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那么事迹材料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个人事迹材料优秀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xx,女,56岁。她在职时,曾是xxx市xx镇残联理事长,从事残疾人工作10余年,心系残疾人,情系残疾人,积极推进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工作,切实为残疾人解决了许多困难,荣获了苏州市“最美基层残联理事长”荣誉称号。20xx年,她退休后,担任xxx市爱之尚公益服务社理事长。她凭着丰富的残疾人工作经验和对残疾人群体的情结,发挥特长,奉献余热,成立了助残服务团队,开展助残服务项目,管理残疾人之家,被xxx市残联评为“20xx年度优秀社会助残组织”,荣获江苏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授予的“20xx年度公益助残网络募捐合作伙伴三等奖”荣誉称号。
热爱残疾人事业,热心为残疾人服务
20xx年8月,她担任xx镇残联理事长,经常深入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需求,宣传惠残政策,开展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工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想方设法解决残疾人困难,推行助残扶残项目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的一致好评。她深入了解到由于残疾人群体的自身身体障碍,他们在生活、就业、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政府出台的残疾人优惠政策难以满足残疾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专业社会助残组织的服务可以成为政府及残联服务职能的补充,有利于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20xx年10月她退居二线后,注册了xxx市爱之尚公益服务社,聘请了6位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严谨工作作风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社区退休干部,成立了一支专业、贴心、高效的助残服务队伍。团队有中级社工师2名、初级社工师4名,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调解师2名,志愿者15名。开展助残服务项目,指导运行城东悦杨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解决生活难题,享受多元社会服务。20xx年6月退休后,全身心投入了助残服务工作之中。
开展助残服务项目,提升残疾人幸福感
她发挥自身优势,链接各方资源,承接了5个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协同爱心志愿服务队一起为残疾人生活、工作提供专业服务,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升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帮助残疾人解决婚恋交友难的问题,会同市百合婚姻家庭社会服务中心于20xx年8月28日举办了首届港城残障人士相亲会,她了解到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对相亲会的迫切感和认同感,一些优秀残疾人希望寻找到健全人共度一生,却苦于选择面狭窄而难以如愿。在20xx年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组织了xxx市第二届残健人士公益相亲会,会后进行分类跟踪服务。20xx年5月起实施了“缘来有你”残健人相亲交友志愿服务项目。在万达广场举办大型“缘来有你”第三届相亲会,组织了小型交友会,把单身残疾人相约在一起,相互认识,相互了解。20xx年开展了“缘来有你”第四届相亲交友活动,组织残疾人外出游玩,看电影、看戏曲,增加相互了解、联络感情的机会。通过项目的开展,惠及单身残疾人350人次,帮助单身残疾人正确认识自我、评估自我、展示自我,帮助他们扩大社交活动和交友范围,提升社会对残疾人的了解、关注与尊重。
20xx年8月起实施了“集善乐业·志愿同行”服务项目。她带领机构成员入户走访30余户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培养他们对手工项目、做面点、插花和家政服务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体验自身的价值,提升了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
20xx年、20xx年组织机构成员积极参与了“99公益日”宣传活动,在万达广场设点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折页,教会爱心人士线上项目捐款。实施了《xxx市“幸福暖居”公益项目》,依托市残联帮助全市200户20xx年“幸福亮居”改造的低保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幸福暖居”改造,给残疾人家庭送去了舒适的全棉磨毛四件套、自由棉被、石墨烯枕头,改善了困难残疾人的生活居住环境,让他们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
服务残疾人之家,改善残疾人身心健康
她带领机构成员参与了城东悦杨残疾人之家的运行管理。虚心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残疾人之家的经验做法,创新探索出了城东悦杨残疾人之家的运行模式。她到残疾人家里耐心听取他们的心声,把符合条件的16位残疾人组织到悦杨残疾人之家,细心观察每位残疾人的特点,通过赏识管理方法,尊重、引导和帮助他们培养团队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耐心帮教,培养他们基本生活技能和自信心。积极链接爱心资源,为残疾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各类服务。运行一年多来,已链接了暨阳公益、爱田沙美美发志愿服务队等5个志愿服务团队;xxx市中医院康复中心;加特可(苏州)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xxx市纳丹兰针纺织品有限公司等10家爱心企业。组织开展了烘培、爱心义卖、xxx湾一日游、消防演练、残健共融联欢会等各类文体、培训活动40余次。通过这些活动,让残疾人增加了收入,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创新服务形式,组建了“折翼”志愿服务队,由轻度残疾人结对帮扶重度残疾人。现在城东悦杨残疾人之家,每日清晨,都能听到大家彼此的问候声;工作、锻炼时间,大家有说有笑;下班时间,大家一起做好清扫工作,相互道别后离开;一起分享亲手制作的食品……城东悦杨残疾人之家已成了一个相亲相爱、充满温馨的大家庭。就像他们自发送的锦旗上写的:“感恩满室春风意,诚谢悦杨温馨家”一样。运行一年来,成功地开展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日间照料、康复服务、文体活动、心理咨询、志愿活动等服务,让残障朋友在这里找到了自我价值。城东悦杨残疾人之家接待了省残联、苏州市、xxx市各级领导,均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评价。
她经常说:残疾人最需要人帮助的群体,多年的残疾人工作经历已经与残疾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给他们提供一点帮助,也是自己人生的价值体现。她将会尽自己所能,追随在助残路上。
和平农场连续亏损了二十九年,是广东垦区七大贫困场之一。现有总人口7784人,其中特困职工510户,2146人,占全场职工产数的20%,占总人口的27%。为尽快帮助职工脱贫致富,省农垦总局和茂名农垦局党组十分重视,两级局扶贫办的同志多次到和平农场与场领导一起研究扶贫发展的方向,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提出要发展立体农业的扶贫工作思路。为了将农场的扶贫思路尽快落实到扶贫工作中去,几年来,赖超英同志怀着一颗让职工群众尽快摆脱困境的赤诚之心,无私地奉献,她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农场的扶贫工作中,走遍了农场26个生产队,积极推动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全场扶持的183户,有151户已经脱贫,脱贫率83%,20xx年全场劳均收入4123元,比上年增长27%。
一、走队串户,摸清情况。
为摸清全场特困职工的底子,掌握扶贫工作的第—手材料,赖超英带着工会另外一位女同志,不怕辛苦,顶着烈日,冒着寒风,骑车下队,走遍二十六个生产队,走访500多户职工家庭,她的小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每个特困职工的各种情况,如职工家庭收入、特困原因、思想状况、技术特长、解困要求和家庭地址等等,这个小本子凝结了她的多少心血,其中的艰辛有谁知?有一次到三队去了解情况,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周围都没有避雨的地方,她们两个一下被淋成落汤鸡。三月的天气还是有点寒气,经雨水一淋,全身又冷又饥,直打哕嗦,即使如此她们仍然坚持继续工作。有时上山看果园、看猪栏,由于山高路滑摔跤扭伤脚的事时有发生。这些困难都没有吓退赖超英同志和她的伙伴。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终于详细地掌握了全场特困职工的第一手材料,并针对不同的类型,建立了510户特困职工档案,为分类实施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苦口婆心,改变观念。
和平场贫穷了二十多年,职工的工资和产品款常常不能及时兑现,职工对贫穷已经麻木了,有—天过一天。特别是一些特困户人穷志短,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赖超英同志为尽快帮助这一部分人转变思想观念,早日脱贫致富,她把帮思想、扶志气作为扶贫的首要工作来抓。先后三次组织队干部和职工代表到本场三队、十二队、二十二队参观典型岗位,还组织全场干部和—部分工人代表到红湖农场参观立体种养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参观学习,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信心,积极发展生产,争取早日脱贫,特别是一队和十二队的工人代表参观后,深受启发,都纷纷表示,要积极发展家庭经济,争取早日脱贫。但仍有—小部分特困职工认为先进难学,安于现状,不思改变。赖超英同志根据摸底掌握的情况,对这小部分人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她多次深入职工家庭,宣传典型,分析优势,以理说服,以真情打动人心,在她苦口婆心的说服下,这些职工终于觉醒。如一队的苏世强,是队中有名的特困户,家中生活十分困难,他本人也年轻力壮、有劳动力,可就是终日无所事事。经赖超英两次到一队找他谈心,他终于说出心事:自己也想养猪,但是自己无资金,别人又不肯借钱,无法起步。赖超英和领导商量后,决定从扶贫贷款金中贷款—万元给他养猪。经过两年的努力,年养猪收入18000元,获利8000元,现在已摆脱了贫闲,解决了家庭温饱,对养猪信心十足,正雄心勃勃计划进一步扩大养猪规模。
三、资金扶持,雪中送炭。
很多特困职工贫困的原闲,是缺乏资金。因此,资金扶持是扶贫的关键,为特困职工提供资金扶持,对资金不足的特困职工无疑是雪中送炭。20xx年以来,上级对特困职工扶贫实行有偿低息借贷,帮助他们起步发展生产。在两级局扶贫办的支持下,先后给和平农场下拨了扶贫贷款66.8万元。为了用好这些贷款,赖超英根据摸底情况,对所有特困职工进行分类排队,先后贷款给190户职工发展养殖业。如一队的宋寿宁,由于他大哥外出发展,经营不善把家中的10多万元亏空,家中生活陷入困境。赖超英在排查中了解到宋寿宁很想贷
款养猪,具备发展能力,决定贷款三万元给他养猪,同时也救活了70亩果园。在未养猪前,其70亩的三月红荔枝严重缺肥,生势差,自养猪后,肥水充足,生势良好,当年三月红荔枝收入8000多元,养猪年收入150000元,获利20750元,实现了养猪赚钱、水果生势旺盛双赢。
为了确保贷款安全,在发放贷款资金时,赖超英坚持做到“四贷四不贷”,即有志脱贫、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贷,无信心、无能力的不贷;有岗位、有担保的贷,无岗位、无担保的不贷;见效快、周期短的项目贷,见效慢、效益差的不贷;讲信誉的贷,信誉不好的不贷。在第二批扶贫贷款中,有两位职工坚持要贷款,赖超英深入生产队了解后, —个信誉差,欠场的资金一万多元不还,一个懒惰无心发展生产,对这两个人,做到坚决不贷。发放贷款时坚持做到签订贷款合同,要有担保人,担保人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如果没有做到这点,坚决不发放贷款金,贷款发放后,坚持动态管理,每月到贷款户家中检查、了解贷款的使用情况,确保资金真正落实在扶贫项目上。
四、示范推动,智力帮助。
赖超英深深地认识到要加快职工的脱贫步伐,必须加大对职工的生产技术和养殖技术的培训。为职工提供智力支持,这是职工能否脱贫的基础。她积极和生产部门的领导协调好,聘请种果和养殖的技术员到农场为特困职工上技术辅导课。20xx年来,先后举办了六期培训班,共135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特别是两次聘请曙光场有多年管果经验的刘开平副场长和建设场畜牧公司的曾继锋副经理到农场开班授课,职工反映良好,有些六七十岁的退休工也前来参加听课,除此之外,还多次邀请地方畜牧兽医站的专家到场讲授养殖技术和各种禽畜病的防治措施,使职工在发展种养殖业中,加强了科学性,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为把扶贫工作抓细、抓实、抓好,在全面推广养殖业上,赖超英还注重抓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全场养殖业的发展。该场1队和2队职工养猪积极性高,行动快,规模大。赖超英把这两个队作为全场养猪脱贫的示范点,亲自三次邀请中垌种猪场的场长到这两个队进行瘦肉型猪饲养技术指导及研讨防病措施。经过努力,这两个队职工养猪都取得较好效益。其中1队8户贷款户养的第一批猪总收入158400元,总利润24118元,平均每月户利润753元。其中最高利润有5000元。赖超英抓住这个突出的典型,在全场广泛宣传,职工反映强烈迅速掀起养猪热潮,全场有82%的职工都养起了猪。据去年统计,全场养猪的家庭300户,养猪总数9101头,出栏5102头。总收入468万元。总利润93万元,平均每头猪的利润182元。
五、不断探索,模式引导。
根据形势的发展,总结了职工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20xx年,和平农场党委又提出新的扶贫发展思路,即引导职工在果园逐步配套有鱼塘、猪栏,搞“立体种养”,即“三配套”。“三配套”种养结合,可弥补单—经营的不足,形成良性循环。如三队的下岗干部刘付智华,20xx年贷款2万元,在果园养猪120多头,养猪纯收入15000元,鱼塘年纯收入2万多元,果园有充足的肥水投入,纯收入也有12000多元,一年“三配套”总纯收入47000元。赖超英抓住这个典型,在农场职代会期间组织了职工代表前往三队参观,并让刘付智华介绍“三配套”种养经验,代表们看了、听了都深有感触,一致认为走“三配套”立体种养,是脱贫致富的好门路。这一次参观学习,职工对发展“三配套”种养业有了新的认识。赖超英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力度,很快,全场又迅速掀起发展“三配套”种养业的热潮,目前全场有“三配套”职工37户,其中十二队有26户,是全场拥有“三配套”最多的一个生产队。而且大部分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如张一民在派出所工作,仅靠一人的工资养活全家,果园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低,去年他贷款一万元,在果园建猪栏养猪、挖塘养鱼,一年养猪获利9380元,鱼塘纯收入5500元,全年种果、养猪、养鱼“三配套”总纯收入19800元,实现了脱贫。
六、诚信为本,保证收贷。
随着时间的过去,早期发放的扶贫贷款已到了收贷期限。有些贷款户,出于各种心理,不愿意按时还贷。但是,借贷合同大过山,借贷必须按时归还。俗话说:放贷容易,收贷难。每批到期的贷款,她首先逐一通知贷款户,要按时回收贷款,对哪些迟迟不还款的人,多次上门了解原因,并做说服工作。追收贷款时,利用一切时机,在路上、在家里也好,只要见到还贷户,她都不放过追收时机。在追收贷款时,时常会遇到一些令人难堪的事。九队有—个职工贷款20xx元到期了,迟迟不愿意还款,赖超英多次找到他,把情况说明,他一次又一次说还款,可过了半年还是不还钱,赖超英只好找到他的担保人说明情况,要求担保人偿还。这位职工知道后,到处去找她,到处扬言要打要杀赖超英,当天下午还拿着水管准备到果园找她,在半路上被一个朋友知道后,想办法引走了他,才使事情没有发生。当晚赖超英知道这事,心里很是委屈,一夜都睡不着,思想斗争强烈,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了工作,得到的是这种对待,真想放弃。但最终理智战胜感情。第二天亲自上门找这位职工,把还款的道理反复跟他说明,经过耐心的思想说服工作,终于使位职工认识了错误,做了还贷的承诺。在她的努力下,第一批贷款15.8万元,回收14.6万元,回收率92.4%;第二批11万元的贷款,回收8.7万元,回收率79%。现在她正排除一切困难,加大追收力度,想方设法追收第三批贷款,力争全部回收。
正是赖超英同志的辛勤努力工作,和平农场的扶贫工作开展得扎实而且富有成效,而赖超英本人也被职工誉为特困职工的“贴心人”
在征兵工作中,马莉卿同志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履行工作职责,认真抓好征兵工作的落实,能针对当前征兵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抓好征兵的每一个环节,保质保量完成征兵工作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组织,宣传工作到位。一是层层发动抓落实。通过层层发动,认真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定期召开征兵工作分析研讨会,把征兵工作精神逐级传达,并要求各二级学院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宣讲,做到人人知晓征兵政策。二是利用媒介抓宣传。通过征兵工作群、校园官网、微信平台、横幅标语、征兵宣传进校园、分发征兵宣传资料、举行入伍欢送会等形式,努力在学生中形成“国防义务,人人有责”和“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良好氛围。三是把好关口显成效。认真组织做好学生报名工作,认真做好初审报名工作,并在学生的体检、复检、心理测试时的带队工作,有问题能及时帮他们处理、更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认真做好学生的政治审查工作。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征兵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三年共向部队输送了49名大学生,圆满地完成上级军事机关和校党委的任务。
二、认真做好跟踪教育,当好“故乡指导员”。新兵入伍前,学校组织召开新兵欢送会,使入伍学生感到学校的温暖、师生的关怀。在欢迎会上将退役复学的学生请到座谈会现场,介绍他们在部队的生活,对即将入伍的学生有很大帮助。新兵入伍后,因为远离亲人、学校、同学、老师,对新环境有一定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为了能做好他们的思想稳定工作,让他们安心在部队服役,平时与与入伍的学生保持经常联系,建立服兵役***,对本校服兵役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关心他们的成长经历,鼓励学生在部队安心服役,勉励服役学生“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为学校建设贡献力量。
对马莉卿同志而言,征兵工作不单单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情怀。她会在今后的征兵工作中继续扎实有效、积极稳妥得开展此项工作,给部队给国家选送优秀的学生。
杨连喜,男,47岁,1977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地区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20xx年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20xx年获“全省公安系统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xx年度森工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20xx年8月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一、赶超先进,科学管理
为提高队伍科学化、正规化管理水平,杨连喜同志派专人赴浙江省嘉善县公安局学习队伍管理先进经验,将其与等级化管理机制融于一体,制定了具有森林公安特色的“公安队伍‘三化’建设考核管理”机制,印制了走向正规化系列丛书。目前,此机制和走向正规化系列丛书再次在全省森工林区公安系统全面推广。同时他还组织建立了一个内外结合、全面化、网络化的监督制约体系,把全局民警的行为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六年来,全局无一起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群众的满意率不断提高,在每年的行风测评中群众满意率都达到了96%以上。
二、创新思路,推进“三基”
早在20xx年开展的“三基”工程建设中,杨连喜同志着重组织开展了两项警务机制改革,一是“派出所人口动态管理”,二是“山上派出所工作重心由人口管理向森林治安管理转移”。通过上述改革的实施,林区的森林治安、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护。他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先后合并了内设机构,在80%的山上林场、所建立了居家式警务室,为所有社区民警配备了计算机和统一标识的警用摩托车。公安局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省公安厅、省林业公安局、牡林公安局确定为“三基”工程建设示范公安局。
三、率先垂范,苦练精兵。
杨连喜同志在工作中处处发挥带头作用,尤其在大练兵活动中,他与普通民警一道,顶着炎炎烈日摸爬滚打。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他还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他撰写的多篇调研文章被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在他的带动下,公安局的大练兵活动取得了喜人成果,在省、地组织的大练兵比武竞赛中,取得了团体第一名和3个单项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连续四年在全省森工林区执法质量考评中被评为优秀单位。该局刑警大队还被省局指定代表全省森工刑警参加省公安厅组织的刑警大比武,取得了森林公安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四、秉公执法,无私无畏。
杨连喜同志当公安局长6年多,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300余人,经常有人打恐吓电话或者发威胁短信,他对此毫不畏惧。他常说:“如果让人情和恐吓束缚手脚,别说干好工作,就是行使职权也很难。”他还经常告诫家人,不准为任何人说情,只能支持他共同抵制不正之风。在用人上杨连喜同志不看关系看政绩,提拔任用干部一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20xx年以来,公安局在提拔调整干部过程中,无一人提出异议。
自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作为鹤壁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PCR实验室负责人,小到人员防护用品的质量监督、采样管的选择,大到实验室改建改造、仪器设备能力提升、人员生物安全培训等等,事事亲力亲为,确保实验人员安全与检测结果质量。实验室从零开始,到平日单检1380的检测能力,是与核酸检测小组成员一步步并肩作战的结果,当遇到疑似标本,带头进实验室进行双试剂复检,几乎都不能按时吃饭休息,经常工作至凌晨,每天都是与新冠病毒进行零距离接触。
积极参加河南省卫生厅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PCR培训基地”的。工作,作为能登市PCR上岗证培训基地的实践技能培训老师,认真负责,确保每个出基地的人都能完全合格。为鹤壁市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队伍培训超一百人,建立了鹤壁市自己的核酸检测人员梯队。作为一名检验人,有责任,有义务,不怕苦,不怕累,强调安全“三个不”,不感染一个工作人员,不忽视每日质控管理,不漏掉一个疑似结果。目前,每天仍与同事们奋战在防疫检测一线,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点滴付出争取防疫工作的全面胜利!获鹤壁市科技进步奖两次,2020河南省新冠病的核酸检测先进个人。
“爸爸明天就回来看你,你要听妈妈的话。”这是青川县竹园镇梁沙坝消防队队长xxx说的最多的一句谎话。xxx的家就在竹园镇,但他为了工作却常年住在队里,过家门而不入成为最平凡的事。参加消防工作11年来,xxx先后荣获公安部消防局2007年“专职消防队伍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广元市“抗震救灾模范公民”、四川省人事厅和四川省公安厅“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奖项。面对荣誉,他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
“过节一点都不好”
“11年来,我只有2次是在家过的年,其中还有次是因为受了伤。”提起家庭,xxx哽咽了。因为逢年过节是火灾频发的'时间节点,消防队员必须随时待命,所以多年来,家对于xxx来说,虽然在咫尺,却也远在天边。
“过节一点都不好,就是吃吃喝喝,我们队里伙食天天就像过节。”每年过年,xxx都会向队员们说谎,“其实谁不想回家,为了安慰他们,也是安慰自己,我只能装作不在乎,自欺欺人。”消防队队员们大多都是外地人,一年里难得见一次亲人,特别是每逢春节,新来的新兵都会躲进被窝偷偷地哭。xxx是队长,也是主心骨,为了这群“小兄弟”,他放弃回家的机会,每年都和“小兄弟”们一起巡逻,聊天谈心。xxx的家就在镇上,家人探望很方便,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他也禁止妻儿过年时来单位。
“不是我们灭的火”
2014年春节前夕,竹园镇一药品商铺发生火灾,接到报警后,xxx迅速带领队员和两辆消防车赶到现场。关键时刻,他迅速组织队员开始铺设水枪阵地展开灭火,同时组织附近的商家利用消防栓对紧邻的商铺铺设水枪阵地,阻断火势蔓延。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大火扑灭。
去年春节,xxx和队员巡逻时发现,路边的水果摊篷子上被鞭炮点燃,迅速燃烧起来。“当时老板不在,我们就想的先把火势控制再说。”xxx和队员拿起灭火器扑灭火源。直到xxx和队员离开,老板都还没回来。第二天,老板提着水果上门道谢时,xxx又说谎了:“不是我们灭的火,你是不是搞错了哦?”“泥灰掉进眼睛里”
“5·12”地震,xxx和队员第一时间赶到了乔庄镇山珍市场参与救援。“当时我们只有6个人,2辆消防车。”xxx说。由于人员设施不足,要救出被困人员,只能靠铁锹挖。“求求你们救救我儿子。”一对父母拽住xxx的手,伤心欲绝,哭得站已经不稳。原来地震发生时,孩子正独自在家中午休,等他们跑回家时,房子已经完全倒塌了,小孩被埋在了废墟之下。“娃儿肯定没事,你们要相信我们。”xxx一边安慰着他们,一边迅速拿起工具展开施救。
“看见我孩子了吗?”
“别急,快了,我听到孩子的哭声了。”“我孩子还活着吗?”“肯定活着,放心。”
xxx明白,仅靠自己这几个人根本起不了作用,只能说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给这对父母信心。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用铁锹一点点往里挖,碰到铁锹不易操作的地方,就直接用手往外刨,xxx心急如焚,一边挖,眼泪一边往下滴。
“你咋哭了?是不是我娃儿没救了”“不是,泥灰掉进眼睛里了。”
因为小孩被困位置情况复杂,xxx他们装备不齐,只能等待福建消防队过来帮助,在等待期间,xxx也没有放弃,仍然和队员继续挖。福建消防队赶来救援了,在大家的努力下,将孩子救出了废墟。“感觉看着他就像是我自己的娃儿一样,心疼、高兴……”现在提起这件事,xxx还眼泛泪光。
善意谎言藏真情
2009年,一轿车和一大货车相撞,轿车严重变形,xxx和队员们赶到现场救援。轿车内3人,一家三口,父母当场死亡,只剩下一个5岁稚童。经过奋力救援,终于从缝隙中抱出受伤的孩子。孩子满脸血迹依偎在xxx胸前,含泪地问道:“叔叔,我爸爸妈妈呢?”xxx沉默了一下,立马回答道:“只要你乖乖听医生的话,爸爸妈妈就回来了。”把孩子交给救护人员转身的那一瞬间,xxx再也抑制不住泪水了。
2006年参加青川县职高森林火灾事故、2007年参加青川校教师进修校民房火灾事故、2007年坚守3天3夜成功处理沙洲镇文家梁运送电石车辆燃烧事故、2007年在乔庄河成功救出一名流浪汉、2008年地震中参加山珍市场救援木鱼中学救援并成功救出一名小孩、2010年参加东桥汽车维修点火灾事故、2011年成功处置竹园镇火车站商铺火灾事故、2012年参加成绵高速运输宝马车车辆燃烧事故……这11年,xxx的变化太大了,变得更坚强、更成熟、更有责任感,也变的“爱说谎”了,但他却用一个个善意的谎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的消防员最美的一面。
xxx,男,现年32岁,中共党员,xx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年参加工作,现任xx市公安局政治处宣传科民警。在多年的公安宣传和公安文化建设工作中,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始终战斗在一线、服务于一线,表现出优秀的思想素质和出色的工作能力。曾连续多年被省厅宣传处、xx市公安局评选为优秀通讯报道员、宣传和文化工作先进个人。为做好公安宣传和公安文化工作,树立公安良好形象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和嘉奖。
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该同志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忠于职责,始终牢记服务于民,服务打击犯罪的宗旨,以公安宣传和警营文化为载体,在特定的岗位上推动公安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努力发挥宣传工作和警营文化特有的职能作用,通过及时报道弘扬先进、弘扬正气,有力的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他始终坚持深入基层前沿,深入一线作战,始终以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和公安文化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真实的记录公安民警的奋斗轨迹和生活点滴。及时了解把握一线民警生活、工作和开展专项活动以及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情况,用公安文化的特有形式,讴歌和宣传报道基层的最新战果和先进事迹,并在随警作战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公安宣传民警的良好素质。近年来,共在各级发表新闻稿件3000余篇,其中中央级稿件200余篇,他发表的图片新闻,多次在各级新闻评比和公安文化建设评比中获奖,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不仅促进了工作开展,更树立了公安机关良好的对外形象。
近年来,该同志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结合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实际,注重公安文化理念的发展与创新,坚持用公安文化统领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致力培树队伍新风,倾力注塑忠诚警魂,以公安文化理念牵引民警的思想行为,凝聚民警高尚的团队精神,打造高素质、高品位的执法群体,不仅换新了队伍面貌,更有效提高了民警的综合素质和队伍整体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是以岗位文化为基础,增强公安文化的实效力。韩光同志根据领导的指示和要求,在认真组织岗位文化调研的基础上,将公安文化融入到岗位文化中,体现出鲜明的职业特点、岗位特点和大众特点,大大增强了公安文化的实效力。如,根据民警不同的岗位特点,创新提出不同的服务口号,使全体民警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树立了执法为民思想,增强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沟通与相互理解,促进了执法质量的提高和人民群众满意率的提升。
二是以综艺文化为载体,提高公安文化的熏陶力。综艺文化涵盖书法、绘画、摄影、纂刻以及文学创作、文艺演出等主要内容。近年来,该同志在市公安局党委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坚持以综艺文化为载体,着力于提高公安文化的熏陶力。
一是积极参与和组织民警开展书法比赛;
二是组织开展摄影比赛和新闻竞赛以及文学创作活动,反映了以社区民警王xx等一批优秀民警的感人事迹,在全体民警及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三是以唱响“忠诚”为主旋律,组织开展了歌咏比赛活动和基层文艺汇演,围绕知荣辱、讲奉献,砺忠诚、维稳定,创作出一批相声、小品、山东快书等较好的作品,使民警的心灵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熏陶和感染。在全局开展的警营文化建设中,他先后参与组织看板展出260余面,制作摄影组展60余套次,参与制作各类画册40余册,参与组织摄影展出12次,制作电视专题片20余部,均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三是以传媒文化为阵地,扩大公安文化的影响力。在致力公安文化建设中,该同志充分利用公安四级网络、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各种媒体,开辟专栏,宣传公安典型、讴歌先进事迹、倡树忠诚思想、引导勤政行为。先后在各级媒体发表以公安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稿件120余篇,其个人创作的摄影作品更是不断见诸各类刊物和报端,树立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和声誉,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女 中共党员 2000年毕业于通州师范学校计算机大专班,2004年获得通州大学汉语言教育本科学历。2000年8月参加工作,无论是在许庄小学还是在巴陵中心小学,张老师始终对小学教育事业满怀热情,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中。2006年被沙县市教育局评为沙县市首届“教坛新秀”。
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中文是张老师的教育理想。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学生爱学、会学,张老师广泛阅读教育教学书刊,并做了大量学习笔记,这几大本学习笔记被张老师称为“身边的名师”。光有理论还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张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大胆地实践,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她在现在任教的三(1)班开展的“优秀作文卡”、“优秀书写卡”、“文明守纪卡”等“争卡系列”活动(例如:写一篇有进步的作文就可以获得张老师自己打印的“优秀作文卡”)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感到“只要我努力,老师就会发现,就会表扬我!”。
作为一名教师,“上好课”是一项基本功。为了练就这项基本功,张老师珍惜每次听课的机会,阅读大量的课堂教学实录,向名师学;先后与四位优秀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向师傅学;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每月一课”听课、评课活动,向同事学。为了上好竞赛课,张老师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从一个手势,从一个眼神,甚至语调的高低,都反复地琢磨。“宝剑锋从磨砾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终于她迎来了丰收的秋天。她先后荣获巴陵学区“青年教师课堂竞赛”二等奖、巴陵学区“青年教师说课、上课竞赛”一等奖、沙县市“三新说课比赛”语文、科学两个二等奖、巴陵片高年级组“育花奖”一等奖、沙县市高年级组“育花奖”优秀奖。
如果说“上好课”是教师的外功,那么“写好文”则是教师的内功。也许正因为张老师一直坚持“每天都看一点书”,有了写作的基础;同时她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所以有了写论文的激情。这样日积月累也就练习了自身的“内功”。工作以来,张老师有大量的论文获奖或发表:《教育心理学在MCAI中的应用》、《我和我的学生一起看报》、《大禹治水》、《畅游生命乐园》、《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发展性评价”的尝试》等文章先后获江苏省二、三等奖;《让孩子在关爱中爱上〈周报〉》一文发表在《关心下一周报》上;论文《运用MCAI,优化语文教学》一文获通州市一等奖;论文《让问题成为学生阅读的“助推器”》发表在《沙县教研》上;并有数篇文章在沙县市获奖。
成功已同秋日的落叶一起远去,今天,张老师又向着新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