比,而这两种格式正是从分析语义关系的角度确定的。我们不过是试图把这种零散的、不自觉地运用语义关系进行语法分析的做法当作一种理论依据加以系统化而已。

2.2我们给短语分类的标准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当然,语义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因此这里就需要给语义标准界定一个范围。如前所述,从分类的目的和结果来看,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也应该是语

法分类,因为它最终是为解释语法现象或语法规律服务的。这种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是指个别的词与词之间的具体关系,而是指某类性质的词与另一类性质的词之间的概括关系。

任何一种语法分析方法都至少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切分层次;二是揭示被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immediateconstituent)之间的关系。切分层次是对结构的处理(实际上也与语义有关),而说明直接成分之间的

关系却与语义直接相联系,要想完全脱离开语义关系是不可能的。由于这种事实,再加上没有分清作为静态的备用单位的短语和作为动态的使用单位的句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法单位,目前许多语法论著中对短语结构关系类型的说明实际上是把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如并列关系、补充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主谓关系)以及句法成分的语法地位(如偏正关系)纠结在一起了。

2.3有的语法学者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短语和句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法单位,短语同词一样是静态语法单位,“其内部的词与词之间就只有单纯的语义关系,而不存在其他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十类语义关系,

见下:

Ⅰ并列:机关学校阅读欣赏

Ⅱ限定:秀丽景色大胆设想

Ⅲ补充:解释清楚热得淌汗

Ⅳ施动:风吹人住

动施:吹风住人

Ⅴ动受:展览书画维修房屋

受动:书画展览房屋维修

Ⅵ评议:应该参加能够胜任

Ⅶ同Ⅶ判断:是高山叫海洋

Ⅷ同一:首都北京班长小李

Ⅸ描写:衣着朴素成就辉煌Ⅹ双受:问他问题给我知识[⑤]

就我们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看,这种分类大概是第一次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短分类,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短语与句子的本质不同。我们将在这种分类的基础上探求一下语义关系的不同是如何影响短语本身的句法功能,如

何影响包括短语在内的更大一级句法结构的。需要说明的是“歧义结构”,因为从语义关系的角度无法确定“咬死了猎人的狗”是限定关系还是动受关系。“歧义结构”是短语脱离语境而产生的现象,在具体语境中,短语的内部关系只有一种,因此“歧义结构”对我们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没有影响。

三、验证语义标准短语分类实用性的方法

1如前所述,我们所做的语义标准分类是为了揭示短语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对句法结构和句法分析产生的影响。就我们观察的结果来看,它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充当句子成分时的

搭配能力;二是句子结构的变换关系;三是如果短语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即成为句子时,这些句子所具有的特点。语义标准短语分类的实用性即在于此。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下面具体验证的时候,并不一定在三个方面同时进行验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能在三个方面同时产生影响。这里只就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是比较,比如用语义标准划分出来的两种不同类别,用结构标准来划分却是相同的,属于这种情况的如施动短语不同于受动短语,但两者的结构关系;却是相同的类别,用结构标准来划分却是不同的,与此相反,用语义标准划分出来的两种相同属于这种情况的如施动短语广义上相同于施动短语(主席团坐着/坐着主席团),但就结构关系看却是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

2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选择比较重要而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施动动语和受动短语来比较。倘若把这两种短语区分开来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说明一些语法现象和规律,那就证明语义标准分类是有实用价值的,因为,

如果用结构关系标准来分,它们就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主谓短语。我们希望这种比较能起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作用。比较两种事物必须以一个在外的条件为参照点,被比较的事物在这个参照点上呈现出相同或相异之处,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对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进行比较,也需要参照点。我们找到两个参照点:一是两类短语由静态的语言单位转为动态的言语单位时的自足条件,二是两类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的搭配能力。下面我们分节讨论。

四两类短语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时的自足条件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在结构类型中都是主谓短语,按照一般语法著作的说法,一个主谓短语具备了一定的语调或加上一定的虚词就可以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一句子。但是,是不是必定转成一个自足的句子呢?

回答是否定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许多语法著述都讲到受事主语句的特点(或限制),而不提或很少提到施事主语句,因此给人的印象是施动短语似乎更容易直接转为自足的句子。其实不然,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转为言语单位进有各自的自足条件,而各自的自足条件又呈现出明显的对立,这种对立又主要表现在谓语动词方面。

1丁声树先生在谈到受事主语句的特点时说:“……从谓语方面看,谓语往往不是一个单独的动词,动词的前后多半有别的成分”。[⑥]这个概括当然是正确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受动短语转成的言语单位

就是受事主语句,因此,我们谈受事主语句谓语方面的限制,实际上就是分析受动短语转为受事主语句(言语单位)时表现在谓语动词方面的自足条件。施事主语句对谓语是否由一个单独的动词充当的这一要求不是强制性的,如一些不及物动词作谓语,前后可以没有别的成分,如:(1)明天下午的会李校长发言。(2)我休息,他劳动。以上两例的谓语都是由一个单独的动词充当的,而且这几个动词本身又不能带宾语,这和动词本身是不及物动词有关。

但是,汉语中的动词绝大多数是及物动词,多数施事主语句的谓语动词也是由及物动词充当的。另一方面,受事主语句的谓语动词则必须由及物动词充当。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转为句子的自足条

件完全不同。由施动(及物)短语转化而来的施事主语句,及物动词必须带着它的受事,否则尽管从结构上看主语和谓语俱备,但它是不自足的,比较下面两个例子:(3)医生们治好了他的病。

(4)*医生们治好了。例(4)是不成立的。而由受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受事主语句,因主语是它后面的及物动词的受事,因此,动词一般不带受事宾语仍是自足的,如:(5)他的病治好了。(6)这首诗背下来了。

2事实上,人们在理解句子时,必然会受到两种短语的不同自足条件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下面两个例句来证明这一点:(7)敌人打退了。(8)我们打退了。例(8)无论怎样理解都是不自足的,“我们”不会是“打退”的受事,而例(7)尽管“敌人”也可以是“打退”的施事,但这个句子只有理解成受事主语句时才是自足的,而且按照常理,人们一定会把这个句子的主语理解成受事。受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受事主语句,其主语担负着语法和语义两个层面的任务:从语法上看,一个句子必须有一个话题,即主语。假如这个话题在表层结构中没有出现,它一定被语境承担了。话题可以是施事,可以不是施事,受事主语句的受事就是话题。从语义上看,一个及物动词必须带着它的受事,不管这个受事在什么位置,也就是说,受事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后面,也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前面。及物动词的受事若不出现,它在语义上就没有着落,以施事、受事与同它们相联系的及物动词的关系而论,受事似乎更重要一些,这一点还可以通过“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比较中看出来。“把”字引进受事,“把”字后面的受事不能省略,如:(9)我把信写完了(不说“我把写完了”)而“被”字引进施事,在许多情况下施事可以省略,如:(10)小王被人打了(可以说“小王被打了”)我们认为受事主语句可能就是为了满足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的要求而存在的,也正是因为满足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例(5)(7)才是自足的,而例(4)(8)不成立。又如:(11)罪犯枪毙了。(12)行刑人枪毙了。例(11)是自足的,因为它是由受动短语转成的句子;例.(12)不自足,因为按通常的理解,它是由施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如果它原本是个受动短语,那末当它

转化为句子时,动词的前边必须加上表示被动意义的虚词,如“被、给”等才合乎自足的条件。当然它也可以是施动短语,那就必须在及物动词的后面加上受事“犯人、罪犯”等才能自足。

总之,按结构关系标准分类,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属同一类型,那末这种分类对揭示两类短语因语义关系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的语法特点就没有任何成效,相反,按语义关系标准把它们加以区分,就能很好地说明它们

各自不同的语法特点所产生的根源。

五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作句子成分时的搭配能力

按结构类型来说,主谓短语(包括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可以充当六大句子成分(这里仍沿用传统的称谓)中的任何一种,但是,充当某一相同的成分时,由于二者的语义关系不同对句子的另一成分有不同的要求,

或者对短语本身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分别讨论。

1作谓语

受动短语作谓语要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一方面句子的主语必须是受动短语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施事),另一方面短语内部的受事的范围也比较窄,或者由泛指代词“什么、谁”等充当,或者由遍指性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并且动词前有副词“也、都”等与之呼应。如果不是这样,往往是同式句子并列出现,如:(1)他什么都不说。(2)他样样事都会做。(3)大水……,头也不抬,话也不说。在意念上,以上各句的主语都是受动短语中动作的施事。从变换式上来看,遍指性句式的施事主语可以和短语里的受事互换而不改变句意。如:(4)什么他都不说。(5)样样事他都会做。它们可以自由变换的原因大概是这类句子的格式比较固定,以“S-O(遍指性受事)一也(都)-V”这样的格式作标志,不会把动作的施事和受事弄混。当然,除了上述两个条件外,还有一种情况,即受动短语里的受事是一般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如:(6)我这辆车买贵了。(7)王师傅那套西装做大了。(8)小刘帽子戴歪了。⑦(6)-(8)的主语都是施事,受动短语里的受事都是由一般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的,而非周遍性词语充当的。这三句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主语和受动短语里的受事之间具有领属和被领属关系;二是充当谓语的受动短语中的动词后面都有形容词补充成分。我们知道,描写短语作谓语时,主语和描写短语里的被描写成分之间一般情况下是领属和被领属关系,如“他性格坚强”、“李明眼圈红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测:这类受动短语作谓语对短语内部动词的要求是,必须有形容词补充成分,这个形容词补充成分的语义指向是短语里的受事,如例(8)的深层语义关系是“小李戴帽子,帽子歪了”,可以简说成“小李帽子歪了。”后者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与“李明眼圈红了”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说,动词后面带形容词补充成分是这类受动短语作谓语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形容词补充成分,这个句子就不成立,如“*小刘帽子戴了”,如果把形容词补充成分换成时态或趋向补充成分,句子就觉得不够自然,如“*小刘帽子戴过了”,“*小刘帽子戴出去了”。如果把主语和受动短语里的受事调换过来就成了施动短语作谓语。施动短语作谓语时对上述要求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可有可无的,如:(9)这辆车我买贵了。—一这辆车我买了。(10)那套西装王师傅做大了。—一那套西装王师傅做了。施动短语作谓语,一般不受这么严格的限制,其主语一般是非生命体,在语义上是作谓语的施动短语中动词的受事(这是最常见的形式),但也可以是生命体。如:

(11)桌子我搬走。(12)这个人我认识。例(12)的主语和施动短语中的施事都是生命体,可见施动短语作谓语对句子的主语和短语本身结构的要求都不严格,只要是生命体作施动短语的施事就可以了。又如:(13)谁的孩子妈都爱。当然,这方面没有限制,那方面就要有所“补偿”。从变换式上来看,许多施动短语作谓语,其主语又是非生命体时,二者往往不能自由互换,下面例子中右侧的句子都不成立:(14)汉语我辅导,(英语你辅导。)—一*我汉语辅导,(你英语辅导。)(15)桌子小王搬走了—一*小王桌子搬走了。有的施动短语作谓语,虽然主语是非生命体,但二者仍然互换,如例(9)(10)句可变换成例(6)(7)那样,这可能和二者之间具有领属关系密切相关,例(14)(15)句的主语和施动短语中的施事之间没有领属关系,因而二者不能互换。还有一种受动短语作谓语的情况,如:(16)姐姐手扎了。(17)我眼睛迷了。这种受动短语作谓语和上文讲过的情况不同,其主语在意念上并不是受动短语中的动作的施事,而是受事,真正的施事是另外一种事物,如“针、木刺”或“沙子、风”等等,在表层结构中它们都没有出现。主语和受动短语中的受事,在意念上不是施受关系,而是领属关系。正因为二者都是受事,它们之间尽管具有领属关系,仍不能像例(6)和(9),例(7)和(10)那样互换,而且这种“O[,1](受事)—一O[,2](受事)—一V”句式的谓语只能是受动短语,下面的句子是不成立的:(18)*姐姐木刺扎了(手)。(19)*我沙子迷了(眼睛)。

2作宾语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都可以作宾语,表示事件或抽象的事物。但它们作宾语时,整个句子的谓语动词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一点和它们作主语时对谓语的要求是一样的),即很少以动作性很强的动词作句子的谓语,

往往由表示心理活动、感觉现象或表示判断的动词来充当。因此,从总体上说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作宾语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有些意义类型比较特殊的动词作谓语,对两类短语有不同的选择;反过来说,正因两类短语的内部语义关系不同,才使其一可与此类动词搭配,另一个不可以与之搭配。如“进行”这个动词在意义上表示持续性活动,在语法上它是一个形式动词,本身不表示动作,真正表示动作的是它后面的动词,“进行”则在动作动词前承担表达时态的任务,并把后面的动词由谓语改变为宾语。“进行”的宾语一般是动词,而且用作宾语的动词本身下能再带宾语。有时,“进行”的宾语可以由受动短语充当,但不能由施动短语充当。如果我们按结构类型来分析,只能说有时“进行”的宾语可由主谓短语充当,这种说法掩盖了两类短语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语法现象。下面的两个句子都是不成立的:(1)*进行干部学习(材料)。(2)*进行我们交流(思想)。而我们可以这样说:(3)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进行思想改造。许多语法学者在研究句型时,运用设计框架的办法来验证句型的不同,这里“进行--非名词性宾语”也构成一个框架,它是区别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各自不同的语法功能的一个标志。

.3作被限定成分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如果前面没有限定成分都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并对谓语动词有大体一致的要求。如果前面有限定成分,受动短语仍然可以作主语和宾语,施动短语一般不能。下面两句的被限定成分都是由受动短

语充当的:

(1)1984年,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2)我们必须做好机构变动中的人员调整。为什么不能换成施动短语呢?原来,施动短语既不是名词性

的,也不是动词性的。而作被限定成分的受动短语,其动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兼类词(兼动词名词)的倾向,如(1)(2)句中的“改革”“调整”,又如“这个村的田间管理”,“家庭领域里的精神文明建设”等。因此,受动短语可以以其整体功能的名词性充当普通名词经常充当的成分,即被限定成分。受动短语的这种名词性使它在被限定成分的位置上的词序比较固定,因而又表现出一定的凝固性。上面两句的受动短语一般不能变换成相应的动受短语:(3)*……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经济体制逐步展开。(4)*……机构变动中的调整人员。受动短语的凝固性还表现在它可以做许多学科的术语,如“苗木定植”,“地质勘探”等等,许多刊物的名称也是这类学动短语,如“语文建设”、“汉语学习”、“哲学”研究等等⑧,这些学科术语和刊物名称一般不用施动短语或相应的动受短语来称谓。通过对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两类短语的不同语义关系对其语法功能的影响。我们上面分析的语法现象,恐怕是结构分类所不能解释的,反过来却证明了语义标准分类的实用价值。可供比较的短语还很多,如动施短语和动受短语,评议短语和动作性限定短语等等,限于篇幅,只好暂付阙如了。

附注:

①范晓《说句子成分》,载《阜阳师院学报》(社科)1983.1。《关于结构和短语》,载《中国语文》1980.3。

②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③参见申小龙《中国语法学方法论研究》,载《语文导报》1986.5。

④参见陆仁昌《关系·平面·成分--汉语词组法试论》,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1984.1-2。

⑤吕冀平《句法分析和句法教学》,载《中国语文》1982.1。

⑥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⑦此三例转引自徐枢《从语文、语法和语用角度谈“名(受)+名(施)+动”句式》,载《语法研究和探索》

(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的论文 篇2

西方语言论美学认为:人是语言的动物;语言是存在的寓所;存在通过语言而现身。语言不单单是一种认知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和力量”,甚至“作为客观实在出现在人的面前”。(1)当我们将鲁迅的文学创作置于语言论美学的视域中考察时,发现鲁迅对语言与存在的依存关系的感受和意识都很强烈:他在《呐喊·自序》中曾流露出自己曾有过一段“不能已于言”的时期,并将言说的姿态及其效应与人生的价值联系起来;(2)他也曾提出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偏激主张;(3)同时他又深感自己与汉字的与生俱来的深刻联系,虽欲摆脱而不能,故而认同在历史的中间地带承受牺牲的痛苦的命运,他的“中间物”意识正是建立在对自己所做的章的语言的体悟上的。

如果说人的存在通过语言而呈现的话,则语言的运思者或言说主体,首先遇到的是言说的欲求及位置和姿态问题,这种言说及其言说者的位置和姿态是某种生存状况及意义的体现。鲁迅的言说欲望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早年的人生苦难。从小生长在悬挂着“翰林”匾额、祖父曾取进士功名、父亲亦以科举考试为终生正业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中的鲁迅,早年受过非常严格的以读经作文、以应科考为主的正规封建教育。在封建科举时代,科举考试成为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言说方式。周作人说:“这(指科举考试——引者注)是知识阶级,那时称作士人或读书人的,出身的唯一正路。”“我们那时,没有不是从这条路走的,等到有点走不下去了,这才去找另外的道路的,那自然是后话。”(4)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和家庭的背景中,鲁迅有着极为复杂而痛苦的人生经验:一方面,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及所受的严格、正规的封建教育,使鲁迅与汉字文化发生终生的血肉联系;另一方面,科举考试又给鲁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祖父的科场案而引发的家庭大变故使鲁迅的家庭由言说的中心一下子被抛置于社会而成为人们言说、鉴赏的对象,在以古文言为载体的传统价值统治的语言秩序中,完全丧失了话语的权力。这种言说权力的被剥夺或被压抑,一方面深深地妨碍了主体对自我存在的意义(价值)的认同,一方面又极大地刺激了主体更加强烈的言说欲望。所谓“不能已于言”、所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云云,都在表达着一种急切寻求言说及言说位置或姿态以确立自我存在的意义的情态。而“幻灯事件”犹如一道电光,瞬间照亮了主体言说的方式:启蒙者的姿态。正是带着这种个人经验,鲁迅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中国近代以来国势贫弱,民心萎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迫于存亡的危机,纷纷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则经由了一个由部分到整体的否定过程,这种否定到五四时期达到高潮。鲁迅在后来《琐记》一文中描述了当时面对西方文化涌入时的兴奋和激动:“‘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时务报》不待言,还有《译学汇编》,那书面上的张廉卿一流的四个字,就蓝得很可爱。”(5)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积淀在象形会意的汉字中的话,则对汉字文化的批判就具有反传统的意义。而这种批判是在西语文化的冲击下发生并以之作为它的价值标准的。

一方面是带着个人特殊的经验,一方面也是感应着反传统、崇西学的时代大潮,鲁迅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以对汉字文化的批判为标的的。这种批判主要还不在由文言到白话的工具性转变,而是更深刻地表现在其具有反叛性的言说内涵和姿态上。《狂人日记》中狂人的“仁者吃人”的呼喊,正是在“仁”的象形会意“仁者爱人”的基础上的一种反叛性的逆向思维。《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全面展开了对凝结在中国汉字中的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范畴和观念,如“君臣”、“父子”、“夫妻”、“忠”、“孝”、“节”、“烈”等的整体性批判,并将这种批判贯彻自己创作过程的始终。如果说《孔乙己》借孔乙己尽情地揶揄了已失去生命活力的陈腐的文言的话,《这样的战士》就是对“学问”、“道德”、“国粹”和“东方文明”等进行扫射式的永不妥协的战斗;而《祝福》则是以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神韵的一次民间仪式“祝福”的过程的反复展示,生动而形象地揭示出中国“礼”文化的吃人本质:“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6)

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以表音为特征的语言及其所负载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分明可见。《阿Q正传》关于阿Q的命名耐人寻味:在对汉字“贵”(“桂”)的文化内涵嘲讽剥离之后,代表中国人灵魂的阿Q除了一根无用的辫子之外,(7)其价值等于“0”(“阿”字发音的口型亦与“0”相似)。而最后用英国流行的洋字的拼法,则隐喻式地表达了人们在全面否定旧的存在秩序之后,对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的渴求和热望。《肥皂》则象征性地表现出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表音语言相遇时所显露的不洁,因此必须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想施以西方文化的洗涤。而《高老夫子》则说明即使用上西语的好名目,也仍不能改变中国文化的老流氓的变态心理。这种对汉字文化的批判,有时发展到极至,作者甚至提出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主张。两种语言体系在创作中的交遇、冲突及作者的抑扬取舍,曲折地反映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的深入思考、选择及其情感经历。

然而,《狂人日记》在对汉字文化批判的尽头,言说的主体突然发现,自己原来与这吃人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建构的同时又颠覆了主体。这种情境也是鲁迅汉语创作中的矛盾处境。鲁迅从小生长在封建士大夫家庭,与汉字文化的血肉联系与生俱来。虽然在时代潮流的鼓舞下,以对汉字文化的批判进入文学创作,但作者所运用的语言虽是白话却仍然是汉语。汉字对作者而言,不仅是言说的工具,更是面向世界而显现的存在方式。

洪堡认为:“人从其自身的存在之中编织出语言,在同一过程中,他又将自己置于语言的陷阱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周围划出一道魔圈,任何人都无法逃出这道魔圈……”(8)《祝福》便是在“禮”的象形会意的背景上展开艺术构思的。《说文》云:“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段注:“禮有五经,莫重于祭,故禮字从示,豊者,行禮之器。”(9)作品围绕着旧历年底的祝福的祭祀仪式,步步深入,最后在祭器问题上给祥林嫂以最后一击。在这里,“禮”字的构形会意不仅为作品的构思提供了材料,同时对氛围的营构和情节的发展,都具有推进作用。一方面,作者带着自己个人的经验,感应着时代精神,对凝聚在汉字中的传统价值进行毫不容情的解构性批判;但另一方面,主体在苦难人生中的价值诉求、历史大变动的时代的启蒙精神的表达,又是在传统汉字文化的背景上彰显的。

黄侃曾说过,在五四新文学作家中,鲁迅的作品最能见出汉字文化的根基和格局。(10)周作人曾指出,鲁迅在用字上有“洁癖”,即喜欢用字的本义。鲁迅也曾以懊丧的口气谈到,自己的作品中“常不免流露出”文言的“字句和体格”。(11)其间的是非得失,各有偏倚,但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即汉字文化与鲁迅创作的重要联系。这种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在白话中加入一些文言的字、词、句等显在的层面,更为本质的是,汉字的象形性和原初意味全面地参与了作者在创作中的艺术思维及艺术世界的建构。四

卡西尔认为,艺术的本质不在其思想和情感,而在构形。“艺术家的最高最独特的力量”,表现在“给他的感情与外形”。(12)汉字的以线条“描其轮廓态势,传其精神意象”(13)的构形会意的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的构形性有相通之处。当有着深厚的文字学造诣的作者进入汉语艺术思维之时,汉字的象形会意便帮助了作者文学世界的构建。

《孔乙己》主题即在“凉薄”一词的本义(“以水羼酒”)的基础上引申衍化而来。《说文》云:“凉,薄也。”段注:“郑司农云,凉,以水和酒也。……许云薄也,盖薄下夺一酒字,以水和酒,故为薄酒。”(14)作品将某一特定情境置于咸亨酒店,以喝酒的情节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并且似乎在不经意间带出“羼水”的细节。看得出,这是在“凉薄”的象形会意的基础上生发的艺术构思,不过由物质转到精神、由实物转到语言罢了。《孤独者》写新文化的先驱者不为众人理解、且遭社会排轧的孤独的悲剧命运,但主人公魏连殳的身世、行状,却又分明可见汉字文化中“孤独”一词的原初涵义(“幼而无父”、“老而无子”)。这里已经是在古老的汉字中注入现代的思想内容了。《过客》的命意,当然有庄子“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的思想影响。但是,更为引人入胜的是,作品在文字学意义的基础上,拟人设语,描景造境,赋予作品以哲学意味。“客”,《说文》云:“寄也,从宀各声。”(15)“宀”象屋之四注,所以荒原上有一间小土屋。“各”,异也,过客和老翁与这间小土屋的关系是不同的:老翁常居于此,是主;过客偶过其旁,是客,其主旨是在前面。这种意境氛围通过“過”字得到升华。《释名》以“過”释“郵”。“郵”,《说文》云:“境上行书舍。从邑垂;垂,边也。”(16)可见,“过”不仅同样包含了“屋”的意象,包含了度而不居的意思,而且点明过客正处在某种边界上(生死临界点)。这些地方使得鲁迅的创作在主题构想、情节演绎、意象形成等方面,表现出汉字文化的基本体格。

不仅如此,汉字构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也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鲁迅的艺术思维和表达方式。一是汉字虽为象形文字,但却是以线条的曲折,描其轮廓,而省略了许多无关紧要的东西,具有某种简约性。这种简约性的思维方式可能影响到鲁迅创作的表达方式。鲁迅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17)这种白描的手法与汉字构形的简略性原则极其相似。二是汉字据义构形,运用的虽是线条,呈现的却是象的神韵,“从一开始汉字就带有写意性质,具有象征意味,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形式”。(18)这种写意、象征的思维方式,也可能影响到鲁迅在创作中对象征手法的选择和运用。在鲁迅的作品中,象《狂人日记》、《药》、《白光》、《长明灯》等都具有浓郁的象征意味;而在整体上具有象征性质的《野草》,其作品的本色是更见汉字文化的底蕴了。

鲁迅创作中这种在主观意向上反汉字文化、却又在客观文本的构成上体现出汉字文化体格的复杂情形,反映出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汉字文化所经历的、复杂而痛苦的嬗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鲁迅对汉民族语言在批判的同时也有所承传,扬弃的同时也有所发展,为现代汉语的新规范奠定了基础;从中也折射出20世纪初作为历史中间物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和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的侧影。

原初的语言就是诗。海德格尔认为:“诗乃是一个历史性民族的原语言(Ursprache)。”(19)这里,我们不拟太拘泥于海氏关于语言的形而上的意义范围,而是试图说明,有着深厚的文字造诣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汉字本义的持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原初状态的关注,对作品中诗意构成的重要意义。如《故乡》结尾处以“路”为喻的关于“希望”的表达:“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诗富有诗意的表达,就是来自《释名》。《释名》云:“道,踏也,路,露也。言人所践踏而露见也。”(21)关于路的表述甚至影响到鲁迅杂文的诗意营构,如《生命的路》:“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22)这种对汉字原始意义的执持可能诱导作者对原初状态的关注。如《这样的战士》中关于战士的举着蛮人所用的投枪的人物造型、《社戏》中关于民间原始戏剧形态的观感等等。这些原始情境帮助着营构了鲁迅作品的诗意氛围。

《故乡》大概是说“希望”的吧。“希”即“望”。“望”,《说文》云:“出亡在外,望其还也。从亡朢省声。”段注:“还者,复也,本义。”(23)“望”以“朢”为声。“朢”,《说文》云:“满月也。”(24)“望”“朢”原为两字,今则“望”专行而“朢”废,“望”兼有二义。《故乡》从“我”回到了分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起笔,即“出亡在外,望其还”之意,定下某种回归的调子;但故乡景物的萧索又将这刚刚萌发的复归的意念压下。而闰土要来的消息,又使“我”儿时的记忆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一轮金黄的圆月瞬时照亮了“我”美丽的故乡。圆月的意象直接就是由“望”的本义之一“满月”的构意而来,是中国人心中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至于与之对应的那月光下的海边瓜地上的英俊少年,如果荣格看了,定会惊叫:好一幅人类童年时代的狩猎图!将他视之为对我们民族的充满着生命活力的童年象征,不应算太牵强。但是故乡的辛苦、麻木、恣睢的故人似乎又使那月光下的少年变得暗淡。但结尾又想到希望,那深蓝色空中的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又在朦胧中清朗起来。从意识角度看,希望是在将来,是水生和宏儿,是进化的观念,是对世界思潮之推崇;从无意识角度看,希望是在过去,是那月光下的少年,是回归的意向,是对故有血脉之认同。

巴赫金认为:“语言只能存在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沟通之中。对话沟通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语言的整个生命,不论是在哪一个运用领域里(日常生活、公事交往、科学、文艺等等),无不渗透着对话关系。”在完成了对鲁迅作品的无意识分析之后,回首一望,正与开端处的个人无意识相呼应,鲁迅的文学世界的整体风貌便呈现在眼前:在鲁迅的汉语文本的海洋中,同时涌动着三股话语漩流:一是寻找个人价值更新的个人话语;二是反映现实历史进程的时代话语;三是来自历史深处的传统话语。一方面,这三股漩流形成各自的对话体系。这就是所谓“异声同啸”,它轮廓了鲁迅作品的艺术空间。另一方面,这三股漩流又互相碰撞、交织、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体,而汉字字义的双歧性、不确定性,为这种统一提供了框架。这就是所谓“同声异啸”,它规定着鲁迅作品的艺术密度。这样,个人的精神史、时代的思想史和民族的文明史在这里混合一气,形成一种深遂、苍茫的精神景观。

注释:

(1)卡西尔:《语言与神话》:第83页;第62页。三联书店,1988年。

(2)(5)(6)(11)(17)(20)(22)《鲁迅全集》,第1卷第417—419页;第2卷第297页;第1卷第216页;第1卷第285页;第4卷第512页;第1卷第485页;第2卷第36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芬君:《鲁迅访问记》,转引自张梦阳编《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2卷第577页,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年。

(4)周作人:《知堂回想录》,第48—53页,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7)周作人曾谈到,鲁迅“乃是本意要用这个Q字,……据著者自己说,他就觉得那个Q字(须得大写)上边的小辫好玩”。见《鲁迅小说里面的人物》,第8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8)洪堡:《卡威文集导言》,转引自卡西尔《语言与神话》,第57页。

(9)(14)(23)(2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2页;第562页;第387页;第6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0)原江西师范大学余心乐先生(系黄侃先生在中央大学时的关门弟子)曾告诉笔者,黄侃先生曾多次讲过上述意思。

(12)卡西尔:《人论》,第19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13)钱穆:《中国文学论丛》,第6页。三联书店,2002年。

(15)(16)许慎:《说文解字》,第151页;第132页。中华书局,1981年。

(18)黄亚平、孟华;《汉字符号学》上编,第6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9)《海德格尔选集》上,第319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21)刘熙:《释名》,引自王先谦《释名疏正补》,第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汉语言的论文 篇3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在虚拟空间的一种“方言”,它的类型有:数字型,88(拜拜);谐音型,荡=download(下载);字母型,MM=妹妹;符号型,“O.O”表示“惊讶”的表情;同音型,围脖=微博;新造类,如“神马都是浮云”。

二、网络语言对语言文学的影响

对于网民来说,网络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对于专家来说,也由原来的不认同到逐渐重视。网络语言以及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受到了教育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伴随着对网络语言的深入研究,产生了一门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由此可见,网络语言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两者互相影响又互相包容,语言研究其中一个热门话题便是网络语言,虽然它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还不够完善,但是从深层次上来看,网络语言是对语言文学的一场革新,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在虚拟网络以及网络外部环境的双重磨合下,现在的网络语言已经与前几年的杂乱无章大不相同了。网络语言在逐渐地形成一种语言系统,其传播媒介是网络,网民是语言社团的主体,在网络语言系统里,没有人是权威专家,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任何人都可以表达创新的想法,任何人都可以创造新的词汇、新的语言,而且一旦大家认可了就会很快的在网上传播,当流行起来又会从网络进入到现实生活,这样就丰富了汉语系统,是现代汉语的创新和发展。通过网上搜索,我选出两个最具特点有代表性的两个字来分析,总结一下它们特点以及为什么受到网民的追捧,进而能够深入研究网民的使用心理,也来分析一下网络语言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这两个字就是“囧”和“槑”。

1.囧读音:jiǒng。其实是由“冏”衍生而来的,在现代字典里根本查不到。两个字是相同的读音。冏的意思是“光明、明亮”,也可以解释为“鸟飞的样子”。“冏”在古代常用,对现代来说是个很生僻的字。网义:悲伤、无奈、悔恨、无力回天,窘迫或者特别尴尬的心情。乍一看到“囧”字,大家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第一感觉是不是像一张方脸,眉毛是“八”字形的,下面是一个张开着的嘴,像是一个人悲伤地表情,让人感觉到了悔恨却又无可奈何。再仔细观察呢,好像还有点搞笑的样子,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网友们单独使用的时候,它就是“无奈、尴尬”等类似的意思,如“期末考试数学得了59分,差一分啊,囧!”这个“囧”字代表了伤心或是无奈的意思,却又比单纯的伤心更加形象,就好像是看到了当事人当时的表情似的。这是“囧”字最开始使用的时候的意思,随着“囧”字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一个方面的意思已经满足不了网友们的需要,于是又有了新的含义“拜服、钦佩”,如“囧!史上最搞笑图片”,这是网友在BBS上发的帖子的标题,根据帖子的内容就能体会到发帖人所要表达的是对图片的拜服。网友们可以根据在不同场景中判断“囧”字的含义,更加体现了网络语言的魅力。

2.槑读音:méi。原义:同“梅”,是梅的异体字,同样是个生僻字。网义:形容一个人很呆,很傻,很天真。其实,“槑”的本义跟“呆”是相差甚远的,因为“囧”的流行启发了很多的网友,使“槑'成为了又一个深受网友喜爱的网络新词语,像是两个“呆”,意思便是比呆还要更呆,网友们丰富的想象力使一些生僻字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对于像“囧”“槑”这些字在网上的流行,大家也由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对汉字的不尊重,属于恶搞,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损害;也有的人认为,这样的方式提高了人们对于生僻字的关注,是利于汉字文化传播的。其实,文字的意义本来就是用来便于人们交流的,我认为网络语言是对汉字意义的丰富和创新,这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发展和文化传播。网络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不断深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初网友们是为了节省时间,因为五笔输入法并没有普及,网上交流的时候为了方便就出现了一些缩略语或者是谐音词。比如,88(拜拜)。这样交流起来速度得到了很大提升,这算是网络语言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网友为了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更加体现自身个性,所以出现了很多的表情符号,如“O.O”表示“惊讶”。网络语言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伴随着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网络应用更加广泛,人们更加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网络语言得到了丰富。比如,前面提到的“囧”“槑”。这些网络词语的流行,从文化高度上来说是这个传统文化的另类创新,是一种新文化的诞生———网络文化。就汉字来说,它本身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系统,汉字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而网络文化则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表达观点的一种文化成果。以“囧”作为例子,它是网民对文字意义的扩展,因为它的频繁使用,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古汉字,人们对古汉字的热情被激发了,挖掘出了更多的生僻字和古汉字。每次出现一个有趣的汉字,网友们都积极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此同时也会感叹先人的伟大,也增加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所以说,网友们根据文字的字形创造出新的含义,不但使文字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充满趣味,而且网友之间交流方式也变得独特,满足了现代年轻网民追求个性的心理,使网络语言更加有特色。网络语言的这些特征符合了网民的心理需求。但是,如果不对这些网络语言进行规范的话,容易造成对我们现在的语言文字体系有消极的影响,甚至造成文字应用上的混乱。比如,一些广告语乱改成语,“一见钟情”被“箭牌口香糖”改为一箭钟情;某品牌的摩托车打出的广告语骑乐无穷,等等。青少年网民在网络上习惯肆无忌惮地使用这些网络新词语的同时,要注意加强规范,否则不可避免的将出现类似问题。人们之所以关注这些网络新词语,一方面,是因为新奇有趣;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出现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网民们的社会文化心理。

网络语言的形成是两面性的,下面就以这两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网络语言带来的积极影响。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的更新和发展,都是在使用之中不断进步的。从文字本身来说,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同英语,每年都有很多的合成词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所诞生。网络语言通过缩略、符号、借用一些外来词或者将传统的汉语赋予新的意义等手法来创造新的词汇,不但形式多种多样,使用起来更是灵活多变。网络语言的语法打破了常规语法的规则,既改造了传统的汉语语法系统,又将英汉语法的规则融入其中,使人们文字语言表达更丰富,不受传统语言的制约,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增加了色彩。文化交流也随着网络文化的盛行达到从未有过的自由和繁荣。比如,之前提到的“囧”这个字的流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也使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就拿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影名字为例“人在囧途”,如果电影名字是“旅途的尴尬”,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不言而喻。另外,很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是由于网络文化带来的乐趣激发的。从另外的角度看,流行起来的网络语言大多数是来自于社会的热点人物或者事件,从侧面体现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一部分趋势,因此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注意可能就是因为某一网络词语的频繁出现。网络语言很多都体现了一个具体事件,如“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很流行,在网络以及现实社会的迅速传播,引起了人们对事件本身的高度关注,由此看来,网络语言之所以流行,也是因为人们对这些词汇的出处非常关注。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每一个人在网络上都可以畅所欲言,网络不仅成为大众表达看法,参与社会生活最普遍最便捷的方式,甚至成为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方式。也正是因为这一现象,网络语言才能如此迅速的发展起来。

(2)网络语言带来的消极影响。首先来说,一部分网络语言偏离了汉语规范。网络语言普遍是为了追求新奇和方便,在很多方面都没有遵循汉语规范。有些词语的词义被曲解,还有很多刻意的错别字,这些都会在语文教育方面有负面的影响。网民的主要群体之一,就是青少年,他们喜欢新鲜事物,而且乐于并且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情感非常丰富,却没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青少年正处于语言的学习和培养的阶段,大量的使用、接触网络语言,接受了其中不规范的特点,容易不规范表达的坏习惯,这对语言学习必将造成不良的影响。我就看到过有的学生在试卷上答死亡的反义词为“挂了”,这很明显是在网络游戏中形成的错误观念。与此同时,我们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在慢慢下降。网络是虚拟的,它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界限,营造的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大世界。网络语言因为其丰富多样和巨大的张力建造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式。这种直白的文字和特殊的表达方式,迅速渗透到了传统的语言文化中,使得传统语言的功能变得淡化。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到来,国际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愈加频繁,这不单单是说国际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产业的交流发展也随之而来。语言作为交流的重要载体,人们也是越来越重视。新的时期,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人们对汉语也有了更高的关注,汉语言的发展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积极倡导学习汉语,外国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古老,体会到汉语言文学是魅力无穷的,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中国是一个语言文字起源大国,汉语经过长期的发展,历史积淀很深厚,做好汉语言文化的传播是文化的需要,更是搭建国际友好关系的桥梁,汉语言对于国际交流来说意义重大。在新的时期,汉语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以对于汉语言文化的传播要大力度开展,扩大汉语言的影响力,逐步实现汉语言的产业化好国际化发展。当然,想要实现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这一目标还要走很长的路,汉语言文学如何发展,怎样实现更大范围的发展,这需要梳理一个长期发展的目标。要积极有效的探索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在这一点上,汉语言文学要注重树立本身的特点,与此同时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扩大影响范围,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和提升。

关于汉语言文学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探讨和分析有以下几点:

(1)树立产业化发展理念,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目标。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来说,产业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向产业化发展对于文化本身是有重要意义的,而且对其长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就这一点来说,大家都知道一种文化要想有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影响力。根据这一问题,人们就非常关注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关于如何实现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国际化,首先要针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从而找到一个可行有效的发展策略制定发展规划。所以,就根据目前汉语言文化的现状我们就以汉语言文化本身的特点来进行研究。汉语言文学的基础是古汉语,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为汉语言文学提供了非常付的素材。

(2)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关于如何实现汉语言文化的国际化,需要一个详细的分析和全面的规划。对于发展汉语言文学来说,要想实现它的国际化,实现汉语的国际化,让汉语被更大范围的接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而且中国文化想要走向世界,一个重要代表就是语言。语言其实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和沉淀,而汉语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为发展汉语言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是有很多差异的。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龙是象征高贵、权威的,有着吉利的含义;而在西方神话中,龙(dragon)却被认为是凶残的。另外,狗在古代是一种比较卑微的动物,成语中与狗有关的大多都有贬义。而在英语的用语习惯里,大部分都可以比喻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文化的差异,决定了要想实现汉语言文化的国际化必须要认真研究制定科学的规划。中国的文化产业包括很多方面,实现汉语言的国际化要把汉语言文学当做中国文化的代表。这就要求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针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支持。最后,想要把汉语言文学发展到世界各地,不能只看重暂时的成效,要以长远的眼光着眼全球的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属于汉语言发展的系统。

(3)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树立汉语言文学的品牌来加强其影响力,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树立品牌也是符合市场化发展的需求。产业化和国际化是互相联系的,两者应该同时进行。发展汉语言文学不是独立的,它与中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是一体的。

三、结语

汉语言的论文 篇4

一方面,汉语言文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汉语言文学的开发和利用。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时间沉淀下的守旧因素较多,所以其不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使汉语言文学教育与现代教育资源、教学技术脱节严重。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和丰富教学内容,加之以新时代的教学手段,从而找到优化教学的突破口,这样才能使汉语言文学教育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就等于为汉语言文学注入了鲜活的生机。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其实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之所以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因为希望通过此方法实现学用结合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在当前社会强烈号召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大环境下,教师首先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挖掘学习潜力。其次,要将过去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中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语言文学所研究的内容又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新语言、新用法等都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目标有助于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提高汉语言文学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案

2.1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场所不仅仅是在汉语言文学课堂,而应该是整个校园甚至整个社会,因为只有这样学生写作的范围才会更广,思维才会得到释放,作文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因此而得到增加。首先,与汉语言文学有关联的课程都可以成为学生构思的素材、学生写作意识的载体,激活学生写作思维,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其次,我们还可以将写作融入到课后作业或者课堂当中,从教学的方方面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学校应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活动当中找到写作的热情,为学生自身锻炼创造机会,比如开一些文学沙龙、开展征文活动、研讨会或者专题讲座等,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通过这些活动将学校里的文学才子才女们吸引并集中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氛围,使学生从中增加学习和交流,共同进步。

2.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切实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校园生活与成长特点联系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当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美学教育,也就是对学生感性认识能力进行培养的一个过程。它主要以文学理论、文学史、美学等为切入点锻炼学生的文学创造力和鉴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两种或者多种学科进行融合,比如文学理论教程和美学,通过不同学科的结合,让学生不自觉将二者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理解文学与美学之间的联系。再比如美学的相关部分内容观点比较细碎,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将横向与纵向的视角联合起来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美的本质,归纳成美与主观的关系、美的理念,美是生活、是关系等。在借助马克思经典理论解释美本质后,要组织学生对自然美的特点进行探讨。例如教学中原本安排“夕阳”为自然美的特征,但不想一夜春雨为天空布上阴霾,这时教师可以从“夜雨”多面的自然美出发,让学生感悟熟悉的夜雨场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使其通过学习丰富审美收获。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必须注重精选教学所用的一些文学作品,巧妙设置学习环境,让学生掌握审美价值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品质。

2.3开放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任何学科的教育都必须以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为基准点,当然汉语言文学也不例外。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观察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想学生在这些方面得到普遍提升,我们就必须创建开放的教学课堂,这种课堂不同以往,它不是单向的灌输式教学,而是生本理念主导下的教学模式,它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增强师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使用远程教育系统、手机、QQ、微信或者电子邮件等向老师寻求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另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也需要得以优化,向多元化考核方法过渡,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张试卷说明学生能力的考核标准,通过更加丰富的考核方式全方面地了解学生,发掘学生的潜能,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其创新能力和务实能力同步提升,为他们日后毕业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本科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5

【关键词】应用型 汉语言文学 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34-02

一、 研究现状综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地位突出,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启蒙民众思想、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建国后,随教育部审定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颁布,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1]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出台,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视,促使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要。近期,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走向:

1.个案化和本土化的研究走向日益明显,即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往往会以某一具体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注重从宏观理论阐释向微观个案转移,并且针对高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论述。廖斌在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2]这种立足本校的个案研究,在其他研究者中同样存在,比如姚锦莲的《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 ――以广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为例》、 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以台湾大学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等 。

2.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同类平行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其他教育的特点反观汉语言文学教育,发挥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牵引效应。孟广伟在《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 中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3]同类文章还有乐中保《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重构》、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孟伟军《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等。

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课程建设符合市场需要。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4]意识到同类问题,以“应用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文章还有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这所本科院校的新建专业,同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建国就设立的传统专业,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来说,2013年9月才迎来这个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迎来两个年级的在校生,对这个新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在摸索中前进。面对这一新建专业,本学院的任课教师既没有直接的、一手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对其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经验照搬照抄,所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同时囿于专业人数少、年级少、学科底子薄等现状,学院又无法将纵深层面的教学改革全面铺展并进行下去。所以,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本专业已有年级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反思,更好地推进本专业后续年级专业教育的开展,而且还可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同类性质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从学院实际出发,明确课程结构调整目标

2014年6月,国务院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全局规划和政策部署。《决定》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到2020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5]。为了实现《决定》提出的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势在必行。这种课程衔接需要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互相衔接,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科课程的合理设置,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始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同时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2013年新建的专业,和这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因此,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完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 基于各种现实问题的挑战,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势必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侧重的调整,而这一调整要紧密围绕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

1.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将来就业方向对接,培养学生能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找准自我定位,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发挥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都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本专业的后续建设,也能提升本学院的整体教研水平。

3.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特色、相对完善成熟、实效性强的课程体系,及时总结将已有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教学道路,为本专业的后续教育提供可参照的范本,从而提升本专业的优势品格。

三、以目标要求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要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各类学校、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分析鉴别能力和语言表达写作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一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以实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

1.建构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合理分配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保证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过程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等。除了理论知识课程之外,还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新闻采编写作等实践性课程。学生有22周的实践教学周,对应有22学分,其中毕业实习占有10学分,毕业论文占有6学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大于10周的实习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手认知和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

2.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特色,注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的构成比重,权衡并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例。

本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所以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汉语言文学和高级秘书两个方向,分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类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沿着“办公文秘”和“汉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类别,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向分别开设以上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式”教学分流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同时尊重了学生各自兴趣偏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多种“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为本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提供多种理论储备,拓宽了学生就业视野和就职岗位的选择空间。

3.在教法上,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采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最终实现从教师点拨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学习并研究的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新建的本科专业,总共有4个学年,即8个学期,157个学习周。在这四学年中,本专业学生的活动类型分为五类:入学教育和军训、课堂教学、复习考试、专业实践教学、毕业教育。在这些活动类型中,课堂教学占了120个教学周,即120/157的比重,这就是说学生有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这就是势必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制作好PPT的同时,熟练使用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等类型的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本专业人数较少,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发挥教师引导、点评和点拨的带动作用,将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入式,切实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动性。同时,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良效能,通过广播、网络、电视、录像等方式传播知识,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资源将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物化成具体作品,比如新闻稿、广播剧、文化宣传片、模拟授课视频等,从而实现学生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事务处理等实际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专业,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正常需求,并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新语境下焕发光彩,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不仅是专业学科内部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之义。正所谓,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6]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个案研究,对其他地方性、政治性、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参照价值,其研究成果也将实现平行研究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2][6]廖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J].现代语文。2013(01)

[3] 孟广伟。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

[4] 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5] 国务院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J].教育发展研究,2014(Z1)

汉语言论文 篇6

【关 键 词】议论文;语言;作文

一提记叙文的语言,我们马上想到的是生动形象;一提议论文,我们想到的则是枯燥乏味。其实,议论文的语言完全可以像记叙文的语言一样生动起来,下面就教你几招。

一、巧用四字词语,增强论证的气势

四字语是汉语言中独有的语言现象,《诗经》多用四字句,读起来铿锵有力,感人至深。汉语独有的语法特点,四个字巧妙组合能表达不同的意思、不同的气势,可以说在表意、表情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多样性,能起达其他字数句子所不能达到的表达效果。因此,在议论文中如果巧用四字语,能大大增强论证的力量。如2011年高考新疆优秀作文《天道酬诚信》:

诚信在心,将诚信发挥在经商致富中,可以家财万贯;将诚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以后世传颂;将诚信拓展到八荒六合,四海之内,则可万民归心,顺天地阴阳、法四季轮回,运之则五岳震荡,百川奔涌,诸侯朝服,天下匡正。屈原被发行呤泽畔时,叹“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恋阙,心系国家,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

这段文字大量运用四字词语,或单独使用,或镶嵌在句子中,有力地论证了“诚信”这个论题。

二、引述事例诠释概念,化抽象为具体

写议论文,如果空洞地说教或空发议论,会让人觉得语言干瘪、生硬;但如果用典型的事例、典故、诗文来分析论述,就会避免这种情况,所诠释的概念会灵动起来,所论述的道理也会更具说服力。如2011高考北京优秀作文《让或不让》:

当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成为千古美谈,当六尺微巷已为众人所称颂。赞扬,面对那一枚枚闪烁着金光的世乒赛金牌,我不禁问道,我们是否应该让出它们,我们到底该让出什么?

一开篇概述出两个典故巧妙地引出了要论述的话题,既简洁又生动。

三、妙用古典文学意象,化枯燥为生动

古典文学中的一些文学意象鲜活而生动,一看便能给人以美感,如果能巧妙地借用到议论文中来,不但能使议论文的语言不再枯燥,还能让读者在美的愉悦中轻松地领悟你所论述的道理。如2011年湖南优秀作文《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大自然厚德载物,却从不以造物主自居。雨水润物无声,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花香,你甚至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这些自然万物无处不在,却温柔敦厚,不事张扬。而在自然中生长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骄傲呢?因此人要学会将自己“边缘化”,即不以自我为中心。

“自然”“雨水”“海水”“清风”“花香”这都是古诗文中常用的意象,一看这些词就让人振奋,作者运用到自己的文中,巧妙地引出了“人要学会将自己‘边缘化’,即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

四、引用古诗文,增加议论文语言的文化神韵

古诗文意蕴浓郁,写议论文时如果能巧妙地把它镶嵌到说事论理的句子中,不但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且浓郁的文化情趣会让读者把玩不已。如2011年辽宁优秀作文《君子之风》:

所以君子之风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坚持,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超迈,是“我自横刀立马”的豪气,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孤傲。

作者在概述完兰、竹、菊、梅的特性后,在句子中嵌入古诗文句,生动地阐释清了“君子之风”这一概念。

五、使用整句增加语言的气势,突出文章的旨意

过于单一的散句,容易让语言乏味,但如果在文中适当加进一些整句来诠释概念或者概述事例,就会让语言生动起来,而且还会让论证更有气势,旨意更加突出。如2011北京优秀作文《包揽后的反思》:

近年来,姚明创造了中国第一高度;刘翔创造了中国第一速度;丁俊晖创造了中国第一准度;而李娜创造了中国第一力度!这一个个中国实力的体现,无不是中国近年来在体育领域进行改革,调整运作体制使之科学与完善的结果。

文章最后,作者运用排比造出一个整句,既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也有力地总结了自己对我国包揽乒乓球金牌一事的看法。

六、巧用比喻,让语言直观生动,富有感性

比喻是各类文体都可使用的修辞方法,如果能用比喻在议论文中形象、具体、感性地来论证抽象的道理,就会使所论证、诠释的观点更容易让人接受。如2011年甘肃优秀作文《让诚信之雨滋润你我的心田》:

诚信是最美的情感,请让诚信之雨滋润你我的心田;请让诚信的春风,拂尽你我心头的那些尘埃。

文章最后,重申“诚信是最美的情感”的观点,并巧用比喻呼应题目,生动又富有说服力。

总之,运用这些技巧,你的议论文语言也会和这些高考作文一样精彩,请努力试一试吧!

【参考文献】

[1] 陆丽琴。 例谈提升议论文语言生动性的方法[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1(9).

[2] 邱德保。 怎样把议论文语言写生动[J]. 读写月报:初中版,2009(6).

汉语语言文学论文 篇7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写作 能力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37-0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1]叶先生的这一告诫,对于高等院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因为,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字表达的多向扩展,实用写作能力已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步入社会后安身立命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为适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的需要,有关高等院校都应充分认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性,从而不断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1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客观需求

这种客观需求十分广泛,涉及到学生生存、发展、建树的诸多方面。归纳起来说,主要是三点。

1.1专业定位的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这既与社会实际需要相关,也与人们的普遍心理相关。也就是说,人们普遍认可的标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应该个个都是“写家子”。这一心理,在国外也是一样。因此,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加强写作训练,是合情合理合规的教学内容。

1.2现实生存的需求

一方面,不仅诸如各级各类公务员招录的考试、事业单位进人的考试需要应考者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就是一些非公单位招人,也都越来越重视自荐者的写作能力,比如让他们亲手写出个人简历等(而非用计算机打印好的自荐书之类)。另一方面,目前相当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写作水平,却不能令人满意。由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重视,写作能力的强弱往往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是否成功。这种生活现实也提醒着学校和学生,学生在校时必须切实加强写作训练。

1.3长远发展的需求

毕业生顺利就业只是开端。今后的发展、建树,仍然离不开写作特别是应用写作。因为,一方面工作性质不同,写作的涉及面就不同,比如做文秘工作的,从事新闻工作的,在司法系统工作的,等等,应用写作的内容,肯定大有区别。另一方面,从更高层次说,人的建树最高为三种:立德、立言、立功。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立言离不开自己的文字表达,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立德、立功,也往往离不开自己的总结、书写。因为很多内容,别人是难知“内幕”的。因此,尽可能地扩大对在校大学生的写作训练面,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建树有着难以估价的意义。

2 明确写作训练的条件准备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能力,是在不断地操作和实践中形成的。写作能力作为一种包含多种因素的技能,其获得的渠道也只能是不断实践。因此,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持续训练,让他们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步提高。

但是,训练也好,实践也罢,必须有基本的条件。倘基本条件不具备,写作实践就难免盲目性。陆游曾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依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要学习包括应用写作在内的一切写作,“功夫”也在写作活动之外。这种“功夫”,也就是写作的无形态的条件。这种条件越充分,写作实践就越自如。这正符合古人的另一种训导:“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

那么,写作实践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呢?怎样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具备这些条件呢?笔者认为,这些条件主要是写作者的观念、境界、个性、才情等。显然,要使学生具备这些利于写作的条件,教师、学生须共同努力,在以下几方面打好基础。

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正确而独到的思想。也就是说,他们要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把握住写作的正确方向,既不胡言乱语,也不随波逐流。要使学生具有正确而独到的思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各科教师,都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感悟生活。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引导、教育学生克服年轻人易偏激、易片面的弱点,养成从各个角度判断生活的习惯,边学习边总结,逐步成熟起来。

其次,要使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和正常情感。从古至今,人格不同,气度不同,情绪不同,笔下的作品或文章也必然不同。凡人格有缺陷者,情绪控制不当者,所写出的篇什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所以,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分析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2]可见,人格、气度在写作中显得多么重要。

现在是一个常说“情商”的时代。因此,注重情感在应用写作中的作用,势所必然。实际上,许多应用写作,离开了作者的正常情绪,只在技巧上费功夫,未必能达到佳妙。商业文书中的真诚,司法文书中的庄重,广告用语中的赞赏,哪一样没有写作者的正常情绪在内。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过的“繁采寡情,味之必厌。”[3]原本指文学创作,但放在应用写作中来说,也是大有启迪作用的。

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发扬孔夫子的教育精神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正常情感方面,同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再次,使学生确立高屋建瓴般的识见。清代李渔在《笠翁余集・窥词管见》中分析历代词作时认为:凡为词,皆“意新为上,语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4]笔者认为,借用李笠翁的说法,实际上任何写作都如此。这就是说,没有新意的写作,总成不了上品。新意从何来?来自作者的识见;作者的识见从何来?来自学习。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远见卓识,以使他们在写作时立意高远,出语不凡,多有精品。

另外,要让学生认真感悟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前人总结出的写作技巧。写作实践,离不开写作理论的指导,也离不开他人总结出的写作技巧。但现在,却存在着轻视写作理论、轻视写作技巧的现象。这对学生的写作实践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让学生学习、感悟写作理论,认知、感悟写作技巧,为他们的写作实践打好根基。比如写行政公文,有一句行话叫“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是提醒写公文者一定要慎之又慎,字斟句酌。这种规矩,不领会怎么能行?又比如运用修辞格,不知规矩也不行。王希杰先生总结说:“得体性原则是修辞活动中的最高最重要原则。”[5]学生了解并悟通了这一原则,在写作实践中运用修辞格时,就会在“得体性”上多费心思,以避免弄巧成拙。

需要强调的是,条件具备是有过程的,而写作实践却不能一味等待。因此,具体步骤只能是边准备、边实践、边提高、边总结。只要合理安排,学生们就会渐次受益。

3 健全写作训练的有效措施

写作训练的实践,关键是“写”。但是,写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在大学阶段不可能全面触及(特别是应用写作,有很多是需要在步入社会后根据工作内容而继续学习的),但带有普遍意义的训练措施必须明确。笔者认为,有效的训练措施,大致有如下几类:

其一,建立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论文写作制度。这种论文制度,要克服毕业时才毫无前期实践即写综合性论文的做法,而是包含了作业式论文、课程论文(可替代考试)、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多项实践训练。

一般说来,作业式论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相对单一而容易,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就复杂一些,难度大一些。我所设想的论文写作制度可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既可克服学生对写作实践的畏难情绪,又能使他们得到多重锻炼,步入社会后能尽快适应新工作。

其二,建立功能比较齐全的写作实训室。在这种实训室中,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有机结合,以充分体现写作教学的直观性、“应用性”。因此,在实训室中,既要有针对性地播放教学光盘,进行多媒体教学,也要让学生学习模拟现代化的办公程序,熟悉公文处理。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担任不同角色,协同配合,学习公务处理,如接待、洽谈、会商、签约之类的文字内容。总之,在这种实训室里,只要软、硬条件许可,就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写作实践。

在写作实训室里,各科教师都可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结合着课程内容的写作训练。特别是写作教师,应选择各类优秀写作成品或缺点明显的写作成品公开演示解析,就像中学教师对学生当面批改作文那样,让学生体会“应该怎样写”和 “不应该怎样写”。另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解析名家名篇的初稿(手稿)和改定搞,也是一种极好的训练方法。

其三,建立稳固的、有特点的写作实习基地。这种实习基地,可以是政府机关、知名企业、较大商场、较大集贸市场等,也可以是农村、学校、风景名胜地等。有了这种实习基地,可根据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参观、访问、座谈、调查活动,并要求学生写出相应文字。这种实践,极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与此相关的是,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做“生活的有心人”,自觉注意各种有利于写作的信息和机缘。这里所说的注意,称之为“有意注意”,即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而是身心俱到的持久关注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写作。因为,“注意在人类信息处理中有重要作用。它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和整合信息的功能。”[6]所有这些功能,都与写作密切相关。

其四,发挥网络优势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即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培训,使图、文、声溶为一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学习”中感悟写作机理。这种培训措施,对写作实训室是一种补充和扩展。在这里,可以广泛利用名家、名校的教学资源,增大授课信息量;在这里,学生可以和老师探讨他们在课堂听讲、课外活动、社团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老师也便于帮助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开放式的训练,极利于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锻炼,就写作训练而言,就综合素质提高而言,学生都将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方小强。大学应用写作教学要重视实践环节[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29.

[2]陈鸿祥。人间词话・人间词评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28.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0:201.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1:231.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0

[6]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54.

汉语言论文 篇8

中国的语言研究历史悠久,从书面语的角度对语言的语音和文字两种形式的系统做过突出的研究,但是具有系统的语言理论意识比较晚。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受到外国学者的启发,通过引进、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语言学。但是,相对来说,研究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外语等具体语言的人多,自觉地进行普遍理论探讨的人少。理论成就有,但是理论意识比较弱,理论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到20世纪末期,与文学理论比较,“语言理论”研究几乎没有专业研究队伍,“理论语言学”简直没有被当做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理论几乎没有专门的学术刊物,也没有相应的专门的学术组织。

不过,到了20世纪末期,重视语言理论研究和普及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语言理论课程得到越来越的大学的重视。

语言不能离开社会,社会不能缺少语言教育。20世纪中国的理论语言学,伴随着中国社会、中国语言生活和语言教育的发展而成长。20世纪的中国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愚昧、保守、封闭的封建社会。醒悟过来的中国人,没有被落后的社会现状吓倒,而是从各个方面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封建社会的结束,自然会引起落后的语言生活的变革。

20世纪的中国语言生活和语言教育,在面向现实、正视活的口头语言方面,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相比,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世纪的语言变革和实践,使中国人开始进入现代化的语言生活。面对现代化的语言生活,有的人清醒,有的人不理解,有的人兴奋,有的人痛苦,有的人留念,有的人超前,有的人保守,有的人激进。虽然在改变旧习惯的过程中,各种心态会出现,动力和阻力会同时产生,但是,没有人能够阻挡语言现代化的车轮,没有人不承认语言信息处理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语言生活的范围大大扩大了,语言生活的质量大大改善了。

下面我们对20世纪中国语言生活、语言教育和语言理论分成3个阶段做概要的论述。关于20世纪中国理论语言学的详细情况,我们将分语言性质和功能、语言结构、语言发展、语言研究方法4个专题另外讨论。

1949年以前的50年

1.1中国的内部语言生活的发展

封建社会结束以后,特别是在中的国语运动和运动的推动下,中国语言(主要是汉语)生活特别是语言教育发生了几千年以来的巨大变化。1913年成立国语语音统一研究组织,1918年公布了国语的“注音字母”,1919年公布现代标点符号,1920年小学废除文言的国文教学,采用白话的国语教学,1928年公布“国语罗马字”。30年代前后为了打击文言复古势力,配合拉丁化新汉字在中国大地奇迹一样地传播、应用的形势,开展了大众语运动。1941年成立新文字工作委员会,具有音素文字性质的新汉字跟具有语素文字性质的旧汉字都具有法律效力。

中国内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在以前很少有人关心。20世纪20年代开始有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袁家骅、马学良等开始进行调查。

1.2中国的外语教育

伴随清朝政府的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振兴计划,中国从1903年开始在中学以上的教育中开设外语课程。从1911年孙中山发动的封建社会的辛亥革命到1919年,一直保持这种外语教育的制度。在受到外国人欺负的情况下,中国从清朝末期的1870年到1949年解放,有成千上万的人到外国留学。这些条件给中国知识分子在接触不同语言,形成语言分析的敏感能力,学习外国语言理论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机会。

1.3语言理论研究

在语言理论研究方面,1923年出版中国第一本语言理论著作:乐嗣炳《语言学大意》(中华书局,北京)。以后有王古鲁、沈步洲、张世禄等的著作。探讨汉语理论的有胡以鲁《国语学草创》(商务印书馆,1923年,北京)以及其他论文。1938到1943年在语言大众化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关心中国语言的现实特点,开展了语法研究革新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在国语推广的背景下,汉语方言学也得到蓬勃发展,使现实的活语言的研究得到广泛的重视。

1949年以后的30年

2.1中国内部的语言生活和语言教育

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在北京成立,吴玉章担任主席。1950年作为国家研究机构的中国文字研究委员会成立。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的国家管理机构成立。1955年国家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明确现代北京话在现代汉语共同语中的标准地位,制止文言、方言等破坏它的纯洁性,并且提出改进和制订新文字来有效地书写这样的汉语。

中国内部的汉语教育从50年代开始用“语文”的名称。其中1956年到1958年学习苏联把“语言”和“文学”分开教学。1955年确定和推广“普通话”。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在20世纪民间试行50年的基础上,1955年《光明日报》带头,1981年国务院文书处理办法规定,汉语正式采用横向排版和书写。1966年开始以后的10年,中国语言生活在狂暴的“革命口号”中几乎窒息,人们都不敢说话。

中国对外汉语教育1950年到1965年开始发展。后来中断。1972年恢复。

中国内部的少数民族语言从1950年开始得到全面重视。1952年成立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组。为了识别民族和了解民族分布,制定民族语言政策,特别是为了给没有文字的语言制定文字,王均、王辅世、陈士林、喻世长、岑麒祥、高华年、严学窘、傅懋责力、罗季光、金鹏等进行了田野调查。

1956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又派遣700多人组成的7个工作队深入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语言。他们到1959年完成了42个民族的语言普查工作。1962年机构调整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研究室。

2.2中国的外语教育

1949年以后,由于新中国学习苏联,特别重视跟苏联的往来,外语教育几乎变成俄语教育。1957年又开始注意发展西方语言教育,1964年把英语作为学校教育中的第一外语。1966年以后中断。1970年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外语教育才得到恢复。

2.3语言理论研究

这个时期在语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1950年在中国发表以后,语言理论普遍成为高等学校与语言相关的专业的必修课程,高名凯、岑麒祥、石安石、罗常培、王均、朱星、宋振华、方光焘等出版了有关教材和专著。这个时期开展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共同语的标准化”、“语言混合和语言融合(替换)”、“词义和概念”、“词的辨别”等讨论。

1976年以后的20年

1976年粉碎“”,结束了1966年以来的“”。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11届中央委员会第3次会议召开,全国科学会议、教育会议分别召开。中国进入20世纪的改革开放的20年,一切蓬勃发展。

3.1语言研究阵地

这个时期国家对语言工作的管理更加全面、深入。1985年为了扩大机构的职能,国务院决定把“中国文字工作委员会”改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制定了新时期的工作方针和任务,除了继续原来的工作以外,增加了对信息处理等领域的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任务,强调规范化、标准化、法律化。同时,一些研究机构也成立。

1980年中国语言学会和中国修辞学会在武汉成立。1981年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在厦门成立。1994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在北京成立。

这个时期一大批语言学刊物出现。1978年《中国语文》刊物恢复。1979年《方言》、《语言教学和研究》,1980年《语文研究》,1981年《语言研究》、《汉语学习》,1982年《修辞学习》,1986年《语文建设》,1988年《古汉语研究》,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当代语言学》,2000年《语言》创办。

3.2汉语生活

这个时期以北京话为核心基础的汉语,作为国语在中国语言生活和语言教育中充分体现了它的共同语地位和口语地位。语言生活现代化、国际化的速度更加迅速。跟20世纪以前的中国语言生活相比,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国家制定和颁布的系列规定、标准就可以看到这种变化。1977年汉语拼音方案成为联合国用拉丁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1978年正式出版代表国家水平的最先具有明确的汉语“词”意识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1981年公布国家标准《信息处理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汉语拼音方案”成为拼写中国专有名称的国际标准。1982年中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8年颁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95年确定和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psc)”。1996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85年颁布)成为国家标准。1998年确定每年9月第3个星期作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3.3汉语教育

这个时期中国的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受到的批评较多。虽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现代口语技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口语和口语教育的重视仍然不够。小学拼音教学一直没有采用“正词法”,例如把“一会儿yīhuìr”死板地对照汉字错误地拼成“yīhuìér”。小学汉字教学没有建立在词汇教学这个基础上,“字”和“词”混淆的现象,无论是教材、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存在。由于缺乏对“口语”以及口语中的“词”的基础地位的正确认识,汉语规范化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就。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汉语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只能是有自己系统的北京方言,而错误地含糊地把一个多系统的“北方话”当做虚幻的基础方言,导致共同语标准不明确、不严格,以至到了20世纪末期仍然有人随意混杂不少文言和方言成份,一定程度上出现书面语和口语脱节的局面。例如,英语一个“of”,汉语说的是“的”,写的可能是“之”;英语一个“this”,汉语说的是“这”,写的可能是“此”。有人甚至在教学中,把这种违背语言发展规律的脱节现象当做修辞技巧加以肯定、提倡。

“语文”教学没有很好地对课文进行规范,没有对生活必须的现代汉语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而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些语文老师自己就不会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只能用方言教语文,用夹杂方言和文言的白话写文章。就连“大学语文”课程也仍然把许多精力花在文言文这种死语言上面,仍然不很重视现实中的活语言教育,不能有效地提高广大大学生的现实语文能力。

但是,从1982年开始推广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小学语言教学实验,在黑龙江等地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极大地发挥了汉语拼音的对内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制度,虽然比英语水平考试(ept)、汉语水平考试(hsc)两个制度的推行要晚,但是,它对于广大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现代汉语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重要保证。

3.4对外汉语教育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蓬勃发展。1983年成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1987年成立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1985年制定《汉语水平考试(hsk)大纲》(现代出版社)并且实施汉语水平考试制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律采用“生词”教学模式,与对内汉语教学中的“生字”教学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推动中国词典、词意识的不断完善,对汉语的健康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3.5少数民族语言生活、教学和研究

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中80年代以前有文字的民族用民族语言教学,没有的用汉语教学。80年代以后普遍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就是在低年级用民族语言,高年级用汉语,这就兼顾了用母语提前开发儿童智力和在生活中沟通全国通用语言两个方面。

中国内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在这个时期得到深入研究。1979年成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创办《民族语文》。1979年“全国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到1985年改名“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语言研究室和《民族语文》联合成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突出语言在民族研究中的特殊性和独立性。这个时期先后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和文字问题调查研究”、“少数民族新文字使用总结”、“少数民族方言和空白语言研究”。

3.6外语教育

1978年教育部召开外语教育座谈会,使外语教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20多年中,从城市到农村、从中学到小学外语教学迅速发展。中学、大学几乎普及了英语教学。在hsk实施以前,国家就要求大学生必须通过英语水平等级考试,本科必须达到4级。在大学的专业外语教育中,以英语为主,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越南语等30多种对中国重要的语言也没有忽视。由于各种升学考试和职称晋升都要求考外语,也促进了知识阶层人员的业余外语教育。

3.7语言方面的高等教育

1977年恢复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与语言有关的汉族语言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在高等教育本科、专科开设中国语言课程。其中“现代汉语”课程比较普遍,“古代汉语”课程在中国语言文学系统比较普遍,“语言学概论”课程在本科层次比较普遍。

几乎同时,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生招生也迅速发展。根据笔者初步统计,2000年全国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语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招生单位分别有7个、28个;“汉语”(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招生单位分别有21个、58个;“民语”(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专业语言方向的博士生、硕士生招生单位分别有2个、8个。

3.8语言理论的重视和研究

这个时期在语言理论研究方面继续发展,人们对语言理论的作用在认识上逐渐提高,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进入高潮。

1980年教育部确定把“语言学概论”作为高校必修课程。20世纪末期中国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二级学科合并成“汉语言文字学”,增加“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1992年李行健《语言研究的现实呼唤语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语文研究》第3期)等文章强调语言理论建设的迫切意义。

1994年伍铁平强调“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见《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何九盈说“轻视理论的倾向,至今仍然有极大的市场,这是值得担心的。”(见《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第422页,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许嘉璐《面对新世纪的我国语言学》(《中国语文》第5期)说现代社会的急剧发展“正是语言学发挥作用的时刻,也是语言学家观察语言变化,从应用中发现语言理论努力方向的大好机会”,除了继续加强语言本体研究以外,“还需要在语言理论、语言学研究方法和语言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1999年江蓝生《开拓新世纪的语言学》(《中国语文》第5期)说:“我觉得面对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研究应该增强理论意识,要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提炼”,“同时在业内大力提倡语言理论修养的提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问”。

1999年彭泽润《素质教育和“语言学概论”的学科建设》(《语文建设》第2期),2000年徐越《对“语言学概论”教学的再认识》(《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发扬1958年到1959年《中国语文》关于“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的讨论精神,强调在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中重视语言理论的普及和教育,加强语言理论研究。从1994年到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彭泽润主持编辑《语言理论教师通讯》(从2001年第15期开始改名《语言理论通讯》)内部刊物14期,促进了语言理论教学和研究队伍的沟通,引起许多同行专家建议成立“中国语言理论学会”。

这个时期还召开了专门的语言理论会议:1982、1985、1987年分别在广州、上海、北京召开“二市一省理论语言学学术讨论会”。1986年在湖南邵阳召开“语言理论教学语研究及同四化关系讨论会”。1987年在南昌召开“中国语言学发展方向研讨会”。

1988年在太原召开“第一届现代语言学研讨会”,持续到1998年一共召开了6届“现代语言学”学术会议。在主持组织“现代语言学”学术会议的同时,持续到1997年,上海大学余志鸿主编了《现代语言学》内部刊物38期。

从1984年到1991年,华中师范大学萧国政主编了数期《语言学通讯》内部刊物,发表研究生和青年学者的语言学思想。

这个时期开展了“语言和思维”、“语言的性质”、“语言的起源”、“汉语的亲属语言关系”、“文字和汉字性质”、“字母、字和词的关系”、“语言学的性质”、“语言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正词法和词式书写”等讨论。出版了不少理论专著,例如:陈保亚的《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语文出版社,1996年)、徐通锵的《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伍铁平的《模糊语言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3.9语言理论教材

这个时期先后出版的语言理论教材有42部。

1981年:李兆同、徐思益主编《语言学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版),马学良主编《语言学概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修订)。

1983年:王振昆等《语言学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宋振华、刘伶《语言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年:王振昆、谢文庆《语言学基础讲话》(南开大学出版社)、刘伶等主编《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修订),戈弋、王振昆《语言学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戴炜栋等《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英语版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修订)。

1985年:张静《语言简论》(河南人民出版社),胡明扬《语言与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戚雨村主编《语言学引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年:陈长茂《基础语言学》(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7年:王德春《语言学教程(语言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修订),郭谷兮主编《语言学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葛本仪主编《语言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雷友梧主编《语言理论纲要》(江西教育出版社),倪立民等《语言学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黄弗同主编《理论语言学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刚《普通语言学基础》(湖南教育出版社)

,石安石、詹人凤《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壮麟等主编《语言学教程》(英语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徐思益《语言学简明教程》(新疆教育出版社),陈林华《语言学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0年:丁金国《语言学基础》(黑龙江教育出版社),高继平、高育寒《新编语言学概论》(辽沈书社)。

1991年:孙维张、刘富华《语言学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2年:叶宝奎《语言学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邢公畹《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

1993年: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余志鸿、黄国营主编《语言学概论》(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刘冬冰、刘宏主编《简明语言学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杨茂勋《普通语言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4年:岑运强主编《语言学基础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文字原理(语言理论)》(岳麓书社,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修订),刘耀武《普通语言学教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7年:马学良、瞿蔼堂主编《普通语言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王红旗《语言学概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8年:李宇明主编《理论语言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骆晓所主编《现代语言学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周静、刘冬冰主编《语言学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0年:李宇明主编《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胡明扬主编《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

这些教材许多是用专著的方式写的,没有采用集体合作编写的方式。这说明这门课程的建设本身不很成熟,缺乏集体性的专业工作队伍进行建设。另外,普遍出现与现代汉语等具体语言课程的教材内容雷同的现象,没有明确把目标定位在宏观理论上。伍铁平、余志鸿、彭泽润等分别主持编写的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2]陈永舜。汉字改革史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

[3]陈建初,吴泽顺。中国语言学人名大词典[m].长沙:岳麓书社,1997.

[4]丁邦新。汉藏系语言研究法的检讨[j].北京:中国语文,2000,(6):483-489.

[5]丁崇明,荣晶。汉语与南方民族语言关系研究方法分析[j].昆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4):77-82.

[6]董昆。新时期语言学应用研究概述[j].北京:语言文字应用,1999,(4):62-65.

[7]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8]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9]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上海:复旦学报,1994,(5).

[10]江荻。汉藏语言系属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方法综论[j].北京:民族研究。1999,(4):67-74.

[11]江蓝生。开拓新世纪的中国语言学[j].北京:中国语文,1999,(5):385-386.

[12]李葆嘉。混成与推移中国语言的文化历史解释[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13]李运富。20世纪汉语修辞学综观[m].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2.

[14]刘坚等。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5]陆俭明。新中国语言学50年[j].北京:当代语言学。1999,(4):1-13.

[16]彭泽润。普通文字学中的“字”以及有关理论。[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1):113-116.[17]彭泽润。研究汉字性质和改革的几个问题。[j].香港:语文建设通讯,2000,(63):10-15.[18]彭泽润。汉语拼音正词法和汉语的词式书写[j].北京:语文建设,1998,(4):19-23.

[19]彭泽润。素质教育和语言学概论的学科建设[j].北京:语文建设,1999,(2):49-53.

[20]彭泽润。新世纪中国语言科学的发展动力和趋势[j].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0,(5):239-243.

[21]邵敬敏,方经民。中国理论语言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2]石安石。20世纪的中国普通语言学[a].刘坚。20世纪的中国语言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83-711.

[23]史有为。迎接新世纪语法研究的百年反思[j].北京: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10-18.

[24]司玉英。关于“字母”和“字”文字学理论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基本问题[a].刘利明,周建设。语言(1)[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1-84.

[25]苏新春。“实用”观念中的20世纪中国语言学[j].厦门:厦门大学学报,1999,(4):1-7.

[26]孙力平。比然和已然,任意与论证——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a].刘坚等。中国语言学报(9)[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3-122.

[27]王均等。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28]王均。《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丛书》评介[j].北京:语言文字应用,2000,(4):87-95.

[29]王均。有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答问[n].北京:中国教育报,2000-12-05.

[30]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31]王宁。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j].广州:暨南学报,2000,(2):15-21.

[32]伍铁平。语言和文化评论集[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33]邢福义。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读许嘉璐先生的信[j].北京:语言文字应用,1999,(5).

[34]徐通锵。汉语的特点和语言共性研究[j].语文研究,1999,(4):1-13.

[35]徐通锵,王洪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理论语言学[a].许嘉璐等。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3-36.

[36]许嘉璐等。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37]于根元。20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m].北京:书海出版社,1996.

[38]余志鸿。语言接触与语言结构的变异[j].北京:民族语文,2000,(4):23-27.

[39]赵世开。语言研究中的观念变化回顾与展望[j].北京:外国语,2000,(2):2-6.

[40]张育泉。语文现代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1]周建设。汉语研究的4大趋势[j].北京:中国语文,2000,(1).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 篇9

【关键词】教学改革 本科毕业论文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7-02

作为全国优势特色专业的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并兼具民族地区特色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近十年来不断改进的“四环节”教学法的实施,不仅在本科教学上是一大创新,其教学成果也得到了区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但是,如果我们不固步自封,如果我们希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水平,我们会实事求是地直面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在最终实践能力的提升上,程度有限,效果并不特别突出。它集中表现在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中,一直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且一直没有明显的改进。笔者承担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已经有十余年,平时也担任《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原理》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积多年的经验,我以为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四环节”教学法所能解决的。我所指导的学生论文均是外国文学方向的选题,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存在的问题,既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外国文学方向论文特有的问题;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是中文系各方向论文写作共同存在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进一步深化中文系的教学改革,从课程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改进及学生专业学术研究训练等多角度入手,别无它途。下面我就以外国文学方向本科毕业论文为例,谈一谈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选题范围

虽然从比例上看,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外国文学方向的选题不少,但具体到写作内容,则呈现了选题较为陈旧及视野较为狭窄的特点。四年本科教学中,《外国文学》课程的开设,基本奠定了学生外国文学的知识基础,对学生论文选题的确定影响巨大。它引导我们的学生更多地关注经典作家作品、关注典范性的文学人物及文学现象、关注对作家作品的美学及人文批评。一些作家作品及典型人物,几乎每年都会有学生涉及,即使学生写作切入角度会略有变化。比如,英国十九世纪女性文学、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俄国十九世纪文学,而涉及到的作家有勃朗特姐妹、哈代、司汤达、陀思妥也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他们笔下的简・爱、苔丝、于连、卡拉马佐夫、安娜等,也往往成为学生人物性格分析的常客。不同届学生的论文选题,重复现象较为突出,虽然指导老师在最大程度上力图避免这样的重复。这一现象,与为期一年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是相吻合的,能反映课程教学对学生外国文学接受与理解的影响,因为中文系的外国文学教学比较强调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

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那就是学生在论文写作上所体现出来的外国文学视野,受《外国文学》课程的影响是明显的。关注经典作家作品、关注近现代文学、关注文学的思想及美学价值,始终是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最显著特征。而由此反映出来的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的不足、写作视野的相对狭窄,也无庸讳言。如果我们的《外国文学》课程在课时上有所增加、内容上有所延伸,能在二十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方面对学生有所引导,学生的写作视野无疑会开阔得多。而这恰恰是我们今后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当大力改进的地方。

二、研究方法

较之选题范围上的相对狭窄,学生在外国文学论文写作上所展现出来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方法上的陈旧和单一,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值得我们反思。究其原因,我以为还是与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对文艺学方法论的忽视密切相关。在中文系的培养模式设计中,除了《文学概论》一课外,并没有其它的相关的文学方法论课程,也没有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相关的课程。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没有接受到文学方法论的课程教学,这使得他们对文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相当陌生,没有明确的理论概念和方法意识。所以在毕业论文写作时,他们只能模仿传统文学史研究的方法,在作品与作家、社会及读者的四维关系上做文章,内容也无外乎作家传记研究、作品主题及思想价值分析、人物典型性格研究等方面。而从形式主义的角度、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对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分析研究,几乎没有出现过。曾经有一个学生的论文选题是《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语言风格》,应该说已经论及到一个新的角度,但遗憾的是,该学生在写作中不过强调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韵律上对欧洲十四行诗承前启后的贡献,浅尝辄止,并未能对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语言学角度的形式主义分析。究其原因,还是缘于对形式主义理论和方法的不熟悉,对“文学性”和“陌生化”等概念的不熟悉,在写作中不能运用这样的理念去分析文本。

不过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和思维。这不仅表现在学生的许多外国文学选题直接就是比较文学或与比较文学有关的,也表现在学生在对作家作品的分析过程中,能自觉地置研究对象于世界文学的语境,用比较文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剖析问题。无论是作家研究还是人物性格分析,不少学生都自觉地将其与同类型的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典型进行比较,试图从比较中确立其文学和艺术的价值。我以为,这样的思维方法,对外国文学研究而言,也许较之希望其在方法论上的变化,有更多的价值和更新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对学生在比较意识和思维上的期待,应该高于对他们在研究方法上变化的期待。而且就文学研究的价值而言,比较文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视野,使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呈现了与从前截然不同的新的姿态。这一点,从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已经有了充分的证明。

三、问题反思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在教学改革中一项引人注目的成果,就是“讲授――阅读――讨论――写作”四环节教学法的构想和实践,通过对学生阅读、思考及写作能力的多层次积累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至今已近十年,成效显著,已经得到了教学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但问题在于,这样的长达三年的培养过程,其人才培养的效果到底如何?能否有效地集中反映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仅就多年来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外国文学方向选题写作的情况看,我认为无论是论文选题范围、研究和批评方法,还是论文的写作规范,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要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很显然,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四环节教学法所能解决的了。只有在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写作指导模式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和调整,方足以应付这样的变化。学生对论文方向和选题的抉择,无疑与《外国文学》课程给予他们的外国文学知识背景是相关的;他们的学术兴趣,主要也是由这样的知识背景提供的。很少有学生能越过这样的背景,去独立地完全凭借自己的爱好与兴趣选择一个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所以,如何拓展他们的外国文学知识范围,让他们对外国文学的认知与今天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及文学背景联系起来,应该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具体来说,我以为,如果现有的教学课时不能有大的提升的话,那就加强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进。已经成熟的没有大的争议的内容,如古典文学与文艺复兴文学,不妨让学生主要用自学的方式去掌握;而一些未有定论的领域,一些与今天的文化文学密切相联的文学现象。

学生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也需要得到有效的训练。为此,我以为急需设立一门文学方法论研究的课程。这一新课程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中外文学理论特别是西方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二是对古今中外典范的文学研究实践和范例的介绍。这一门文学方法论课程,还应该涉及学术研究基本条例和规范的介绍与研究。遗憾的是,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忽略了这一问题。我们在学生培养中,注重了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注重了学生文学鉴赏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学术素养的提升。

特别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语言文学教学,应该时时明确今天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及文学背景。在各民族文学大交流、各民族文化水融的世界文学的语境中,任何单一的民族文学背景下的文学研究都已经是过眼云烟,被时代的拒绝和摒弃。因而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应该特别强调比较文学的意识和思维,强调跨越一个民族文学视野的文学研究。虽然对外国文学方向的选题来说,这一点无疑最为突出和明显,但对中文系其他方向的选题而言,不也同样如此吗?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样的比较研究方法都能给我们带来思维境界的提升和学术视野的延展。只有明确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对学生文学研究的引导上,才可能有更明确有效的方向。这一点,通过这几年学生外国文学方向论文的写作,已经得到了证实。而在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强调在世界文学视野中我们的民族地区的定位和角色。

汉语言的论文 篇10

1.以文学经典作品为载体,彰显充实学生人文素养的魅力

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中,学生主要学习中国文字和语法的运用,教师从字到词到句子再到文章的讲授,是以五千年中华民族生发史中所积累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样板”来学习和领悟的。学习古今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品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了解中华民族的古老的和时尚的语言文化中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了解、认知和品赏能力。丰富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加强自身对于文字的运用,增加文学底蕴,增长知识。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增加自己的人文修养。

2.以文学理论研究和品赏架构教学模式

从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本身特点以及一直以来及至现在的教育模式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依靠教材的组织和提供,课堂教学中有教师讲授教材中所规定的知识和分析文章,学生通过听课和记笔记做作业的形式来习得。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考评依赖于卷面考试所取得的成绩,考试时学生的准备也是背诵笔记,一死记硬背的形式来掌握老师讲授的东西,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应用的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只会理论知识,只会书本上讲解到的知识,离开书本就变得茫然,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往往是空读了文学理论,却自己难得能动手写出好的文章,这也是一些汉语文化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原因。

3.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学以致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教育”,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渴求更是迫切。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更阻碍了人才的发展。由中文专业派生出来的新闻传播、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毕业就业方向鲜明,对比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似乎更失去了它的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能力,造成学生社会适应性不强,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一些基本的办公设备不熟悉或应用型写作不擅长都造成了学生工作时的困扰。中文专业就业的严峻性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向应用性专业的改革,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增加自身修养的基础上,另外再掌握一种适应于社会需求的技能,无疑会缓解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因此,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化专业的改革是必要的。

4.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尽管是讲授我们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专业,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十分明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校教育也应转型为应用型学科,这种转型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为了使该专业能够长久发展的必要措施,更是集成和发展汉语言文学的需要。就显示说来唯有真正实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转型,才会缓解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施展自己的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