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优秀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学前教育论文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 篇1

摘要: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中,必须要强化专业素养培养,以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环境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幼儿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则基于专业素养培养目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

关键词:

专业素养培养;学前教育;课程教学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不足

1.1学生职业认同感低

有调查研究显示,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一部分学生有着充分的学习热情,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目标并明确,这样的情况不光是在学前教育,基本上大学课堂都会存在。但是学前教育的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有些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没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待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选择绕过去,对学习困难感到畏惧;或者是注重幼儿教育中一部分,也就是艺术类型的专业课程感兴趣,忽视理论和实践课程。各种样式的问题反映了学生对与幼师的职业素养认知不同。学校对与专业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定,导致老师和学生对自身专业职业发展前景没有清晰的方向,而且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的认知受社会影响较大。

1.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但是在课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不高;课程设置对于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这对于未来走向幼师的岗位上会有着不小的影响;基础问下课程和科学课程并没无进行深入的理解探讨,可能说对于幼师以后要面对的是小孩子,所以基础文化之并不重要,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素质的综合提升。而在就业市场中,多数幼儿园只重视儿童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智力开发,不注重培养幼儿专业特长,分析其原因就是学前专业教育人才短缺,已有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差,声乐知识和技能严重不达标,从而无法满足新时期学龄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各地教育院校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此时,加快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3教学方式单一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单一,虽然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遍受到学生的认可,但是有些教师和科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没有先进有限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也就会大打折扣。学校的课程也和社会实[]践脱节,学生没有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也就会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接不到位[2]。

2、基于专业素养培养目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

2.1注重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幼师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需要传授引导,对于学习幼师教育专业时的学生,老师也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在今后是想要成为怎样的教育工作者,并且为此要怎么去做。老师引导学生对今后教育工作道路的展望和规划,从而加强职业认同感。

2.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学校应该增加更多的课程种类多种类型的音乐教育,幼儿园班级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学到的技能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需要来是作为第一个改革创新的对象,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学校应该多多的组织活动来进行学习研究,激发老师的创新精神;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评估,将专业知识评估和幼师职业道德评估相结合,评价的主题多元化,不仅要有老师,还要有同学,以及学生自己各方面的评价。

2.3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在教学质量提升上要加大改革力度,在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开放思想理念,拓展教学思维,让学生主动融入教学之中,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在考评方式上,将理论应用性考察方式融入职业教育中,在教学设计、模拟教学、说课等形式的考察形式上进行尝试探索,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对学前教育专业不同技能进行分项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结语

学前教育是幼儿老师最主要的培养机构,学前教育专业只有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操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幼儿教师,才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我国幼儿教师主要手段,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水平,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科教兴国”的需要。作为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教育实践组织能力,积极向上的专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从而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前教育论文 篇2

【摘 要】课程设计能够把课程理论更好地转化成课程实践,其对于规范课程实践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学前教育 课程模式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xx)33-0082-01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促使其加快发展对于儿童健康成长以及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当前形势来看,幼儿园课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每个幼儿园所设计的课程方案都不尽相同。学前教育课程个性化、多样化是我国幼儿园课程园本化以及本土化发展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课程建设却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实践,对学前教育课程设计进行集中阐述。

一 课程实施以创生取向为原则

通常课程实施可分为三种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以及创生取向。从我国传统课程实施来看,由于受到经济体制以及课程管理方式的影响,课程实施一般都是忠实执行预定的课程计划,传输规定的教学内容。例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儿园普遍使用苏联分科教材,学前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将教材中的内容如实传递给儿童。我国目前幼儿教育没有规定必须执行的教材,并且课程内容回归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呼声。在这种形势下,课程实施就应该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但实际上,目前我国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课程内容依然主要来源于各种版本的教材,并且在课程进行中,绝大多数教师也仍旧坚持教材的忠实取向。这一取向使得课程实施成了程序化、技术化的过程,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是知识的接受者,这就使儿童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抹杀,是完全不符合当前学前教育理念的。

当前形势下所倡导的儿童主体地位,强调儿童不但是课程实施的对象,而且更应该是课程的创造者。在这一课程理念的要求下,学前教育课程应当坚持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课程是师生亲身体会、领悟到的经验,而事先计划的课程方案仅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教育经验,因而教师应更加注重创造性、反思性教学实践。实施创生性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变得更高,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关注儿童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什么”“怎么学”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教师就要更加尊重儿童活动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二 将儿童活动视为课程设计的通道

活动作为儿童的天性与本能,同时也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儿童在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交往等多种活动来获得直接经验,进而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唯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他们才能够把内在的东西逐渐外露,并通过长时间地和外界接触,改造他们的生命,丰富他们的心灵。所以,学前课程实施的重点绝非是教师的“讲”,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做”。教师通过引导儿童在现实世界或现实情境中不断感受、体验、尝试,使儿童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体会所学知识的意义。游戏是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是积极主动、自主自发、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他可以自由地探索、自由地创造。

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的生活中主要有生活、游戏以及学习三种活动,这三个活动应充分发挥合力,共同保证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这三者当中,游戏始终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这主要是因为游戏是最符合儿童本性的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实现积极主动、自由自在、自主自发、不受约束,并且能够自由探索、自由创造。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都只重视幼儿的学习,却严重忽视甚至忽略了儿童的游戏以及生活。从当前形势来看,伴随“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生活”逐渐被纳入到法律法规,且开始深入人心,幼儿园方面也开始对幼儿游戏活动高度关注起来。虽从表面来看都是游戏,但实际上多数为假游戏,游戏成了包裹知识的工具。所以,学前教育改革应以儿童游戏活动为出发点,同时关注儿童生活,并对儿童学习进行合理设计,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观察、交往、操作等活动方式,从而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应回归到“人”的问题上来,其主要内容应包含:关注儿童生命成长,构建儿童生活,培养完善人格;同时,设计合理的学前教育课程结构。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结构应当以较为完善的综合课程为主,并辅以适当的活动课程,同时加强对隐性课程构建的关注,从而实现课程类型的深入整合,最终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 篇3

摘要:

从20_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20_年)》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以来,农村学前教育虽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其底子薄、范围广、数量大、欠账多,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拓宽资金来源,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体系;改变家长陈旧教育观念,加大力度推进家园合作等。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对策

1、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

1.1经费投入有限,办园条件差

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学前教育的发展对经济支持的需求就更大,再加上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和筹资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先天不足。当前,虽然我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所加大,并有意识地向农村地区倾斜,但真正用于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却是杯水车薪。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些农村地区幼儿园办园条件差。一些农村幼儿园选址不合理,幼儿活动空间狭小,班额远远大于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并且对于整个园所缺乏合理的规划。在设施设备上,一些农村幼儿园没有足够数量的可供幼儿操作的玩教具,大型的活动器械除了滑滑梯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了。最值得关注的是幼儿园在安全、保洁、消毒设施方面的欠缺。

1.2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流动性强

教师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一些地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不足折射出农村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在一些地方农村,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缺少专业发展机会等原因,鲜有具有幼儿教师资历的合格教师选择去农村工作,即使去了一些人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换取工作经验的“跳板”。这种现状一方面致使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陷入极度匮乏的状态,另一方面,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强,虽然有优质教师存在,但教育质量却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1.3“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仅是对幼儿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还是对将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都起着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始终存在于小学的影子里,无论是在教育内容、教育管理还是教育评价上都成为小学的预备班。在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回顾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可以发现其中普遍重视“读、写、算”的教育,而轻视对幼儿的保育工作。

1.4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脱节

在一些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孩子的教养大多是由祖父母承担,在祖父母辈的人眼里,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他们不会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而孩子的父母也因为不在孩子身边,再加上工作繁忙,与老师很少有充分的沟通,甚至有部分父母觉得幼儿园没什么好沟通的,等孩子上了小学再于老师沟通也来得及。这种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脱节,使得幼儿园教育往往事倍功半,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改善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对策

2.1拓宽资金来源,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

当前,制约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是教育经费不足。现阶段,在今后工作中要提高对这方面政策倾斜力度同时坚定不移的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经济支持。拓宽资金来源,通过社会募捐、慈善捐助、企业对口援助等社会力量来筹集资金。我们要利用已有的经济支持,合理规划园所,维护、增添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

2.2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尽快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教师编制、待遇等问题,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适当增加农村幼儿教师编制,以减轻她们的工作负担,并将她们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其次,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和园长的培训,可以通过与城镇优秀幼儿园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在不断的交流研讨中改进观念,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园长的管理能力等。再次,可以通过城乡幼儿教师的双向流动来促进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成长。

2.3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体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活的乡村教育就要用活环境,不用死书本。首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农村孩子的特点,注意动静结合、室内户外相结合、小组个别相结合等。其次,在五大领域方面,要充分利用农村天然的环境,选取幼儿感兴趣的自然事物或生活事件,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幼儿自由的环境,积极的引导幼儿去探索、观察、记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要更关注农村幼儿艺术领域和语言领域的发展。最后,要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重视民间传统游戏的的价值。

2.4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推进家园合作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伙伴,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完成。我们必须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孩子幼儿阶段的教育,这里的教育指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只是智育。幼儿园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家园合作,针对农村地区大多由祖父母辈的家长教养孩子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家园合作形式。同时,要加强与孩子父母的沟通,将幼儿的成长现状,遇到的问题反馈给父母,并向父母传递科学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农村学前教育是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J]。20_.

[2]严仲连,何静。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执行策略[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3]杨莉君,曹莉。中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6)。

学前教育论文 篇4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的专业教育课之一,是一门需要掌握技术的专业技能课。学前教育声乐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声乐知识及基本的声乐技巧,学生要掌握基础的唱歌知识,了解最基本的歌唱技巧。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完成幼儿教育的要求。

一、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课程所要培养的人才是综

合素养较高的人才,它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强,技能多,应用熟练。学生不只要掌握学前教育所教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唱歌,跳舞,绘画,钢琴等实践操作能力,在这些之中,唱歌所占比重较大,而声乐课则是唱歌的基础,所以学好学前声乐这一门课程十分重要。

(一)课程定位

学前声乐课是学前音乐课的一门附属课程,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音乐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提供最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歌唱技巧。如何使幼儿从音乐中收到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情感和利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此课程“幼教”特色鲜明,为了学好这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学好理论,多多联系,熟练处理各种场景下的幼儿教育。

(二)课程目标

学前声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掌握构建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将声乐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所教授学生内容要符合幼儿教育发展所需要。让学生能开口唱,会演唱,会边弹边唱。还要让学生知道如何科学的发生,如何正确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觉歌曲的艺术形象,逐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表现能力,有感情的演唱,感染小孩。

(三)课程设计

学前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其他课程的基础,也需要其他课程的知识进行支撑,在掌握识谱,视听,视唱能力后,就可以你进行声乐课程教学的开展。声乐课的教学设计顺序是声乐基础,儿歌代词练习,儿歌表演,儿歌自弹自唱,逐步展开教学计划。课程的重点是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歌唱知识及器官运用,还有唱歌的姿势,科学发声。课程的难点是学会基本的歌唱技能,正确理解歌曲所含思想,有感情的演唱。

二、教学内容

(一)声乐基础

由于我们的学生都是没有声乐基础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所以我将声乐基础放在第一个位置上安排20%的课时,重点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发声技巧,识谱等,在此模块内选曲要选择简单通俗,适合专业的歌曲,并且还要根据专业特点,尽量选曲中外少儿歌曲。在内容上,要教学生认识发声器生理构造及作用,学会发声技巧及如何保护嗓音的知识,懂得歌唱的缓吸缓呼,急吸缓呼两种呼吸方法,学会连音,颤音的发声方式。进行唱时姿势正确,精神饱满的声音练习,正确唱出单韵母和歌名,掌握歌唱的呼吸,有意识的控制和运用呼吸开更好的发声,做到中声区发生自然。

(二)儿歌代词练习

儿歌代词练习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对于歌曲的节奏,音准,音乐风格的把握,还有在发音时保证吐字灵活,清晰。同时结合专业是幼儿教育的特点进行联系,一举多得。在儿歌代词练习这一模块,我们安排20%的课时,这一模块的要求就是学生将词唱对,吐字清晰,掌握个别复杂的节奏的演唱,灵活运用气息,使声音统一,自然,以字行腔,字正腔圆,以情带声,正确处理和表现不同风格的歌曲。

(三)儿歌表演

幼儿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幼儿唱跳结合,在儿歌表演唱的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具有表演力,能够引导幼儿跟其进行表演,要求学生能够唱跳结合,与舞蹈课的韵律结合,唱演同时进行,可以较好的表演歌曲同时引领学生。

(四)儿歌自弹自唱

儿歌自弹自唱,将弹唱二合一,针对性较强,难度较高,所以此模块安排30%的课时。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所有的技能都需要会一点,而我们作为学前教育声乐课专业的学生,有关音乐的都要涉及一些。会弹会唱,还得能将二者结合。这一教学模块要求学生有很好的处理能力,知道儿歌的音谱,并且边弹边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手脑口同时进行运转,所以操作较难,这一模块需要学生多加练习,对于音谱,乐器都要十分熟悉。

以上就是学前教育声乐课的课程设置,这个安排是结合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紧密联系了将来就业的需要,同其他课业配合,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安排。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教育模式主要是创造情景,重点探究,多多合作,获取知识,分享运用。老师为学生提供进行联系的场景,学生在此场景下进行练习,重点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更好完成任务,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指出缺点不足之处,从彼此身上获取知识,同学之间分享各自心得,并将其总结运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将教与学统一,运用于实践。老师传授的知识还是较为书面的,学生们之间进行探讨可以得出许多课堂没有教授的经验。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方法手段

学前教育声乐课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譬如,声乐专业不同于其他,但是理论教学还不够,需要实践需要练习。儿歌表演唱的教学法,是练习法,律动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创作教学法的结合。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在练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教学内容,还可以学以致用。通过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应变能力,身临其境,更好的体会幼儿教育。在学生表演结束后,一般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以探究,发现为主,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去研究如何更好的发声,如何表演较为顺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探讨,学习。并总结得出结论。

四、总结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要适应国家教育需要。

学前教育论文 篇5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融入钢琴的价值思考

【摘要】钢琴作为一种教学工具,逐渐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当中,在教学成果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钢琴的价值和使用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钢琴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融入钢琴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音乐感悟能力的提高。音乐具有很强的互通性,学生在学习钢琴基础知识的同时,就要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知识,这样有助于音乐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会逐渐接触到音乐音律,教师会引导学生对钢琴的和声和旋律及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激发出学生对钢琴的浓厚兴趣,那么学生在后期就可以很好的掌握钢琴伴奏曲的编配。

(二)促进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如果学生想要学好声乐,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很好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对于整个乐曲中每一个音符,学生都要准确的去把握。这两点要求需要学生在长期的音乐训练当中逐渐培养。学生通过钢琴弹奏的练习,有助于音乐节奏感的养成,这对于以后的钢琴学习来说是非常坚固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融入钢琴的策略

(一)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学前教育专业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都没有接触过钢琴,因此也就没有受过有关钢琴的专业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其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阶梯式的教学方式。对于钢琴基础知识的教学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钢琴基本演奏的技巧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要尽可能详细和深入,给予学生耐心的讲解。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进步,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充满信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因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将来都会使教育者,需要具备很强的钢琴综合能力,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融入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钢琴作品的伴奏类型进行详细的讲解,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使学生通过儿歌的类型编配出合适的伴奏。学生对于钢琴作品的欣赏能力也比较重要,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当学生们听完钢琴作品之后,可以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悟说出来。

(二)将钢琴的练习方法不断被规范。演奏钢琴的时候,学生要具备很好的思维协调性以及综合性,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付出体力,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思维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学到钢琴作品中的精华部分。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于钢琴的正确演奏方法要给予高度的关注,花费长时间去练习。学生要掌握弹钢琴的技巧,对钢琴作品的每一个音符要给予一定的重视,练习需要集中注意力,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能三心二意,对练习的思路要十分明确,对于弹奏的姿势和手势的变化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当学生姿势或者手势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指示,让学生迅速调整过来,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钢琴弹奏的习惯。

(三)促进师生互动。现阶段的学前专业学生缺乏基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挫折也缺乏抵抗性,他们还具备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钢琴基础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算是比较薄弱的一项,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又比较繁复,这样学生就没有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钢琴的练习,这样下去,学生对于钢琴学习就没有了兴趣,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针对学生的练习钢琴的情况进行指导,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过多的进行批评和训练,使学生对学习钢琴充满信息,以防他们对钢琴的学习产生畏惧感和排斥感。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钢琴教师,需要他们具备渊源的专业知识,他们个人的人格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重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使师生关系融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句鼓励的话,或者一个肯定的眼神,对学生都会起到很大的影响,这也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使钢琴教学活动顺利实施。

(四)重视因材施教。目前钢琴课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课对于他们来说是必须要学习的科目,钢琴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专业的钢琴人才,而是使学生在未来从事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是一个称职的钢琴教师。但是每个学生的钢琴基础都是不同的,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教育,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钢琴的学生来说,要注重钢琴基础技能的训练,而对于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可以尝试让他们进行钢琴作品演奏的训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融入钢琴的价值与策略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可以对我国学前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为我国培育出更多全面的教育领域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韩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2):129-132.

[2]刘静。即兴伴奏和声学在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xx,(24):228.

[3]杨燕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钢琴幼儿歌曲伴奏及其弹唱新理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1):65.

学前教育论文 篇6

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

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6、幼教百年沉思录

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

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

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

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14、“不想像你那样做”

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

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

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

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21、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22、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

23、以开放的心胸开发自我

24、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2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26、“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

27、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28、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29、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经验--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

30、这本书“女”一点

31、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32、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

33、辛勤耕耘六十载 献身幼教半世情--访卢乐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属于孩子们

35、长得一模一样

36、“我爱卡通”活动设计的思考--回归生活视野下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37、幼儿探究性活动特质的三维视界

38、幼儿教师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39、儿童工作室的构建

40、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谈幼儿阶段道德意识的培养

41、解读儿童画

42、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学

45、进行科学管理 提高办园质量

46、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47、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

48、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50、开展家园合作共育 优化家长教育能力

51、托班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绿色通道--“亲子乐园”系列活动

52、3岁前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初探

53、幼儿园教师应善于“换位思考”

54、教育,要能够等待

55、要重视小班幼儿的绘画语言

56、一条长纱巾引发的安全教育

57、认知理论的学前课程模式

58、意大利瑞吉欧课程模式

59、在教育中的科学研究

60、透视光谱方案的设计思路

61、解读儿童疑问中的哲学

62、老师是不是孤儿

63、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研究综述

64、透过游戏的儿童审美能力培养

65、关注生命 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核心理念

66、我的舌头太长了

67、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幼儿教育--当前贯彻落实新《纲要》必须清楚的首要问题

68、我国首所公立幼教机构创立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69、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7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简介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 篇7

【摘要】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手段是顺应时代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信息化手段和对电钢琴主控系统的剖析,对面临新形式、新环境下教师应积极转变心态,调整原有上课模式,提高课堂效率表达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信息化;主控系统;电钢琴实训室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专业培养对象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钢琴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的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学前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对于钢琴弹奏基本是零基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入校前不会弹奏钢琴或仅受过一些不规范或短期的训练。由于学制所限,钢琴课程仅有两年半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要培养出上岗快、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是我们钢琴教学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建设电钢琴实训室的意义

传统的钢琴教学采取“一对一”个别授课的教学方法,但在学前专业近几年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看,如果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首先,钢琴师资严重短缺。其次,钢琴造价高,很多中职学校的条件本身有限,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所以,建设电钢琴实训室,开展集体课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钢琴信息化教学主要途径就是建设一间先进的实训室,这里拥有主控系统、电脑、电子示教板、投影、音响等设备。常规教学中每个老师每节课要面对20几个学生,在一对一教学环节中其她同学要自由练琴,此时教师很难做到全面兼顾,学生在练琴期间有可能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白白浪费时间,完不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方面同样的知识点至少要重复两次以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如果在电钢琴实训室上课以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信息化手段如何应用

(一)授课

系统完全还原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学生琴是否发声。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通过学生控制器呼叫老师进行交流,同时在授课时还可以进行乐曲欣赏和课程录制等内容。学生可通过投影仪看到老师的示范动作。

(二)自习

教师可任意选择某一学生监听他的练习情况,同时可以单独为他辅导,形成一对一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选择工具栏上面的录音功能键对学生进行录音,以便课后老师了解学生对课堂的内容理解掌握情况。

(三)监听

教师在授课和练习过程中可以选择某一个或某一组学生进行监听,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同样在监听过程中学生的练习和授课不受干扰。

(四)呼叫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呼叫,教师可以即时解答。

(五)示范

教师可以选择某一个学生或某一组学生作为全班的当前示范对象。当示范学生演奏结束后,全班同学可进行点评。

(六)录音

三、教师应转变传统教法,适应新时代要求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首先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设备,做到准确播放视频录像,用耳麦准确倾听学生演奏的不足,及时传达教学资源的传送,其次,集体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就不能是仅仅熟悉乐曲和讲课的内容,同时要周密地安排和设计好整个的教学过程,怎样讲解要点和难点,如何总结,是集体课组织教学的关键。要能把整堂课时间都安排得极为严密,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随着教师的要求而转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差异,以保证教学质量。总之,丰富信息化教学手段,能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创建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真正将学生引入美妙的音乐殿堂。其次,能提高钢琴教师对于集体课教学的掌控能力,不仅仅从弹奏技术,更是拓展教师从事多媒体教学业务平台,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