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是人类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和群体,融入社会生活的启蒙版“教科书”。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心理学论文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与符号之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1]在大学校园里情感丰富的学子们的消费行为必然有其诸多的表现:
(一)抑制不住的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为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一般来说,大学生更愿意购买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行为更注重感官的满足。他们凭着自己敏锐的感官来感知、认识世界,而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样一件商品,只因为颜色稍有差异或包装稍有不同,大学生消费者可能一眼看中,进而购买,也可能一瞥过后,再不理会。换言之,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多的是感性认识,当外面的某个事物被他们感知并激发起他们的情感时,他们会如醉如痴地紧紧追随。因此,他们的消费行为更容易受到情感的支配,更容易跟着感觉走。其次,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性逐渐增强,依附和从众心理不断减低。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情感和直觉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情感和理智相撞击时,一般偏重于情感,容易感情用事。同时,大学生在消费中的情感“两极性”心理也非常明显,肯定与否定都比较明确,强度也比较大。某种商品只要符合个人需要和兴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会形成对商品的偏爱和追求之心;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否定和抵触的情感,对商品厌恶、拒绝。
(二)无法抗拒的符号消费
法国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那就是符号价值。一件商品,它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它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越是能够将消费者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它的符号价值也就越高。这种“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的消费行为,就叫做符号消费”。[2]于是,人们选择和消费的产品或品牌成了自我表现、体现个性的工具,成为社会群体文化的符号象征,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获取分的标记。因此,符号消费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符号表现形式:一是“趋同”,二是“示异”。所谓“趋同”,就是借助消费来表现与自己所认同的某个社会层或小团体的相同、一致和统一。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这一物品自己并不需要,但也随大流去购买。“购买”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与社会群体的所谓一致性。同学穿耐克鞋,我也要穿耐克鞋,别人有斯沃奇表,我也要戴斯沃奇表。趋同性的时尚消费让大学生获得了一种“群体成员感”,就如同获得了迈入“时髦社会圈”的入场券,从而摆脱了“落伍”的诟病。所谓“示异”,就是借消费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不同。你用传呼机的时候,我已用上了手机;你刚用上3000元的手机,我却早已用上5000元的甚至1万元的,以此来显示我的与众不同。
(三)“行不由衷”的形象消费
“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什么都不代表。他能成为什么?一切,或者几乎是一切。因为他孤独地处在上百万孤独者身边,他受到一切利益的摆布。”[3]
今天的莘莘学子们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他们追求新颖,需求多样,引领消费时尚;他们活泼感性,率性而为,消费却不免冲动。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护肤品、美白祛斑用品、修眉、洁牙、丰乳用品、美体保健用品、减肥用品等等方面的消费,在她们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了。一些人甚至不惜昂贵代价来实现“人造美女”“人造帅哥”梦。正如吉登斯所说的:“我们的身体越来越成为自我审视、反思、规划和改造的对象”。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们重视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用人企业和单位采取“年龄歧视”和“相貌歧视”的用人政策。例如,在许多公司和单位的招聘广告中,公开宣布不招35岁以上的应聘者,有的连身高和长相也有苛刻的、超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限制。于是,为了延缓衰老、掩盖形象缺点、增加形象魅力,身在象牙塔和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重视形象消费。
二、躁动的需求——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
现在的大学生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较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心理应变及承受能力都较差,外界的变化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消费也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下进行的。
(一)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与大学生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4]是消费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影响或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它们之间实际上存在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任何一个因素也同时被其他因素影响或决定。消费行为就是这些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某一时点上,又可以看作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比如消费者的某种感情反应状态(如生气或惊喜),某种认知反应状态(如对某个品牌的认知度或评价),某种行为反应(如对某种品牌的消费),都是上述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个关键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整个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的消费者个体或群体,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虽然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的决策过程)是未知的,但消费者外现的消费行为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而且反映了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外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
(二)心理特征指引下的独特消费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消费心理又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在青年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均获得了较大发展,个性基本形成。与这些心理发展状况相适应,青年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独具特点:由于自身广博的知识面,因而在消费时追求知识性;由于对新鲜事物的热衷,在消费时会追求时尚性、潮流化,强调美观大方;由于个性强烈,在消费时会情绪行动,即兴即买,冲动性购买往往多于计划性购买;由于富有创造性,也会在消费时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虽然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但他们已具有独立的购买能力,在购物时自身意志力较差,只要兜里有钱就会迫不及待地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上,就是:1、追求新奇。大学生虽身在校园,却有很多的社会接触、社会实践时间,有了一定的社会能力,也能自主的对一些事情进行决策,同时又没有中学生高考的压力,没有成年人较重的工作、社会、家庭压力,真正可以放开束缚随心所欲的进行一些消费,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新奇的产品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有些学生达到了不奇不要,无奇不买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异商品的阶段。2、强调“美感”。即要求商品的美学价值能与自己的审美观点相一致。但大学生所讲的美感与传统美学所讲的美感并不完全一致。在他们的眼中,也许残缺是美的,不对称也可以使美的……只要“我”觉得是美的,那“它”就是美的。选“它”没有理由。3、追逐时尚。生理与心理的渐趋成熟使得大学生开始追逐成年人的社会游戏,而时尚活动莫过于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时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又正好契合大学生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同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个性与文明——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在大学生消费问题上,我们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用简单的对或错来作为评价标准,更无法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的个性消费。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
第一,发展个性消费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个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迥然不同。更何况是处于彰显个性时期的大学生们。美国社会学家戴慧思认为:“高速的商业化进程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打破了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垄断。”[5]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因此,我们不宜压抑大学生的正常消费,相反,在购买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发展其个性消费。
第二,消除不良消费
消费所追求的内心满足是永无止境的。正如叔本华所说的:“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6]一种欲望满足了,又会生出新的欲望,如此层出不穷,永无终止。可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而且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他们往往有消费的冲动却缺乏消费的理性,他们有着消费的随意却缺乏消费的算计。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
第三,提倡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是指在保证大学生的自然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不超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对于远离家长过独立生活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经验。这就造成有些学生追求高消费,盲目追求档次、品牌,存在攀比心理,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甚至个别学生不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以各样的借口欺骗家人寄钱用于自己不必要的消费。这些不健康的现象,与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娇惯与纵容,使学生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关系重大。因而,倡导适度消费,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校情、家情教育。学校与家长都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以使大学生的消费步入健康的轨道。
第四,倡导消费文明
消费文明即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费性消费,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等等。通过倡导消费文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知识与技能。因而,通过倡导消费文明,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消费行为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甘碧群。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2]王宁。消费的欲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3][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引合作者日报[N].1965年。
[4]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N].华东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版,(4):48.
一、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医护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二语习得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者,将人的个体学习孤立化、简单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制约作用。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3]语言和任务本身就是中介活动。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强调以“活动”为核心描述人的认知发展,明确社会活动是主体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动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活动的本质,也建立了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活动之间的认识论关联。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指个体可以在有帮助的促进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内,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我国的英语教学。不少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角度介绍了调节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卞少辉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4]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段玲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和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5]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空白。医护类院校开展医护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医护英语的研究,有的从职业和学习需求、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医护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从语料库辅助医护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护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专业技能又通晓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分级目标包括英语在日常医学工作的情景对话,英语记录和填写病人病例,用英语完成医学交流任务,医学工作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英语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等。
(二)教学环境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架性作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发挥同伴的合作学习机制,学习者能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发展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情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组织应该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情景展开教学,包括问询,科室及医生介绍,挂号,化验,检查,出入院,药房,临床会话,电话巡诊,病例书写,等等。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病例分析和实地医院情景扮演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与讨论不仅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医护过程,还从中学到了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这个教学活动过程呈现为一个借助语言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与任务、语言为中介工具的交互活动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医护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加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过程监控等机制,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用武之地。
三、结语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课程内容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35-02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科学的基础性分支学科之一,它在心理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心理学课程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核心议题是个体如何受到他们现实的、想象的与隐含的存在所影响,内容涉及自我、人际关系、群体与社会等层面,思考人作为社会存在的行动与思维规律,其不但对于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培养合格公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将社会心理学列为通识课程。然而,我国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在内容体系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应以理论本土化、适应社会需要、实验独立设课为主要方向而展开改革,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一、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落后,未能及时反映国际主流研究的新内容
仅就美国而言,专业社会心理学期刊就有20多种,此外能够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数以百计。以美国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报》(JPSP)为例,从1965年至2000年期间就有7277篇。而我国高校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依然以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美国经典研究成果为主要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国际主流社会心理学研究水平,能够反映的20年80年代以来的新内容很少,更遑论最新研究进展。如“微观理论”是二战后社会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能够在现有教材中所反映出来的依然只有“挫折―侵犯理论”、“期望理论”、“激励双因素理论”等较少内容。
(二)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
自1978年学科恢复以来,中国人已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学术自信等方面的原因,敢于把这些研究成果编入教科书的极少。目前除“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等极少数理论外,几乎都未进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之中,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与热情。
(三)课程内容体系教学重心失当
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于理论建构过程的探讨,也没有分析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对于描述、解释中国人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适用性问题。西方社会心理学自形成期以来,积累了日益繁芜的知识成果,单单描述这些成果就已经需要大量篇章才能完成。因此,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往往没有办法细致探讨理论的建构过程。而且更大问题是,当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在被引述的时候,通常是作为全人类(自然包括中国人)行为的共性而得以尊崇,而文化心理学指出:文化与情境对于人类的心理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即使在美国,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外在效度也经常受到质疑,它甚至被称为“美国白人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而在遥远的中国课堂上,很多结论却作为关于人类行为的“真理”来传输给学习者。
(四)由于课程内容体系过于繁杂,经常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目前最为畅销的国内教科书通常包括16至18个章节,而且随着版次的增加教材也越来越厚,动辄四五十万字甚至70多万字,而社会心理学的授课时数通常为54课时,即使教师对某些教材内容点到为止,也很有可能无法完成全部章节的讲授。
(五)缺乏统一的学科范式与贯穿整个学科的学科主线
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松散,与普通心理学课程相比,其知识成果远不成系统,社会学取向与心理学取向之争使得有些章节具体而微观,有的章节抽象而又宏观。学生们经常反映缺乏学习主线、对内容记忆的难度较高等问题。国外教材通过划分研究层次并在每一层次内以问题为主导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国内尚未广泛接受这种方法,对于课堂内容体系的编排仍处于缓慢的探索阶段。
二、改革目标与预期效果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要服务于高校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科学教育的最普遍形式,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社会心理学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授课经验的丰富与积累,可以有针对性地思考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问题,其改革目标与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往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对自身、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往往有一定局限,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认识能力。
二是提高大学生的研究能力。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尚有许多空白点,有许多领域可供学生加以探索,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不能以全面包容已有知识为目标,而是要引导、鼓励学生去探索,并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也应面对这一重要课题,从自己的专业特色出发,让学生更加了解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独特属性、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应该如何适应与改造社会等问题。
三、改革思路
(一)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为导向改革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应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而素质教育最终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专业人才。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往往是“宽口径”的,所谓的“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往往有着多重内涵。
首先,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更加了解自身、了解他人、了解社会,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设计出既有科学价值又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方案。
其次,要有助于学生社会能力的形成。社会能力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交往和协调的能力,调整、控制和改变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的总和,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社会组织能力等方面。社会心理学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人才为最终目标。
(二)走本土化之路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必须要根植于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实践的详细考查基础上。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属性,这是其社会心理与行为存在共性的自然基础,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文化与社会情境的影响,中国人必然有不同于欧美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如果不加鉴别地将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作为解释中国人行为的普
遍真理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滥用与误用的情况发生。
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当以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普遍性问题作为授课框架,在具体内容上重视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但对其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即使它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人某些日常生活现象(如“基本归因错误”),存疑的态度和提出验证的设计方案还是必不可少的。
走本土化道路不是要求学者另外提出一套完全本土的概念,然后据此设计出不同于国际主流的“纯中国化的社会心理学”。而是在国际主流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命题下,探讨与发现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与外国人相比具有哪些共性特征和独特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积累、提炼日常生活中各种相关的规律现象,最好是在未讲解相关理论之前就让他们首先提出自己的解释理论或假设,然后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来对比自己的解释与经典解释之间的异同,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验证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去观察其有效性和适用范围。这一过程有助于学习者进一步发现已有理论的空白点,发现有价值的社会心理学议题。
(三)进行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的尝试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可以探索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的可行性。当前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中对实验过程有所忽视,而实验法等实证方法的引入却是奠定本学科科学地位、促进其高速发展的基础。社会心理学理论具有反身性,它不独立于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之外,它们的传播会导致相关心理与行为发生变化,因此,理论知识不是永远有效与全世界通用的,理论知识的获得思路与方法才更加重要。社会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由知识的介绍转向知识的获得。
实验独立设课的益处在于:一是实验课的安排更加灵活。需要时可以在相关课程之后,随即让学生们进行验证性实验;也可以安排在相关课程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对比经典实验过程来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二是社会心理学实验独立设课不需要太多的学时,关键在于启发性。只要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即可,如此可以有效地补充基础心理学实验。在独立的实验课时中,验证性实验与自主设计实验可各占一半。
1关于社会实践体系的建立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事先周密的安排和计划。只有制定并建立了完整的实践体系,才能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科培养目标,研究者提出建立“两应用、三功能、四能力”的实践体系。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两应用”是针对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点“应用性”而提出,体现应用心理学“应用性”特点的两大学科方向,目前主要是心理健康方向和人力资源方向。结合社会岗位需求建立以下实践体系:中小学实践体系、高校实践体系、特殊教育实践体系、灾区心理援助实践体系和企业实践体系。其中中小学、高校及特殊教育实践体系是针对学生毕业之后在这些部门从事相应的科研及心理健康实践工作所建设的。灾区心理援助实践体系,属于社会心理服务。众所周知,当前世界人类心态的不稳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还有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现时“天灾人祸”频频发生,面对这些危机及突发事件,民众的心理需要及时调适。企业实践体系针对学生将来在企业人事部门从事相应的实践工作所开设,同时这些基地可以为两大方向的教学科研提供平台。“三功能”是针对实践体系的功能而言的。把实践体系的功能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就业型。据了解,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挂牌实践体系主要是毕业实习基地[5],对应于我们提出的就业型功能,即主要为学生毕业参加工作走向社会所服务。为使原先的实践体系多功能化,充分提高实践体系的利用率,使实践体系更好的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而服务。我们提出“三功能”的方案。其中教学、科研型主要服务于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就业型主要是毕业实习,是四年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需要说明的是,三功能、两应用的划分不是非此即彼的,它体现了一个事物的多角度、两面性,即实践体系所针对的学科方向及功能。实践体系的确立也不是随意而为的,是同时结合多种因素而考虑的,总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结合专业特点社会需求所制定。“四能力”针对实践活动所培养的能力所提出的。包括基本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基本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指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如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所需要的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者,则需把专业课《人格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发展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来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事企业人事方面的工作者,则需把《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测评》等理论知识技能应用于企业来解决问题。自我调适能力指学生在教学、科研及就业实践活动中,在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同时,也要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身,使自己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如果本身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都没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又如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心理学问题呢?因此健全健康的人格本身就成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生产力;创新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四年学校生活中没听过的问题与难题,需要学生自己创造性地去解决。如科研实践的训练: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科研方法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把握问题本质所在,为更好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奠定基础,同时科研实践过程中训练的独特视角能够促进自己突破书本知识、个人经验的局限,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该实践模式不但能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创新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理论知识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表现在心理学“应用型”的两大方向上:心理健康及人力资源管理。该体系继承了传统的实践模式中对两大应用方向的重视,又把对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
2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实践活动
当学生按照实践模式进入实践基地开展工作时,详细而具体的实践大纲的制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制定大纲之前必须搞清楚两个问题:即实践的目的及实践的内容。
2.1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最高体现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那么实践体系的目的自然也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那么实践活动该如何进行就可达到这个目标呢?研究者认为这里的一个宗旨就是“难题或者问题交给学生,而非劳务交给学生”。据了解,大部分当前应用心理学本科学生在毕业实习或者专业实践体系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和配合实践单位工作人员做一些日常简要的劳务工作,并非顶岗实习[6]。诚然,对基地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的了解固然必要,但若实践工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的话,定然是达不到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故而研究者认为在基地,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对于基地是一股新鲜的血液,实践单位应该是把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交给学生,而非劳务。这些难题如果能被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然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2.2实践的内容实际上这个问题与上个问题是一致的,或者说是上个问题的后续问题。前已述及,实践单位应把“难题或者问题”交给学生。即实践的内容实际上是针对实践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难题展开的,那么概括来说,学生就是要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实践活动或者实践工作。具体在实践活动中如何体现呢?这需要基地和学校(学生)双方的努力和合作。学校应把实践单位的日常工作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并写入实践大纲。使学生在实践单位的工作任务问题化,即发现工作中的问题、难题并创造性地解决。方能凸显应用心理学学科的“应用性”特色。故而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校或学生成为实践体系建设的主体;需要实践单位工作人员对于学生实践的目标进行了解和理解。如果实践的功能是针对教学展开的,那么其实践的目的就是与课程有关,旨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如果实践的功能是针对科研展开的,那么实践的目的就是与研究项目有关;如果是毕业实习,则为就业准备。这三种功能对应三种目的,研究者认为教学、科研功能主要是为“培养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服务,故它是基础性的工作,创新思维的成分较少,其实践大纲的制定与课程设置有关。而就业功能的实践即毕业实习,其为“能够在科研、政府、学校、企业、事业机构等广阔领域里从事研究或实践”而服务,因此毕业实习是更加实际的,是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单位和学生必须都了解目的,以便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建议在实践活动进行之前尤其是毕业实习之前应设置一个见习期,通过见习期,学生与实践单位双方都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常规性的了解。如学生对实践单位的日常工作事务、程序有个大致的了解;再进一步发现或了解实践单位中可能或者已经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从而有利于在接下来的实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结束语
[关键词]微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DOI]10.13939/ki.zgsc.2016.38.13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对当代大学生的成人成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海量信息随手可得、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充斥其中的微文化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建设更显重要。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必须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有全面的把握。
自2013年以来,国内高校有相当多的学位论文以“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研究主题,这些论文大部分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培育现状有专门的调查,获得了许多很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形成了十分有说服力的结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文化从2012年起获得快速发展,因而前述调查数据和结论也可以充分反映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培育状况。本文以相关论文的调查数据为依据来对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进行分析。
1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
1.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成为个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培育让大学生真正确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而要实现这一任务,让每一位大学生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认知是前提。
吴欢在完成2014年的学位论文《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过程中,在重庆地区的四所高校――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大学进行了主题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9.5%的大学生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道一点”,38.3%的大学生表示“比较清楚”。[1]
董园园在2015年的学位论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中,对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根据其文中提供的数据,这项调查的样本选择符合社会调查规则,其调查数据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她得出以下数据: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被问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表示“完全理解”的只有8%,“理解一般”的占81.11%,表示“无所谓”的占7.56%,还有3.33%的同学“不理解”;在具体回答“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哪些”问题,全部选对的大学生占48%,选对两项的36%,只选对一项的15%,还有1%全部选错。
以上两篇论文虽然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存在地域的差别,但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却比较接近,这两项调查数据可以相互印证,说明调查的结果是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通过对上述调查数据的分析,对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我们可以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还是很不错的,吴欢的调查数据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清楚和知道一些的接近80%,董园园的调查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不理解和无所谓的不到10%。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另一方面,经过这几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宣传,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表示不理解和不关心,又提醒我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1.2 大学生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认识
董园园的调查显示,51.33%的大学生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十分有必要”,40.67%的大学生表示“有必要,但是必要性不大”,8%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没必要”和“说不清楚”;45.3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十分有用”,认为“有作用,但作用不大”的占44%,认为“没用”和“说不清楚”的占10.66%;70.89%的大学生表示“十分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33%的大学生表示“不太愿意”,3.11%的表示“不愿意”,另外还有14.67%的大学生表示要“看情况”。[2]
郑晓旭在其与董园园前述论文同名的学位论文中,也就大学生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的认识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4.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意义重大”,18.4%的认为“意义一般”,还有7.4%的受访大学生持“无意义、说不清”态度。[3]
这两项调查我们同样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读:好的一面是,大部分大学生都已经意识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有了这种认识,大部分大学生都会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不好的一面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无所谓态度,可以想见,在这部分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会受到排斥的。
1.3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认知是基础,在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最终目的和工作终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要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认知和认同来实现,更要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来展现和进一步强化。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特别是在道德方面。
在金向华的调查中,82.58%的大学生赞同“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 90.20%的大学生赞同“把诚信做人作为自己待人接物的标准”。[4]张艺兵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应该将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大学生达到 94.9%;89.6%的大学生坚决反对考试作弊。两项调查结果都说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是比较高的。
但是另外我们还应注意到,部分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着道德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张艺兵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考试作弊问题,一方面,95.7%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不诚信、不道德的;但是另一方面,当被问到为了考试不挂科是否会作弊时,有13.1%的大学生选择会为了通过考试而作弊。[5]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知行不统一的表现。
很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公民层面的“诚信”在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是被忽视的,反映出这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并未取得成效。
1.4 大学生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况的认识与评价
梅睿关于当前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路径的调查显示,当前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方式主要有。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2.9%的大学生表示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于这一培育方式,72.4%的大学生表示认可,19.1%的大学生评价一般。
(2)党团组织建设。84.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其所在高校通过党团组织活动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63.2%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党团组织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知识对自我理解和认知影响较大。
(3)校园主题文化建设。80.1%的大学生表示他们通过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49.2%的大学生认为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较大。
(4)网络新媒体。在参与调查的高校大学生中,通过参加学校开展的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到80.8%,其中52.9%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贴近学生生活,实效性较强。
2 对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分析
2.1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成效
前述关于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状况的四个方面的调查,充分表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2.1.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了解、认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自十以来,党中央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采用多种方式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次高潮。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重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是被提到重之又重的地位。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浓郁氛围之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与认知处于全社会领先的地位。
2.1.2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与践行之中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学习,广大学生真正深刻领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征服了大学生。从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到认同与信仰的转化。
2.1.3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培育、践行的理论研究达到新水平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就必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彻底”,这就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正是基于这一思考,近年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成果佳作迭出,相关理论研究达到新水平,特别是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论文、专著既有数量更有质量。
2.1.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不断地创新和拓展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讲解,既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还借助于党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同时,结合时代特点,采用网络和新媒体、微文化方式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途径不断创新和拓展,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2.2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前这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效与理想目标还存在相当差距。
2.2.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况还不尽如人意
尽管现在随处可见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宣传标语,特别是高校校园内更是如此,但是根据笔者的经验,结合前面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未能真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的大学生还不在少数。
2.2.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的开发滞后
当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新媒体等四种途〔〕径。相关调查显示,四种途径中占主要地位的还是前三种。尽管现在不少学者和领导都在呼吁要重视利用网络新媒体这一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方式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而且确有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相应的活动,但是这些关注与实践跟在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的需求相差甚远。很明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与渠道的开发工作与微文化时代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2.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价值观培育主要渠道,在不少高校,理论灌输依然还是培育的主要形式。而这深为学生反感。问卷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一次相关调查中,28.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占主导”。可以看出,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只存留于表面形式,在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获取各种鲜活信息的今天,仍然依靠“填鸭式”的“灌输”,基本上就是一种走过场、搞形式。
参考文献:
[1]吴欢。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4.
[2]董园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郑晓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1.名誉感的驱使名誉感对群体成员思维的影响其实是一种社会比较心理。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人们总是希望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个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展示自我,一旦发现自己的观点受到了批评或质疑,在名誉感的驱使下,一些人就会稍稍朝着占主导地位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存有异议的观点保持克制,对于多数派的意见,表示更多的支持。对名誉感的过度追求势必会造成极端主义,因为这样使得群体内的分歧和异议被变相的压制,表达不同意见将被视为是不忠诚的表现,人们受到对自己名誉的某种担忧的驱使,也许就不会由于信息和有说服力的论点而改变立场,更不可能有机会认识到自己身处的群体的偏见和偏见的严重程度。
2.辩论中的“舌战优势”桑斯坦研究发现:在许多领域中,持某个观点的人会比持对立观点的人具有天然的“舌战优势”。比如,在涉及到罚款的情况下,主张做出较高金额罚款的人们比主张做出较低金额罚款的人们具有天然的“舌战优势”,双方的讨论结果也往往趋向于更高的罚金。拥有“舌战优势”的一方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占据了道德上的有利位置。在惩罚性措施中,对于错误行为的惩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与此相对立的免于处罚甚至从轻处罚都可能会触犯众怒,使自己处于道德上被动的位置。在很多情况下,处于“舌战优势”的一方经常在不经意间可能将问题的性质严重夸大,导致在论战中的双方向处于“舌战优势”的一方迅速偏移,群体最终走向极端。
3.社会流瀑效应桑斯坦认为,群体极化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流瀑效应的刺激,“当流瀑效应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不是依靠传播者的实际所知而是依靠他人所持有的想法而决定自己的观点。而这种信念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人们都不是依靠自己私人的信息而是依靠自己所信任的别人做出的判断。”社会流瀑效应的产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与群体成员间信息的传播方式有关,而另一种形式则与名誉感相关联。信息型流瀑:假定群体中的成员依次发言,A认为某种恶劣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发生,B现在知道了A的判断,假设他根据自己所掌握信息的判断与A的不同,但同时又不足以明确辨别谁的观点更加可信,这时B就有可能会采用随机方式决定,其结果很可能是同意A的观点;现在轮到C来判断,在A和B都已经表示恶劣的行为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那么即使C所持有的信息表明前两个人错了,他也很可能会忽略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转而同意A和B的说法,因为在C看来,A和B所得出的结论很可能都是有理由的,而自己的信息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这样C实际上就处于一个信息流瀑之中。名誉型流瀑:在名誉流瀑中,人们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什么可能是正确的,但他们仍然采取从众行为,以保持别人对自己的好感。比如A认为某一社会现象是不合理的,而B表示同意A的看法,不是因为他真的认为A是对的,而是他不想得罪A,或者显得对公共利益毫不关心,如果A和B都表示这一现象不合理,那么C即使不觉得这一现象有什么问题,也不会公开反对A和B的观点,甚至还可能会附和他们的判断,原因就在于C不想受到A和B的敌视,失去群体对他的好感,这样一个名誉流瀑就在事实上产生了。可见,社会流瀑效应就是使群体成员在新的观点和意见面前发现了现有结论的不合理之处,也不会轻易采取和他人不同的行动,结果往往是促使群体讨论走向极端。
4.“群体思维”的特征“群体思维”这一概念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欧文•贾尼斯提出的,用于解释那些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失误、灾难,甚至某些形式的极端主义的决策过程。贾尼斯认为,某些群体在决策时会窒息不同的意见,注重达成共识而非正确性,对于替代性选择和后果的研究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结果往往酿成惨败。群体通常强调团结一致和志趣相投,而这一观念将使得群体成员面临的信息和名誉压力加强,群体成员会沿着处于优势地位的观点不断倾斜,直至走向某一意见的极端。群体思维还会贬低对某一决策或观点的重新审查与思考,对对立面的看法也始终抱有成见,要么视之为十分邪恶而不愿与之交谈,要么视之为十分愚蠢的意见而不愿对其进行审慎的思考。一个受群体性思维影响的组织,总是会施加各种压力,迫使人们采取单一与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相一致的思维方式。
二、大学生群体更容易走极端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激情,看重个人名誉,充满正义感,具备较强的集体观念,组织性纪律性强。这些特征使得这一群体更加容易走向极端化。
1.大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名誉诚如前文所述,名誉感经常扮演着极化推手的角色。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四年中都要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校园内,宿舍、班级、年级成为他们最容易找到归属感的集体,因此他们也非常看重宿舍、班级甚至年级同学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一旦了解到别的同学的想法,他们就会朝着占据主导地位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观点,克制自己所持有的相反意见,而对目前集体中多数派的观点表现出更多的热情与支持,以使自己显得更加的“合群”。在讨论的过程中,意见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会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私下持有的信息,使得自己所处的集体的立场逐渐走向某个极端。
2.大学生更容易受“舌战优势”的影响大学生群体通常更加富有正义感,在对一些违反规则或是道德行为的批判上,也往往更加富有激情和不遗余力。“舌战优势”经常发生在讨论实施惩罚性措施的情况下,主张予以较重处罚的人在与主张予以较轻处罚的人进行辩论时,往往会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道德上的优越感会使主张较重处罚的人底气十足,气势上足以压倒主张较轻处罚的人,最终的辩论结果也往往偏向形成较重的处罚。对于富于社会正义感的大学生而言,这种“舌战优势”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在对一些不公正现象进行批判性讨论的时候,大学生群体的正义感有时会让他们冲昏头脑,盲信自己对某一恶劣行为的严厉声讨是正当的,在多数大学生都自信的选择对某一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时,那些对处罚结果的合理性存在怀疑的群体成员,这时也因为在讨论时的劣势地位,而难以对讨论的方向发生实质性的影响,群体讨论的结果更加容易向着主张严厉处罚的一方走向极端。
3.大学生管理模式容易滋生流瀑效应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特殊的管理方式,决定了这一群体更容易受到社会流瀑效应的影响。在寄宿制条件下,所有学生被以宿舍、班级、年级等为单位分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群体,群体成员生活和学习在一起,彼此之间比较容易形成情感联系,这样一些具有情感联系且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群体,正是社会流瀑效应产生的绝佳温床。例如,某个宿舍的同学在讨论学校食堂饭菜价格是否合理的问题时,A同学根据自己对其他高校食堂饭菜价格所掌握的片面信息,认为本校食堂饭菜价格很不合理;同宿舍的B同学在听到A的判断时,由于对自身掌握信息的不自信或者出于不愿得罪A同学的考虑,也做出了学校食堂价格不合理的判断;现在轮到同宿舍C同学,此时即便他掌握一些能够证明A和B同学判断错误的信息,但是出于不愿受到A同学和B同学敌视的目的,最终也会做出学校食堂价格不合理的表态,一个简单的社会流瀑效应就这样发生了,当这一效应的范围扩大到班级、年级时,一场针对学校食堂饭菜价格的群体极化事件就有可能发生。
4.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群体思维”影响大学生是一个组织性纪律性非常强的群体,在学校日常的素质教育中,也会不断强化大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团结一致和凝聚力的重要性。这些品质对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些品质在某些情况下,却有可能会加剧群体极化出现的可能性。桑斯坦的研究表明:如果群体成员高度的团结一致和志趣相投,由于信息和名誉两方面面临的社会压力都得到加强,群体中发生流瀑效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大,随之而来的是群体讨论的方向可能会由于损失了那些持有不同信息和观点人们的意见而出现偏差。团结一致的潜台词其实就包含了需要抹杀不同意见,鼓励群体成员意见和观点的同质性;凝聚力的形成同样也是需要群体中的某些成员牺牲个人的观念和看法,服从在群体中处于多数派地位的观点,在这两种品质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群体的集体讨论往往更容易走向极端。
三、预防大学生群体极化的对策
对于如何防止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桑斯坦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对策:传统主义、后果主义、协商民主的理念以及多样性与平衡。这些对策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极化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主义强调经验和约定俗成的传统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避免大学生由于激情与冲动引发的极化;后果主义通过对某一极端化事件所可能产生的恶劣后果的预判与呈现,能够有效地警醒群体讨论的极化倾向;协商民主重视各种不同意见的充分表达与辩论,有助于增加观点的多元性;而多样性和平衡则鼓励新的观念与声音,避免群体成员的同质性,通过相互交锋的观点让讨论更加理性。
1.重视传统的作用英国政治家埃德蒙德•伯克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发现,民众的激情容易导致人们受到某种思想的煽动而走向极端,相对应的,他提出要注重世代相传的经验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具有理性的公民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而把大量的权力授予社会传统。传统主义肯定能够作为对走极端的一种制约机制发挥作用,如果群体成员尊重过去的做法,他们就不大可能会将其抛弃,转而选择内部讨论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尊重传统的人们发生极化的可能性极小。大学生群体富于创新精神,喜欢挑战和冒险,但有时候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激情冲昏头脑而做出极端的选择。大学生要正视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将激情先放置于传统和经验中冷却一下,充分尊重过去的传统和积累下来的经验的重要性。在许多情况下,“动摇不定和反复无常比固执和最盲目的偏见还要糟糕一万倍”。
2.加强对极端化后果的预判和警示受边沁功利主义的影响,桑斯坦提出了应对群体极化风险的另外一种对策,即后果主义。后果主义主张认真调查某种行动所可能产生的后果,通过必要的调查能够要求人们与事实接触,减轻社会争端以及与群体极化相关的风险。桑斯坦研究发现:通过较好的认识一种或者另一种对策的后果,可以有效地降低群体极化的可能性,许多严重的分歧也是可以缩小的。对于大学校园中发生的许多群体极化事件而言,如果一开始就对即将产生的后果做出准确的预判,那么参与这一群体行为的成员会更加倾向于主动避免极化结果的发生。这是因为,对群体向某一个极端发展所可能产生的后果的预判,可能会约束人们对现状所抱有的激情,进而遏制群体的极端主义倾向。高校的管理者们应当在预测各种可能的极端化事件的后果上多做文章,针对存在极化倾向的大学生群体积极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分析其群体行为的可能后果有效警示大学生群体的极端化行为倾向。
3.注重观点的多样性与平衡观点的不同可能会成为一种起保护作用的力量,制度如果允许各派之间发出不同的意见,常常能够促进讨论与周密的考虑,起到制约多数人的过度行为的作用。在校园讨论中,通过培育多样性的观点可以有效实现某些冲突之间的平衡,而在缺乏一些不同声音质疑的环境下,年少轻狂的大学生们很容易沦为某种狂热情绪的受害者,沉湎于同质信息所构成的回音室之中,任由自己的错误倾向毫无节制的向极端化发展。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当注重培育校园中各种意见和观点的多样性,努力形成这样一种局面:针对校园讨论中每一种似乎占据绝对优势的观点,总能够找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分歧的意见,以防止这种观点变得偏激。
4.融入协商民主理念协商民主的结果虽然最终也指向共识,但这一共识的达成是建立在更加注重协商过程的广泛参与以及协商品质的审慎明智的基础之上的。“协商民主致力于同时解决民主的包容性与深思熟虑性”,在大学生管理中充分借鉴协商民主的理念和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群体在错误的方向上走向极端的概率。这是因为,协商过程所要求的广泛参与,能够有效地提高讨论过程中观点和意见的多元性,避免群体成员观念的过分单一和同质性;协商品质所要求的审慎明智,在提高讨论群体中每位成员做出正确选择的概率上作用明显。在一些校园公共事件的讨论过程中,坚持协商民主的理念就意味着要广开言路,允许最大范围的接受志在参与讨论的大学生以及各种不同的观点,意味着对每一项议题的讨论都是经过审慎的思考和充分的论证,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一个人,每一种不同的意见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重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大学生群体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走向极端。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引导达成社会价值共识,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当前社会心理的复杂多变,大量消极社会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转型阶段价值观多元化所引起的价值迷失的必然后果。因此,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关键是要解决价值标准问题。而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核心内容之一,是意识形态各要素的综合反映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优化社会心理实质上就是要坚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因为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当前,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我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煅造而成的思想文化成果的精华,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联系的、特定的、在意识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思想形式的总和,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核心就是十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一个共同思想基础,作为社会上最高层次的文化教育结构,大学更应严格贯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二,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加强社会意识理论研究从而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包括水平不同的两个层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具有朴素自发性、日常经验性和大众普遍性的典型特征。意识形态是意识水平较高的社会意识,是在社会心理中沉淀提炼出来的思想体系。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形成的社会心理经过系统化、抽象化,就上升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心理,使其按照意识形态的理念发生变化,即通过教育、传播等方式可以使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心理。也就是说,在社会意识内部,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心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心理本身的理性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理性研究也是必要措施之一。此外,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科荟萃的优势,充分调动各学科的优势人才来研究相关内容,从而丰富、完善社会意识形态,使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出强大的理论力量来引导社会心理的变化。对于当前我国社会来讲,大学主要是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来,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第三,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是大学引导、优化社会心理的根本途径。社会心理的优化从根本上看是要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和核心——人格的转型,即现代健康人格的塑造。人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性格和精神品格,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感性和理性的构成要素。只有人格健康,个体内部心理成分和谐,社会心理和谐才有望达成。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负有思想教育、塑造品质、培育人才的重大任务,培养具有现代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高级专门人才本就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由于大学生接受的是本时代最高程度的文化、知识教育,他们的思想、意识、观点等往往也是本时代先进精神的代表,在由个体心理向社会心理转化过程中,这种合规律度越高、可信度越高的个体意识、观点等越容易被社会化,从而成为社会心理。所以说,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心理的和谐,也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心理发展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人口数量日益增大,其本身就在社会总人口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心理和谐程度本身就是社会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培育和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人格对当代社会和谐社会心理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