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论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会计毕业论文优秀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摘要: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产生提高了会计管理和操作水平,给企业带来了效益,但同时也增加了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了挑战。本文将以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为着眼点,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探究内部控制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概述
1、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是企业会计电算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综合,是指在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会计业务操作基础之上,为了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性、财务资料信息的完整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等,企业对本单位的财务营运活动所进行的内部控制。
2、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对内部控制的新要求。
(1)内部控制的管理难度更大。电算化环境下,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业务中应用范围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欺诈的现象也逐渐增多,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难度性加大、复杂性加强。
(2)内部控制的柔性加强。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由人的控制变为人和计算机的共同控制,企业不仅要关注手工会计环境下对纸质材料和相应组织制度的控制,还要关注对计算机及财务软件等电子资料的控制。
(3)内部控制更加关注安全性。会计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企业包括财务运营在内的经营管理运来运依赖于网络,所以内部控制将愈发关注网络安全性、财务数据安全性。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主要问题
1、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不完善。企业管理层及职工思想意识淡薄,不重视本企业电算化的发展,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人员也存在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财务工作的监督审核、不能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的错误舞弊漏洞等问题,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2、会计人员素质待于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道德品质和执业能力两个方面,有些会计人员并没有跟上步伐,自身素质待于提高。
3、计算机安全机制有待加强。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尤其是对会计数据的记录核算等全部依赖于计算机,计算机出现任何故障都会中断会计工作的进行,企业财会信息的泄露将会对企业产生致命的伤害。企业如果不注重对计算机的维护,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危害。
4、财务软件应用具有风险性。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最基本的因素就是财务软件的应用。但是,许多企业在应用财务软件上并不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许多企业忽视对财务软件的日常维护工作,很少对软件进行调试,造成软件的滞后。
三、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主要问题的应对措施
1、提高管理者及员工对企业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多关注企业财务政策变动,经常参加企业管理者交流活动,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认识到电算化对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自己学习、了解、接受的同时,还要带动企业的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相关人员进行学习让员工了解财务软件,了解会计电算化和内部控制最新发展动态。
2、提高会计人员道德素质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基本的道德素质、行为修养、法规法制观念,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企业会计电算化无论怎么发展,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永远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保障,会计人员如果缺少财务知识,无论计算机和财务软件多么完备,会计工作都将无法进行,所以,会计人员必须刻苦钻研,具备高超的道德素养和会计知识水平。
3、加强财务软件的开发、维护与应用。企业在使用财务软件时,必须要加强财务软件的适用性,最大化发挥财务软件的应用,企业做好财务软件的日常维护工作,避免企业出现财务软件功能滞后阻碍会计工作的现象。
4、提高计算机安全性。企业要保护好信息网络系统,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更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严密监控网络运行环境。企业要为计算机配置高质量的软硬件系统,无论软件的开发,还是硬件的管理,都要最大化的加速计算机运行,从而提高会计工作的速度。同时,企业要做好防范风火水电等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防止由于可控因素导致计算机系统突然瘫痪的现象出现。
5、完善会计人员和组织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在管理层及职工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同时,企业还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会计人员和组织管理制度。首先,按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将组织机构划为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化维护、电算化审查、数据分析等岗位,规定各自的操作权限,操作权限的分配,由财务负责人统一专管;其次,系统开发职务与系统操作职务、数据维护管理职务与电算化审核职务、数据录入职务与审核记账职务相分离,同时,建立职务轮换制度。
四、结论
电算化是企业会计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了企业会计工作的工具、形式、方法,从而改变了企业会计发展的整体环境。在新的电算化环境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必然发生一系列相关的变化。企业要清楚地认清这一改变,设置科学完善的崭新的内部控制制度,适应会计业务体系的建立,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艳。谈谈会计内部控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63-65.
[2]徐阳,肖之兵。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10,(12):212-213.
[3]马云平,邵清华,杨守杰。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对外经贸,2012(1):147-148.
摘要:
财务报表是提供企业经济活动信息的重要载体。编制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用友UFO报表管理系统能帮助用户及时、方便地编制需要的各种会计报表,为报表使用者和分析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会计信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个难点,我们可加以探究和分析,依据财务软件提供的项目核算辅助功能以及现金流量项目函数,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较快地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尽可能发挥软件最大效用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关键词:
现金流量表;会计电算化;用友ERP财务软件;UFO报表
1现金流量表的理论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布了《第7号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由此,编制现金流量表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惯例。我国于1998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公司除了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外,还要以现金流量表来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并在2006年重新颁布了新的现金流量表准则(即会计准则31号)。现金流量是指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数量。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对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为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之外更加真实有用的财务信息,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透明。财务分析者通过结合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才能对企业经营资产真实效率和创造现金能力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及预测。[1]
2用友ERP财务软件的UFO报表
用友财务软件的UFO报表管理系统提供了设置各种报表格式的功能和种类丰富的专用函数,用户可以方便地从总账系统、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等各子系统提取数据生成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UFO报表管理系统业务处理流程。用友财务软件的UFO报表管理系统虽有现金流量表模板,但很多电算化的教材或相关书籍都未提及相关的操作步骤,造成很多软件操作者对这部分的软件应用较茫然。下面结合用友U8.61版软件操作,探究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3利用UFO报表管理系统模板编制现金流量表
3.1总账系统的基础设置
3.1.1设置(或指定)现金流量科目
只有先设置(或指定)现金流量科目,系统在数据处理时才能予以识别和正确归集,将相关的科目发生额记入现金流量表。其设置(或指定)过程为:进入总账“会计科目”界面,点击“编辑”中的“指定科目”菜单,选择“现金流量科目”,把“待选科目”列表中需要进行现金流量登记的科目(如“库存现金”现金科目、“银行存款”银行科目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科目),选到右侧的“已选科目”列表中。
3.1.2设置现金流量项目
进入总账“项目目录”界面→“项目档案”,在“项目大类”处选择(或增加)“现金流量项目”大类,把“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设置成现金流量项目的核算科目,然后进入“项目目录”的“维护”界面,可以使用“增加”、“删除”功能对项目进行维护。用友软件对此内容已做了基本的预置,我们可以根据新会计准则进行增减处理。
3.1.3总账参数设置
进入总账→设置→选项→凭证界面,勾选“”选项,这样我们在填制凭证涉及现金流量科目时,务必将现金流入流出信息录入到现金流量项目中,否则系统会提示凭证不能保存,给操作者(制单人)一个警示,这样就避免了系统数据信息归集的遗漏。[3]
3.2日常核算业务处理
我们对日常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的时候,需要进行现金流量的指定。如果事先进行了取数关系定义,那么系统会自动归集填入现金流量项目。如果没有事先进行取数关系定义,那么当我们录入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时,系统会弹出现金流量录入界面要求我们进行现金流量的指定。我们以一个典型业务为例:企业于2014年1月16日销售一批产品80000元,增值税率适用17%,款项转账收讫。制单人对此业务进行凭证录入处理。
3.3启用用友UFO报表模版编制现金流量表
我们在完成上述设置和所有业务凭证录入后,就可以启用用友UFO报表系统来编制现金流量表了。我们可以直接使用预置好的报表模板,也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定制报表模板,并可以将自定义的报表模板放入系统模板库中,以备随时调用。[4]用友UFO报表系统虽然提供了现金流量表模板,但并未给出完整的取数公式,需要我们用户自行定义。[5]具体操作步骤:
3.3.1建立现金流量表在UFO报表系统中,执行“文件-新建”命令,进入报表“格式”状态窗口,打开“报表模板”对话框。在“您所在的行业”和“财务报表”栏,选择“2007年新会计制度科目”及“现金流量表”。
3.3.2设置关键字关键字应采用系统提供的定义关键字功能定义,而不是在“格式”状态下直接录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调用的U8.61版软件系统中的报表模板,在A3单元已经录入了“编制单位”,所以应该先做删除而后定义关键字。在报表格式状态窗口中,选中A3单元,执行“数据-关键字-设置”命令,打开“设置关键字”对话框,把“单位名称”设置成关键字(“会计期间”系统已默认关键字设置)。
3.3.3在报表“格式”状态窗口中定义项目取数公式,取数公式fx的函数格式为LJXJLL。
3.3.4在报表“数据”状态下录入关键字(单位名称及会计期间),并做好关键 字偏移,然后重算表页。至此,一张计算完毕的XX公司X年(月)的现金流量表即可生成。
4结语
财务报表是提供企业经济活动信息的重要载体。编制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用友UFO报表管理系统能帮助用户及时、方便地编制需要的各种会计报表,为报表使用者和分析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会计信息。[6]在三大财务报表之中,相对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个难点,我国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甚至对此不做考核要求。我们可以探究和分析,依据财务软件提供的项目核算辅助功能以及现金流量项目函数,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较快地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尽可能发挥软件最大效用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涛。基于现金流量的制造业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张爱侠,杨红心,曾姝。会计电算化项目化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张庆考。如何运用项目核算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2):224-225.
〔4〕王新玲,陈利霞,王晨。用友财务管理系统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陈福军。用友现金流量表编制剖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08):35-37.
〔6〕霍华英。现金流量的信息含量及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09.
摘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业等组织机构采取电算化核算,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审计产生重大影响,信息系统电算化后发生的变化向审计人员提出了挑战。如何对未来审计适应电算化环境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审计、挑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很多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审计也不例外。知识经济对审计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对审计带来的挑战。现就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发展趋势及审计所面临的挑战作以下简要探讨。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系统已实现了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过程的自动化。目前市场上商品化会计软件大部分属于核算型会计软件,这类软件是以账务处理为核心,其主要功能包括凭证输入、形成总账及各种分类账、账表查询、输出财务报表及账本等。
但现行的电算化会计系统是基于手工会计业务流程的会计系统,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我们认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 简称ERP系统)将成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ERP系统将各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形成了一个供应链,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高度集成,实时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它不仅反映货币计量信息,而且反映非货币信息;不仅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体现了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思想,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因此,我们认为ERP系统将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就已开发、运用了用友ERP—U8/标准套件,它改进了先前版本中的不足,并总结、归纳了用友产品成功用户的使用经验,调整增强了部分产品的功能,增加了生产管理产品,并突出了几个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按行业及管理会计、决策决策支持等领域设计的与之配套的多种标准套件。
二、我国审计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业等组织机构采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实行后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审计产生重要影响,信息系统电算化后发生的变化向审计人员提出了挑战,对传统的审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审计线索。
实行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和形式、会计数据的生成和传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很难甚至根本无法通过肉眼跟踪会计业务的处理,也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考查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这种变化必将影响审计工作。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审计线索主要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肉眼看得见的审计线索,如输入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原始文件,打印出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另一种是肉眼看不见的审计线索,如存储在软盘或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库资料等,这两种审计线索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会计系统的数据库,为了更有效地审计计算机会计系统,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必须提出审计要求,系统的各种数据文件都应留下审计线索,除应保证会计数据文件的打印输出外,还应将会计数据文件以可审计的形式进行存储保留。审计人员可利用计算机方便地获取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文件,通过必要的数据转换,使其成为审计人员可识别的数据文件形式,再进行各种数据的重新组合和处理,以达到审计目的。
2、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
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由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审计人员除了对原有的审计范围和内容进行审计外,还应审计以下事项:①审查和检测系统程序;
②审查系统本身是否合规、合法;
③对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如人员控制、职责控制、输入控制、修改控制等;
④审查是否建全了机房管理制度,如机房安全管理制度等。
3、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
审计人员应该把电子计算机当作一种有力的审计工具来使用。另外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可以更迅速、有效地完成审阅、核对、分析、比较等各项审查内容,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4、影响了审计标准和准则。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由于审计的对象有了重大的变化,审计线索、审计技术方法也受到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应建立与新情况相适应的宴请准则。美、日、英等国都制定了有关计算机审计的审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中,对此也有专门的条款,详细说明了计算机审计的范围、目标、程序、技术及方法。我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中也有涉及到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内容,但针对日益发展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及随之而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审计准则中尚存在许多空白。所以应建立相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考核标准、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审计准则及其内部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
5、提高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
由于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处理的信息系统更为复杂,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计算机、电算化信息系统和会计、审计等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求建立起新的岗位责任制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岗位可分为系统管理员、操作员、凭证审核员、系统维护员等。虽然会计软件增加了安全可靠性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审计人员可以降低工作难度、降低对自身素质的要求。面对会计电算化的高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对其并不太熟悉,加之计算机犯罪也呈上升趋势,许多存在的问题不易发现。因此,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审计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如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等相关知识,甚至要求有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能力,同时提高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提供真实、正确、完整、高效的审计信息。
三、我国审计界面对挑战采取的措施。
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我国审计界正高瞻远瞩,组织力量对未来审计适应电算化环境进行相关的研究,提出相应对策。
1、积极培养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
由于电算化系统比手工系统更为复杂,使得审计内容和范围也更为广泛和复杂。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在审计组织中,应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计算机审计系统。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有步骤地对现有专职审计人员在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及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方法等方面加以培训,使他们能胜任计算机审计工作。
②开展计算机审计正规教育,借助高等学校的师资力量,开设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控制用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相关的课程,使高等学校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摇篮。
2、加快制定有关计算机审计标准的步伐。
虽然计算机审计并不改变审计的目标和准则,但是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也相应需要改变。我国审计界正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方面的研究,以规范计算机审计业务。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对电算化系统的要求。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以及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②对审计业务的要求。确定具体的计算机审计标准、审计过程、审计效果评价指标及审计人员技术水平标准。
③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要求。明确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审计应用软件标准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可用性和适合的计算机设备。
3、加强审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研究。
目前,虽然我国也研制了一些审计软件,包括审计法规管理系统、审计抽样软件、以表格为模型的审计软件、基建工程预决算软件、工具箱式通用审计软件和各种专用审计软件。但运用的为数不多,大部分还停留在检查输入前的原始凭证和直接检查处理打印结果的手工审计方法上。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电算化系统也有了很大发展。显然,这时手工审计方法已达不到审计的目的,审计人员承担的审计风险也不断增加。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①有组织、有步骤地组织会计专家、审计专家、计算机专家组成研究小组,尽快研制通过审计软件,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电算化系统审计的需求。
②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一方面可以引入西方最新审计技术和软件,将其汉化,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开发自己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
因此,我国审计部门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应有充分的认识和考虑,从科学的、发展的要求出发,进行研究和探讨,做出全面安排以适应挑战。
参考文献:
[1]王雪,信息时代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2]王亚丽,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摘要:
在电算化的背景下,企业内部的内部控制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当前的情况,企业管理者和相关的从业人员需要就这些问题对于具体的工作当中。本文就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旨在通过有益的探讨,为企业审计的整体发展提供参考和助力。
关键词:
电算化;审计监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分析
一、一线人员素质过差:提高内部人员的个人素质
当前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工作流程转型升级的当下,专业性的会计人才的缺乏。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内部人员的素质。把控内部风险,最重要是要提高企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素质,会计电算化视野之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有赖于一线工作人员对相关技术的熟练操作和准确理解。很大程度上,一线工作人员对相关技术和理念的执行,对于企业整个电算化背景和视野之下的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与否具有十分重要乃至于决定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就要考虑提升内部人员的个人素质,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相关问题,从内部而言应该选拔一些,年龄较轻,跟素质较高的,年轻员工去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外部来说应该有目的的去以后会计电算化相关技能的员工,不断更新内部人员的血液,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电算化的顺利实施。克服会计电算化给企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电算化是涉及到整个企业的,对企业的管理机制、经营方法都植入电算化元素,用计算机网络提高企业的运营经营效率的一种企业运营战略。
二、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做好相关规划预案
当前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企业做好相关的规划预案。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风险和危及的出现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做好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风险防控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办公电子化和会计电算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进程,当中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方向。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相关科研任务、内部和外部的资金往来十分频繁的企业来说,使用电子化的方式来对高效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处理,对于提升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的运营效率、帮助企业在运营过程当中节约更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而言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为此着眼于长远的发展,企业应该对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电算化方面的准备,从客观方面来说要对客观条件进行改善,各科室、特别是涉及到会计工作的相关科室要配备足够先进的电脑,和正版的软件,从理念上来看,在企业内部运营的制度的设定上,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会计电算化在实施过程当中的一些客观现实需求。这里防范的风险主要是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防范风险对于加强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有可能会为经济利益所诱惑,在会计账本上做手脚,为了一己私利,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在会计电算化深度发展的当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于有效杜绝相关情况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版权问题引发争议:重视选择正版软件
第三个问题是电算化软件的版权问题给当前企业内部风控提供了新的不可预知性,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企业选择正版软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做好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当前应该更加重视电算化软件的选择,并更加重视人员的培训。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过程当中面的确出现了注入信息泄露和会计信息提供错误最终导致管理者决策错误,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相关管理体制有漏洞,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不能规范熟练地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也就造成了当前会计电算化在审计等等相关环节上出现相当的障碍。由于大陆版权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不够完善,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况时有发生,盗版软件尽管能降低企业的成本,但是盗版软件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非正版的会计软件当中可能会有植入的木马病毒,这给企业的信息泄露乃至正常运行都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企业作为国家人才的培养机构,请运营的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的效率的高低,也从某种程度上对于我国劳动力人口的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考虑到企业本身教育之道,高效的管理团队在日常工作和管理过程当中所折射的态度和对于版权方面的意识,最终会以某种方式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如果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算的进程当中,不去选择使用正版软件,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学生的版权意识造成负面的影响,从长远上来看,这对于提升我国整个的法制化进程而且将产生非常巨大的阻碍作用。
四、结语
会计电算化的大背景下,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意义和价值愈发突出,顺利的解决内部控制和审计当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企业和行业的长远发展,这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志鹏。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8(23):12-13.
[2]姜大卫。浅谈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2):45-46.
[3]孔祥祯。企业会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12-13.
摘要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高度复合的课程,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具备ERP管理理念以及ERP软件操作技能。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实施教学改革,将先进的技术理念与课程教学相融合,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ERP 教学改革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化的不断发展,ERP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理念和软件系统在企业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新的市场环境对于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会计人才需具备ERP企业管理理念以及ERP软件操作技能。市场需求的转变给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复合程度日益增加,如何使不断更新的技术理念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相融合,如何改进传统只注重软件操作的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能够理解ERP企业管理理念、熟练地操作ERP软件则显得尤为重要。
1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与其他课程缺乏必要联系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高度复合的课程,涉及了财务会计、审计学等重要学科,而ERP软件的兴起与广泛运用,进一步增加了会计电算化的复合程度。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只培养注重学生对于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在新环境下,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ERP企业管理理念以及ERP软件操作能力。ERP软件与传统的财务软件的区别在于ERP软件是一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其对于财会人才的操作能力不再局限于财务层面,还涉及企业供、产、销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参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也因此涉及管理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学科。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缺少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一般都是基于手工做账环境,与信息技术环境下快速发展的ERP软件产生断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电算化课程时难以把学到的基础知识和ERP软件融会贯通,在操作软件时只是硬性地记住了操作步骤,并不理解这么做的意义。再如,在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忙于完成供应链管理模块的操作,缺少对于管理会计所学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联系与思考。
1.2师资队伍薄弱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融合的课程,无疑对于授课老师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会计电算化课程在许多高校被认为是最简单实验课程,在人员安排上,高校一般选择教学经验不丰富的年轻老师和非会计专业老师来教授。这些老师一般缺乏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ERP软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只是照本宣科,严重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3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主要以先讲后练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大多只是对于操作步骤进行演示、讲解,然后学生重复老师的操作。如此一来,教学方式的单一,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学生容易一味追求快速完成实验,无顾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实验一出错即呼叫老师帮忙,最终导致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1.4考核形式不科学
现如今,许多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依然采取期末成绩评定机制,即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这种考核机制无疑忽略学生在平时课堂上实践操作过程的考核的重要性,使学生认为平时的学习和操作对于成绩影响不大,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积极性,只在期末考试前突击,考完就忘,并没有取得学习效果。同时,部分高校对会计电算化课程依然采取笔试的考核方法,笔试更多注重考核理论知识,达不到电算化课程对于软件实操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2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2.1整合校内外会计实训课程资源,建设综合网络课堂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中,通常由于教学课时以及实验室条件限制,学生们无法在课堂上操作所有模块的实验,从而导致学生技能训练强度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建设网络课堂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网络课堂的建设不应只局限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这一层面,在应当以全面培养学生ERP管理理念、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以宗旨,整合校内外会计实训课程资源,建设综合的会计实训网络课堂。目前,各大本科院校为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从多个方面去开展了教学工作。首先,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以及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并在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主修课程设置了实训环节。其次,高校购买相关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软件,将企业ERP管理搬进校园,在校内开展ERP实训项目。最后,高校以讲座、授课、校外实习等多种形式联合校外资深企业人员开展会计实训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目标都是致力于培养学生ERP管理理念、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而由于资源分散于不同的课程中,学生在做不同类型的实验时,无法有效地形成系统的企业ERP管理理念和实操流程。有鉴于此,高校在建设综合会计实训网络课堂时应整合各类校内外会计实训资源。通过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可以加强其他课程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之间的联系,例如基础会计学中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课程账务处理的联系、ERP沙盘摸拟实训课程与会计电算化课程采购、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的联系等,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全面、系统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综合网络课堂的建设,首先可以将校内外会计实训资源按照课程分类,如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实训、财务管理实训、审计实训等,其次按照专题分类,如账务处理模块、供应链模块等,最后设置综合实训模块,例如企业经营实战演练。实训资源可以以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例如视频、PPT演示、实验、案例、试题等。此外,综合网络课堂可以开设讨论组、网上答疑功能为同学们学习问题提供解疑平台。借助综合网络课堂,学生对于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不再局限于课堂,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强化会计信息化实训操作技能。
2.2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式是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自主实验—指导实验四个步骤展开教学。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自主实验阶段对老师依赖程度大,无法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最明显的课堂表现就是课堂讲授以及演示教学阶段,学生参与程度低,兴趣缺乏。在自主实险阶段,学生一昧追求快速完成实验,无顾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实验一出错即呼叫老师帮忙解决。在指导实验阶段,老师疲于帮学生解决最基本的操作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改变原有的教学相分离的模式,加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认为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从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实训模式、增加学生演示环节三个方面着手。
2.2.1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是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途径。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训课程,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辅助者。传统教学法已然无法满足会计电算化课程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可引入“任务驱动法”与“设错教学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先进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将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强调多维互动教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根据自己所学理论知识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实施“任务驱动法”,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对实训操作原理的理解与认识。“任务驱动法”具体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教师设计任务,例如凭证管理功能,可以设计三个子任务,填制凭证任务,审核凭证任务,修改凭证任务;第二步,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或者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第三步,教师评价,评价学生完成当前任务的综合情况,并总结学生在实训中的理论认知错误以及实操错误。“设错教学法”是相对无错教学方式而言的。在“设错教学法”中,由教师预先设置错误,通过让学生纠错,来实现对知识传授与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设错教学法”下必须自己去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找出错误纠正的方法,并且通过相关操作解决错误。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充分调动起来。“设错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虽原理不同,但都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实训操作原理的理解与认识。
2.2.2改变实训模式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训模式仍以“一人一个账套”操作为主。一人一个账套操作的实训模式,其优点在于,由学生单独完成建账、账务处理、报表的生成等所有操作事项,学生能够快速地对实训各个环节的流程有清晰、整体的认识。然而,一人一个账套操作的实训模式,所有岗位的工作都由学生一人包办,容易使学生对岗位职责认识混乱,缺乏对不同岗位的操作权限认识。此外,由于学生同时扮演多个角色,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处理操作错误十分便捷,容易使学生忽视操作的正确性以及审核环节的重要性。在正常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的岗位职责有限,每一个岗位都有其操作权限。例如,出纳其操作就无法填制凭证,编制报表等。有鉴于此,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训模式应在“一人一个账套”操作模式基础上增加“团队实训”模式,即多人一组协同完成实训模式。例如,三人一组,共享一个账套,分别担任出纳、会计、账套主管。在完成实训后,进行轮岗,学生依次体验其他岗位的操作内容。团队实训模式,在克服了原有实训模式缺点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2.2.3增加学生演示环节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生演示环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程度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每一个实训模块结束后,设置综合实训练习,并由学生演示。利用学生演示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演示环节,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练习的设置、学生演示错误的纠正,以及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
2.3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有所不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高度复合的课程,教授会计电算化的教师不仅需要计算机理论基础、财务理论与实务基础,还应具备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目前,高校的电算化教师,较少具备企业工作经验。为应对严峻的师资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应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具体实施措施可有如下几种:第一,邀请资深企业财务人员、财务软件公司高级培训人员开设讲座,面对面解决同学们会计实训难题。第二,让校内青年教师与企业的财务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安排青年教师入企业学习。第三,在招聘教师环节,将企业实干经验作为录用会计电算化教师的重要标准。
2.4有效利用教辅工具,建立多维度的考核体系
有效的考核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检测学生学习程度的重要方法。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体系建立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应有效利用教辅助工具,建立多维度的考核体系。第一维度,课堂表现。课堂表现这一维度可以设置三个子考核指标:出勤、实验成果、演示。第二维度,综合网络课程利用程度,统计学生利用综合网络课程的程度。第三维度,期末考核。每一维度的考核分值可依据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而定。多维度考核体系的考核指标建立离不开教辅助工具的有效利用。例如实验成果、学生演示以及综合网络课程的利用程度,都需依赖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作业管理、学生演示、学生管理等功能的有效运用。有效利用教辅工具,建立多维度的考核体系,不仅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还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应紧跟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学人员不断在教学中思考,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具备企业管理理念、操作技能熟练的财会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剑盛。会计电算化课程向“会计信息化”进阶的路径[J]。财会月刊,2014(8):115-118.
[2]李新瑞,马晨佳。会计电算化实训的设错教学法——谈账务处理系统实训教学[J]。财会月刊,2013(11):123-125.
摘要:
当今世界是商业主导的社会,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加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的手工记账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发展的需求了,这种情况下,会计电算化应运而生。本文就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策略
1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管理者主观认识不到位。管理者是企业这艘大船的领航员,在企业进行电算化的过程当中,企业主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对于整个企业是否采用相关的技术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现实的情况是,当下相当一部分企业主并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是行业发展的潮流这一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和使用电算化会计软件给企业带来的良好收益。囿于企业主本身的知识结构和个人阅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存疑,这种毫无依据的存疑往往成为会计电算化普及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二)会计电算化相关管理薄弱。尽管事实证明,电算化会计软件的使用能为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减轻工作负担和压力,然而事物常常分为两面,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尽管会计一线的从业人员已经掌握了使用电算化软件的相应规范,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的会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掌握和理解电算化会计软件的使用操作流程,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会计电算化相关管理的薄弱,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普及失败。
(三)电算化专业人才极度缺乏。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需要操作者同时具有会计和计算机两个方面的双重知识,这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算化会计软件的普及使用。当前的情况是,尽管很多的正在从事会计职业的从业人员曾经接受过计算机软件的相关操作培训,但是必须承认的的一点就是,这些从业人员在计算机相关软件的掌握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和漏洞,还不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会计电算化的一系列相关软件。这种会计人员个人能力上的缺陷很多时候就造成了整个行业发展的落后。
2解决当前会计电算化出现问题的几个对策
针对当期会计电算化普及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广大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行业从业者有责任和义务作出一些行动,帮助推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当前限制会计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在于行业的管理者和会计队伍的直接领导者们对于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不了解、不信任。以此为背景,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更加轻松自如地进行相关的会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制定,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规范整个行业的行为,这不仅对于已经应用计算机电算化的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对于那些依然处于转型期的企业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综上所述,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会计行业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值得、并应该被大力提倡。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一般是针对整个行业制定的普适性的原则和规范,遵循着这些原则,只能帮助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不受到国家的惩处,却不能保障企业在生产生活中收获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回报。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针对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相关规章制度,保障企业在进行相关商业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市场反馈。在制定企业内部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应该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严控的权限,对于不兼容的权限要坚决予以分离,严格区分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的操作权限,保证企业内部信息的保密性,做到严守商业秘密;其次引入相互制约的机制,明确负责不同工作的相关人员分工的同时,也要设置一个或多个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为企业的商业秘密设置多重保险;第三,还要建立并完善内部的制约监督机制,谨防由于个别人的不廉洁而给企业整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会计电算化过程中遇到问题,归根到底是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缺失导致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才的问题,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就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了。为了改变当前高层次会计电算化人才缺失的问题,企业应当有意识地在高校中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通过合作办学、提前签约等方式招揽有关会计电算化的人专业管理人才。此外,对于在职的员工,可以进行相关的专业培养,通过对在职员工的再次培养,帮助而员工掌握高新技术,更好地位企业做贡献。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应该设置合理的考核内容,让员工的学习内容与考核内容挂钩,最大限地保证公司的投资不浪费,员工的学习有效率。
(四)制定长远规划。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经济体,企业的长远规划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会计电算化的长远发展,应该切实认识到长远规划的重要意义,要建立覆盖整个企业的会计管理软件,让企业的财政状况始终处于公司管理者和所有者的控制之中,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不受内部财务情况波动的影响。与此同时,制定长远的企业财务方面的规划,还有利于企业内部的高效廉洁的运行,减低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内耗情况出现。
3结语
当前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很多好的软件正在被实施,很多好的制度正在被运行。然而应该认识到,在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和制度建立方面,还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做,许多的不足有待完善。以此为背景,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加强相关人才培养,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更重要的是,企业主一定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会计电算化,推动会计电算化的进步,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加速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储成。有关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的相关问题[M]。北京:财会出版社,2013.
[2]刘语。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3]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论文提要: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促使飞速地更新换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其在中的重要地位,它已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缺的有利助手,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在会计系统,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与普及使人类实现了“以机代人”的设想,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当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仍不完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就会计电算化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
电算化;会计软件;数据(库);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会计电算化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不同的企业单位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选择了不同方式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在这普及和发展的大好局面下,我们不能不看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因此开展会计电算化系统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
一、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算化制度与执行脱离。为确保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合法、可靠,企业需研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方法与制度。一些企业为达到甩账目的,根据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要求制定了大量的企业内部电算化管理与控制制度,一时起到很好效果,但甩账后,这些制度没有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操作规程混乱、职责不清;在装有电算化的计算机上操作一些与电算化工作无关的内容,如上网聊天、玩游戏;允许一些无关人员使用计算机;电算化数据保管力度不够等,上述问题均应解决。
(二)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建立在手工操作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也不是十分完善。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三)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1、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材多为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的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可想而知。
2、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
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企业对策
在会计电算化普及和发展的大好局面下,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建立一个健康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时展的趋势。要解决其中的问题,应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计算机硬件、软件管理。软件公司在软件开发中,必须引入安全稽核机制,对重要的操作日志进行记载,并进行必要的权限设置,使业务数据只有在解密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身份认证和内容检查,控制一些软件的安装,尤其是数据库系统软件,以防止利用数据库系统打开账套数据库,进行非法处理,拒绝一切无关人员使用计算机。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环境和软件系统是进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监控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人员相对独立、完整地行使自己的权限并达到会计内部监控。
(二)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改善电算化运行。要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的特点,使其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从以下方面加强基础工作的建设,改善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环境:
第一,加强预算收支和凭证审核制度。电算化会计只能迅速、准确地处理数据,及时提供有关信息,但并不能预知将要发生的费用及支出情况,也不能审核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要使电算化会计输出数据真实可靠,首先必须保证输入的数据真实合法。
第二,完善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其对的重要性并不因的采用而改变或削弱。除手工操作下的内部控制同样适用外,电算化会计系统还必须从系统控制方面给予加强。
(三)加快财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化。管理型的会计软件除了具有完善的会计业务核算功能外,还应大力加强会计数据分析预测,辅助计划的制定和控制,支持高、中、低各管理层次的管理决策。管理型会计软件不但可以实现或辅助实现财务会计和中的主要功能,而且可以使它们和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开发出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软件并推广使用,有关部门应结合企业的管理特点,制定全国统一的、具体的管理规定和标准。如考核指标体系,既要有数量指标,又要有质量指标,还要有各种综合指标。有了可操作的管理规定和考核指标体系,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才有据可依,企业的管理才能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四)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若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仍不完善,也没有被所有的企业、部门所接受,所以我们仍要继续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研究。而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仍要以《会计法》、《独立准则》为基本准则,在对各业务循环进行审计时,以存在或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估价和分摊、表达与披露五个认定为依据,在手工会计与审计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使会计电算化更趋于成熟完善与普及,真正使其服务于企业并行之有效,真正使其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2002.
[2]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财会出版社,2003.
提要:蓝海战略管理会计在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的同时,要实现价值创新的目标,必须改变原有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遵循新的程序重塑管理会计体系。蓝海战略管理会计是蓝海战略与战略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它贯穿创意经济全过程,是战略管理会计的新发展。
关键词:蓝海战略;战略管理会计;创意;价值创新
21世纪创意经济在全球蓬勃发展,并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词汇。创意经济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明显的主导地位。它不仅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思维和模式,也为企业实现价值创新开启了广阔的蓝海。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就曾大胆预言: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策划,因为资本时代已经过去,策划时代正在来临。而会计管理作为经济策划的一部分,是创意经济所不能够缺少的一种科学方法与手段,对创意经济的成长和增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蓝海战略及其管理会计理论
(一)蓝海战略的价值创新内涵。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钱金和勒妮莫博涅教授于2005年出版了《蓝海战略》一书,在战略管理学界与企业界获得巨大反响,被誉为“为全球的企业界寻求新的战略手段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范式”。该书将市场分为“红海”与“蓝海”。“红海”是一种市场竞争者战略雷同、市场趋于饱和、平均利润率极低的行业,企业在其中进行着你死我活的竞争。而“蓝海”则是指未被开发的行业,其中竞争对手很少,平均利润率很高,能给企业带来迅速而高效的价值增长。蓝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蓝海在创新的同时,以提升企业价值和客户价值,并实现企业自身价值飞跃为目标。
(二)蓝海战略管理会计。蓝海战略管理会计是蓝海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是战略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因此,蓝海战略管理会计将会因蓝海战略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应运而生,构建蓝海战略管理会计模式是未来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方向。
1、构建蓝海战略管理会计模式的现实意义。蓝海战略管理会计是蓝海战略深入发展的结果,它有利于企业创造经营管理新模式,有利于企业树立战略管理新理念。蓝海战略管理会计能促使企业进行价值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蓝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蓝海战略强调企业应通过价值创新,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实现持久的获利性的增长。因此,蓝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是管理人员在价值创新和不断创意的基础上运用专门的方法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分析,制定战略规划,评价战略业绩,从而实现企业持久的、获利性的增长。
二、创意经济———开启企业“蓝海战略”的钥匙
(一)创意经济的概念。
自从英国政府1998年正式提出“创意经济”的概念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创意立国或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创意产业已经被提到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战略层面。所谓创意,是经济主体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而获得的,对某种潜在获利机会的原创性识别与认知。这是一种原创性的知识,它既可以是某种点子、想法,也可以是某种策划、思路或解决方案。而创意经济是指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新阶段,以人的创造力即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平台,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并把创意物化,形成高文化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为发展方向的新型经济形态。
(二)连接创意经济和蓝海战略。蓝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蓬勃兴起的创意经济,不仅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思维和模式,也为企业实现价值创新开启了广阔的蓝海。从研究“创意”本身,逐渐延伸到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即“创意产业”、“创意资本”,又拓展到以创意为基本动力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组织,逐渐聚焦在具有创意的人力资本。
1、创意经济创造观念价值。价值创新要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新的价值元素来实现。价值是与需求联系的,需求是推动价值形成的原动力。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产品价值系统由功能价值和观念价值两个部分构成。功能价值是消费者为满足自己基本需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部分。观念价值是主观的、可以体会和感受的无形附加物,因文化创意渗透而生,是附加的文化观念。于是生产者让产品成为文化意义的承载者,也就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观念价值,开辟了企业产品价值提升的蓝海。
2、创意经济创造新市场。创意经济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广泛的融合性,即它能与各行各业相互融合、渗透。这种融合就把技术、文化、制造和服务融为一体,既有利于产业的延伸,又大大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能够创造新的市场。特别是文化创意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文化符号要素,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价值元素,从而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蓝海。
3、创意经济创造新产业。创意经济开辟“蓝海”中的功能还体现在,由于创意经济发展能够打破传统产业界限,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价值的新型产业群重塑了现代产业体系,不仅产业价值倍增,也为区域品牌价值的提升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创意经济的发展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不仅能够改变财富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思维还能够创造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把规划变策划,把创意变生意,把智慧变实惠。
三、基于创意经济基础上的蓝海战略管理会计
(一)创意经济中管理会计的运用。
创意经济中管理会计的运作始于项目周期的第一阶段,并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延伸,贯穿创意项目整个过程。在创意经济过程中创意策划人员通过对创意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对创意活动的整体战略和策略进行运筹规划,从而对提出决策、实施决策、检验决策的全过程作预先的设想。以便充分运用自有资本,巧妙利用社会资本和国内外风险投资,在资本运动的时间、空间、结构三维关系中选择最佳结合点,以获得满意与可靠的投资回报。这本身便具有蓝海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二)创意经济基础上的蓝海战略管理会计
1、创意项目可行性研究。
创意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按照投资决策程序要求,在投资决策前对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所进行的全面分析论证和综合评价,是一种选择最佳投资项目或投资方案的科学方法。一个好的创意项目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更要分析其经济上是否可行。首先,分析项目形成的相关成本,如研发过程中成本、投资成本等;其次,分析项目未来可能带来的收益;最后,将收益与成本进行比较,估算出净收益,作为项目取舍的标准。不仅如此,一个创意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从技术、经济角度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性的投资意见。
2、构建具有商业可行性的蓝海管理会计战略。
在价值创新蓝海战略下,管理会计必须改变原有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工作程序等一系列内容,遵循“评估买方信用———制定战略价格———确立目标成本——排除接受的障碍”的程序重塑管理会计体系。首先,满足购买者的特别效用。运用蓝海战略,视线将超越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给定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其次,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通过改变产业结构重新设定游戏规则,面向潜在需求的买方,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需求。再次,为了将蓝海创意的赢利潜力最大化,公司从价格中减去合理的利润边际就得到目标成本,以目标成本来提供服务并获得一个稳健的利润空间。最后,从一开始就了解并消除理念中将面临的各种障碍,才能采取措施确保理念的成功地实施,蓝海战略的设计流程才是完整的。
四、结束语
产业发展史告诉我们,市场空间从来就不是既定的常数,没有永远卓越的企业,也没有永远常青的产业,企业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战略行动。蓝海战略的价值创新是一种中长短期战略创新。其战略优势存在于被模仿之前。随着其他企业跟随战略的推进,蓝海也会慢慢变成红海,因此蓝海战略行动也要随之改变,一步步升级,不断进行下一循环蓝海战略的部署,动态地应用蓝海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霞,冯文红。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蓝海战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3.
[2]林万祥,符刚。基于蓝海战略的管理会计重构[J].会计之友,2006.10.15.17.
[3]王慧敏。创意产业与“蓝海”战略[J].经济咨询,2008.5.37.38.
1、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影响
(1)内部控制的范围发生变化。
(2)内部稽核机制发生变化。
实行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自动化、控制的程序化,各种手续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统一执行,会计工作的分工、岗位职责、权限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业务处理程序被大大简化,会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和控制,一些内部牵制措施无法执行,其审查、稽核机制被削弱。
(3)内部控制的重点有所转移。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重点转移到对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等几个方面,尤其是原始数据的输入方面。
(4)会计信息存储介质、存储方式的改变。
(5)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变化。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由原先的单一人工控制转变为人工控制和程序化控制相结合。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同,程序化控制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电算化程度越高,采用的程序化控制要求也越多。
(6)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
在电算化环境下,除了人这个执行控制的主体外,许多内部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因此,在计算机会计中,控制的重点已不再仅仅是人,还包括人工处理控制、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控制、会计信息输出控制、人机交互处理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控制等多方面。
2、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的管理特征
(1)操作授权口令化。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操作员的口令和密码是进入会计系统的唯一通道,与手工会计系统授权人员签章不同的是,口令和密码更容易被丢失和盗取,引发不易察觉的会计资料失真。
(2)系统失控的隐蔽性。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许多应用程序本身就带有内控的功能,如果企业在初期设置时没有考虑周全,由于程序运行的重复性,往往会使失控情况长期不被发现,造成很大的损失。
(3)系统缺乏交易痕迹。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文件记录的控制功能大大减弱,一旦企业发现错误,由于部分交易几乎没有痕迹,难以追查出错源头。比如每一笔会计分录的录入系统都会要求借贷平衡,可是如果录入的会计科目错误而审核时又没有及时发现,将会使查找非常困难,可能最终需要查找每一张记账凭证。
(4)控制范围扩大。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不仅要对交易处理控制,还要对系统权限控制,修改程序控制,网络安全控制等等。
(5)信息存储安全风险增大。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容易丢失或损坏,如果没有及时存储,甚至需要全面恢复系统。
(6)电子商务的应用增加了网络风险。网上银行、网上报税、远程报表、远程审计等新功能的出现,必须要求相应的内部控制程序。
3、完善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控制。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控制主要是在单位内部建立起一套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完整的规范化数据格式。
(2)具体控制电算化下的会计处理操作。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严格的指计算机业务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如: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需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的凭证加以改正;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要做好日备份数据,同时还要有周备份、月备份等等。
(3)加强对会计资料的管理。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随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会计资料管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应采取各种安全保证措施,做好防消磁、防火、防潮和防尘等工作,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的,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所有的软件文档资料、数据结构形式、程序说明书和源程序清单均应按机密文件管理,报废的计算机,应将其硬盘彻底格式化,以防数据泄密。
(4)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5)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审计,审查电子数据与打印存档资料的一致性,审查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出现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电算化系统运行的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任何形式的漏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