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基于文化的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在于教育文化价值的重建。这次为您整理了中教毕业论文精选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与改革
引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是许多学生毕业之前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商务英语毕业论文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毕业进程,阻碍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对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深刻意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要针对具体问题,及时制定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
(一)学生对论文缺少理性概念
由于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并未开设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因而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经常没有思路,不知如何下笔,只能临时听过指导教师的大致讲解进行写作,可教师的这种讲解,一般情况下只能帮助学生架构模糊的框架,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等问题并不了解,无法构成理性的认知。这不仅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进程,同时对日后指导过程中,师生间的沟通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学生无法正确选择论题
在毕业论文选题当中,许多学生通常所选择的题目过大或是过小,其中题目过大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论文选题的通病。比如,某些学生将论文题目确定为“试论当代企业管理”,可按照该题目将论文写成完整的学术专著,也有些学生经常选择自己并不了解的领域,如心理或是艺术等。由于题目选择与自身所学专业较为偏离,进而导致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常相关实践证明,毕业论文的题目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文章的质量,只有选择合适的题目,才能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三)学生论文撰写基本功不足
学生论文写作基本功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为英语表达能力有限,毕业论文存在许多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其次是整体论文结构不合理,论点与论据不清晰,观点不明确,没有充分突出重点内容,让教师无法理解文章要的主旨。再次,毕业论文并不是一次成功的,而是在不断修改中完成的,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思路间断,与论点严重偏离。
(四)论文存在严重抄袭现象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中,出现了严重的抄袭现象。许多学生直接从说书籍中进行摘抄,或是在网络平台上下载英文论文进行翻译后照搬到自己的文章上。有些学生从学术期刊网站上下载中文版论文,借用别人的思想,东拼西凑后变成完整的文章,然后在利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这种偷奸取巧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学术风气,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顺利毕业。
(五)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不正确
毕业论文中的参考文献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却代表着学生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若是不严格按照参考文献要求来写,会让整个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大打折扣,同时也不便于读者审查原文出处。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参考格式不正确、不严谨的主要原因在于,院校尚未构建完整的参考文献标准化格式,缺少毕业论文写作中有关格式方面的教学。相关指导教师也没有按照标准的参考文献格式加以指导,从而造成学生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进行参考。此外,指导教师个人对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性也不够重视,自然也就影响了学生的重视程度。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教师论文指导能力和水平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个人的毕业论文指导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毕业。对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能力和水平。首先,应要求广大教师充分重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每位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并掌握毕业论文指导的各个环节,熟知整体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详细要求及标准,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论文质量标准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高校应定期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实施论文指导系统化培训,在优秀老教师的影响和引导下,以最快的时间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促使他们教学水平的提升。再次,实行教师下企业实践训练制度,指导教师只具备商务英语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面了解商务英语相关工作的流程,只有真正明确具体工作的岗位需求和标准,才能够有效的指导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切实符合我国教育部门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出的毕业生论文应与学生工作岗位具有密切联系、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根本要求。
(二)调整课程安排、加强写作训练
首先,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重新调整课程安排。应将以往设置在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放在第四学期中,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之间衔接的更加紧密、针对性更强。同时,还要全面整合当下已有的英文写作课程内容,适当添加毕业论文写作单元,综合性、系统化向学生介绍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列举出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和基本要求。其次,商务英语专业还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英文写作训练,锻炼并提高广大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写作技巧。高校学生在了解实习、参与实习、开展社会调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所参加的活动写相应的总结、实习和调查报告,以此来让他们掌握搜集和整理才来的方式方法,充分锻炼学生的文字叙述能力及综合概述能力,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毕业论文写作有机结合到一起,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三)重视教育引导、纠正学生思想
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高度重视教育引导,要让广大毕业生充分意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及对毕业论文的影响,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毕业论文、实习和商务英语写作课程间的密切关系。应用型本科高校可利用专题讲座、班级专题讨论会以及师生相互沟通等有效形式让学生在进行岗位实习的过程中明白英语写作课程是毕业论文创作的重要基础,岗位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详细的工作内容是毕业论文创作的核心素材。只有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些,才能够有效地促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实习中,随时将自己见到、听到、看到、想到的内容记录下来,为毕业论文创作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这样便可根据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确立论文的题目、架构论文纲要,真正做到实习与毕业论文内容的高度统一。
(四)严格监督把控、获得企业支持
在学生离开院校进行岗位实习之前,教师应为学生布置相应对策毕业论文任务,进一步确立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各个阶段当中的详细要求、质量及评价指标,特别是要把控好毕业论文的命题,坚决抵制虚假、夸大、空洞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教师应经常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讨论和沟通,对开题报告、论文修改的整个过程、结论探究、论文纲要等相关环节都要实施严格的管理和及时检查,以此来确保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此外,单纯依靠教师的监督与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在企业当中,由于企业实习指导的相关工作人员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的实习状况更加了解,更清楚每位实习生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他们在实习指导中针对性最强。对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主动的与学生实习单位展开长期友好合作,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体制与奖励机制,让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从始至终都能参与到学生毕业论文的实践指导当中。企业实习指导人员和高校指导教师应合理分配工作,企业指导人员应主要负责监督学生的论文写作进度,对论文中谈到的企业商务详细流程操作等方面的内容严格把控。而高校指导教师则主要负责毕业生论文的书面表达工作,严格规范文章格式及论题等等,从根本上保障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应高度引起院校及专业教师的重视,因为毕业论文能否通过,将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但纵观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存在着学生对论文缺少理性概念、学生无法正确选择论题、学生论文写作基本功不足、论文抄袭现象严重、论文参考格式不够规范等问题。高校应针对具体问题,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商务英语专业特点,通过提高教师论文指导能力和水平,调整课程安排、加强写作训练,重视教育引导、纠正学生思想,严格监督把控、获得企业支持为维度,彻底解决毕业论文中的各种不足问题,避免其中的不良现象,切实帮助广大学生提高他们的论文质量,充分发挥出指导教师的积极作用,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沙立.从培养复合型英语商务人才角度谈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J].对外经贸,2016(6):148-151.
[2]万正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23):150-151.
中等教育论文2400字(一):英语课堂教学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理论初探论文
【摘要】中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高等教育是中等教育的继续和发展,但大学生进校后,特别是在英语课堂中存在不知道如何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如何听课、如何使用图书馆和因特网获取资料等现象。最明显的现象是近年来,学生在习惯了中学教育中教师的填鸭式语法教学后,不适应高校教育中的视听说教学模式,这种不适应问题,目前在我国各大院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入校门之前,在高中教学阶段就需要有效的进行教育教学衔接处理;在大学生初入校门之后,需要教师积极的进行教学干预,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教学模式,达到在英语课堂上,从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的有效过渡和衔接。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衔接
一、引言
国外对于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性的问题关注程度较大,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创史人,教育学家阿伯拉汉。弗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曾指出:“中等教育是决定大学发展前景和质量的基本因素,要建立高水准的大学,就必须与中等教育达成一致,注意两者的衔接。”(《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也于1999年发表了《关于初等、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改善》的报告。该报告从高中与大学教育多样性衔接的角度,探讨了包括高中的学习指导和大学教育要求内在,为适应学生多样性而谋求两者相衔接的问题。而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比较晚,研究程度与实践规模也不如英、美等国,但随着近年来大学扩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可研性。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就存在着许多问题。中等教育在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做好准备。特别是英语学习有其特殊性。在中学教育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注重语法及应试能力,而进入大学之后,英语课堂着重听说、阅读及交际能力等实用性能力。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对英语教学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课堂教学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在目前形势下如何改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衔接的方式。
二、改善英语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方式
1.英语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两者的衔接是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而高校在两者的对接方面有着更主动的作用。大学可以利用其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中学、中学生服务,即教育资源的拓展。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
(1)英语教学设施的共享。由于受到资金和条件的设置,相较于大学而言,中学的教学设施相对落后、陈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和中学进行合作,进行资源共享。组织中学生到高校的校园、实验室或图书室进行参观或让中学生到英语语音室参加相关研究活动,培训相关管理人员,使中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先一步与大学生活相衔接。
(2)英语师资力量的共享。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一个学校的资源中除了硬件基础资源之外,就是软件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90后、00后的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所以在新时代教师也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高校可发挥自己掌握学科优势及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敞开大门,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中学也可定期请大学大学教授以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辅导;以实验班、实验课题等形式让先进的教育理念进入课堂,定期派教师到大学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清华附中和清华大学在此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一体式教学改革。清华大学派遣优秀的中层干部到清华附中任校长,附中校长参加清华大学的相关会议,及时了解大学的教学改革动态。
2.思想观念的改革。中学英语教师应该通过参加教师培训课程的学习,需要对英语课程教学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新的认识。大学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在英语教学方面,需要遵从“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注重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发展。而中学英语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对此还有所缺乏。所以通过中英合作教师培训项目、中学英语教师国内外交流学者等活动,是更新教师思想观念,介绍教学新方法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使中学英语教学更好的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衔接,教师要意识到自己不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灌输者,还应该是学生实际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
三、课程体系的改革
由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试行。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它提出,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目标。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英语教学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基础。在新的指导思想下,中等教育的英语考核方式也可以向高等教育进行衔接。采用分时段、多元化考试考核方式。必须通过不同环境和渠道让学生施展自己的能力,才可能对英语能力进行多维的准确评价,并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考试考核的全过程。
四、结语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共同存在着的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它们都有共同的本质,即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而進行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然而,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它们在诸如目的、任务、特点、职能、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自身的特色,它们在教育体系中分别起着其它部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随着中学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上的不断发展,以及大学教育的普及化改革,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沟通和对接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向。
中等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改革的缘由、举措和特点论文
关键词:综观评价;受控评价;分卷;模块化考试
自1986年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推出以来,教育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教育发展阶段、考试服务的目的、中学绩效考核制度均已改变,国家课程、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A-Level)考试相继改革。GCSE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这些新变化。2013年2月,英国宣布启动GCSE综合改革,2017年9月所有GCSE科目全面实施新内容。原有GCSE存在哪些问题?改革后的GCSE有哪些新变化?这些改革有哪些基本特点?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出简要回答。
一、改革的缘由
(一)模块化考试很难做到等值
2009年9月以前,GCSE科目考试都是采用线性评价(linearassessment),所有考试都安排在学生两年学习结束时进行。此后,绝大多数GCSE科目增加了模块评价(modularassessment),允许同一科目的不同模块分散在不同时段教学,每个模块单独测试并获得统一量表分数(UMS)①及等级分,如果某一模块成绩达不到及格等级,将不予计分,完成全部课程后综合三个模块得分得到最终等级分,学生可以重复参加模块考试以提高最终等级分,但最多可重考一次。例如,GCSE数学B由三个模块组成:统计及概率占30%,算术、代数及几何I占30%,算术、代数及几何II占40%,学生可以在中学三至五年级(13~16岁)期间分三次完成考试。如果模块考试成绩不理想,可改为最后一年参加线性考试。这种模块化设计难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妨碍学生对一门课程建立完整的理解,考试机构很难确保资格证书年度标准的一致性。学生何时参加考试、学生拥有的重考次数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结果。仅仅因为他们选择的路径不同,部分学生就能够比其他同学考得更好,这就可能对考生不公平。
(二)考试难度低不利于甄别优秀人才
证书及考试监管办公室(Ofqual)调查发现,GCSE科学和地理试题过于简单且要求太低、多項选择题太多,科学试题偏少。GCSE生物考试标准逐年降低,短篇论文、简答题和多项选择题增多,不能有效检测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此外,考试机构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获得更高收益,漠视行业职业道德,违规为授课教师举办讲座和考前辅导,提供考题信息,圈定考试范围,帮助学生获得高分。此外,GCSE考试更加公式化且更易预测,GCSE课程教学倾向于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真正学习和掌握知识,不能为学生成功提供最佳机会。现行制度导致逐底竞争(racetothebottom),难以甄别拔尖人才。为选拔优秀的生源,很多大学增设入学考试,特别是医学、法律等热门专业。2013年牛津大学要求65%的报考者参加自己学校组织的入学考试。学生获得更高等级分的比例不断上升,但是更多的雇主不满意中学毕业生的读写算能力,大约42%的雇主因此为中学或大学毕业的雇员增加培训。
(三)受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备受质疑
内部评价(internalassessment)是GCSE考试的重要特色,早期是通过课程作业评价,现在采用受控评价(controlledassessment)②。首先,受控评价有时并没有评价应该评价的内容,不能像笔试那样有效地对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做出区分。例如,考生通过背诵范文备考外语写作,受控评价即评价考生记忆力而非外语写作能力。在备考压力下,往往最终成果也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其次,受控评价很难组织和实施。部分科目的受控评价比例太高,高级监管措施增加了教师负担,很有可能干扰正常教学或打乱教学时间安排。学校之间也彼此不信任,因为各校对考试机构评价指导的使用方式不同。提高师生一致性的具体控制措施往往没有发挥作用。最后,受控评价很难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部分受控评价剥夺了学生反思和改进的机会,考试机构设定的任务限制了考生的创造性。教师还反映考试机构编写的评价指导解读空间较大,容易让人产生困惑且存在一致性缺陷。
(四)等级分不能均衡有效地呈现全部成绩序列
学生得分分布过于集中在A~D等级,增加A*等级后区分度仍显不足,C以下设置太多等级显得区分过度。获得A等级考生之间的成绩差距比E和F等级之间的差距更大。2012年,所有科目考试获得D等级的学生占16%,高于E~G等级学生所占比例(14%),获得B~D三个等级的考生更是高度集中,为63%[1]。同时,不同科目的等级分难易程度相差甚远,量化并处理不同科目等级分成为难题。例如,21%选择化学的学生获得A*,只有6%选择英语文学的学生获得A*。此外,单纯等级分不能很好地满足学校招生需求,部分考试机构将考生试卷各单元得分也反馈给学校。等级分并不绝对可靠,较易受到时间、试卷和考官等因素的影响。
(五)分卷可能导致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
现有GCSE科目考试一般分为基础卷和高级卷,C~E等级在两卷中都有出现。分卷模式很难通过确定合理边界为拥有不同知识水平的考生设计不同试卷。分卷难以确保不同途径获得的同一等级分等值,目前主要依据统计信息进行专业判断。同时,考生可能因为选择错误导致零分,即地板效应(flooreffect)③;也可能导致被低评,即天花板效应(ceilingeffect)④。此外,分卷可能限制考生的发展潜力和抱负水平。因为基础卷最高等级是C,如果被错误地编入基础卷教学组,即便学生水平再高也不能升到A-level或其他同级资格证书水平。最后,如果与学校绩效考核捆绑,分卷也存在负面效应。等级C是学校绩效考核的门槛,因为基础卷获得C等级更容易,学校更倾向于安排中等水平学生参加基础卷考试。
二、改革的基本内容
(一)重考次数将大幅减少
2016年5月,Ofqual出台《关于正式规则的决定》(DecisionsonFormalRules),对重考等事项作出了新的规定。除了英语语言和数学外,其他科目不再有分期、分批的重考机会。对于尚未改革的模块化科目,不再允许考生重考某个模块,但是考生可以选择重考所有模块,大部分科目重考要等一年之后,受控评价材料重新提交则因科目不同要求会有不同。改革后,两年课程不再分模块,帮助学生融合主题的不同方面形成对一门课程的整体认识,所有科目的综观考试⑤都安排在课程修完之后的夏季学期(5~6月)举行,以减少考试对正常教学的影响,保证标准的公平性和一致性。因为英语语言和数学两科的资格证书对于学生升学或求职至关重要,故每年11月继续安排重考,但考生必须在当年8月底年满16周岁。
(二)考试难度将有所提高
Ofqual要求重新设计英语文学、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的教学内容,增加课程深度和广度;取消GCSE职业教育课程;增加核心科目的考试难度,覆盖完整的课程内容;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合格等级难度。英语语言要求更高的阅读技能和更好的写作能力;英语文学将鼓励学生批判性阅读、写作和思考;英语、历史等科目将减少碎片化和过于结构化的问题,同时增加扩写内容;数学和科学等科目更加重视量化问题处理;数学将覆盖比率、比例、变率等内容,要求所有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加大最高等级分难度;科学将增加人类基因、生命周期分析、太空物理等内容,更加具有挑战性。2017年所有GCSE科目将按新标准更新,目前已经更新了35个科目。新课程考试评价结构更加严谨,核心内容更具挑战性,学时数将基本保持不变(少数科目教学时间变长)。新课程更加重视拼写、标点和语法、专业术语,其分值将占英语语言科目总分的20%,其他科目的占比将根据需要逐一确定。
(三)重叠型分卷将更具弹性
一般而言,分卷有重叠型、主卷+附加卷、连续型三种设计。Ofqual提出4条筛选标准:是否影响学生抱负水平,是否能够有效管控,技术上是否可行(设置标准的难度),是否透明且易于理解。相比而言,重叠型对学生的负担更轻,更具有易控性,技术要求更低,更易于理解。改革后,分卷科目将继续采取重叠型模式,提高透明度并吸取其他模式的优点,但重叠点及重叠幅度将更加灵活,鼓励适当比例的学生选择分卷相应的课程学习路径,降低天花板效应的影响,提高不同试卷之间的可比性。如果重叠幅度太小,无法获得与发展潜力相应等级的考生比例会上升;如果重叠幅度过大,设计有效试题的几率将会降低。新的数学科目基础卷设1~5等级、高级卷设4~9等级,其他科目将根据需要采用新的重叠设计。
(四)受控评价将全面调整
笔试将作为默认评价手段,受控评价等其他辅助形式只用于测试关键技能。Ofqual提出采用受控评价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是评价科目关键部分的唯一有效途径,必须在效度、信度、可控性和合理评价实践之间取得平衡,必须符合具体科目的评价需要,必须确保资格证书不会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受控评价将改进任务设定的控制,改进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改进授课教师评分和考试机构审核。绝大多数科目受控评价将由考试机构的考官评分,减少受控评价对教学的影响,让授课教师拥有更多时间专注教学,减轻教师为自己学生评分的压力,特别是评分还与自己及所在学校绩效考核密切相关的时候。如果学生成绩用于学校绩效考核,受控评价部分将在资格证书上单独报告,不再计入总分。考试机构将根据不同科目特点制定评价策略、选择试题类型、决定考评时间、确定笔试比重,保证评价的信度、效度、可比性和可控性。
(五)考试评价方式将有改进
统一卷将是首选,分卷科目将大幅减少。如果统一卷不能让所有考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并且高级卷涉及的课程内容能够有效识别,这样的科目将继续采取分卷。同时,成绩呈现方式将继续采用等级制,将探索使用标准分作为等级制的补充。新的分级量表将使用数字1~9标明不同等级,9是最高等级。GCSE新科目采用数字等级便于与尚未改革的科目评分相区别,避免与原有8个字母等级混淆,同时让处于下游的考生也有机会展示进步并得到认可。数字等级制与字母等级制并不一一对应,英格兰还可以借此与北爱尔兰、威尔士授予的GCSE证书相区别。
三、改革的特点
(一)强调分工合作与科学决策
英国GCSE改革强调相关部门的分工合作,教育部与Ofqual、考试机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改革的设计和落实工作。教育部全面负责GCSE改革,提出改革的主要框架设想,对改革的重要方面提出主導性建议,包括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提高科目内容难度、严格考试评价结构、改革评分方式、丰富试题类型、确定命题重点、细化成绩报告等。教育部对每门科目的核心内容开发过程负有全面责任。教育部还主持GCSE核心科目内容改革和评价目标的社会公众咨询工作[2],随后向社会公布最终达成共识的相关科目内容的改革决定。
Ofqual负责改革GCSE监管要求,确保国家标准准确:决定新GCSE的具体设计特色,出台获得考试机构认证的标准,决定如何制定并保持资格证书标准,确保考试机构设计、实施和授予证书时契合改革目标,审核考试机构提交的科目内容开发提议。2013年12月以来,Ofqual就很多改革内容提出建议并征求社会意见。例如,GCSE改革对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控制(2013年),新GCSE资格证书的基本设计(2013年),考试机构开发、实施和授予GCSE证书的技术规则(2013年),新GCSE资格证书科目的结构和评价(2014年),如何制定并完善新GCSE证书标准(2014年),任一科目纳入GCSE证书的原则(2015年)等。2014年,Ofqual开始对考试机构进行认证,2015年底完成所有资格证书认证工作。
考试机构负责制定改进措施,确保GCSE考试的质量。考试机构吸收自身、全国、国际评价研究成果及优秀评价实践案例,提升评价信度、效度、可控性和可比性,确保资格证书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在适当的地方增加扩写类(extendedwriting)考题和问题解决类(problemsolving)考题,减少不必要的过于结构化或细碎的试题。考试机构负责开发每个科目的核心内容,向Ofqual提交2017年新开设科目提议。
(二)重视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
英国教育改革公开透明,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公开及意见反馈机制,每一次改革甚至改革的每一项举措都会由相关责任部门提出框架建议,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反馈意见,并组织专门人员对社会反馈进行分析整理,再向社会公布反馈意见和采纳情况。改革框架通常是由教育大臣任命的、由大学学者组建的专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据不完全统计,GCSE改革60余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其中教育部主持7次,Ofqual主持53次[3]。例如,Ofqual在研究改革風险防控的时候,专门组织与学校面对面的讨论,与考试机构召开一对一座谈会,面向就业与教育机构协会、学院学会、考官协会、学院和学校财务代表等发放问卷,广泛收集社会意见和建议。任何社会机构或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部或Ofqual开发的在线反馈表格、电子信箱、在线问答,以及其他方式反馈意见。政府对这些反馈意见必须做出公正公开的反馈,公开对意见和建议的采纳情况。Ofqual还委托独立的市场调查公司舆观调查网(YouGov)、BMG调查公司(BMGResearch)等通过电话访谈、在线问答、面对面座谈等途径收集社会反馈意见并进行深度分析,公开发表调研报告。Ofqual也关注与改革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召开与改革主题相关的研讨会等。通过征求社会反馈使改革措施更加完善可行。例如,推迟到2017年完成所有GCSE科目改革、让考试机构自行决定考试评价时间、将8个等级改为9个等级等改革措施都是社会反馈建议的结果。
(三)回应社会关切,改革从不停步
一、中职教育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虽然我国已经在不断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整体还没有落实到位,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之处仍然是存在的。如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独立学科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中来,甚至进行创业教育的理念也是很淡漠。受传统职业教育观念制约,并未在思想上重视创业教育,而只把职业教育作为单纯的就业教育来对待。从管理制度的角度看,开展创业教育需要富有弹性的工作制度环境来支撑,只有充分接触社会,把握住市场需求动向,才能打好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而现在的中职院校大多是“关起门来办学”,学生除了书本上的学习内容以外,很少接触社会,这也就丧失了进行创业教育的土壤。中职院校的教师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从内心缺乏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往往从事第二职业,这直接导致创业教育失去了“领头羊”。
二、创业教育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深入改革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注重对初级、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的培养和输出。多以“从业教育”为出发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创造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创造思维上有所束缚。而创业教育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思维,改革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制度,注重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灌输和培育,提升和鼓励学生的创业自信心。中职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更容易使那些强烈渴望实现自身价的学生,领悟到这是一个通过努力有望达成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从而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更自主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勇敢的竞争精神。进而有利于从全方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国家为社会输出具有积极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改革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制度和培养模式,能有效改善当今的教育质量,对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着深远意义,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中职教育中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组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大多数的教师在创业教育方面还是较为模糊,或者干脆是盲点,基本没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因此,为了使创业教育能顺利进行,组建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该团队可以专门为创业教育搜集相关等资料,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并总结对教育工作有价值的知识。同时,该团队还可以做一些详细的市场调研,使创业教育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积累,进而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开设创业教育培训班。
举办创业教育培训班,不但可以验证教师团队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劳动成果,还为今后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做好扎实的铺垫。学生可以通过培训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按照创业能力素质的要求对学生加以引导,积极培养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短期培训,还可聘请企业专技人才或名企成功人士等授课,进行专题讲座、专技培训,又能增强创业教育可信度。
(三)完善创业教育课程。
1.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按教学任务、目标等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实施教学,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独立学科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中。
2.以专业课为依托,让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各专业学科的教学中,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渗透创业意识,让学生在学专业理论、练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培育创业理念。
(四)组建学生创业社团。
学生社团能够将志同道合的学生紧密的团结在一起,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来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以创业社团为基本单位,组织成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搜集市场信息,集思广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创业教育的根本意义。
(五)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
“物理教育毕业论文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怎么写呢,请看求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物理教育毕业论文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物理教育毕业论文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关键词:大学美术;美术教育;教改模式;素描基础课
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升华学生的美术鉴赏力。然而现阶段的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育普遍存在问题,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育质量也因此一直未能“尽如人意”。
一、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的模式过于呆板
传统教育教学理念至今仍然束缚着我国教育者的教学思维,很多教育者习惯于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育工作。正因为此,大学美术素描教育的重点被落在了观察能力培养、表现物体形象两方面。虽然此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夯实绘画理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重要技法,但是此种教学手段非常的呆板,教学的内容相对陈旧,所涉及的面也非常的狭窄,因而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的练习很难全面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安排缺乏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