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那么你知道夏至的习俗有哪些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24节气夏至有什么习俗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夏至代表炎热的夏天来临,在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的来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确定,斗指午,为夏至。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 ~ 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此外,民间还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
1、生菜和凉面
以前老北京有句话叫“冬至馄饨,夏至面条”。按照老北京的习俗,每年夏至都可以吃生菜和凉面。吃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降火,刺激食欲,但不会因为太冷而损害身体健康。所以夏至临近,冷面等食品开始热销。
2、热面条
有些人在炎热的夏天爱吃热面条,这被称为“挑锅”,据说是“邪恶”的意思。吃热面是为了驱邪,多流汗以摆脱困在人体内的湿气和暑气。
3、夏至汤
在夏至,长沙人吃用糯米粉拌紫草做成的汤圆,取名“夏至汤”。民间有句俗语叫“吃夏至汤,坑是麻石做的”,“吃一个球(读作“陀”),就一只脚过河”,比喻力量大,轻如燕。
4、夏至蛋糕
夏收后,新麦上市,所以每天吃面条是一种习俗,也有人用小麦粉拌起来摊成煎饼烤熟食。配蔬菜、豆荚、豆腐、培根等。,俗称“夏至饼”,祭祖后食用。
5、豌豆蛋糕
在这个夏日,按照老南京的'习俗,大人让孩子坐在门槛上吃豌豆饼,可以预防一切疾病。这个习俗的由来是因为夏天天气炎热,人们不太想吃东西,让孩子们先吃豌豆饼来刺激食欲。另外,老南京夏至要吃一碗凉面给自己称重。
6、夏至蛋
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时,将整个鸡蛋煮熟,去皮,与红枣一起煮,称为“吃夏至蛋”。在湘南,主要是嘉禾、兰山、桂阳在夏至的早晨起床,把整个鸡蛋煮熟,用红纸或红染料染好蛋皮,然后放在小网兜里,系在少年儿童的胸前,一直挂到中午或下午,然后剥去蛋壳,把鸡蛋吃掉。人们认为夏至吃鸡蛋可以强身健体,健胃健步。俗话说“夏至吃蛋,石板碎。”
7、新小麦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有在夏至煮新麦粒吃的习俗。孩子们用新麦秆做的小树篱去捞新麦粒在汤水里吃,既是一种味道,也是一种游戏。
8、圆糊。
“夏至,吃个圆糊,踩个石头,吼一声。”以前很多农民会穿上竹签,插在水田的缝隙里,烧香作为祭品,祈求丰收。所以浙江绍兴至今仍有夏至吃圆糊的习惯。
9、粽子
一些西北地区在夏至吃粽子。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陕西,这一天要吃粽子,菊花化为灰烬,以防止小麦受损。
10、麦片粥
无锡人在夏至时早餐吃粥。麦片粥不仅香味浓郁,健脾养胃,而且美味可口,为咸宜人所喜爱。能有效缓解人们在“苦夏”食欲不振的情况,同时还能祛湿利尿。这是夏至节难得的美味。
11、混沌
无锡人中午吃馄饨,意为乱与和。民间有句话:“夏至是冬至团,四季是安康人的团圆。”还有一种民间习俗是给孩子吃了馄饨炖肉后称体重,希望孩子长胖,身体健康。
12、苋菜和葫芦
有些地区在夏至,未成年的侄子侄女会去父母家吃饭,舅舅家会准备苋菜和葫芦做饭,意思是吃苋菜不会生病,吃葫芦腿会给你力量。
13、狗肉
在一些地方,夏至吃狗肉的习惯仍然流行。吃狗肉可以强身健体。史书记载,“秦人以犬制其招数。俗话说,夏至宜吃狗肉。”表示夏季疫病较多,夏至适宜吃狗肉增强抵抗力。所以夏至吃狗肉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14、荔枝
除了吃狗肉,还有吃荔枝的习惯。广州的粤语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夏至的时候都很爱吃狗肉和荔枝,不辣一起吃。大量吃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也就是“荔枝病”,所以一定要适量。
15、渡水。
在夏至的这一天,山东各地都要吃凉面,就是过水,用麦秸编织一个精致的篱笆,在汤里一次次把面条舀进嘴里。对于孩子来说,它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游戏,充满了乐趣。
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故《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2.放荷灯
放荷灯也是夏至的民间风俗。这个习俗主要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千百盏河灯在夏至夜晚被人们释放到河中,闪闪烁烁就像散落到人间的点点星光,很是令人心醉。
3.吃过水面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4.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山东习俗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一年的这一时节鹿角开始脱落,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凉面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岭南习俗
狗肉本来是中国人的肉类主食,后来有一个赵姓的皇帝属狗,才禁止吃狗肉,因为吃狗肉就是吃皇帝。清朝时期满洲人做皇帝,而满洲人不吃狗肉,想禁而没法禁。只是中国人后来吃狗肉的人慢慢地少了下来,因而吃狗肉从由中国人的肉类主食变成了肉类副食。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夏至食狗肉的风俗,民间有“夏至狗,没路走”的俗语,意思是夏至这天,许多狗被杀掉,没路可逃。民间说法是,狗肉性温,大补元气,属性燥热,仅适宜秋冬季节食用,夏天吃狗肉会上火,外热加上内热,对身体不利。但夏至这天例外,夏至这天吃了狗肉,不但不会热气,不会对身体引起不适,反而会对身体有益。大概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吧。当然,夏至吃狗肉,也应适可而止,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病。夏至吃狗肉何以如此热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 唯一与民间传统不同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区别只在于买吃的比杀吃的多。
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现在,岭南地区的居民在夏天并无吃狗肉的习惯,反而是在冬天食用狗肉进补。俗话说“卖棉被,吃狗肉。因为狗肉中医学上讲是燥热的【(狗肉)性热,味咸、甘、酸;温补脾胃、补肾助阳、轻身益气、祛寒壮阳。——《本草纲目》】,所以传统生活习惯上继有岭南医学特色的广东居民在夏天吃狗肉是怎么也说不通的,更无热衷,乃属常识问题。
现今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鲫鱼黑豆汤、药理排骨汤,葱花豆腐汤,冬瓜扁豆瘦肉汤等,煮红、绿豆沙、小米粥、西米粥、白果粥、凉粉、莲子羹、豆腐花、番薯汤等,饮银耳木瓜糖水、凉豆浆、甘蔗水、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伏日这天,山东民间都要改善饮食,胶东东部都吃面条,长岛民谣:“立秋(饺子)入伏面。”烟台招远吃水饺,滨州无棣习惯吃面条、豆汤和面棋子,济宁邹城喜欢喝冰水,有的人还到峄山山洞里避暑。
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入伏后是种秋菜的季节,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之谚。